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7章 南北之爭

第227章 南北之爭

由於這個時代的彩信圖片分辨率所限,只能看清楚粗黑的頭版標題,具體內容自然看不清楚,不過刊頭一顆大大的橘子倒十分顯眼,正是香港最有名的八卦新聞週刊《橘子日報》。

而這篇文章的作者“鍾偉明”也被加粗顯示了。

張潮道:“我又不是什麼娛樂明星,怎麼《橘子日報》也對我有興趣?”

潘要明道:“香港人最愛的新聞其實不是明星八卦,而是兩種——一要有錢,二要爭議纏身。你呢,就屬於爭議纏身的有錢人!”

張潮:“……”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迴應。

潘要明道:“我不想那麼早通知你,也是因爲這個緣故。你來了,這些人更興奮!”

隨即又問張潮道:“你要不要寫文章反擊?我看你在內地報紙和博客上發的那些文章,都寫得好犀利。如果你要寫,我可以代表《明報》向你約稿。”

張潮嘆氣道:“我這次來,其實真沒打算吵架。但是人家都殺到門口了……我先去買一份《橘子日報》看下鐘偉明說了什麼吧。”

報紙好買,樓下找個7-11就買到了。張潮順便買了瓶快樂水,就站在路邊看了起來。

鍾偉明這篇文章的思路其實很簡單——先把張潮定義爲大陸官方力捧的文壇新王,左手胡蘿蔔、右手大棒,來香港就是借“新理念作文大賽”複賽一事,與港島官方以及“南下文人羣體”沆瀣一氣,脅迫香港本土作家向內地文化屈服。

不過他舉的例子確實很有迷惑性——

【……香港的御用文人們對張潮舉辦的“新理念作文大賽”趨之若鶩,彷彿有幾個學生參加複賽,再由張潮賞幾個一等獎、二等獎,香港的作家們也可以北上了。】

【其實大陸就算有金山銀山,和你香港人有什麼關係呢?電影圈這10年來的經驗已經證明了,北上不僅不是香港藝術家的出路,反而是中了這些“南下文人”的圈套。】

【北上的香港導演個個水土不服,既失去了賴以成名的港島本土文壇土壤,又不能真正融入大陸的演藝圈。他們用香港經驗和技術爲大陸升級了電影工業,但最後還是被拋棄。】

【這些導演,就像肥豬一樣,被大陸電影圈吸乾了血、吃光了肉。連帶香港這10年的電影市場好慘淡,沒工開、沒錢搵,人才都流失到其他地方去了。】

【作家比電影人更有地域性,香港作家不立足香港,你立足哪裡?現時有些人,靠寫作在香港養活不了自己,寫的書、編的雜誌要靠“文學綜援”才能活得下去——這些人,都是張潮招安的對象。】

【張潮可能給了他們一個幻夢,讓他們幻想自己有了他的提點,就可以在大陸大撈特撈。】

【其實香港想要北上的作家,恐怕只有那些“南下文人”和“南下文人”的附庸以及精神子孫。因爲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屬於香港。】

【要北上他們自己北上好咯,爲什麼要綁架香港文壇和未來的苗子跟他們一起?……】

【要投降他們自己投降好咯,我和香港本土有骨氣的作家,不降!】

張潮看完以後,敏銳地發現了問題,指著報紙上的一個名詞“南下文人”,問道:“鍾偉明反覆講‘南下文人’,好像與這個羣體有好大怨仇。我怎麼覺得這裡面另有文章,不只是補助的事。”

潘要明臉色變得古怪起來,有點尷尬地道:“這個問題我不太好回答……不過‘南下文人’你可以從字面意義理解,就是指從大陸來到香港的文人羣體。”

張潮“哦”了一聲,略有些明白了,也知道潘要明說自己“不太好回答”的原因——他的老闆金庸先生,其實就是“南下文人”當中比較典型的代表。

而且嚴格算起來,他自己也算是其中的一份子。所以限於立場,於公於私,他都不好向張潮解釋。

不過潘要明也並沒有打算向張潮隱瞞什麼,很坦蕩地道:“我不好回答,但是我認識對此很有研究的作家。你真的要了解清楚,我幫你約他。”

張潮點點頭道:“好,您幫我約吧,我希望更全面地瞭解情況。還是那句話,我來不是爲了打筆仗的——最近一段時間,筆戰我都打吐了。而且爭取香港學生北上參賽,也不只是我個人的得失譭譽。

處理不好,這些學生被夾在中間受氣,何其無辜?所以這件事不是我和誰打一架贏了,把學生帶去大陸就能完事的。他們還要回到香港,還要在這裡學習、生活。我不想他們揹負任何包袱!”

