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的週五上午,杜坷準備已久的研討會,就要召開了。
早上八點半,剛到信通集團的上班時間,18樓的會議室裡就坐滿了人。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信通集團的技術骨幹或業務骨幹。有的負責網絡建設,有的負責網絡維護,還有一些人負責市場及業務拓展。
他們有的來自於集團總部,也有人來自於地市的分公司。他們出現在這裡的目的只有一個:參加研討會,討論信通集團的業務發展方向及網絡建設思路。
這是一次集團範圍的研討會。
幾天前,當譚勝利和王明宇一起走進彭振華的辦公室,向他表達召開這次會議的意向時,得到了彭振華的認可和支持,同時也得到了廖凱的首肯。
爲了避免引起李雪梅的警覺,減少李雪梅對會議的干擾,譚勝利和王明宇商量著,最終由王明宇發出了會議通知,時間選在了李雪梅出差公幹期間。
當然,如果李雪梅確實想要參加這個會議的話,也並非什麼難事,因爲她只是在地市分公司進行工作調研,隨時可以回來參加。
可是,當她瞭解到這個會議的另外一個召集人是譚勝利的時候,李雪梅決定不給他這個面子,乾脆藉故出差在外,委託吳軍參加這個會議。
只是李雪梅沒想到,原本並沒有計劃要參加會議的彭振華卻突然要參加這個會議,使得信通集團對這個會議的重視程度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你知道爲什麼要開這個會嗎?”
“咱們到底要研討什麼呀?”
“估計和前一段時間的網絡故障有關係吧?”
“我覺得不全是,因爲這一次討論的是業務發展與網絡建設,我估計市場部會提出很多要求。”
“是啊!咱們的網絡
建設早就該和業務拓展結合起來了。現在都是以客戶爲中心,以市場爲導向,網絡建設不能脫離業務拓展的需要。”
“聽說李雪梅主任出差在外,不參加今天的會議,是嗎?”
“是啊,她好像還在義烏呢。”
“那就好,否則的話,搞不好,她和譚主任又會掐起來。”
“是啊,包括王明宇主任,和李主任也說不到一塊。”
“今天這個會議到是清淨了。大家也可以專注在會議議題上了。”
“聽說彭總也來參加會議,是嗎?”
“是啊,好像是臨時決定的,看來還挺重視的。”
大家唧唧喳喳地議論著,不過誰也不知道今天的會議到底要開些什麼內容。
眼看著時間快到九點了,彭振華緩步走進了會議室,大家頓時都安靜了下來。
彭振華坐在主席臺的位置,很嚴肅地環視了會議室,注意到李雪梅並不在場,心裡很不高興。
彭振華心想,這個李雪梅也太不像話了,這麼重要的會議,竟然說缺席就缺席,簡直就是對信通集團的不重視,也是不給自己面子。
當然,這只是彭振華的心理活動,自然不會流露出來。
“咳咳”彭振華清了清嗓子,也是提醒在座的各位,然後說:“各位同事都辛苦了!我知道你們大家的工作都很忙。爲了咱們信通集團的業務發展,你們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勞動。”
“近幾年,得益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用戶業務需求的高速增長,我們的業務發展呈現出了非常好的態勢,整體業務收入較幾年之前有了翻幾番的增長。不過,隨著業務量的增加,用戶對我們的服務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衆所周知,通信網絡
是我們向客戶提供服務的載體。網絡質量的好壞,以及網絡建設的技術先進性,直接決定了我們能夠提供的服務質量和業務內容。沒有一個可靠的、先進的網絡作爲支撐,所謂的業務發展和客戶服務也就成爲一紙空談。”
“如此說來,如何搞好我們的網絡建設,讓我們的網絡既能夠保持先進性,又能夠保證可靠性,就成了保持信通集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只可惜,這些年,我們總是在忙著發展,忙著提高我們的業務收入,卻很少停下來思考我們的業務和網絡建設的方向在哪裡,思考我們的網絡建設該怎樣支撐我們的業務發展。”
“今天,我們就藉著今天這個機會,好好把這些問題討論清楚。尤其是市場部各位同事的意見和建議,我們一定要仔細聆聽,認真思考,爭取滿足。我作爲分管集團網絡建設和維護的負責人,要承擔起這個責任,爲信通集團的業務發展做好服務。”
“通過今天的研討,我希望達到兩個目的:從長期來看,我希望大家能夠把未來幾年信通集團的網絡建設思路討論清晰;從短期來看,針對我們即將發標的替換C公司設備的項目的技術規範搞清楚。”
“現在,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思路,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爲信通集團的網絡建設和業務發展獻計獻策。”
彭振華致辭完畢,會議室開始出現一陣小小的騷動,好幾對人都在低著頭,交頭接耳,小聲說著什麼。
彭振華只得制止說:“你們不要開小會,有什麼建議和想法,可以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可是誰也不願意第一個發言,就好像上學時的學生,總擔心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一樣,大家都埋著頭,若有所思的樣子,儘量避免與彭振華有直接的目光接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