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4章 真正的軍隊

大明太廟,是皇族的宗廟,供奉著老李家的列祖列宗排位。

從李明陛下的曾曾祖、西魏柱國“唐太祖景皇帝”李虎開始,一直到唐高祖李淵爲止。

李世民殯天以後,他唐太宗的牌位也會立在這裡。

李明自己百年以後,他也會搬到這裡居住。

因此,這裡可謂大明最神聖私密之所,心臟中的心臟。

而在今天,爲了祭祀在這場天災人禍中逝去的生命。

這片禁地中的禁地,破天荒地對普通民衆開放了。

前無古人,後也估計沒有來者了。

而第一次進入皇家禁苑的布衣平民,沒有推搡,沒有喧譁,沒有像進大觀園那樣好奇地東張西望。

每個人都神情肅穆。

這場祭祀,非同尋常。

然而,在這廣大的人羣之中。

並不是沒有混入老鼠。

一位個子格外矮小的成年男性藏在人羣裡,冷汗不住地往下流。

“氣氛不對勁,明國的氣氛很不對勁……”

他是倭國細作,幾個月前在新羅登陸,從東北走陸路一路滲透進來的。

大戰之前、情報先行,倭人在大明派出了不少釘子。

只是不知道爲什麼,大明京城召開如此盛大的祭祀活動,他卻沒有碰見其他同事。

這同樣很不對勁。

明明周圍人山人海,可這名倭人細作卻感到莫名的詭異。

危機的本能在告訴他,此地不宜久留,快走……

也就在他準備跑路的時候。

人羣的氣氛又變了。

變得更爲莊重。

剛纔還有些小響動的,現在徹底靜了音。

要不是還有如泣如訴的嗚嗚北風聲,這倭人還以爲自己雙耳失聰了。

幾萬人的大集會,來自五湖四海,甚至連民族都各不相同。

竟能如此有組織、有紀律地保持緘默。

這對還處於從部落制過渡到封建制的倭人來說,有些過於震撼了。

而在震撼之餘,又讓他無師自通了一個道理——

如果如此有組織的民衆,拿起武器,走上戰場……

不可敵!不可敵!

萬人規模的組織,形成了空前的威壓,讓倭人兩股戰戰。

“走,走啊……”

他正艱難地和自己的大腿做著鬥爭。

便聽得安靜的機會突然爆發出“呼啦啦”的巨大聲響。

如山崩海嘯,嚇得他肝膽欲裂。

那是數萬人的歡呼聲。

他下意識地擡頭一看。

只見在人羣的簇擁下,一位身穿黃袍的小少年信步而入。

就是這位小少年,讓井然有序的人羣突然癲狂起來。

是大明的神皇陛下……

“咳咳。”

李明在臺上輕咳一聲。

嘩啦——如時間靜止了一般,全場立即鴉雀無聲。

媽的,瘋了,都瘋了……細作感到極大的心理壓力。

明國的國民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動一靜,就好像,就好像……

這幾萬人是一個人一般。

萬衆一心,一個共同而強烈的信念愈發凸顯出來。

倭人細作的耳邊,彷彿聽見北風在低聲說著:

殺!

殺!

殺!

這哪裡是祭祀?

這分明是誓師啊!

“不,不對勁!

“水災並沒有給明國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他們絕對不是無暇東顧!

“他們甚至有能力發起戰爭……

“我要立刻回去!我要儘快把這則消息報告天皇陛下!”

