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

“‘捐獻’數量多的,可以授予三公、三師這類虛職,少一些則授予開府儀同三司、驃騎大將軍這類文武散官。

“長安匯聚了來自各地的豪商,他們有錢,也有渠道搞到糧食,但苦於身份低賤,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若能將這些名譽的職位賣……授予他們,想必彼等定會傾力支持我朝。”

李治口若懸河。

李承幹不置可否,只是用表情示意:

你繼續,朕在聽。

“而對於地方上的一些實權職位,也不是不能賣。巡察使、刺史、縣令、縣尉……按州的上中下等級,分別標價售賣。

“嶺南、閩越那些地方本就對朝廷三心二意,不若將當地職官官位先行售賣,兌一筆款子回來。

“等我軍打贏了仗,鞏固了帝位,我們還可以將事權收回。如果打輸了,那末此舉的惡果也無需我等煩惱了。”

李治說得滔滔不絕,天花亂墜,在他嘴裡,賣官鬻爵的好處我拿、黑鍋李明背,簡直成了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善政了。

對於李治小老弟的大膽提議,李承幹老哥溫和地問:

“賢弟啊,你覺得吾的諡號,取什麼好啊?”

李治:???

“陛下爲何出此不吉之言?”

李承乾的臉慢慢拉了下來:

“朕覺得‘靈’就比較貼切,你覺得呢?”

李治的眼皮子開始跳了。

皇帝老哥這是在諷刺他走漢靈帝的老路。

漢靈帝大肆賣官鬻爵,失去了對屬下官僚的控制,埋下了東漢滅亡的禍根。

唐靈帝……不是,永慶皇帝如果賣官鬻爵,那豈不是也……

“可是如果不想方設法擴張財源,別說埋下禍根,大唐當場就得亡了。”

對於陛下的質疑,李治的態度罕見地強硬。

這就讓李承幹自己也不得不好好考慮考慮了。

www⊙ ttκa n⊙ ℃ O

賣官鬻爵無疑是個邪道,對於國家和人民的危害不必多說。

可若是能多籌措到一文經費,戰爭的勝機、大唐一朝的生機,就能多一文……

李承乾的表情不斷變幻,最後定格在了“決絕”。

他下定了決心。

只要能解決火燒眉毛的問題,邪道就邪道吧!

至於會葬送大唐未來什麼的,現在的李承幹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他的任務是保證大唐有個未來,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要相信後人的智慧!

“嗯……皇弟的提議別出心裁,不是不可以探索一下。”

他沉吟著,接著又給自己先套了一層免責聲明:

“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說大也不大,你就把情況和大臣們商量一下,至於如何抉擇,你們看情況。

“但是不論如何,前方的軍需是一定要滿足的。”

大意就是,什麼賣官鬻爵?朕不知道啊,朕只是命令臣下想辦法搞錢,沒有親自下令賣官啊,都是奸臣揹著朕瞎搞胡搞的啊!

這就像老闆定個超高的KPI,然後宣佈每天準點下班,都是員工“自願”加班一樣。

逼下面人走邪道,同時又能把自己洗白白、當白蓮花。

李承幹在當皇帝的大半年中,也算是學到了一點腹黑的馭人之術。

而對於把自己摘乾淨的皇帝老哥,李治也只是無奈地輕輕嘆了口氣,便欣然接旨:

“臣,領旨。”

這不但事關大唐的存續,也關乎他自己這個儲君的地位。

所以這個鍋他背了,正所謂“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也。

史家都是結果論者,只要能打贏翻盤,就算使的是歪門邪道,他保底也能撈一個“中興之主”的雅名。

至於賣官鬻爵,不過是無關痛癢的黑歷史而已。

如果打輸了,連“己身”都保不住了,還管他什麼“身後名”呢。

“臣這就和侍郎劉洎商討此事,草擬一個方案,交予尚書省執行。”李治說道。

尚書省是執行政令的機構。

也就是說,李治要直接跳過中書省和門下省的“擬稿”和“審議”過程。

這也是爲了在程序上不將皇帝牽扯進來,替主上洗脫責任,因爲中書和門下兩省和尚書省不一樣,其運作是緊密圍繞皇帝本人的。

“嗯,甚善。”對於弟弟的貼心之舉,李承幹甚是滿意。

賣官鬻爵的國策,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大唐前線將士的口糧,也算是有了著落。

李承幹心裡的石頭落下,長長地呼出一口濁氣。

心情一放鬆下來,他就想起了些別的事情。

“對了,最近長安城好像空蕩了許多,甚至連朱雀大街都沒什麼人,只有乞丐。你有什麼頭緒嗎?”

