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既然讓張素去安慰長樂和豫章,那麼想來半打鴛鴦的事情應該不會做了吧,不過他說的好好表現是什麼意思,總不可能是老老實實的做和尚吧?
來到長樂的住處,正好豫章也在,不需要像趕場那樣兩邊跑了,這麼長時間下來兩人的情緒也平復了很多,只是眉宇之間的憂愁還沒有完全消散,見到她豫章直接就撲了過來,緊緊的抱著他說道:“混蛋,爲什麼現在纔來看我跟姐姐。”
長樂的表情也有些激動,不過沒有表現得像豫章這樣,而是在默默的看著,張素就拍拍豫章的背說道:“我知道你們兩個都很傷心,可我也沒有辦法啊,這不事情一過我就來了。”
“張素,我心裡真的好難過,我雖然不是孃親生的,但娘一直將我當成了親生女兒看待。”豫章哽咽的說著長孫皇后的好,長樂在一邊聽著眼淚也跟著流了下來,在張素跟前完全不設防的兩位公主開始傾訴對長孫皇后的追思,將壓在心裡的話全部說了出來。
張素靜靜的聽著,偶爾低聲安慰一句,等到她倆說完之後才又伸手擦掉她們臉上的眼淚,說道:“好了,別哭了,皇后泉下有知也不希望你們傷心的。長孫皇后一句仙逝,你們做女兒的就要連她的份也一起開開心心的活下去纔可以。”
長樂將頭靠在張素的肩膀上,喃喃說道:“娘她臨終之前也叮囑我們不要傷心,可是我又怎麼可能不在意,這偌大的皇宮裡面也就能跟豫章互相說說心裡話,我們兩個都是同樣的心情,現在將壓在肚子裡的話說出來,心裡也舒暢多了。”
皇宮是親情對淡薄的地方,李二對子女還算不錯,就算做不到一碗水平至少也不會太忽略誰,可是這兄弟姐妹之間卻是問題多多,玄武門事件是如此,李承乾和李泰的太子之爭也是如此,歷朝歷代都不成改變。
也就是因爲如此,纔有願來世不復生於帝王之家的哭訴,李二這麼多子女之間,跟長樂和豫章關係親密的也就李恪一個而已,李治跟他這兩個姐姐也很親,不過也還只是個小屁孩。
享受了一下安靜,長樂接著說道:“人死不能復生的道理我也明白,我不會因此沉淪的,現在商會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明天就可以繼續去接管了。”
長樂表現得很堅強,張素卻是於心不忍,說道:“你還是好好在休息幾日吧,反正商會在武約的管理之下也很順利。我現在甚至在想是不是該讓你從商會的事物中抽身出來,人生苦短,何必讓自己那麼忙碌呢?”
長樂白了他一眼,說道:“我纔不要像你這樣整天無所事事呢,聯衆商會是我們的事業,我可不想輕易放手,再說我本身也喜歡做這些事情,當成興趣來做也不覺得枯燥。”
趴在張素的懷裡,豫章也跟著說道:“我支持姐姐,有些事情做著也感覺踏實,差不多我跟芷兒也該結束學業了,也要找些事情來打發時間。”
“隨你好了。”張素就說道:“我們的蹴鞠館現在已經蓋好,你要找事情做的話好好管理蹴鞠隊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啊。”
跟長樂和豫章聊了很久,直到她們的心情完全放鬆下來之後張素才離開,然後又去醉仙樓找李秀妍。長孫皇后是李秀妍的嫂子,相比起來李秀妍沒長樂和豫章那麼痛徹心扉,更何況她早已經經歷過生離死別,很多事情早就看開了。
這個世界無論少了誰地球一樣迴轉,人死之後就只能活在在乎她人的心中,幾日之後長安城已經吹散了天空中的陰霾,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長樂和豫章也從悲傷中走了出來,回到了之前的生活中,李二也同樣如此,長孫皇后的事情結束之後李二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給李靖這些開工功臣授銜。
之前沒有跟其他軍士一起,張素猜測李二是在等一個特殊日子,而這個日子就是凌煙閣落成,如果不是長孫皇后突然病逝,也不需要登上這麼長時間。
凌煙閣就建在皇宮內的三清殿,是一棟不起眼的小樓,授銜當天文武百官悉數到場,現在太子之位還很穩固的李承乾自然也在其中,除此之外並無其他人觀禮。
早逝的,就由家屬代爲領取,張素因此有幸出席,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很多人都知道,不過沒幾個人能夠一一數出來,張素也是一樣。
“張素,你看某這身打扮如何?”程咬金特意來到張素跟前轉了一圈,李靖就忍不住笑罵道:“程知節,這衣服本來就是張素設計,你有什麼好顯擺的。”
這些武將身上穿的就是張素設計的軍裝,看起來非常英武精神,程咬金的興奮完全寫在了臉上,而李靖和尉遲敬德等人一樣滿臉欣喜。
“他設計得有怎麼樣,他還能有資格穿不成?”程咬金一點都不在意,他也不想想,要不是張素的話他能這麼威風麼?
