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0章 能當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

“稟告大王,遣倭使者回朝來報。”

百濟國,國都泗泌城。

國王扶余義慈正皺著眉頭,坐在一堆文書後面發呆。

聽聞使者回朝的消息,他連眉毛都沒有動一動,只是隨便揮了揮手打發:

“一會兒再說,寡人有事要忙。”

上報此事的內法佐平卻並沒有聽令退下,而是堅持道:

“大王,這次使者帶來了關於倭國變動的重大消息。

“倭國權臣蘇我氏覆滅,皇子輕即位統領全國,號‘孝德天皇’,遷都大阪城。

“那孝德天皇博古通今,賢明睿智,是不可小覷的猛虎……”

“寡人說了一會兒再見,你嘰嘰喳喳嘰嘰喳喳的聽不懂話嗎?!”義慈王煩不勝煩,一拍桌子大發雷霆,把桌面上的文書都嘩啦啦震倒了。

“倭人,蕞爾島國而已,那點茶壺裡的風暴誰人關心?

“寡人現在要把精力放在‘事大’上!”

大王的大意翻譯過來是,別打擾老子跪舔大明!

內法佐平的嘴脣動了動,欲言又止,最後還是一躬身,不甘心地退下了。

哼,庸才,分不清大小遠近的蠢貨——扶余義慈朝那老東西的背影翻了個白眼。

“佐平”即百濟對大臣的稱謂。

百濟國的內政由六佐平負責,此官制源於《周禮》的六官,其中內法佐平負責禮儀外交事宜。

佐平制度在百濟已經實行了小幾百年了,最初是作爲加強中央王權的“職官”體系被設計出來。

但是後來嘛,懂的都懂,這六個要害位置都被國內世家大族——也就是各氏族部落首領,給世襲罔替了。

畢竟連大唐都不能免俗,百濟的官僚職業化之路註定更加難走。

現在義慈王也發現了。

這些大族的出身固然煊赫,但是腦子卻不一定好使啊……

“大明新皇登基踐祚,那可是鯨吞天下,先後滅亡高句麗、突厥和大唐,旱地行舟連他老父親都敢打的閻羅王啊!

“萬一得罪了那位小閻羅,輕則泗泌被屠,重則整個百濟雞犬不留、寸草不生!

“在這個要命的節骨眼上,不向大明俯首帖耳,卻反而向那遠在海對面的小小島國稱臣納貢?”

扶余義慈瘋狂吐槽自己的手下。

他懷疑內法佐平的腦子,大約是被倭國的花姑娘給吃了。

半島南端的百濟,歷來的外交政策比較彆扭,是在三個雞蛋上跳舞——

大唐、高句麗,還有海對面的倭國,三個都不能得罪,三個都得納貢。

否則這哥仨都有可能一把火把它給揚了。

不過現在,時勢異也!

李明橫空出世,把大唐、高句麗兩個強鄰給滅了,直接與百濟接壤。

這時候如果再墨守成規,繼續玩什麼牆頭草政策,那就多少沾點了。

天無二日,百濟人民只有李明陛下一個太陽啊!

假設百濟沒把大明舔爽了,被至賢至聖皇帝陛下以“左腳先邁入王宮”爲由,率領天兵過來問罪。

到時候倭國能頂個卵子用?啊,能頂個卵子用!

“可是怎麼舔大明,也是一門學問啊……”

扶余義慈很快把倭國拋諸腦後,對著桌面上的文書犯了難。

文書都是百濟國國內的文件,內容一應俱全,只是頒佈時間都空著。

因爲百濟人不知道,自己應該用哪個年號。

百濟以華夏爲最尊,所以一直沿用華夏的年號。

比如在貞觀朝,就以貞觀紀年。到了永慶朝,則改爲永慶。

可是現在,在明代唐以後,卻不知道該改用哪個年號了。

因爲大明自己還沒定下年號。

那位可怕的少皇帝陛下,好像對諸如年號啊、皇宮啊、陵寢啊這些儀式性的東西,並不感冒。

所以對於本年怎麼稱呼,大明居然還沒有一個統數。

官方文件是以黃帝紀年的,但是民間仍然以貞觀計數,因爲好記。

畢竟黃帝紀年動輒大幾千的年份,使用起來很不方便。

而在黃河以南的大唐故土,估計有些地方還不知道帶唐已經亡了,多半還在用永慶年號呢。

一個大國的紀年方式五花八門,這就讓百濟這個小弟有些無所適從了。

理論上,是應該和唐州中樞保持一致的。

“可是年號代表皇位,代表天命所在,代表國之正統。

“我們如果貿然用黃帝紀年,被那位喜怒不定……不是,聖意難測的陛下記恨了怎麼辦?

