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王玄策不會有事情,不過李二發兵天竺貌似也是有好處的,這時候大唐也把利益放在這個方向上了。想到這些張素也就沒有去多說什麼,不問部分的繼續琢磨舞臺劇的事情,不過在別人看來,他這樣的態度可是很反常。
“素哥兒,以往每到這個時候,你總是少不了去慫恿我父皇動兵出征,現在怎麼好像根本完全沒有關係一樣?”李恪這傢伙就這樣說,張素就聳聳肩說道:“本來就跟我沒有關係,我也不是官吏,幹嘛要管那麼多?”
“現在才說不管那麼多已經晚了吧?”李恪翻翻白眼,說道:“之前你怎麼不說?現在高句麗的一些人最恨的可是你,沒有你他們就不會亡國,如果原本的吐谷渾等人不是被同化了,肯定做夢也會對你咬牙切齒的。”
張素無語,鬱悶的說道:“我這黑鍋也背得太冤了,明明出征高句麗是你爹的主意,哪裡是我慫恿的,我被你爹抓了抓丁,可也是受害者,恨我幹嘛?”
李恪就笑了笑,說道:“恨你什麼你自己清楚,別扯這麼,你真的對我父皇想要出征瑪卡達過沒有意見,那可是要翻過安西道才能到達的地方。”
“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張素就說道:“要有這樣的魄力才行,因爲天竺遠大唐被侵犯了就要忍者,當成沒發生一樣不理會,這是什麼邏輯。”
李恪就笑道:“我可沒這樣說,只是告知你一些天竺的情況而已,如此說來,你也是支持出征中天竺的咯?既然如此,爲什麼不去勸諫,你要去了我也就不會覺得奇怪不是。”
“切,你以爲我不知道天竺是在安西道往外麼?”張素聳聳肩,後世印度跟大天朝都還有領土糾紛,也就是在西藏一代呢,張素突然想要不要去藏南位置埋幾塊石碑,寫上自古以來就是我天朝領土這樣的話,會後世的領土紛爭留下強有力的證據。
李二在朝堂之上商討之後,最終果然是同意出征天竺的人更多,這個事情也就被定了下來,只是也不是說定下來大軍就可以出發,集結人馬、調配裝備和糧食都需要一段時間才行,而這時候,又有國家前來長安朝貢。
這次來的是結骨,也成爲黠戛斯,位於大唐西北、阿爾泰山和燕然山之間,對照地圖看了一下,大概是葉尼塞河的上游,張素這個地理盲連自己國家的地裡都不太搞得清楚,更何況後世這已經是外國的領土。
黠戛斯距離回紇都有三千里,距離之前來的那位阿史那斛勃倒是很近,而且之前也是手薛延陀管轄,黠戛斯的首領叫做失鉢屈阿棧,他親自帶著人來了大唐,之前黠戛斯跟大唐從未有過來往。
黠戛斯人普遍都唐人身材高大,紅髮綠眼,跟後世的歐洲人差不多,不過張素也沒法確定到底是什麼人種,現在存在的很多西域人隨著歷史進程會慢慢消失,天知道這黠戛斯是後世的什麼人,如果不是穿越了,他一輩子都聽不到這樣的名字。
“我父皇已經接見了失鉢屈阿棧,在他的部落設立了堅昆都督府,認命他這個酋長爲都督,隸屬於燕然都護府。”雖然張素不上朝,不過不管有什麼事情,李恪都會跟他說,所以他想不知道都難,把這些事情都告訴張素,這些當然也不只是因爲李恪閒得無聊。
“燕然都護府貌似去年才換的人嘛吧?”張素這麼一問,李恪就點了點頭說道:“嗯,去年我父皇認命了李素立爲燕然都護,你突然問這個幹嘛,又是很麼問題?”
“沒有。”張素搖搖頭就說道:“燕然都護府是專門統轄回紇、敕勒部族的,說到這裡我當然就想了起來。對了,不是說要發兵出征中天竺麼,現在準備得怎麼樣了?”
李恪就說道:“這個事情已經擱置了,因爲安西都護府傳回來了消息,王玄策進入了泥婆羅,並沒有遇害,所以我父皇也就暫時壓下了這個事情,打算等他回來的時候再說。”
泥婆羅就是後世的尼泊爾,張素也不知道王玄策的具體事蹟是怎麼樣的,奇怪的問道:“他跑去尼泊爾幹什麼?”
