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

“李靖。”

“在。”

“以你爲歷城道行軍大總管,統帥中外軍事,總督此戰。”

“是。”

“侯君集。”

“在。”

“你爲行軍副總管,率領前軍。”

“是。”

……

平州行在,沙場點兵。

諸位將士各自領命,躊躇滿志。

他們的來源很複雜,有去年遠征薛延陀、被侯君集等人帶過來的四萬精銳;有河北難民,有原高句麗、薛延陀等歸降部衆;也有從平州、營州時代開始的百戰老兵。

但他們的目標都是同一個:

南下!掃清全大唐!

他們士氣高漲,訓練有素。

他們的將領,無不是青史留名的赫赫名將——

李靖統帥全局,侯君集爲先鋒,李道宗坐鎮中軍,蘇定方、薛仁貴兩翼齊飛,薛萬徹斷後,執失思力、契苾何力預備。

真個是將星璀璨,初唐名將的半壁江山雲集於此。

在強將的指揮下,赤巾軍踏著整齊的步伐,離開沙場,奔赴前線。

這次,他們沒有像以前那樣玩個性,頭上包個紅頭巾就上戰場了。

每個人都全副武裝,戴上最堅固的頭盔,神情嚴肅。

以前的那些手下敗將,不過是一些小雜魚而已。

這次所面臨的強敵,是史無前例的。

那是大唐的正規軍。

“嗯……”

李明站在高臺上,俯瞰著奔向未知前途的健兒們,神情沉凝。

“陛下,該回去了。”房玄齡在一旁提醒道。

李明的目光仍然留在遠去的將士們身上,沉吟道:

“我仍然覺得……

“現在猝然發動全面進攻,未必是正確的時機。”

在近期和大唐終有一戰,是上至李明、下到普通百姓都有的共識,畢竟額滴額滴都是額滴。

然而選定“今天”這個日子就開戰,似乎有些操之過急。

這個略顯激進的戰略,是李靖和房玄齡領銜、文武百官共同提議的。

“李承幹剛剛即位不久,對面從長安到地方都還有些動盪。就該趁現在快刀斬亂麻,在僞帝坐穩龍椅以前,先將其消滅。”

房玄齡慢悠悠地爲李明梳理著這麼做的原因:

“以上是戰略層面。在戰術上,唐軍被大規模調集到了揚州,正準備登船增援新羅。

“此時中原空虛,正是趁敵人青黃不接,在這個方向突襲的好時機。”

李明抿了抿嘴:

“諸公所言極是……”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在打仗的方面,別說李靖,尉遲循毓都比他李明更有發言權。

這也是李明最終拍板,通過這個方案的原因、

但是……

“我覺得如果緩一緩,或許還能更穩妥。”

李明對相父悄悄說道。

他不希望自己的這番話被其他人聽見,動搖軍心。

房玄齡波瀾不驚地問:

“是什麼事讓陛下如此放心不下呢?”

“泗水。”李明喃喃道:

“泗水上的那座橋,還沒有建好啊……”

泗水發源於泰山餘脈,在南宋黃河奪淮入海以前,泗水是淮水的重要支流。

唐明邊境、大唐一側的兗州,便坐落在泗水西岸,是赤巾軍此次進攻的第一個目標。

雖然大明的河北與大唐的河南看上去也接壤,但猜猜這兩塊區域爲什麼一個叫“河北”,一個叫“河南”?

因爲兩者之間還隔了一道天塹,那就是黃河。

在夏季的豐水期,誰跨河打仗誰煞筆。

所以明軍的主攻方向,選擇在了齊魯接壤的兗州一線。

這就是李明當初不惜瘋狂大撒幣,用和平演變的方式拿下齊魯的原因——

這樣進攻中原就不必渡過黃河,不論進軍還是補給都能節省海量的成本和時間,是完美的前進基地。

然而,雖然從齊魯西進能繞過分隔南北的大河,但有一條小河繞不過。

那就是南北走向、分隔東西的泗水。

在拿下齊魯的地塊以後,李明專門下旨,立刻組織民夫,在泗水河道狹窄處修建過河橋樑。

然而,李明拿下齊州的時間並不長,決定以此爲前進基地進攻大唐的時間更短,過河橋還沒有完成施工。

因此,明軍渡泗水,一部分靠船舶擺渡。

另一部分則取道泗水的源頭——泰山餘脈陪尾山,繞一大圈。

兩軍從東和北兩個方向,夾擊兗州。

“說到泗水橋……陛下,臣有一言,請陛下靜聽。”

房玄齡的眉頭微不可查地皺了皺:

“陛下心裡裝著的應該是九州萬方,一座橋不至於牽動您這麼多精力吧?”

