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

“嘬嘬嘬,咕咕雞來吃米來吃……哎呀!別啄寡人,寡人沒偷汝的蛋!寡人甚至不知道汝下蛋了……

“唉!逼寡人太甚,寡人也是有脾氣的!”

百濟國,泗沘城,王宮御花園。

國王扶余義慈憤而拔劍,四顧茫然。

花園裡不見妃子宮女,到處都是雞,一片鳥語花香的咕咕噠。

妃子和宮女呢?

她們在其他園區養雞呢,沒空照管國王。

義慈王聞著嗆人的雞屎味,又窩囊地把劍收了回去。

“不能宰不能宰,宰了寡人拿什麼獻給大明皇帝啊,寡人自己嗎?”

作爲大明的狗,能討得主人的歡心固然不錯。

只是,主人的關懷有如泰山壓頂,壓得他這個小小的國王有點喘不過氣來——

不知道爲什麼,大明對百濟烏骨雞的需求激增,養都養不過來。

先是神皇陛下親自指名,每月要定時奉納烏骨雞若干。

然後,便是唐州各大衙門也來索要。

最後,這股吃烏骨雞的風潮很快從官方蔓延到了民間。

上行下效,京城的有錢人趨之若鶩,請客筵席上若能擺出一隻百濟烏骨雞,能讓賓客體會到尚書級的待遇。

而且大明人吃雞也吃得很……有特點。

不取細小昂貴的雞舌,不吃脆嫩彈牙的雞胗,而專挑最便宜大塊的雞胸肉。

就算再細嫩的烏骨雞,那雞胸肉也是又幹又柴,難以下嚥啊。

只能說,城裡人的思路,百濟人搞不懂。

百濟人也不需要搞懂。

當狗是這樣的,狗只需要滿足主人的一切合理不合理的要求就行了,而狗主人爲了嚥下乾柴的雞胸肉,要考慮的就多了。

現在,整個百濟國都快成爲一個巨大的養雞場了。

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少壯,無不手裡攥著雞飼料,在哄烏骨雞大爺開心,生怕大爺不開心掉幾兩肉。

偏偏這種鳥東西又嬌貴得很。

含辛茹苦養一年,好不容易快出欄了,說不定就因爲你今天進門先邁左腳,就突然嘎嘣嗝屁了。

所以,百濟人對這些鳥東西都當成祖宗供著,甚至恨不得抱在懷裡,一勺一勺地喂。

可想而知,這樣的精細化飼養工作,會佔用多少人力。

而百濟並不是一個人口資源豐沛的大國。

更糟心的是,別看這些雞在園子裡活蹦亂跳的。

能經歷幾千裡運輸、活著運到大明的,十不存一。

你總不能送死雞給明大人吃吧?

也不能提前宰殺醃製,因爲神皇陛下有令,醃製品“不健康”,必須吃新鮮的。

於是就有了開頭的這一幕,因爲養雞人手實在緊缺,連王宮裡的人都被動員了起來。

不但沒人照顧大王,連大王都得親自動手來照顧這些鳥祖宗。

小國寡民是這樣的。

“阿西巴!泗沘城是烏骨雞的老巢嗎?再這樣下去,我國就要成爲國際社會的笑柄了!”

義慈王氣不打一處來。

他這個王,當得也忒憋屈了。

不求自己像中原皇帝那樣口含天憲,那至少也該像個普通地主家的傻兒子一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吧?

這全國人民動員起來養雞,到底是什麼個事兒呢!

“該不會,大明就是想用沉重的納貢拖垮我國?

“然後,就以小國沒有按時進獻貢品、事大國不誠爲理由,對我國悍然發兵,然後這樣這樣,那樣那樣……”

扶余義慈越想越感到害怕,冷汗漸漸爬上了腦門。

畢竟這種事情,漢家王朝也不是沒有做過。

到時候整個國家就真的和烏骨雞一樣,因爲進門先邁左腳,被嘎嘣一下……

“殿下?!?

冷不丁的背後傳來一個聲音,嚇得義慈王虎軀一震。

回頭定睛一看,正是自家老舅、內臣佐平的那張老臉。

“唔……愛卿何事?”義慈王撫平跳動的小心臟,儘量心平氣和地問。

扶余比流答道:

“大明下詔……”

“這麼快?!”義慈王不禁大呼。

咦?

