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

楊守素與鄭朗是老對手了,打過許多次交道,每次似乎都是自己沾了便宜,但最後呢?最後都是自己哭著的。有了免疫經驗,鄭朗說得天花亂綴不聽,說:“鄭相公,我只希望依前約而行,其他的不做奢想。”

還是將鹽路放一放吧,來現實的。

鄭朗嘴角浮現出笑意,雖氣憤楊守素是漢奸,可人家奸得一點不自覺,正是此人教導諒祚,使諒祚發起政變,擊殺沒藏家族,使西夏恢復正常發展。不過隨著楊守素去世,諒祚又糊塗了,梁氏上位。若拋開他這個漢奸角度去分析,此人乃是西夏有名的一代重臣,其作用遠遠勝過張元等漢臣。不過沒關係,徐徐說道:“楊守素,當初雖你我有約定,乃是私約,隨後我也做到了承諾,但你們西夏呢,去年曾一度幾乎使兩百萬石私鹽流向我朝。”

“沒有,僅是四十餘萬……”楊守素停下,說漏了嘴。

“四十餘萬石啊,再加上你們不知道私鹽,最少有六十萬石以上,對吧?一石從開採,運輸到邊境的成本不會超過數緡錢,但售價卻有幾十緡錢。”

“鄭相公,賬不能這樣算,你們邊關的官吏索要賄賂,你們宋朝的商人也要謀利,我國賺的錢未必及你們宋朝商人賺的錢多,一石青鹽之利頂多三四緡而已。還有我國各個權貴的分攤,你以善長經營變通聞名天下,不是不知道這一點。雖有四十餘萬石青鹽流向貴國,我們夏國收入不會超過一百萬緡。從去年打到現在,一百萬緡哪裡夠用?”

“你也知道這些錢帛被各個污吏與商人所得。我朝用鹽,非僅是你們西夏青鹽,還有解鹽。海鹽,井鹽,一年鹽政產生多少弊端,難得的有範祥前去主持鹽政,頗見成效,爲何要爲你們西夏而廢之?”

楊守素不能回答。

雖有約定,僅是一個口頭的約定,宋朝真要撕毀。楊守素無可奈何。

再者,西夏有什麼資格讓宋朝放棄自己的良政呢?兩國也不是那種鐵哥們。打到這種地步,西夏一片凋殘,有什麼能力向人家索要沒移氏?

鄭朗呷著茶,玩味著把玩著手中的黑瓷茶杯。

楊守素遲疑了好一會兒說道:“鄭相公,若是我們西夏滅亡,你們宋朝也未必有好下場。”

“錯!”

“哪裡錯了?”

“契丹想消滅你們西夏。不易,戰只能繼續僵持下去,河曲一戰,契丹十幾萬將士或斃或俘,去年遼主從東勝州渡河。侵佔你們西夏夏州重要門戶唐隆鎮,有部分馬因缺少水草而死,聞聽蕭惠戰敗,其子蕭慈氏奴也歿於此役,大軍乃返。契丹此役損失多少人馬,我不得而知,但能將遼主逼退回去,此次契丹損失之重可以想像。今年雖時有向你們西夏用兵,乃是小股軍隊,在這數年內契丹再也沒有財力與兵源,調動龐大的軍隊對你們西夏施壓。大軍不出,你們西夏有何滅亡之險?”鄭朗有意提醒楊守素,得給西夏人一些信心。

接著話音一轉,說道:“但人要有信用的,我既然答應對你們西夏提供支援,還給你們西夏一個機會。從今年起,我朝會向你們西夏收購馬匹,劣馬二十到三十貫,中馬四十到五十貫,良馬六十到七十貫。再以高於市面價格收購牛、駱駝、騾子、驢。每年共撥出款頂三十萬兩銀子,變相地向你們西夏提供支援,但要保持馬匹數額佔到六成以上。”

經過這幾年休生養息,又變相地支持百姓飼養大牲畜,宋朝的大牲畜數量增加,可是仍然嚴重不足,以至北方許多地區,百姓繼續使用人工拉犁耕地,制約了農業發展。南方的更嚴重,不過南方無可奈何了,牛是黃牛,馬更不能耕水田,可飯得一口一口地吃,若是西夏提供大量大牲畜過來,鄭朗自覺地未指望西夏會放多少良馬過來,但會給農民提供許多大牲畜,增加糧食產量。

“我們夏國哪裡有這麼多馬牛?”楊守素搖頭。

“馬與牛那麼貴,爲什麼你們西夏人多食之,或者我們換一種方法,其中十萬兩銀子作價二十萬貫,換成糧食,以保安軍糧價,提供你們西夏人糧食,並且免費運到你們西夏邊境上,你看如何?”