倭人細作強忍著炸裂的頭皮,竭力搬動著綿軟的雙腿。

“抱歉讓一讓……”

他調轉方向,嘗試分開人羣。

周圍的人看了看他,什麼也沒有多說,默默地分開。

這種無言的注目,讓他壓力更大,低著頭,強迫自己向外圍挪去。

太廟的大門已經歷歷在目。

他很快就能逃離這座修羅場了。

“呼……”

細作重重地呼出一口氣,順利地踏出了巍峨的大門。

不知不覺之中,冷汗已經將他的後背完全打溼了。

初冬的北風一吹,凍得他直打哆嗦。

“接應我們回列島的漁船在海港邊上,可是我剛到唐州時便去拜訪,那裡並沒有人。

“如果不能坐船,就只能通過陸路,再原路回到新羅,再從新羅坐船了。

“不知時間來不來得及……”

細作在心裡快速地推算著時間。

按理說,發動一場戰爭之前,需要做至少幾個月的準備,所以回倭國還是有時間的。

然而,通過他在唐州的觀察。

大明國的戰爭潛力,恐怕不能以常理度之……

“你好。”

就在他盤算著的時候,冷不丁一雙有力的大手拍在他肩膀上,把他嚇得一哆嗦。

愕然回頭,對方是一位高大的漢人,並不是自己的倭人同僚。

“你……”

話音未落,這個細作就被一悶棍打倒,塞進了麻袋裡。

…………

“在太廟祭祀典禮上,抓獲了倭人奸細一名?”

國祭結束以後,李明剛回到國務衙門,就收穫了一條炸裂的消息。

他狐疑地看著前來彙報的黑炭頭,再次確認一遍:

“只有一人?”

是的,問題不是抓住了一個奸細。

問題是,怎麼只抓住了一個?

以倭人的尿性,搞事的時候,必然會派出一大幫釘子滲透進來。

尤其是這種官方舉辦的萬人集會。

那肯定間諜滿天飛好吧。

“明哥,我確定了,混入太廟的細作確實只有一個!”

尉遲循毓一如既往的大咧咧,胸有成竹地拍著胸脯。

這傢伙保持著和情報工作擠不相符的……大度和自信。

“真的?”

“真的!明哥你沒發現嗎?全場只有他一個五短身材,那他肯定就是倭國奸細沒錯了!”

“嘶……”

李明揉了揉鼻樑。

“哈哈,我開玩笑的。”尉遲循毓呵呵一筆帶過。

“我部和狄仁傑他們合作,在全國各個海港布控,從源頭堵住了倭人偷渡入我國的途徑,並且繳獲了他們的名冊。

“潛伏國內的倭人細作,早就被一網打盡了。

“今天被捕的漏網之魚,是走陸路從半島進來的,所以直到今天才被捉拿歸案。”

李明抹了抹額頭的汗:

“是嘛……”

這聽起來還算靠譜一點。

請能不能別用這麼不靠譜的方式說出來……

尉遲循毓雖然嘴巴大,但辦事還是挺牢靠的。

否則李明也不可能把他放到那個位置上。

畢竟他再不牢靠,那不還有手下人替他收尾嘛。“那,傳播假消息什麼的,有在做嗎?”

李明嘴邊勾起一個壞笑。

破獲間諜網,只是第一步。

接下去纔是情報工作的重點。

一是要繼續向倭人傳遞定期消息,讓對方發現不了自己的釘子已經被拔了。

這是被動防守。

除此之外,還要發起防守反擊。

那就是向對面傳遞假消息。

現在倭人細作全員落網,正是往對方情報裡摻屎的大好機會。

關鍵是怎麼傳遞,能夠以假亂真,讓倭酋無法分辨,最後踏入大明方面精心爲他們編織的陷阱。

作爲專業人員,相信尉遲循毓他們會把握住這個機會的。

“那是……自然。”尉遲循毓說道,不過臉色沒有剛纔那麼遊刃有餘了,有些猶豫。

“經審訊,那些密探乖乖向我們交代了向本國傳遞情報的途徑。

“現在這些途徑都被控制在我們手裡,根據他們的傳書習慣,定期與我國保持聯絡。”

至於是怎麼“審訊”出此等核心情報的,尉遲循毓不想多談。

只能說,狄仁傑和來俊臣兩位同行的手法,超乎他想象。

“行,就這麼告訴他們。”李明不關心過程,他只關心結果。

“給他們下點猛料。

“就跟倭人說,‘明國外強中乾,計劃一切順遂,天皇陛下聖裁,日出之國國運長久。’”

…………

“呵呵……高僧的意思是,明國外強中乾,在此番水災以前,內部其實就已經一團亂麻了?”

