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三〇章 通婚和蓄勢待發

長孫無忌自縊而亡,李恪以國公之禮葬之,並且讓其陪葬昭陵。同時讓長孫衝繼承爵位,不過是經過遞減的郡公,而不再是國公。據長樂回來之後說,喪禮上,長孫衝雖然沒有再對她有什麼惡劣的態度,當然更不可能表現得熱情。

這對原本歷史中的夫妻,本來的表兄妹,在張素橫插一桿之後終究是變得形同陌路,可以肯定的是,張素對此不會有絲毫的愧疚。

契丹的表現並沒有他們的態度那麼強硬,劉仁軌率領著聯合大軍一路過去勢如破竹,一個月的時間都沒用就已經徹底搞定。契丹首領,李二當初認命的松漠都督府都督在李恪的授意之下,直接被斬首。

殺了首領,大部分青壯年被壓回大唐做俘虜,這些損失契丹至少需要幾十年才能挽回,以後在大唐的控制之下,契丹永遠都別想達到原本歷史中那麼強盛。至於戰俘,現在大唐只會嫌人手不夠,畢竟原本的西突厥、高句麗等地方也該開始建設了。

在大唐的嚴厲要求之下,西突厥和吐蕃人除了生活方式沒有更改,其他都已經全部跟大唐靠攏,特別是年輕人,得益於張素的洗腦教育,已經徹底把自己當成了大唐人,對大唐的歷史文化如數家珍,他們自己的歷史責備可以遺忘。

同化已經有了相當的成效,那麼接下來的該做的就是把那些這些人當成真正的大唐人去對待,畢竟那邊早已經是大唐的領土,想要永遠守住不至於分裂,這些都是必須做的,當然有些政策上還是會有不一樣的。

最重要的還是張素一直強調的人口問題,第一不能讓他們的人口發展太快,第二得鼓勵周邊地區互相進行通婚,用這種方式去稀釋他們原本的血統,長久之後直接將他們變成漢人。

“我的想法就是這樣的,彙報完畢。”張素說完一本正經的行禮然後坐下,天朝人的領土觀念非常強,不管是哪個朝代歷經了什麼樣的變化,統一這個概念都深入人心,每個朝代的開國皇帝都要做到統一纔算是完成大業,不是說稱帝就之後就滿足了。

雖然如此,但因爲很多原因,其實很多還很蛋疼,即使是二十一世紀也是一樣,但即使是如此,其實很多人心裡還是惦記著,不止是那些有糾紛的,還有外興安嶺、庫頁島等等也是一樣,反正張素是希望能夠收回來,雖然根本指望不上。

“只要我大唐的人口占據絕大多數,要做到這樣倒也不難。”褚遂良點點頭,他最近同意張素意見的時候越來越多了,李績跟著說道:“吐蕃人和突厥人可以如此,不過高句麗人還得登上一等,畢竟那邊的同化時間比較晚,還沒有達到現在的程度。”

李恪跟著笑道:“根據素哥兒的這個提議,我倒是有了個主意,首先可以讓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互相通婚,淡薄他們的民族觀念對我們也很有好處,等遼東那邊的人口增長起來再跟互相通婚,契丹、靺鞨和室韋之間也可以這麼幹。”

契丹被強行征服,李恪已經派人去接管松漠都護府,以現在的情況要怎麼做都是他一句話的事情,尉遲恭就說道:“陛下,臣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只是也需要限制,不能大規模的進行。臣擔心這些部落因爲通婚融爲一體,到時候帶給我大唐的麻煩會更大。”

“嗯,這個問題的確不能不考慮。”李恪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還是仔細思量再做打算,現在我們首先該做的還是開發建設北庭道、安西道和安東半島,然後就是其他屬國的整合了,不將這些問題解決,始終不能揮軍西下。”

這個西下,指的就是西域往西,李恪早已經卯足了勁大幹一場,張素也跟期待這個時刻快點來臨,原本的歷史進程中蒙古大軍打到了歐洲多瑙河,張素很想看看現在的大唐能做到什麼程度,能不能創造一個記錄出來。

