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〇三章 一家子的推測

“朕又何嘗不知道,不過治兒就真的能夠做好一國之君麼?”李二看來對李治很沒有信心,說道:“我大唐現在的疆域越來越大,根據你說的同化,現在北庭道等地方倒是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不過要等真正的完全同化,跟我關內的大唐人無異的話至少還需要十年以上的事情。”

年齡越小的人越容易被同化,現在就是如此,年長的人思想已經很成熟,輕易的去改變他們的思想不容易,現在他們只不過是認同大唐的統治而已。李二接著說道:“治兒性格軟弱且優柔寡斷,到時候這些地方可能就要出現亂子了。”

原本歷史上的李治並沒有那麼不堪,對大唐也可以說是有功績,張素就說道:“岳父大人,軟弱的性格應該是可以改變的,只要衆臣輔佐得好,我想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朝廷衆臣?治兒這樣的性格怎麼去應付這些人都是個問題,士族的力量雖然被我削弱了很多,但朝堂之上什麼時候缺乏過鬥爭,如果治兒連朝堂上的大臣都控制不了,那後果豈不是更嚴重。”

張素汗顏,不知道原本的歷史中李二到底是怎麼立李治做太子的,按照這樣的說話,應該是對李治一點都不滿意纔對,張素就說道:“岳父大人,這是最糟糕的情況,不一定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跟魏王比起來晉王至少有一點好,那就是仁孝,我大唐以孝治國,而且晉王仁義的話,岳父大人也就不必擔心以後會在出現骨肉相殘的事情了。”

李二現在只怕想不到,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相殘,而他的兒子卻被他信任的大臣坑殺。沉吟了一下後李二說道:“這倒是一個優點,只是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卻不能只靠這些東西。唉,朕這些孩兒現在……算了算了,賢婿,你也先回去吧。”

“岳父大人,小婿告退。”張素行禮離開,李二估計正在唏噓,爲什麼這麼多兒子居然沒有一個完全適合做皇帝的,李二那麼多兒子卻只有兩個候選人,首先是有那份心的人不多,李治就是如此,有這份心的人都已經造反了。

那些皇子除了惹是生非之外從來不會給李二什麼好消息,在能力上也缺錢,加上又是庶出,自然而然的就被排除在外了,所以李二在怎麼糾結,再怎麼不滿意,也得在兩個選項中選擇一個,別無他法。

想著這些問題回到家裡,一干妻妾正準備要吃飯,小玉首先就說道:“少爺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陛下沒有留你吃飯嗎?”

“陛下焦慮著呢,哪有心情留我吃飯啊。”張素說著將棉衣脫下來掛去衣架上,走到飯桌前看了一下說道:“喲嚯,今天的菜還挺豐富啊,看得我肚子更餓了,明空小丫頭,還給你夫君我盛飯。”

武約很乖巧的盛了一碗飯給張素,李秀妍就說道:“張素,我哥他是找你去說立太子的事情吧?結果怎麼樣,我哥他有沒有坐下決定了?”

“你怎麼知道這關於立太子的事?”張素奇怪的問,按理來他是沒有資格參與討論這種事情的,進宮之前他都沒想到這些,李秀妍居然猜到了,李秀妍就說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太子一日不立,我哥他就一日不會安寧,肯定有無數人圍在旁邊勸諫。而我哥對你那麼好,關係也親密,有些無法跟大臣說的話跟你講一講,讓你提供一點意見本來就是好事,而且這不正好是你擅長的麼?”

“仔細想想的話,似乎還真是如此。”張素摸著下巴沉吟著嘀咕一句,然後接著說道:“我跟你個說的的確就是這個事情,不過你哥現在根本並沒有下定決心,所以我才說你哥焦慮著呢。”

“到現在已經十多天,再拖下去只怕不好。”長樂皺了皺眉頭,張素就說道:“其實也沒那麼嚴重,什麼不安心之類的那都是朝堂大臣爲了達到自己目的的藉口而已,你去接上溜溜,會有老百姓因爲沒有立儲君剛到不安麼?”

