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夜,月到中秋偏皎潔。
酉時三刻,梧桐縣一派燈火通明,竹編的玲瓏燈籠暈著紅光,圓月清皎,平添了一絲暖意,煞是漂亮
街上人們摩肩接踵往縣城中央去,沿街的商鋪抑或是頭頂上,都懸掛著竹編的紅色燈籠,有的燈籠上畫著清亮女子在月下?lián)]舞長袖,又或是一家團(tuán)聚閤家歡樂的畫面,平添了幾分喜色,也映襯出新任縣令的能幹。
不多時,縣城中央的鬧市便人山人海,許多從鄉(xiāng)下小鎮(zhèn)前來的百姓見了這燈會怕也是忘記了呼吸吧,往年裡也有中秋燈會,總歸是少了幾分熱鬧與用心。
季涼倚在一旁酒樓雅間的窗櫺上,修長白皙的手指在窗沿上有規(guī)律的敲打著,伴著不遠(yuǎn)處看臺上樂曲師傅的節(jié)奏。
不得不說,祝司南倒是挺能幹的。
陸嬸看著季涼手邊的信箋,又小心的看了眼他的臉色,“大人,夫人信上說了什麼?”
季涼這才從窗外熱鬧的情境中回過神來,醞釀了情緒說道:“爹孃說讓我安心呆在這,還送來了幾千兩銀票,還說等臘月裡他們便來看我。”
“老爺夫人知道大人近來轉(zhuǎn)變頗大,自然是欣喜的。”陸嬸瞧著季涼的變化很欣慰,連帶著做飯都有勁兒了。
“大人,我們下去瞧瞧那唱戲的吧,還有好多字謎。”李泗想著便有些興奮,祝師爺可設(shè)置了很多賞銀呢。
季涼白了眼李泗,“你會詩詞歌賦嗎?那些字謎你能猜出來嗎?”
“不是還有大人你在嘛。”李泗話一說完便後悔了,大人肚子中的那一點(diǎn)墨汁,著實(shí)是不夠用的。
季涼瞧著李泗那瞬息變幻的臉色,霎時明瞭,也不計(jì)較,轉(zhuǎn)身對著陸嬸問道:“陸嬸兒,你與我們一起去吧,瞧著下面挺好玩的。”
“你們?nèi)グ桑疫@把老骨頭是擠不動了,等一下便回縣衙去。”陸嬸將二人推出雅間,“李泗好好保護(hù)大人。”
“知道了陸嬸。”李泗的話裡洋溢著雀躍。
陸嬸笑著目送季涼二人出了酒樓融入人流裡便收起了笑,冷聲道:“出來吧。”
若不是李泗在前方護(hù)著,季涼定會把人流撞得五臟移位。
好多人手裡都拿著五彩的紙燈,朝靠南邊的護(hù)城河的支流擠去。
“大人你看,那些踩高蹺得可真厲害,還有那些人的面具真好看……”李泗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宛如第一次上街一般。
“大人,這祝師爺真有本事,竟請了城內(nèi)最好的楊家班呢,看那花旦唱的真好。”李泗護(hù)著季涼朝戲臺子擠去,同時還不斷解說著,“那花旦可厲害了,唱得又好,長得也好。”
“怎麼看上啦?”季涼調(diào)侃道。
李泗急忙解釋,“大人你可別胡說,玲瓏是個男的,我還要取個女人傳宗接代呢。”
玲瓏這名字乍一聽還以爲(wèi)是個女人,然,是貨真價實(shí)的男人。傳言他私下是一個謙謙公子,琴棋書畫皆有涉獵,從小被楊家班班主收養(yǎng),也是極爲(wèi)孝順貼心的一個孩子。
季涼瞧著臺上玲瓏那眸眼中光華流轉(zhuǎn),手比蘭花賽嬌人,輕啓朱脣輕唱著春江花月夜,咿咿呀呀的婉轉(zhuǎn)曲調(diào)落入心中激起少許澎湃。
這聲音,這唱法,極爲(wèi)好。
“大人,那邊好多花燈,那蓮花燈真是漂亮。”李泗指了指許多青年男子扎堆的地方,“他們都在猜字謎贏花燈。”
季涼順著李泗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瞧見了許多製作精美的花燈,而每個花燈下面都按好看或是難易程度排了秩序,最好看的便是那第一百個,是一盞孔雀環(huán)繞著燈身的花燈,尾羽散開在花燈底部託著,身上的羽毛與那雙眼睛像玉石一般,雕刻得栩栩如生,在燭光的映襯下流光四射。
梧桐縣之所以叫梧桐縣,首先是因爲(wèi)城東邊的梧桐山,再有鳳棲梧桐的傳說。
但因不能光明正大的做鳳凰花燈,所以便有了那孔雀花燈。
當(dāng)季涼看著那花燈的樣子,心中便猜測那是祝司南的主意,也就他能那麼大膽。
季涼看著花燈正出神,耳旁便傳來莫知暖溫潤的聲音:“季大人,你也來猜字謎?”
