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7章 江卿,朕要廢皇后!王安石,這天底下輪不到你來變法!

第217章

江卿,朕要廢皇后!王安石,這天底下輪不到你來變法!

曉光漸盛,時近午前。

“吱——”

貢院,大門推開。

以主考官江昭爲首,十九位考官或紫或紅,齊聚於此。

考官鎖院,擬定考題,也即意味著春闈大試將要拉開帷幕。

“閣老,請。”

監門官抱拳一禮,肅然頷首,盡是敬重之意。

熙河開邊、熙豐開邊,著實是讓相當一批人爲之受益。

但凡敢打敢殺,幾乎都是板上釘釘的立下拓土之功。

其中,不乏出人頭地,一鳴驚人者。

特別是有血性的勳貴次子、庶子,幾乎都是藉此逆天改命。

這位擔任監門官的禁軍小將,儼然也是受益者之一。

當然,作爲宏觀佈局、統籌一切的主帥,江昭未必就記得這樣一個人。

但這不重要,監門官記得就行! 江昭平和點頭,一步邁入。

其後,以副主考官王安石爲首,餘下十八人相繼邁步。

熙豐元年的科考,凡考官十九人。

以文淵閣大學士江昭爲主考、銀青光祿大夫王安石爲副主考,一併統籌大試。

餘下的考官,三司六部十三人、科道兩人、翰林院兩人。

十餘人,走了沒幾步。

王安石刻意喚道:“江閣老。”

嗯? 江昭皺眉,回望一眼。

一步開外,王安石面色鄭重,一副有事商議的樣子。

沉吟著,江昭望向餘下的考官,揮手道:“近午時,內簾膳房應有膳食,一齊去進膳吧。”

春闈科考,考官分內簾、外簾。

內簾考官負責命題、閱卷,外簾考官負責監考、安保。

一樣是考官,但兩者職責不一樣。

爲免泄題,內簾、外簾都有專屬的用膳區,卯時、午時、酉時三次供膳。

“諾。”

十餘人相繼行禮,漸行漸遠。

“王大夫,有何見解?”江昭負手,徐徐問道。

一般來說,鎖院命題,十七位考官是負責具體的命題枝節,主、副考官則是負責把控命題的大方向。

王安石爲春闈副主考官,刻意喊住他,無非是要交換一些關於命題大方向的意見。

不過,也僅限於交換意見。

主、副考官,本就是以主考官的意見爲主,更遑論江昭還是內閣大學士。

內閣大學士爲主考官,但凡性子強硬一些,副主考的地位可謂是趨近於無。

究竟如何決意,肯定是以江昭的決斷爲主。

當然,江昭並非是橫斷專行之人。

要是王安石的意見有可取之處,也不妨採納一二。

王安石走近幾步,沉吟道:“策論命題,可否結合管仲、商鞅、楊炎三人之變法史實,考察舉子獨立思辯與經世致用的學問?”

“策論考變法?”

江昭一詫,有些意外的望了過去:“王大夫是認真的?”

王安石面色肅然,鄭重道:“如今,戶部年年告急,兵部兵籍百十萬之廣,吏部官籍兩萬餘人,吏員更是不知幾何。居安尚且思危,更遑論已露危象?”

“以變法爲策論,挑選居安思危,治國理政之才,可行否?”王安石問道。

“不行。”

江昭擡眉,淡淡搖頭:“若春闈考題涉及變法,無異於向世人傳遞‘變法將成國策重心’的政治風向。以王大夫的政治智慧,不該有此一問。”

交換意見失敗!

王安石面色一滯。

沉默了幾息,又問道:“治平四年,王某拜訪中堂,上呈過市易法與青苗法,希望中堂藉此上呈官家,由此改革弊政,卻遭到回絕。不知中堂,可還記得回絕王某的由頭?”