對於其他屬國的的轉化並沒有遇到什麼阻力,有了契丹的前車之鑑,沒有任何一個部落敢於違抗,不順利的地方還是中天竺。天竺都護府建立了起來,大唐派去了五萬駐軍由王玄策進行統領,這些並沒有引起天竺人任何的不滿。

問題依舊處在宗教上,婆羅門教在天竺根深蒂固,僧侶又處在種姓制度的最高層,用道教替換的過程引起衝突也在所難免,張素回到報社正在想著該怎麼寫新聞稿,李秀妍和武順摸了進來,一看就說道:“既然早就知道在所難免,那麼肯定也有應對之策了吧?”

“這還需要什麼應對之策,直接將攪事的殺掉也就行了。”張素就說道:“的確是有所準備,不過有些超乎意料了,貌似麻煩不小。”

“難道失控了?”武順跟著問,張素搖搖頭,說道:“這倒不至於,只是一時間想解決也不可能。”

說著覺得還是應該解釋一下具體的事情,張素就接著說道:“事情是這樣的,婆羅門教和種姓制度遍佈整個天竺,我們大唐這樣做引起了整個天竺婆羅門教的反彈,如果只是中中天竺如此的話,要解決其實很簡單,但牽扯到整個天竺就麻煩了。”

“婆羅門教的勢力那麼多?那佛教呢?”武順接著問,張素抓抓頭說道:“你這麼問我也沒法回答你,因爲我一樣搞不清楚,天竺那邊本來就複雜得很。”

李秀妍卻是說道:“如果種姓制度遍佈整個天竺,那麼婆羅門教的勢力就不用多說了,我們現在想用道門取而代之,搞不好在婆羅門教的操縱之下,東南西北四方天竺都會前來攻擊,那纔是真正的麻煩。”

種姓制度的確遍佈整個天竺,這點很明確,後世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很多國家一樣存在,這些地方現在都被大唐成爲是天竺。張素就說道:“現在還沒有到這個程度,王玄策也能應付自如,但的確有非常大的可能演變成這樣。”

只要不傻,沒人會任由別人來蠶食自己的利益,大唐在南海打得風生水起,王玄策直接將中天竺的所有宗教替換爲道門,這都讓婆羅門教警惕,他們控制著軍政,估計距離大規模的動亂也要不了多長時間了。

“如此一來的話,五萬駐軍似乎太少了,陛下是不是打算增加駐軍?”武順跟著又問,張素就說道:“這倒是沒有,天竺雖然大,但是軍隊太面了,而且我們還有火炮,五萬人已經足夠控制住中天竺。”

“這種事關重大的時候,這麼輕敵好麼?”李秀妍忍不住質疑,張素就說道:“不是輕敵而不爲所動,陛下他是在等。”

張素說著翻出地圖,自從新地圖測繪出來之後,他就拿去大規模的印刷了,經常在報社的辦公室辦公,自然也放了一份。他往上面一指,說道:“天竺那邊,本來即使婆羅門教不攪事我們也會主動出擊的,只要我們控制了這一塊一切就多好說了。”

張素指的就是馬六甲海峽,跨過之後一大塊都是天竺,在這之前首先得拿下中南半島,李秀妍就說道:“現在蘇定方還在都還沒有到爪哇,而程知節也還在安南那邊,什麼時候才能控制這個馬六甲海峽。”

“根據估計,怎麼著也還得有個半年的時間吧。”張素沉吟了一下,李秀妍再次忍不住翻白眼,說道:“半年,天竺那邊都不知道什麼情況,你一問婆羅門教的人會等著我們把這邊完全控制之後再動手?”

