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王玄策會去怎麼坑天竺人的時候,百濟那邊已經再次有消息傳了回來,水陸兩路大軍連戰連勝,很快逼近了百濟的都城,百濟人全城出動,被蘇定方帶領著程懷默他們殺得打敗。
殺死了一萬多人後,百濟國王扶余義慈帶著兒子扶余隆投降,事情出乎意料的順利,張素就說道:“都城已經被攻破,國王和王子都已經投降被俘虜,這樣的話百濟過已經被平了吧?”
“也可以這麼說,不過現在大軍並不沒有全部佔領百濟。”李恪接話,張素就說道:“我的意思是似乎沒有發生什麼計劃之外的事情,倭國呢?之前不是說有倭國的蹤跡麼,怎麼突然不見了?”
“我已經讓蘇定方他們注意了,不過目前暫時還沒有發現什麼。”李恪就說道:“百濟雖然已破,不過還有很多人力量再抵抗,或許等將百濟完全佔領,全部平定的時候會有發現。”
“發不發現其實也無所謂了。”張素擺擺手,這也不是要追查什麼,想找理由征討倭國的話還不簡單,李恪卻是搖搖頭說道:“素哥兒,可不是這樣說,我之前已經跟朝臣商議過平定百濟之後的下一步動作,包括程咬金等人在內,都反對征討倭國。”
“爲什麼?”張素愣了一下,尼瑪這年頭也有親日派?李恪就說道:“首先就是大唐跟倭國之間隔著海,再者倭國國土小,也沒什麼好東西,以其發花力氣去征討毫無好處的倭國,不如吧目光放在新羅和契丹、靺鞨這些地方。”
看來那些老兵痞對這次出征百濟的想法是,順道也從新羅這些地方咬下一塊肉來,不過這想法也對,百濟之後,後世的朝鮮半島已經只有新羅大唐的領土,從那邊來看都更應該將新羅滅掉,不過現在新羅的女王還挺聽話的。
張素就說道:“罷了罷了,這樣的確更符合利益,等把這些地方都給平定了再說也不遲。”
蘇定方大破百濟都城之後,很多人跑到了北方,蘇定方帶領人馬一路追殺,扶余義慈的第二個兒子扶余泰自立爲王,率領部衆固守剩餘的城池,再次展開了大規模的作戰。
“那些只是殘兵遊勇了,你還擔心什麼?”看到張素真看著報紙研究這個事情,雙成就靠過來說道:“以爲不管是西突厥還是南蠻,也沒見你那麼緊張啊。”
張素就伸了個懶腰說道:“西突厥和南蠻可沒有別過的人攪和在裡面,當然不用擔心的,現在抵抗的雖然只是百濟的殘兵敗將,不過我覺得還是會有倭國的人。”
這時候武約也開口道:“少爺,即使倭國舉國前來又有什麼可畏懼的,我大唐還能怕了他們不成?也根本就不值得擔心什麼。”
“是這樣沒錯了。”張素點點頭說道:“現在的問題是,我想滅掉倭國,只是朝廷的官吏們覺得這樣得不到任何好處,所以不同意,如果倭國的人蔘與了進來,那麼朝臣肯定就不會在反對,這就是我想要的。”
就像武約說的,現在倭國根本根本不值得擔心,張素還更希望他們去百濟添麻煩,說到這裡武順和李秀妍走了進來,說道:“倭國人有沒有到百濟去我是不知道,不過他們很快就要到大唐來了。”
“使者?”張素下意識的問,李秀妍就點點頭說道:“根據商人傳來的消息,高向玄理再次帶著使者前來我大唐,目前已經登錄,不用幾日就能到達長安。這是我國第三次派使者來大唐,嚴格的說是第二次,因爲之前那次遇難了,根本連岸都沒能上。”
如果這才只是第二第三次,那麼倭國人貌似還沒學去什麼東西,張素摸著下巴琢磨一下,這樣的話乾脆讓他們什麼都不成好了。怎麼說這裡也是長安,張素的主場,要找別人的麻煩還是很容易的。
三日之後,果然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倭國遣唐押使高向玄理、大使河邊麻呂副使藥師惠日帶著人來到了長安。高向玄理在隋朝的時候就已經來到了中土,是倭國大化革新的重要人物,回去之後再一次跟著來了長安。
張素挺想見識一下這些倭國人到底是什麼樣,可惜不是他的職責,想了想,覺得還是跑去忽悠一下李恪才行,要不然這位皇帝答應了傳授什麼技術的那就不好了,盤算著應該已經接待過倭國的使者了,張素就跑去了皇宮。
“參見陛下。”張素禮也沒行,嘴裡喊了這麼一句就湊了過去,說道:“爲德兄,我聽說倭國的使者來了,特意跑來看看是什麼情況,他們有沒有帶什麼好東西來?”
