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二六章 搞個農業部

土豆雖然沒包括五穀雜糧裡面,不過據說這卻是後世天朝的五大主食之一,前世的張素只是將土豆當做蔬菜和小吃,但在農村長大,加上小說的介紹,對土豆也是破我瞭解,這種東西很容易種植,而產量非常高。

“所以說,只要我們把這土豆帶回來,如果遇到天災就可以有效的遏制饑荒,不至於讓老百姓去啃樹皮甚至吃觀音土。”張素接著這麼忽悠,李恪頓時眼睛一亮,說道:“這樣聽來土豆到的確是好東西,素哥兒,這土豆到底是哪裡的東西?”

“這個我也不清楚,只能讓程咬金他們到時候去找了。”張素無奈的攤了攤手,土豆後世學名叫馬鈴薯,每個地方的稱呼都不一樣,有叫地蛋的、有叫洋芋的等等,按照歷史進程得到十八世紀纔會進入天朝。

土豆的原產地是哪裡張素也不清楚,據說是華人從東南亞帶回來的,東南亞也就是中南半島和柔佛、爪哇那些國家,具體是哪裡張素怎麼能搞得清楚。這也不要緊,程咬金不說說要將那些國家翻個底朝天呢,順便刨刨地也就可以了。

回到家裡,第一時間跟李秀妍和武順說了要成立農耕畜養研究小組的決定,李秀妍嫌張素這個隨口胡掰的名字太長,搞研究的叫這個名字沒有問題,商會可不能這麼來,於是張素再次提議,說道:“那麼就叫農機分會好了,專門負責銷售農業機械。”

《大唐日報》早已經覆蓋到了整個大唐,打著爲百姓謀福的旗號開始大量尋找有經驗的人手,長安大學裡面也拉起了班子,雖然那些學生也才接觸這個學科,不過可以跟著老師一邊學一邊研究,兩全其美。

之前報考農業專業的人可不多,主要是很多人覺得辛辛苦苦讀書最後還是去種田有點本末倒置,現在朝廷重視農耕畜養的事情開始諸見報端,人們才反應過來,學農業不一定就做不了官,至少現在這些學生肯定會被朝廷重用。

人們意識到這個事情也是好事,這樣一來的話明年招收新生報考的學生就會變多了,只不過再多似乎也遠遠不夠需求要培養師資力量就是個很麻煩很費時的事情。李秀妍就說道:“在其他地方辦大學的事情還是以後再說吧,我們的農機分會已經成立了,工匠也找到了不少,問題是根本沒有東西生產。”

工匠倒是簡單,不需要非得精通農耕技術才行,畫個圖紙給他們就能做,張素就說道:“這個簡單,耬車之類的工具不都是現成的麼,照著仿製就可以了,不過沒有朝廷的助推還真是個問題。還是不要急,等我去跟爲德兄商議一下再說,現在還是讓長安學院的那些師生大力研究。”

張素一直想推廣知識產權保護,仿造似乎有點違背初衷,不過也沒辦法,他就算想給專利費也找不到人,趙過是西漢時期的人,如果真的有專利法,這三角耬車也已經過保護期了吧?

這個時候,被李恪召見威脅的室韋、靺鞨和契丹已經傳回來了消息,再次見到李恪的時候他就說道:“室韋和靺鞨已經同意了,朝會上商議過後決定,因爲靺鞨分爲兩個部落,所以設置忽汗等州,再置渤海都督府統轄。”

靺鞨部落就在渤海附近,這個名字並不出人意料,李恪接著說道:“往上設置勃利等州,再置黑水都督府。室韋部落則置室韋都督府,軍事方面統一歸安東都護府管理。”

現在靺鞨跟室韋是劃作殖民地,跟中天竺的管理一樣,那麼都護府的都督肯定是大唐指派過去的,任期數年之後再調回來,張素點點頭說道:“還有契丹呢?”