潘要明道:“我明白,我也想這樣做,所以一直想用柔性的辦法解決分歧……”說著就掏出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喂,家輝嗎?我潘要明……哦,你在香港嗎?在就好,晚上有空的,想請你和一個人聊聊……還能是誰,當然是張潮啦。好,那到時候見。”

說罷放下電話,對張潮道:“約好了。馬家輝,我們《明報》“世紀”人文副刊的編輯,在香港開創了報紙副刊不登‘豆腐塊’,專登‘大文章’的先河。”

張潮恍然醒悟,原來是他。於是笑道:“應該就是寫了《消滅李敖,還是被李敖消滅》的那個馬家輝吧?他被李敖稱爲‘比李敖還要了解李敖’。”

潘要明道:“是他,他也是個妙人。不過他今晚要9點以後方有空。”

張潮看看手機,道:“才4點,我先去找個酒店,這次來得倉促,行程不確定,就沒有提前訂。潘社長有沒有好的推薦?”

潘要明道:“你是大人物,來了當然住五星級啦,跟我走就好。”

張潮雖然不是非五星級不住,但是想想上一世來香港玩住平價酒店,“走進一間房、四面都是牆、房裡一張牀、抵住四面牆”的糟糕體驗,也就沒有矯情,上了潘要明的車。

作爲老牌港人,潘要明帶張潮來了半島酒店。現在是旅遊旺季,03年開放自由行以後,暑假的香港酒店如果沒有預訂,一向是一房難求的。

果然,張潮在前臺問了有沒有房間,前臺說了聲:“抱歉,如果沒有預訂的話,我們今天的客房已經滿了。”

張潮想著乾脆換一家酒店好了,沒想到潘要明伸手擋住了他,微笑著道:“你等我打完一個電話。”

說罷又掏出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不過這次說的是粵語,還是張潮聽不懂的那種中英俚夾雜的市民粵語。不過很快他就放下了電話,對張潮道:“稍等。”

沒一會兒前臺就接到了一個電話,聽完以後連忙對張潮道:“先生,現在有房間了,您可以辦理入住。”

張潮一邊把信用卡和證件遞給前臺,一邊笑嘻嘻地轉頭謝道:“這次算沾了您的光!”

潘要明有些小得意地道:“我怎麼會讓朋友到酒店沒房間住呢。”

張潮訂到的房間是豪華海景客房,要價近8000港幣一晚,可把他心疼壞了,覺得自己一個人住實在浪費,差點打電話問宋嘉能不能飛過來……

不過入住體驗確實一流。剛剛辦好手續,就有服務生過來幫他拎行李,一路引導張潮到了房間。房間的大窗戶直面維多利亞港,能把諸多香港地標建築納入眼底。

張潮簡單洗漱了一下,就去嘗試了一下半島酒店著名的英式下午茶。

然後就被甜到齁嗓子的馬卡龍和另一款甜到發苦的英國甜品,膩到取消了晚餐計劃。回房間之後,張潮還特地再刷了一次牙,不是因爲晚上要見馬家輝,而是因爲感覺自己的牙齒正在腐爛。

不過這也爲張潮省出了不少思考和查閱資料的時間。

香港語境中的“南下文人”或者叫“南來文人”,籠統指的是從清末一直到97迴歸之前,由大陸來到香港的作家以及文化人羣體。但實際上情況更加複雜一些:

清朝末年民國初年,“南來文人”更多是蜻蜓點水式過境或者短暫停留,其中影響比較大的就有魯迅。但是因爲只是“蜻蜓點水”,所以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本土的文化生態。

到了抗戰時期就不一樣了。尤其是抗戰初期,國土迅速淪陷,大陸似無可久留安居之所,所以大量文化人簇擁逃赴香港,知名者就逾200人。郭沫若、茅盾、蕭幹、夏衍、戴望舒等等,雖然也是過客,並不久居,但停留時間短則數月,長則數年,不可避免地成爲了香港文化土壤的一部分。

