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章 從Lisa到Macintosh (1)

斯卡利來到蘋果的時候,蘋果內部按產品分爲4個主要的團隊:AppleII團隊、AppleIII團隊、Lisa團隊和Macintosh團隊。

除了AppleII面向家庭、教育市場,是蘋果當時主要利潤來源外,其他三個產品居然都是面向商務市場的。此前說過,AppleIII在市場上一敗塗地。那麼,Lisa和Macintosh又是怎麼回事呢?斯卡利來到蘋果時,面對的究竟是怎樣一種產品格局呢?這一切,還要從1979年喬布斯拜訪施樂帕洛阿爾託研究中心(PARC)說起。

1979年夏天,馬庫拉和喬布斯開始爲快速發展的蘋果募集外部投資,這也是蘋果上市前第一輪對外融資。通過馬庫拉和瓦倫丁的關係,總共有16家美國知名的風投公司以每股105美元購買了蘋果的股份。這個名單上,有一個股東尤爲特殊,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施樂公司。

爲了洽談投資,喬布斯專程到施樂公司的風險投資部門XDC拜訪。對於風險投資,施樂的想法和其他風投公司不大一樣。施樂希望,XDC不僅能幫助創業公司成長並獲取投資回報,同時也可以成爲施樂對外的一個“窗口”,幫助母公司更好地瞭解產業環境、市場需求、技術應用等。而且,施樂更加看重這個“窗口”作用。

喬布斯來到施樂的那一天,有一位名叫李宗南的華裔中年人剛加入施樂XDC,那也是李宗南第一天到施樂上班。李宗南是硅谷最早躋身風投行業的華人,可稱得上華人裡的“創投教父”。本書作者採訪李宗南時,他愉快地回憶起當天見到喬布斯的情景。

那天,喬布斯穿著T恤、仔褲和球鞋,頭髮梳理得整齊、光亮,渾身上下透著帥氣。

談到蘋果的融資計劃,李宗南問喬布斯:“你想做什麼?”

喬布斯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改變世界?!?

與會的施樂投資經理們非常驚訝,他們將信將疑地問喬布斯:“那麼,你打算如何改變世界呢?”

喬布斯說:“你們知道嗎,我在印度,在亞洲,看到那麼多窮人還在使用幾個世紀前的原始工具辛勤勞作時,我告訴自己說,人們需要高效的工具?!眴滩妓挂贿呎f一邊轉向李宗南,“你來自亞洲,你肯定理解我當時的感受。工具革新是改變人們生活的最重要手段。在美國,無論是家庭還是辦公室,人人都需要計算機。但以前的計算機要麼太大太貴,要麼太難用。蘋果可以幫助人們實現這個夢想,讓人人擁有一臺好用的電腦?!?

喬布斯的話給李宗南留下了深刻印象。喬布斯一行離開後,李宗南便強烈建議施樂投資蘋果。最終,施樂購買了蘋果10萬股股份,總價約合100萬美元。這次融資給了施樂入股蘋果的機會,也給了施樂將蘋果當做“窗口”,觀察個人電腦產業發展的機會。作爲交換條件,施樂允許蘋果技術人員參觀施樂公司裡最神秘也最奇幻的地方——帕洛阿爾託研究中心。

帕洛阿爾託研究中心簡直就是一個技術聖地。中心裡研究人員的水平甚至要超過AT&T公司著名的貝爾實驗室。研究中心擁有的專利難以計數。許多改變世界的新技術,比如激光打印機、以太網、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等,都誕生在這裡。但說來有趣,擁有頂級研究中心的施樂,竟然不知道該如何把這些頂尖的專利技術變成可以賣錢的產品。

1979年年底,喬布斯和蘋果的技術人員一起,走進了帕洛阿爾託研究中心。在研究中心裡,喬布斯像個孩子一樣東看西看,打量著各種新奇的技術,欣喜若狂。

最吸引喬布斯的是一臺名爲Alto的個人電腦。與AppleII相比,這臺電腦簡直就是一個全新的夢境。Alto使用了施樂發明、外界無人知曉的圖形用戶界面(GUI)技術。電腦的屏幕上顯示的是窗口、菜單和按鈕,用戶操作電腦時,除了鍵盤外,還要使用一個拖著根長尾巴,像老鼠的小玩意兒——現場負責演示的施樂工程師拉里?特斯勒(LarryTesler)告訴喬布斯,這個小玩意兒叫做“鼠標”。

喬布斯一下子驚呆了,這電腦完全是外星科技!電腦居然可以這樣操作!而且,這臺電腦居然在1973年就已經問世,比AppleI還早了3年。喬布斯和沃茲在人機界面設計上的不斷創新,與這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傢伙比起來,就像武林中稱雄多年的高手突然在少林寺遇到掃地神僧,在一招內就被制伏一樣。

特斯勒回憶說:“喬布斯當時非常興奮。當他看我在屏幕上操作時,大約只看了一分鐘,就在屋子裡跳著嚷道:‘你們爲什麼不拿這麼酷的技術做點兒什麼?這是最棒的東西,這是革命呀!’”