並沒有出現大規模餓死人的慘劇,長安卻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那麼百萬長安市民到底到哪兒去了?

總不能大家都宅在家裡吧?

李治不假思索地回答:

“因爲戰爭的負擔,主要集中在關中地區,其他地區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波及。

“所以,關中百姓大量向別處逃難,其中長安人也有不少。”

這道理不難理解,樹挪死人挪活,糧食進不了京,但人可以出京啊。

以前是臭外地的來京城要飯,現在是臭京爺去外地要飯,倒反天罡了屬於是。

這也折射了這場戰爭的奇景——

各地的負擔極其不均衡。

以大唐的真實國家潛力,不是真的供養不起前線幾萬人的人吃馬嚼。

是因爲南方不聽話,中原的生產又被戰爭干擾,導致軍費的重擔其實一直都是關中一地在那兒挑著。

關中雖是天府之國,但因爲京城在這兒,人口爆炸、土地兼併,導致本地出產的糧食還不夠日常消耗的。

現在再加上戰爭的負擔,經濟瞬間崩潰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歸根結底,還是國家動員能力不足。

“京城首善之地,怎麼會淪落到如此境地,這都是在朕的手裡……”

李承幹痛心疾首,看起來整個人都玉玉了。

按大唐律例,戶籍制度嚴苛,農民不能隨意遷徙。

不過就目前這情況,只能說差不多得了,你法我笑。

“陛下不必過於自責。”李治寬慰道:

“貞觀初年,關中也曾發生饑荒,太上皇陛下敕旨準許京城百姓出城逃荒,還被傳爲一段佳話。”

也算是典型的喪事喜辦了。

李承幹斜了一眼安慰他的皇太弟,面無表情地重複著:

“天下,本應都是在朕的手裡,可是……”

他面色漸漸沉了下去,話鋒一轉:

“近在長安的近況,只隔了一堵宮牆,朕是燈下黑什麼都不知道,賢弟倒是知道得一清二楚麼?”

李治頓了頓,流利地回答:

“陛下日理萬機,全天下的擔子都在您一人肩上挑著。

“臣等愚昧,以爲陛下專注于軍國大事,不屑爲此等雞毛蒜皮的小事牽扯心神,影響了大局。”

李承乾沒有笑意地呵呵了:

“你確實愚昧,你怎麼知道朕不屑知道此事?”

李治面不改色地狡辯:“臣確實愚昧,陛下若不明示,臣也不知道陛下希望知道此事。”

李承幹有點惱了:

“你不告訴朕,朕怎麼明示?”

李治:“您不明示臣也不知道此事該說啊。”

“你不說朕怎麼……唉算了算了,朕不和你計較。”

李承幹感覺自己快被繞進去了,立刻停止了和李弗萊的套娃,把話題扯回到賣官……不是,財政大計上。

“財政的事情,就交給你們去辦。朕的事多,朕要把精力,放在供養前線上面。”

算是正式甩鍋了。

李治恭敬答道:

“臣領旨。”

算是正式接下了這口鍋,他道:

“那臣這就和黃門侍郎劉洎商討草案。”

“去吧。”李承幹揮揮手。

呼……李治無聲地鬆了口氣,便要匆匆告退。

“只是——”李承幹補充一句:

“朕心繫民間,長安的民生可不是‘雞毛蒜皮’,有什麼情況,爾等應事無鉅細,向朕彙報。”

用了“爾等”這麼不客氣的兩個字,說明皇帝老哥對皇太弟不是很滿意。

李治的眼皮跳了跳,應了一聲,便退下了。

李承幹朝小老弟離去的方向齜了齜牙。

“哼,那廝心眼也忒多了。你說對吧,媚娘?”