倭國,大阪難波宮。

孝德天皇輕從唐式臥榻上坐直身體,臉上掛著盈盈笑意,頗爲恭敬。

“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

坐在孝德天皇對面的來客,是一位僧人,穿著鑲金絲袈裟,個頭比他周圍的倭人都要高出一圈。

這身行頭,正是一位從大明渡海而來的和尚。

大明的和尚成了倭酋的座上賓,這屬實很罕見了。

“大明的皇帝在篡位以前,就惹來了頗多爭議。

“他敗壞斯文,與民爭利,早就引得大方之家怨聲載道,這都是有據可查的。”

和尚雙手合十,講的卻不是佛經,而是政治。

“正因爲他的倒行逆施,所以先皇將他排除出儲君之列,傳位給太子。

“可他卻不惜忤逆父命,悍然起兵,爲一己稱帝之私發動大戰,以致生靈塗炭,改朝換代,與亂臣賊子何異?

“加上他鯨吞高句麗、突厥,諸夷亦心中不服。

“因此,天下人對明皇的怨氣,甚矣!”

和尚說的每一個論點都是真的,可是經過一番演繹,得出的結果卻很……原創性。

而這相當具有“原創性”的情報,恰好很投孝德天皇的喜好。

他在記憶裡簡單搜索一下,確定對方說的並無虛假之處,不禁笑得眉飛色舞。

“‘鑑政大師’所言,真是令吾撥雲睹日!

“吾還以爲明國人對他們的皇帝十分愛戴呢!”

法號鑑政、也確實很喜歡“鍵政”的和尚一聲冷笑:

“那都是明皇通過‘報紙’這種奇談謬論,所故意營造的假象。

“但舉頭三尺有神明,他能騙過凡人一時,能騙過三千世界一世嗎?

“這次天降大災,便是明證!”

這話說到輕的心坎裡了,嘴角的幅度越來越大。

在他眼裡,大明簡直就是一座破草廬,用腳一踹就要轟然倒塌了。

“咳咳。”

房間下首,家臣有些坐不住了。

這禿驢所說的也太扯淡了,他輕咳一聲示意要發言。

“咳咳!”

坐在他前面的中臣鐮足——現在是藤原鐮足——制止了同僚的自殺行爲。

天皇是個什麼德行,這禿驢不知道,他們這些大臣還不知道嗎?

別看孝德天皇現在溫文爾雅,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

真忤逆了他,保不準就一個硯臺飛過來,砸得你頭破血流。

所以,明哲保身,乖乖服從吧。

“原來明國皇帝如此不得人心麼,朕還是太保守了……”

驚喜之餘,孝德天皇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右手敲著臥榻的扶手。

“日之本的宏偉藍圖,還可以再大一些。

“不但要將新羅、百濟二韓納入一體,將高句麗復國,三韓共榮也不是不行。

“若能以三韓爲跳板,進一步進逼中原……”

他猛地一拍扶手,站了起來。

“日之所照,皆爲我土!

“藤原!”

他當即向手下發號施令。

“臣在!”藤原鐮足立刻迴應。

“將這條朗報告知各大家族,讓他們湊齊兵馬,與朕一同出征大陸!”

出征大陸,而不是半島麼……藤原心裡不敢多想,立答:

“是!臣即刻組織一切可調配的兵馬,回收傳播,向大陸進發!”

