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

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

劉敞非是王堯臣與韓琦,敢輕視狄青,更不敢說比狄青更高貴,鄭朗比他卑賤。

鄭朗又說道:“陛下對士大夫優待,士大夫在懷著感恩的心。不要以爲一個個比皇上更有本事,說老實話,論治國,我朝一代,只有兩個半人最會治國,兩人一是你們痛恨的呂夷簡,一個就是皇上,還有半個人就是龐籍,其他人僅能做爲一個部件,缺了誰都可以。爲什麼你們如此痛恨狄青,非是爲了國家,而是爲了士大夫這個羣體,認爲有一個武人擔任樞密使,抹了士大夫的面子。然而國家需要士大夫,就不需要武人了嗎?兩者同樣重要。”

劉敞不作聲。

鄭朗知道很難說服他,又道:“你也能算是一個能臣,荊湖南路開發,缺少人才。不過因爲防範梅山蠻,有許多武將,並且是名將,我希望你到時候不要拿出對待狄青的態度來對待他們。若如此,我就會刁難於你,若能和平相處,我不但不會刁難,反而以後如實地替你記上一功。並且我多在四處走動察看,你名爲潭州通判,很有可能就兼管著大半個知潭州的責職。”

勸不動,只能恩威並用,強行讓他學會尊重。

但劉敞的心態也是大部分士大夫的心態,讓鄭朗心中隱隱有些憂慮。

“還有,我不喜歡陰謀詭計,對國內,我向來不使什麼陰謀詭計,包括此次與文彥博的廷辨。不過若使,我並不是不會。並且我使了,但全使在交趾、西夏與契丹人身上。不相信,你可以寫信問一下你的姐夫,他擔任樞密副使多年,知道許多內幕。一旦我將他們使在你們身上,就是呂夷簡也未必及我。”

鄭朗又再次警告。

史書是將劉敞記載成一個千古難得的良臣,可就憑藉他能將狄青胡扯到這份上,恐怕就是一個良臣,也不是純臣,小心思眼多多。

這句話鄭朗同樣在宮中也對趙禎說完,但略有些不同,鄭朗只是嘆息文彥博等人窩裡鬥本事大得翻天,對待真正敵人例如交趾與西夏,一個個卻成了傻鱉。

不過這也似乎成了中華五千年的好傳統,這一世是,前一世也是。

但鄭朗說話時底氣不硬,自己犯錯了。多年儒家書籍裡鑽,多少沾了一些酸氣,不喜撒謊。趙禎並沒有責怪,可鄭朗自己一直在自責。這一點也讓趙禎看重,理論上鄭朗快要無限接近傳說中那個真正的君子,當然,僅是一種理論,一想到這裡,趙禎不由地對女兒又增加了一份怨氣。

因此,鄭朗挾帶著兩張席子入朝,就準備在朝會上鬧一個天翻地覆,最後又強行忍了下去。

帶著劉敞回到潭州交接,鄭朗卻將諸臣喊來商議。

還沒有接到張方平的信,但鄭朗也琢磨出來,估計朝廷是滿足不了自己的錢帛需要了。

只能一再地削減費用開支。

討論了一整天,大家筋疲力盡,鄭朗又在心中痛罵文彥博,連帶著富弼都罵上了。

自己走的時候交給龐籍一個好底子,龐籍走的時候留下的底子也不弱,這才過了幾年,就敗光了。將諸臣送走,卻讓張亢與郭逵、張岊、種諤、楊文廣留了下來。

下面所說的絕對不能泄露出去的。

無論今年資金如何緊張,鄭朗也打算到明年春天結束。不爲自己緣故,而是爲了西北。

與趙珣一樣,張亢必然到時會留下來。兩人皆能文能武,不僅能上戰場指揮殺敵,還能作爲一名良吏治理一方百姓。

但郭逵、張岊、楊文廣與種諤必須要送到西北各地,充實西北力量。

沒有其他人了,這幾將皆能算是鄭朗嫡系親信,張亢問道:“鄭相公,狄青如何了?”