第三批則是新中國建立一直到1954年陸港口岸關閉以前,代表人物是張愛玲、查良鏞、劉以鬯(chang四聲)、梁羽生、曹聚仁等。這些人基本都在香港長居,大部分都成爲了香港人。他們是深度參與了香港的文化建設,可以說奠定了香港的文化基礎。

第四批是改開後到97年以前,從大陸到香港的文化人,像徐子東就是其中之一。不過這些人來到香港以後,香港的文化特質已經形成,他們更多是被香港影響,而不是影響香港。

……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這些資料對張潮來說,算是比較新鮮的。雖然他讀了兩次中文系,但是無論是哪一次,文學史上對香港文學的記錄和描述都是非常單薄的,只有寥寥幾個名字,而且還都不是考試重點。

這次也算是補齊了自己的知識空白。但同時張潮也升起一個巨大的疑惑:“這麼一個彈丸之地,一波又一波地接受著大陸的文化滋養,加上發達的經濟和教育,應該說很長一段時間,知識分子的‘密度’遠遠超過了除了燕京、滬上之外的城市,香港人爲什麼還會被視爲‘沒文化’的代表。”

而且這個“沒文化”,不是來自於張潮的偏見,而是香港文化人自己都講的。比如TVB資深導演、監製李添勝就很直白地說過:“香港人沒文化,做劇臺詞不直白就沒人看得懂……”

除了今天徐子東講的經濟因素,讓港人無暇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和審美水準以外,一定還有別的原因……

“你的直覺很敏銳!”馬家輝坐在張潮對面,啜飲了一口茶水以後,悠然地誇了張潮一句。然後又問了張潮一個問題:“你看了那麼多‘南來文人’的資料,想必也瞭解一些他們的作品,你覺得他們的作品缺了什麼?”

兩人正坐在維港誠品書店樓上的一間茶室內,現在只有他們兩人,清幽玄寂。

張潮知道馬家輝不是讓他評價這些作家在文學技法上的缺失,而是某種精神內核。想了半天,也沒有頭緒,只好搖搖頭道:“我想不到,還請賜教。”

馬家輝微微一笑,頗有得色,不過並不矜傲。他答道:“他們的作品,都缺了‘香港’!”

張潮意外道:“嗯?”

馬家輝接著道:“‘南來文人’的主流作家羣體,都是在大陸接受的教育,被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他們來到香港,或者迫於無奈,或者身負某種任務,或者輾轉飄零……都不是被香港‘吸引’纔來的。

所以他們筆下,有滬上,比如張愛玲和劉以鬯;有江南,比如金庸、徐訏;有東北,比如李輝英、司馬長風;還有燕京、羊城、杭州……唯獨,沒有香港——可能過了一點,但說‘幾乎沒有’就挺恰當的了。”

張潮一想,還真是。比如金庸,15部武俠小說,男女主人公天南地北哪兒都去過了,可是別說香港,連廣東都很少提及。

馬家輝道:“這些‘南來文人’,下筆的著眼點往往不是香港,而是整個中國,或者他們自己的家鄉。像劉以鬯的小說《對倒》,男主人公成日看著香港的街道和人物,腦子裡卻都是關於滬上的回憶。

他們寫散文、隨筆也是這樣。明明這一段還是在香港的咖啡廳裡喝咖啡,下一段就寫多少年前滬上的哪個咖啡廳有種什麼點心很好吃。

這樣的文學在70年代以前,香港的大陸一代移民佔據了人口優勢,尤其是壟斷了文化和知識話語權的情況,當然還有一些市場。

但是等到移民的二代、三代成長起來以後,他們沒有父輩對大陸的記憶和經驗,自然就會產生一種困惑——香港,難道就不能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文學?”

張潮很敏感地問道:“那這段時間香港本土的作家、文化人呢?”

馬家輝道:“‘南來文人’不僅帶來了作品,也帶了內地成熟的文壇傳統,很早就形成了作家聯會、作家協會等組織。但是本土的文人,往往被視爲‘懶散’,只寫作、不組織,或者想參加組織,也很不容易。”

張潮道:“所以,那段時間,本土作家是被‘南來文人’壓制的?”