“契丹現在還沒有迴應,我估計是並不樂意。”李恪笑著搖搖頭,張素就說道:“不樂意也不要緊,咱們搞殖民主義也可以分層次,向這些聽話的,咱們可以對他們好一點,不要只知道一味的壓榨,這樣還能避免他們受不了搞起義,如果非得逼我們去武力征服,那麼就不用客氣了。”

“可以再等一段時間再說,反正劉仁軌還在安東半島待命。”李恪對契丹根本不在意,不同意不過也就是費點事而已,張素就說道:“你這可以等,我那邊可等不了了,商會已經成立了農機分會,朝廷的農業部門怎麼樣了?”

“還在商議之中,主要還將不太清楚怎麼這樣一個部門到底該賦予什麼職能。”這種事情肯定要花時間去商討,批準到成立也需要一些手續,張素卻是不耐煩的說道:“這有什麼難決定的,我來跟你說好了。”

“首先,要確定這是掌管農業的部門,農業又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水產也就是魚蝦這些,貌似也就這三個了吧?我想漏的你們自己去添加。”

“確定這些剩下的就好辦了,種植業的部門去搞種植、農耕技術,縣級部門的人直接派去田裡指導百姓耕種,畜牧業的就是搞獸醫等等,總之是各方面相關的都得有,越周全越好。現在不管是你的私人腰包還是朝廷的稅收,都越來越鼓了,還怕多養一些公務員麼?”

大唐現在的人口還在快速增加,不過公務員也就一萬多個,好幾千人中才有一個是公務員,而張素穿越過來的年代,這個比例是二十六比一。嗯,有些事情沒法說太細,人家也不讓你說,會有磚家跳出來駁斥,說不定還會被查水錶。

廉政和高效的朝廷是很必要的,不過也不需要精簡到這個地步,比如之前聊起興修水利的事情,李恪有跟張素說過,整個大唐管理全國河流、水務、水利的人只有十六個。這不是坑爹麼,再精簡也不該是這樣的精簡法。

一起張素一直憤憤不平屁事不幹吸血鬼太多,現在卻是嫌大唐的公務員太少,事情根本安排不過來,當然這不是爲了精簡,而是朝廷部門還不完善,很多東西還意識不到。李恪點點頭,說道:“本來商討的只是,現在戶部成立一個司,照素哥兒你這麼說,只怕得直接成立一個部才行。”

“本來農業跟商業都是一樣重要的,商有商務部,農置農業部有什麼不可以?”張素就說道:“不過嘗試的話,先不要忙著甚至部級官署也可以,反正短時間之內也找不到那麼多人來負責。”

“我現在的確是求賢若渴,素哥兒有什麼好辦法?”想做的事情越多,需要的人才也就越多,李恪沒少爲此頭疼,張素就說道:“用科舉選拔唄,常科中有沒有相關的?沒有的話直接設置制科不也就可以了。”

制科是是唐朝科舉中臨時設置的科目,不是每年都有,目的是選拔特殊人才,這應該也算吧?張素接著又道:“說起來常科雖然分爲五十多類,不過在我看來有些挺沒有必要,多年岳父大人聽我的意見改革了科舉,搞科舉糊名謄錄等一系列的制度,徹底搞垮了那些士族門閥,現在我感覺你也該改革科舉了。”

現在的科舉考試,跟張素的印象是跟後世的公務員考試差不多,都那麼扯淡又另所有讀書人都瘋狂,李恪愣了一下,說道:“素哥兒,你不要總是天上一腳地上一腳的,我問你有什麼招攬人才的好辦法,你又扯到改革科舉考試去了。”

張素就說道:“科舉考試每年都考,而你現在想用人卻找不到人才,這難道還不說明科舉考試有問題麼?有問題就去改進,覺得沒有什麼作用的那些可以撤掉,需要的添加進去,這樣不是更好。”

李恪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張素就說道:“也對,先不要扯那麼遠,事情總得一步一步來,趕緊將農業部成立纔是正事,人少一點也不要緊,一開始先嚐試嘛,農機分會那邊還等著呢,沒有朝廷的幫襯,將耬車製造出來老百姓也不會來買,總不能一直讓工匠等著吧?”

