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雖然科舉有很大的弊端,隋煬帝卻也因此推動了社會進步。在開科舉之前,朝廷選人一般採取舉孝廉的方式,說簡單一點就是推薦爲官,所以老百姓想要爲官幾乎是不可能的時期,才華再好也只會被埋沒。
科舉制度打破了士族的壟斷,隋煬帝因此得罪了士族階層,這也是隋朝滅亡的原因之一。除了開科舉,開鑿運河其實也是不得了的功績,可惜隋煬帝太過急躁,恨不得將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在一年之內就完成。
開鑿運河給百姓打來了承重的徭役,再加上多次征討高麗搞得天怒人怨,隋朝因此而亡。大唐沿襲了隋朝的科舉制度,不過總體上並不一樣,唐朝的科舉五花八門琳瑯滿目,主要分爲常科和制科兩類。
常科總過有五十多種,除了打架熟知的秀才科進士科之外還有明法、明算等等,明法就是要通曉律法,明算就是數學。張素聽到這裡倒也覺得唐朝的科舉還真夠人性化,不像後世的那些朝代,只考八股文。
制科是臨時設置的,主要是爲了選拔特殊人才,皇帝下詔的時候纔會選,平時並沒有,今年也一樣。至於到底什麼是特殊人才,估計李二說了纔算。
大概了說這些,小玉才又接著道:“雖然是科考,但是最終的結果並不只是用成績來定,生徒有沒有名望,是不是經過名人舉薦也是一個定奪成績的因素,所以那些書生纔會將名刺和作品哪來給少爺品評,這叫做投卷。少爺拒絕後他們還會去拿給其他人,這叫溫卷。”
“剛覺得這科舉不錯,沒想到這麼蛋疼的事情都有。”張素摸摸下巴,嘟喃道:“難怪最近去醉仙樓吃飯,明顯發現吟詩作對的書生多起來了,原來是爲了這個啊。”
“小玉,將這些拿去燒了。”對於所謂的投卷張素看都懶得看,恍惚間突然想到了一個故事,大詩人白居易初來長安的時候,去拜訪人的時候名字被開涮,說長安米貴居之不易。後來這人看了白居易詩才又改口,這故事應該就是在這種背景之下誕生的吧。
嘛,這關我什麼事,張素雖然覺得用名聲來取人有些扯淡,但這已經形成了風氣,想管也管不了,乾脆不做理會。抱著小玉睡了一夜,還是忍住了沒有做過分的事情,第二天一大早又往報社趕。
照例在路上買個饅頭啃著,剛剛走進西市張素就被五六個書生模樣的人給堵了下來,不明所以的張素將袈裟一甩,瞪起眼睛就說道:“操,你們幾個攔著我幹嘛,想打架啊。”
當先一個一臉媚笑,行禮說道:“國公爺說笑了,學生劉驊,是今年的生徒,這幾人都是在下的同窗。得罪國公爺我等尚且不敢,豈敢跟國公爺動手。”
這些傢伙一個個卑躬屈膝,臉上的表情張素看著都想吐了,甩手整理了一下袈裟,不耐煩的說道:“既然不是打架,你們攔著我幹嘛?”
“國公爺,在下幾人是想讓您品鑑一下我等的詩文,希望能得到您的好評。”劉驊說著從懷裡掏出一沓稿紙遞了過來,其他人也不甘落後,紛紛一擁而上,還說道:“請國公爺點評,在下幾人必當重謝。”
好評,尼瑪尼瑪當自己是淘寶賣家啊?這下張素徹底明白這些人的目的了,原來又是科舉搞的,大喝一聲“滾開”震住了這個幾人,然後把手舉在胸前就說道:“阿彌陀佛,小僧不過是個出家人,幫不了幾位施主的忙,幾位施主另請高明去吧。”
本來張素還想玩玩那故事中的預測遊戲,豎個手指頭給他們看看,不過實在提不起那心思,於是頭也不回的走人。到報社已經沒有多長的路,結果張素愣住被攔下了三四次,這些書生一個個糾纏不休,非得張素髮火纔不滿的離開。
來到辦公樓,走已經到了上班時間,長樂看到他後就忍不住問道:“你今天怎麼了,雖然平時你看起來挺懶散的,倒也很自律,怎麼今天遲到這麼久,報童都早就賣報去了。”
張素鬱悶的拍拍光頭:“別提了,朝廷開科舉本來是好事,沒想到我卻被攪得不得安生,都是被那些厚顏無恥的人給耽擱的。”
長樂一聽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你會遭受這種待遇倒也合情合理呢,其實我也一樣,不過早就已經習慣了。也怪你,非說要鍛鍊身體走路過來,如果坐馬車的話就可以避免了。”
