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〇八章 倭國遣唐使

有點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王玄策會去怎麼坑天竺人的時候,百濟那邊已經再次有消息傳了回來,水陸兩路大軍連戰連勝,很快逼近了百濟的都城,百濟人全城出動,被蘇定方帶領著程懷默他們殺得打敗。

殺死了一萬多人後,百濟國王扶余義慈帶著兒子扶余隆投降,事情出乎意料的順利,張素就說道:“都城已經被攻破,國王和王子都已經投降被俘虜,這樣的話百濟過已經被平了吧?”

“也可以這麼說,不過現在大軍並不沒有全部佔領百濟。”李恪接話,張素就說道:“我的意思是似乎沒有發生什麼計劃之外的事情,倭國呢?之前不是說有倭國的蹤跡麼,怎麼突然不見了?”

“我已經讓蘇定方他們注意了,不過目前暫時還沒有發現什麼。”李恪就說道:“百濟雖然已破,不過還有很多人力量再抵抗,或許等將百濟完全佔領,全部平定的時候會有發現。”

“發不發現其實也無所謂了。”張素擺擺手,這也不是要追查什麼,想找理由征討倭國的話還不簡單,李恪卻是搖搖頭說道:“素哥兒,可不是這樣說,我之前已經跟朝臣商議過平定百濟之後的下一步動作,包括程咬金等人在內,都反對征討倭國。”

“爲什麼?”張素愣了一下,尼瑪這年頭也有親日派?李恪就說道:“首先就是大唐跟倭國之間隔著海,再者倭國國土小,也沒什麼好東西,以其發花力氣去征討毫無好處的倭國,不如吧目光放在新羅和契丹、靺鞨這些地方。”

看來那些老兵痞對這次出征百濟的想法是,順道也從新羅這些地方咬下一塊肉來,不過這想法也對,百濟之後,後世的朝鮮半島已經只有新羅大唐的領土,從那邊來看都更應該將新羅滅掉,不過現在新羅的女王還挺聽話的。

張素就說道:“罷了罷了,這樣的確更符合利益,等把這些地方都給平定了再說也不遲。”

蘇定方大破百濟都城之後,很多人跑到了北方,蘇定方帶領人馬一路追殺,扶余義慈的第二個兒子扶余泰自立爲王,率領部衆固守剩餘的城池,再次展開了大規模的作戰。

“那些只是殘兵遊勇了,你還擔心什麼?”看到張素真看著報紙研究這個事情,雙成就靠過來說道:“以爲不管是西突厥還是南蠻,也沒見你那麼緊張啊。”

張素就伸了個懶腰說道:“西突厥和南蠻可沒有別過的人攪和在裡面,當然不用擔心的,現在抵抗的雖然只是百濟的殘兵敗將,不過我覺得還是會有倭國的人。”

這時候武約也開口道:“少爺,即使倭國舉國前來又有什麼可畏懼的,我大唐還能怕了他們不成?也根本就不值得擔心什麼。”

“是這樣沒錯了。”張素點點頭說道:“現在的問題是,我想滅掉倭國,只是朝廷的官吏們覺得這樣得不到任何好處,所以不同意,如果倭國的人蔘與了進來,那麼朝臣肯定就不會在反對,這就是我想要的。”

就像武約說的,現在倭國根本根本不值得擔心,張素還更希望他們去百濟添麻煩,說到這裡武順和李秀妍走了進來,說道:“倭國人有沒有到百濟去我是不知道,不過他們很快就要到大唐來了。”

“使者?”張素下意識的問,李秀妍就點點頭說道:“根據商人傳來的消息,高向玄理再次帶著使者前來我大唐,目前已經登錄,不用幾日就能到達長安。這是我國第三次派使者來大唐,嚴格的說是第二次,因爲之前那次遇難了,根本連岸都沒能上。”

如果這才只是第二第三次,那麼倭國人貌似還沒學去什麼東西,張素摸著下巴琢磨一下,這樣的話乾脆讓他們什麼都不成好了。怎麼說這裡也是長安,張素的主場,要找別人的麻煩還是很容易的。

