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來看,能讓大唐舉國歡慶的事情也就是西域那邊的戰事了,這個短期之內不會有結果,正好現在唐超聯賽的新賽季纔開始不久,等到那時候估計也該有結果了。
就算西突厥那邊不會有結果,高昌這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大唐軍隊已經在侯君集和薛萬鈞的帶領下出發,小小的高昌根本支持不了多久。
李二終於在百姓們的“呼籲”中出兵,這讓人們都很興奮,不止是李二,在報紙的灌輸之下,現在整個大唐的人都有些****的意思,現在要是說妄動干戈有傷天和這樣的事情肯定會被鄙視。
以此同時,西突厥北庭乙毗咄陸派來的使者也已經到了長安,李二對使節團也是好生招待,就是不談正事,具體什麼情況張素也不太清楚,反正除了使節團到了長安這個消息之後,李二纔沒送給他任何消息。
張素每天坐在辦公室裡面等李二的消息,關於西突厥和高昌的事情沒有傳來,卻是得到了另外一個消息,渝州人候弘仁總牂牁開道,打通了邕州、交州和桂州之間的路線,將近三萬戶少數民族歸降了大唐。
看著這些內容張素實在無語,說道:“修各路都能讓少數民族投降,這是不是太誇張了,都這樣的話還打什麼戰啊,我們直接去給西域各國修路好不好。”
“那情況怎麼能一樣。”武順就說道:“六昭地區局勢一樣非常複雜,部落之間爭鬥不斷,小部落生存非常艱難,爲了自保投靠我們本來就不奇怪,況且投降的這些人本來就跟大唐相鄰,只怕也是你的那些策略起作用了。”
自從跟張素髮展出了實質的關係,平時武順往他辦公室跑的時候也多了很多,她負責的慈善部門本來就是忙的時候忙得要死,沒事做的時候又閒得無聊,正好現在就處在沒事可做的期間。
六昭其實就是六個部落,因爲每個部落名字的最後一個字都是昭,所以稱爲六昭,也就是以後南詔國的前身,地理位置是後世雲南一代。貌似南詔國就是在大唐的支持之下成立的,國主還被封爲了雲南王,雲南這個稱呼或許就是這麼來的。
對照著地圖看了一下,牂牁也是西南地區一個小國的名字,現在還不屬於大唐,而邕州和桂州就在廣西一代,而交州,根據張素的記憶,似乎已經到了越南一代。
“原來不知不覺路已經修到那邊了麼。”張素看著地圖自言自語的點了點頭,修路也是他一直都在跟李二提議的,後世那句要致富先修路的話放在大唐也是格外管用,現在長安城周邊都已經是筆直的水泥達到,大大節省了跟其他地方來往的時間。
“陛下只直接讓當地朝廷來負責修路的,我們商會的慈善部門也一直在聯合各地的鄉紳出資協助,再加上使用了炸藥大大節省了人工,幾年下來修到那邊也不奇怪,不過要等整個大唐都通水泥路估計還得不少年。”
“總得慢慢來,現在這樣已經很不錯了。”張素將地圖疊起來放回去,說到炸藥他又想起了一個頗爲鬱悶的問題,他爲了跟長樂她們結婚絞盡腦汁提前搗鼓出來炸藥,李二讓人回去研究到現在時間也不短了,結果無論是出征西突厥的還是高昌的大軍,帶的都是炸彈。
炸彈倒是經過了改良,無論是安全性還是威力都比他當初做的提高了很多,造型也各式各樣,不過大炮之類的武器卻還是沒有看見蹤影,沒有大炮總不能攻城的時候還得讓人跑到城市去點燃吧?
這樣不僅費力費時,還會增加傷亡,想起這些張素覺得還是應該再推動一把,就算搞不懂大炮的原理,至少也該把造型畫出來讓人去研究,不給那些人一個方向,天知道什麼時候纔會出現。
他不是軍事發燒友,也不知道各種武器的歷史,不過從電影裡面倒是瞭解過一些,似乎紅夷大炮在十六世紀的時候就已經出現,距離現在還有九百多年,元朝的時候就有不多一樣原理的武器,叫火銃還是什麼的。
冶煉方面是沒有問題的,有沒有其他技術問題張素就不清楚,最重要應該是發射的問題,跟煙花估計是一個原理,具體是什麼原理他也不清楚,實在不行還得讓其他人去研究。
姑且先定下這樣一個事情,張素又將心思轉移到現在的局勢中來,侯君集所率領的軍隊已經臨近高昌,戰爭很快就要打響。西域的局勢風雲變幻,對於大唐的百姓來說,除了閒時看看報紙之外,該做什麼還是做什麼,影響不大。
特別是一些王公貴族,依舊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比如李泰,戰爭的事情就沒有影響到他半分,現在正在大肆修建府邸。下班回到家裡,張素就問豫章道:“你四哥在延康坊修建魏王府的事情你們知道麼?”