李恪就說道:“素哥兒莫急,現在不過才深秋,距離開春耕種還早著呢,除了商會的溫室大棚,大雪紛飛的季節還能種什麼?”

“播種是不急,水利呢?”張素翻翻白眼,說道:“我們又不是隻製造耬車,還有水車、翻車這些呢。耬車製造容易,價格不貴,我們也沒想用這個去賺錢,老百姓可以自己買回去用,但讓每家每戶的老百姓都去搞一套灌溉的機械,這可不現實。”

“所以這需要朝廷去出面,派人是實際考察,天地距離河流有多遠,怎樣才能更好的將水引到田裡去灌溉,水車具體需要怎麼安置都是需要實際去看了才能決定的,你們興修水利,不會是挖個池塘就算了吧?”

第二九六章 潛移默化第三二七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三四五章 最早的郵政編碼第十五章 臨水飲宴、曲水流觴第一二三章 望陵毀觀第三五三章 參天可汗道第八十三章 吐谷渾覆滅第二一三章 圖謀第二六九章 坦白從寬第二四一章 失敗後的總結第二六四章 關於起名二三事第二七二章 兔兒爺稱心第一一三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三二二章 迫擊炮第二二八章 長安烤鴨第二八八章 離遠一點第三六八章 神僧?神棍?第二八七章 錯綜複雜第三一四章 不去不行第一二八章 開門紅後得造勢第一二九章 法力無邊第三五九章 宣傳和彩排第一六三章 說服第一三八章 標點符號第三六二章 長安大戲院第三八四章 家長裡短第二五四章 長樂和豫章的憂心第二九三章 百濟新羅,角色轉換第四一六章 再去欺負玄奘第五十一章 時鐘和用馬車拉的錢第二五七章 只能等第四二九章 黃土一抔第二五四章 長樂和豫章的憂心第四一〇章 史上第一份周邊第二四六章 迎接英雄歸來第三七五章 滋陰補陽第四一〇章 史上第一份周邊第三九〇章 軍醫第一一四章 著名神棍第二五二章 猜想第三一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九六章 潛移默化第二〇〇章 一家人的智慧第二章 身份尊貴卻也不是那麼風光第三九〇章 軍醫第一二三章 望陵毀觀第二五八章 開枝散葉第三三六章 遲來的起名第三一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四七章 泰山封禪第二三五章 猜測第三七〇章 延年益壽第二六〇章 繼續試驗第二十四章 專利指不上保密要做好第八十二章 商人的道義第一四五章 想砸場子?還嫩點第七十八章 未來女皇帝一家都是奇葩第二〇五章 深入探討第三二〇章 安撫民心第五十四章 初登李家門第三五一章 回紇使節?先晾一個小時再說第十九章 一顆憂國憂民的心第二〇五章 深入探討第六十九章 富可敵國第七十八章 未來女皇帝一家都是奇葩第二一六章 關於窩邊草第一一九章 震撼全場第一一七章 希望之光第二七九章 波斯王子第三十九章 聖道之劍、軒轅夏禹第七十九章 長公主的心結第四二八章 制科開考第一五四章 科舉該改革了第十八章 尼瑪不造紙還不行了第二三〇章 爲科研獻身自古就有第四三〇章 通婚和蓄勢待發第一五四章 科舉該改革了第九十七章 學院規劃第四十一章 從單劍變成了對劍第二五一章 回擊第二章 身份尊貴卻也不是那麼風光第二三九章 輕鬆佔領吐蕃第一七一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一四六章 讓人捉急的智商第二四五章 養子、親子、私生子第一九二章 婚期不同第三一〇章 勸說第二十一章 讓俏寡婦先做好準備第一七八章 貼身丫鬟是導師第一章 穿越後的樂趣是做史上第一第四三八章 穩步前進第一六六章 唐超首個冠軍誕生第二六〇章 繼續試驗第一四二章 元宵佳節第一二五章 授銜第三四四章 郵局的構想第四十九章 忘年交什麼的見鬼去吧第三二五章 儈子手第三〇六章 商鋪停業第三七一章 戲班