馬家輝笑道:“都算不上壓制,‘仰人鼻息’更準確一些。畢竟大部分報紙和文學期刊都是‘南來文人’辦的,他們靠‘南來文人’吃飯,受點氣也正常。

像在50年代,香港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一度是滬語。”

張潮道:“還有沒有別的因素?”

馬家輝猶豫了一下,道:“確實也有……你知道倪匡嗎?”

張潮點點頭道:“科幻小說大師嘛,我當然知道。”

馬家輝神神秘秘地道:“你真的認爲他來香港的那個故事是真的?”

(兩章合一)

第24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兩章合一)第296章 東方快車之旅(第一更)第336章 騙進來殺!第209章 “國學”之災第98章 張潮,你爲什麼不謝罪!第233章 張潮的俠客行(兩章合一)第213章 牆倒衆人推VS牆倒衆人扶第204章 都不寒磣第112章 燕大要建戲劇研究所?第384章 這算現實主義?第89章 (第一更)“首富”煩惱多第377章 戰爭,一觸即發!(月初求個保底票)第51章 燕大一夜(下)第341章 退堂鼓第312章 什麼叫文化輸出?這就是了!第113章 《蝸居》,要被禁了?第226章 御駕親征,滅此朝食第333章 這是違反組織原則的!第79章 文債如山第313章 上流社會的入場券第136章 “國際寫作計劃”的底細第302章 公關危機第323章 網絡文學的“大禮議”事件(第一更)第436章 什麼叫天賦?這就是了!第119章 初代莞式服務第94章 燕大第一負心漢第352章 天賦異稟(3更合1)第167章 此子斷不可留第176章 再長的黑夜,也會迎來黎明第218章 迴旋鏢第396章 我刀呢?第131章 推開網文大時代的門縫第28章 韓涵的反擊來了第163章 莫做空頭文學批評家第6章 《我是使爸媽衰老的諸多事件之一》第44章 多印它30頁?第415章 這樣的未來,恐怖又甜蜜!第20章 電視裡的那是誰?第205章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小秘密第272章 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現代化第192章 鐵生,一定要把鐵生擡上第154章 現在,你就是我的祖宗!第256章 像少年啦,飛馳!第277章 天下逼共有一石第226章 御駕親征,滅此朝食第404章 這個偵探有點衰(月初求保底月票)第54章 結局圓滿的青春愛情故事第26章 媒體狂潮第273章 “我們都是34的神明”第142章 他這是要犯錯誤的!第291章 花徑不曾緣客掃(最後一天,求月票!)第170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218章 迴旋鏢第415章 這樣的未來,恐怖又甜蜜!第425章 “自我閹割”?最大危機!第255章 阻止流星雨的辦法第184章 綁下做婿!第373章 新書發佈會的主角,不是張潮?第73章 編劇,首先考慮的自然是錢!第374章 此物最相思第127章 拒籤第380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幹部?第31章 被撕裂的輿論第118章 張潮兩開花第114章 寧爲玉碎第206章 人紅是非多第138章 給美國文學界一點小震動第417章 作繭自縛第377章 戰爭,一觸即發!(月初求個保底票)第437章 美國的致命危機第154章 現在,你就是我的祖宗!第186章 栓條狗都能做的生意,憑什麼我來做?第49章 (加更)不真實的銷量第270章 我們上學的路第236章 大魁天下第75章 來自張潮的惡毒詛咒第269章 臉,豈是如此不便之物!第24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兩章合一)第186章 栓條狗都能做的生意,憑什麼我來做?第34章 春風文學出版社的誠意第88章 (第四更)殺豬榜(求月票!)第27章 蘭婷的疑惑第128章 米國是茅廁,不去能憋死?第158章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第三更)第147章 回不去的燕京(求月票)第96章 這個小說,就叫做《懸崖》好了第390章 這裡有人間煙火第436章 什麼叫天賦?這就是了!第178章 抄襲風波第78章 看,這裡就是張潮的故居!第115章 虎頭蛇尾的封殺第138章 給美國文學界一點小震動第399章 這就是我要的效果第197章 羣魔亂舞(求月票)第25章 《新燕京報》的採訪第310章 陷阱最隱蔽的提問第302章 公關危機第217章 神對手VS豬隊友第29章 意外的入局者第420章 程序員?儈子手!
