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章 禍盡福來

“哥,那兩位姐姐怎麼沒有跟著一道過來呀?”

回來的人數與去的時候一般無二,讓道定好生奇怪,依原先他的猜測,就算不是燕嫣、雨煙與他們一塊回去,起碼也應該有一人同行。

“她們在中土還有一些未了的私事,說好等二人將事情處理完了後就來,過不了多久便會跟上我們的?!?

原來是早有安排,道定恍然道:“以她們兩人的輕功,搞不好還會在我們前面回到大理的呢!”

這不是沒有可能,心情不錯的文定戲言道:“所以我們就不可再耽擱了,不然叫她們笑話我們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你哥的面子可就有些掛不住了?!?

“嗯,特別是不能叫王嫺那丫頭笑話?!钡蓝ê苁钦J同兄長的戲言,煞有其事的向夥計們道:“都給我打起精神,我們可是要回家了?!?

夥計們傳來陣陣歡呼,這段日子下來可是讓他們憋的夠嗆,說到底還是大理的山山水水方纔讓他們覺得安心,這地方就算再怎麼好,也不能讓他們適應。

十年一次的探親,了卻文定一樁長久的心願,期間發生了不少的事,有喜有憂,有欣喜也有難過,好在開心的事已然成美好的回憶,難過的事也已經雨過天晴。

下四川,走古道,文定他們沿途走訪了數家已有的分鋪,考究經營的狀況,業績的優良,又相繼相中了幾處地方,預備開設新的鋪面。

地方大多選在茶馬古道的周邊,既可以及時的補充馬隊的給養,又可以根據不同分鋪回饋來的市面信息,及時調整貨物的種類,將馬隊的效用放大。

“東家,您可回來了,我正預備寫封信,讓只飛鴿給您帶過去呢!”

“怎麼了?”

剛回大理,疲憊不堪的文定還不曾休整,齊大叔便心急火燎的找了來,二話不說拽住他即往書房裡行去。

“究竟是怎麼了?”齊大叔不是那種一驚一乍的人,如此唐突的舉止必有了不得已的隱情。

“東家,連城那邊情況不妙,魯智土司的家兵爲朝廷出力鎮壓反叛,卻吃了不小的敗仗,損兵折將不說,那些覬覦其領地的土司們也趁火打劫,現在是連連敗退,處境堪憂?!?

“怎麼會這樣?”以魯智的老謀深算,怎得會有此一著?文定前思後想也只能推測出,還是因爲前段日子他那不爭氣的弟弟魯隘耗費了他的精力,顧此失彼方纔落得此番狼狽。

按慣例,爲了維護公正無私的形象,這些個土司間的爭鬥,朝廷是不會參與的,頂多不過是在其他方面施壓??晌亩▍s不能袖手旁觀,不談他們私人之間的交情,就是兩家在當地的利益也可謂是禍福與共,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趕緊著,讓附近的幾家分號籌備三萬兩銀子送過去,打仗沒銀錢使可不行。再給我往葉土司家送份厚禮,只要是葉土司能出面,這局面就可以緩轉下來?!?

魯家不過是傷了些元氣,根基還擺在那裡,如若能再加上葉土司,這兩位數一數二的土司站到了一處,即便是再鹵莽的土司,也得掂量掂量自家的實力,考慮考慮失敗的下場。

雖說這戰場、商場各有所屬,那遠方的硝煙離大理也是遠隔千山,不下萬里,然而卻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土司間的此消彼長,勢必將影響雲南商界現今的格局,如果魯土司倒臺,文定相信大理城裡不知會有多少商人會暗下慶幸。

不論是作爲朋友,還是作爲生意上的夥伴,文定都必須得力挺魯智撐過當前的難關。

“還有一件大事更加嚴重,甚至是關乎生死?!?

齊大叔的吞吞吐吐實在是令人疑竇叢生,文定再三的追問下,終於道了出來:“我收到消息,前幾日山裡發生大事了,阿努顏領著僰人造反,殺官差打縣衙,聽說是見到漢人就殺。他與我們的關係這裡許多人都清楚,若是弄不好,連我們也要折損進去?!?

