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

鄭朗做法有些偏頗,不能將所有罪過一起歸於韓琦與歐陽修。

但對富弼的口胃。

晚年富弼閒居洛陽時,寧肯與以前政敵王拱辰裹在一起,都不願與歐陽修來往,對韓琦更不用說了。隱約已經明白鄭朗一些想法,不僅是倒韓琦倒歐陽,也是一部分,只要對趙禎恩情仍懷念的大臣,對韓琦與歐陽修就不會產生任何好感。

出現這個大黑洞,兩種做法,第一個皇上與執政大臣吃一個悶虧,替趙曙與先執政大臣擋下來。第二個就是捅開,但捅開了,總要有人抵罪的,要麼是趙曙,可能嗎?

即便一千個不願意,一萬個不願意,也不可能讓皇上老子頂罪。韓琦與歐陽修只好生受了。

僅是一部分,鄭朗還不至於不顧國家,而一心公報私仇。

不知道鄭朗有何用意,小心地說道:“陛下,解鈴還須繫鈴人。”

二人從中午談到傍晚。

外面諸多大臣議論紛紛,然而詔書一下,又有許多大臣產生了失望。詔命富弼爲集禧觀使,這個集禧觀乃是宋朝京城第一大觀,原先被一把大火焚燒,後來重建,此職與集禧觀無關,僅是一個表示很尊貴的虛職,也就是希望富弼定居京城,以便隨時請益。

可能是趙頊怕韓琦產生什麼不好的想法。

可能是這番對答,讓趙頊略有些不滿意。

但會談過後。趙頊立下詔書,詢問鄭朗。

隱約於詔書裡就說到自己與富弼的對答,抱怨富弼略過保守。

三月桃花開。

鄭家莊還在擴張,又增加了三百多戶。

但鄭朗幾乎閉關了。

整天盤坐,富弼說十年,他不可能等到十年的。

正好趙頊詔書到。鄭朗寫了回奏。一說富弼,之所以推薦富弼,是學富弼的穩重。急能解決問題嗎?而且富弼說得不對?本來財政困難,若是皆知道皇上想斂財,下面的官員爲取悅皇上與執政。會加倍斂財,苛政於民,本來因財政百姓生活漸漸向不好的方向發展,甚至南方因爲官府逼迫,導致更多百姓向賦稅更輕的兩廣遷移。若是爲了財政,苛徵於民,與現在的財政潰爛有何區別?越是在這時候。作爲人君,越不能提錢帛二字。那怎麼說呢,說問題,說弊端。

是朝三暮四,朝四暮三之間的區別。但不能說不起作用,一個百戰百敗與一個百敗百戰,聽上去效果截然不同。

然後寫到這個捅。

捅開了會捅出一個巨大的馬蜂窩。

但不捅怎麼辦?

鄭朗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只有將它捅開,下一步纔好安排。但也沒有想到這個黑洞有這麼大。

然後說捅的方向,不能詔布天下。那麼對先帝名聲會有妨礙。只能將兩制兩府大臣聚集,進行商議。不詔布天下,也不能將它再藏著了,藏下去會出更大的問題。

又隱約地說了一件事,陛下要想用如何用人。

你準備換兩府大臣,可那些人頂上去,有沒有想好。只有想好了頂替人選。還要對你保證忠心,才能使國家順利過渡。

又寫了另外一件事。

宋朝祖宗家法,一防權臣與武將篡政,不能說用心不好,自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五代十國,民不聊生。二是重視民生,防止貪污腐敗,因此層層架空疊加,其次層層分權掣肘監督。

但真正起到監督作用,非是架空掣肘,而是施政的透明化。比如財政,若是一年一公佈,會不會留下這個大黑窟窿。

寫的就是這些。

其實若真正將施政透明化,一些僞民主機制也就出來了,再加上一些誘導,全民覺醒,與宋朝本身二位“祖宗”制訂的一些僞民主體制結合,那麼以後趙佶與蔡京之流便難有生存的空間。

