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0章 問一(二)

曹慶挪啊挪,挪到了嚴掌櫃身前,用腳蹬嚴掌櫃,別坐啊,老大,你先解開我的繩子!

這個大冷天,一捆就是兩個時辰,捆得又緊,誰個受得了?

嚴掌櫃站起來,將他的繩子解開,打開門,要報案,學子不管他,一下轟進來,一個個大眼瞪小眼的,字不說了,鄭家子那些文章寫得不錯的,特別對一些經義的註釋,給了自己很大的啓發。

鄭朗也被驚動了,跑到前面。

諸位學子仰慕已久,全部涌上來與他打招呼。主要怕煩,其實鄭朗待人態度很溫和的,客氣的寒喧,然後看著牆壁。頭上冒汗,就是速度快,也不容易,花了十幾天才書寫的。

象這樣偷下去,自己不做其他的事,速度也跟不上啊!難不成爲了這些字,讓嚴掌櫃動用十個護衛?

這倒底是誰啊?

氣得哭笑不得,其他舉子也是如此,偷一次罷了,居然偷了兩次,這個賊……

鄭朗轉過頭問曹慶:“曹壯士,怎麼回事?”

“鄭解元,我也不知道,昨天下半夜,我去如廁,剛打開後門,腦袋轟一下子,什麼都不知道了,醒來時,就發現自己又回到這裡,只是被人捆上。”曹慶一邊說,一邊用手捂腦袋,剛剛發現的,頭上不知道被什麼鈍器打了一個大包,痛得厲害。

都是那一門子〖答〗案。

鄭朗又說道:“你再想一想,有沒有其他的線索?”

“鄭解元,我想起來了,在暈倒的那剎那間。我聞到了一股羊肉味。”

一個個面面相覷。難道這幾個盜賊那麼膽大,一邊大搖大擺的坐在後門口啃著烤羊肉,一邊準備下手?全部議論紛紛。不一會兒,程琳帶人過來。也問,同樣沒有問出什麼,倒是衙役看得細,屋內來的人多,什麼也看不出來。但院牆上看到了一處攀爬的痕跡,是誰做的,不知道,但作案過程能判斷出來,大約來了兩到三個人。因爲前面的門關上,於是從院牆爬到客棧裡,再隱身到這間屋後。並且後面還載了許多花花樹樹的,幾叢小竹子,天氣又冷,隱在裡面。只要人不多,很難有人注意到。

曹慶如廁,機會難得,用了兇器將曹慶打暈。擡到屋內,從容的將字稿捲走。

唯一的線索就是羊肉味,回想了大半天,終於弄清楚了,不是羊肉味,是經常吃葷腥。身上有一種臊羶味道。有的人異想天開,說道:“難不成是契丹小皇帝派來的人?”

這一說法,還真有舉子附和。

兩國和平已久,民間相互來訪頻繁,遼國這個小皇帝與宋朝小皇帝差不多,很喜歡書畫,工詩詞。但小皇帝善長的是飛白書,他善長的是畫,特別是畫鵝。兩個皇帝聽到對方愛好後,遼國小皇帝畫了一幅鵝,送給了趙禎,趙禎刻意以飛白體答之。在民間被百姓傳爲佳話。但遼國這個小皇帝同樣愛好書法。

他想偷這個字,派幾個高手,不成問題的。

而且馬上契丹人要派使者,賀老太太的正旦,返回後將字稿帶走,試問那一個宋朝官員敢盤查他們的行李?

程琳給他們說得暈頭轉向,說道:“去,去,別瞎鬧。”

一件盜竊案,居然都扯到了遼國小皇帝身上,再扯,扯到玉皇大帝身上了。轉過頭看著鄭朗與嚴掌櫃,說:“這個字,放在此處不合適了。”

就是鄭朗不停的寫,要變換字體的,他自己也是一個有學問的人,知道每變一種書體,有多難。這再寫再偷,鄭朗也別科考了。

嚴掌櫃雖捨不得,只好點頭說:“是,是,全聽府尹安排。”

“那個字寫好後,某授人將它拓於相國寺的牆壁,若有愛好的人,可以用心去拓摹,這樣風

ō自然會平息下去。”

“晚生聽府尹的命令。”鄭朗道。

但這事兒沒有完,程琳剛一回開封衙,就被老太在叫到內宮,不客氣,直接問:“爲何一個竊賊,至今沒有捉拿歸案。這是京城,天子腳底下!契丹人奉先軍節度使蕭式與少府監張推保,即將到達京城,難道你想讓契丹人看笑話?”