楊守素搖頭:“鄭相公,不瞞你說,契丹數次入侵,大肆擄掠,我國境內牲畜不多了。”

“我說你傻了不成,你們西夏沒有牲畜,可是阻卜呢?一匹馬在阻卜,若用布帛交易,僅需幾緡錢的成本,一轉手之間,便是數倍之利,何必困於青鹽?”

“不妥,”楊守素答道。

阻卜商道在鄭朗蠱惑下早就開通了,但不激怒契丹,數量不敢放大,一旦以數萬甚至十萬之數,將牛馬運過來,必驚動契丹人,會造成天大的麻煩。

“楊守素,遼主兩次親征大敗之,雖今年略有斬獲,仍然不能向臣民交待,況且他手中又有寧令哥,能不能放過你們西夏?別做夢了,楊守素!”

“寧令哥是你們宋朝救出的?”

鄭朗凝眉頭了,自己只說了一次,當時在垂拱殿在坐的全是重臣,沒有想到還泄露出去,庸臣果然能誤國啊,表情不露聲色,平靜地說道:“你以爲我們宋朝有多大本事?這僅是我在朝堂上的託詞,不然怎能讓羣臣支持我的做法,向你們西夏人提供支持?”

楊守素苦笑一聲。得到一些消息,不過楊守素認真的分析後,也不相信。

“楊守素,繼續說正事,我的意見你是否同意?若同意,我或者還能退後一步,三十萬兩銀子交易量不變。再按市價額外加上價約二十萬貫的糧食,交易貴國的牲畜。有了八十萬貫交易量,若是你們西夏組織得當。最少獲利四十到五十萬貫,再有我朝向你們西夏提供的歲賜,你們西夏危機便可平安渡過。正好我朝缺少農耕的牲畜。也能向契丹人交待。兩全其美,你看如何?”鄭朗繼續蠱惑道。

“鄭相公,恕我不能立即回答。”

“無妨,秋高氣爽之季,正是出行的好時光,你可以在我們京城多留一段時間,我們宋朝也不急,可以慢慢等。”

“你剛纔說的是何策?”

“你不是說不做奢想嗎?”

楊守素語塞。

鄭朗沒有賣關子。說道:“實際不難,契丹雖今年略有斬獲,但兩次大敗,今年強行用兵,然你們西夏與契丹皆以貧困著稱,部分的擄獲彌補不了契丹的軍費,爲了應付龐大的軍事開支。契丹必加強對各部族剝削。會向誰剝削呢?一是他們控制範圍內的百姓,可這是契丹的根本,不敢過份重斂。二是羈縻區,女真兇悍,契丹如今仍以拉攏爲主。也不敢過份重斂,或者西北敵烈烏古各族,同樣以兇悍著稱。剩下的是誰?阻卜!重斂之下,阻卜各部必產生分岐,部分部族會對契丹產生極大的怨恨,但他們又不敢面對強大的契丹,到時候必會與你們西夏聯手。若是你們西夏與這些部族同意聯手,就會動搖契丹上京道烏山(杭愛山)地區的統治。我朝產布帛茶葉,缺少牲畜,烏山以及烏山以金山(契丹仍稱阿爾泰山爲金山,但大興安嶺主脈也稱金山)粘八葛部多牲畜,缺少茶葉布帛,阻卜一亂,將粘八葛各部族阻隔,契丹統治必會動亂。到時候我給你們西夏一月時間,放開鹽路,謀作資本本金,然後藉助你們西夏優良的地理位置,從中倒運。那麼無論從軍事上或者民用上、經濟上,你們西夏都會立於不敗之地。甚至一條商路會讓阻卜部與粘八葛諸部對你們西夏更加誠服,契丹雖軍隊強悍,然經濟落後,不可能兩面作戰,最後被逼無奈之下,會同意議和,甚至會將寧令哥交還給你們西夏,寧令哥一除,西夏國家平穩了。”

肯定不是那麼一回事,可這番話太有誘惑力了,楊守素定定地問:“當真?”

