第220章
想想都覺得震憾
節後,一切步入正軌。
林思成拎著文件袋,走向會議室。
今天是中心成立一個月以來的第一次全體會議。除了吧檯的一位接待,展廳外的一位保衛,其餘人員全部參加。
新招的助理早早的等在過道里,遠遠的看到他,先笑了一下,又勾了一下腰。
“林老師!”
林思成笑了笑:“方師兄,不用這麼正式,放輕鬆!”
又勾出一絲笑,方助理點了點頭。
按職務,應該是要稱呼主任,但林思成不習慣,中心統一都叫老師。
林思成的性格不可謂不好,輕聲笑語,溫恭敦和。他也強調了好多次,讓助理隨意一些,但助理不敢隨意,甚至於想隨意也隨意不起來。
其它不說,就說學院的領導教授,現在還有誰見了他,還直接稱呼名字的?
生疏點的叫林主任,親近些的一律叫林老師……
轉著念頭,他又幫林思成打開會議室的門。
兩人一前一後,走了進去。
剛跨過門檻,林思成稍一怔:不是……怎麼這麼多人?
這是內部的會議室,同時也是中心的多功能科教室。
中間一圈回形桌,後面都是平排的座位,約摸五六十個,竟然快坐滿了。
但中心哪有這麼多人? 仔細再看,校辦、院辦來了好幾位,瓷器組的教授也不少。除此外,還有區文化局、旅遊局、工業局的幾位領導和技術人員。
大致一數,沒比中心的職員少多少。
稍一停頓,林思成忙笑了笑:“各位領導,不好意思,來晚了!”
“不晚不晚,是我們來早了……”
說話的是文化局的韓科長,兼非遺保護中心的主任。年前就來了,已在西大駐了一月。
旁邊那兩位是副主任,不常來,但一起吃過幾次飯,吃一次就被王齊志灌一次,早熟的不能再熟。
笑了一聲,韓科長拍拍身邊的座位:“來,林老師,坐這!”
這是主位,要是內部會議,林思成肯定就坐了。但突然來這麼多人,林思成有些沒搞懂今天的會議是什麼性質。
正琢磨著,韓科長拉了他一把:“林老師你別見怪,早上來,聽王教授說今天中心要開會,我們就想著學習一下……你放心,我們旁聽,不搗亂!”
林思成頓然明瞭。
上級監督單位要旁聽會議,做爲申請單位,院辦、校辦肯定要坐陪。學院瓷器研究組是指導單位,更是少不了。
自然而然,人就多了近一倍,變成了擴大會議。
坐下的空子裡,他又掃了一圈:除過學校和上級單位,中心內部也就二十來號人。這還要加上三位指導顧問:爺爺、王教授,商教授。
之下大小五個部門。
研發部由林思成親自負責,其下兩個骨幹研究員,都是通過校友會社招,一個博士,一個碩士。在大實驗室工作多年,經驗都很豐富。
如果林思成不在,就會由商妍代爲照管一下。
培訓和檔案由商妍兼管,等李貞再成長一下,再逐步移交。
校辦支援了一位副主任,負責人事與外聯,並中心的日常運營,大致就是辦公室那一塊。
財務請的是專業公司,王齊志和老爺子商量了一下,又安排了一位信得過的出納。
最後是商務部,這個沒請人,直接由趙總負責,又給配了個專業的助理。
之下還技術員,資料員、檔案員、學徒(趙大趙二),實習生,以及後勤人員。
人雖少,但實力卻不弱。
先看規模:考古,文保兩個學院,兩座陶瓷實驗中心的設備加起來也就千萬出頭。林思成這裡花了足足六百多萬,比學院的一半還多。
再看研發部的庫房,就趙總拉來的那些實驗樣本,哪個不是名窯,不是名瓷?
比數量可能比不了,但論價值,比學院陶瓷組的樣本儲備質量高好幾倍。
再看看展廳裡的那些展品,雖然現在大部分都換成了仿品,但剛擺進的時候,件件都是真品,珍品。
遑論前兩天林思成跟撿的一樣,又弄來了好幾件? 而這些都是其次,最主要的,也是最關鍵的,還是林思成的研發能力: 從籌備之始到現在,滿打滿算半年,中心已列入註冊計劃的專利項目達六項: 古瓷器衝線無傷修復法、成瓷缺陷修復方法(缺失部位修補)、高嶺土地質聚合物修復材料,修復陶瓷瓷胎的大漆材料,以及兩項復原創新工藝:清代廠官釉(茶葉末)、耀州倒流壺。
要知道,後面那兩項,是直接可以建廠的。
既便拋開這一點,就只說修復:趙總的弟弟來了快半個月,眼睛都盼藍了。但凡林思成點點頭,他能從京城拉來數不清的殘器,不是清花就是鬥彩,再不就琺瑯,粉彩,最差的都是祭釉瓷和五彩瓷。
以林思成的速度,一天少說也能補一件,一件收少點,五萬,一個月是多少? 但不管是王齊志,林長青,還是林思成本人,都覺得還是不要過早的商業化的好,前期還是要以研發爲重心。
即便中期要創收,也要以文博機構爲目標羣體。民間修復不是不能接,但要慎真。
原因很簡單:就以現在文玩行當的環境,你是當殘器補,但補完後人家賣的時候,卻不當殘器賣。
惹官司不至於,但太毀名聲。
所以,要不斷的考察,學習,要儘量健全和完善各名窯、各窯系的技術工藝。
遠的不說,能把周邊幾省的主要窯口、名瓷研究透,只要能做到西北第一,光是各省博物館的館藏瓷器他都補不完。
包括現在,雖然還沒創收,中心還在不斷花錢,但員工待遇卻不低,同崗位超過市平均線兩成以上。包括接待、保潔、保安。
一點兒都不誇張:別說研究員,年前年後這一個月,光是來中心應聘實習生的,能從這兒排到校門口。
所以,壓根不用林思成畫大餅,中心從上到下,全都卯著一股勁。
知道的都知道,林思成也沒多講,只是大致提了提,然後又講了講近期的計劃和工作安排。
就三點:繼續考察學習,同步研發並培訓,完善檔案與申報資料,爲市級申遺做準備。
林思成侃侃而談,坐在下首的王齊志和林長青對視了一眼,倍感欣慰:
你沒教,對吧?我也沒教。
但計劃也罷,安排也罷,就弄的挺好。
其他人更是感慨萬千:如果比做公司,中心的資產早就過了千萬。如果算估值,現在至少在三四千萬左右。
說多了也膩味,但每一次想起來,再看看林思成那張好像還沒怎麼長開,稍顯稚嫩的臉,商妍就止不住的想:
再需要多久,林思成能把中心的資產規模和估值擴大到億以上? 半年,還是一年? 光是想想,都覺得震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