那小老弟真不厚道,明明對基層的艱難近況清清楚楚,卻什麼也不肯說。

要不是小老妹真的當了回朕的眼睛,或許等到長安老百姓造反攻入了太極宮,朕還被矇在鼓裡呢!

真是兄友弟恭啊,主動爲皇兄分憂。

還是說,皇太弟實在等不及了,想要架空皇兄啊?

李治那廝,是有篡權的前科的。

“都這時候了,還搞小動作……唉。

“什麼?媚娘你說,要把老九那廝按欺君罪治了?算了算了,他還小不懂事,放他一馬吧。”

永慶皇帝罵歸罵,但對李治的小動作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了。

無他,另一個小老弟給他造成的外患太嚴重了,都讓他沒工夫搞內耗了。

實話實說,內政方面要不是還有李治撐著,這個家早就散了。

光憑李承幹一個人,根本頂不住李明在大河對岸傳來的王霸之氣,要被小老弟侮辱、推翻了。

“賣官……媚娘,你覺得這個點子如何?只要錢糧充足,朕就能擋住叛賊,就能贏!

“戰爭的擔子一直壓在關中,也該讓其他地區出出血了!”

自詡“心繫百姓”的永慶皇帝嘴角勾勒,彷彿看見了如山堆積的錢款,看見了滿餉不可敵的唐軍,看見了匍匐在他腳下痛苦認錯的李明。

至於因爲“賣官”而遭殃的底層百姓?

亂世人不如盛世犬,連狗都不如,怎麼入得了陛下的法眼呢?

江南刁鑽,湖廣反骨,巴蜀閉塞,嶺南野蠻。這些南方地區不服從朝廷,不肯出錢是吧?

朕照樣有辦法收,不但收了錢,還能讓貪官庸官來治你們這羣反賊!

巨大的壓力扭曲了李承乾的心智,矇蔽了他的雙眼。

只要能打贏,不惜任何代價!

天下人就是這個代價。

苦一苦百姓,罵名李治擔。

“陛下!陛下,大事不妙——”

急迫的呼喊聲,打斷了李承乾和武媚孃的私聊。

李承幹定睛一看,又是李治,登時有點不高興了。

剛訓示李治別欺上,這才一轉身的工夫,難道就發生什麼需要驚動皇帝大駕的大事了?

該不會是這小子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故意拿芝麻大的議案來故意煩他,以讓他收回成命吧!

這弟弟當得可真精明,好一個兄友弟恭!

和官吏們鬥了大半年,李承幹自忖懂一些文官集團應付皇帝的辦法,李治還沒來得及開口,他就先拉下一張臭臉,怒斥道:

“朕讓你事事彙報,不是讓你事事都彙報!”

對於陛下的矛盾文學,李治卻是完全沒有接茬,以一種完全不符合他一貫性格的、失禮的舉動,驚慌失措地抓住了陛下的手臂,有些語無倫次:

“阿兄,大事不好了!中原,老十四……”

李承幹瞪大了眼睛。

好一個兄友弟恭!

…………

山西,朔州城外。

“再加把力,向前推進!只要進了城,我們就贏了!”

蘇定方聲嘶力竭。

英勇的明軍士兵一次次向前衝鋒,可是又一次次被反推了回來。

因爲在他們和朔州城之間,還橫亙著一道彷彿不可逾越的鴻溝。

那就是天策上將親自指揮的唐軍。

這支鐵軍剛好卡在明軍進城的要道上,如鯁在喉。

“蘇將軍,還是先撤吧。”薛仁貴打起了退堂鼓。

老蘇登時將眼睛瞪得如牛鈴,指著北方。

“朔州城牆已經在望,只要進了城我軍就安全了,豈能功虧一簣!”