武順跟著說道:“我也覺得這樣不靠譜,要是發生意外的話那五萬大唐士卒怎麼辦?你還是去勸勸陛下,讓陛下也增加一些駐軍纔是,反正契丹平定之後,我大唐也就只有在這邊有戰事了。”

“放心好了,我們也不是死等著沸海這邊。”張素不在意說著,再次往地圖上面一指,說道:“等著南海這邊局勢穩定,不過是在等大舉進攻的機會而已,如果提前出什麼意外的話,不要忘記我們這邊還有個都護府。”

安西都護府在原本歷史中的統轄範圍已經到阿富汗一帶,現在還包括整個吐蕃,出兵天竺是很簡單的事情,只是都護府距離天竺有點距離而已,本來直接派兵征討天竺都可以,不過現在大唐正在鉚勁大幹一場,所以才剋制著而已。

“看來我們是瞎操心了。”李秀妍一看之後放心了下來,張素就笑道:“別這麼說,咱們家大門口可還掛著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對聯呢。”

“得益於你的這種宣傳,現在哪個人張口閉口不是討論國家大事。”武順說道:“因爲我們的商船被打劫的事情,現在商會的人也非常關注沸海那邊的戰事,說起來也打那麼長時間了,到底找到海盜的蹤跡沒有?”