長樂雖然沒有什麼不得了的詩作,不過喜愛詩文也是出了名的,而且他還是公主,被找上門去也不奇怪,看來她都已經有對付那些人經驗了。不過她畢竟是住在皇宮之中,那些書生不可能去皇宮放肆,要是有人到門口去堵張素做馬車來上班一樣不起作用。
科舉成績還要兼顧舉薦人和考生的名望也就罷了,考生爲了得到這些無所不用其極已經成了科舉的一種病態,張素對此很是憂心,想了想說道:“感覺還是需要進宮一趟去跟你爹說說這個事情,你先忙,等我回來再說。”
跟長樂說完,又給其他編輯打了招呼,然後就急急忙忙的去皇宮,敲好今天沒有上朝,張素被帶進了李二的書法,除了李二之外李秀妍居然也在,這對兄妹正邊喝茶邊看著報紙。
“小僧見過陛下,見過長公主殿下。”張素進去首先就是行禮,李秀妍滿臉微笑的看著他,李二心情貌似也很不錯,哈哈笑道:“張素,你來得正好,快坐。我跟安定正在商討你這倒叫十文錢哪去了的題目呢。”
張素坐下,長樂給他也倒了一杯茶,跟著笑道:“只要能回答正確就賞銀一百兩,你還真是大手筆呢,這一百兩得賣多少報紙纔夠吶。”
一貫是一千文,一百兩就是一百貫,而報紙才一文錢一份,批量印刷雖然能降低成本,不過只賣報紙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利潤,後世的報社也都不是靠這個來賺錢,廣告纔是大頭收入,不過張素現在還沒有開始招商而已。
張素就說道:“這個錢暫時是由我來出的,報社的盈利計劃正在制定,到時候每月賺個幾百兩應該也不是問題。”
解釋了一下,張素才又說道:“陛下,小僧今天來,主要是爲了……”
他的話還沒能說完,李二已經擺擺手說道:“其他的事情先不急,你這題目可也將某和安定給難住了,你不先給某解惑,某可安心不了。”
我該說你很有求知慾望嗎?張素心下鬱悶,李秀妍已經接著白了他一眼,說道:“只怕又是向腦筋急轉彎那樣故意拿來誆人的,看似賞金很高,其實不過是水裡的月亮,我估計根本就沒人能回答得出來吧?”
張素也朝她翻翻白眼,然後才正色說道:“陛下,如果正的沒人能答得出來,小僧會覺得這其實挺悲哀的。之前我跟豫章公主她們說過,以後每隔一月都會在報紙上留這樣的題目,月底公佈答案的同時再換新題。”
“小僧的目的,其實是爲了開拓人們的思維,讓更多的人爲我大唐做貢獻。”
“這想法倒是不錯。”李二點點頭表示了認可,然後又將報紙的娛樂版拿了起來,娛樂版是今日正式發行的,之前每份報紙只不過是兩張,現在已經增加到了三張。每張一個內容,娛樂版除了這個題目之外還有些小笑話、豫章的漫畫和填字遊戲,還很簡單。
說完李二就沉默了下來,估計是不好意思再直接問答案了,只憑一道題其實也起不到開拓思維的方式,長時間多動腦那才行,也不是一定要自己想出正確的答案,張素就感覺說道:“陛下、長公主,其實這道題是偷換了概念,那十文錢根本就不存在,也就說不上到哪去了。”
“這又怎麼說?”李秀妍好奇的道:“三個人每人湊了一百文,退會十文之後是九十文,三九二十七加上被店小二私藏的二十文,一共是兩百九十文,感覺真的是差了十文啊。”
要是在私底下,張素肯定藉此打趣一下李秀妍,但李二也在呢,他可不敢嘲笑兩人的智商,於是就說道:“其實根本沒有必要一直糾結三百文這個數字,三個人每個人收回了十文,也就是共同出資兩百七十文,其中掌櫃得到了二百五十文,店小二得二十文,加起來不是剛剛好麼。”
“具體要算的話,就是掌櫃得到的二百五十文加上店小二的二十文再加各自退回的三個三十文等於三百文。這樣算纔對,如果真按照題目說的方法來算,只會被繞進誤區。”
“原來如此。”李二和李秀妍都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在張素的解釋之下終於是撥開雲霧見到了太陽,這麼一解釋後來看,其實這題也不難,不過有些馬後炮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