連日的戰鬥,讓這個中年男人熱血上頭了。

“可是將士們已經筋疲力盡,實在無法再前進寸步了。”薛仁貴苦苦哀求。

“沒有可是!……”蘇定方還要再堅持,轉過頭要訓斥軟弱的老戰友。

這一回頭,他看清楚了。

不知不覺間,身邊的護衛少了好幾個,剩下的也都掛了彩。

“我將衛隊投入了最後的衝鋒,這就是結果。”薛仁貴眼睛裡佈滿了血絲。

“我們的軍隊打不動了,實在衝不破對面的封鎖!”

蘇定方緊咬著牙,又望了一眼近在咫尺、又好像遠在天邊的朔州城,從牙縫裡擠出一句:

“走吧,回本營!”

蘇定方、薛仁貴率領的明軍前鋒,又雙叒叕敗退了。

這段時間的山西戰局,膠著之中又帶著幾分詭異。

晉南是大唐的大本營,北邊的代州是大明的大本營,再往北是明軍,明軍的北面是唐軍,唐軍之北又是大明控制下的朔州。

一層一層像千層餅似的,你中有我,又涇渭分明。

明軍的戰略很簡單,那就是拼命往朔州城裡擠,不給對方打殲滅戰的機會。

只要有城牆的保護,加上城裡預備的給養,唐軍再兇猛,也只會崩斷了牙。

然而,情況就像剛纔那樣。

不論明軍發起幾次衝鋒,唐軍都巍然不動,牢牢堵死他們進城的道路。

同樣的,唐軍多次試圖繞後包抄,全殲對方,也屢屢被明軍化解。

至於朔州城本身,唐軍是不可能兵分兩路去攻城的,而朔州里面的那一點守備部隊,也不可能作死出城給對面來個“兩面包夾芝士”的,基本不參加此次會戰,可以視作地圖邊緣。

唐、明兩軍主力就這麼僵持在了野外,各自在城外駐紮,一南一北貼臉對峙,卻又誰都奈何不了誰。

蘇、薛的這次進攻也不例外。

集齊精銳猛衝一波,試圖爲主力打開進城的缺口,最後又被灰頭土臉地抽回去。

“要是再打不進朔州,軍糧就要徹底見底了。”

回營的路上,蘇定方一路嘟噥著,似乎在埋怨老夥計沒有武德,居然撤退。

他這不是在誇大其詞。

明軍的態勢十分被動。

前面有唐軍攔著,後方的代州又被唐軍奪了回去,左右兩邊還都是高山峭壁,真正是字面意義的甕中之鱉。

加上這支部隊本來就補給不足,現在更是後勤斷絕。

攜行的軍糧還能撐多久,掰著手指頭都能數得出來。

薛仁貴嘆了口氣:

“先回營吧,看看李靖將軍還能有什麼辦法。”

“他還能帶著大部隊飛不成……”蘇定方有些惱了。

話音未落,後方突然傳來喧鬧聲。

剛下戰陣的兩員將領立刻豎起耳朵,警戒起來。

一員老兵從隊列的後方向前狂奔,一路在大喊著什麼。

戰場嘈雜,兩人什麼都聽不清楚。

可是從對方焦急的神情、以及沿途士兵的反應來看,兩人猜到了什麼,心臟猛地一沉。

李世民最擅長什麼?

防守反擊!

反擊的時候,到了!