“萬一我們前腳用黃帝紀年,後腳大明那邊就定下了新皇新年號,那不就成出頭椽子了嗎?”

扶余義慈坐在書桌前,都快把頭皮撓爛了。

煩惱了許久,他忽然想明白了——

與其自己煩惱,不如把大夥兒叫過來一起煩!

…………

不多時,百濟衆官齊聚朝廷,六位“佐平”領銜,國王端坐正中上首的臥榻上,形式類似華夏,只是簡陋許多。

畢竟百濟小地方,想把人叫齊開個會,差不多喊一嗓子就行了。

“大漢新皇踐祚,年號未定。我等如之奈何?”

義慈王將自己的困擾訴於衆臣聽。

對於這個看似雞毛蒜皮的問題,大家都在費勁巴拉地思考著。

畢竟大明太強了,那個少皇帝還是個既有能力又有腦洞的瘋批,可得罪不起啊!

以小事大,可不是無腦跪舔那麼簡單。

舔也是有技術含量的!

得要揣摩心思,得要舔得主人歡心,尤其不能馬屁拍到馬蹄子……

伴君如伴虎,伴大明尤甚!

“……”內法佐平對這一衆君臣的苦惱感到非常不解。

不是殿下,人大明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年號,您也不至於皇帝不急蕃屬急吧?

相比這自尋煩惱式的問題,倭國那邊的動向才更值得關注好吧!

“內法佐平,你主管禮儀禮法。你來說說,年號應該怎麼定!”

義慈王冷不丁地發問。

老大臣虎軀一震,活像上課開小差被老師提問的學生,嗯嗯啊啊地支吾其詞起來:

“啊,這個,那個……以黃帝紀年可能不錯,但用不用皇帝陛下的年號不錯不大可能……”

“你在說什麼呢?”義慈王聽得腦仁兒像麻花一樣扭轉了。

怎麼自從赴倭使者歸朝以後,就感覺這傢伙魂不守舍的?

“咳咳。”老成持重的內臣佐平看不下去了,乾咳一聲,替同僚打圓場道:

“殿下,他的意思大約是,既然大明官方以黃帝紀年,那我等亦不妨跟進。既然他們的朝廷官員就是這麼做的,那多半也錯不了。”

義慈王遲疑了一會兒,道:

“寡人也是這麼想的。但是,若他們改了年號而我等不知,再事後以此爲由怪罪下來,那可如何是好呀?”

這種“你昨天左腳先跨進公司”式的找茬理由,是漢人王朝玩藩屬消消樂的起手式。

但就算明知道擋不住對方的故意找茬,作爲“事大主義”的資深玩家,百濟也務求不留把柄,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論當狗,半島人是專業的。

“這也簡單。”內臣佐平略一思索,道。

“我們的文書但凡涉及日期,便在最上首空一格。

“這樣的話,待大明那邊決定了正式的年號,我們也來得及一一修改啊。”

內臣佐平是“六佐”之中級別最高的,地位相當於“宰相”。

而且這位宰相的身份還不一般,是義慈的舅舅。還好還好,宰相的能力還是在線的。

扶余義慈思索片刻,輕輕舒了一口氣,道:

“也只能如此,先這麼湊合著吧。”

這場緊急會議就此散去。

內法佐平留了下來。

百濟國王的眉毛皺了皺。

“你到底有什麼事想說?”

對方道:

“大王,赴倭朝貢的使者回來了。

“他們回報,倭國新任天皇,孝德天皇,認爲我國的貢品太少太賤,似有不悅啊。”

義慈王的鼻子輕輕一哼:

“哦。”

那又怎樣?

以前,倭國還能通過海路對百濟形成鉗制,所以作爲三家姓奴,百濟每年隨份子的貢品裡,也有給倭國的一份。

但是現如今,在大明的光環下。

倭國,不過路邊一條野狗而已。

“那新繼位的孝德天皇勵精圖治,勵志改新,有雄主之姿……”

內法佐平正在侃侃而談,被義慈王打斷。

“倭酋如何如何,寡人並不關心。

“寡人只想潛心侍奉大明的皇帝陛下。”

內法佐平急了,語氣急促道:

“大王!正是爲了抵禦來自中原的侵略,我國才更需要引入倭國的力量以爲制衡……”

“放肆!什麼‘來自中原的侵略’,這是讓我等東夷沐浴王化!”

義慈王義正辭嚴地糾正了大臣的政治不正確,情真意切地說:

“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不像有的狗跑來跑去,都不知道自己的主人是誰。”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要是還拿以前的三國關係來指導現在,愛卿,整個百濟國的國民都要重新出生了。

“大王殿下!”內法佐平不由得提高了音量,下意識地向前一步,語氣幾乎是在威脅了:

“新即位的天皇陛下是位了不得的人物。若是貿然冒犯了他,就不怕他們的海寇侵攻嗎?”