但有一個前提,這些制度也要使它慢慢變成所謂的祖宗家法,當成以後執政者的執行標準。

這就要出現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王朝,盛的程度要超過仁宗時代。

面對這樣的盛世,任何人都不得不低下驕傲的腦袋,那麼這些制度與思想,包括他的儒學,就能成爲一個標準。

犯忌諱的,不能深說。

中使帶著奏摺回去。

崔嫺說道:“官人,又不能安份了。”

丈夫的命運,讓她猶豫,當然渴望丈夫擁有更多的權利。不過一旦擁有了,丈夫又不能象眼下這樣,過著舒適的生活。

鄭朗答道:“嫺兒,不急,就是想讓我回去,也不易的。”

趙禎一死,友誼沒有了,剩下的一切就看得淡。他所宣傳的忠君,非是忠君,內心處實際是忠於這個國家與民族。也不能說的。

趙頊看到鄭朗的奏章,明白了,幾年前就託崔嫺帶轉的話,要學習各人的長處,融爲己用。這是鄭朗要自己學習富弼的溫和之氣,以便象仁宗那樣成爲一個仁君。

明白得似是而非,想做趙禎,可沒有那麼容易的。首先趙禎低調得讓史書忽視,幾乎讓後人產生誤解,趙頊能做到嗎?

但另一條讓他注意。

鄭朗在提醒他,培養自己的班底。培養了一個,王陶。但還是不夠,最少得能進入中書。默想一下,有一個人,張方平。還是不夠,思來想去,又想到另外一個人,吳奎。

於是將吳奎了進來,與他語追尊濮王事與漢宣帝有何異。

吳奎不客氣地答道:“是,漢宣帝是尊生父爲皇考,但陛下有沒有想過,昭穆二帝爲君不當。漢宣帝又乃是霍光所立,與仁宗能相比嗎?仁宗一是先帝真正皇親,二賜於先帝天下,此乃天地之恩,豈可相忘也。”

說完翻起大眼睛看著趙頊。

怎麼的,你老子爲這個皇考弄得家不象家。國不象國,你又想來?

趙頊擺手。

這是趙頊眼下讓外界迷惑的地方,與趙曙不同,趙頊的江山實打實來自老爹,又是親生的爹。能不替生父說話嗎?

但是想錯了,趙頊開始記事時,趙允讓差不多也快去世,對這個爺爺,他沒有那麼在乎,心理與高滔滔差不多。能記住的,卻是趙禎對他的教誨。印象中趙禎是非常不錯的,和藹可親,又給了這一脈天下江山。甚至趙禎不介意自己的感傷,讓他打著陪姑姑的旗號,一道去鄆州,在鄭朗麾下學習了一年多時間。

想一想,父親的瘋狂,若沒有這段時間的經歷,必然會有更多的大臣倒戈,也是這段經歷。使是曹太后對自己十分客氣慈愛。不然以父親作爲,還有這個黑窟窿,漢穆帝的事未必不會發生。

沒有原來時空歷史的對比,是容易讓人產生這種想法。

但鄭朗若真的反水,尋找一個比較好的宗室子弟,運用智慧與曹太后聯手,未必弄不下來趙曙。

再加上鄭朗的灌輸。對趙禎,趙頊十分仰慕。總之,認爲自己父親做法十分過分。終是父親,有的也不大好說。嘆了一口氣道:“此爲歐陽修所誤也。”

吳奎想號淘大哭,皇上能這麼認識。濮儀之爭終於到了結束時候。不然它還是一個超級大的火藥包,隨時能發作。激動之下,差一點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壓住心中激盪,說道:“不但歐陽修,韓琦在此事上也亦失衆心,臣雖數次因此爲韓琦相斥責,但天下公論,不敢於君前有所隱。”

