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二四章 興修水利

“現在我們大唐的艦隊已經在沸海橫衝直撞了,那我們的商船呢?總不能一直停留在崖州等著吧?”武順看起來有些心急,那可都是錢,浪費時間就是浪費金錢,負責管理這麼長時間商會之後,已經悟明白了這個道理。

張素就說道:“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安全了,是在程咬金他們的炮火攻擊之下,到底還又沒人能買我們的東西,有錢的都是那些掌權的人,他們被收拾了,我們賺誰的錢去?”

這年頭打戰從來都不止是軍隊的問題,老百姓看得不爽還可以去抗議呼籲世界和平,一打戰,朝廷可能就會增加稅收,甚至是去抓壯丁,老百姓等跟著一起遭殃,商船上有很多廉價的商品,貌似也找不到買主的樣子。

“現在打戰的是呂宋和扶南,我們可以去暹羅等其他國家賣嘛。”武順就說道:“如果等整個中南半島都陷入戰亂,那就真的沒地方可以賣了。”

戰爭是可以帶來財富的,後世發戰爭財的多了去了,不過聯衆商會的商品既沒有軍火也沒有糧食,鐘錶鏡子做得再精緻也不是必需品,命都無法保證誰還會追求這些,張素就點點頭,說道:“也是,總不能拉出去又拉回來,那就趁著這個時候趕緊脫銷好了,繞過扶南去暹羅,實在不行直接跨過馬六甲海峽去天竺。”

南海南邊緊鑼密鼓的按照計劃推進著,往東李恪也沒有閒著,直接召見室韋、靺鞨和契丹的使節,這三個部落此時一直都很太平,駐留長安的使者接到召喚也沒多想,直接進宮去面聖。

“諸位愛卿,你等部落依附我大唐也已經很多年月了,你們覺得如何?”李恪慢悠悠的問,這些使者互相看了看,靺鞨使者首先說道:“啓稟陛下,靺鞨子民有幸得到天朝上國的庇護,多年來國泰民安,這是陛下賜予的恩澤。”

契丹和室韋的使者也跟著大拍馬屁,李恪點點頭就說道:“如此甚好,不過這還不夠。你們留在長安城這麼多年了,對大唐的瞭解應該很深刻,比起你們部落內部如何?”

這些使者搞不懂“這還不夠”是什麼意思,但也還是老實的回答道:“稟陛下,臣之部族雖然不受戰亂之苦,但遠遠不必上大唐繁華,任何一個人來到長安都會流連忘返,這是他國無法與之比擬的。”

李恪又點點頭,身體俯向前,一隻手拄著下巴說道:“所以朕才說還不夠,自我父皇開始,一直善待你們這些屬國部落,傳授你們大唐的文化等等,就是希望你們也能夠跟大唐的百姓一樣富足,現在差距卻依舊很多,我想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幾個使節不明所以,沒有說話,李恪接著就道:“我大唐在回紇等地方建立了州府,你們這邊卻是一直沒有過問過,這樣下去也不行,你們將朕的意思傳回去,真要在你們的部落也成立州府,並且親自派人去管理。”

這些使者面面相覷,最終還是沒有說話,告退離開,心裡面的震驚早已經寫在了臉上,估計從來沒想過李恪會這麼強硬。另一邊,張素在悠哉悠哉的喝著茶,忍不住說道:“你這樣強迫別人,他們真的會同意?”

“大概吧,管他呢。”李恪就說道:“現在倭國已經完全平定了,安東都護府有十多萬駐軍,實在不行句打過去,你不是一直主張這樣的麼。”

“我也一直在說,步子邁得太大會扯到蛋的好不好。”張素翻翻白眼,李恪就笑道:“我也不是要將那些地方納入領土,而是實行你說的那個殖民主義,除了派人去管理之外,跟現在也沒什麼不一樣,沒事。倒是你,以爲你不是總慫恿我這麼幹的麼,現在怎麼反而疑慮起來了。”

“我現在再想一個問題。”張素摸了摸下巴說道:“這些年一直在大力促進商業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農業方面反而有些怠慢了。也不能說怠慢,就是沒有去花太多的心思,好樣順其自然一樣,這樣下去貌似不行。”

