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六四章 微服私訪

次日報紙上報道了李承乾偷牛的事情,引得長安城一片譁然,張素也對此進行了密切關注,雖然策劃是好的,但如果有有心人推波助瀾從中搗亂那就說不好了。

還好現在除了他再沒人能利用輿論,李二也都還只是一知半解,加上大唐也很安定,境內沒什麼敵對勢力,建成餘黨早已經被肅清,李泰也還沒跟李承乾搶奪太子之位,倒是沒有出現張素擔憂的情況。

雖然如此,不過下午李二還是帶著侍衛來到了報社,名義上是說來參觀的,到底是什麼原因誰知道,反正不管怎麼樣張素也只能老老實實的接待。

“爹,你怎麼來了?”長樂也顯得很是意外,李二就呵呵笑道:“爹來看看你們這辦公樓,果然井然有序分佈得很合理。長樂,你忙你的去吧,讓張素跟隨爹四處看看就行了。”

“爹,那我就去忙了。”長樂眼珠子轉了轉,想到了李二估計有事,也就沒有多說。

大唐最高領導人前來視察,這放在哪個年代可都是能上頭條的事情,張素琢磨著該怎麼寫明天的新聞,帶著李二樓上樓下的參觀了一圈,李二一路上只是不住點頭讚許,居然沒有進行指導工作。

當然,這也不能怪李二不按套路來,他不會想什麼都指手畫腳一番。參觀完畢李二這才說道:“張素,今日某難得有空出來體恤民情,你跟某出去轉轉吧。”

“小僧遵命。”張素緊緊的跟在李二的屁股上面,果然李二不止是來參觀那麼簡單,不過到底是爲了什麼他還是一點頭緒都沒有。

出了辦公樓,漫無目的的亂逛,李二見到什麼都指指點點,還真像是來逛街的,直到走到一家茶館前他才說道:“進去坐坐吧。”

茶館又叫茶樓、茶坊、茶肆,天朝茶文化源遠流長,茶樓從唐朝開始已經流傳到了現代,雖然幾經沉浮卻也是經久不衰。有了張素推進,現在大唐幾乎都已經不再是煮茶,後世像後世一樣泡,也不會再加亂七八糟的東西。

不過品茶的文化還沒有流傳起來,茶樓主要是商人們休息的地方,慢慢的形成了娛樂場所,張素跟著李二走進去的時候茶樓裡面已經有很多人,都圍在俗講的人身邊聽他高談闊論,他們走進去也沒人注意到。

在角落找了個不顯眼的位置,李二看著茶館的熱鬧景象似乎津津有味,張素就忍不住問道:“陛下,您找小僧出來不會真的只是隨意溜達吧?”

“那你覺得還能有什麼?”李二看了張素一眼,然後具體饒有興趣的看著俗講人,這時候俗講的人說完了一個故事,從懷裡掏出報紙說道:“剛纔有人提議讓在下念一下報紙,那在下就給大家念念吧。”

“這報紙可真是個好東西,上面的內容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無所不包,現在幾乎每個識字的人都會買上一份。各位都是外地來的商賈,其實不認字也不要緊,如果你們能在長安城呆的時間長一些,就可以去聯衆商會的小學館報名,現在他們的小學館正在扮掃盲班,教導成年白丁識文斷字。”

李二聽到這裡回頭過來,問道:“說到這裡某想起來了,長樂確實說過,你們的私學在利用下午的時間開辦掃盲班,現在情況如何?掃盲班這名字倒是也頗有趣味。”

張素就說道:“陛下,小僧把不認字的人稱之爲文盲,意思就是將不識字的看文章就像盲人一樣。這個詞帶有貶義,也是想讓人知恥而後勇,掃盲就是掃除文盲的意思。”

解釋了一下,張素接著說道:“這掃盲班現在已經辦好長時間了,除了教導他們讀書識字之外也會對朝廷的政策進行解讀,同時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總體來說情況很好,很多私塾也已經開始效仿了。”