也難怪,這麼好的技術和思想,居然就生生躲在實驗室裡,施樂竟然不知道如何把它變成可以賣錢的產品!

在Alto電腦身上,喬布斯看到的不僅僅是驚豔的人機交互技術,他看到的,是一種永遠追求用戶友好的設計理念。從那時起,這種理念就深深印在喬布斯腦海深處。回到蘋果,喬布斯認定,下一代個人電腦一定是以圖形用戶界面爲基礎的,AppleII所代表的字符操作界面終有一天會落伍。

當時,蘋果公司內部除了AppleIII以外,已經啓動了另一個面向高端商務用戶的Lisa電腦項目。Lisa最開始是喬布斯的主意。喬布斯甚至用自己當時拒絕承認的非婚生女兒麗莎(Lisa)的名字來命名這款電腦。

一方面,喬布斯竭力推動在Lisa電腦中使用施樂發明的圖形用戶界面技術;另一方面,喬布斯也一心想把整個Lisa部門控制在自己手中,親自指揮工程師們打造一款驚世駭俗的電腦。但馬庫拉和斯科特覺得,喬布斯還不適合管理大的開發團隊。他們小心地控制喬布斯的權力,不讓他過多地干預Lisa事務。Lisa項目最早由肯?羅斯穆勒(KenRothmuller)負責,很快就交給約翰?柯奇掌管。

心有不甘的喬布斯時不時對Lisa項目指手畫腳,並經常越過柯奇,直接向工程師提出要求。沒過多久,忍無可忍的約翰?柯奇就明白地對喬布斯說,他不想讓喬布斯再插手Lisa了。馬庫拉和斯科特堅定地站在柯奇一邊,他們一起把喬布斯“趕出”了Lisa團隊。

趕走了喬布斯的Lisa雖然使用了圖形用戶界面,卻悲劇地成爲了繼AppleIII之後的第二款失敗的產品。1983年1月19日,Lisa正式發佈,這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圖形用戶界面技術的商業產品。但Lisa太貴了,要賣到1萬美元上下!這樣的價格和當時的IBMPC機相比沒有任何競爭力。而且,Lisa上可用的軟件非常有限,只有可憐的幾款辦公軟件。Lisa與AppleII以及後來的Macintosh也互不兼容。更要命的是,Lisa把自己定位於純粹的辦公電腦,除了提供自己開發的幾款辦公軟件外,完全無視第三方開發者的要求。最終,Lisa在市場上徹底失敗了。1984年2月,業績持續低迷的Lisa團隊被部分裁員後併入Macintosh團隊。1989年9月,蘋果銷燬了庫存中最後積壓的大約2700臺Lisa電腦,這標誌著Lisa項目的最後終結。

被趕出Lisa團隊的喬布斯憤恨不已,他想盡快找一個項目,證明自己的領導能力。沒用幾天,到處閒逛的喬布斯發現,計算機科學家傑夫?拉斯金(JeffRaskin)正在秘密研發一款新的電腦。這是一款擁有和Lisa類似的圖形用戶界面,但便宜得多,價格足以打動普通人的電腦。拉斯金找了幾名工程師,在1979年聖誕節前就設計出了電腦原型。拉斯金根據自己喜歡吃的一種蘋果的名字,把這臺電腦命名爲Macintosh,簡稱Mac。

流行的說法是,拉斯金當時把這個單詞拼錯了,蘋果的名字本應是McIntosh,卻錯寫成了Macintosh。但拉斯金自己說,他是故意把名字拼成這樣的,以免和當時一家制造音響設備的公司McIntosh實驗室重名。即便如此,蘋果1982年註冊Macintosh商標時,還是因爲和那家音響設備公司的名字發音相像,引出了不大不小的麻煩,一直拖到1983年才獲得批準。

拉斯金的Macintosh只是個小項目。1981年年初,喬布斯很容易就把項目從拉斯金手裡搶了過來,自己當上了Macintosh團隊的總經理。喬布斯迅速從其他團隊,包括AppleII團隊抽調人手,組建了一支空前強大的隊伍。