“造反?”文定不由得大吃一驚。

那個僰族巫師在文定所認識的僰人中是頂頂聰明的,當年若不是他的襄助,自己弟兄就死在那不知名的小寨子裡了,當他的生意剛起步的時候,阿努顏也幫了不少的忙,他怎麼也會傻的去與朝廷的大軍作對?

文定向來以爲這種雞蛋碰石頭的傻事,只有那些個爲權力所誘惑的土司老爺纔會去做的,憑著阿努顏對漢書漢文的精通,他對大明朝廷的實力應該是比其他人要清楚許多,怎得也會有此不智之舉?

接著,問題的嚴重後果已經讓文定心驚膽戰,這些年來惟有他與僰人的買賣做的多做的好,大理城內的許多商家都知道僰人巫師與他堪稱莫逆,只要有那麼一兩個心懷叵測的商人稍稍做番動作,文定便會萬劫不復。

兩種族羣文化習俗都大不相同,人們生活在一處,誤會非但是難免,甚至還會累加,謠言傳的多了,總有一天會產生種巨大的合力。

大多數在雲南生活的漢人都相信,那些居住在山區的僰人兇殘成性,對他們是既害怕又厭惡;而僰人眼中的漢人,也好不到哪去,因此雙方的磨擦是長年不斷,衝突時有發生。

終於,彼此的仇恨已不能再承載下去。

“東家,您要儘快拿個主意呀!不然到時候等官府找上門來,我們可就被動了?!?

“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文定忍不住再一次暗自唏噓,剛回大理就遇上這等事,叫他如何是好呀?

“我們興盛和的買賣有一半是在僰區,其他的也是與之有莫大關聯,就是與他們撇清干係也得損失慘重。再說,就算朝廷一舉拿下了反叛,日後的情形也是昏暗不明,別的鋪子一定會趁虛而入,與我們爭奪當地的買賣,如果再打上個十來年,這條線便算是徹底斷了。”

在形式不一的各類反叛中,山區的叛亂最是難以平復,常常是彼進他退,彼退他進,這樣來來往往你爭我奪的,打上三五七年完全是可能的。

短時間內,這已經是文定第三次嘆氣了。

“東家,要不我們趕緊著去沐公府上下打點,提前爲將來做準備,把我們是如何結識阿努顏,又曾有過那些次的接觸,一股腦在公爺府存底,到時候怪罪下來,有公爺府裡的人替我們撐著,應該能矇混過去?!?

“不成?!蔽亩〒u搖頭,拒絕了齊大叔的建議,“這些年我們與阿努顏合作多次,對他那裡的環境、人員都十分清楚,到時候如果公爺府讓我們出賣阿努顏,可如何了得?不論如何來說,他總是對我有恩,這種不仁不義的事我是做不出來的。”

一席話說的齊大叔老臉騷紅,這阿努顏也曾救過他的老命,他又怎能如此自私呢!他一咬牙一跺腳道:“要不,索性我們就繼續與阿努顏合作,反正這雲南境內與反軍做買賣的商人多了去,也不在乎多我們一家。萬一朝廷追查起來事蹟敗露,我們也可以躲進大山,有僰人做我們的退路。這些年官府對待僰人的事,我看在眼裡也是十分憤怒。”

作爲經常與僰人打交道的他們,自然也深諳僰人並不像外界傳說的那般。

大叔冷不防蹦出的想法,卻將文定嚇個不輕,趕忙阻止他再往下說:“就算私交再好也不過是個人小利,怎能超越國之大義?我既爲大明子民,對不起朝廷對不起宗廟的事,絕對是不能幹的。既然阿努顏扯起了反旗,我們便不再是朋友,雖不至於去害他,可也再不會與之發生關聯。”