第二九六章 潛移默化第三二七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三四五章 最早的郵政編碼第十五章 臨水飲宴、曲水流觴第一二三章 望陵毀觀第三五三章 參天可汗道第八十三章 吐谷渾覆滅第二一三章 圖謀第二六九章 坦白從寬第二四一章 失敗後的總結第二六四章 關於起名二三事第二七二章 兔兒爺稱心第一一三章 不負如來不負卿第三二二章 迫擊炮第二二八章 長安烤鴨第二八八章 離遠一點第三六八章 神僧?神棍?第二八七章 錯綜複雜第三一四章 不去不行第一二八章 開門紅後得造勢第一二九章 法力無邊第三五九章 宣傳和彩排第一六三章 說服第一三八章 標點符號第三六二章 長安大戲院第三八四章 家長裡短第二五四章 長樂和豫章的憂心第二九三章 百濟新羅,角色轉換第四一六章 再去欺負玄奘第五十一章 時鐘和用馬車拉的錢第二五七章 只能等第四二九章 黃土一抔第二五四章 長樂和豫章的憂心第四一〇章 史上第一份周邊第二四六章 迎接英雄歸來第三七五章 滋陰補陽第四一〇章 史上第一份周邊第三九〇章 軍醫第一一四章 著名神棍第二五二章 猜想第三一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九六章 潛移默化第二〇〇章 一家人的智慧第二章 身份尊貴卻也不是那麼風光第三九〇章 軍醫第一二三章 望陵毀觀第二五八章 開枝散葉第三三六章 遲來的起名第三一二章 最後的準備第二四七章 泰山封禪第二三五章 猜測第三七〇章 延年益壽第二六〇章 繼續試驗第二十四章 專利指不上保密要做好第八十二章 商人的道義第一四五章 想砸場子?還嫩點第七十八章 未來女皇帝一家都是奇葩第二〇五章 深入探討第三二〇章 安撫民心第五十四章 初登李家門第三五一章 回紇使節?先晾一個小時再說第十九章 一顆憂國憂民的心第二〇五章 深入探討第六十九章 富可敵國第七十八章 未來女皇帝一家都是奇葩第二一六章 關於窩邊草第一一九章 震撼全場第一一七章 希望之光第二七九章 波斯王子第三十九章 聖道之劍、軒轅夏禹第七十九章 長公主的心結第四二八章 制科開考第一五四章 科舉該改革了第十八章 尼瑪不造紙還不行了第二三〇章 爲科研獻身自古就有第四三〇章 通婚和蓄勢待發第一五四章 科舉該改革了第九十七章 學院規劃第四十一章 從單劍變成了對劍第二五一章 回擊第二章 身份尊貴卻也不是那麼風光第二三九章 輕鬆佔領吐蕃第一七一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一四六章 讓人捉急的智商第二四五章 養子、親子、私生子第一九二章 婚期不同第三一〇章 勸說第二十一章 讓俏寡婦先做好準備第一七八章 貼身丫鬟是導師第一章 穿越後的樂趣是做史上第一第四三八章 穩步前進第一六六章 唐超首個冠軍誕生第二六〇章 繼續試驗第一四二章 元宵佳節第一二五章 授銜第三四四章 郵局的構想第四十九章 忘年交什麼的見鬼去吧第三二五章 儈子手第三〇六章 商鋪停業第三七一章 戲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西县| 镶黄旗| 石台县| 泰顺县| 阿鲁科尔沁旗| 伊宁县| 涿州市| 天长市| 阿尔山市| 辽宁省| 民勤县| 郧西县| 淮南市| 高碑店市| 泰顺县| 伊宁市| 定安县| 石狮市| 汉沽区| 清原| 武胜县| 武清区| 宁津县| 普洱| 镇沅| 黔西县| 手游| 兴仁县| 尚义县| 衢州市| 壤塘县| 鄂托克旗| 山东省| 彰化市| 阿荣旗| 朝阳市| 湘阴县| 双城市| 临高县| 泸州市| 湘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