說話的辰光,趙頊仍沒有流露出對歐陽修與韓琦任何想法的動態,外界繼續認爲二人得寵於趙頊。

因此當時吳奎還沒有反應過來,幾天後才醒悟,自己這個腦袋真不夠用啊。幾天後又含蓄地進言道:“陛下宜推誠以應天,天意無它,合人心而已。若至誠格物,物莫不以至誠應於上,自然感召和氣。今民力困極,國用窘乏,直須順成,然後可及它事也。帝王之職,所難在判別忠邪,其餘庶務,各有司存,但不使小人得害君子,君子常居要近,則自治矣。”

沒有指名道姓。

但意思還不明白嗎?皇上想要國家好,不能再用小人。

趙頊會意,便說堯時還有四兇在朝。

也沒有指名道姓,但話說到這份上,等於指名道姓了,並且用堯時四大兇人饕餮,渾沌,窮奇和檮杌來與韓琦、歐陽修相比。

吳奎又激動得差一點一口氣沒有憋過來,拼命地使心情冷靜,道:“四兇雖在,不能惑堯之聰明。”

看了一眼趙頊,趙頊也不生氣,這是一個隱晦的比喻,那是堯,陛下,你離堯還差了好遠,堯能用,你能用嗎?繼續道:“聖人以天下爲度,何所不容。未有顯過,固宜包荒,但不可使居要近耳。”

就算你想包容韓琦,也不能讓他們呆在中書。

得到了鄭朗在鄭州呼應,朝中又有王陶、張方平與司馬光以及吳奎,富弼在做指導,趙頊一顆心定了。

於是將兩制兩府,以及臺諫、三司官員一起召集。

讓韓絳將那本賬冊再度拿來,說道:“四年之內,兩遭大喪,朕看了一下國家出納,觸目驚心。諸卿,有何良諫,儘管說出。”

說得十分客氣,與兩府無關,也與趙曙無關,乃是兩次大喪花了許多錢,纔出現這個虧空。

但什麼樣的大喪能用掉這麼多錢?即便賞賜,三千萬緡足矣。還有山陵,唐朝以山爲陵,所以稱爲山陵,往往一鑿就是幾十年。宋朝僅是陵,與山半點關係也沒有。就是這個山陵用度,銀行監還頂了大半,又能有多少用度?

韓琦與歐陽修臉色大變,連同文彥博臉上都不大好看。主要職責是東府,西府也有失誤的。其他大佬們則是臉色沉重地翻閱著賬冊。有的人臉色凝重。有的人臉色黑暗,有的人想要罵娘,有的人在冒汗。

就沒有一個大臣說話。

因爲這個黑洞,當時大家心情沉重,居然遺忘了一件重要的事。

歐陽修走出來,對韓琦低聲說道:“韓公。此陛下對你我不滿也。”

“永叔,真有失,乃是先帝。若非是爲了輔助先帝,濮儀爭使朝堂分裂,何至於此。”

“韓公。只怕他人不做此言語。”

韓琦看了看天,不知道在想什麼。

“你我未作努力?前面國家財政潰壞,後面我數出詔書,讓王安石前來京城赴職,此子善長經營之道,以圖使國家財政轉危爲安。此不是爲了國家乎?”

再怎麼說,王安石也是鄭朗的學生。

公道的評價。兩人絕對不是秦檜與蔡京之流,但將真相剝開,與賢臣也無關係。在趙曙神經病逼迫下,也許換上其他大臣,未必會好在哪裡去。可韓琦與歐陽修也與好字,沾不上邊。

史上中書數詔王安石,王安石未至,有人譏他刻意養僞名,有人讚揚他孝,還有人說王安石睿智。不想在趙曙朝趟那一灘子渾水。但現在,中書詔王安石,王安石更不會進入朝堂。

歐陽修說的是事實,可就是王安石來了,這個黑窟窿能彌補上嗎?

