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三百九十二章 約定

鄭朗僅一句,劉六符無言。

談判桌上不可能說多少真話,但契丹終是周圍地區最強大的國度,甚至是這個星球上最強大的國度。即便不要臉,也有不要臉的底限,有著大國尊嚴。

興平公主死得不明不白,難道能一口否認麼?

那麼真成了鄭朗嘴中墮落的契丹。

劉六符說道:“鄭知州,此次陛下邀請你去契丹,也是爲了兩國友好。貴國皇帝與陛下相互通信來往,陛下多次稱讚貴國皇帝的書法,因此十分喜愛書法。想邀請鄭知州前去,學習觀摩。”

興平公主的事擰不清,趕緊換話題。

鄭朗冷笑:“我朝書法大家很多,范仲淹、文彥博、歐陽修、蔡襄、蘇舜欽,杜衍相公,爲何僅選我一人?”

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杜衍心中悲怨,怎麼我躺著也中了槍!

劉六符早有準備,從容答道:“鄭知州,貴國有許多書法大家,但鄭知州開創百家,獨樹字體,更適合交流學習。而且鄭知州在少年時便對我們陛下表示仰慕,鄭知州來我們契丹出談,更能表達兩國的友好。”

仰慕你們契丹那個遼興宗?鄭朗想放聲大笑,休要說遼興宗,遼聖宗他也沒當作一回事,倒是那個蕭太后若是活著,會讓鄭朗忌憚。不能說遼興宗什麼也不是,鄭朗微微一笑,說道:“貴使,爲什麼我仰慕你們契丹皇帝?無他故,兩國和好,幾十年兩國一直沒有交戰,千萬百姓得到休生養息,更沒有戰爭導致妻離子散。爲什麼我朝這麼富裕,百姓安居樂業,是我朝從不盲目開疆拓土,追求武功也。爲什麼幽州出現旱情,我朝先真宗皇帝派出物資糧食支援,兩國是兄弟之邦也。大家拋去成見,兩國百姓生活在和平的環境裡,所以我對我朝先真宗皇帝,陛下,以及貴國先聖宗皇帝與貴國皇帝一直仰慕不已!”

趙禎等人皆是微笑,但沒有當真,剛纔鄭朗還大談特談與西夏議和的種種弊端呢。

鄭朗繼續說道:“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手,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谷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兩國人羣拋開恩怨,推立於人,推達於人,將心比心,推人及己。於是國家安寧,百姓幸福,我爲什麼不仰慕呢?盟約才簽訂才三十幾年,貴國就趁機之危,想要撕毀盟約,你讓我怎麼能對貴國皇帝產生仰慕之情?”

此時契丹、黨項與吐蕃皆有自己的文字。

宋朝還是代表著中國的文化根源,漢文化無論在那一個國家裡都是主流。

比如李無昊登基稱帝時給宋朝的上表:臣祖宗本出帝胄,當東晉之末運,創後魏之初基。遠祖思恭,當唐季率兵拯難,受封賜姓。祖繼遷,心知兵要,手握乾符,大興義旗,悉降諸部。臨河五郡,不旋踵而歸,沿邊七州,悉差肩而克。父德明,嗣奉世基,勉從朝命。真王之號,夙感於頒宣,尺土之封,顯蒙於割裂……

這篇表文說理透徹,用典恰當,文字流暢,堪稱文學佳作。不管宋朝君臣看得會不會吃得吐血,就難得出彩的表文來說,讓大才子蘇東坡來主筆,也未必能寫得這樣出彩的表文。

契丹給宋朝那篇表文,不及無昊這篇,特別是第一句與第二句轉得太守突兀,一副急吼吼要敲詐的嘴臉,遠不及無昊這篇表文來得從容大氣,但也能算是佳作。

這就是漢文化帶給他們的影響。

宋朝與契丹兩國和好,每當宋朝有才子出佳作,大多能流傳到契丹,萬人競相傳頌。

孔子在他們心中也有極高的地位。

是聖人言,又說得極有道理,劉六符再次不知如何回答。

蕭特默說道:“鄭知州,雖如此,當年兩國血戰於澶州城下,我朝承天太后(蕭燕燕)與先聖宗皇帝生憐士兵,草草盟約,多年以來,境內多有不服者,陛下想請鄭知州前去契丹,也是借鄭知州的博學多才,與他們一一將其中曲折辨解清楚,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爲?”