“去了延州。”

“去延州啊,”種諤小聲地嘀咕一句。

“以同平章事身份去延州的,諸位莫要多想。本來朝廷是準備將狄青判知陳州。”不但判知陳州,還是帶著各種莫須有的罪名下去。鄭朗能挽救的僅是到此,若想將狄青繼續保留在西府爲首相,即便是鄭朗也辦不到。貶出朝堂,但依狄青心意去了西北,這是兩相的兼就。

幾人便不在再言,臉色卻不大好。

“諸位,朝廷制度,就是浮浮沉沉,這纔不會出現專制的大臣與亂政的大臣,不要多想了。我接下來的說西北,”鄭朗道。

不是讓幾將前去西北發起戰爭,而是防禦。然而不是被動的防禦,適度地主動一點,攻擊性強一點。鄭朗沒有指揮權利,但可以出謀劃策。

策略上不能太保守,可一旦戰事發生,寫奏摺時一定要小心謹慎了。事實不能隱瞞,在文字上卻可以用功夫,例如百戰百敗與百敗百戰的區別,以避免士大夫的反感。

一防二練,練兵不能忽視。但必須以防爲主,不能將戰火蔓延擴大。

要等,一等經濟好轉,這個不能靠文彥博了,二等火炮技術成熟,三等六名斥候成長。因爲時間與年齡等因素,六名斥候雖先後得到沒藏訛龐信任,也擔任了一些將領。這中間朝廷暗中出過許多力的,派了許多斥候刺探消息,讓六人在西夏與吐蕃人、契丹人戰爭中先後立下一些戰功。但職位還沒有達到鄭朗滿意的地步。

不要有李清一半的權利,那怕有以後西夏大將李清手中十分之一的兵權,一旦機會成熟,六將全部發作,會對整個戰役產生致命性的影響。

這乃是宋朝最高的核心機密,知道六人身份的不超過十人。

即便五將乃是鄭朗心腹,鄭朗說得同樣含含糊糊。說了,最少讓他們瞭解一向大方向,到了西北後能便於謀劃各種應對方針與策略。郭逵道:“王嵩哪。”

“用得好,作用遠勝於王嵩。”

又猜測不久後沒藏兄妹之間可能發生的權利之爭,五將倒不是很詫異,沾到皇權,不要說兄妹,往往兄弟父子夫妻,都能反目成仇,象北宋真宗與趙禎登基,算是平和了,可每次登基前還引起許多大風波。

鄭朗將心中設想逐一說出,張亢道:“鄭相公,計策好啊,一旦沒藏訛龐將諒祚殺了,平滅西夏就變得簡單了。”

“還是不能小視的,並且這個節奏最好我們也能參預進去。天光不早了,各位散吧。”然後回到家中,沒有立即將趙念奴送走,而是倒下就睡。第二天也未送趙念奴,去了嶽麓山。

不是來玩的,而是找山長孫胄。

對蠻人漢化鄭朗尤爲看重,於是在桂州成立一個特大的書院。這屬於官辦性質,面積大,風景佈置皆佳,規模更是在宋朝名列前茅。但教育質量與資資卻遠不及一些有名氣的書院。例如應天府的雎陽書院,這也是官方性質,還有一些官辦或者官府資助的書院,嵩山的嵩陽書院,廬山下白鹿洞書院,江寧的茅山書院,華新的華林書院,安義的雷塘書院等,荊湖南路也有,而且名氣較大的有兩個,一個是嶽麓山後世鼎鼎大名的嶽麓書院,衡陽石鼓山回雁峰下的石鼓書院。

有的規模極大,例如雎陽書院,不但大,因爲離京城近,榜上有名的學子也比較多。

有的書院規模或大或少,但因爲離京城遠,師資力量雄厚,可是多以教育爲主,而且教育形式十分活潑,不過皆重節氣,以研究教育學術爲主,其學子來就是爲了學學問的,參加科舉的倒是很少。

隨後因爲重氣節,輕名利,許多書院反對士子爲了科舉那種迂腐的讀書方式,這些作風相對要高潔一點,學術氣氛濃厚,講學自由,來去自如的風氣反爲士子所喜所仰。

其中包括嶽麓書院。後來鼎鼎大名,現在也鼎鼎大名,但不及後世之影響,現在嶽麓書院規模更不及雎陽書院。

有了幾十年歷史,開寶九年時潭州知州朱洞在唐朝僧人原先辦學遺址上立起書院,祥符年間,宋真宗親自召見山長周式,親書嶽麓書院四個大字匾額,嶽麓書院漸漸興起。

規模雖可壯,仍遠不及後世。

作爲荊湖南路兩大著名教育單位,頗類似後世的大學,鄭朗曾經數次來訪。

然而一件事卡住了。

鄭朗準備興辦學校,教育蠻人,採用他在兩廣的做法,自上往下將蠻人漢化。不能說不成功,史上紹聖年間,梅山蠻在一些漢化政策下,走出一名進士劉允迪。

其實朝廷在裡面起的作用還是很小,並未採取類似鄭朗這種有明顯目標,規模龐大的種種漢化政策與教育政策。現在是開始,以後遲早必有更多蠻人進士名列榜上。

知道兩大書院作風清高,因此鄭朗想重新設一書院,專門教育蠻人,然而蠻人皆聞聽了兩大書院的名聲,請求讓子弟進入兩大書院入學。石鼓書院因爲地理位置原因,先前就答應了,召收了一批資質不錯的蠻首子弟入學,數量不多,只有幾十人。想進去也沒有那麼簡單的,得看其天賦資質與底子。但嶽麓書院一直沒有放開。

