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

“啊?我?”

午夜,韋府。

李明打著哈欠,滿臉黑線地坐在會客堂。

御史大夫韋挺——也就是韋待價的老爹——可不敢打哈欠。

他規(guī)規(guī)矩矩地坐在下位,意識朦朧地揣摩著同平章事閣下的意圖。

雖然老阿韋平時就不是一員機敏能幹的干將,現在更是套了一層沒睡醒的debuff。

但他此時卻機靈地感受到了李明殿下的怨念,絕對不敢亂說話。

這倒不是韋挺突然開了竅。

而是因爲,李明此時的怨念都快凝成實質了。

大半夜被從牀上拖下來加班,任誰的心情都不太會美麗。

陛下有旨,關於錢荒處置問題的急報,不論早晚,隨時都可以呈上來。

也給官員們發(fā)了牌子,許他們在宵禁以後出坊走動、進宮。

當然,這一舉措更多是象徵性的。

除了天塌下來,一般來說,不會有哪個不長眼的官僚會大半夜的@大領導。

嗯,一般來說。

“在長安縣,在這皇城根兒下,居然有官員敢私吞朝廷發(fā)放的救濟款。

“別的州縣都沒有發(fā)生這麼離譜的幺蛾子呢!”

李明的臉色越來越黑了:

“這是長孫公和他的好大孫兒發(fā)現的貪污線索,韋御史,你可要好好查啊。”

韋挺不敢拒絕,但這命題也太大了,他也不敢隨便接話。

只能面色蒼白地讀著長孫無忌的彙報。

大致就是李明殿下所說的那些內容,通過糧倉和縣衙兩邊臺賬的不一致,結合普通百姓的消費習慣。

從而倒推出,大約有近半的紙幣應發(fā)未發(fā)。

既不在百姓手裡,也不在官府庫裡。

好傢伙,經濟學“失靈”了,貨幣還沒創(chuàng)造呢,先憑空消失了。

那些消失的貨幣在哪裡呢?真讓人好奇呀~

“那個……”韋挺拖長了尾音,試圖爲遲鈍的大腦爭取時間,以便找個藉口把這燙手山芋扔出去。

衆(zhòng)所周知,在京中能當地方官的,都不簡單。

尤其是,還敢在陛下親自掛帥、“濫殺”皇子親自督辦的大案上,捅出這麼大的簍子。

而直到十幾天以後,才被最上層的領導,通過蛛絲馬跡發(fā)現。

這也從側面證明了,能這麼有恃無恐地攢出這個局的地方官,不簡單。

韋挺實在不想惹“那個”地頭蛇。

畢竟,他還想繼續(xù)在長安住下去呢。

“那個……此文是大司空呈報給殿下的,爲何殿下覺得,大司空的賢孫也參與其中呢?”

韋挺假裝喝茶,試圖用這個無關痛癢的蠢問題拖延時間。

他打的算盤珠子都快崩到李明的腦門上了。

不過,李明也不想逼韋待價的老爹太緊,語氣鬆了一些,冷笑一聲:

“呵,長孫無忌會在大半夜敲門送報告?指定是長孫延出的壞主意!

“也不知道那乳臭兒是跟誰學的。”

是啊,跟誰學的呢……韋挺心裡吐槽一句,積極開動腦筋,想到了絕佳的託詞:

“殿下,臣以爲……”

“你以爲茲事體大,應該由我牽頭,多部門聯(lián)合辦案是吧?”李明打斷了韋挺的吟唱。

“臣以爲茲事……咦?誒,對對對。”韋挺把腦袋點得像敲木魚一樣。

唉……李明深深嘆出一口氣。

要說這貨不機靈,那也是和其他大唐精英相比,才顯得木木的。

真要遇著處理不了的事兒了,明哲保身那一套,他也是能玩的。

“你就儘管去查,如何處置我會奏請陛下的。”李明說道。

韋挺還是猶猶豫豫:“可這……”

“活你幹,鍋我背。”

李明直截了當地說。

韋挺這才露出放心的神色,嘴裡還在客套地嘀咕著“我京兆韋氏豈是不敢擔當之人”之類的漂亮話。

…………

次日,尚書省。

“哦?這麼快就查到人了了?”

李明挑起半邊眉毛。

親自前來彙報的御史大夫韋挺,比昨天半夜那昏昏欲睡的樣子精神抖擻多了,風度翩翩地一拱手:

“正是。證據還在蒐集中,但此次貪污案的主犯,已經基本可以確定了……”

“你想說,這事兒是長安縣縣令乾的是吧?”李明似笑非笑道。

“主犯正是……咦?誒,對對對。”韋挺又把腦袋點得像敲木魚一樣:

“殿下英明,此案主犯正是長安縣的縣令,李幹祐。”

韋挺一邊回答,一邊心裡暗自感嘆:

好神奇啊,怎麼每次說話,李明殿下都能精準預判我說話呢?

“真的嗎?我不信。”

李明抱起了胳膊:

“回頭再查。”

一點面子也不留,直接把老臣韋挺轟了出去。

一旁的房玄齡想說點什麼,但張了張嘴,還是把話嚥了下去,繼續(xù)提起筆寫文。

“豈有此理,都到這種時候了,連長孫無忌都知道放下成見、積極配合工作。

“這些中下級官僚卻還在包庇一個膽大包天的貪污犯,荒謬。”

李明氣鼓鼓地吐著槽:

“區(qū)區(qū)一個縣令,能有這麼大的膽子頂風作案,在衆(zhòng)目睽睽之下公然貪墨朝廷糧餉?”