大王這一驚一乍的,把老臣給整的也有點蒙圈,小心翼翼地繼續說道:

“呃……是的,殿下。大明天朝對我國的賞賜確實很快……”

“唉,這該如何是好,如何是好……賞賜?”義慈王抓撓著頭皮,忽然發覺事情好像和自己想的有點不一樣。

“是的,賞賜。”

扶余比流大概猜到了領導的那點小憂慮,道:

“我國態度恭敬,大明非常滿意,神皇陛下硃筆親批,親下賞賜十萬貫錢,已經運回國都,請殿下過目?!?

“十萬貫?”義慈王睜大了眼睛。

這筆錢,都夠把半個百濟買回去了吧?

好乖乖,天朝上國是真的有錢啊!

不過是幾隻雞而已,隨手一賞便是十萬貫……

義慈王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麼,立刻轉身向宮裡走去。

“殿下,有急事?”扶余比流莫名其妙,亦步亦趨地跟上。

義慈王急匆匆地說:

“雞飼料喂完了,寡人再回去拿點。”

別打擾寡人餵雞……不是,別打擾寡人侍奉大國!

…………

“是嗎?那就好。”

李明坐在馬車裡,將百濟方向發來的密報緩緩展開。

十萬貫的賞賜極大地激發了百濟人養雞熱情,現在整個國家都在爲雞癡狂,不但軍訓廢弛、百業凋零,甚至都不事農桑了。

畢竟人都不傻,種田才掙幾個錢啊?辛辛苦苦一整年,比得上給明大人供奉一隻雞的收益嗎?

於是乎,整個國家近乎停擺——除了畸形發展的養雞業。

成爲了名副其實的大明養雞場。

不過就算這樣,百濟並沒有爆發糧食危機之類的人道主義災難。

因爲糧食可以買的嘛,國際大都市平壤離百濟又不遠!

大明賞賜的錢,不就是這麼用的嗎?

“只不過是多印了一些紙,就讓一個國家完全接受了我的貨幣,連經濟命脈、甚至飯碗都被我掌握在了手裡。

“幾千年的朝貢體系,是有些東西在裡面的。”

李明有些得意地在心裡盤算著。

這十幾萬貫錢印出來,如果放在國內會引起通貨膨脹。

但是放在國外,居然能買下一整個主權國家——

百濟連糧食都被大明卡脖子了,可以說是徹底融入大明的經濟體系了,離正式摘牌成爲大明一州,也無非是臨門一腳的事。

同樣的,半島南端的另一個難兄難弟新羅,也差不多經歷了和百濟一樣的過程——請客,養雞,收下當狗。

這倆哥們兒能順利歸降,就意味著大陸的版圖正式歸一。

從半島到西域,從黑水到儋州,大明真正做到了把東亞大陸所有適合人類居住的土地盡數收入囊中的壯舉。

除了一個地方之外。

“能夠讓三韓蠻夷無痛併入我天朝,便是大明最大的仁慈啊。

“至於另一夥蠻夷,就沒有那麼大的福分了?!?

李明將手中密報揉成團,塞進了香爐。

馬車車隊緩緩停下。

“陛下,唐山港到了。小心雨水?!?

那位長著山羊鬍的大內總管爲陛下開門、撐傘,一氣呵成。

嘖,這雨得下一兩個月了吧,怎麼還不停啊……李明心裡吐槽,踩著溼乎乎的泥濘地,迎著夾雜雨絲的呼嘯狂風,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著。

在港灣區,風雨格外猛烈。

而在重重雨幕之中,一座巨大的造物漸漸顯現出了它的輪廓。

那是一艘船。

一艘即將駛往東海的盡頭,登陸倭國的戰船。

爲了攻倭,李明提前做了不少部署準備,其中能夠遠洋航行的戰船是最關鍵的一環。

這條龐然大物,比當初內河的無敵艦隊還要再大上一圈,而且結構明顯不同。

該船的底部不是平底,而是下削如刃,有一根像脊椎一樣的樑柱,貫穿整條船身。

龍骨。

爲了提高船舶在大海的適航性,天才的李明陛下劃時代地提出了龍骨的構想——

也僅僅是提出構想而已。

至於具體該怎麼造還得看具體的,你是造船的還是我是造船的?我治國理政可是很忙的咧!