對這些老兵痞張素只能表示無奈,轉而看了看他們身上的肩章,上面還沒有掛上任何東西,看來似乎是要有個正式的加封儀式。張素這琢磨著,一個熟悉的聲音在後面響起道:“賢侄,好久沒見你這生活可是越發多姿多彩了。”
轉過身去,就看到滿臉笑容同樣穿著軍裝的李道宗,自從大唐跟吐谷渾開戰,李道宗掛帥前去之後就跟侯君集一起處理駐軍事物,到現在已經一年有餘,張素看到他也就笑著說道:“託陛下的福,這日還算踏實。嗯,小僧還沒來得及恭喜李叔叔再立奇功呢,恭喜恭喜。”
張素前面的話似乎是在抱怨李二一樣,李道宗笑笑沒有在意,這時候李二終於在千呼萬喚中來了,身上穿的同意是軍裝,肩章上是兩條張牙舞爪的龍,是繡上去的,不過浮出很多,很有立體感。
怎麼看都很惡俗,不過張素可不敢開口做評價,而且這本來也是他的提議之一。李二邁步走過來,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他在刻意的昂首挺胸,就跟程咬金之前沒什麼區別,果然都是一路貨色。
李二直接走到凌煙閣的門前,擡頭高聲說道:“諸位愛卿,可還記得立國前那段戰火紛飛的日子否?我大唐能有今日的繁榮安定,離不開各位的努力,遺憾的是當年跟朕一起出生入死的將士不少已經化作了一杯黃土。”
“朕每思及此也是感觸良多,現在凡是爲我大唐做出貢獻而犧牲的將士,都已經刻在了軍事學院之前的英雄紀念碑上。不過上面沒有你們的名字,不是你們的功勞不夠,而是還不足與表彰,所以朕特意下旨建蓋了這凌煙閣,各位隨我上去看看吧。”
英雄紀念碑那是烈士纔可以刻上名字的,其實說沒資格也不爲過,李靖他們功勞再大也不是烈士,初始條件都沒有達成。嗯,名字刻在紀念碑上是一種榮譽,不過他們估計不會想要這種榮耀的。
一大夥人跟著李二一起踏進了凌煙閣,閣內分爲三層,張公謹、秦叔寶就在最外面一層,畫像都是真人大小,有閻立本親自執筆,跟張素有些過節褚遂良題了字。
中間一層是供稿王侯之臣,最內一層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的長孫無忌就在其中,這些畫像都是面北而立,張素搞不清楚有什麼特殊含義,不過其他人並沒有覺得詫異,好像都清楚原因。
當然,也可能是根本沒心思像他這樣呼吸亂想,從跨進來之後長孫無忌這些人就開始激動得老淚縱橫了,哪裡還有時間想其他的。
“陛下此舉是我等做臣子的福分,臣多謝陛下掛念。”長孫無忌說話的語氣都哽咽了,一邊說一邊還用袖子抹著眼淚。
“多謝多謝聖恩。”其他一干人也不約而同的表示感謝,這可是名垂千古的事情,榜上有名的哪個會不激動,連張素都忍不住跟著喊了一嗓子,畢竟他“父親”張公謹的畫像也掛在上面呢。
這些文武百官不上是唐朝建立之後才圍觀的,有些也因爲功勞不足沒有上榜,無一例外都是一臉的羨慕,李道宗也是一樣,因爲他的戰功幾乎都是唐朝立國之後建立的。
李二和這一干大臣一邊看著一邊追憶起了往事,張素看著這些畫像在看看那邊熱火朝天的景象卻是有些唏噓。現在凌煙閣建起來要比原本歷史的早,一副皆大歡喜的情景,誰又能想到以後接二連三的出現那麼多事情呢。
李二這二十四個開國功臣後來因爲謀反被他親自殺掉的可也不少,剛剛還跟李道宗一起立功的侯君集跟李承乾勾結在了一起,最後被誅殺,現在在痛哭流涕的張亮也是被以謀反的罪名誅殺。
不過李二倒是也沒否定的他們的功績,嚴格說起來這二十四功臣結局好的沒有幾個,不過現在有了張素這個未知因素,穿越而來的蝴蝶效應已經越來越大,不知道以後會變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