第一八六章 送上門來當丫鬟第二六二章 技術推廣第四〇一章 三條絲綢之路第三八九章 醫術傳承第十六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二五五章 李泰的政績工程第一八八章 寶馬香車第三五六章 薛延陀的末日第三二七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二一六章 關於窩邊草第四一七章 種姓制度第三九六章 漢字文化圈第三六四章 去噁心人第二一八章 擴張的問題第一八九 配置公車第二六九章 坦白從寬第二十六章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第一二四章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三三〇章 輕而易舉第一九九章 紙幣的設計第二十二章 不能小看大唐公主第二四〇章 反季節蔬菜的嘗試第三七六章 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第一九六章 搬家不容易第三七九章 登基第四十九章 忘年交什麼的見鬼去吧第三〇一章 賢婿,你怎麼看?第四一六章 再去欺負玄奘第二九五章 動態圖的吸引力第二〇九章 銀行開業第四三五章 天方夜譚第五十章 商業間諜出現了第九十九章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第九十八章 建立私學二三事第十章 無兄弟,不蹴鞠第一三八章 標點符號第三四九章 敕勒部族來朝第二五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七九章 波斯王子第九章 足球不是這麼踢的啊混蛋第一〇三章 法號戒色第一四九章 開拓思維第一一〇章 紀念碑和凌煙閣第三六八章 神僧?神棍?第三一一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九十五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三二六章 談判代表第四一五章 大航海時代第四章 再小心還是惹禍了第二九六章 潛移默化第三〇二章 殺子傳弟第二三六章 弔唁第二九三章 百濟新羅,角色轉換第四十四章 顯擺是高危行爲第四〇五章 平亂第一〇四章 心中有佛就可以第一〇二章 鐘錶定律第九十二章 李秀妍的秘密第一一八章 組隊來找茬第三六二章 長安大戲院第八十八章 墨菲定律?是張氏定律第一四二章 元宵佳節第一一八章 組隊來找茬第四十五章 草紙成了奢侈品第四〇八章 倭國遣唐使第三七二章 回紇內亂第一一〇章 紀念碑和凌煙閣第三四二章 宵禁該取消了第三章 逃學書童第四三一章 通商之路第三七六章 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第一六三章 說服第三十九章 聖道之劍、軒轅夏禹第七十九章 長公主的心結第二二〇章 雜誌規劃第三十二章 及冠?吃喝纔是本體第一四五章 想砸場子?還嫩點第一一五章 將丫鬟當秘書第八十章 貞觀年間的第一次約會第二九〇章 顧慮和決定第二三四章 要的是熱鬧第三七一章 戲班第四〇〇章 完善商會福利制度第三九九章 內亂和外亂第四〇一章 三條絲綢之路第一一九章 震撼全場第三十八章 自己打造的纔夠拉風第四二四章 興修水利第三五〇章 世界第一個武打演員第一三六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二八二章 拖下水第三四一章 調解戰爭第二二七章 殺雞儆猴第一一〇章 紀念碑和凌煙閣第三七〇章 延年益壽第二七六章 命名權第三九四章 依法治國第一八二章 打擊規範第二三〇章 爲科研獻身自古就有第二十六章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第一八六章 送上門來當丫鬟第二六二章 技術推廣第四〇一章 三條絲綢之路第三八九章 醫術傳承第十六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二五五章 李泰的政績工程第一八八章 寶馬香車第三五六章 薛延陀的末日第三二七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二一六章 關於窩邊草第四一七章 種姓制度第三九六章 漢字文化圈第三六四章 去噁心人第二一八章 擴張的問題第一八九 配置公車第二六九章 坦白從寬第二十六章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第一二四章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三三〇章 輕而易舉第一九九章 紙幣的設計第二十二章 不能小看大唐公主第二四〇章 反季節蔬菜的嘗試第三七六章 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第一九六章 搬家不容易第三七九章 登基第四十九章 忘年交什麼的見鬼去吧第三〇一章 賢婿,你怎麼看?第四一六章 再去欺負玄奘第二九五章 動態圖的吸引力第二〇九章 銀行開業第四三五章 天方夜譚第五十章 商業間諜出現了第九十九章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第九十八章 建立私學二三事第十章 無兄弟,不蹴鞠第一三八章 標點符號第三四九章 敕勒部族來朝第二五九章 未雨綢繆第二七九章 波斯王子第九章 足球不是這麼踢的啊混蛋第一〇三章 法號戒色第一四九章 開拓思維第一一〇章 紀念碑和凌煙閣第三六八章 神僧?神棍?第三一一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九十五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三二六章 談判代表第四一五章 大航海時代第四章 再小心還是惹禍了第二九六章 潛移默化第三〇二章 殺子傳弟第二三六章 弔唁第二九三章 百濟新羅,角色轉換第四十四章 顯擺是高危行爲第四〇五章 平亂第一〇四章 心中有佛就可以第一〇二章 鐘錶定律第九十二章 李秀妍的秘密第一一八章 組隊來找茬第三六二章 長安大戲院第八十八章 墨菲定律?是張氏定律第一四二章 元宵佳節第一一八章 組隊來找茬第四十五章 草紙成了奢侈品第四〇八章 倭國遣唐使第三七二章 回紇內亂第一一〇章 紀念碑和凌煙閣第三四二章 宵禁該取消了第三章 逃學書童第四三一章 通商之路第三七六章 重於泰山輕於鴻毛第一六三章 說服第三十九章 聖道之劍、軒轅夏禹第七十九章 長公主的心結第二二〇章 雜誌規劃第三十二章 及冠?吃喝纔是本體第一四五章 想砸場子?還嫩點第一一五章 將丫鬟當秘書第八十章 貞觀年間的第一次約會第二九〇章 顧慮和決定第二三四章 要的是熱鬧第三七一章 戲班第四〇〇章 完善商會福利制度第三九九章 內亂和外亂第四〇一章 三條絲綢之路第一一九章 震撼全場第三十八章 自己打造的纔夠拉風第四二四章 興修水利第三五〇章 世界第一個武打演員第一三六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二八二章 拖下水第三四一章 調解戰爭第二二七章 殺雞儆猴第一一〇章 紀念碑和凌煙閣第三七〇章 延年益壽第二七六章 命名權第三九四章 依法治國第一八二章 打擊規範第二三〇章 爲科研獻身自古就有第二十六章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顺义区| 阿克苏市| 武陟县| 江源县| 昌吉市| 临泽县| 临清市| 长顺县| 扬州市| 高州市| 内江市| 曲沃县| 临西县| 富顺县| 贡山| 射洪县| 贵定县| 左云县| 福鼎市| 双柏县| 石柱| 夏河县| 门源| 临沧市| 江油市| 措勤县| 嫩江县| 松原市| 崇州市| 女性| 水富县| 义乌市| 扬中市| 姜堰市| 莲花县| 黄浦区| 渭南市| 平山县| 莒南县| 迁西县|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