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自縊而亡,李恪以國公之禮葬之,並且讓其陪葬昭陵。同時讓長孫衝繼承爵位,不過是經過遞減的郡公,而不再是國公。據長樂回來之後說,喪禮上,長孫衝雖然沒有再對她有什麼惡劣的態度,當然更不可能表現得熱情。
這對原本歷史中的夫妻,本來的表兄妹,在張素橫插一桿之後終究是變得形同陌路,可以肯定的是,張素對此不會有絲毫的愧疚。
契丹的表現並沒有他們的態度那麼強硬,劉仁軌率領著聯合大軍一路過去勢如破竹,一個月的時間都沒用就已經徹底搞定。契丹首領,李二當初認命的松漠都督府都督在李恪的授意之下,直接被斬首。
殺了首領,大部分青壯年被壓回大唐做俘虜,這些損失契丹至少需要幾十年才能挽回,以後在大唐的控制之下,契丹永遠都別想達到原本歷史中那麼強盛。至於戰俘,現在大唐只會嫌人手不夠,畢竟原本的西突厥、高句麗等地方也該開始建設了。
在大唐的嚴厲要求之下,西突厥和吐蕃人除了生活方式沒有更改,其他都已經全部跟大唐靠攏,特別是年輕人,得益於張素的洗腦教育,已經徹底把自己當成了大唐人,對大唐的歷史文化如數家珍,他們自己的歷史責備可以遺忘。
同化已經有了相當的成效,那麼接下來的該做的就是把那些這些人當成真正的大唐人去對待,畢竟那邊早已經是大唐的領土,想要永遠守住不至於分裂,這些都是必須做的,當然有些政策上還是會有不一樣的。
最重要的還是張素一直強調的人口問題,第一不能讓他們的人口發展太快,第二得鼓勵周邊地區互相進行通婚,用這種方式去稀釋他們原本的血統,長久之後直接將他們變成漢人。
“我的想法就是這樣的,彙報完畢。”張素說完一本正經的行禮然後坐下,天朝人的領土觀念非常強,不管是哪個朝代歷經了什麼樣的變化,統一這個概念都深入人心,每個朝代的開國皇帝都要做到統一纔算是完成大業,不是說稱帝就之後就滿足了。
雖然如此,但因爲很多原因,其實很多還很蛋疼,即使是二十一世紀也是一樣,但即使是如此,其實很多人心裡還是惦記著,不止是那些有糾紛的,還有外興安嶺、庫頁島等等也是一樣,反正張素是希望能夠收回來,雖然根本指望不上。
“只要我大唐的人口占據絕大多數,要做到這樣倒也不難。”褚遂良點點頭,他最近同意張素意見的時候越來越多了,李績跟著說道:“吐蕃人和突厥人可以如此,不過高句麗人還得登上一等,畢竟那邊的同化時間比較晚,還沒有達到現在的程度。”
李恪跟著笑道:“根據素哥兒的這個提議,我倒是有了個主意,首先可以讓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互相通婚,淡薄他們的民族觀念對我們也很有好處,等遼東那邊的人口增長起來再跟互相通婚,契丹、靺鞨和室韋之間也可以這麼幹。”
契丹被強行征服,李恪已經派人去接管松漠都護府,以現在的情況要怎麼做都是他一句話的事情,尉遲恭就說道:“陛下,臣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只是也需要限制,不能大規模的進行。臣擔心這些部落因爲通婚融爲一體,到時候帶給我大唐的麻煩會更大。”
“嗯,這個問題的確不能不考慮。”李恪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還是仔細思量再做打算,現在我們首先該做的還是開發建設北庭道、安西道和安東半島,然後就是其他屬國的整合了,不將這些問題解決,始終不能揮軍西下。”
這個西下,指的就是西域往西,李恪早已經卯足了勁大幹一場,張素也跟期待這個時刻快點來臨,原本的歷史進程中蒙古大軍打到了歐洲多瑙河,張素很想看看現在的大唐能做到什麼程度,能不能創造一個記錄出來。
對於其他屬國的的轉化並沒有遇到什麼阻力,有了契丹的前車之鑑,沒有任何一個部落敢於違抗,不順利的地方還是中天竺。天竺都護府建立了起來,大唐派去了五萬駐軍由王玄策進行統領,這些並沒有引起天竺人任何的不滿。
問題依舊處在宗教上,婆羅門教在天竺根深蒂固,僧侶又處在種姓制度的最高層,用道教替換的過程引起衝突也在所難免,張素回到報社正在想著該怎麼寫新聞稿,李秀妍和武順摸了進來,一看就說道:“既然早就知道在所難免,那麼肯定也有應對之策了吧?”
