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六百十一章 天命

六百十一章 天命

一會兒,陳執中、龐籍、文彥博先後到來。龐籍家底子貧寒,雖然官員薪水高,但京城居之大不易,物價昂貴,他又不是孤傲的陳執中,多有交際,又要花上一筆錢,也沒有作僞寄居在寺觀,於是在遠離皇宮的地方買了一個簡易的宅子。因此來得最晚,可爲了搶時間,冒著一把大雨穿著蓑衣,騎馬奔到中書省。

鄭朗看了他一眼。

此人心思頗深,但是一個實幹家,有時候鄭朗不得不對其十分欣賞。

扭頭對一名小吏說道:“去拿一件乾衣服替醇之換上。”

小吏下去準備衣服。

大家坐下,鄭朗開門見山說道:“澶州河決,王德基立即奏報中書,河水一路行東北方向而去,可急命各州縣嚴陣以待,準備疏散撤離百姓。”

這次黃河決堤影響深遠,甚至流到契丹境內,正好河北路東北低窪,流得那個歡快,很快大名府、恩州、冀州、深州、瀛州、永靜軍等地成了一片汪洋。

最悲催的便是恩州,還沒有從王則叛亂所帶來的傷痛中醒過來,又遭到這個彌天大劫。

但不是所有地方皆是一坦平原的,沿途還有少許山丘地帶,一些河流分去部分洪水,阻是阻不了的,然而過了大名府後,搶得快,能贏來一點可憐的緩衝準備時間。沒有中書省的詔書,也有一部分官員開始著手準備轉移百姓,可是未必所有官員兢兢業業,這份詔書便是針對那些平庸不管事的官員,督促他們認真備洪。

沒有多少時間,大名府肯定是來不及通知了,但是恩州冀州深州等地,若是及時,能稍稍搶半天或是一兩天時間,但對於這樣的大災。那怕是一個時辰,就能搶救上來無數生命。

陳執中三人沒有異議。

鄭朗說道:“寫。”

小吏開始書寫,蓋上大印,讓禁兵騎馬用最快的速度將這幾十封命令發向河北諸州。

外面的雨下得更大。

雷電交加。就彷彿末日來臨一般。

出忽鄭朗意料之外,趙禎在內宮也驚起來了,草草的穿著衣服,睡眼惺忪地來到中書。

鄭朗匆匆施了一禮,現在時間就是生命,沒有時間慢慢行禮折騰,接著說道:“再傳受害地區各州縣官員有權徵召任何商船、漁船。對災區百姓進行搶救。詔災區諸營官兵立即撥營,配合各州官吏拯救。”

這就是他身兼樞密使的好處。

三人對視一眼,再次額首。道理同樣很簡單,這一決堤,想不死人不可能的,還不知道已經淹死了多少百姓。不過有的百姓居住地方稍高,看到洪水到來,人略微機靈一點。還有贏來一份生機。不過河水越流越多,即便脫困於高處,若不及時救上來。還會被洪水淹死。沒有辦法,整個黃河成了地上河,河面遠比陸地高。不決堤則罷,一決堤必然會淹死許多人。

“傳三衙急召一萬善長水性的兵士於天明時務必集合,於汴河邊再徵召諸快舟,向澶州駛發,配合諸州縣救助困於洪水中百姓。若有反抗者,斬。”

宋朝開封的漕運後人無法想像,在汴河上集中著世界上所有最優秀的客、貨、漕、渡各式船隻,特別是早晨的一幕最爲動人。京城不產糧食。想吃飯得賺錢。或者爲兵,或者爲官,或者經商,或者做著各色行當、小販、工匠,還有的沒有手藝沒有官職,又不會經營。只能出賣苦力。然後一早來到汴河邊,實際不僅是苦力,木竹匠人、雜作挑夫、磚瓦泥工、道士僧者多早晨來到汴河的街巷口處,等候著商人與權貴來僱傭他們。權貴不會來的,但有女儈與牙儈做中介人,替主家挑選傭工。這些女儈與牙儈便是後世的經濟人。鄭朗也用牙儈僱過短工。這些短工時間有長有短,待遇有高有低,經濟人根據情況向雙方收費中介費用。被挑中者離去,沒有挑中者,日上三竿之時自動散去。所以此時開封城寧靜的時候僅只有四更這短暫的時間。