三日之後,果然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倭國遣唐押使高向玄理、大使河邊麻呂副使藥師惠日帶著人來到了長安。高向玄理在隋朝的時候就已經來到了中土,是倭國大化革新的重要人物,回去之後再一次跟著來了長安。

張素挺想見識一下這些倭國人到底是什麼樣,可惜不是他的職責,想了想,覺得還是跑去忽悠一下李恪才行,要不然這位皇帝答應了傳授什麼技術的那就不好了,盤算著應該已經接待過倭國的使者了,張素就跑去了皇宮。

“參見陛下。”張素禮也沒行,嘴裡喊了這麼一句就湊了過去,說道:“爲德兄,我聽說倭國的使者來了,特意跑來看看是什麼情況,他們有沒有帶什麼好東西來?”

“能帶什麼好擔心,他們是來要東西的。”李恪聳聳肩,張素暗道一句果然,不過聽這位皇帝的語氣,貌似不太好,難道被氣著了?正這麼琢磨這,李恪已經說道:“素哥兒,有個好消息得告訴你了,現在所有朝臣都支持征討倭國。”

“呃,這態度轉變的是不是太快了一點?”張素忍不住撓撓頭,問道:“難不成是因爲倭國使者的事情,他們惹到你了?”

李恪就講道:“昨日,我召見了河邊麻呂那些使者,他們邀請我們大唐傳授更多的技術知識,同時呈上了國書,號稱日出之國,國主更是自稱天皇。倭國,漢時就是屬國,不過他們現在顯然沒有稱臣的打算,而且明顯是想高我大唐一等。”

“呃。”張素不知道該怎麼說了,好像大唐就有義務教育別人科學技術意義,要求提得理所當然,問題是原本的歷史進程中,還真殷勤的讓將知識技術教給倭國人了,李恪就說道:“還有一點你或許沒有想到。”

“什麼?”張素接著問,李恪就說道:“百濟跟倭國的關係一向不錯,或者直接可以說,倭國是百濟的另一個宗主國,扶余義慈之前,扶余璋在位的時候,就把兒子送到了倭國做人質,這代表著什麼不用說了。”

張素點點頭,屬國國君將兒子送去做人質,表示忠誠是很常見的事情,長安城就住著不少這樣的人,只是張素沒想到百濟和倭國居然還有這樣的關係,李恪接著說道:“前兩日,蘇定方傳回來了情報,百濟有個逃脫了的大臣,叫做鬼室福信,這個人一直在奮力抵抗我們的大軍,送信去倭國將之前送去做人質,扶余璋的兒子扶余豐迎了回去。”

“鬼室福信,聽起來像是倭國人的名字。”張素下意識的說,李恪就說道:“也叫扶余福信,不用想也跟倭國有關係了。倭國人,我現在纔是看清楚了。”

“爲德兄,你還沒有說到底是什麼事情呢。”張素急不可耐的追問,李恪就說道:“鬼室福信迎回扶余豐,立扶余豐爲王,同時倭國還派了援兵前去援助百濟。朝堂之上,河邊麻呂宣讀國書之後要求我們從百濟撤兵,還要承認倭國是一個獨立的、應該受到尊重的強國。”

“我靠。”張素一拍桌子,說道:“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你居然還這麼淡定,幹他丫的啊。”

放在後世,大天朝沒資格說什麼了,不管此事的大唐,任何國家都沒有資格在跟前這麼牛逼,李恪就說道:“素哥兒淡定,這可是你一直再說的。不是我不生氣,而是早就生氣過了,當初我是直接就把茶杯砸在了河邊麻呂的臉上。”

李恪將腰間的軒轅劍解開放在桌子上,又笑了一下說道:“要不是尉遲恭和褚遂良他們都攔著,當初我就用你打造的這把劍直接把那些所謂的使者給砍了。現在平靜下來想想,生氣也沒有用,解決不了問題,所以不如淡定一點。”

“爲德兄,你居然還有這暴脾氣,之前可沒有想到。”張素突然笑了起來,大概能想象得到當初是什麼情況了,在朝堂之上就要殺人,而且還是親自動手,程咬金看了肯定也是對李恪很佩服的吧,這位皇帝比他還要渾了。

“朝堂之上,不應該見血,況且接近使者這個事情特殊。”李恪很是遺憾的說道:“而且兩國交戰況且不斬來使,怎麼說我大唐也是禮儀之邦,殺了他們的確不合適。褚遂良他們這麼一說我也就冷靜下來了,不過多少還是有些不夠解氣的感覺。”

張素就笑道:“殺他們幾個使者這算什麼出氣。要出氣當然是傾其國,直接將他們的天皇押到長安來處治了。爲德兄,這事兒你跟那些大臣也商議好了吧?”