“這還需要什麼應對之策,直接將攪事的殺掉也就行了。”張素就說道:“的確是有所準備,不過有些超乎意料了,貌似麻煩不小。”
“難道失控了?”武順跟著問,張素搖搖頭,說道:“這倒不至於,只是一時間想解決也不可能。”
說著覺得還是應該解釋一下具體的事情,張素就接著說道:“事情是這樣的,婆羅門教和種姓制度遍佈整個天竺,我們大唐這樣做引起了整個天竺婆羅門教的反彈,如果只是中中天竺如此的話,要解決其實很簡單,但牽扯到整個天竺就麻煩了。”
“婆羅門教的勢力那麼多?那佛教呢?”武順接著問,張素抓抓頭說道:“你這麼問我也沒法回答你,因爲我一樣搞不清楚,天竺那邊本來就複雜得很。”
李秀妍卻是說道:“如果種姓制度遍佈整個天竺,那麼婆羅門教的勢力就不用多說了,我們現在想用道門取而代之,搞不好在婆羅門教的操縱之下,東南西北四方天竺都會前來攻擊,那纔是真正的麻煩。”
種姓制度的確遍佈整個天竺,這點很明確,後世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很多國家一樣存在,這些地方現在都被大唐成爲是天竺。張素就說道:“現在還沒有到這個程度,王玄策也能應付自如,但的確有非常大的可能演變成這樣。”
只要不傻,沒人會任由別人來蠶食自己的利益,大唐在南海打得風生水起,王玄策直接將中天竺的所有宗教替換爲道門,這都讓婆羅門教警惕,他們控制著軍政,估計距離大規模的動亂也要不了多長時間了。
“如此一來的話,五萬駐軍似乎太少了,陛下是不是打算增加駐軍?”武順跟著又問,張素就說道:“這倒是沒有,天竺雖然大,但是軍隊太面了,而且我們還有火炮,五萬人已經足夠控制住中天竺。”
“這種事關重大的時候,這麼輕敵好麼?”李秀妍忍不住質疑,張素就說道:“不是輕敵而不爲所動,陛下他是在等。”
張素說著翻出地圖,自從新地圖測繪出來之後,他就拿去大規模的印刷了,經常在報社的辦公室辦公,自然也放了一份。他往上面一指,說道:“天竺那邊,本來即使婆羅門教不攪事我們也會主動出擊的,只要我們控制了這一塊一切就多好說了。”
張素指的就是馬六甲海峽,跨過之後一大塊都是天竺,在這之前首先得拿下中南半島,李秀妍就說道:“現在蘇定方還在都還沒有到爪哇,而程知節也還在安南那邊,什麼時候才能控制這個馬六甲海峽。”
“根據估計,怎麼著也還得有個半年的時間吧。”張素沉吟了一下,李秀妍再次忍不住翻白眼,說道:“半年,天竺那邊都不知道什麼情況,你一問婆羅門教的人會等著我們把這邊完全控制之後再動手?”
武順跟著說道:“我也覺得這樣不靠譜,要是發生意外的話那五萬大唐士卒怎麼辦?你還是去勸勸陛下,讓陛下也增加一些駐軍纔是,反正契丹平定之後,我大唐也就只有在這邊有戰事了。”
“放心好了,我們也不是死等著沸海這邊。”張素不在意說著,再次往地圖上面一指,說道:“等著南海這邊局勢穩定,不過是在等大舉進攻的機會而已,如果提前出什麼意外的話,不要忘記我們這邊還有個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在原本歷史中的統轄範圍已經到阿富汗一帶,現在還包括整個吐蕃,出兵天竺是很簡單的事情,只是都護府距離天竺有點距離而已,本來直接派兵征討天竺都可以,不過現在大唐正在鉚勁大幹一場,所以才剋制著而已。
“看來我們是瞎操心了。”李秀妍一看之後放心了下來,張素就笑道:“別這麼說,咱們家大門口可還掛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對聯呢。”
“得益於你的這種宣傳,現在哪個人張口閉口不是討論國家大事。”武順說道:“因爲我們的商船被打劫的事情,現在商會的人也非常關注沸海那邊的戰事,說起來也打那麼長時間了,到底找到海盜的蹤跡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