“我來看看。”季涼回以一笑,在滿街紅色的光暈下顯得格外柔美。
莫知暖將身旁的位置空了出來,“剛好,我也是來看看,大人,一起如何?”
“那便謝過莫公子,莫公子一個人?”季涼站到莫知暖身旁的空位,正好能將大家猜字謎的得花燈的場面看得清清楚楚。
莫知暖看了眼遠(yuǎn)處的戲臺子正演著雜技,笑著道:“和家中表妹一起來的,她對這字謎沒興趣,便去戲臺子便看雜耍了。”
想想也對,應(yīng)該是青梅竹馬的表妹吧。
“祝師爺真替縣衙著想,每個人爲(wèi)了兩千兩的賞銀不斷花錢買花燈猜字謎。”
季涼聞言看去,果然見每個答題的人都花錢買了不同價位的花燈字謎,猜對了便能繼續(xù)往下猜測且花燈便是你的,若是錯了便不能繼續(xù)往下,花燈則還是老闆的。cad3;整條街上的花燈都格外漂亮,最便宜的也要上百文。
“賞銀有多少?”季涼並不清楚具體情況,全部交給了祝司南處理。
“你不知道嗎?”莫知暖挺詫異,“猜字謎和那邊對對子最快拿到八十隻花燈的便能贏取那盞孔雀花燈,若是答對了便能獲得兩千兩,其餘的便是按花燈數(shù)量依次下去是一千兩,八百兩兩,五百兩,三百兩,二百兩,一百兩,五十兩,十兩,五兩。”
“哪怕是五十兩、十兩,都是許多人迫切需要的。”莫知暖指了指花燈前面幾個衣著著散花書院學(xué)子服飾的學(xué)生們,掏出些碎銀子尋找著自己能猜中的花燈。
數(shù)量多便好。
季涼看著那些稍富足的便往好看的花燈猜去。
“沒想到咱們縣裡挺多富戶。”
“大人才到梧桐縣不久,許多事情不知道。梧桐縣不只靠山貨,還有絲綢。散花書院以南十幾裡處那幾是十座山全是桑樹,養(yǎng)蠶的特別多,而且吐出的蠶絲做處的絲綢比洛城的絲綢好上許多。再因梧桐縣出行便利,往北十里便是官道,稅收相對便宜,所以許多商戶都願意與我們這的商戶做生意。”莫知暖笑著解釋道,“當(dāng)然還有其他生意呢。我們梧桐縣雖小,但五臟健全。”
莫知暖說得這些,季涼確實(shí)沒注意過。初來之時插科打諢去了,後來被案子弄昏了頭。
“那我是不是該多收一點(diǎn)稅收呢?”季涼心裡默想著,嘴上竟也說了出來。
莫知暖見季涼這呆萌可愛樣子,噗的笑了出來,“大人,這種話在心裡想著便好。”
“嘿嘿嘿……”季涼有些囧咬了咬脣角,扭頭看向那些手提花燈的女子。
年輕的女子接過那帶滿愛意的花燈時滿臉的嬌羞,紅火的燭光暈染得女子臉頰一片紅潤,低頭間的羞赧,看得季涼好生羨慕。
莫知暖瞧了,臉上帶著淺淺笑意:“季大人不妨也試試?拿回去做裝飾,或是送給心儀的女子也好。”
------題外話------
國慶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