然後,在大明的能工巧匠們獻祭了無數秀髮以後,居然還真的手搓出了第一套具有實戰意義的龍骨船舶——

龍骨並不是什麼黑科技,宋朝就開始大規模應用了。在神皇陛下創造性地提出了正確的發展方向以後,技術難關很快就被攻破。

當然,目前的龍骨技術還十分原始,沒法分段建造安裝,一棵樹有多長,龍骨、以及隨之決定的船舶就有多長。

不過還好,在大明時期,在人跡罕至的東北森林,高大的樹木有的是。

而有了龍骨,又是在海上航行,那麼大明工匠就不需要考慮什麼內河適航性這類限制了,在船舶建造上便徹底放飛了自我。

以李明眼前這條巨輪爲例,她雖然還只是一條半成品,但已經超越了當今地表的其他一切船隻,像一座高峰一樣雄偉了。

而這麼吊的超級戰艦,還有很多艘正在同時開建。

雖然天上還在下著大雨,但是絲毫沒有澆滅工人們的熱情。

大家撐起巨大的雨幕,靜候陛下的到來。

“我簡單講兩句。”

面對這種場景,李明已經是駕輕就熟了,清清嗓子: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

“萬歲!??!”話語未落,底下頓時爆發出排山倒海的歡呼聲。

工人們山呼萬歲,雄壯的聲音甚至蓋過了嘈雜的雨聲。

這次演講,又雙叒叕不出意外地被熱情羣衆給打斷了。

李明撇了撇嘴,把事先準備的厚厚一疊演講稿又塞回了衣兜裡。

就這狂熱粉絲的熱情勁頭,他的“簡單兩句”估計是沒辦法講完了。

也不需要講完。

大家的工作積極性都爆棚了,還需要動員嗎?

“好啊,大家有幹勁兒就好啊……”

李明有些意猶未盡地下了講臺,和羣衆們一一親切握手。

和倭國開戰,“人和”是最不需要考慮的。

只要在李明的手下,不論先前的立場爲何,最終都能團結一致。

雖然某位姓房的計相可能會發出尖銳爆鳴,雖然資金有點不足。

但是,攻倭只是把原先預備攻打百濟的資金,又提高了億點點而已。

應該沒事吧?

而相比人和,“地利”就有些困難了。

和倭國隔著一整座東海,以公元七世紀的航海水平,與天塹無異。

把士兵運上島已經很困難了,持續不斷地爲士兵提供補給則更是困難超級加倍。

畢竟華夏人可不是倭人那樣的食草民族,“因糧於敵”在那個貧瘠島國也沒有現實基礎,部隊沒有補給是要出事的。

當然,地利因素也不是不能通過科技與狠活克服。

最大的問題,卻是天時。

“倒黴催的,這雨什麼時候停???”

回宮的路上,李明擔憂地望天。

從回唐州那天起,這雨就一直斷斷續續地下著。

不止唐州在下雨。

根據各地彙報,長江和黃河流域都遭遇了史無前例的長降雨天氣。

雖然能幫助解暑還挺不錯的,但是下雨會造成一個大問題——

洪水。

這也是李明這段時間動員全國,瘋狂造堤壩的原因。

和強大的自然力量相比,農耕時代的人類,能做的抵抗著實有限。

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洪澇災害不斷,彙報災情的加急快報像雪片一樣飛來。

要不是這些造船工匠實在珍貴,加上災區交通不便、無力消納更多勞力,李明都恨不得停了這些大建,把工匠派遣到各地抗洪救災去了。

所幸,李明前期硬推土地公有化,一個大隊之中、幾個大隊之間可以互相扶助幫襯。

所以並沒有出現流民遍地、野有餓殍的慘景——

擱普通朝代,遇上這種級別的天災,恐怕老百姓早就開始造反了。

然而,大明也已經快被繃到她的極限了。

不論李明和他的人民做出了多大的努力,客觀生產力水平擺在那裡。

大明畢竟還是農業社會,在天災面前,只能運用社會工程學,勉力維持社會不崩潰。

這鬼天氣再這麼持續下去,無疑會越來越吃力……

“等雨停了,雨總會停的,沒道理下這麼久的時間。

“等雨停了就好,我就把倭國辦了。

“只是在此之前,得忍耐……”

李明緊咬牙關,不由得探出頭,望向身後那浩瀚的東海。

在海的那一頭,倭國在計劃著些什麼呢?