李恪點點頭,說道:“這可不止是我氣憤,每一個人聽了很憤慨,倭國的那些使者已經被我給趕出了長安,讓他們帶著戰書回去了。不過要真跟倭國動武也還得先將百濟給平定下來,那邊距離倭國本身也近。”

倭國派了援兵到百濟,也相當於是在跟他們交戰了,如果倭國知道大唐已經跟他們宣戰,只怕派去百濟的人會更多,不過等河邊麻呂那些人回去,百濟早就被平了,倭國還在不在都不一定。

第三四八章 舞臺劇第二八〇章 遠征軍構想第二一一章 金銀多了也是個問題第三五六章 薛延陀的末日第一一〇章 紀念碑和凌煙閣第一六八章 還俗的契機第四二八章 制科開考第三七七章 放不下的李二第三四八章 舞臺劇第一九二章 婚期不同第二六〇章 繼續試驗第一四四章 放燈第七十五章 朝會開到家來了第二六一章 冬天裡的豐收第三六〇章 首演第三二六章 談判代表第一一七章 希望之光第三五三章 參天可汗道第一八七章 多了個丫鬟第一一五章 將丫鬟當秘書第二八〇章 遠征軍構想第一六二章 皇室的問題第三五二章 故意找茬第四二九章 黃土一抔第一三六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二四〇章 反季節蔬菜的嘗試第一二九章 法力無邊第二五〇章 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第三五九章 宣傳和彩排第一四八章 做佛要做歡喜佛第三二八章 唾手可得第三四四章 郵局的構想第九十六章 談心第十八章 尼瑪不造紙還不行了第二三四章 要的是熱鬧第一五三章 張氏官場定律第三十一章 關於利益分配的若干問題第四二五章 農耕畜養第三七五章 滋陰補陽第三五四章 無所謂有沒有陰謀第四一八章 龍與地下城第二〇〇章 一家人的智慧第四〇六章 攻入百濟第二一三章 圖謀第二三七章 催著該生娃了第五十五章 接二連三被搶奪第二十七章 別在男人面前喝醉啊美女第三十七章 刀劍是男人的浪漫第二五〇章 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第八十九章 論水泥的重要性第四十六章 該在戰爭中扮演什麼角色第三七六章 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第四二六章 搞個農業部第三九五章 六部變七部第四〇八章 倭國遣唐使第二八一章 抗命弒師第二十八章 張素二十一和張素解百納第十六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二二五章 原來沒那麼困難第二二八章 長安烤鴨第四〇六章 攻入百濟第一三三章 大新聞第三五一章 回紇使節?先晾一個小時再說第五十九章 和吐蕃人的衝突第一二三章 望陵毀觀第二八八章 離遠一點第一九一章 擇日成婚第一三〇章 信息媒介第三〇二章 殺子傳弟第二五七章 只能等第二七四章 事情敗露了第三四〇章 派對構想第二八三章 到達齊州第二七四章 事情敗露了第二十一章 讓俏寡婦先做好準備第八十三章 吐谷渾覆滅第八十二章 商人的道義第三一八章 輕而易舉第三六〇章 首演第十五章 臨水飲宴、曲水流觴第一三六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二一六章 關於窩邊草第一三三章 大新聞第三五六章 薛延陀的末日第八十章 貞觀年間的第一次約會第八十二章 商人的道義第三三七章 綠帽大將軍第一八七章 多了個丫鬟第三七七章 放不下的李二第一八六章 送上門來當丫鬟第三三四章 平事兒去第四二五章 農耕畜養第三九五章 六部變七部第一八二章 打擊規範第一五八章 算不算大功一件第二八一章 抗命弒師第四二二章 被打劫?好事。第三三七章 綠帽大將軍第二六七章 按原計劃進行第一二五章 授銜