文定的話十分肯定,從今往後,興盛和便與阿努顏徹底斷絕關係,那條線上的買賣也在最短的時間內撤了回來。雖然此舉對興盛和而言,無疑好似割肉,可非常情況下也惟有如此了。

然而實際的情形卻要比想像的複雜得多,文定竭盡所能想要斷掉這層聯繫,阿努顏還有他那班手下卻不肯答應。

這幾年裡,僰區的必需品多是直接拿山裡的物產與興盛和交易,這種信任一方面使興盛和壟斷了僰人購物的市場,一方面也壟斷了他們出售的市場。

一旦興盛和中斷了與他們的交易,便使得他們非但得不到生活的必需品,也讓山裡生長的產物爛在手裡,這種打擊要比朝廷官兵壓境還要來的可怕。

是以興盛和的馬隊僅僅一月不入僰區,便有人找上門來。

這種情形,文定打從下決心起就料到了,可就算是早料到了,也無妥善的應對之法,只能暫且採用拖字法,什麼市面上物價上揚貨物脫銷,他們難以湊齊到山裡需要的必需品;什麼青海局勢動盪,人手都被抽調到那邊應急;再不行,索性避而不見,讓夥計替他擋著。

這等伎倆應付那些普通的僰人還湊合,直到後來焦急萬分的阿努顏親自出馬,文定便不能再推脫了。

今非昔比,阿努顏已是朝廷在雲南境內通緝的頭等重犯,大理屬朝廷府衙重地,城內的官兵捕快不知凡幾,當文定見到他時,驚訝的半晌說不出話來。

阿努顏也不張嘴打破這寧靜,一雙眼眸直直的打量著文定。

本就心存愧疚的文定,哪好意思再與他對視,趕忙出言掩飾自己的窘迫:“法師,這大老遠的路怎好意思勞煩您跑來一趟,這一向可好?”

阿努顏並未迴應文定的寒暄,逕自道:“柳老闆,柳兄弟,你我認識有多少個年頭了?”

“咳,咳,有十來年了吧!”

“十年?!卑⑴侀L嘆道:“人生匆匆,轉眼就是十年過去了,當初正當壯年的我而今已是老暮,柳兄弟你還是年輕的很?!?

“哪裡,哪裡,法師並不顯老。”提起以前的舊事,讓文定更是無地自容。

“這些年,興盛和的買賣做的越來越大,名聲也越來越響亮,柳兄弟吃過的那些苦頭總算是值得。”阿努顏用這樣閒述家常的口氣,講敘文定的成就,遠要比控訴更加犀利。

“這些年多虧法師照應,不然區區此刻還不知在何處求生呢!”

“柳兄弟,這些年來並不是沒有其他的商家聯繫我們,有的來自昆明,有的來自楚雄,有的還來自大理。他們中有的拜託各種關係輾轉找到我,有的甚至直接將東西拖到了山寨門口,都是期望著能夠與我們做生意,可我從不曾答應,知道這是爲什麼嗎?”阿努顏話鋒一轉,變得咄咄逼人。

“有賴法師擡愛?!?

的確這些年,旁人見文定有如此廉價穩固的貨源,怎能不心有所思?有許多人動過類似腦筋,可都不曾得逞,使得雲南境內的所有商人對文定刮目相看。

“私人的交情倒還在其次,柳兄弟買賣做的這般大,一定也是深有體會,當我們站在一定的位置上,個人的喜好許多時刻是作不得準的,權衡整體的利弊,方纔能作出正確的決定。真正堅定我信念的,是打從一開始你便誠懇對待我們,沒有像其他漢人那樣表面說的光亮,心裡卻盡是些花花腸子。阿努顏輕易不與漢人結交,一旦認準了也就矢志不渝,絕不變卦?!卑⑴伒脑捵屛亩o言以對。

兩個精明且豁達的友人碰在一起,說話都不必藏掖著。自從由黃清草結緣開始,二人之間便知無不言,雖然十年的時間裡認真細數,他們也不過是見過十數面,可這種友誼卻要比大多日日相見的閒人來的深刻。

文定沉吟不語,腦海裡翻騰的卻是往昔那些和諧的畫面,真不知如何會淪落到這種地步。

“柳老闆,我們一向合作的非常默契,貧苦的我們短少不得那些生活必需品,相對的,你的買賣也離不開山裡的產物,這對你我雙方而言都是有利無害的事情,爲何卻要爲一些不相干的事情打亂了我們之間長久的協作?”