至於把人送到陸上以後,補給怎麼辦,別問。

問就是日之本國是食草民族,沒飯吃可以吃草啊。

“啊這……”

鑑政和尚仰著頭,呆呆地看著眼前的這一幕。

這位幾乎把“大明細作”貼在臉上的僧人,也確實是尉遲循毓手下的特工。

他以“東渡弘揚佛法”爲名,混進了倭國,併成功混進了孝德天皇的朋友圈,開始對目標進行戰略忽悠。

只是鑑政和尚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的忽悠效果,好像有點過於拔羣了。

他的任務只是穩住倭人,讓他們以外大明無暇東顧,繼續在半島上維持力量,方便大明天兵包餃子。

沒想到,倭國人雖然長得小,胃口卻大到離譜。

都把主意打到華夏本土了。

對於這種作死行爲,鑑政和尚能說什麼呢?

“尊重,理解,祝福。”

大明高僧真誠地爲倭人和他們的天皇祈禱。

…………

身後,烈火熊熊。

前方,浿水(大同江)濤濤。

河對岸,就是大明在半島的統治核心,平壤城。

倭軍遠眺,甚至能望見平壤城牆巍巍。

但傍晚時分,天色晦暗。

他們只能看見大概的一個輪廓。

“呵,不過如此。”

倭人的軍隊烏央烏央的,散落在二韓與大明的邊界上。

他們的國家雖然散裝,處於部落向封建集權過渡的階段,各地的實權仍然掌握在各大家族手中。

但是一聽到可以打劫,各氏族立刻統一戰線,雄赳赳氣昂昂地穿越了鯨海,來到了大陸上。

所以乍一看起來,這支舉全倭島之力湊起來的雜牌軍,氣勢還挺旺盛。

他們覺得,這一波穩了。

天皇陛下果然高招啊!

只需在大明腹地的黃河堤岸上掘一鋤頭。

看似強大的大明帝國,就像他們的堤壩一樣,土崩瓦解了!

在攻略新羅、百濟的過程中,倭軍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

戰無不勝的大明天兵呢?

正躲在哪個犄角旮旯的水塘邊上剷土呢?

“我們應該先回頭,把韓人的城池全都燒了,財寶全部搜刮,男女掠爲奴隸!”

“笨蛋!你在說什麼呢?華人闇弱,現在正是一鼓作氣進攻的好時機啊!”

“你們說得都對,我軍要就地休整了。”

面對大好局勢,來自不同部落的倭人開啓了激烈的爭論。

也就在各部首領爭執不下的時候。

坐在地上喘息的倭兵,隱約好像看見。

河對岸的平壤城門,似乎打開了。

“咦?”