鄭朗帶著劉敞再度來到嶽麓山抱黃洞下,找到孫胄。

帶來豐厚的條件,承諾孫胄,替嶽麓書院重修翻修,並且從緊張的資金裡抽出一些錢帛進行資助,但請求孫胄同意召收一百名蠻人學生。

是請求,即便是鄭朗,也不敢強行下令。

孫胄依然接待,鄭朗每一次來都接待,可就是不答應召收蠻人爲學生,理由很簡單,嶽麓書院乃是學問之所,和睦詳和,不想召蠻人使之蠻漢雜居,引發一些麻煩。

三人坐下,鄭朗問:“孫山長,可考慮好了嗎?”

孫胄只是喝茶。

忽然睜開眼睛問道:“我派人尋來你寫的中庸與仁義。”

“嗯,”鄭朗微微一笑,他在宋朝儒家界中頗有名氣,可這個名氣對於世俗而言的,但對於嶽麓書院影響不大。

“我先是看你寫的中庸,著重講了三分。”

“因爲中庸講調節,故重講三分。”

“可是仁義中你似乎隱隱又在推翻它。”

“也不能算是推翻,僅是複雜化,在實際當中不可能僅有黑白灰三種顏色,黑與白,陰與陽構成萬物的基礎,但在實際當中不可能有純陰純黑或者純陽純白。也不可能有純灰,還有赤橙黃綠青藍紫多種色彩。就是這些顏色,又細分無數種,例如青有豆青、天青、東青、梨青、蛋青、蟹殼青、蝦青、氈包青、青花夾紫青、新橘青、果綠青、瓜皮青、翠羽青、松花青等等,因此陰陽是萬物基礎,三分纔是現實中的主體。故夫子講仁,講義,是講其陰陽,卻著重講了仁義對立而互生這一事實。延伸開始,六十四卦以乾坤起頭,乾是陽是天,坤是陰是地。但萬物開始卻是從第三卦開始的,六十四卦中六十二卦纔是適應於現實生活。只可惜夫子過世太早,否則儒家學問會更完善。”

孫胄不置與否。

鄭朗又說道:“說簡單一點,所謂的三分,就是民間的分寸。不過治世沒有那麼簡單的,化成真正學問,它就會變得十分複雜了。”

就象愛因斯坦相對論那個比喻,事實上相對論豈止那個比喻那麼簡單,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

鄭朗伸了一個懶腰,說道:“孫山長,但不管儒家有什麼學問,萬變不離其宗,要胸裝這個天下,這個天下黎民蒼生,皇上與社稷。輔助皇上成爲明君,替皇上分憂解愁,治理百姓,使百姓衣食無憂,安居樂業。這纔是儒家真正的道。無論仁義禮樂聖智中庸忠恕孝慈,或者三分,都是爲了這個道而服務的。朝廷制度也是如此,天下非是士大夫的天下,非是武將的天下,而是陛下的天下,天下百姓的天下,無論士大夫或者武將,僅是其中的服務工具。”

說著,扭頭意味深長地看了劉敞一眼。

又道:“山長既然相詢,我再講一段話,學問也是如此,夫子胸裝天下蒼生,蠻人同樣是大宋的子民。若山長能想通,又怕漢蠻雜居,引來混亂,我會讓人於清風峽前另修一處洞府,貴書院出一些師資教導如何?”

“讓我再想一想。”

“不能再想了,我明年就會離開荊湖南路,可能春天過就離開,時間並不多。我也知道,因爲蠻人生活習慣不同,會給貴書院帶來許多麻煩。可爲天下計,爲荊湖南路以後安寧計,百姓福址計,請山長三思。”

孫胄終於鬆口:“外界傳言鄭相公乃是我大宋難得的忠臣,果然不虛言也。我只好答應了。”

“忠那敢當啊,不過在下謝過山長了。”說著鄭朗深施一個大禮。

從嶽麓山走回,劉敞凝眉沉思。

刻意帶他來的,讓他反思反思,去掉一份浮躁之氣,多一份厚實,說不定此人會真正成爲一名良吏。

這纔去了沒移氏府邸。

將大約情況對趙念奴說了,又看著她懷中的孩子,快一個月了,臉上的皺皮還沒有舒展,僥倖十分健康。

從趙念奴懷中抱過來,又道:“馬上我要派人將你暗中送到鄂州。”

說著,臉上露出一份歉意的表情。

“鄭相公,父皇會不會生氣?”