“啓稟太后,此案臣查了很久,沒有半點頭緒,並且現在京城舉子云集,若是興師動衆,未免引起譁然。僅是一件盜竊案,況且鄭家子的字價也虛高了。不能興師動衆,這是輕重有節。”

“這也是理由?”

“臣能力有限,聽候太后處置。”是沒有理由,自己失職,老太太想做文章,只好讓她做了,反正早就做好了準備。

“務勿將此案給哀家查出來”老太太沉默了一會兒,居然又將程琳放了過去,可是語氣很不悅。

“喏”程琳離開皇宮,心中恨不能立即將這幾名盜賊抓住,然後措骨化灰。

……

這件事成了京城的一件笑談,許多老百姓都在猜測,究竟是誰做的。

江杏兒也在猜,眨著美麗的大眼睛,問:“難不成真是契丹小皇帝做的?”

“胡說什麼啊”鄭朗笑道。

有可能盜賊是北方人,經常吃葷腥,身上才散發出臊羶味,也就是後世所說的狐臭。可也未必,有的人就是不經常吃葷腥,也有狐臭。況且曹慶連幾個人參加的,都沒有看到,就讓人敲暈過去,怎麼斷定就是契丹人做的?

那個小皇帝現在似乎比宋朝的小皇帝更悲催,有心情想到自己的字嗎?

多半盜竊還是爲了錢財。

別兩千金,就是五百金,也值得冒一下險。

就不知道自己的字拓於相國寺的牆壁後,拓的字多,還能值幾何?

到時候這幾個盜賊一定很失望吧?

這件事的發生。讓他心情略亂了亂。第二天才出了客棧,先去禮部報了名。

是必辦的手續,儘管知道明年的省試考,絕對性的狗頭拜了。

然後來到劉處的府上拜訪了一次。

與劉處交談了一會,劉處很滿意的將他送走。這纔來到馮元府上。

未必是馮元,但必須是超級大儒,比如孫奭,眼下他是最有名氣的大儒。可惜致仕回博州去了。賈同死了,他的學生劉顏同樣在儒學上很有造詣,可是在任城任主薄,鞭長莫及。高弁知了廣濟軍,也在山東,去不了。還有山東的孫復,舉進士不進,於是隱在泰山授書。所以鄭朗心中慼慼,一直沒有敢說自己一定能考中省試,真的有一定運氣成份的。比如孫復。他的才華差了嗎?

以及其他一些人選,皆在儒學上有很深的造詣,可因爲這個或者那個的原因,鄭朗都沒有選。

那麼僅剩下一個馮元了。

並且馮元作爲人選。會起更好的作用。

天就冷下來,三天兩頭的颳著呼嘯的西北風,颳得天上的黃雲馬驚蛇走,慘淡無比。

但鄭朗動作得快了,儘管程琳那邊急著要字,鄭朗也沒有管。否則老太太馬上一折騰。自己再隨著在儒學上折騰一下,多少有些不大好。

對宋伯說道:“去馮給事中家裡?”

姓馮,又是給事中,天下獨此一家,江杏兒美眸亮了起來,驚喜的說:“鄭郎,又要去交流字?”

皇帝的老師。字寫得還能醜嗎?

“還要交流字啊,難道嫌麻煩不夠多?”就是交流字,也不會選馮元,他的字也許寫得不錯,可對自己參考價值並不大。鄭朗突然再次想到了崔嫺的話,某些方面,她說得很有理的,自己託她的丫環帶了那些話,是不是過份了一些?

“那麼鄭郎去他府上……”

“我在儒學上有些問題,沒有想明白,他對經義的精通,冠蓋天下,罕有人能及,所以前去拜訪。”

“聽經義啊”江杏兒興趣立刻減下來一半。

不是講經義,那樣鄭朗還能揚揚名,這是聽人家的經義。

但是不是這樣?