第24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兩章合一)第296章 東方快車之旅(第一更)第336章 騙進來殺!第209章 “國學”之災第98章 張潮,你爲什麼不謝罪!第233章 張潮的俠客行(兩章合一)第213章 牆倒衆人推VS牆倒衆人扶第204章 都不寒磣第112章 燕大要建戲劇研究所?第384章 這算現實主義?第89章 (第一更)“首富”煩惱多第377章 戰爭,一觸即發!(月初求個保底票)第51章 燕大一夜(下)第341章 退堂鼓第312章 什麼叫文化輸出?這就是了!第113章 《蝸居》,要被禁了?第226章 御駕親征,滅此朝食第333章 這是違反組織原則的!第79章 文債如山第313章 上流社會的入場券第136章 “國際寫作計劃”的底細第302章 公關危機第323章 網絡文學的“大禮議”事件(第一更)第436章 什麼叫天賦?這就是了!第119章 初代莞式服務第94章 燕大第一負心漢第352章 天賦異稟(3更合1)第167章 此子斷不可留第176章 再長的黑夜,也會迎來黎明第218章 迴旋鏢第396章 我刀呢?第131章 推開網文大時代的門縫第28章 韓涵的反擊來了第163章 莫做空頭文學批評家第6章 《我是使爸媽衰老的諸多事件之一》第44章 多印它30頁?第415章 這樣的未來,恐怖又甜蜜!第20章 電視裡的那是誰?第205章 夏天夏天悄悄過去留下小秘密第272章 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現代化第192章 鐵生,一定要把鐵生擡上第154章 現在,你就是我的祖宗!第256章 像少年啦,飛馳!第277章 天下逼共有一石第226章 御駕親征,滅此朝食第404章 這個偵探有點衰(月初求保底月票)第54章 結局圓滿的青春愛情故事第26章 媒體狂潮第273章 “我們都是34的神明”第142章 他這是要犯錯誤的!第291章 花徑不曾緣客掃(最後一天,求月票!)第170章 書中自有黃金屋第218章 迴旋鏢第415章 這樣的未來,恐怖又甜蜜!第425章 “自我閹割”?最大危機!第255章 阻止流星雨的辦法第184章 綁下做婿!第373章 新書發佈會的主角,不是張潮?第73章 編劇,首先考慮的自然是錢!第374章 此物最相思第127章 拒籤第380章 你就拿這個考驗幹部?第31章 被撕裂的輿論第118章 張潮兩開花第114章 寧爲玉碎第206章 人紅是非多第138章 給美國文學界一點小震動第417章 作繭自縛第377章 戰爭,一觸即發!(月初求個保底票)第437章 美國的致命危機第154章 現在,你就是我的祖宗!第186章 栓條狗都能做的生意,憑什麼我來做?第49章 (加更)不真實的銷量第270章 我們上學的路第236章 大魁天下第75章 來自張潮的惡毒詛咒第269章 臉,豈是如此不便之物!第242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兩章合一)第186章 栓條狗都能做的生意,憑什麼我來做?第34章 春風文學出版社的誠意第88章 (第四更)殺豬榜(求月票!)第27章 蘭婷的疑惑第128章 米國是茅廁,不去能憋死?第158章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第三更)第147章 回不去的燕京(求月票)第96章 這個小說,就叫做《懸崖》好了第390章 這裡有人間煙火第436章 什麼叫天賦?這就是了!第178章 抄襲風波第78章 看,這裡就是張潮的故居!第115章 虎頭蛇尾的封殺第138章 給美國文學界一點小震動第399章 這就是我要的效果第197章 羣魔亂舞(求月票)第25章 《新燕京報》的採訪第310章 陷阱最隱蔽的提問第302章 公關危機第217章 神對手VS豬隊友第29章 意外的入局者第420章 程序員?儈子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益阳市| 三明市| 河源市| 汉沽区| 遂昌县| 凌云县| 沁水县| 汉川市| 凤翔县| 高阳县| 团风县| 游戏| 平乡县| 阜南县| 莒南县| 耒阳市| 陆丰市| 巩义市| 桐庐县| 青州市| 江西省| 颍上县| 左权县| 东乡族自治县| 唐海县| 甘孜| 贵南县| 西华县| 漠河县| 盐源县| 巢湖市| 南充市| 沁水县| 吉木萨尔县| 新化县| 巴彦淖尔市| 志丹县| 成武县| 从江县| 交城县| 广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