“必真。”

“爲什麼你想出此策?”

“對我朝有利啊,契丹將你們西夏滅亡,對我們宋朝有什麼好處,你們兩國交戰,兩敗俱傷是我們宋朝想要的,但不想你們西夏滅亡。所以我出手,讓你們西夏手中掌握一些有利的條件,抗擊契丹的入侵。”鄭朗這一回說的全是真話,可楊守素難以分辨真假,繼續忽信忽疑。

不大相信,可太有誘惑力了,楊守素說道:“能否等我將情況向國主、太后稟報。”

“行啊,”鄭朗說著,將楊守素送走。

但有人看範祥不順眼了,這個人果然出忽所有人意料之外,乃是如今最耀眼的直臣何郯!正是他再三的倒,夏竦下臺,陳執中下臺。範祥於陝西實施新鹽法,特別是用錢代替原先那些沒有用的物資、黴爛糧食,損害了多少豪強富賈的利益?許多人上書反對。不過份量不重,於是何郯在朝會上進言:“風聞改法以來,商旅爲官鹽漲價,獲利既薄,少有算請。陝西一路,已虧損課利百餘萬貫,其餘諸路,比舊來亦頓減賣鹽錢,甚害支用。兼陝西民間鹽價高,多以賣私鹽事敗,刑禁頗煩,官私俱爲不利,經久何以施行?臣以爲事有百利始可議變,若變不如前,宜仍復舊法。今改更時間不久,爲害猶淺,還望朝廷指揮,選擇幹臣僚一員前往陝西,令與本路轉運使以及範祥面議利害。以免匱乏調用,浸久爲害。”

鄭朗站在首位,其次便是宋庠與文彥博,陳執中下臺,朝堂上又經過一番變動,將宋庠重新調入東府爲同平章事,與陳執中一樣,二號首相,但不是不放心鄭朗,鄭朗歲數太小了,至少相對於首相這個位置,歲數仍然太輕,有了宋庠,能減少部分言臣的攻擊。又經鄭朗提議,調龐籍爲樞密使。趙禎又不知聽誰的意見,復將高若訥調入東府爲參知政事。樑適調入西府任樞密副使。兩府人事再次大變臉,東府爲鄭朗、宋庠、文彥博、高若訥,西府爲龐籍、王貽永、王堯臣、富弼、樑適。

依然很壅腫。若是讓鄭朗選擇,至少高若訥與樑適、宋庠皆不合格,王貽永不必考慮。人畜無害,不過宋朝不是他家的,即便是趙禎,也未必能完全作主。只能細心的整合,好在富弼經過磨練後,開始成熟,加上文彥博、龐籍等名臣,其中數人心機頗深。但不象慶曆新政諸多大臣毛躁,多是辦實事的人。兩府繼續維持著一種高效。

但知道的人僅是龐籍、文彥博與陳執中,鄭朗看著文彥博與對面新任樞密使龐籍,忽然三人同時竊笑起來。

呂夷簡與李諮變法,搗蛋的乃是天下有名的君子孫奭。

範祥鹽法,反對的乃是如今天下有名的直臣何郯,果然是一個想不到的人選。

趙禎也知道。

他咳嗽一聲。你們三個人好歹已是天下重臣,不能笑,這很不好,可他自己想想鄭朗奏摺上那些話,也竊笑起來。

氣氛便不對了。

何郯莫明其妙。看著他在發愣,四人同時忍不住,一起低下頭,繼續偷樂。

笑完了鄭朗說道:“若如此,臣推薦戶部副使包拯前去與陝西轉運司議鹽法。”