第三四八章 舞臺劇第二八〇章 遠征軍構想第二一一章 金銀多了也是個問題第三五六章 薛延陀的末日第一一〇章 紀念碑和凌煙閣第一六八章 還俗的契機第四二八章 制科開考第三七七章 放不下的李二第三四八章 舞臺劇第一九二章 婚期不同第二六〇章 繼續試驗第一四四章 放燈第七十五章 朝會開到家來了第二六一章 冬天裡的豐收第三六〇章 首演第三二六章 談判代表第一一七章 希望之光第三五三章 參天可汗道第一八七章 多了個丫鬟第一一五章 將丫鬟當秘書第二八〇章 遠征軍構想第一六二章 皇室的問題第三五二章 故意找茬第四二九章 黃土一抔第一三六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二四〇章 反季節蔬菜的嘗試第一二九章 法力無邊第二五〇章 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第三五九章 宣傳和彩排第一四八章 做佛要做歡喜佛第三二八章 唾手可得第三四四章 郵局的構想第九十六章 談心第十八章 尼瑪不造紙還不行了第二三四章 要的是熱鬧第一五三章 張氏官場定律第三十一章 關於利益分配的若干問題第四二五章 農耕畜養第三七五章 滋陰補陽第三五四章 無所謂有沒有陰謀第四一八章 龍與地下城第二〇〇章 一家人的智慧第四〇六章 攻入百濟第二一三章 圖謀第二三七章 催著該生娃了第五十五章 接二連三被搶奪第二十七章 別在男人面前喝醉啊美女第三十七章 刀劍是男人的浪漫第二五〇章 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第八十九章 論水泥的重要性第四十六章 該在戰爭中扮演什麼角色第三七六章 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第四二六章 搞個農業部第三九五章 六部變七部第四〇八章 倭國遣唐使第二八一章 抗命弒師第二十八章 張素二十一和張素解百納第十六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二二五章 原來沒那麼困難第二二八章 長安烤鴨第四〇六章 攻入百濟第一三三章 大新聞第三五一章 回紇使節?先晾一個小時再說第五十九章 和吐蕃人的衝突第一二三章 望陵毀觀第二八八章 離遠一點第一九一章 擇日成婚第一三〇章 信息媒介第三〇二章 殺子傳弟第二五七章 只能等第二七四章 事情敗露了第三四〇章 派對構想第二八三章 到達齊州第二七四章 事情敗露了第二十一章 讓俏寡婦先做好準備第八十三章 吐谷渾覆滅第八十二章 商人的道義第三一八章 輕而易舉第三六〇章 首演第十五章 臨水飲宴、曲水流觴第一三六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二一六章 關於窩邊草第一三三章 大新聞第三五六章 薛延陀的末日第八十章 貞觀年間的第一次約會第八十二章 商人的道義第三三七章 綠帽大將軍第一八七章 多了個丫鬟第三七七章 放不下的李二第一八六章 送上門來當丫鬟第三三四章 平事兒去第四二五章 農耕畜養第三九五章 六部變七部第一八二章 打擊規範第一五八章 算不算大功一件第二八一章 抗命弒師第四二二章 被打劫?好事。第三三七章 綠帽大將軍第二六七章 按原計劃進行第一二五章 授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夹江县| 温宿县| 彭阳县| 佛学| 蕲春县| 延寿县| 成武县| 瑞丽市| 安塞县| 新巴尔虎左旗| 五寨县| 富阳市| 桐柏县| 车致| 和静县| 丰台区| 遂昌县| 阳西县| 德州市| 瑞安市| 大埔县| 册亨县| 博乐市| 会昌县| 布尔津县| 阳谷县| 桂东县| 侯马市| 盐山县| 台山市| 华容县| 重庆市| 尼玛县| 太仆寺旗| 阿克苏市| 肥乡县| 巨鹿县| 博爱县| 鹤山市| 安义县| 洛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