“法師,哪怕是今日,我仍舊是將您當作我柳文定的至交好友。在商言商,有銀子賺誰不心動呀!更何況法師手上的物產,於興盛和而言至關重要。”這些日子爲了找補空缺的貨源,文定忙得是焦頭爛額的。

雖然文定未曾明說,阿努顏也非常清楚問題的糾結在何處。只是到了這個時候,他能相信的漢人實在是沒剩下幾個,而像文定這樣能夠助山裡度過難關的商人,更是再無旁人,他不抓著文定不放又能如何呢?

“柳老闆說的好,在商言商。你一個商人只管做你的買賣,什麼對你有利,你便做什麼,這打仗的事,你管那麼許多做甚?”

無論阿努顏如何說,文定始終不肯應允,這等若是放在那位李二桂表兄身上,保管是求之不得,然而文定卻寧可捨近求遠,也不做這危害大明的勾當。

阿努顏走的時候很是決然,文定知道這算的上十年的朋友,自己是徹底給得罪了。

讓他極爲難過的是阿努顏對自己一直是有情有誼,當初他與道定來到這人地生疏的雲南,既沒有本錢又沒有故人,什麼都不是,差點還死在那偏僻的山村,是阿努顏在憤怒的村民中救下了他們,保住了兄弟倆的性命;又是他爲文定無償提供了黃清草,讓他賺入了進雲南後第一注大筆銀錢,在雲南商界嶄露頭角;仍舊是他,十年如一日的信任自己,將全族往來的生意交付自己,即使別人開出再優厚的條件也不曾動搖。

這份友誼是文定進入雲南後,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而今在阿努顏最艱難的時刻,自己卻背棄了他。文定深惡自己的不仗義,卻又不能容許自己因私廢公,爲了個人的得失而背叛朝廷。

三綱五常,國之基石,如果人人爲私利可以背棄禮法,乃至危害朝廷,那還有何法紀可言,如何能長治久安,如何能使中華得以延綿?

幾度權衡,幾番掙扎,文定也是不改初衷,只能是開罪這位有大恩於他的僰人法師了。

決心是不會動搖,可心裡的絞痛依舊沒有得到絲毫減輕。

WWW ★TTkan ★C O

文定犧牲巨大的利益,放棄了興盛和賴以根本的貨源,甚至開罪了上十年的老朋友。然而事情卻沒有那般容易,沒過幾日,便有昆明來的差人拿著沐公府的公文進了大理知府衙門,未幾,文定便被押往昆明,鋃鐺入獄。

做買賣做到二度身陷牢籠,文定自嘲也算是不虛此生了。這次入獄可非比上次剛開始那陣辛苦,文定人還未到,昆明衙門裡的上上下下都被打點到了,雖是在蹲大獄,文定卻無絲毫不適。

吃的穿的有專人伺候,文房四寶一應俱全,除了不能在大牢裡談買賣外,其他的什麼都不缺。就是買賣文定也沒耽誤,一直在用書信來與外界聯繫,那屢建奇功的鴿子又一次充當了重要的角色。

這次的叛亂延及雲南全境,乃至到了四川,當今聖上甚爲震怒,指派各地軍政兩級首腦不惜一切鎮壓此動亂。

作爲世守雲南的沐公爺親自領兵在外平亂,文定的案子也就給拖了下來,那些得了好處的官員們並不急於審理這件案子,一直將文定穩在牢房裡,好吃好住地供應著。

外面的局勢瞬息萬變,文定卻日復一日的枯坐在大牢裡,既是無聊又是無奈。

僰人的反抗,正如文定當初所料到的,起先聲勢浩蕩,打了官府一個措手不及,挾著僰人與漢人間多少年累積起來的怨氣,大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態勢??僧斈切┍淮蜚铝说墓佘娋忂^勁來,兵力、訓練、裝備上的優劣勢便顯現出來了。

僰人的優勢在對地形的熟悉,可哪怕是當年的大理段氏,也沒能抵擋住頭次來到雲南的沐國公,以及他率領的幾十萬明朝大軍,更何況沐公府在雲南沉浸百年,對這裡的山山水水的熟悉可說是與他們不相上下,僰人對地理上這點優勢也蕩然無存。