江昭搖頭,不想搭話:“不記得。”

“彼時,中堂是二品禮部尚書,以‘手中未握大權,官家根基不穩’爲由,回絕了王某。”

王安石目光灼灼,愈發熱切:“如今,熙豐開邊,官家威望大漲,軍權在握,根基已穩。中堂入閣拜相,亦是手握大權。”

“歐陽修貶官,其位尚且虛懸,若是趁此機會,上呈變法之策,官家定是擇一力主變法之人入閣。”

“中堂、韓大相公、以及新入閣者,一齊便是足足三位大學士意欲變法。”

“改革弊政,則可成矣!”王安石斷然道。

江昭側目,瞥了一眼。

從王安石的分析來講,仿若變法已成定局。

可惜 “你怎知韓大相公傾向於變法?”江昭問道。

作爲弟子,他可不認爲老師一定支持變法。

或者說,老師已經傾向於“保守”。

若是作爲弟子的他主持新政,老師頂了天也就維持中立態度而已。

支持改革?不可能!

“嗯?”

王安石一怔,下意識的要反駁一句“韓大相公曾主持過慶曆新政”。

可遲疑了幾息,卻又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人的一生,政見豈會一成不變? 慶曆新政,距今已有二三十年之久。

韓大相公,更是因此遭到過貶謫。

誰說有過一次變法,就會終生矢志不渝的堅持變法呢?

外人,難不成還能比弟子更瞭解老師?

“可若不趁著官家有志於變法,萬一官家更改了心意,怕是再也變法無望。”王安石懇切道。

越是往上走,他越是知曉變法的艱難。

沒有內閣大學士支撐,實在是難以實行變法之策。

如今,就算是沒有大相公韓章,也有足足兩位大學士支持變法。

這樣的狀況,足以支持變法!

江昭平靜道:“王大夫,變法絕非一日之功。”

“周公制禮樂,持續十餘載;李悝變法,五十餘載;商鞅變法,二十餘載;北魏孝文帝改革,二十餘年。”

“太過著急,未必是好事。”

江昭望過去,認真道:“你也要搞清楚,究竟是臣子要變法,還是皇帝要變法?”

“這很重要!”

言罷,江昭搖頭,緩步徐行。

入仕十餘年,他自然也有自己的執政理念。

變法,勢在必行。

但,下猛藥變法,卻是不可取。

變法如救治病人,是藥三分毒。

要是下藥合適,自然是藥到病除。

可要是不小心下藥過猛,救命藥就成了毒藥。

更重要的是,不能讓變法轉變爲一種非黑即白的政鬥。

歷史上的王安石變法,保守派和變法派的焦灼關係可謂古今罕見。

究其根本,就是變法派本身就有問題。

變法不再是一種政治理念,而是一種政治立場,這也就使得變法難以長久。

一旦有保守派上位,變法政策盡數作廢,根本不管是不是有效果。

政治生態,可謂被摧毀得一乾二淨。

若說張居正是爲大明延壽,那王安石就是讓大宋折壽。

其變法之策,實不可取!

王安石望著,默然良久。

半響,嘆道: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時光飛逝,三月十一。

春闈大試,就此拉開帷幕!

雲幔低垂,風搖庭葉。

坤寧宮。

“哇——”

“哇——”

“娘娘,小皇子發熱惡寒,啼哭不止。”田嬤嬤懷抱著小皇子,焦急道。

皇子病重,一旦診治不及時,可就是滔天大罪。

“俊兒?”

高氏手持錦帕,走近一望,秀眉微蹙:“怎的偏在這會兒發病?”

趙俊誕下不久,便生了病,發熱惡寒。

偶爾更是抽搐不止,口吐白沫。

太醫開了不少方子,但也僅限於治標不治本。

該發作,一樣會發作。

三五日常規性發作一次,並不是什麼稀奇事。

可,怎的就在這會兒發了病呢? 今日,恰好是她頒下教旨,讓誥命夫人和功臣夫人入宮一敘,小酌幾杯的日子! 幾乎就在下一刻,一名宮女走近,上報道:“娘娘,誥命夫人和功臣夫人,都已往前殿入席。”

“這”

高氏面上一滯,眼中閃過一絲遲疑。

以常理論之,這會兒就不該考慮與誥命夫人和功臣夫人的宮宴。

讓人去通報一聲,誥命夫人和功臣夫人肯定也都理解她的抉擇。

甚至,還可能稱頌一兩句“賢母風範”。

可問題就在於,這次的宮宴並不單是爲了敘話、飲酒,更多的是要彰顯母儀天下的風範,中宮獨尊的威嚴。

或者說,立威! 藉著立威,鞏固皇后之位,母儀天下!