“都已經修好可以入住了,怎麼不知道。”豫章搞不清楚張素爲什麼突然這麼問,不過還是回答說道:“這事還搞出了一些事情來,只怕長安城的人都已經知道了,爲什麼突然提起這個?”
張素沒有回答,而是說道:“既然這樣的話,你們肯定也知道李泰因此被岑文本參了一本的事情吧?”
“夫君,你到底想說什麼?”長樂點點頭,張素就說道:“因爲李泰府邸違規逾制,岑文本參了李泰一本,你爹雖然對岑文本的上書大加讚賞,不過卻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舉措,完全是默認了李泰的這個事情。”
“父皇他對四哥一向都是疼愛有加,要是真因此處罰四哥還纔是奇怪的。”豫章撇撇嘴這麼多,她對李泰也不感冒,李二又那麼寵李泰當然也就有些不滿,雖然她和長樂其實也屬於王爺公主中受寵那一撥。
張素就說道:“問題就在這裡,其實之前我就暗示過你爹,亂七八糟的也說了很多,現在來看你爹可沒有聽進去。你大哥李承乾纔是太子,你爹這麼寵李泰的話,這樣下去說不定會讓李泰產生什麼念頭出來。”
“夫君,你的意思是四哥他……”長樂皺皺眉沒有明說,張素點點頭就說道:“就是這樣沒錯,雖然我跟他倆都不對付,跟你大哥更是結了怨,不過還是覺得你爹這樣做不合適。”
豫章就說道:“我父皇自小就對四哥很好,只怕誰說了都沒有用。夫君,我跟姐姐雖然是帝王之女,但這種事情可不想參合,你也不要攪和進去纔是。”
“沒想到你居然這麼懂事。”張素笑嘻嘻的走過去抱住豫章,接著說道:“這種事情我比你們看得更清楚,不會參合進去的,只是有點感慨而已。”
李二不僅沒有懲罰李泰,在李泰搬進去的時候還親自登門,赦免了李泰封地的死刑犯,還免除了延康坊百姓一年的賦稅,以此做爲李泰喬遷之喜的賀禮。張素聽說後更是無語,也不想去觸李二的黴頭,乾脆不知道連報紙都不進行報道。
要是因爲其他事情赦免百姓的賦稅,這絕對是值得大書特書歌功頌德的,這種理由那還是算了吧。琢磨了一下,現在距離李承乾被廢已經沒多久了,只怕李泰早已經開始打主意,開始跟李承乾明爭暗鬥了吧。
當侯君集的大軍快到高昌的時候,麴文泰終於急了,一開始他估計是想著大唐軍隊被西突厥拖住,抽不出精力來料理他,結果馬上就要兵臨城下,見大唐是玩真的就召集了起來。麴文泰先是派了使者去跟侯君集求和,這種要求當然是被拒絕。
然後就是更搞笑的事情發生了,在大唐軍隊兵臨城下的時候麴文泰居然因爲害怕被嚇死了,他的兒子麴智盛匆匆繼位,指揮著軍隊反抗,可惜高昌國實在太小,軍隊更弱,大唐軍隊還沒有拿出全力攻城,炸藥都還沒使用麴智盛就已經打開了城門投降。
現場具體是什麼情況不清楚,不過看著傳回來的戰報張素總感覺有些兒戲,一場戰爭居然就這樣結束了,也不知道麴文泰這傢伙之前到底是怎麼想的,這麼膽小好好的依附大唐不就行了,至少還可以噹噹土皇帝,也不至於亡國生死不是。
這次滅掉高昌得到了二十二坐城,拓土數百里,不過人口卻是非常少,李二也沒有馬上讓侯君集他們帶兵回來,而是就地駐紮,除了留下來對高昌的城池進行管理之外,只怕也還有其他原因在內。
滅掉高昌,果然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周圍國家紛紛派遣使者前來朝貢,生怕下一個倒黴的會是他們自己。不止是西域那邊,就連後世東北亞方向的一些小國也是如此,根據商人傳來的消息,流鬼國的使者已經在途中。
這年頭國與國之間不少信息都是商人帶來的,真實性倒也挺高。只不過周圍小國越是如此,西突厥的局勢就越是緊張,乙毗咄陸掌控的北庭要比高昌強上百倍以上,雖然求和失敗卻也不會因此放棄,已經開始加強了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