一開始,拉斯金還如履薄冰地與喬布斯合作,但他內心裡並不認可喬布斯搶走Macintosh項目的行爲。兩人之間經常爭奪Macintosh項目的控制權。有一次,喬布斯居然竭力破壞拉斯金已經準備好的內部講座,告訴參會者講座已經取消了。拉斯金則跑到斯科特那裡告喬布斯的狀,列舉了十幾條喬布斯不適合管理Macintosh部門的理由。馬庫拉試圖調解,但未能成功。最終,失望的拉斯金於1982年離開了蘋果。

爲了展示自己的管理能力,喬布斯和柯齊打賭5000美元,賭Macintosh比Lisa更早發佈。很不幸,喬布斯輸掉了賭局。Macintosh的進度一拖再拖,最終發佈時間比原計劃晚了一年多,直到1984年1月才正式亮相。

無疑,Macintosh是一臺傑出的電腦。漂亮的外觀,低廉的價格,第一次在大家買得起的電腦上出現的圖形用戶界面,還有強大的廣告攻勢,這一切都讓蘋果的忠實用戶如癡如狂。雖然面臨IBMPC的嚴峻威脅,Macintosh還是在上市初期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

除了產品和初期銷售上的成功,Macintosh對於蘋果還有另外一層意義。Macintosh的研發、發佈和銷售,幾乎就是斯卡利與喬布斯兩人從密切合作走向分歧、決裂的全過程。喬布斯在Macintosh團隊裡大權獨攬、任性肆意的管理方式,爲他失去衆多員工的信任埋下了伏筆,也成了他與斯卡利之間管理理念衝突的關鍵所在。

更重要的是,Macintosh在銷售上一帆風順的時候,斯卡利和喬布斯之間的合作就親密無間;Macintosh在銷售上一走下坡路,CEO和創始人之間的種種矛盾就被凸顯和放大了出來。毫不誇張地說,Macintosh是斯卡利和喬布斯決裂的催化劑,也是喬布斯被排擠、被驅逐的見證者。

離開百事的奢華辦公室,來庫比蒂諾的蘋果總部上班時,斯卡利覺得自己好像剛從一所學校畢業,又馬上進入了另一所學校。在這所新學校裡,幾乎所有東西都與百事大相徑庭。這裡的工程師不穿制服套裝或襯衫、西服上班,研發環境總是一副亂糟糟的樣子。這裡的員工和經理間的關係,不像百事那樣等級分明。這裡每天都有新的想法,新的實驗,每個角落隨時隨地都有人討論產品或技術問題。斯卡利覺得,這兒簡直就是工程師的天堂。

當時蘋果負責人力資源等運營事務的副總裁傑伊?艾略特(JayElliot)爲了讓斯卡利儘早熟悉蘋果的技術和產品,專門安排了一名IT員工坐在離斯卡利辦公室不遠的座位上,以便斯卡利隨時諮詢。喬布斯默許了這個安排,但不是特別高興。他更願意自己成爲斯卡利惟一的技術與產品導師,雖然他自己並沒有太多時間來做這件事。

斯卡利興奮地觀察、學習著公司裡的一切。作爲創始人和董事會主席,喬布斯也在觀察著斯卡利的一言一行。喬布斯覺得,斯卡利就像英國皇室的大管家,職業、耐心而且細緻,同時有著對市場和營銷的縝密思考。