這麼重要的宮宴,怎能輕易作罷?

僅是遲疑了一息,高氏就道:“田嬤嬤,速速讓人按太醫開的方子,喂著俊兒服下。”

“若是未有好轉,就去前殿喚本宮。”

皇子患病,非是一日兩日之癥,就連熬藥的方子都有好幾種。

既是患病,無非就是熬藥喂藥。

這般安排,並無不妥。

“是。”田嬤嬤連忙應下。

高氏頷首,邁步向著前殿而去 殊不知,就在她邁出坤寧宮的那一刻,一名十五六歲的小宮女,假借著端水的功夫,悄然走向會寧殿方向。

前殿。

誥命夫人、功臣夫人,一一齊聚。

主位與左首,暫時無人。

淑妃、賢妃、德妃受到旨意,相繼列席。

餘下的誥命夫人、功臣夫人,有序入席。

一人一席,綿延約莫幾丈。

官眷貴婦的圈子,無非就幾十人而已,或多或少都相互認識。

不時有權貴夫人相視,暗自驚詫。

幾位嬪妃,竟也列席? 盛華蘭、盛明蘭相視一眼,秀眉微挑。

一般來說,讓嬪妃入席,的確是有擢拔禮制規格的效果。

不過,那是少數情況。

畢竟,讓嬪妃入席,不單是有擢拔禮制規格的“正面效果”,也有讓嬪妃與命婦相識、拔高聲望的“風險”。

但凡皇后的地位不是非常穩固,都肯定不會讓嬪妃入席搶風頭。

皇后高氏,官家足足百餘日未曾行“朔望之禮”,地位可謂岌岌可危。

按理來說,根本不可能讓嬪妃列席啊!

不對勁! 兩女相視一眼,暗自降低存在感。

幾乎同一時間,餘下的誥命夫人、功臣夫人,除了偶爾幾位不太敏感的以外,都齊齊默不作聲,降低存在感。

淑妃、賢妃、德妃三妃相視,暗自蹙眉。

一時間,大殿爲之一寂。

約莫一柱香。

一聲尖銳通報,徹響大殿: “皇后娘娘駕到!”

高氏徐徐進殿。

“臣等拜見皇后娘娘!”

妃嬪、誥命夫人、功臣夫人,齊齊一禮。

高氏頷首,舉目掃視,見左首之位空缺,眼中不禁閃過一絲意外的竊喜。

幾步走到主位,強自平靜道:

“平身!”

妃嬪、誥命夫人、功臣夫人,相繼就座。

“向妹妹呢?”高氏迫不及待的問道。

此次,下旨舉辦宮宴,飲酒、敘話都是其次。

最主要的目的,乃是於衆目睽睽之下,壓一壓貴妃、賢妃、淑妃、德妃的風頭。

藉此,以彰顯中宮皇后的威嚴。

其實,單純的飲酒、敘話也能積攢中宮威嚴。

但,見效太慢!

近來,皇帝越來越厭煩於她,要想穩得住後宮之主的位子,就得迅速建立起“母儀天下”的威望。

這一點,最好的辦法通過打壓其他妃嬪,樹立威信。

一旦打壓了嬪妃,就可趁機拉攏一些有名的誥命夫人,恩賞一些金銀首飾。

如此,便是威望、德行兼具,有“母儀天下”的風範。

本來,她還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從而更好的打壓幾位嬪妃。

誰承想,向貴妃竟然缺席。

這可真是給了她天大的驚喜。

“既然向妹妹缺席,那就等一等她。”高氏徐徐道。

她要架著向貴妃烤!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

足足一炷香左右,向貴妃方纔進殿。

“娘娘,臣妾肚中鬧騰,吐了好一會兒,故有所遲滯,望娘娘恕罪。”向貴妃跪拜一禮。

一般來說,貴妃對皇后行禮都是“萬福禮”。

跪拜禮,可謂相當隆重。

然而,高氏難得有了立威的機會,怎會輕易放過?