“倒也不是這麼說,這種事情的確是宜早不宜遲,遲則生變。”武順接話說道:“我覺得吧,趁現在陛下的年紀也還不算大,早早的決定下來也可以早早的替太子謀劃一下,拖得越晚這種機會就越小,這纔是不利的。”

“算了,快一點慢一點又不是我們說得算,我已經勸過陛下了,只是他依舊下不了決心而已。”張素就說道:“秀研說得沒錯,這段時間那些各自有支持者的大臣,肯定沒少在陛下的面前表忠心說好話,陛下這都決定不了,又豈是我三言兩語能搞定的。”

“張素,我父皇他到底比較傾向與誰,還是就是搖擺不定連這樣的偏移都還沒有?”豫章忍不住接著問,張素就攤攤手說道:“這我哪能知道,兩個候選人說起來各有長短,也都有嚴重的不足。呃,對了,現在應該是偏向晉王一些,說起來你麼都不會相信,我今日可是被嚇到了,當時我聽到之後……”

“別廢話,快說。”豫章打斷催促,說道:“你這又不是在俗講,哪需要那麼多的鋪墊,到底聽到了什麼快點說,是不是跟我那四哥有關?”

張素點點頭說道:“沒錯,你爹一直拿不定主意,又一直強調不要不希望看到悲劇重演,魏王大概認爲是你爹想將皇位交給他,又捨不得李治,於是魏王跟你爹表態說,他當上皇帝以後會殺掉自己的兒子,將皇位傳給你弟弟李治。”

“這……”李秀妍她們一聽也嚇蒙了,長樂摸著大肚子,李秀妍忍不住將兒子張源摟緊了一下,連李芷都忍不住悄悄摸了摸還沒有明顯鼓起來的肚子,說道:“殺掉自己的兒子,這怎麼可以,陛下不願意看到手足相殘,又怎麼會願意看到這樣的人倫慘劇。”

“如果這樣一個人登上了皇位,那對我大唐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武約也忍不住開了口,說道:“如果魏王裡殺自己兒子這種事情都做得出來,那麼還會有什麼事情做不出來的,上位之後他到底會將屠刀揮向誰,這誰能說得清楚。”

這個事情張素還真沒法肯定,如果按照一般常識來看的話,李泰這只是在哄騙李二而已,等李泰要掛需要人繼承皇位的時候,李二早就腐朽了,哪裡還能管得了李泰,而且很可能不需要到那個時候,大權一握首先就可能將李治給殺掉,因爲李治在一天他的位置就不穩。

這也是張素首先想到的結果,放在後世的話也可能只會是這樣一種,不過這裡是古代,如果李泰也講究個一諾千金,應對對李二以仁義相待的話,搞不好還真會是殺掉自己的兒子,然後讓位給李治。

古代人的一些思想不是後世人能明白的,這些思想大部分都很好,是該繼承卻沒有被繼承,甚至是已經被後世開始鄙視,比如將信義,在後世一些人眼中這種人就成了傻子。但雖然如此,古代人的一些做法還是很過火,類似的情況有《三國演義》將到的劉安殺妻給劉備吃,用張素這個穿越者的眼光來看,尼瑪這是什麼樣的禽獸。

武約接著說道:“我想陛下肯定已經察覺到了這個問題,所以說少爺說陛下現在開始偏向晉王是肯定的,這樣才能阻止陛下不希望看到的慘劇發生。”

說起說來,原本歷史中武則天也足夠心狠手辣,同樣是自己的子女都可以拿來犧牲,張素忍不住看了武約一樣,武約被他的目光搞得莫名其妙。嘛,那是原本的歷史,現在武約只是個普通的丫鬟妾室而已,想那麼多幹嘛。

“小治嗎?如果是治兒做太子,以後登基做皇帝的話也很不錯啊。”豫章拍拍手錶示對李治的支持,張素就接話說道:“在魏王和晉王之間,我也是比較傾向於晉王的,也跟陛下說過了,陛下還拿不定注意的原因是,晉王的性格太過軟弱,只怕勝任不了。”