李明沉默了一會兒,誠懇地說:

“相父教訓的是。”

房玄齡撫著鬍鬚微微點頭:

“陛下英明。”

“但……”李明總覺得心裡不踏實。

“泗水是前線一道不大不小的坎。那座橋如果不能竣工……”

房玄齡以爲李明擔心的是後勤,寬慰道:

“陛下,泗水並不是大河那樣的天塹。平日裡的船舶來往就很多,齊州與兗州的商貿都是跨越這條河的,並無不便。

“所以,這條河並不會對兵糧後勤物資的運輸造成什麼影響。況且中原富庶,就算補給暫斷,因糧於敵也可以撐幾日。等這座橋建好了……”

“我擔心的不是後勤。”李明打斷道:

“我擔心的是人,是士兵的後撤通道。

“如果被對面反推回來,擁堵在兗州城下,泗水河畔……”

那就要復刻敦刻爾克了!

雖然大明現在佔據著政治、經濟優勢,兵強馬壯、三軍用命。

但是對面也不差,是貨真價實的巔峰大唐。

更可怕的是,對面可是有李世民的啊。

被某位最能打的教員,評價爲“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的李世民啊。

換誰誰心裡不打鼓?

誰知道那位太上皇,是不是退而不休呢?

兵者死生之地也,戰場上什麼都可能發生。

對上李世民,必須要想好退路。

“臣下理解陛下的憂慮。”房玄齡捋著山羊鬍:

“但是形勢不等人,我們不可能做好一切準備才採取行動。

“如果對面坐穩了皇位,將軍隊調回了防線,屆時再發動戰爭,恐怕會更艱難。”

李明沒有多少什麼,只是簡單地點了點頭:

“嗯。”

一君一臣沉默下來,沒有再說什麼,望著將士們的背影逐漸遠去。

過了良久,房玄齡忍不住問:

“陛下,臣有一問,不知當講不當講……”

“叫我李明便可,房玄齡。”李明淡淡道,既不客氣也不居高臨下,彷彿兩人是地位平等的老友一般。

君臣之間直呼姓名,一分粗俗,九分親近。

老房被少皇帝開誠佈公的胸襟驚得愣了一愣。

半晌,他用平直的語氣問道:

“既然你這麼忌憚你父,爲什麼還要和他作對?”

“如果向長安解釋,你父親就算不把你立刻扶正爲大唐皇帝,也會讓你成爲第一順位繼承人,而且肯定會允許你留在平州。等候繼位。”

房玄齡也徹底不裝了,將肚子裡最大的疑惑一股腦全部倒了出來:

“李承幹身體不好,活不長的。說得難聽一些,甚至你父親,也已經在風燭殘年了。你只要再等幾年,就能平安順遂地接過帝位。

“只要你願意,你甚至可以把登基儀式也放在平州,讓文武百官不遠千里來朝覲……”

李明全程一句話也不說,靜靜地聽著自己的老朋友喋喋不休地提問。

“所以,李明。”

房玄齡正視自己的忘年交,真心提問:

“你爲什麼仍然堅持要開啓戰爭,和你的父親,全天下最可怕的敵手,正面對決呢?”

這一番話,就算是地位真正平等的朋友之間這麼說,都難保不會翻臉。

但是李明很認真地聽著,一點也沒有感到被冒犯。

他知道,眼前這位裝了一輩子的老人能對自己敞開胸懷,是出於極爲可貴的信任。

也正因爲如此,他必須對老朋友的問題給出正面的回答:

“有些仗是不得不打的。從遼東開始便是如此,這你也是知道的,那些聽調不聽宣的貴族門閥什麼的。”

房玄齡覺得這話可能有點道理,但有點道理不大可能。

“可是李明,你看起來……似乎對和你父親正面對決,並不感到很牴觸啊?”

李明不置可否:

“哦,是嗎?何以見得?”

房玄齡深深看了小老弟一眼:

“因爲,你在微笑。”

李明摸了摸自己的的嘴角:“真的嗎?沒有啊。”

房玄齡沒有再多說什麼,向主君拱了拱手:

“一番直抒胸臆,實在痛快。臣還要統籌規劃戰時的民間生產,請陛下恕臣告退。”

李明點點頭:“辛苦相父了。”

君臣之間短暫的推心置腹,到此結束。

在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李明不禁長吁一口氣,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揚。

老房果然敏銳。

對能和李世民對決一事,李明何止是不牴觸。

簡直有些期待了。

“都穿越大唐了,如果不能全方位暴打李世民,那不是白穿越了?”

…………

長安,立政殿。

清晨。

光榮退休後無所事事、彷彿無時無刻不在睡懶覺的李世民陛下,破天荒地早起了。

“出征,打李明……呵!”

他的左邊嘴角勾勒出一個笑容,在宦官的幫助下,換上一身戎裝。

“衣服有些緊……是縮水了麼?”