“本宮,也懷過孩子,豈會不知其中苦楚?”

高氏象徵性的表示理解,下一刻就道:“然,無規矩不成方圓。”

“貴妃遲滯入殿,讓本宮與幾位妹妹、誥命夫人、功臣夫人苦等,實是不該。”

“念在妹妹入宮不久,本宮就給你立下幾條規矩吧!”

幾句話,卻是一副要訓誡的意思。

“這”

幾十位官眷貴婦,面面相覷。

其實,也大可不必的。

“一、宮中.”

御書房。

趙策英手持硃筆,批示奏疏。

“官家,延福宮朱婕妤來報,說是要求太醫。”李憲持手一禮,通報道。

“朱婕妤?”

趙策英有些意外。

後宮嬪妃,讓他有印象的不足兩手之數。

這位朱婕妤,恰好是其中之一。

四妃、九嬪、婕妤、美人、才人。

婕妤不高不低,但這位朱婕妤可是妥妥的平民出身。

一介平民,還能擢拔到婕妤,可見印象是何其之深。

“讓她進來吧!”趙策英說道。

約莫十息,朱婕妤入內。

“官家,小皇子舊疾復發,不知可否喚太醫診治?”朱婕妤哭腔道。

“嗯?”趙策英一怔。

截至目前,他就趙俊一個孩子。

小皇子,自然說的是趙俊。

“皇后呢?”趙策英凝眉問道。

小皇子病重,須得太醫診斷,也輪不到朱婕妤上報啊! “娘娘與誥命夫人、功臣夫人有宮宴。恰逢向貴妃嘔吐不止,遲滯入殿,這會兒估摸著是在訓斥向貴妃。”朱婕妤如實道。

這些話,都是向貴妃教她說的。

趙策英面色大變。

“俊兒病重,不顧俊兒,反而飲酒、敘話,訓斥向貴妃立威?”趙策英不免叱罵了一聲:“何來皇后之風範?”

“著人,喚太醫!”

言罷,面色冷冽,丟下奏疏,直往坤寧宮而去。

前殿。

皇后訓畢,向貴妃微泣。

一名太監入內,通報道:“娘娘,官家於後殿召見。”

“後殿?”

霎時,高氏面色大變,僅是匆匆說了幾句話,就連忙回去。

向貴妃望著這一幕,暗自鬆了口氣。

遲滯的一炷香,足以讓人安排太多事情。

皇后啊! 入宮,就得宮鬥! 後殿。

太醫懸針診斷,面色凝重。

趙策英沉著臉,問道:“皇后,事先可知俊兒病重?”

“臣妾.”高氏眼神閃躲,不知該如何辯解。

“朕知道了!”趙策英一嘆。

其實,此事可能還有隱情。

或許可能是妃嬪爭寵,或許可能存在陷害。

但,都不重要了。

邊疆苦戰,皇后連連勸諫,一度失去母儀天下之風範。

坤寧宮中,皇后、小高氏、高氏關於“邊疆失利”的議論,更是難堪入耳。

一樁樁一件件,都著實讓人太失望。

這一次,更是明知皇子犯病,仍然堅持宮宴。

爲的,就是打壓幾位嬪妃。

甚至爲了打壓嬪妃,還不惜暴露宮闈不和的事情。

這樣的皇后,如何能母儀天下? “俊兒,自此便養於東宮吧。”

“皇后,好自爲之。”趙策英嘆了一聲,心中失望溢於言表。

“陛下,我可是你的結髮妻子。”高氏心頭大爲慌張,連忙道。

趙策英搖搖頭,一揮衣袖,大步離去。

四月初七。

春闈大考,閱卷畢。

御書房。

除了太監、宮女外,唯餘君臣二人。

江昭持手一禮:“官家,禮部榜已然暫定。考生的卷子,名列前三十的都取了過來。”

趙策英點頭,並未表態。

忽的,他堅決的說道: “江卿,朕要廢皇后!”