“農跟商畢竟不一樣。”李恪就說道:“除了興修水利之外,也找不到什麼好辦法,這些年來一直都在這麼做,百姓因此倒也受益不少,不過跟商業比起來的確還很欠缺。”

張素站起來渡著步,說道:“我大唐到現在爲止,百姓能夠富足的主要原因還是既沒有戰亂,而且風調雨順沒有太大的天災。爲德兄,要想百姓真正的富足還是得擺脫靠天吃飯這個情況才行,不然什麼時候遇到天災,比如說大旱大澇這樣的就麻煩了。”

李恪若有所思,然後嘆了一口氣說道:“百姓以種植莊稼營生,春種秋收,必須恪守這樣的規矩,這本來就是很無奈的事情,怎麼才能不受限制?素哥兒,這種情況或許只有你那玻璃溫室可以擺脫,你是不是再考慮這個事情?”

“呃,這個也許可以,但我不知道該怎麼做。”張素回想了一下,前世大棚蔬菜見多了,用大棚栽種糧食的還真沒真聽說過,到底可不可行他也就說不清楚了。

“退一步來說,就算玻璃溫室可以終止糧食,如果遇到了乾旱還是不行。”張素緩緩的接著說,擺脫靠天吃飯,這話說得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後世貌似都沒有完全擺脫這個情況,穿越之前,他印象最深的就是雲南乾旱,田地龜裂,需要糧食救助的超過七百萬人,同時無數的人和牲畜飲水困難。

這樣的旱災要是發生在大唐,大唐估計得硬生生被拖垮,因爲整體農業水平的關係,整個大唐只怕也拿不出那麼多糧食去救濟,去跟周圍的國家購買一樣不靠譜。即使張素是穿越者,除了祈求這種程度的旱災不要發生之外,還真想不到什麼辦法去杜絕。

“素哥兒,依你的意思該如何?”李恪忍不住問,張素也嘆了一口氣說道:“我主要想的是,提高種植的技術水平,在有限的田地裡面收穫更多的糧食。這些年我一直都在報紙和雜誌上推廣齊民要術等書籍,爲的就是如此,不過效果並不太好就是了。還有大學館裡面的農學專業,也是爲此而成立的,只是報讀的人本來就不多,要有成效還早得很。”

“說了豈不是等於白說?”李恪也翻白眼,張素就接著說道:“我不說你怎麼能夠意識到,商業發展得太過繁榮,很多人的眼睛都被矇蔽了,原本堅決反對發展商業的那些傢伙現在也在爲商業叫好,一樣沒有發現這個事情。”

“素哥兒,我的意思是到底怎麼才能在有限的田地裡面種出更多的糧食?”李恪接著問,張素就說道:“很簡單,優育良種,改變耕作器械。改成你說興修水利,這個很不錯,積水可以防治乾旱,也有利於灌溉,反正我大唐現在又不差錢,還有戰俘可以利用,我覺得應該加大力度,所有州縣需要的地方都修建水庫。”

李恪就說道:“這倒是的確可以,不過素哥兒你忘記了一個事情,之前那些戰俘已經到了期限,現在都放回去了,只有百濟那邊俘虜的幾千個人,根本不夠。”

張素一愣,問道:“怎麼才這麼點人數?”

李恪就道:“百濟本來就是小國,而且大唐該修的也都修得差不多了,也就沒有刻意去抓戰俘,要不是開你那凱旋門進度太慢,這幾千估計都不會押回長安來。”

“凱旋門是大工程,比修長城輕鬆不了多少,慢是應該的。”張素胡扯一句,說道:“也不要緊嘛,我們現在不正在沸海打戰麼?還有倭國,把那些戰俘都押過來,爲我大唐的建設添磚加瓦。其實有必要的話,讓老百姓抽出時間去修也是可以的,只要不把老百姓當成勞役使喚就行了。”

“既然有戰俘,那倒是沒有必要麻煩百姓,之前你不是也說過,要讓百姓有優越感,他們就更能認同朝廷麼,這就是一個機會。”李恪笑了笑,說道:“這事兒修路的時候可就證明了,看著別人給自己造福,感覺肯定很舒服。”

“這寫廢話暫時就不用了,你還是擔心一下,長久的這樣下去我們大唐原本勤勞的老百姓會不會變得喜歡坐享其成。”張素接著說道:“齊民要術我的推廣效果不多,還是得朝廷出面才行,戶部有精通這方面的人沒有?”