反正你這個人我們契丹非得要定了!

無中生有,又增加一條理由。

“你們境內有人不服,我不是很明白,以貴國蕭太后與聖宗皇帝的能力,是文武全才之流,放在中原王朝也是英主英後,貴國之中有誰眼光與智慧能及他們二人?”

蕭特默也啞然。

“人無信則不立,國無信更不能立。當年盟和,是兩國君主賢明仁愛,不想兩國再這樣繼續遭受戰火焚催,否則我朝討要幽雲十六州,貴國要關南十縣,爭執到那一年?雙方各退讓一步,由是大安。現在貴國再毀盟約,開此前河。我朝不會一帆風順,略有困難,貴國更來勒索。但貴國呢?比如我朝若離間貴國皇帝與皇太弟的關係,或者貴國出征高麗時我朝在後方用兵,或者暗中支持高麗與你國西北各部,東北女真,不知貴國又會變成何種景象?貴國入侵我朝,我朝城堅牆固,而貴國多不善攻城之術,頂多百姓被你們催殘,但貴國連年戰爭,百姓民不聊生,再由外部推動,貴國會不會瓦解?難道你們盼望的便是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局面?”

契丹沒有將女真放在眼中,高麗與西北一直讓契丹頭痛。雖多次擊敗高麗,但這羣棒子真的很頑強,動不動也能反咬一口,讓契丹很傷很痛,祥符三年,高麗與女真相互朕手,將契丹來伐大軍殺傷殆盡。最後於鴨綠江兩岸築城,契丹人不長守城之道,便用境內漢人守城,長期駐有一支軍隊,以防棒子反襲。

西北烏古、敵烈與韃靼等部更讓契丹頭痛,時叛時降,戰爭幾乎沒有平息過。

而且這幾個對手並不笨,不停的與宋朝眉來眼去,讓契丹人心中很傷感。

想要真正發揮作用,不大可能。但這是談判,恐嚇詐騙,花言巧語,無能不用其極。

“未必,”蕭特默嘿然。

講道理講不贏,索性來了一個未必。

鄭朗用可憐的眼神看著富弼。這是在宋朝皇宮,一旦到了契丹境內,富弼與這羣不要臉的談判,會有多大的難度。

僵持不是辦法。真要開戰,未必有那麼悲觀,但肯定一點,宋朝吃虧更多。於是鄭朗再退讓一步,說道:“我可以答應出使你們契丹,但不是現在,西北那邊還有事務。臨來之前,西夏與吐蕃於阿幹河正在發生戰役。我暫時離不開。至於何時會去,大約我會在貴國兵敗於西夏後不久,我將會出使貴國。”

“我們兵敗於西夏?”

“不錯,我朝大軍獲勝,是在我境內作戰,包括我率兵前去韋州,也是速戰速決。一旦你們契丹軍隊進入西夏境內作戰,必然大敗。”

蕭特默狂笑,道:“爲什麼我們契丹要出兵西夏?”

“貴使,契丹派你們出使我朝,說明你們契丹也不想開戰,我又答應出使貴國,你還有什麼好刁難的。談不下去,是你前來談判的用意?那麼我們兩國就沒有矛盾存在。興平公主之死,當真你們契丹人不追究,我們宋朝也會對你們契丹萬分失望哦。”

鄭朗屢次提起興平公主,讓兩個使者十分苦逼。

“你們契丹不滿,此次又沒有出軍我們宋朝,無昊的陰謀詭計沒有得逞,以無昊的桀驁不馴,心中同樣不滿。以後你們兩國必然產生許多矛盾。試問你們契丹能不能看到無昊藐視你們契丹。必戰!”