“好像說是借兵,我父皇也很奇怪他脫困逃出怎麼沒有回大唐。”李恪跟著說道:“不管怎麼說,王玄策肯定是沒事了,等他回來一切事情就能清楚,該打還是該談,到時候再做決定也不遲。”
到時候哪還需要李二出兵啊,王玄策一個人將整個天竺五部分嚇得魂飛魄散了,張素笑了笑沒在說話,很期待到時候李恪爺倆會是什麼表情。李恪沒有察覺到張素的怪異表情,接著說道:“其實比起遙遠的天竺,更麻煩的還是南詔那麼的蠻子,鬆外蠻跟我大唐可是一直摩擦不斷。”
鬆外蠻大概就是在後世雲南附近,至於是後世的什麼少數民族那就無法去查證了,張素就說道:“這有什麼好麻煩的,距離南詔最近的是巴蜀,南詔有些部族不也依附我們大唐了麼,讓他們配合,然後從巴蜀出兵打他丫的不就行了。”
“在你嘴裡,就沒有難辦的事兒。”李恪翻了翻白眼,他雖然這麼不說,不過李二還真是這樣處理的,李二派了左武衛大將軍、官拜正三品的樑建方統領巴蜀十三州的唐軍,攻打鬆外蠻。
自從薛延陀被滅之後,每年前來朝貢大唐的國家部落絡繹不絕,歸順大唐的也越來越多,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軍事力量也變得超強之後,真正的大唐盛世已經迎來了,每次看到有外國人大箱小箱的前來長安朝貢張素就覺得很爽。
王玄策的消息還沒有回來的時候,波斯那邊的消息首先傳回來了,除了波斯之外,周邊一些小國境內的大食已經被驅散,唐軍甚至打到了大食境內,只是因爲炸藥和其他的補給跟不上,所有菜不得不退了回來。
“那麼也就是說,那些志願遠征軍可以回來了麼?”長樂就說道:“這也去了有些年頭,算算也該差不多,就是不知道傷亡怎麼樣,希望埋骨他鄉的不會太多。”
張素就說道:“不用擔心這些,傷亡的大部分都是波斯那邊的人,根據你三哥的秒速,我們大唐的志願軍可是在那麼戰場上橫衝直撞所向披靡,殺出了我大唐的威風,現在那一片區域聽到我大唐的名號,不是畏懼就是敬佩了。”
“這就是你說的揚我國威?”長樂笑了笑,張素就說道:“差不多,這也是一種方式,一種很重要的方式。據說遠征軍已經打算回程了,同時跟來的還有俾路斯帶領的使節團,之前沒有前來的小國這次也跟派人跟著來朝貢。”
“說起朝貢,契丹也歸附了呢。”李秀妍這時候走了過來,說道:“這段時間的報紙上,我盡看到哪裡哪裡歸附了這樣的新聞的了,四夷自服,我哥他現在肯定是很驕傲的吧。”
張素就說道:“依附是依附,你哥也設立了都督府和認命了都督,但這也只是一個名字而已,有些部落這樣做緊緊只是爲了求全,真心願意歸順我們大唐的,不敢說沒有,但是絕對不會太多。”
“那你覺得應該如何,不同意依附,像你一起說得那樣隨便找個藉口去滅掉那些部族,然後佔領他們的領土?”李秀妍有接著說,張素就攤攤手說道:“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即使知道有些部落不是真心歸順,現在也只能這麼做,有個名義總比沒有名義的好,我大唐現在要打戰容易,開疆拓土可就難了。”
“這還是之前的老問題吧?”長樂就說道:“本來佔據了吐蕃和西突厥之後,人口一直就成了一塊心病,現在又拿下了高句麗和薛延陀,剛剛得到一定緩解的問題現在又出現了。以我大唐現在的情況,佔據那麼多領土根本沒用,佔領了之後也沒法管理。”
原本的歷史進程中,大唐滅掉了不少國家,不過佔據的似乎不多,還有一些打贏了多次戰爭,但是一直沒有將之完全消滅,只是拿了該拿的好處就走,比如說吐蕃。估計也就是這樣的原因,而且能獲得好處其實也就符合利益,並不一定要佔領。
“說得沒有錯,所以現在只需要他們能夠老老實實的,每年按時給我大唐進貢也就可以了,開疆拓土等需要的時候再搞也就可以。”張素把這些事情想得很輕鬆,目前大唐做起來也的確輕鬆,想打哪裡就可以打哪裡,沒那麼複雜的國際形勢,也不會受到什麼國際輿論的譴責。
張素想到了元朝,原本的歷史中蒙古帝國那麼彪悍,成了第一個完全征服了中途的外族,一路打到歐洲成爲“黃禍”,最終還不是沒能統治那些地方,勢弱之後就再也沒有辦法收回來,反而會被攻擊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