“是有一些,不過不多。”李恪搖搖頭,張素無奈的拍拍額頭說道:“我還說可以派技術員下鄉去指導老百姓種田呢,看來農業專業沒有學生畢業之前,這個事情是不要想了。等等,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尼瑪朝廷根本就沒有有關農業的部門吧?”

“土地是歸戶部管理,這個你不是知道的麼?”李恪這麼說張素就道:“這有毛用,雖然有關聯,但完全是兩回事兒,而且大唐的土地政策我也早覺得該改了。”

第二〇五章 深入探討第四三〇章 通婚和蓄勢待發第九十五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三〇一章 賢婿,你怎麼看?第一五二章 科舉考生的瘋狂第三十七章 刀劍是男人的浪漫第二五四章 長樂和豫章的憂心第三二四章 庸人自擾第二四八章 突變與對策第二一六章 關於窩邊草第三五一章 回紇使節?先晾一個小時再說第六章 公主,你真是條漢子第一六一章 太子給媒體人的考驗第二七〇章 轉換第三五九章 宣傳和彩排第三八四章 家長裡短第四十四章 顯擺是高危行爲第二八九章 波斯王子到來第三二七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二一〇章 有紙幣就應該有錢夾第四二七章 大膽規劃,小心推進第一九〇章 策略第三一四章 不去不行第三六二章 長安大戲院第六十九章 富可敵國第三十一章 關於利益分配的若干問題第七十九章 長公主的心結第三五一章 回紇使節?先晾一個小時再說第一〇六 花和尚第四一三章 法官不夠用第五十四章 初登李家門第一四三章 腦筋急轉彎第三八六章 憶春秋,百家爭鳴第八十章 貞觀年間的第一次約會第二三三章 局勢變化第二三八章 學員的消息第三八九章 醫術傳承第二十七章 別在男人面前喝醉啊美女第一七三章 開葷了第二二九章 花炮鼻祖第三五四章 無所謂有沒有陰謀第二二二章 複雜的局勢第二三九章 輕鬆佔領吐蕃第二五七章 只能等第一六四章 微服私訪第一二六章 蹴鞠聯賽開幕第三二四章 庸人自擾第二九一章 全方位準備第四〇二章 外行指導內行第二一〇章 有紙幣就應該有錢夾第二一五章 再下一城第一二六章 蹴鞠聯賽開幕第二〇七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一八〇章 神祗體系第三八〇章 新皇李恪之煩惱第八章 輸了之後都想找回場子第二〇一章 商定第三六六章 盛世模式開啓?第三〇二章 殺子傳弟第五十一章 時鐘和用馬車拉的錢第二十八章 張素二十一和張素解百納第三八五章 人權鬥士第二六七章 按原計劃進行第三四〇章 派對構想第一七一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三一五章 突發奇想第三十一章 關於利益分配的若干問題第一一六章 軍裝和校服第二四六章 迎接英雄歸來第一八九 配置公車第十三章 從竹蜻蜓到直升機之父第三九八章 律法和學科第二十八章 張素二十一和張素解百納第二八四章 白費口舌第三七五章 滋陰補陽第八十三章 吐谷渾覆滅第一一二章 軍銜第二五一章 回擊第七十四章 在大唐的第一個春節第四二一章 遭遇海盜第十八章 尼瑪不造紙還不行了第三〇二章 殺子傳弟第一九七章 錢多得讓人心煩第一一四章 著名神棍第三四二章 宵禁該取消了第二〇六章 抗議示威第三九二章 往南蠻推進第二七六章 命名權第三〇四章 太子難產第二十三章 將草紙當成印鈔機第三〇一章 賢婿,你怎麼看?第一五一章 萌丫鬟的小心思第二十二章 不能小看大唐公主第一八九 配置公車第三九九章 內亂和外亂第一三七章 輪番攻擊第三七二章 回紇內亂第一八五章 悲劇第三六八章 神僧?神棍?第四一四章 專業報考