馮元正好下值,聽聞鄭家子登門求訪,立即半開中門,親自迎了出來。

鄭朗深施一禮,道:“後生那敢。”

半開中門就不得了,親自出來迎接,自己多少當承受不起。

但馮元心裡面清楚,此子在小皇帝心中位置多重要。不僅是才華,宋代才華好的人很多,主要是他所說的法度,深得皇帝之心,還有那股骨氣,事實也如此,字悟出以後,原來字中的棱解也就減弱了。

這樣的人,纔是大臣之體。

他與小皇帝是這樣看的,事實有些偏……事實是鄭朗性格淡散,大臣之體,鄭朗想過沒有?

“不用謙遜,某聽過你的一些事蹟,十分喜歡,甚至還要從子向你學習。”馮元無子,以兄子作爲他的養子,說的從子正是這個親侄子。

鄭朗擡起了頭,看了看,一個長方臉的老人,快接近六十歲了,長相十分儒雅,那是內質的芳華外流之氣。並且此人的性格十分寬厚,越是這樣的長者,鄭朗心中歉意越重。

但更有一份緊張。

此人是宋代最頂尖的大儒之一,七歲就開始讀《易經》,自己是不是有點班門弄斧?道:“哪裡敢?”

馮元呵呵一笑,也不是很狂嘛,但凡有些才氣,稍傲一傲,不算過份的。好奇地問:“你爲何拜訪我?”

字非是我長,畫也非是我長,琴略彈彈,但絕對拿不出的。若是“走後門”此子根本不會屑之。

“晚生只是在儒學上遇到了一些難題,想請教馮給事”鄭朗再次抱拳攏袖,深施一禮。

“好,但那個仁義不要說了,有的某現在也沒有想清楚”馮元說到這裡,好笑起來,這個神馬的仁義,讓他頭痛了好久,最後居然沒有想出〖答〗案。不僅是他,孫奭那麼好的學問,同樣被難倒了。致仕離開京城時,說了一句話,誰個有準確的〖答〗案,別忘記了,寫信通知老夫啊。

但老馮不知道他的麻煩就馬上到來了。!。

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第327章 等待第39章 授筒第146章 恭賀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第229章 大中庸(中)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七百五十七章 拜第324章 小魔女(上)第352章 在路上(八)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七百六十章 凝望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第178章 蓋棺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第71章 告密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第56章 鳴天下(五)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五百章 老大一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第211章 大三元(七)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255章 鬥法(五)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九百十七章 臘梅第172章 走鋼絲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第339章 放巴士第90章 三家祖第208章 大三元(四)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第309章 雞鳴山(下)第158章 撫琴(上)第78章 君子守德第88章 潔字(下)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第260章 天網第25章 唱歌的時代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五百五十章 射虎第312章 刎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第75章 幽蘭第293章 點將(中)第236章 割(五)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第294章 點將(下)第286章 白蛇傳(下)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第92章 爭琴第124章 火第57章 道(一)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第352章 在路上(八)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四百三十六章 和第279章 天下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第281章 依(下)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
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第327章 等待第39章 授筒第146章 恭賀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第229章 大中庸(中)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七百五十七章 拜第324章 小魔女(上)第352章 在路上(八)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七百六十章 凝望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第178章 蓋棺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第71章 告密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第56章 鳴天下(五)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六百七十七章 復北歸中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五百章 老大一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第211章 大三元(七)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255章 鬥法(五)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九百十七章 臘梅第172章 走鋼絲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六百二十四章 相見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第339章 放巴士第90章 三家祖第208章 大三元(四)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第309章 雞鳴山(下)第158章 撫琴(上)第78章 君子守德第88章 潔字(下)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第260章 天網第25章 唱歌的時代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五百五十章 射虎第312章 刎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第75章 幽蘭第293章 點將(中)第236章 割(五)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第294章 點將(下)第286章 白蛇傳(下)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第92章 爭琴第124章 火第57章 道(一)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第352章 在路上(八)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四百三十六章 和第279章 天下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第281章 依(下)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宁| 赣州市| 五指山市| 韶关市| 隆安县| 喜德县| 呼伦贝尔市| 静乐县| 东乡县| 中江县| 固安县| 徐汇区| 汶川县| 广宁县| 邯郸县| 仲巴县| 故城县| 类乌齐县| 茶陵县| 黔西| 汽车| 乐亭县| 巴东县| 儋州市| 紫金县| 贡嘎县| 赫章县| 桃江县| 乌审旗| 乐山市| 丹阳市| 大邑县| 唐河县| 阿图什市| 松原市| 新野县| 犍为县| 博湖县| 满城县| 周至县| 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