“能帶什麼好擔心,他們是來要東西的。”李恪聳聳肩,張素暗道一句果然,不過聽這位皇帝的語氣,貌似不太好,難道被氣著了?正這麼琢磨這,李恪已經說道:“素哥兒,有個好消息得告訴你了,現在所有朝臣都支持征討倭國。”
“呃,這態度轉變的是不是太快了一點?”張素忍不住撓撓頭,問道:“難不成是因爲倭國使者的事情,他們惹到你了?”
李恪就講道:“昨日,我召見了河邊麻呂那些使者,他們邀請我們大唐傳授更多的技術知識,同時呈上了國書,號稱日出之國,國主更是自稱天皇。倭國,漢時就是屬國,不過他們現在顯然沒有稱臣的打算,而且明顯是想高我大唐一等。”
“呃。”張素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好像大唐就有義務教育別人科學技術意義,要求提得理所當然,問題是原本的歷史進程中,還真殷勤的讓將知識技術教給倭國人了,李恪就說道:“還有一點你或許沒有想到。”
“什麼?”張素接著問,李恪就說道:“百濟跟倭國的關係一向不錯,或者直接可以說,倭國是百濟的另一個宗主國,扶余義慈之前,扶余璋在位的時候,就把兒子送到了倭國做人質,這代表著什麼不用說了。”
張素點點頭,屬國國君將兒子送去做人質,表示忠誠是很常見的事情,長安城就住著不少這樣的人,只是張素沒想到百濟和倭國居然還有這樣的關係,李恪接著說道:“前兩日,蘇定方傳回來了情報,百濟有個逃脫了的大臣,叫做鬼室福信,這個人一直在奮力抵抗我們的大軍,送信去倭國將之前送去做人質,扶余璋的兒子扶余豐迎了回去。”
“鬼室福信,聽起來像是倭國人的名字。”張素下意識的說,李恪就說道:“也叫扶余福信,不用想也跟倭國有關係了。倭國人,我現在纔是看清楚了。”
“爲德兄,你還沒有說到底是什麼事情呢。”張素急不可耐的追問,李恪就說道:“鬼室福信迎回扶余豐,立扶余豐爲王,同時倭國還派了援兵前去援助百濟。朝堂之上,河邊麻呂宣讀國書之後要求我們從百濟撤兵,還要承認倭國是一個獨立的、應該受到尊重的強國。”
“我靠。”張素一拍桌子,說道:“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你居然還這麼淡定,幹他丫的啊。”
放在後世,大天朝沒資格說什麼了,不管此事的大唐,任何國家都沒有資格在跟前這麼牛逼,李恪就說道:“素哥兒淡定,這可是你一直再說的。不是我不生氣,而是早就生氣過了,當初我是直接就把茶杯砸在了河邊麻呂的臉上。”
李恪將腰間的軒轅劍解開放在桌子上,又笑了一下說道:“要不是尉遲恭和褚遂良他們都攔著,當初我就用你打造的這把劍直接把那些所謂的使者給砍了。現在平靜下來想想,生氣也沒有用,解決不了問題,所以不如淡定一點。”
“爲德兄,你居然還有這暴脾氣,之前可沒有想到。”張素突然笑了起來,大概能想象得到當初是什麼情況了,在朝堂之上就要殺人,而且還是親自動手,程咬金看了肯定也是對李恪很佩服的吧,這位皇帝比他還要渾了。
“朝堂之上,不應該見血,況且接近使者這個事情特殊。”李恪很是遺憾的說道:“而且兩國交戰況且不斬來使,怎麼說我大唐也是禮儀之邦,殺了他們的確不合適。褚遂良他們這麼一說我也就冷靜下來了,不過多少還是有些不夠解氣的感覺。”
張素就笑道:“殺他們幾個使者這算什麼出氣。要出氣當然是傾其國,直接將他們的天皇押到長安來處治了。爲德兄,這事兒你跟那些大臣也商議好了吧?”
李恪點點頭,說道:“這可不止是我氣憤,每一個人聽了很憤慨,倭國的那些使者已經被我給趕出了長安,讓他們帶著戰書回去了。不過要真跟倭國動武也還得先將百濟給平定下來,那邊距離倭國本身也近。”
倭國派了援兵到百濟,也相當於是在跟他們交戰了,如果倭國知道大唐已經跟他們宣戰,只怕派去百濟的人會更多,不過等河邊麻呂那些人回去,百濟早就被平了,倭國還在不在都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