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第137章 我趕時間,你倆一起上吧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282章 巨唐再臨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458章 倭島的毀滅第449章 賣國無門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第273章 稱心第334章 父類子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82章 李世民,老子來啦!第297章 李世民:叫阿爺185.下一章免費,修複人被殺沒有死的bug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第398章 這是你自找的197.第190章 大撒幣的藝術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319章 大明寶船下南洋第147章 我向李二妥協了,我裝的205.第197章 我也想節制天下兵馬第442章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260.第251章 真正的天兵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1章 逆子!第27章 撈人(物理)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143章 世界名畫《高句麗皇在西天極樂》第361章 勝利轉進第399章 第一天當皇帝?第382章 李世民頗有李明之姿啊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第441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哪!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83章 致敬玄武門傳奇英雄李元吉第349章 天策上將的戰法第106章 撲朔迷離的功績與過繼第25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90章 請選擇您的出生點第39章 活在背景板裡的那個男人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312章 提桶跑路最重要的是時間第104章 太子的陽謀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33章 名偵探狄仁傑第383章 山西園區第388章 李明的千層套路174.今天還是一更,第二趟跑醫院第458章 倭島的毀滅第286章 《“明”教》第150章 鬧得歡?拉清單。第450章 官場PUA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95章 你好李令,再見李令第284章 向唐僧取取經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國,誰贊成誰反對?第284章 向唐僧取取經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第157章 除了咱老李家,沒人配與他政鬥第138章 李明:有我這個家得散第50章 目標:李世民!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35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58章 誰在呼叫艦隊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第358章 誰在呼叫艦隊第371章 父愛如山崩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181.第178章 這只是意外,皇兄們千萬不要多想第136章 平州,一輪強勁的音樂響起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433章 終極侮辱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245.第236章 士族門閥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第136章 平州,一輪強勁的音樂響起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第121章 這位姐,你也不想救錯人被發現吧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362章 學會哥的運營214.第206章 父皇,李明好可怕嗚嗚嗚第93章 誰還沒個密探啊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第45章 侯君集: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第20章 太子駕到
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第137章 我趕時間,你倆一起上吧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282章 巨唐再臨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458章 倭島的毀滅第449章 賣國無門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第273章 稱心第334章 父類子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82章 李世民,老子來啦!第297章 李世民:叫阿爺185.下一章免費,修複人被殺沒有死的bug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第398章 這是你自找的197.第190章 大撒幣的藝術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319章 大明寶船下南洋第147章 我向李二妥協了,我裝的205.第197章 我也想節制天下兵馬第442章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260.第251章 真正的天兵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1章 逆子!第27章 撈人(物理)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143章 世界名畫《高句麗皇在西天極樂》第361章 勝利轉進第399章 第一天當皇帝?第382章 李世民頗有李明之姿啊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第441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哪!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83章 致敬玄武門傳奇英雄李元吉第349章 天策上將的戰法第106章 撲朔迷離的功績與過繼第25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90章 請選擇您的出生點第39章 活在背景板裡的那個男人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312章 提桶跑路最重要的是時間第104章 太子的陽謀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33章 名偵探狄仁傑第383章 山西園區第388章 李明的千層套路174.今天還是一更,第二趟跑醫院第458章 倭島的毀滅第286章 《“明”教》第150章 鬧得歡?拉清單。第450章 官場PUA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95章 你好李令,再見李令第284章 向唐僧取取經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國,誰贊成誰反對?第284章 向唐僧取取經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第157章 除了咱老李家,沒人配與他政鬥第138章 李明:有我這個家得散第50章 目標:李世民!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35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58章 誰在呼叫艦隊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第358章 誰在呼叫艦隊第371章 父愛如山崩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181.第178章 這只是意外,皇兄們千萬不要多想第136章 平州,一輪強勁的音樂響起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433章 終極侮辱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245.第236章 士族門閥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第136章 平州,一輪強勁的音樂響起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第121章 這位姐,你也不想救錯人被發現吧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362章 學會哥的運營214.第206章 父皇,李明好可怕嗚嗚嗚第93章 誰還沒個密探啊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第45章 侯君集: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第20章 太子駕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磐石市| 沐川县| 玛多县| 祁阳县| 平阴县| 富蕴县| 三明市| 平昌县| 鄂托克前旗| 翁源县| 临夏市| 绥棱县| 阳山县| 改则县| 湟源县| 大方县| 吴桥县| 安吉县| 井冈山市| 宝兴县| 青海省| 黄大仙区| 新干县| 沂源县| 兴化市| 宕昌县| 深水埗区| 句容市| 黄浦区| 濮阳县| 揭阳市| 宁明县| 延寿县| 定远县| 梧州市| 东明县| 克什克腾旗| 肥乡县| 陆川县|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