被對方的氣勢所迫,義慈王下意識地向後縮了縮脖子。

他旋即意識到自己的反應有失威嚴,登時漲紅了臉,低聲怒喝:

“木仇!你是在威逼我嗎!”

內法佐平一怔,縮了回去,悶聲一拜:

“不敢!”

你還不服了……義慈王對那廝怒目以視,嚴肅地說:

“百濟與倭,都是華夏的子孫。

“百濟,孝子也!倭,逆子也!

“我們既然是兄弟之國,在輩分上就是平齊的。哪有孝子給逆子稱臣納貢之理?

“從即日起,斷了對倭國的納貢!

“寡人要把精力不濟,放在跪舔……不是,侍奉華夏上!”

畢竟百濟小國寡民,體量充其量也就相當於是大明一個州的水平。

納貢已經日漸成爲沉重的負擔了。

所以,爲了給大明君父多捉幾隻烏骨雞補補身子,討得君父的歡心。

只能委屈倭這個臭弟弟,砍他的支出了。

昨天的三家姓奴,今日的華夏孝子。

這也不能怪百濟人前倨後恭。

被大明的黑又硬(指破甲金瓜錘)頂在腦門上,你跺你也麻。

一場瘋批式的“旱地行舟”,屬實給周邊蠻夷帶去了極大的心理陰影。

強大的國力,武德充沛的國主,就是無往不利的收狗利器。

“可是……”

“沒有可是!”

內法佐平還要比比,被國王強硬地頂了回去。

“木仇,你對倭國的事務,是不是過於熱衷了?要記住,你是百濟的六佐!”

內法佐平被轟了出去,臨走還在嘴裡念念叨叨:

“正因爲我是百濟人,所以更應該聯倭抗明……”

碎碎念一字不落地落進了扶余義慈的耳朵裡,讓他不禁扶額。

乖乖喲,大明是聯倭就能製得住的嗎?他扶余義慈也不是善類,要是能,他不會這麼幹?

問題是,大明和一般的華夏大一統王朝還不一樣。

大明的基本盤在遼東,在東北,在高句麗故地!

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敢在人家大明的核心領土隔壁玩三心二意,就不怕被柴刀?

“漢城木氏也墮落了啊,怎麼出了這麼一個無能的家主……”

義慈王心裡吐槽一句,便又重新投入到跪舔大明的事業中去了。

年號的問題暫且解決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明人似乎對烏骨雞格外青睞?

“可是這雞生長緩慢,短時間養不出這麼多啊!”

他再次苦惱地捧住了腦袋。

要不,把羣臣都給召集起來,大家一起去養雞?

…………

百濟的王宮之外。

一名大臣剛剛退朝離開王宮,並沒有直接打道回府。

他打發走了車伕,自己拐入了一道小巷子裡。

巷子的盡頭,是一間隱蔽的小屋。

他靠到門前,輕輕敲三下,又重重敲了兩下。

木門打開一條縫,他很快便鑽了進去。

屋子裡別有一番洞天,是一處茶館。

除了他以外,還有四五張熟悉的臉。

都是剛纔被義慈王叫去開會的百濟朝臣。

一進門,他便開口問道:

“你們能看出來,百濟王有背叛陛下的跡象嗎?”

稱呼自己名義上的主君爲“百濟王”,口稱別人爲陛下。

這對一個朝臣來說,怎麼聽怎麼怪。

可是同一間屋子裡的同伴卻對此見怪不怪,一齊搖頭:

“暫未發現百濟背叛大明的證據。”

事已至此,情況已經相當明瞭了。

這些名義上的百濟朝臣,實際上都是李明安插在對方內部的密探!