然後看著包拯,心說,包大哥,你可得給我爭一口氣。

商胡埽決堤,許多大臣表現得麻木不仁,鄭朗是知道東北道皆不是根治之本,治之空勞費用不言,然這些大臣沒有金手指,卻多一言不發,包括包拯在內,頗讓鄭朗失望。但相比於其他大臣,包拯算是好的。既然是包青天,雖誇大了一點,也能算是一代名臣。鄭朗此議是賭,賭包拯會不會說出史上的那番話。沒有讓他失望,包拯走出班列,手持牙笏說道:

“臣前任陝西轉運使,備知鹽法自慶曆二年範宗傑建請禁榷之後,差役兵士、車牛及衙前,搬運往諸州,官自置場出賣,以致兵士逃亡死損,公人破蕩家業,比比皆是。嗟怨之聲,盈於道路,前後臣僚累言不便,乞請舊法通商,以救關中凋敝,有司執奏,議終不行。昨因範祥再有啓請,兼葉清臣曾知永興軍,中書諸相公多於陝西爲臣,見其爲患之甚,得通過,複用通商舊法。令客人沿邊入納見錢,收糴軍儲,免虛擡貴價入中,於榷貨務再有啓請,兼寬得諸差擾勞役。此乃於國有利,於民無害,理甚灼然。但以變法之初,豪商猾吏悉所不樂,而議者因其歲入課利稍虧於前,橫有沮議,乞復舊法。舊法雖善,復之無疑,但恐爲害浸深爾。”

說得很委婉,給了何郯面子。實際話中有話,何郯,別胡說八道了,通過此法的人有葉清臣,鄭朗,文彥博,陳執中與龐籍,個個全部在陝西呆過,看到舊鹽法有多苦,才通過的。什麼害民,民未害,是有利有便,不但對百姓,對兵士都有利有利,害的是豪商猾吏,商人不能再用爛糧食矇騙國家錢財,猾吏再也不能貪污受賄了。大不了課利受損,可課利重要,還是陝西近千萬百姓重要,幾十萬兵士重要!

不錯,不錯,鄭朗搖頭晃腦。老包至少比歐陽修強了百倍。

停了一會下,包拯又說道:“且變法有兩種,先利後害,先害後利。舊禁榷法,雖暴得數萬緡,而民力日困,久而不勝其弊,不免隨而更張,是先小利後爲大害也。若計其通商,雖一二年課利少虧,漸而行之,課利必復舊所得,又免民力日困,則久而不勝其利,是有小害而終成大利也。且國家富有天下,當以恤民爲本,豈忍更爭歲入課十萬緡,不能更延一二年,以責成效!”

“妙,好一個以恤民爲本,”鄭朗喝彩道。

何郯,你敢不敢再羅嗦!再羅嗦,一頂以恤民爲本大帽子就能將你活活壓死。

包拯看了鄭朗一眼,以恤民爲本肯定會贏得鄭朗贊成,但公開贊成,也是對自己表示支持,膽子更放開了,繼續說道:“信取橫議,若命令輕易數改,無信於天下也,而又欲復從前弊法,關中生靈何以措其手足乎?臣也曾細思範祥前後所奏,事理頗甚明白,但於轉運司微有所損,以致有異議也。臣非是害怕有往來勞苦,妄有臆說,所貴者爲國家惜其事體,不欲徇一時之小利而致將來大患也。”

說完退下。

這麼好的鹽法居然要罷廢,包拯感到可惜了。

實際還有一套更完善的鹽政改革,知道的人僅是龐文陳與趙禎四人,放在存檔裡。包拯不知道的,在他心中認爲範祥此法乃是宋朝立國以來最完善的鹽政之法。

隨後包拯到了陝西,不但沒有聽從何郯之言,變動範祥的鹽法,反而益所變法,但請商人入錢於延環八州賣鹽,而不是原來範祥的隔離區。又復令諸邊州兵士嚴禁私鹽通道,從源頭堵起。不查則罷,一查觸目驚心,雖範祥考慮周密,仍百密一疏,有的小吏與兵士相互勾結,用西夏價踐的白紅私鹽充作官鹽在禁榷區銷售,又哄擡鹽價,朝廷不得利,而鹽卻踴貴。於是索性放寬,全部施用通商法。