“你想得太簡單了。”

“拭目以待。”

“如果我們契丹不與西夏開戰呢?”

“四五年後,我也會出使你們契丹。但有一個前提,我們兩國還是兄弟友好之邦,否則我不會遵守這個承諾。”

“如果你不守信……

鄭朗打斷他的話,說道:“蕭貴使,什麼時候你們契丹變得如此不自信?難怪興平公主冤死,你們契丹坐視不管不問!既然你一心想要我出使貴國,必然問過我的一些事,我多會沒有遵守諾言?況且這是兩國和好的條件之一,我怎麼會不遵守信諾?”

蕭特默與劉六符對視一眼,慢慢眼中涌出喜色。

鄭朗提醒得對啊,盟約契丹佔著主動權,只要鄭朗到時候不來,又能用反毀條約來勒索宋朝。

至於興平公主,讓他們直咬牙齒,索性當成耳邊風,東邊耳朵進,西邊耳朵出。

其實這次反毀盟約帶來無數的後果。

遼夏反目。

契丹覆滅,若是沒有這次反毀,就沒有後來的海上之盟,契丹不會滅國。宋朝好一點,逃到江南去了。

契丹君臣看不出來這麼長遠,兩人更沒有這長遠的眼光,只看到四五年鄭朗年近三十,正是智慧漸入成熟之時,到時候鄭朗更具有才華。蕭特默欣喜地說道:“大宋皇帝陛下,請陛下派出使者,我們擇日起程。”

扯皮幾個月,終於同意下來。

可趙禎很不喜,兩個使者離開後,對鄭朗說道:“鄭卿……

“陛下,可知張儀否?”

“我朝非乃秦國也,”趙禎苦瑟地說。

張儀說用地換他回秦,到了秦國後耍賴,那是秦國強大,楚國無輒。只要向契丹承諾,敢不實現?

“陛下,勿用擔心,一旦契丹與西夏開戰,契丹必敗,時與勢不同也,我就有很多方法讓他們不敢挽留。”

“爲何開戰?”晏殊不懂啊,聽得稀裡糊塗。

“我剛纔說過,興平公主與我們兩國重新議和結的惡果,雙方仇怨已生。西夏缺少財富,缺少人口,白達旦部多有黨項部族,屢遭契丹欺壓,稍一挑唆,必將投奔無昊。契丹高興不高興?”鄭朗說道。

將無昊打狠了,未必能按歷史軌道發展。

但無昊暴戾與桀驁不馴是他的本性,能繼續操作。不過想要按歷史軌道發展,宋朝必須主動參與進去,做一些幕後的小推手,這需要府麟路操作,鄭朗沒有權利,必須獲得這些大佬支持。

不爲他自己,兩國交戰更惡,對宋朝好處是最多的。大佬們只要聽明白了,必然會同意。

繼續說道:“我們重新議和,會增加歲幣……

嘆了一口氣,增加歲幣在眼下這種情況下是值得的,終是恥辱的事,又說:“得到我朝一些好處,可以向契丹提出請求,調和兩國關係,契丹那怕是做一個樣子,也會答應下來。至少讓無昊停止兩三年不對我朝發起侵略。無昊本來就對契丹不滿,會不會聽?稍一越禮,契丹忍無可忍,必定會派軍隊討伐。”

這個情形很象後世,老美將倭人當作家養的狗,以爲很聽話,實際是狼,他們不知。掣肘中國吧,好,有老美支持,膽子壯起來。越鬧越大,老美害怕了,真開戰,自己必會拖下水去,於是一邊調解,一邊恐嚇中國。

這種平衡術玩得不好,就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有兩個前提,宋朝軟弱怕死,西夏人必須聽話。有一個條件達不到,就會出現許多惡劣的後果。

倭國與西夏很相似,一個忘恩負義,貪得無厭,狡詐強橫的國家,都不是聽話的狗。於是契丹悲催。

石門川二戰,西夏也不是史上的西夏,不能被動的等可不可能,主動推動,將一些蟻穴無窮的放大。如興平公主這件事,就可以做許多文章。

晏殊依然懷疑地說:“契丹也未必會敗。”

“是未必,但我可以教無昊。”

“教無昊?”