第二〇五章 深入探討第四三〇章 通婚和蓄勢待發第九十五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三〇一章 賢婿,你怎麼看?第一五二章 科舉考生的瘋狂第三十七章 刀劍是男人的浪漫第二五四章 長樂和豫章的憂心第三二四章 庸人自擾第二四八章 突變與對策第二一六章 關於窩邊草第三五一章 回紇使節?先晾一個小時再說第六章 公主,你真是條漢子第一六一章 太子給媒體人的考驗第二七〇章 轉換第三五九章 宣傳和彩排第三八四章 家長裡短第四十四章 顯擺是高危行爲第二八九章 波斯王子到來第三二七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二一〇章 有紙幣就應該有錢夾第四二七章 大膽規劃,小心推進第一九〇章 策略第三一四章 不去不行第三六二章 長安大戲院第六十九章 富可敵國第三十一章 關於利益分配的若干問題第七十九章 長公主的心結第三五一章 回紇使節?先晾一個小時再說第一〇六 花和尚第四一三章 法官不夠用第五十四章 初登李家門第一四三章 腦筋急轉彎第三八六章 憶春秋,百家爭鳴第八十章 貞觀年間的第一次約會第二三三章 局勢變化第二三八章 學員的消息第三八九章 醫術傳承第二十七章 別在男人面前喝醉啊美女第一七三章 開葷了第二二九章 花炮鼻祖第三五四章 無所謂有沒有陰謀第二二二章 複雜的局勢第二三九章 輕鬆佔領吐蕃第二五七章 只能等第一六四章 微服私訪第一二六章 蹴鞠聯賽開幕第三二四章 庸人自擾第二九一章 全方位準備第四〇二章 外行指導內行第二一〇章 有紙幣就應該有錢夾第二一五章 再下一城第一二六章 蹴鞠聯賽開幕第二〇七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一八〇章 神祗體系第三八〇章 新皇李恪之煩惱第八章 輸了之後都想找回場子第二〇一章 商定第三六六章 盛世模式開啓?第三〇二章 殺子傳弟第五十一章 時鐘和用馬車拉的錢第二十八章 張素二十一和張素解百納第三八五章 人權鬥士第二六七章 按原計劃進行第三四〇章 派對構想第一七一章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第三一五章 突發奇想第三十一章 關於利益分配的若干問題第一一六章 軍裝和校服第二四六章 迎接英雄歸來第一八九 配置公車第十三章 從竹蜻蜓到直升機之父第三九八章 律法和學科第二十八章 張素二十一和張素解百納第二八四章 白費口舌第三七五章 滋陰補陽第八十三章 吐谷渾覆滅第一一二章 軍銜第二五一章 回擊第七十四章 在大唐的第一個春節第四二一章 遭遇海盜第十八章 尼瑪不造紙還不行了第三〇二章 殺子傳弟第一九七章 錢多得讓人心煩第一一四章 著名神棍第三四二章 宵禁該取消了第二〇六章 抗議示威第三九二章 往南蠻推進第二七六章 命名權第三〇四章 太子難產第二十三章 將草紙當成印鈔機第三〇一章 賢婿,你怎麼看?第一五一章 萌丫鬟的小心思第二十二章 不能小看大唐公主第一八九 配置公車第三九九章 內亂和外亂第一三七章 輪番攻擊第三七二章 回紇內亂第一八五章 悲劇第三六八章 神僧?神棍?第四一四章 專業報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连市| 阿拉善左旗| 大冶市| 平阴县| 元谋县| 右玉县| 泗阳县| 中方县| 瓮安县| 江川县| 收藏| 营口市| 交城县| 沂南县| 肥城市| 蒙山县| 社旗县| 仙居县| 土默特左旗| 鄂尔多斯市| 贺兰县| 遂宁市| 四会市| 遂昌县| 石嘴山市| 抚州市| 平谷区| 陆河县| 南投县| 卫辉市| 东城区| 南昌市| 乳源| 高青县| 内江市| 新河县| 乐平市| 禹城市| 泾阳县| 贵南县| 故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