又進言三京(大名府位於河北除外)及河中等處仍有官員用通商法賣鹽,鹽政混亂,自今禁止。河中乃是解鹽重要門戶,三京乃是國家最重要的所在,必須讓鹽價穩定。所以拋除通商法,一律採用禁榷法。對此議,三司官員認爲京師賈商罕至,沒有膽量來,可是鹽價踴貴,請繼續象以前那樣公私並貿,餘則禁止。聽從。

實際是三司的藉口,京師人口密集,有幾百萬之衆,敢用通商法行商的商人都有著強硬的後臺,若是強行禁之,必引來更多的反對聲,三司沒有膽量執行包拯的提議。

即便有包拯等人的支持,此次鹽政改革時斷時繼,遭到許多人的反對。對此,鄭朗也表示支持,但一直未出面,急不得,如果讓天下權貴痛恨自己,最終會落得王安石一樣的下場。無所謂了,大不了回家就是。可這樣一來,什麼事情做不成,不值!

九月末,朝廷得到南方急報,儂智高入侵邕州!RQ

六百五十二章 崑崙關中第137章 明道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五百七十二章 吻第78章 君子守德p八百四十章不劃算的生意六百十一章 天命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第203章 捉女婿(下)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第268章 戲法第140章 問一(二)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267章 草棉子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第342章 相公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第279章 天下第456章 不能答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四百零四章 大炮第198章 陰差陽錯六百三十九章 始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307章 鄭體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第294章 排陣(上)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第23章 三疊陽春(中)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第71章 告密四百十五章 惡化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第305章 疑問品第52章 鳴天下(一)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第92章 爭琴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第224章 割(二)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第316章 佈施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第129章 中(下)第294章 排陣(上)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第264章 悲絲(下)第222章 處女地(四)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第52章 鳴天下(一)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四百四十六章 稻草第197章 省試(下)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120章 內定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第114章 粉琴五百七十二章 吻五百九十章 破趙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四百七十一章 怒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第351章 在路上(七)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三百六十八章 花一樣的開第142章 問一(四)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三百九十二章 約定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148章 銅錢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五百六十章 魔術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第282章 潮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第198章 省試(中)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
六百五十二章 崑崙關中第137章 明道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五百七十二章 吻第78章 君子守德p八百四十章不劃算的生意六百十一章 天命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第203章 捉女婿(下)五百五十一章 三顆星星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第268章 戲法第140章 問一(二)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267章 草棉子九百二十七章 雪大結局三第342章 相公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第279章 天下第456章 不能答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四百零四章 大炮第198章 陰差陽錯六百三十九章 始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307章 鄭體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第294章 排陣(上)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第23章 三疊陽春(中)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第71章 告密四百十五章 惡化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第305章 疑問品第52章 鳴天下(一)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第92章 爭琴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第224章 割(二)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第316章 佈施五百六十九章 修正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第129章 中(下)第294章 排陣(上)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第264章 悲絲(下)第222章 處女地(四)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第52章 鳴天下(一)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四百四十六章 稻草第197章 省試(下)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120章 內定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第114章 粉琴五百七十二章 吻五百九十章 破趙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四百七十一章 怒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第351章 在路上(七)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三百六十八章 花一樣的開第142章 問一(四)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三百九十二章 約定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148章 銅錢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五百六十章 魔術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第282章 潮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第198章 省試(中)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峡市| 宝山区| 庆云县| 余干县| 上饶市| 闻喜县| 白山市| 尤溪县| 安龙县| 阜南县| 石首市| 崇左市| 阿城市| 龙岩市| 泰和县| 南陵县| 临漳县| 乌鲁木齐市| 牡丹江市| 奉贤区| 瑞昌市| 阳新县| 海伦市| 进贤县| 麻江县| 吉木乃县| 自贡市| 霍山县| 会同县| 金华市| 西吉县| 洛南县| 涞水县| 广水市| 南溪县| 德昌县| 盖州市| 水城县| 乐平市| 曲松县| 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