這場叛亂又是以僰人反抗爲號召,雖然能迅速的召集起散落於各鄉寨的僰人,可於其他族的百姓而言並無甚必然的聯繫,也難以順應起事。

如今的雲南,僰人在衆民族中佔的比例並不廣闊,不過是在中慶、楚雄、大理、永昌數縣羣居。剛開始那陣,楚雄、永昌便爲他們所得,也想要攻擊大理,並以此爲基石分割整個雲南,然而城內的官兵太過衆多,僰人吃過一次虧,再也不敢輕易冒險了。

不到兩個月,楚雄、永昌便爲沐公爺給奪了回來,將他們趕進了大山之中。

這是一場未曾開打便已告失敗的戰爭。文定一時悲由心起,最最可憐的還是那些僰族裡的老人小孩,一場戰爭下來,勝利者自然是要享受成功,失敗者的日子難免要比以前又要壞上幾分。

“該死的奴才,我們在外面與那些下流種拚死拚活,你卻在背後與逆賊暗中勾結,自己說,該當何罪?”

雖然以前沒少與國公府打交道,可這還是文定頭一次見到沐國公本人,威猛不凡的國公爺一開腔便對文定惡聲惡氣,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也難怪,若不是雲南境內的僰人搗亂,他這堂堂國公爺也用不著辛苦奔波,吃些苦頭倒還罷了,連朝廷上對他也極是不滿,十數萬官兵駐紮於此,竟然對叛逆一事事先無絲毫警覺,事後又連連丟掉幾座官衙。

若不是他沐家在京城的口碑人緣向來不錯,又及時上上下下打點,這一回的事情興許就得鬧大了,現今沐公爺耳中最是聽不得僰人二字。

“國公爺明查呀!”早有人向文定報告了國公爺新近的忌諱,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事,“小的以前的確是賣過東西給他們,可那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當時他們還並未露出造反的跡象。小的生性愚鈍,就想著要賺進多少銀錢,也沒敢往這方面想,自打叛逆扯起反旗之後,小人就再也不曾賣過他們一顆鹽粒?!?

“哼,除了銀子,你們這些該死的商人眼裡還能看到別的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種道理難道就一點也不明白嗎?”

盛怒之下,沐國公將罪名禍及整個雲南商界,殊不知雲南境內最大的商戶便是沐國公自己,當然這些事文定不敢當面指出,只能唯唯諾諾的自認罪孽深重,但請國公大人看在自己及時改過,能大人有大量放他一馬。

國公爺自然是不會應允,吩咐下去先打五十大板,再押進大牢繼續候著。

總算是興盛和事前的準備做的充分,執法的人收了好處,下手是雷聲大雨點小,並未傷著文定。

又不知繞了多少關係來搭路子,總算如願買通了國公爺身邊最得寵的如夫人。

幾次三番枕邊風吹得那國公爺沒了脾氣,再加上前線捷報頻傳,有那些戰功做底,聖上非但未懲治於他,反而是褒獎有加。

一來二去怨氣沒了,也就能平和的看待文定這件芝麻綠豆般大小的案子,證實文定的的確確是及時與叛逆劃清了界線,不曾襄助阿努顏對抗朝廷。又過了數月,等一切風平浪靜之後才釋放了他,當然在釋放之前還罰了一大筆銀子。

這場官非下來,前前後後使得銀子抵得過興盛和一年半的收益,好在付出的沒有白費,總算是將人給保了出來。只要人出來了,那些身外物又有什麼好計較的呢!

這半年的日子可是將文定憋苦了,一朝得解脫,他便星夜兼程往大理趕。

在獄中他一直有收到齊大叔與道定發來的書信,從上面看興盛和的運作一直正常,與他在的時候沒什麼差異。

時而昆明分號的管事也會去獄中探視,給他帶去各類的消息,也沒什麼不對之處,可文定老是感覺有什麼地方不對。

他們來信或口敘傳遞的消息太過順暢,順的有些不真實,要知道畢竟是他這個商號的首腦入獄,再加上以前堅實的貨源又變得雲霧迷濛,照理來說,商界那些如狼似虎的老闆們,不可能一點表示也沒有。