這個事情主要是武順再管,張素也就知道個大概,不過應付李二的問題倒也足夠了。李二點點頭,這時候俗講人已經又接著說道:“今天的報紙上,可是說了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想必你們都有所耳聞,那就是太子殿下犯錯了。”

聽到這裡李二的表情嚴肅了起來,張素的心也隨著糾結了起來,突然恍悟過來李二估計就是爲這來的,肯定是感覺不踏實,於是就想親自來聽聽民間對這件事情是怎麼評價,如果這些人的評論不是像之前預計的那樣,估計就要悲劇了。

這裡面千萬不要混著噴子啊,張素在心裡求神拜佛,這時候俗講人已經說完了整個事情的經過,將事情的出路結果也說了出來,不過聽衆似乎沒太關注是什麼結果,都被太子偷牛這個事實給震驚得目瞪口呆。

“我前天就已經有所耳聞,沒想到居然是真,太子殿下這樣做實在太荒唐了,真是枉費了陛下的一片苦心。”

一片譁然中有人這麼說,這倒讓張素心情輕鬆了不少,這句話至少證明了,報紙沒有報道之前的確就已經有傳聞,讓報紙進行報道是正確的。而且這人說話的語氣對李二很擁護,看李二的表情就知道這話讓他也很是受用。

“各位稍安勿躁,報紙上也對這個事情進行了評論,我再給你們說說。”俗講人又接著說道:“報紙的第二版用了一個大標題進行標註,上面寫的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俗講人說著還將報紙舉起來給大家看,用手指指著那行粗體打字接著道:“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都不是聖賢,沒有人會一輩子都不犯錯誤,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加以改正,那就是好事情。”

“其實在下覺得這句話說得很對,各位想想自己,你們犯過錯誤沒有?肯定都犯過,只是大小不一而已,其實在下也是一樣的。太子殿下偷牛這件事情的確太過荒唐,也算是個大錯誤,不過太子殿下已經承認錯誤並做了檢討,大家也不該再抱有成見。”

聽衆們怯怯私語,倒是沒有斥責李承乾的,估計主要還是因爲不敢的原因,即使是最彪悍的宋朝,也就書生敢對著朝廷指手畫腳而已,雖說不以言治罪,可也是書生的特權。

等聽衆的議論聲慢慢平靜下來,俗講人喝了口茶水才又接著說道:“各位,太子殿下能夠主動承認錯誤,並且通過報紙讓人們都知道這個事情,這也說明了太子殿下爲人豁達我大唐能有這樣的儲君是百姓之福。”

“報紙上還講訴了很多太子殿下的事蹟,有些是大家之前就已經聽說過了的,我再給大夥念念吧。”

這俗講人就像是張素請來的託一樣,完全將聽衆的思想往他想的方向引導,這當然不是他的託,只能說是報紙的洗腦效果非常成功,經常看報紙的人思想都發生了變化,洗腦這個詞雖然不好,不過思想卻是好的。

他們能有自己想法,又能做到公正客觀,這正是張素想要的結果。李二聽到這些評論之後笑容越來越盛,之前的嚴肅表情都不見了,張素也徹底放鬆了下來。

這時候兩個年輕書生走了進來,聽到俗講人正在說報紙的事情,其中一個就跟同伴說道:“果然又是在談論報紙的事情,說起來這鄒國公張素……不對,應該是戒色禪師也真夠膽大的,連太子殿下這等醜事都敢揭露。”

李二用玩味的目光看向張素,那邊的書生又說道:“這有何稀奇,我朝陛下納諫有方,比如魏徵等重臣就常常爲些許事情跟陛下爭得面紅耳赤,陛下也多次承認過自己的錯誤,這是世人都知道的事情。”

“在下倒是覺得戒色禪師做得很正確,就如報紙說的一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同理,人不是聖賢,又怎麼能保證所做的事情都是正確的,就是需要有人指出錯誤之後才能加以改正,現在太子殿下不也是這種情況麼?”

這兩人說著找了張空桌坐下,就在張素他們的邊上,坐下的同時也發現了張素他們,兩人對視一眼之後就走過來行禮道:“請問可是戒色禪師?”