“會,不過你不用擔心,他是一位長者,”鄭朗說這句話心中有些發苦,原來在鄭朗心中將趙禎當成一位好兄弟,好朋友,現在不得不變成了長者,又道:“作皇上他是一個好皇上,做爲父親同樣也是一個好父親。讓他責罵幾句,認個錯,就會平安無事了。”

“鄭相公,拖累了你。”

“你不用管我,倒是你吃了許多苦。先將這段時間風聲避過去吧,過幾年,讓你父皇認真的找一戶好人家下嫁了。”

“鄭相公,有他足夠了,我不敢再下嫁那一個人了。”趙念奴摸著兒子的臉,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

但鄭朗心中酸酸的,道:“那怎麼行。”

趙念奴倚靠在鄭朗身旁說道:“鄭相公,真奇怪,在山洞裡我也渴望出去,但出來了,又十分嚮往山洞的那段時光。”

“未來會更好的,不要懷念過去。”

“未來也許會更好,過去也美好,就是我耽擱了鄭相公的仕途。”

“奴奴,這個你不用擔心,對仕途我不是很看重,看重它的僅是能替陛下與國家做一些事。仕途好,權利罷,對於有些人來說,十分渴望。我卻不是很在意。”經此一事,鄭朗心情反而變得平淡起來,什麼事漸漸更能看開。

趙念奴又說道:“我會立即離開,但能不能在臨行前,答應妾的一個請求。”

“說吧。”

“我要見一見幾個娘娘。”

“殿下不妥啊,知道的人越多,就越難以保守秘密。我不怕,怕的是士大夫藉此攻擊你,攻擊你父皇。”

“幾個娘娘一直渴望鄭家有後,他也算鄭家的後代,故我想讓她們看一看。以後入宮,她們很難能看到了。”

“奴奴……”鄭朗再次被趙念奴純善感動。

第346章 在路上(二)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四百五十九章 大計劃一第159章 撫琴(下)第171章 走鋼絲(中)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96章 講仁(四)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第144章 衣服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第210章 大三元(六)第77章 歉書第225章 法輪九百十一章 崩潰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249章 母訓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第250章 謝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313章 瘦身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第154章 冤(上)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第139章 問一(一)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2章 修剪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348章 在路上(四)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五百六十四章 從此江湖各陌路第210章 大三元(六)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九百二十四章 踏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第66章 法度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第243章 號角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81章 四君子(上)第333章 西風烈(上)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337章 窟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325章 小魔女(下)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第4章 第一米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第315章 宣戰第100章 區別(上)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211章 大三元(七)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第200章 放榜(中)第187章 第二抓·求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五百零九章 前兆八百零一章 反擊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120章 內定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五百七十二章 吻第52章 鳴天下(一)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75章 幽蘭第99章 講仁(七)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296章 韓信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
第346章 在路上(二)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四百五十九章 大計劃一第159章 撫琴(下)第171章 走鋼絲(中)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96章 講仁(四)六百七十三章 幽蘭操上第144章 衣服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第210章 大三元(六)第77章 歉書第225章 法輪九百十一章 崩潰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249章 母訓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第250章 謝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313章 瘦身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第154章 冤(上)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第139章 問一(一)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2章 修剪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第348章 在路上(四)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五百六十四章 從此江湖各陌路第210章 大三元(六)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九百二十四章 踏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第66章 法度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第243章 號角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81章 四君子(上)第333章 西風烈(上)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337章 窟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325章 小魔女(下)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第4章 第一米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第315章 宣戰第100章 區別(上)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211章 大三元(七)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第200章 放榜(中)第187章 第二抓·求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五百零九章 前兆八百零一章 反擊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120章 內定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五百七十二章 吻第52章 鳴天下(一)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75章 幽蘭第99章 講仁(七)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296章 韓信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权县| 防城港市| 左云县| 芦山县| 曲靖市| 盐城市| 北川| 天镇县| 大田县| 镶黄旗| 南充市| 临颍县| 宝坻区| 中江县| 辽源市| 沂源县| 南木林县| 云和县| 兰坪| 彭阳县| 漯河市| 香格里拉县| 公安县| 莲花县| 六盘水市| 浦东新区| 子洲县| 衡水市| 定西市| 邯郸县| 富川| 大城县| 景德镇市| 通道| 南平市| 茂名市| 文成县| 高邑县| 安龙县| 手机| 全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