商場如戰場,當你的買賣開始走下坡路時,那些平日裡稱兄道弟的商友轉過頭來,很可能便是先行對你下手的人,將希望寄託於他們的仗義相助,實在是渺茫之極。

果不其然,當文定回到大理城內時,他們善意編織的一切謊話便失去了效用,事實都呈現在他眼前,一覽無遺。

原本該掛著“興盛和”匾額的門框上,已換成了別家的招牌。看來情形比文定預計的還要嚴重,連總號都保不住了。

當他走到總號後面的家宅時,裡面一派雜亂的景象,有幾個下人將柳家的傢俱擺設搬了出來,在門前挪出一塊空地來,等待著過路人詢價。

有些來掏便宜貨的百姓已經開始與下人討價還價,有些精明的小商販並未著急下手,而是作壁上觀,等待著價碼降下來。

文定逕直走到屋子裡,想找到齊管事和道定,但那一老一少始終不見蹤影,卻意外的碰到了燕嫣與雨煙。

二女不但依約而至,而且還是相攜而來。更讓文定吃驚的是,雨煙換下了她一貫優雅高貴的裝束,燕嫣也脫下了她常穿的潔白衣裳,如今皆換成了一身家居主婦的打扮,領著下人們清理府裡的各式傢什,清掃宅院。

讓文定忍俊不住的是,她們手忙腳亂的,一點不像往日裡鎮定自若的模樣,丫頭們看上去比小姐還要著急,圍著她們團團轉。

那一張張伶牙俐齒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一會兒建議這裡要怎麼怎麼弄,一會兒那裡要如何如何下手,個個都在極力表現自己,本就腦袋發麻的二位小姐,頓時愈發地糊塗了。

這場面別提多有趣了,文定心中的那股幽怨之氣,也隨之煙消雲散。

“文定。”雨菸頭一個發現了他,甩開身邊那幫唧唧喳喳的小麻雀,疾步來到文定跟前,“這回又吃盡了苦頭吧!可把人家給擔心死了?!?

“沒事,在裡面吃的好住的好,又難得的清靜,別提有多舒服了?!?

這倒是實話,比起以前在外面風餐露宿來,那大獄裡高牀暖枕,的確不算是什麼吃苦。

聽到文定這般說,雨煙心裡總算是寬慰不少,可想想眼前這一派倒瓦的景象,又叫她如何能開心起來呢?

爲了湊齊銀子救文定,他們不但將鋪面盤給他人,田產換了名字,連這座宅子也不得不轉手於人。這一場官司下來,文定就變成了一貧如洗,可真是聚難散易。

雨煙面有愧色的道:“柳郎,都是我們不好,你辛苦置辦起來的家當,不到一年就讓我們敗了個乾淨。聽齊大叔說,現在帳面上只剩下幾千兩銀子了?!?

“說什麼呢!當年我開始闖蕩雲南的時候,身上只有幾百兩銀子,來到這裡人生地不熟,只有道定陪在我身旁,現而今……”文定邊說邊將雨煙與燕嫣拉近,將她們的小手握在自己的掌心,和聲細語的向她們二人道:“現在我身邊還有你們倆?!?