韓琦還是不言語。

歐陽修又聯想到這段時間發生的種種,說道:“韓公,寫詔書。對行知奪情吧。”

看樣子起用鄭朗是謂必然,不如讓韓琦主動提起,有這個前提,至少韓琦還能保住第一號首相,鄭朗頂多是二號首相。自己肯定是下去了。但韓琦在朝堂,自己未必沒有起復之時。

韓琦還是不說話。

到這時候,臺諫大臣才醒悟過來,不對啊,皇上看樣子要對歐陽修下手。

言臣蘇寀吳申等人開始彈劾歐陽修。這幾年臺諫奮鬥史是一部血淚史,也是一部進化史,一個個變得聰明瞭,想倒下兩個中書大臣不可能的,一個個來,歐陽修與韓琦互爲倚背,倒下歐陽修再來倒韓琦就變得容易,否則中書仍然是黑暗一片。

而且臺諫這幾年苦逼的,讓兩人弄下去幾十名言臣,一度使臺諫兩大機構只剩下兩名言臣,就是呂夷簡丁謂在世,也從未有過這麼囂張。彈劾書上,不報,趙頊也沒有斥責。

不好言明的,儘管對歐陽修不滿,畢竟是自己老師之一,又是兩朝顧命大臣之一,自己下詔書,顯得太過薄情。

這就是一個信號。

更多大臣一窩蜂上去,就差一點對歐陽修拳打腳踢。只有一個人沒有吭聲,司馬光結束省試後出來,一直沒有表態。歐陽修是倒定了,但還有一個人呢。

歐陽修堅持不下去,主動寫出辭呈。趙頊看到辭呈連稍稍挽留一下的動作也沒有,馬上批準,罷歐陽修參知政事,知亳州。

歐陽修臨行前說了八個字:“恩欲歸己,怨使誰當?”

這就是范仲淹責問王曾,王曾說的話。一個個將政績往自己身上扒,過錯誰來擔當呢?

曾公亮翻白眼睛,歐陽永叔,你也太無恥了吧。居然敢與王曾相比,李迪、王曾、張知白、杜衍四人乃是真宗末年與仁宗初年四大名相,每一個人不僅有吏治之才,道德也有赫然古人之風,後世當中僅有范仲淹能相比之,要麼現在有鄭行知,前面五人,連鄭行知都望而生畏。你歐陽修算什麼?

歐陽修卻不是要拿自己與王曾作比較,他心知肚明,也不敢。

其實說這句話頗有感慨的,我雖然做得不好,若沒有我與韓琦二人拼命地維護你那個瘋狂的老子,趙曙能順利當上皇上,或者能順利將這三年多時間過渡嗎?說不定早讓曹太后將你老子廢掉。那麼還有沒有你這個皇上?

況且我們鼎力相扶你將皇位過渡,財政是出現黑洞,但這幾份功勞難道不大嗎?你才做皇上沒幾個月,居然就做下卸磨殺驢的事。

歐陽修離開朝堂了,走的時候很安靜,沒有一個大臣來相送,心灰意冷之下,在亳州連寫四份辭表,要求致仕,趙頊不準。但隨即又回到朝堂之上,乃是鄭朗召他回來的,那將是最有意思的一幕。然而他沒有堅持住,猶豫再三,居然在無數大臣目瞪口呆中,真的回來。

歐陽修下,趙頊對諸宰執說道:“朕想授命一人爲參知政事。”

韓琦說道:“陳旭可以爲參知政事。”

陳旭本來也是御察御史,呂誨等人彈劾他陰結宦官,出知定州,治平二年,朝堂上因濮儀之爭,與兩府產生分裂,韓琦想控制兩府,於是將陳旭召回京城,出任爲樞密副使。

關於陳旭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韓琦知揚州時,後花園有一株奇芍藥花,分開四岔,每岔各開一朵花,花很奇特,花瓣上下都是紅色的,中間卻有一圈黃蕊,名叫金纏腰,傳說如果出現這種花,揚州城就要出宰相。韓琦看到此花開,邀請王珪、王安石、陳昇之三位前來做客,並且將這四朵花摘下來賞戴於胸前。結果數十年後,四人分別爲宰相。