最有意思的是趙禎,聽到外面的絲竹聲,笑鬧聲,不由問宮人,這是何處作樂。趙禎想像著外面的熱鬧,再對比,感嘆著宮中的冷冷清清,對宮外的夜生活羨慕不己。作爲一個皇帝,居然羨慕宮外城市的夜市,在宋代以前未曾有過,宋代以後也很少有過。

這份繁華使汴河上每天停泊的船舶不計其數。各種船有各種的用場,有的船求載貨量大,有的船求速度,鄭朗打的正是後者主意。

趙禎習慣性地說了一句:“準。”

鄭朗又說道:“再傳開封府,立即準備各個貨船,將各倉糧食向河北裝運,準備開設各個粥棚,先將災民安頓起來。再傳三司,準備錢帛,徵購衣服、竹蓆、蚊帳、束草,搭設災棚,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以及防疫的藥物,緊急發向災區。”

雖然陸續的裁兵,恩州安撫,花了許多錢,但在夏收之前,全國性的風調雨順,夏收順利徵上來,出售平安監契股又籌得款項有近千萬貫,國庫比較充盈,無論錢帛或者糧食,對朝廷來說,暫時沒有太大的沉重負擔。

只是徵召各艘船隻,船主必有所怨言。但人命關天,也沒有誰認爲鄭朗做得不對。

鄭朗又說道:“再傳各州縣官員,務必將洪災第一情報,迅捷送抵京城,以便能及時處理。”

很果決。

進入東府兩月有餘,但鄭朗做事很小心,即便處理政務,也多與其他三人商議,陳相公,你看如何,龐醇之,你看如何,文寬夫,你看如何?很是低調,就象當年他象文彥博請教書法那樣。

然而這次卻一反常態,一道道命令迅速下達,甚至都沒有徵詢趙禎的意見。

目標就是搶時間。

隨著一道道命令下達,京城不知道有多少官員與兵士被叫醒。

雨略略小了一些。

鄭朗這才吐了一口氣。

龐籍忽然嘆道:“王德基有瀆職之失。”

前段時間,看到黃河水勢浩大,中書下達多次命令。讓沿河各州縣查看河堤,以防出事。沒有想到澶州還是出事了,並且出了大事。決的堤口達到快六百步,要命的是後面沒有什麼山丘隔擋。而多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區,危害更大。

大約王德基也感覺有失職之罪,所以前面一出事,後面將抵報送到京城。

鄭朗搖了搖頭道:“醇之,非也,前日晴,我刻意去了黃河堤岸觀看。水高於地表數丈。濁浪擊岸,濤如奔雷,一頃東去,望之搖曳。根在水患,已經非是人力所及。不但這次,若是不治理,以後黃河決堤之事,還會時有發生。”

實際在這之前。不僅是景祐年間那次決堤,開寶四年,河決澶淵。泛數州,其後又決濮陽,又決陽武。太宗時太平興國二年,河決孟州溫縣、鄭州滎澤、澶州頓丘,以致中原地區成爲一片澤國。八年決滑州,泛數州,東南流又至彭城入淮,使淮河也受到牽連。真宗鹹平三年,河決鄆州,淹鉅野。入淮泗,數州侵迫。其後又有澶州橫壠埽之決、王八埽之壞,白浮圖村河決、聶家口河決、天臺山旁河決,最後一次規模同樣很大,漫溢滑州城,水勢歷澶濮曹鄆四州。注入梁山泊,又合清水,激盪入淮,再次肆虐淮河。

天聖年間河又決滑州,六年又決澶州王楚埽,決口三十步。

這些都是能銘載史冊的大規模黃河決堤,然遠遠不及景祐元年那次決堤,,直接開新出的河流橫隴河入海,但還不及這次。

結果還沒有出來,但可以從地圖上以及決口寬度上分析出一些大約的結果。

鄭朗又說道:“聖人出,黃河清。黃河水勢不及長江,然而危害卻遠勝過長江,正是河水渾濁,多夾泥沙,一路沉澱,擡高河牀,使水面遠遠高於耕地所至。想要治理黃河,只有一策可行,自黃河源頭起,沿途所有支流與主流一起退耕還林,退山還林,退牧還林,一百年後,黃河水清,便不會再有危害。”

說完後自己搖頭。

這是不可能的,不要說黃河有許多河段在吐蕃與西夏境內,就說宋朝。

宋朝面積有可能還不及後來的印度,就這點可憐巴巴的面積,還有三分之一朝廷不能控制,卻養活著史上最多的人口,爭田爭到大海去了,況且河邊之地,那都是優良的耕地與牧場,一旦放棄,得解決多少百姓的飯碗?