“張亢張岊建寧寨一戰,正是站在上風,風沙迷西夏士兵的眼睛,由是大勝。契丹一旦攻伐西夏,西夏必不能阻擋,契丹會長驅直入,漸漸深到九曲地區,此處多是沙漠戈壁,契丹人對這種環境不熟,也經常颳風,風沙遠勝於府麟路那場風沙。我只要在接下來與無昊發生一些小戰役,利用這個優勢發起戰爭,讓無昊將它吸收過去,與契丹人交手時無昊利用得當,契丹必敗。”

史上九曲之戰,無昊是無心的,否則不會先期敗得那麼慘,直到一場大風沙讓無昊抓住戰機,大敗契丹軍隊。

至於會不會颳風,可以等。那麼寬廣的九曲地區,怎能很長時間不颳風呢?

但這些大佬沒有上過戰場,那懂?

不懂沒有關係,鄭朗將計劃慢慢說出來,你們執行就是。

迅速寫成敕令,發向府州。

章得象嘆了一口氣,說道:“鄭朗,有沒有良策,使國家再開源?”

現在都懂了,什麼是真正的開源。

“章相公,平安監與蔗糖作坊,一年爲國家帶來多少收入?一個江東圩又爲國家增產多少糧食?若有更好的良策,我早在太平州與杭州試點。何必等到現在說出來?”

章得象無語。

“不僅是開源,想一想我朝收入快接近唐朝巔峰收入的五倍,爲什麼錢帛還不夠用?”

“戰爭……

“豈是戰爭,換漢唐,若是一年有這麼多財政收入,早就錢緡腐爛,倉糧黴糜!可是我朝呢?”

章得象皺眉。

他知道鄭朗指的是什麼,但不能說出。

“議和是暫時之計,終是國恥。幽雲十六州有關河之險,一旦收入,中原門戶立即可以關上,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害,難道我朝真放棄幽雲十六州?西北關中是自古以來的糧倉,水土惡化,但稍做治理,若沒有駐軍,也能做到糧食自給自足。往西銀川與河套、河西多有大小河流,可耕可牧。河西走廊乃是通向西域重要的商道。雖說商人逐利而行,但離開商業國家就不能富裕。故夫子曰,回也其庶手,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顏回貧困,修養好,夫子讚許。端木賜不安命運去經商,家有億萬財產,夫子同樣讚許。他反對的是什麼商人?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爲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漢唐陷入誤區,認爲商人是不好的。

孔子在論語先進裡便清楚闡述其中的區別。

用正當手段做生意致富是對的,但象季氏那樣比周公富裕,還要他的家臣替他搜刮百姓,可以大張旗鼓的討伐他。

因此鄭朗一心想修儒學,這纔是真正的儒學。

後人曲解成什麼樣子?

繼續說道:“這條商道不僅有稅務收入,西域諸國一直到大食,多有金銀,非是契丹與南洋諸國,缺少金銀銅,貿易非是對我朝有利。一旦打通,會增加我朝多少收入?還有棉花。”

“棉花?”趙禎忽然問道。

鄭朗雖說很久以後纔出使契丹,趙禎心中還有一些憂傷與擔心,剛纔一度想將自己女兒推出去對契丹兩個使者說,你們將我女兒帶走吧。

“陛下,是棉花。河西多是沙土,氣候寒冷,種桑植麻產量很低,但若是從西域引進草棉種子,產量有可能比江南更高,棉絨質量也勝過江東的棉花。”

“爲什麼不引進?”