第381章 船破偏遇打頭風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275章 治理草原可能輕鬆,但輕鬆治理草原不太可能第455章 永久性無害化第107章 不寵?都快寵上天了!第447章 華夏知名物質文化遺產第263章 皇弟殺皇兄,江山打得通第399章 第一天當皇帝?第383章 山西園區223.第214章 有問題要抓,沒有問題創造問題也要抓第139章 他們不管大唐,我管第409章 我的學生,個個身懷絕技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第345章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360章 一明抵五唐!第102章 直把東北作緬北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a>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第391章 父皇,我能打服你嗎?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31章 死於安樂第132章 南下!第415章 退而不休的某人188.第182章 我只是治理了兩個國家,皇兄們可是在積極空談呢第44章 拉攏的藝術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第448章 白嫖是結盟的最高級形式第61章 消失的李明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第303章 優勢在我!191.第185章 不是李二,大唐這回真的藥丸了第385章 啊臥槽李明怎麼這麼壞啊第19章 站隊與羅織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第77章 神斷來俊臣194.第188章 李明:諸位愛卿平身207.第199章 李二:皇帝是這麼當的,朕教你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239.第230章 李靖:我來助你!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248.第239章 恩!情!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第382章 李世民頗有李明之姿啊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第46章 你的工坊不錯,下一秒是我的了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第88章 長孫無忌:對!就應該這麼賞他!224.第215章 關門,放來俊臣第447章 華夏知名物質文化遺產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86章 拯救大帥侯君集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第444章 真正的軍隊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127章 父子間的隔空鬥法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第44章 拉攏的藝術第451章 黑船渡來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205.第197章 我也想節制天下兵馬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104章 太子的陽謀第367章 浩浩天下大勢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20章 太子駕到228.第219章 監國監國,監甚鳥國第40章 殿下回到了忠誠的長安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94章 遼東情報局的雛形第438章 “難辦?難辦就別辦了!”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143章 世界名畫《高句麗皇在西天極樂》第427章 羣衆裡面有壞人哪!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57章 “此子英果類我?。 ?/a>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
第381章 船破偏遇打頭風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275章 治理草原可能輕鬆,但輕鬆治理草原不太可能第455章 永久性無害化第107章 不寵?都快寵上天了!第447章 華夏知名物質文化遺產第263章 皇弟殺皇兄,江山打得通第399章 第一天當皇帝?第383章 山西園區223.第214章 有問題要抓,沒有問題創造問題也要抓第139章 他們不管大唐,我管第409章 我的學生,個個身懷絕技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第345章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360章 一明抵五唐!第102章 直把東北作緬北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a>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第391章 父皇,我能打服你嗎?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31章 死於安樂第132章 南下!第415章 退而不休的某人188.第182章 我只是治理了兩個國家,皇兄們可是在積極空談呢第44章 拉攏的藝術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第448章 白嫖是結盟的最高級形式第61章 消失的李明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第303章 優勢在我!191.第185章 不是李二,大唐這回真的藥丸了第385章 啊臥槽李明怎麼這麼壞啊第19章 站隊與羅織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第77章 神斷來俊臣194.第188章 李明:諸位愛卿平身207.第199章 李二:皇帝是這麼當的,朕教你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239.第230章 李靖:我來助你!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248.第239章 恩!情!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第382章 李世民頗有李明之姿啊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第46章 你的工坊不錯,下一秒是我的了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第88章 長孫無忌:對!就應該這麼賞他!224.第215章 關門,放來俊臣第447章 華夏知名物質文化遺產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86章 拯救大帥侯君集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第444章 真正的軍隊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127章 父子間的隔空鬥法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第44章 拉攏的藝術第451章 黑船渡來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205.第197章 我也想節制天下兵馬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104章 太子的陽謀第367章 浩浩天下大勢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20章 太子駕到228.第219章 監國監國,監甚鳥國第40章 殿下回到了忠誠的長安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94章 遼東情報局的雛形第438章 “難辦?難辦就別辦了!”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143章 世界名畫《高句麗皇在西天極樂》第427章 羣衆裡面有壞人哪!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57章 “此子英果類我??!”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靖市| 罗定市| 溧水县| 镇原县| 武鸣县| 沙河市| 颍上县| 岗巴县| 和林格尔县| 天峨县| 屏东市| 泰州市| 柘荣县| 渝中区| 会昌县| 武汉市| 来宾市| 马山县| 永康市| 屏东市| 永德县| 安顺市| 吴川市| 枞阳县| 历史| 邻水| 黄山市| 青河县| 山阴县| 芒康县| 郎溪县| 丹阳市| 达州市| 高碑店市| 普兰店市| 文水县| 昂仁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新营市| 高安市| 上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