長樂皺了皺眉,說道:“以前聽父皇說過一些帝王之術和學問,並不是坐上皇位之後就可以高枕無憂,小治現在的性格不改的話,的確沒辦法成爲一個好皇帝。儲君只能從四哥和小治兩人中挑選,父皇會搖擺不定似乎也可以理解了。”

李芷跟著就說道:“長樂姐姐,陛下他搖擺歸搖擺,其實在我看來,自魏王說出要殺子傳弟的話來之後,已經只有一個結果了,那就是選擇晉王。選擇晉王的性格讓陛下生慮,可除了晉王之外根本已經沒有其他的人選,陛下大概應該是在想怎麼解決晉王性格的問題吧。”

“芷兒說得有道理。”武順跟著說道:“答案已經顯而易見,剩下的已經只是遇到問題那麼去解決問題的時候,因爲根本沒有再去選擇的餘地,相比起來這個問題還小一些。”

第八十章 貞觀年間的第一次約會第二三九章 輕鬆佔領吐蕃第三五〇章 世界第一個武打演員第四〇二章 外行指導內行第二一八章 擴張的問題第一二二章 長孫皇后卒第一三七章 輪番攻擊第一一一章 兵役制度第一二九章 法力無邊第一二〇章 情僧第二四四章 見不得人的事第六十八章 冬天就該涮火鍋第七十二章 大唐的希望工程第一四五章 想砸場子?還嫩點第一五三章 張氏官場定律第三七四章 再添一女第四〇一章 三條絲綢之路第四二〇章 胡攪蠻纏第三五八章 北荒悉平第四〇二章 外行指導內行第一八三章 循序漸進第一六七章 推廣足球第四二五章 農耕畜養第三〇〇章 靜觀其變第二八一章 抗命弒師第一六四章 微服私訪第八十九章 論水泥的重要性第一六五章 賽季落幕第四十二章 品酒論劍第五十七章 斬草要除根第二七八章 喜事再臨第二三一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三三章 火燒弘福寺第二八八章 離遠一點第三二七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一九〇章 策略第二〇〇章 一家人的智慧第二一六章 關於窩邊草第一四二章 元宵佳節第二三三章 局勢變化第三五二章 故意找茬第六十八章 冬天就該涮火鍋第四十二章 品酒論劍第三八四章 家長裡短第二一七章 軍事學院學員的怨恨第五十六章 不太豐厚的賞賜第六章 公主,你真是條漢子第三三〇章 輕而易舉第三八三章 前車之鑑第四二六章 搞個農業部第一三九章 國際化商會第三三三章 火燒弘福寺第一三一章 今日大唐第二七五章 國與家第十六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三四三章 大唐的自信第一一五章 將丫鬟當秘書第一三六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二七四章 事情敗露了第二三五章 猜測第三十二章 及冠?吃喝纔是本體第三二九章 小心被抓把柄第八十八章 墨菲定律?是張氏定律第三八九章 醫術傳承第三〇八章 看報才知道當了太子第三四九章 敕勒部族來朝第三〇五章 扶持太子第四三二章 徵兵第三四六章 混亂的薛延陀第三八六章 憶春秋,百家爭鳴第四三〇章 通婚和蓄勢待發第一五二章 科舉考生的瘋狂第一六七章 推廣足球第七十章 第一次踏進皇宮第十九章 一顆憂國憂民的心第二八一章 抗命弒師第二一二章 張大福珠寶第二九九章 暗潮洶涌第二七五章 國與家第四〇八章 倭國遣唐使第六十三章 詩會和摺扇第二五八章 開枝散葉第二三八章 學員的消息第三九四章 依法治國第二五四章 長樂和豫章的憂心第五十五章 接二連三被搶奪第三一七章 瞄準第一三九章 國際化商會第二〇六章 抗議示威第二十二章 不能小看大唐公主第一五四章 科舉該改革了第二五二章 猜想第一五八章 算不算大功一件第一〇八章 發起規則第四一七章 種姓制度第四十三章 吹牛得適可而止第二五五章 李泰的政績工程第二四四章 見不得人的事