第4章 迴歸還是放棄第47章 完美主義 (2)第59章 生命是脆弱的——喬幫主的生死禪機 (4)第30章 又一個深淵 (1)第45章 不同凡“想”——喬幫主的創新法則 (2)第23章 生命“下一站”——NeXT的漂泊與奮鬥 (1)第27章 崩潰邊緣 (3)第7章 蘋果雙雄——兩個史蒂夫撬動了地球 (1)第12章 打磚牆騙局 (2)第15章 末日危機——被放逐的喬幫主 (1)第14章 AppleII傳奇 (2)第3章 幫主歸來——天下只有一個喬布斯第20章 危機降臨 (2)第50章 黑與白——喬幫主的另類管理 (1)第20章 危機降臨 (2)第22章 奧德賽 (2)第45章 不同凡“想”——喬幫主的創新法則 (2)第33章 鳳凰涅槃——只有喬幫主能救蘋果 (2)第4章 迴歸還是放棄第32章 鳳凰涅槃——只有喬幫主能救蘋果 (1)第52章 海盜團隊 (1)第46章 完美主義 (1)第7章 蘋果雙雄——兩個史蒂夫撬動了地球 (1)第41章 當電腦成爲時尚 (2)第51章 黑與白——喬幫主的另類管理 (2)第1章 序第19章 危機降臨 (1)第27章 崩潰邊緣 (3)第2章 致謝第22章 奧德賽 (2)第35章 四格戰略 (2)第25章 崩潰邊緣 (1)第45章 不同凡“想”——喬幫主的創新法則 (2)第20章 危機降臨 (2)第51章 黑與白——喬幫主的另類管理 (2)第22章 奧德賽 (2)第34章 四格戰略 (1)第51章 黑與白——喬幫主的另類管理 (2)第15章 末日危機——被放逐的喬幫主 (1)第40章 當電腦成爲時尚 (1)第39章 不酷就去死——喬幫主的非凡設計 (2)第36章 克隆戰爭 (1)第48章 喬幫主口吻 (1)第44章 不同凡“想”——喬幫主的創新法則 (1)第52章 海盜團隊 (1)第26章 崩潰邊緣 (2)第54章 從勤雜工到副總裁 (1)第6章 假如歷史是場賭局第18章 從Lisa到Macintosh (2)第34章 四格戰略 (1)第14章 AppleII傳奇 (2)第51章 黑與白——喬幫主的另類管理 (2)第52章 海盜團隊 (1)第7章 蘋果雙雄——兩個史蒂夫撬動了地球 (1)第12章 打磚牆騙局 (2)第1章 序第43章 可以觸摸的玻璃 (2)第6章 假如歷史是場賭局第24章 生命“下一站”——NeXT的漂泊與奮鬥 (2)第8章 蘋果雙雄——兩個史蒂夫撬動了地球 (2)第25章 崩潰邊緣 (1)第34章 四格戰略 (1)第35章 四格戰略 (2)第7章 蘋果雙雄——兩個史蒂夫撬動了地球 (1)第34章 四格戰略 (1)第15章 末日危機——被放逐的喬幫主 (1)第25章 崩潰邊緣 (1)第45章 不同凡“想”——喬幫主的創新法則 (2)第36章 克隆戰爭 (1)第16章 末日危機——被放逐的喬幫主 (2)第31章 又一個深淵 (2)第7章 蘋果雙雄——兩個史蒂夫撬動了地球 (1)第16章 末日危機——被放逐的喬幫主 (2)第39章 不酷就去死——喬幫主的非凡設計 (2)第19章 危機降臨 (1)第43章 可以觸摸的玻璃 (2)第41章 當電腦成爲時尚 (2)第4章 迴歸還是放棄第57章 生命是脆弱的——喬幫主的生死禪機 (2)第57章 生命是脆弱的——喬幫主的生死禪機 (2)第42章 可以觸摸的玻璃 (1)第59章 生命是脆弱的——喬幫主的生死禪機 (4)第22章 奧德賽 (2)第6章 假如歷史是場賭局第42章 可以觸摸的玻璃 (1)第57章 生命是脆弱的——喬幫主的生死禪機 (2)第18章 從Lisa到Macintosh (2)第47章 完美主義 (2)第46章 完美主義 (1)第17章 從Lisa到Macintosh (1)第31章 又一個深淵 (2)第27章 崩潰邊緣 (3)第16章 末日危機——被放逐的喬幫主 (2)第57章 生命是脆弱的——喬幫主的生死禪機 (2)第38章 不酷就去死——喬幫主的非凡設計 (1)第3章 幫主歸來——天下只有一個喬布斯第38章 不酷就去死——喬幫主的非凡設計 (1)第4章 迴歸還是放棄第33章 鳳凰涅槃——只有喬幫主能救蘋果 (2)