不會又是來尋求心靈雞湯的吧?張素這麼想著還是點點頭,手放在胸前說道:“阿彌陀佛,小僧戒色,見過兩位施主。”

“果然是戒色大師。”這兩個傢伙貌似很是驚喜,其中一個又道:“禪師之名我等早就如雷貫耳,報紙之事更是讓人敬佩,在下打從心裡敬佩禪師。”

兩個書生不是來尋求心靈雞湯,這倒讓張素有些失望,不來還準備了不少說辭現在都用不上了,只能謙虛的說道:“不敢當不敢當,我大唐更需要你們這些莘莘學子才能更加強盛,真正靠的還是你們這些有識之士。”

客套幾句之後兩個書生也就沒有再打擾,說起來張素靠著報紙也是收穫良多,慢慢的在讀書人心中也建立起了形象。讀書人都有傲骨節氣,而報紙連太子的醜事都敢捅出來給大家知道,這當然會讓讀書人感到欽佩。

第十六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三七九章 登基第二七〇章 轉換第三一七章 瞄準第二八四章 白費口舌第三十九章 聖道之劍、軒轅夏禹第二五七章 只能等第二一六章 關於窩邊草第九十五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九十七章 學院規劃第三八五章 人權鬥士第二九八章 被誤傷的李恪第三九一章 攪天竺渾水第五十四章 初登李家門第三十八章 自己打造的纔夠拉風第一三七章 輪番攻擊第七十二章 大唐的希望工程第八十九章 論水泥的重要性第一八七章 多了個丫鬟第一四二章 元宵佳節第二三九章 輕鬆佔領吐蕃第二七四章 事情敗露了第一六九章 戰前動員第二〇四章 挑戰一下第二十六章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第十八章 尼瑪不造紙還不行了第三十九章 聖道之劍、軒轅夏禹第七十四章 在大唐的第一個春節第二六五章 三國鼎立第九十九章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第三二六章 談判代表第三八六章 憶春秋,百家爭鳴第二十三章 將草紙當成印鈔機第一八二章 打擊規範第三十八章 自己打造的纔夠拉風第四三六章 載你去兜風第一七〇章 放鞭炮第三八六章 憶春秋,百家爭鳴第七十四章 在大唐的第一個春節第二五七章 只能等第一〇八章 發起規則第二〇七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二二四章 搬進新房第一事第三九八章 律法和學科第九十二章 李秀妍的秘密第二六〇章 繼續試驗第一二八章 開門紅後得造勢第二三三章 局勢變化第三〇〇章 靜觀其變第二九一章 全方位準備第四二三章 子女的教育第一〇三章 法號戒色第二四一章 失敗後的總結第六十二章 大唐第一堂科普課第一八八章 寶馬香車第一六五章 賽季落幕第三九一章 攪天竺渾水第七十二章 大唐的希望工程第二六八章 寶寶帶來的影響第二四七章 泰山封禪第一一六章 軍裝和校服第二九四章 商業家第一九八章 銀行的構想第二一七章 軍事學院學員的怨恨第八十七章 大唐的取火難題第二七三章 獻寶的時機第九十八章 建立私學二三事第九十九章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第二八〇章 遠征軍構想第一四九章 開拓思維第二八〇章 遠征軍構想第三一八章 輕而易舉第四十六章 該在戰爭中扮演什麼角色第三十章 失敗的肖像商標計劃第二三九章 輕鬆佔領吐蕃第二十章 跟預想的不太一樣第一六七章 推廣足球第一八一章 點燃第三七二章 回紇內亂第二二六章 大唐杯蹴鞠聯賽第四三八章 穩步前進第四〇八章 倭國遣唐使第一九二章 婚期不同第三八八章 先平南蠻第七十四章 在大唐的第一個春節第三八四章 家長裡短第一三一章 今日大唐第二六六章 國際版和兒子歸來第一六三章 說服第二一〇章 有紙幣就應該有錢夾第三一一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一二八章 開門紅後得造勢第二七七章 要的只是幸福第三五七章 秦王破陣樂第四一〇章 史上第一份周邊第二七三章 獻寶的時機第一九五章 秉燭夜談第二三五章 猜測第三一一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二一〇章 有紙幣就應該有錢夾