三人相視而笑。

風雨過後的彩虹,方纔是最美麗動人的,一次的失敗並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而那個即將建立的小家庭,又一次爲文定提供了原動力。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一章第三章 初會倭賊第三章 猙獰地獄第二章 鹽商考驗第四章第七章 決裂第六章 父母之命第十六章第一章 新老衝突第四章 蓉城鉅變第七章 戰舞飛揚第二章 青衫怪客第五章 醉後第二章 稍縱即逝前言第一章 汪府天工第三十一章 得遇故人第二十四章 恰逢其會第一章 尋跡而來第二十五章 夜談第七章 成都茶館第一章 年輕朝奉第一章 汪府天工第八章 揚帆而歸第四章 芳跡乍現第四章 夕陽遲暮第三十三章 火劫第一章第十七章第八章 揚帆而歸第二章 稍縱即逝第四十三章 險灘第三章 東家的生意經第六章 傷人真相第六章 彩雲之南第一章 同行如敵第五章 漢口見聞第二章 大壽之日第三十八章 弱弟來投第三章 招惹是非第二十九章 銀波深處有洞天第八章 漢口新鋪第一章 新老衝突第二章 稍縱即逝第三章 突然之喜第十四章第五章 荒唐之夜第八章 香溪河畔麗人來第三章 揚州趣聞第三十三章 火劫第五章 醉後第一章 窮追不捨第四章 銀波深處別洞天第四章 聖潔的靜懷第七章 得道多助第三章 柳暗花明第八章第五章 揮別青春少年時第八章 化敵爲友第八章 僰人巫師第五章 荒唐之夜第三十五章 出人意料第一章 痛之深者第二十七章 百年字號第二章 稍縱即逝第四章 駭人聽聞第八章第四章 蓉城鉅變第十三章第六章 明妃故里第八章 漢口新鋪第二十七章 百年字號第七章 決裂第一章 尋跡而來第八章 玄秘繇詞第五章 江上風情第七章第一章 無奈家事第四章 蓉城鉅變第三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四十三章 險灘第三章 揚州趣聞第八章 童年記憶第五章 劫後的領悟前言第二章第四章 駭人聽聞第七章 因禍得福第二十一章 風波第十章第三章 號角聲聲第六章 仙樂曼舞第四章 逃亡之路第七章第六章 仙樂曼舞第一章 曙光乍現第四章 排兵佈陣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一章第三章 初會倭賊第三章 猙獰地獄第二章 鹽商考驗第四章第七章 決裂第六章 父母之命第十六章第一章 新老衝突第四章 蓉城鉅變第七章 戰舞飛揚第二章 青衫怪客第五章 醉後第二章 稍縱即逝前言第一章 汪府天工第三十一章 得遇故人第二十四章 恰逢其會第一章 尋跡而來第二十五章 夜談第七章 成都茶館第一章 年輕朝奉第一章 汪府天工第八章 揚帆而歸第四章 芳跡乍現第四章 夕陽遲暮第三十三章 火劫第一章第十七章第八章 揚帆而歸第二章 稍縱即逝第四十三章 險灘第三章 東家的生意經第六章 傷人真相第六章 彩雲之南第一章 同行如敵第五章 漢口見聞第二章 大壽之日第三十八章 弱弟來投第三章 招惹是非第二十九章 銀波深處有洞天第八章 漢口新鋪第一章 新老衝突第二章 稍縱即逝第三章 突然之喜第十四章第五章 荒唐之夜第八章 香溪河畔麗人來第三章 揚州趣聞第三十三章 火劫第五章 醉後第一章 窮追不捨第四章 銀波深處別洞天第四章 聖潔的靜懷第七章 得道多助第三章 柳暗花明第八章第五章 揮別青春少年時第八章 化敵爲友第八章 僰人巫師第五章 荒唐之夜第三十五章 出人意料第一章 痛之深者第二十七章 百年字號第二章 稍縱即逝第四章 駭人聽聞第八章第四章 蓉城鉅變第十三章第六章 明妃故里第八章 漢口新鋪第二十七章 百年字號第七章 決裂第一章 尋跡而來第八章 玄秘繇詞第五章 江上風情第七章第一章 無奈家事第四章 蓉城鉅變第三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四十三章 險灘第三章 揚州趣聞第八章 童年記憶第五章 劫後的領悟前言第二章第四章 駭人聽聞第七章 因禍得福第二十一章 風波第十章第三章 號角聲聲第六章 仙樂曼舞第四章 逃亡之路第七章第六章 仙樂曼舞第一章 曙光乍現第四章 排兵佈陣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莎车县| 临海市| 自贡市| 铜梁县| 开化县| 马山县| 山东| 苏尼特右旗| 伊金霍洛旗| 鹰潭市| 伊宁县| 武义县| 平顶山市| 乡宁县| 万载县| 阿瓦提县| 龙胜| 孟连| 二连浩特市| 东山县| 巫山县| 儋州市| 太白县| 驻马店市| 大石桥市| 阳城县| 客服| 曲水县| 宣威市| 保靖县| 余庆县| 东宁县| 房产| 改则县| 织金县| 阿鲁科尔沁旗| 阿图什市| 安陆市| 靖西县| 保定市| 闽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