第4章 迴歸還是放棄第47章 完美主義 (2)第59章 生命是脆弱的——喬幫主的生死禪機 (4)第30章 又一個深淵 (1)第45章 不同凡“想”——喬幫主的創新法則 (2)第23章 生命“下一站”——NeXT的漂泊與奮鬥 (1)第27章 崩潰邊緣 (3)第7章 蘋果雙雄——兩個史蒂夫撬動了地球 (1)第12章 打磚牆騙局 (2)第15章 末日危機——被放逐的喬幫主 (1)第14章 AppleII傳奇 (2)第3章 幫主歸來——天下只有一個喬布斯第20章 危機降臨 (2)第50章 黑與白——喬幫主的另類管理 (1)第20章 危機降臨 (2)第22章 奧德賽 (2)第45章 不同凡“想”——喬幫主的創新法則 (2)第33章 鳳凰涅槃——只有喬幫主能救蘋果 (2)第4章 迴歸還是放棄第32章 鳳凰涅槃——只有喬幫主能救蘋果 (1)第52章 海盜團隊 (1)第46章 完美主義 (1)第7章 蘋果雙雄——兩個史蒂夫撬動了地球 (1)第41章 當電腦成爲時尚 (2)第51章 黑與白——喬幫主的另類管理 (2)第1章 序第19章 危機降臨 (1)第27章 崩潰邊緣 (3)第2章 致謝第22章 奧德賽 (2)第35章 四格戰略 (2)第25章 崩潰邊緣 (1)第45章 不同凡“想”——喬幫主的創新法則 (2)第20章 危機降臨 (2)第51章 黑與白——喬幫主的另類管理 (2)第22章 奧德賽 (2)第34章 四格戰略 (1)第51章 黑與白——喬幫主的另類管理 (2)第15章 末日危機——被放逐的喬幫主 (1)第40章 當電腦成爲時尚 (1)第39章 不酷就去死——喬幫主的非凡設計 (2)第36章 克隆戰爭 (1)第48章 喬幫主口吻 (1)第44章 不同凡“想”——喬幫主的創新法則 (1)第52章 海盜團隊 (1)第26章 崩潰邊緣 (2)第54章 從勤雜工到副總裁 (1)第6章 假如歷史是場賭局第18章 從Lisa到Macintosh (2)第34章 四格戰略 (1)第14章 AppleII傳奇 (2)第51章 黑與白——喬幫主的另類管理 (2)第52章 海盜團隊 (1)第7章 蘋果雙雄——兩個史蒂夫撬動了地球 (1)第12章 打磚牆騙局 (2)第1章 序第43章 可以觸摸的玻璃 (2)第6章 假如歷史是場賭局第24章 生命“下一站”——NeXT的漂泊與奮鬥 (2)第8章 蘋果雙雄——兩個史蒂夫撬動了地球 (2)第25章 崩潰邊緣 (1)第34章 四格戰略 (1)第35章 四格戰略 (2)第7章 蘋果雙雄——兩個史蒂夫撬動了地球 (1)第34章 四格戰略 (1)第15章 末日危機——被放逐的喬幫主 (1)第25章 崩潰邊緣 (1)第45章 不同凡“想”——喬幫主的創新法則 (2)第36章 克隆戰爭 (1)第16章 末日危機——被放逐的喬幫主 (2)第31章 又一個深淵 (2)第7章 蘋果雙雄——兩個史蒂夫撬動了地球 (1)第16章 末日危機——被放逐的喬幫主 (2)第39章 不酷就去死——喬幫主的非凡設計 (2)第19章 危機降臨 (1)第43章 可以觸摸的玻璃 (2)第41章 當電腦成爲時尚 (2)第4章 迴歸還是放棄第57章 生命是脆弱的——喬幫主的生死禪機 (2)第57章 生命是脆弱的——喬幫主的生死禪機 (2)第42章 可以觸摸的玻璃 (1)第59章 生命是脆弱的——喬幫主的生死禪機 (4)第22章 奧德賽 (2)第6章 假如歷史是場賭局第42章 可以觸摸的玻璃 (1)第57章 生命是脆弱的——喬幫主的生死禪機 (2)第18章 從Lisa到Macintosh (2)第47章 完美主義 (2)第46章 完美主義 (1)第17章 從Lisa到Macintosh (1)第31章 又一個深淵 (2)第27章 崩潰邊緣 (3)第16章 末日危機——被放逐的喬幫主 (2)第57章 生命是脆弱的——喬幫主的生死禪機 (2)第38章 不酷就去死——喬幫主的非凡設計 (1)第3章 幫主歸來——天下只有一個喬布斯第38章 不酷就去死——喬幫主的非凡設計 (1)第4章 迴歸還是放棄第33章 鳳凰涅槃——只有喬幫主能救蘋果 (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治市| 司法| 锦州市| 曲松县| 德惠市| 福安市| 津市市| 龙山县| 横峰县| 池州市| 泰兴市| 澳门| 五指山市| 武隆县| 翁源县| 涟源市| 洪泽县| 民丰县| 昌乐县| 曲麻莱县| 德钦县| 沐川县| 青河县| 小金县| 安溪县| 江山市| 武功县| 玉山县| 师宗县| 连城县| 福泉市| 忻州市| 清新县| 陈巴尔虎旗| 外汇| 合山市| 安康市| 嘉荫县| 同江市| 赣榆县| 邛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