“陛下,河西多在無昊手中。一旦引進,推廣新技術,我朝受益很小,多是無昊受益。有了棉花,就不會缺少衣被,甚至他們可以同契丹人進行交易,或者賄賂契丹,無昊才真正尾大不掉。陛下,各位相公,這是未來的一個想法,千萬不能泄露出去。再說寒冷,夏州北九曲地帶,賀蘭山到銀川,下面有著許多煤炭,勝過我朝任何地區。只是無昊沒有才華髮現。有糧有棉有商有牧有煤,西北是不是寒酸之所?”

但全部沉默不作聲。

就是好地方,如何奪回來?

足夠了,讓諸位大佬反思,已達到效果。

……

回到客棧,嚴家上下全部迎到門口。

嚴榮能考中進士,能取前宰相的女兒,最大的功勞是鄭朗。

鄭朗摸了摸嚴榮的腦袋說道:“你能考中,我很歡喜,以後打算怎麼辦?”

“鄭學士,我打算先外放一段時間,再努力進修,進京參加館閣試。”

宋朝舉子通過殿試後,逐一外放,除非有大政績,才華優秀者,如范仲淹、王安石、鄭朗,想要進一步高升,還要通過一次考試,叫館閣試,通過後可以在館閣或者秘書省裡擔任一名官吏,再勘磨幾年,那麼會迅速青雲直上。其中優秀的人,外放到地方勘磨一下,有可能就會進入兩府。

有許多舉子飛黃騰達之前,走得的便是這條道路。

因此,即便考中進士,外放爲官,也不敢耽擱學業。

學習本來是好事,活到老學到老,可官員是做什麼的?是治理一方百姓,保家衛國,不將精力放在治理百姓身上,繼續苦讀經義,那成了什麼?

然而鄭朗沒有勸說。

恐怕是陳執中的主意,不這樣,以嚴榮的老實與沉默,很難上位。

準備休息,忽然來了一個人,樊家小娘子,走進來,用敬佩的眼神看著鄭朗,說道:“妾恭賀鄭郎大捷。”

大捷,朝廷高興,大肆宣傳,京城瓦舍裡爲此不知道編了多少雜倒。

小姑娘越來越佩服自己這個未來老公。

鄭朗無言,想了想說道:“你有沒有哥哥?”

“有兩個哥哥。”

“我想請他們替我做一件事。”

“好啊。”

“讓他們請幾個京城歌喉最好的伎子。”

樊家小娘子眼神馬上變得幽怨起來,爲什麼要請伎子,我本人就在這裡,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難道我還反抗不成?

鄭朗知道她意會錯了,說道:“你等一等。”

說著磨墨。

樊家小娘子搶過來說道:“讓我來磨。”

磨好墨,鄭朗開始書寫。

也不咬文嚼字,隨便的寫了一出雜倒,遞到她手中說道:“你將這個本子帶給你哥哥,讓他們再請幾個歌喉好的伎子前去某一瓦舍,必須明天晚上能將這個節目上演。我有急用。”

看了看,小姑娘不知其意,但是鄭朗吩咐,說道:“我馬上回去。”

第二天,京城還在商議,與契丹人重新議和有什麼底線。這一次,鄭朗再也不發言了。

到了傍晚,遞了一張拜貼給蕭特默與劉六符,邀請他們去看雜倒。

兩人已將鄭朗當成契丹未來最重要的大臣,欣然前往。

鄭朗將他們帶到東角樓新門瓦子。東角樓乃是京城瓦子勾欄最聚集的地方,僅大型瓦舍便有十餘座,新門瓦子是其中最大的一座瓦舍。

看到他們到來,其中一個年青人暗中點頭,他便是樊家小娘子的二哥。

一個僕人擠了進去,通知老闆去。

換了節目。

一個長相很乾淨的伎子帶著兩個小婢走出來,腰肢輕擺,水袖揮舞。僅是出場的曼妙動作,便贏得觀衆齊聲喝彩。

蕭特默與劉六符也擊掌稱讚。

伎子便用美妙的聲音唱道:

“撲面紛紛揚揚黃沙蓋頭。

舉目靄靄黑黑烏雲起愁。

焦土無際,灰塵難挼。

響颼颼夜風冷侵骨。

嘛咻咻寒流裂冰河。

三更翻輾,四更寢陬。

夢裡豆蔻,掩花撲蝶。

俺醒的契丹公主(四門子)。”

這個伎子唱做俱佳,唱前面時,用袖子掩面似是遮塵沙,唱中間時身體卷瑟,似是夜冷難寐,直到四更才捲縮在帳蓬角落裡入睡,做夢迴到家鄉,纔是豆蔻年華,掩花撲蝶的天真時光。不知道怎麼去了大漠戈壁。蕭特默與劉六符一邊聽一邊爲此伎唱做喝彩,忽然來了一個契丹公主,兩人全身直哆嗦。

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第314章 一荷渡湖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第2章 修剪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第111章 閉門羹(下)第58章 道(二)第294章 排陣(上)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六百三十九章 始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九百零九章 拜將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第86章 第一觀(下)第154章 冤(上)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第20章 詩社(三)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第76章 最要得第84章 臨江仙三百九十二章 約定第274章 老貪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第240章 出手(下)第204章 老匹夫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九百十九章 輾壓第173章 走鋼絲(下)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第157章 準備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八百零一章 反擊七百七十六章 純潔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348章 在路上(四)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275章 留五百十八章 五問第65章 對眼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24章 三疊陽春第192章 仙子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五百五十章 射虎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109章 懸壁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187章 第二抓·求第151章 抓五百十七章 請使第306章 保護五百八十章 指桑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四百三十六章 和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第46章 花之戰·雅詞第75章 幽蘭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五百零九章 前兆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五百四十三章 爭第294章 排陣(上)第34章 考(上)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
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第314章 一荷渡湖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第2章 修剪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第111章 閉門羹(下)第58章 道(二)第294章 排陣(上)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第179章 兩小鬥中丞·四季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六百三十九章 始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九百零九章 拜將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第86章 第一觀(下)第154章 冤(上)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第20章 詩社(三)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九百二十二章 來了第76章 最要得第84章 臨江仙三百九十二章 約定第274章 老貪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第240章 出手(下)第204章 老匹夫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八百七十八章 河湟十一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九百十九章 輾壓第173章 走鋼絲(下)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第157章 準備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八百零一章 反擊七百七十六章 純潔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348章 在路上(四)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275章 留五百十八章 五問第65章 對眼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24章 三疊陽春第192章 仙子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五百五十章 射虎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245章 衆志成城,成!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109章 懸壁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187章 第二抓·求第151章 抓五百十七章 請使第306章 保護五百八十章 指桑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四百三十六章 和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第46章 花之戰·雅詞第75章 幽蘭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五百零九章 前兆三百八十六章 阿干城一五百四十三章 爭第294章 排陣(上)第34章 考(上)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柞水县| 长岭县| 万州区| 武威市| 神农架林区| 松滋市| 焦作市| 商南县| 盐边县| 中宁县| 屏边| 合肥市| 亚东县| 伊宁市| 梧州市| 邢台县| 汝南县| 广宗县| 平邑县| 璧山县| 禹州市| 北票市| 烟台市| 彩票| 镶黄旗| 湖南省| 霍城县| 赞皇县| 海南省| 抚州市| 浦东新区| 满洲里市| 信阳市| 金门县| 边坝县| 同仁县| 拜城县| 洪湖市| 邵东县| 平凉市| 天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