第八十章 貞觀年間的第一次約會第二三九章 輕鬆佔領吐蕃第三五〇章 世界第一個武打演員第四〇二章 外行指導內行第二一八章 擴張的問題第一二二章 長孫皇后卒第一三七章 輪番攻擊第一一一章 兵役制度第一二九章 法力無邊第一二〇章 情僧第二四四章 見不得人的事第六十八章 冬天就該涮火鍋第七十二章 大唐的希望工程第一四五章 想砸場子?還嫩點第一五三章 張氏官場定律第三七四章 再添一女第四〇一章 三條絲綢之路第四二〇章 胡攪蠻纏第三五八章 北荒悉平第四〇二章 外行指導內行第一八三章 循序漸進第一六七章 推廣足球第四二五章 農耕畜養第三〇〇章 靜觀其變第二八一章 抗命弒師第一六四章 微服私訪第八十九章 論水泥的重要性第一六五章 賽季落幕第四十二章 品酒論劍第五十七章 斬草要除根第二七八章 喜事再臨第二三一章 退而求其次第三三三章 火燒弘福寺第二八八章 離遠一點第三二七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一九〇章 策略第二〇〇章 一家人的智慧第二一六章 關於窩邊草第一四二章 元宵佳節第二三三章 局勢變化第三五二章 故意找茬第六十八章 冬天就該涮火鍋第四十二章 品酒論劍第三八四章 家長裡短第二一七章 軍事學院學員的怨恨第五十六章 不太豐厚的賞賜第六章 公主,你真是條漢子第三三〇章 輕而易舉第三八三章 前車之鑑第四二六章 搞個農業部第一三九章 國際化商會第三三三章 火燒弘福寺第一三一章 今日大唐第二七五章 國與家第十六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三四三章 大唐的自信第一一五章 將丫鬟當秘書第一三六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二七四章 事情敗露了第二三五章 猜測第三十二章 及冠?吃喝纔是本體第三二九章 小心被抓把柄第八十八章 墨菲定律?是張氏定律第三八九章 醫術傳承第三〇八章 看報才知道當了太子第三四九章 敕勒部族來朝第三〇五章 扶持太子第四三二章 徵兵第三四六章 混亂的薛延陀第三八六章 憶春秋,百家爭鳴第四三〇章 通婚和蓄勢待發第一五二章 科舉考生的瘋狂第一六七章 推廣足球第七十章 第一次踏進皇宮第十九章 一顆憂國憂民的心第二八一章 抗命弒師第二一二章 張大福珠寶第二九九章 暗潮洶涌第二七五章 國與家第四〇八章 倭國遣唐使第六十三章 詩會和摺扇第二五八章 開枝散葉第二三八章 學員的消息第三九四章 依法治國第二五四章 長樂和豫章的憂心第五十五章 接二連三被搶奪第三一七章 瞄準第一三九章 國際化商會第二〇六章 抗議示威第二十二章 不能小看大唐公主第一五四章 科舉該改革了第二五二章 猜想第一五八章 算不算大功一件第一〇八章 發起規則第四一七章 種姓制度第四十三章 吹牛得適可而止第二五五章 李泰的政績工程第二四四章 見不得人的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椒县| 崇信县| 蕉岭县| 临颍县| 务川| 大埔区| 外汇| 丰镇市| 孟州市| 黄陵县| 香港 | 南昌县| 葫芦岛市| 奉贤区| 邹平县| 九龙坡区| 都匀市| 高清| 沐川县| 上林县| 克山县| 通州区| 开江县| 锦州市| 绥德县| 信丰县| 伊通| 勃利县| 钟祥市| 黄大仙区| 吉安县| 当阳市| 安乡县| 门源| 宜阳县| 黎平县| 绥化市| 登封市| 清远市| 两当县|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