因爲歷史改革,這段經歷沒有了,但並不妨礙韓琦與歐陽修早先對王安石的欣賞。

更證明了韓琦與陳旭之間關係,此人也算是韓琦的心腹之一。

並且陳旭爲樞密副使,以資轉參知政事也是可以的。

可是諸人心中恥之,心想,如今了,韓稚圭,你還想再來啊。

趙頊也不可能讓他繼續再來,盯著韓琦說道:“吳奎輔立先帝,其功更大,當越次用之。”

韓琦還想說什麼,最終沒有反對。

大臣出了大殿,許多人長鬆一口氣,新時代終於到來了,以前韓琦欲所欲爲,甚至能將一臺一諫差一點弄成光桿司令。但如今提薦一名參知政事,皇上都不準許。

想到這裡,許多人正大光明地看著西方,西方有州,名鄭州,鄭州不要緊,乃是鄭州的一個人。

第239章 出手(中)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五百七十二章 吻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五百十七章 請使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102章 大家(上)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九百零八章 殿下第324章 小魔女(上)第236章 割(五)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20章 詩社(三)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9章 小鳥小飛(上)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第89章 長嘯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第305章 疑問品第187章 第二抓·求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第9章 小鳥小飛(上)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九百十九章 輾壓第347章 在路上(上)第68章 拜師第352章 在路上(八)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第83章 拜大神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第272章 衝動第93章 講仁(一)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八百章 光暗第204章 老匹夫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113章 可愛貴、賤道寧(下)四百三十六章 和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七百三十一章 心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五百十二章 朋黨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第329章 陽光普照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第277章 無敵(上)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五百八十章 指桑第273章 進攻第247章 春雨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700章 逆轉(上)第75章 幽蘭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六百五十九章 刀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第295章 排陣(下)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八百二十七章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第292章 點將(上)第133章 神秘女郎第43章 花之戰·納蘭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303章 殺雞(中)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第198章 省試(中)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
第239章 出手(中)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五百七十二章 吻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五百十七章 請使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102章 大家(上)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九百零八章 殿下第324章 小魔女(上)第236章 割(五)六百三十四章 皇佑之治六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第45章 花之戰·鬥百花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20章 詩社(三)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9章 小鳥小飛(上)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第89章 長嘯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第305章 疑問品第187章 第二抓·求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第9章 小鳥小飛(上)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九百十九章 輾壓第347章 在路上(上)第68章 拜師第352章 在路上(八)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第83章 拜大神三百九十一章 守護第272章 衝動第93章 講仁(一)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八百章 光暗第204章 老匹夫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113章 可愛貴、賤道寧(下)四百三十六章 和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七百三十一章 心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五百十二章 朋黨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六百二十三章 撈人第329章 陽光普照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第277章 無敵(上)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五百八十章 指桑第273章 進攻第247章 春雨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700章 逆轉(上)第75章 幽蘭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六百五十九章 刀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第295章 排陣(下)五百六十六章 遠大的心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八百二十七章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第292章 點將(上)第133章 神秘女郎第43章 花之戰·納蘭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303章 殺雞(中)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第198章 省試(中)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罗甸县| 宁城县| 玛多县| 峨边| 克东县| 东山县| 靖安县| 宁津县| 威海市| 福贡县| 广宁县| 固始县| 图们市| 女性| 句容市| 新邵县| 特克斯县| 贵定县| 山西省| 綦江县| 城市| 胶南市| 凌云县| 云和县| 洛扎县| 高要市| 昌黎县| 鄂尔多斯市| 汶川县| 达日县| 宁夏| 东乌珠穆沁旗| 大同县| 土默特左旗| 奎屯市| 日土县| 和龙市| 山西省| 临汾市| 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