倭人愣了愣,瞇著眼睛想瞧個仔細。

但天色太暗了。

在看清楚任何東西之前,他們先聽見了嗚嗚的破空聲。

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448章 白嫖是結盟的最高級形式199.第192章 李明賢甥,你教得好啊!第46章 你的工坊不錯,下一秒是我的了第102章 直把東北作緬北第283章 大“明”王朝第37章 初見端倪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203.第195章 大唐的蟲豸不在外邊,就在這立政殿!第43章 滿城風雨第424章 東瀛碩鼠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還不完!南下!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45章 侯君集: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192.第186章 你的大唐?不,是你的大唐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234.第225章 朱雀門之變209.第201章 監國就是看家,只是這個家有點特殊第441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哪!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255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35章 我太想你進步了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92章 李世民怒簽不平等條約169.第169章 全唐肅反委員會第107章 不寵?都快寵上天了!第252章 真正的天兵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268章 我的貨幣政策實在太穩健了170.小孩發高燒,今天可能晚點更新,還是兩更第428章 領導不甩鍋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第415章 退而不休的某人第403章 風雲既變第267章 李明:唉,領土太大兵太多,好煩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第366章 李二,你的鵝幾在我手上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第384章 就喜歡你們看不慣 卻還不得不共建大第426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436章 老李家有債必償第68章 另一個活在背景板裡的男人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147章 我向李二妥協了,我裝的第387章 就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第433章 終極侮辱第391章 父皇,我能打服你嗎?248.第239章 恩!情!222.第213章 李泰,是你麼?第53章 士族可能得對付,但對付士族不大可能184.關於武則天吐便當的若乾爭議與意見第330章 太行山大規模徒步指南第429章 君臣的雙向奔赴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16章 一開口就是老和珅了第456章 還是太當人了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191.第185章 不是李二,大唐這回真的藥丸了第354章 這位刺史閣下,您也不希望揚州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吧243.第234章 明弟,借你人頭一用201.今日一更,無心作文,只想爲祖國母親慶生第418章 外鬆內緊,外鬆內緊197.第190章 大撒幣的藝術第23章 冷暖鋒的碰撞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第369章 鐵索橫江第315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第94章 遼東情報局的雛形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236.第227章 我要你的人,更要你的心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第80章 磨刀霍霍向唐皇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222.第213章 李泰,是你麼?第16章 一開口就是老和珅了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第31章 死於安樂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第290章 戰爭機器第270章 三棍打散禮教魂,明爺我是大忠臣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242.第233章 李治:誰誰誰把龍榻放這兒的?一分鐘也沒敢坐
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448章 白嫖是結盟的最高級形式199.第192章 李明賢甥,你教得好啊!第46章 你的工坊不錯,下一秒是我的了第102章 直把東北作緬北第283章 大“明”王朝第37章 初見端倪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203.第195章 大唐的蟲豸不在外邊,就在這立政殿!第43章 滿城風雨第424章 東瀛碩鼠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還不完!南下!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45章 侯君集: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192.第186章 你的大唐?不,是你的大唐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234.第225章 朱雀門之變209.第201章 監國就是看家,只是這個家有點特殊第441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哪!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255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35章 我太想你進步了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92章 李世民怒簽不平等條約169.第169章 全唐肅反委員會第107章 不寵?都快寵上天了!第252章 真正的天兵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268章 我的貨幣政策實在太穩健了170.小孩發高燒,今天可能晚點更新,還是兩更第428章 領導不甩鍋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第415章 退而不休的某人第403章 風雲既變第267章 李明:唉,領土太大兵太多,好煩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第366章 李二,你的鵝幾在我手上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第384章 就喜歡你們看不慣 卻還不得不共建大第426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436章 老李家有債必償第68章 另一個活在背景板裡的男人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147章 我向李二妥協了,我裝的第387章 就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第433章 終極侮辱第391章 父皇,我能打服你嗎?248.第239章 恩!情!222.第213章 李泰,是你麼?第53章 士族可能得對付,但對付士族不大可能184.關於武則天吐便當的若乾爭議與意見第330章 太行山大規模徒步指南第429章 君臣的雙向奔赴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16章 一開口就是老和珅了第456章 還是太當人了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191.第185章 不是李二,大唐這回真的藥丸了第354章 這位刺史閣下,您也不希望揚州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吧243.第234章 明弟,借你人頭一用201.今日一更,無心作文,只想爲祖國母親慶生第418章 外鬆內緊,外鬆內緊197.第190章 大撒幣的藝術第23章 冷暖鋒的碰撞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第369章 鐵索橫江第315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第94章 遼東情報局的雛形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236.第227章 我要你的人,更要你的心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第80章 磨刀霍霍向唐皇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222.第213章 李泰,是你麼?第16章 一開口就是老和珅了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第31章 死於安樂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第290章 戰爭機器第270章 三棍打散禮教魂,明爺我是大忠臣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242.第233章 李治:誰誰誰把龍榻放這兒的?一分鐘也沒敢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阳市| 铜梁县| 安平县| 株洲县| 扎鲁特旗| 三江| 潮州市| 周宁县| 错那县| 兴义市| 临邑县| 云龙县| 保定市| 金乡县| 石首市| 龙泉市| 奉化市| 新河县| 钟祥市| 湖口县| 德清县| 乌拉特后旗| 太和县| 阿巴嘎旗| 西峡县| 昌江| 贡山| 天津市| 无极县| 锡林郭勒盟| 临泉县| 佛山市| 恭城| 明光市| 来宾市| 福泉市| 崇礼县| 苏尼特左旗| 新蔡县| 佛教| 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