李世民撐了撐緊繃的肚腩。

宦官立刻道:“老奴這就爲陛下換一身。”

“哈哈,不必費這個心了。”李世民頗爲灑脫地笑笑:

“反正也用不上。”

“呃?”宦官一怔。

這時,一旁的宮女一個個都繃緊了身子。

“陛下……”

原來是皇帝在兩位內侍的攙扶下,來到了太上皇的寢室。

兒子未經通傳擅闖老子的房間,這有點粗魯,但是沒人敢管他,畢竟人家是皇帝。

“你們……先退下吧。”李承幹命令下人,不知爲何聲音有些顫抖,好像十分緊張。

但下人們自然是不敢多待多問的,立刻低著頭,魚貫而出。

其中一名攙扶著李承乾的內侍,在桌案上擺了一壺酒。

李世民的目光短暫地落在那壺酒上,瞳孔一縮,隨即超脫地笑了笑,什麼也沒說。

“你們也……退下。”李承幹說得非常無力,好像很疲勞。

兩位內侍什麼也沒有說,悶聲離開。

房間裡只剩下父子二人,李承幹艱難地嚥了口水,視線不敢落在酒壺上,嘴脣微微顫抖:

“父親,請……”

李世民的笑容更盛:

“挺孝順啊,大早上請你中風的老父喝酒。”

李承幹登時臉色鐵青。

他也是昏招迭出,太刻意了。

誰不知道李世民陛下不善飲酒?

“唉……行吧,你是皇帝,你請我,我就喝。反正我這副爛身體,不買個‘一醉’不起,也沒什麼意思了。”

李世民顫顫巍巍地站起身,從抽屜裡翻出兩隻酒杯,笑著說:

“你不來一點?”

李承乾的臉色就像打翻了染缸,青紅皁白上演了個遍。

“我開玩笑的。”李世民笑著搖搖頭,扶著桌案盤腿坐下,自己給自己的杯子裡斟上了酒,另一個杯子空著。

“我自己釀的苦酒,理應我自己喝。”

李承幹嘴脣動了動,什麼話也沒有說出來,像根柱子似的杵在那兒。

李世民也不搭理他,自言自語地叨咕了起來,活像酒桌上健談的醉鬼。

“是的,我自己釀的苦酒。在你小時候起,我就對你刻薄,將你視爲傳承江山的工具,層層重壓把你逼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現在我廢了,不中用了,你也算接過江山了。我卻還不識相地擋著你的路,朝臣們還在看我的臉色。”

李承乾的臉色越來越扭曲,呼吸越來越急促,渾身溼透,彷彿掉進了水裡似的。

“而更可惡的是。”李世民輕巧地接著說:

“我這個糟老頭還耍了些小心機,要回了已經給出去的兵權。這不是有些,在你眼裡,給臉不要臉了嗎?”

“絕沒有。”李承幹矢口否認,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嗓音乾澀得可怕。

“管你怎麼想吧,反正這酒我也不是第一次喝,十七年前,李元吉也請我過一次。”

李世民悠然地握住酒杯,最後嘆了一口氣:

“只可惜,無法親自和李明過過手。想必他也會很遺憾吧?

“承幹,這是我教給你的最後一件事。”

“嗯?”李承幹好像神遊物外被老師抓住了似的,渾身一震。

“戰爭,檢驗的不止是武功,更考驗文治、組織和決斷,是對一個統治者最殘酷、同時也是最好的試煉。”李世民直視嫡長子的雙眼:

“不論你我之間過去有什麼恩怨,你爹我如今是不能繼續陪你走下去了,你好自爲之。”

說著,他便端起杯子。

李承幹彷彿溺水之人,握緊雙拳,簡直要把牙關都咬碎了,突然大吼一聲:

“父親!”

他扶著瘸腿,搖搖晃晃地衝上前,一把打翻了李世民手裡的酒杯。

李世民左邊眉毛一挑,看起來並不錯愕,平靜地問:

“這合乎禮儀麼,承幹?到嘴的美酒,這就不喝了?”

李承幹大口大口地呼吸著,好像剛被人從水裡救了起來一樣。

“父親,是孩兒思慮不周,忘了您不善飲。”

李世民嘴角一勾,似笑非笑:

“那麼,我明日即帶兵出京,奔赴前線。你有異議嗎,皇帝?”