不但在宋朝不可能,往後那一朝一代都不可能做到這一條。只能說多植樹,會減少一些泥沙量,例如當初治理三白渠時,多植樹,鄭朗甚至在涇水上游許多荒山不惜重金植了一批樹林。涇水生態環境十分惡劣,不可能起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可這些年泥沙量並沒有增加。未增加,就已有了效果。但效果太慢了,而且有的百姓自己也不自覺,看到樹木長大,開始亂伐,當柴禾燒,禁之不絕。

趙禎忽然問了一句:“爲何?”

不服啊。

鄭朗講科學,趙禎不講科學,他講老天。

看到鄭朗連番命令下達,處理迅速,效率之快,自開國以來未曾有過,他越發感慨萬千。例如去年大災害,中書拖拖拉拉,吵吵鬧鬧,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對比。臣不可謂不賢也。

自己也算是小心謹慎,不能說是昏君。

可老天還降下這場災難,爲什麼?

問得莫明其妙,可四人全知道他問的是什麼,然沒有一個人能回答。

這肯定與失德無關。

但問題出在哪兒?

鄭朗也是無語,此次決堤並沒有結束,後面接二連三的還有數次大規模的決堤。黃河水勢稍稍平穩,又來了儂智高,以及其他諸蠻反叛。縱觀趙禎朝,幾乎就沒有安生過。

這可以說是史上最好的朝代,皇上仁愛,無幾人君及之,人才濟濟,不但出現許多文學大家,也出現許多治世能臣,但天災人禍,使得趙禎朝在史上最終只留下一個灰暗的背影。

難道這就是天命?

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四百章 大戲·成上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五百十三章 衣服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第282章 潮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第66章 法度五百十六章 問邊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九百二十四章 踏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五百十六章 問邊第89章 長嘯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264章 悲絲(下)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332章 拉手第122章 大功告成第282章 魚鱗塘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第81章 四君子(上)第352章 在路上(八)第125章 笑場第302章 殺雞(上)第225章 割(三)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第289章 狐威(下)第230章 大中庸(下)第239章 出手(中)第90章 三家祖p八百四十章不劃算的生意七百三十一章 心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第148章 銅錢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第225章 法輪第252章 鬥法(二)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第187章 第二抓·求五百十六章 問邊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第145章 唱和第196章 折第41章 花會(中)九百十八章 扯皮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第219章 處女地(一)第346章 在路上(二)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第21章 詩社(四)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第69章 王老虎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96章 講仁(四)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第114章 粉琴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第198章 陰差陽錯第190章 膽大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第225章 割(三)八百零三章 道心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81章 四君子(上)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
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四百章 大戲·成上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五百十三章 衣服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第282章 潮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第66章 法度五百十六章 問邊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九百二十四章 踏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五百十六章 問邊第89章 長嘯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264章 悲絲(下)第29章 大家一起來洗腳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332章 拉手第122章 大功告成第282章 魚鱗塘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六百十七章 遠方中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第81章 四君子(上)第352章 在路上(八)第125章 笑場第302章 殺雞(上)第225章 割(三)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第289章 狐威(下)第230章 大中庸(下)第239章 出手(中)第90章 三家祖p八百四十章不劃算的生意七百三十一章 心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第148章 銅錢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50章 小妻子,小心眼(下)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第225章 法輪第252章 鬥法(二)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第187章 第二抓·求五百十六章 問邊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第145章 唱和第196章 折第41章 花會(中)九百十八章 扯皮六百四十章 首相之淚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第219章 處女地(一)第346章 在路上(二)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第21章 詩社(四)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第69章 王老虎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96章 講仁(四)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第114章 粉琴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第198章 陰差陽錯第190章 膽大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第225章 割(三)八百零三章 道心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81章 四君子(上)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斗六市| 普格县| 天气| 蓝田县| 榆社县| 抚松县| 多伦县| 大兴区| 通州区| 海口市| 武汉市| 桦甸市| 巨鹿县| 外汇| 延庆县| 玉溪市| 屏山县| 新郑市| 大连市| 巴塘县| 泰顺县| 临潭县| 招远市| 旬邑县| 乌拉特后旗| 吉林市| 扶沟县| 沧源| 哈尔滨市| 四川省| 洛隆县| 泗水县| 西林县| 龙陵县| 许昌市| 青川县| 宁南县| 仙桃市| 衡南县| 漾濞| 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