第十六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三七九章 登基第二七〇章 轉換第三一七章 瞄準第二八四章 白費口舌第三十九章 聖道之劍、軒轅夏禹第二五七章 只能等第二一六章 關於窩邊草第九十五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九十七章 學院規劃第三八五章 人權鬥士第二九八章 被誤傷的李恪第三九一章 攪天竺渾水第五十四章 初登李家門第三十八章 自己打造的纔夠拉風第一三七章 輪番攻擊第七十二章 大唐的希望工程第八十九章 論水泥的重要性第一八七章 多了個丫鬟第一四二章 元宵佳節第二三九章 輕鬆佔領吐蕃第二七四章 事情敗露了第一六九章 戰前動員第二〇四章 挑戰一下第二十六章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第十八章 尼瑪不造紙還不行了第三十九章 聖道之劍、軒轅夏禹第七十四章 在大唐的第一個春節第二六五章 三國鼎立第九十九章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第三二六章 談判代表第三八六章 憶春秋,百家爭鳴第二十三章 將草紙當成印鈔機第一八二章 打擊規範第三十八章 自己打造的纔夠拉風第四三六章 載你去兜風第一七〇章 放鞭炮第三八六章 憶春秋,百家爭鳴第七十四章 在大唐的第一個春節第二五七章 只能等第一〇八章 發起規則第二〇七章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第二二四章 搬進新房第一事第三九八章 律法和學科第九十二章 李秀妍的秘密第二六〇章 繼續試驗第一二八章 開門紅後得造勢第二三三章 局勢變化第三〇〇章 靜觀其變第二九一章 全方位準備第四二三章 子女的教育第一〇三章 法號戒色第二四一章 失敗後的總結第六十二章 大唐第一堂科普課第一八八章 寶馬香車第一六五章 賽季落幕第三九一章 攪天竺渾水第七十二章 大唐的希望工程第二六八章 寶寶帶來的影響第二四七章 泰山封禪第一一六章 軍裝和校服第二九四章 商業家第一九八章 銀行的構想第二一七章 軍事學院學員的怨恨第八十七章 大唐的取火難題第二七三章 獻寶的時機第九十八章 建立私學二三事第九十九章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第二八〇章 遠征軍構想第一四九章 開拓思維第二八〇章 遠征軍構想第三一八章 輕而易舉第四十六章 該在戰爭中扮演什麼角色第三十章 失敗的肖像商標計劃第二三九章 輕鬆佔領吐蕃第二十章 跟預想的不太一樣第一六七章 推廣足球第一八一章 點燃第三七二章 回紇內亂第二二六章 大唐杯蹴鞠聯賽第四三八章 穩步前進第四〇八章 倭國遣唐使第一九二章 婚期不同第三八八章 先平南蠻第七十四章 在大唐的第一個春節第三八四章 家長裡短第一三一章 今日大唐第二六六章 國際版和兒子歸來第一六三章 說服第二一〇章 有紙幣就應該有錢夾第三一一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一二八章 開門紅後得造勢第二七七章 要的只是幸福第三五七章 秦王破陣樂第四一〇章 史上第一份周邊第二七三章 獻寶的時機第一九五章 秉燭夜談第二三五章 猜測第三一一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二一〇章 有紙幣就應該有錢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县| 东至县| 郑州市| 什邡市| 河源市| 夏邑县| 永春县| 烟台市| 宣恩县| 宿州市| 诸城市| 遂平县| 湟源县| 饶阳县| 新宁县| 玉山县| 湖北省| 乌恰县| 专栏| 桐庐县| 邯郸市| 长顺县| 札达县| 田东县| 永德县| 南投市| 鹤壁市| 广西| 得荣县| 张家口市| 朝阳县| 龙胜| 安龙县| 鄱阳县| 上林县| 徐水县| 达孜县| 突泉县| 五常市| 吉木乃县| 林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