李承乾的臉色極爲複雜,脖子青筋凸起,嘴巴快速地一張一合,好像在和哪位看不見的人激烈地爭論著什麼。

過了半晌,他大約是吵累了,脫力地說:

“就依您的。”

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389章 旱地行舟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419章 海的那一邊,還有一個島國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428章 領導不甩鍋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418章 外鬆內緊,外鬆內緊第161章 你阿孃還是你阿孃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188.第182章 我只是治理了兩個國家,皇兄們可是在積極空談呢第403章 風雲既變第368章 內訌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還不完!南下!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102章 直把東北作緬北59.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第317章 來自未來的歷史教訓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179.第176章 李二: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後宮和諧,朕心甚慰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353章 恁大個中原沒人要嗎?俺拾走咧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第350章 兵敗就如山倒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154章 該回到我忠實的長安了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263章 皇弟殺皇兄,江山打得通第101章 遼東人才喜加一第121章 這位姐,你也不想救錯人被發現吧第455章 永久性無害化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406章 又舊又新的治國之法第5章 治國之才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418章 外鬆內緊,外鬆內緊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206.第198章 李二陛下,能不能麻煩您躺平一下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第265章 李世民炸了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212.第204章 楊氏:我也不是謙虛,封后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397章 戰略性模糊205.第197章 我也想節制天下兵馬第399章 第一天當皇帝?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第459章 戰爭的最後一點掃尾工作第320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126章 朕的好大兒反了?!第349章 天策上將的戰法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70章 辭職一時爽,吃土火葬場第313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273章 稱心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367章 浩浩天下大勢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178.第175章 我有一個點子,殺武則天的點子171.第170章 哦,就你叫武則天啊?第457章 榮譽大明人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390章 船帆升起,船帆落下第42章 輿論戰,啟動!第76章 內鬼守國門第159章 我單挑長孫皇后?真的假的?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12章 玄齡之怒第17章 線索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371章 父愛如山崩第145章 高句麗?已經結束嘞!第126章 朕的好大兒反了?!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217.第208章 原來你纔是內鬼?!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65章 小“兜”子第319章 大明寶船下南洋第285章 房玄齡:這樣處置蠻族會不會太極端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252.第243章 開門揖盜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232.第223章 李明:埋個大雷給哥哥們第447章 華夏知名物質文化遺產第404章 小鳥依人楊太后216.本故事是大團圓結局第130章 老房:這個家沒我得散221.第212章 李乾祐,每次掃黑都有你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410章 名偵探上線
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389章 旱地行舟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419章 海的那一邊,還有一個島國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428章 領導不甩鍋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418章 外鬆內緊,外鬆內緊第161章 你阿孃還是你阿孃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188.第182章 我只是治理了兩個國家,皇兄們可是在積極空談呢第403章 風雲既變第368章 內訌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還不完!南下!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102章 直把東北作緬北59.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第317章 來自未來的歷史教訓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179.第176章 李二: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後宮和諧,朕心甚慰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353章 恁大個中原沒人要嗎?俺拾走咧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第350章 兵敗就如山倒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154章 該回到我忠實的長安了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263章 皇弟殺皇兄,江山打得通第101章 遼東人才喜加一第121章 這位姐,你也不想救錯人被發現吧第455章 永久性無害化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406章 又舊又新的治國之法第5章 治國之才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418章 外鬆內緊,外鬆內緊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206.第198章 李二陛下,能不能麻煩您躺平一下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第265章 李世民炸了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212.第204章 楊氏:我也不是謙虛,封后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397章 戰略性模糊205.第197章 我也想節制天下兵馬第399章 第一天當皇帝?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第459章 戰爭的最後一點掃尾工作第320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126章 朕的好大兒反了?!第349章 天策上將的戰法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70章 辭職一時爽,吃土火葬場第313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273章 稱心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367章 浩浩天下大勢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178.第175章 我有一個點子,殺武則天的點子171.第170章 哦,就你叫武則天啊?第457章 榮譽大明人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390章 船帆升起,船帆落下第42章 輿論戰,啟動!第76章 內鬼守國門第159章 我單挑長孫皇后?真的假的?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12章 玄齡之怒第17章 線索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371章 父愛如山崩第145章 高句麗?已經結束嘞!第126章 朕的好大兒反了?!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217.第208章 原來你纔是內鬼?!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65章 小“兜”子第319章 大明寶船下南洋第285章 房玄齡:這樣處置蠻族會不會太極端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252.第243章 開門揖盜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232.第223章 李明:埋個大雷給哥哥們第447章 華夏知名物質文化遺產第404章 小鳥依人楊太后216.本故事是大團圓結局第130章 老房:這個家沒我得散221.第212章 李乾祐,每次掃黑都有你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410章 名偵探上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淮南市| 甘泉县| 大关县| 襄城县| 四平市| 玛沁县| 蓝田县| 巨野县| 巫山县| 卢湾区| 铁岭市| 府谷县| 磐石市| 金门县| 庆元县| 宜昌市| 高州市| 正宁县| 靖边县| 会泽县| 厦门市| 册亨县| 图们市| 石城县| 闵行区| 凉城县| 金山区| 凤台县| 阿城市| 丰县| 华坪县| 宁津县| 图们市| 佛学| 普格县| 海宁市| 资阳市| 安平县| 岳池县| 漳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