這也是意料之外、但是情理之中了。

就李明那麼一個熱衷於“特務統治”的集權狂魔。

要是不往自己的藩屬國裡安插幾個內應,那才奇怪呢。

第52章 闖禍了闖禍了!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142章 我們被李明保護得太好了第70章 辭職一時爽,吃土火葬場第10章 信息差是讓你裝逼的嗎第49章 活字印刷術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第57章 “此子英果類我啊!”第122章 跟著我,把慕容的頭蓋骨當夜壺使250.第241章 朕的那些逆子們第370章 父子局的前奏第143章 世界名畫《高句麗皇在西天極樂》第315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373章 歷代先哲上我身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388章 李明的千層套路第332章 還得是薛萬徹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第149章 滿城盡是二五仔第42章 輿論戰,啟動!第88章 長孫無忌:對!就應該這麼賞他!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第312章 提桶跑路最重要的是時間第448章 白嫖是結盟的最高級形式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174.今天還是一更,第二趟跑醫院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第10章 信息差是讓你裝逼的嗎第327章 李明,你老子我來了!第317章 來自未來的歷史教訓第278章 長孫無忌謀反案217.第208章 原來你纔是內鬼?!252.第243章 開門揖盜第113章 釣魚執法第116章 真正的老對手:士族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第419章 海的那一邊,還有一個島國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395章 人生如戲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263章 皇弟殺皇兄,江山打得通第42章 輿論戰,啟動!231.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421章 半島人民思路廣,島國人民樂趣多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187.第181章 你們鬥你們的,別打擾我治國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第272章 只有父皇才擋得住他第264章 罪魁禍首的隕落第411章 陛下,你下面呢?第19章 站隊與羅織第295章 運營也不如,操作也不如,怎麼打?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32章 不安的種子173.第171章 李二:我的好大兒哇!請假一天走親戚第346章 我纔剛爆兵,你怎麼就不行了第270章 三棍打散禮教魂,明爺我是大忠臣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110章 讓他裝,讓他裝!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137章 我趕時間,你倆一起上吧第160章 長孫皇后的大胸襟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412章 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第326章 天爲幕布 地爲戲臺的行爲藝術第317章 來自未來的歷史教訓241.第232章 陛下可能要救,但要救陛下不太可能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374章 平州一日遊第441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哪!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50章 目標:李世民!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第116章 真正的老對手:士族第274章 承乾,你其實不懂突厥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310章 李二:是個人才,便宜那小子了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第161章 你阿孃還是你阿孃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318章 感謝大自然的饋贈第23章 冷暖鋒的碰撞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24章 封王,封個屁!244.第235章 李二:謝謝你還記得我哦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
第52章 闖禍了闖禍了!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142章 我們被李明保護得太好了第70章 辭職一時爽,吃土火葬場第10章 信息差是讓你裝逼的嗎第49章 活字印刷術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第57章 “此子英果類我啊!”第122章 跟著我,把慕容的頭蓋骨當夜壺使250.第241章 朕的那些逆子們第370章 父子局的前奏第143章 世界名畫《高句麗皇在西天極樂》第315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373章 歷代先哲上我身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388章 李明的千層套路第332章 還得是薛萬徹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第149章 滿城盡是二五仔第42章 輿論戰,啟動!第88章 長孫無忌:對!就應該這麼賞他!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第312章 提桶跑路最重要的是時間第448章 白嫖是結盟的最高級形式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174.今天還是一更,第二趟跑醫院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第10章 信息差是讓你裝逼的嗎第327章 李明,你老子我來了!第317章 來自未來的歷史教訓第278章 長孫無忌謀反案217.第208章 原來你纔是內鬼?!252.第243章 開門揖盜第113章 釣魚執法第116章 真正的老對手:士族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第419章 海的那一邊,還有一個島國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395章 人生如戲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263章 皇弟殺皇兄,江山打得通第42章 輿論戰,啟動!231.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421章 半島人民思路廣,島國人民樂趣多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187.第181章 你們鬥你們的,別打擾我治國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第272章 只有父皇才擋得住他第264章 罪魁禍首的隕落第411章 陛下,你下面呢?第19章 站隊與羅織第295章 運營也不如,操作也不如,怎麼打?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32章 不安的種子173.第171章 李二:我的好大兒哇!請假一天走親戚第346章 我纔剛爆兵,你怎麼就不行了第270章 三棍打散禮教魂,明爺我是大忠臣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110章 讓他裝,讓他裝!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137章 我趕時間,你倆一起上吧第160章 長孫皇后的大胸襟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412章 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第326章 天爲幕布 地爲戲臺的行爲藝術第317章 來自未來的歷史教訓241.第232章 陛下可能要救,但要救陛下不太可能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374章 平州一日遊第441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哪!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50章 目標:李世民!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第116章 真正的老對手:士族第274章 承乾,你其實不懂突厥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310章 李二:是個人才,便宜那小子了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第161章 你阿孃還是你阿孃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318章 感謝大自然的饋贈第23章 冷暖鋒的碰撞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24章 封王,封個屁!244.第235章 李二:謝謝你還記得我哦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孜县| 伊川县| 巴东县| 平谷区| 侯马市| 阜城县| 隆化县| 唐山市| 哈密市| 固原市| 阳西县| 贵南县| 泌阳县| 建德市| 榆树市| 伊宁县| 崇阳县| 襄汾县| 额敏县| 拜城县| 莆田市| 宕昌县| 菏泽市| 贵南县| 原阳县| 金寨县| 陕西省| 奉新县| 金堂县| 青冈县| 澄迈县| 九龙城区| 石首市| 华蓥市| 酉阳| 建阳市| 荆州市| 中方县| 当雄县| 祁连县| 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