(本章完)

第31章 官字兩張口!(4k)第80章 舉報信!第140章 奸臣已經自己跳出來了!第62章 趙宗全與趙策英!第86章 誓師,假圍!第101章 喬遷宴!第170章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第45章 審案(4k)第182章 西夏出兵,暗流涌動!第141章 五品入局,以低伐高!有沒有先例呢?第189章 既如此你,我來制衡江子川!第214章 你也配跟我侈談爲國?第101章 喬遷宴!第35章 入族譜第9章 五年!第71章 嘉佑七子第224章 火燒欽差,代帝巡天,便宜行事!楊武案引起的連鎖反應!第179章 西夏來使!第178章 恩科!第40章 宰輔大相公的拉偏架!第195章 皇帝輟朝!第2章 韓門立雪20第21章 會元!第7章 麒麟才子,淮左江郎!(4k)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72章 一門兩榜眼!(3k)調整一下作息第27章 衣錦還鄉!第130章 馬球會!第38章 兗王與邕王第222章 搬出太廟!第66章 康姨母!(二合一)第216章 帝后失和,廢后前兆!第38章 兗王與邕王第7章 麒麟才子,淮左江郎!(4k)第25章 三蘇佳話,文曲星扎堆!第64章 爲官不足一年,官居正五品!(二合一)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119章 江昭入京!第200章 江卿不負朕,朕亦不負卿!第103章 君王問策!第78章 誰贏,他們幫誰!第128章 小秦氏!第205章 二五仔,還是殺了爲妙!(加更3)第214章 你也配跟我侈談爲國?第64章 爲官不足一年,官居正五品!(二合一)第6章 大儒揚名!第155章 無疾而終是好事!第13章 華蘭!第45章 審案(4k)第204章 熙豐議和!(4k)第145章 盛家衆生相!第134章 侯爺,該喝藥了!第156章 侍疾,斷藥!第111章 佈政一方!第46章 昭字,不能去!(5k)第175章 高宗皇帝!第179章 西夏來使!第9章 五年!第43章 秒了!(4k)第162章 汴京衆生相!第46章 昭字,不能去!(5k)第169章 君臣敘話!第17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127章 齊衡,不該走文官路?第46章 昭字,不能去!(5k)第161章 入土爲安!第118章 科考衆生相!第227章 這官,當多大才算大啊?(加更2)第99章 皇莊欠條!第70章 老師韓章,百官之首!(二合一)第74章 好聖孫,旺三代!第186章 王安石要變法?第205章 二五仔,還是殺了爲妙!(加更3)第95章 宴飲,誥命!第29章 顧廷燁的窘境!(爲大家加更)第84章 建軍!第6章 大儒揚名!第81章 鴻門設宴,司馬光認罪!第80章 舉報信!第156章 侍疾,斷藥!第48章 小閣老?第83章 常朝決意!第197章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4k)第142章 大房老太太病重!第150章 通姦事畢!第163章 事成之後,許你五品官位!第130章 馬球會!第56章 盛氏入京!(4k)第45章 審案(4k)第25章 三蘇佳話,文曲星扎堆!第231章 皇子薨,皇宮有問題!第39章 賀表缺了一份!第180章 自古以南伐北者,少之又少!第28章 求助!第117章 大房老太太偶感風寒!第129章 馬球會將舉行,衆生相!第124章 朝堂官員變動!第194章 強勢的趙策英!北伐!(二合一)第174章 世宗大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脱县| 翁源县| 桐城市| 潞西市| 崇仁县| 香港| 贺兰县| 富蕴县| 盐池县| 新泰市| 肃宁县| 南丹县| 调兵山市| 轮台县| 呼和浩特市| 大港区| 沈阳市| 峨边| 运城市| 克什克腾旗| 如东县| 抚宁县| 同德县| 赫章县| 蓝田县| 佛山市| 凤山市| 满洲里市| 淄博市| 沈阳市| 安康市| 东源县| 资兴市| 寿宁县| 榆社县| 安化县| 沙田区| 日土县| 福建省| 哈密市| 漠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