房玄齡把筆放下,幾次欲言又止。

“相父,你說對不對?”

李明吐槽沒吐爽,問官場老甲魚要主意:

“那縣令頂天就是個從犯,他背後的靠山是誰?”

房玄齡張了張嘴,斟酌了一會兒用詞,平靜地說:

“有沒有一種可能,李幹祐縣令的上面沒有人。

“韋御史沒有說錯,李明府本人確係主犯?”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這種天大的事兒,能是一個小縣令敢做、能做、而且蓋得住的?……

李明沒有這麼反問老房。

沒必要。

這個簡單的道理他知道,老狐貍房玄齡肯定也知道。

所以,他只是用擰緊的眉毛示意:

細說。

“分發(fā)紙幣是由縣衙負責具體執(zhí)行的。

“紙幣沒有分發(fā)到位,那問題肯定就出在縣令身上。”

房玄齡簡短地解釋道。

誰是名義主管誰就負全責,這是比山上的竹子還直的理解。

“還有呢?”李明手指敲著桌子。

房玄齡繼續(xù)不緊不慢道:

“還有便是,獨獨長安縣有問題,而同爲京中的萬年縣沒問題,其他州縣也沒有問題。

“那就說明,貪腐錢財的只有長安令,其他人員並不涉其中。

“若有更上層的官員涉案,危害又豈會侷限在半城之內?”

都知道控制變量法了。

這解釋倒是比之前的扯淡更合理一些。

然而,李明知道真正的答案還不在這兒。

“然後呢?”他耐心地問。

“然後就是……”房玄齡的語速放慢了些。

“李爽李幹佑,此人相當難纏。

“動他耗時勞神,現在錢荒事繁,不是時機,應待此事過後,徐而圖之。”

李明差點笑出聲:

“一個縣令,他是比長孫公位高,還是比玄齡公權重,抑或比寡人蠻橫?”

他唰地站了起來,一步步走到房玄齡桌案邊,笑容中帶著狠勁兒:

“還是說,他比皇帝還厲害?”

房玄齡知道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教就會,便道:

“殿下可以試著把李幹佑‘請’過來協(xié)助調查。”

“正合我意。”

李明二話不說,便開始搖人:

“把御史大夫韋挺叫回來!”

…………

“你去把長安縣縣令給我抓來。”

“啊?我?”

尚書省書房,李明和韋挺又上演了一遍昨晚的對話。

“殿下不是答應,只讓我查案,不讓我抓人嗎?難道殿下要食言?”

面對不幹事還振振有詞的御史大夫,李明感到一陣腦殼疼:

“我自然說話算話。

“但此案的經緯、包括韋御史的行徑,我也會一一稟告父皇。

“即使如此,韋御史也不願出手嗎?”

好卑鄙……韋挺做了一陣兒思想鬥爭,最後糾結地說:

“臣以爲,證據不足,貪腐的罪魁禍首未必就是長安令。”

好傢伙,你這老小子都敢當庭翻供了!

李明火氣噌地就上來了,把老阿韋再次轟了出去。

房玄齡一臉“你看吧”的表情,淡然地啜了口茶。

李明心裡騰地燒起一股氣,又慢慢泄了下來:

“韋挺也許是對的,你也許也是對的。

“李幹佑那廝,是真的有點能耐的,他大概還真的是這件貪腐案的主犯。”

房玄齡點點頭:

“如我所說,如今危機時刻,不如……”

“那就更不能放那廝逍遙法外,在危機時刻還搜刮民脂民膏。”

李明打斷了老房,繼續(xù)搖人:

“傳刑部尚書劉德全,大理寺卿孫伏伽!”

…………

6◇9◇書◇吧

李明故技重施:

“你倆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

合起來是一個完整十四黨人的司法、執(zhí)法部門兩位老大,同時拍起了胸脯:

“沒問題!”

“好,很有精神!”

李明殿下大感欣慰,立刻就下達了指示:

“去長安縣衙,把縣令李幹佑給我捉拿歸案。”

“咳咳。”大理寺卿率先乾咳一聲:

“大理寺只是最高審判機構,捉拿人犯不在職能範圍此列。”

李明左邊額頭暴起青筋。

刑部尚書看了看甩鍋的同僚,立刻接話道:

“刑部只有行刑權,官員的處罰權在御史臺手裡。”

李明兩邊額頭都青筋綻出。

“好……好,推諉塞責是吧?我給你們都叫齊咯!”

御史大夫韋挺又雙叒站在了李明面前。

他似乎早有預料,搬出了朝廷的章程:

“朝廷有規(guī)定,中高級官員如果坐罪,是要經門下省審覈同意的。”

李明一拍胸脯:

“我就是門下省和中書省的最高長官,我同意了!”

韋挺緩緩搖頭:

“那得要門下省發(fā)文才行。”

嘖……李明咂了咂嘴,便以“一把手”的名義,給門下省下達了命令。

沒多久,黃門侍郎的迴應就來了。

他代表門下省,行使了該部門最經典的權力——

封駁!

理由無非是:

小李帶得蠻好的,你去把他換了幹什麼?要把治國的理念搞懂,現在國難當頭,怎麼能內鬥呢?有證據伐啦?先讓御史臺、刑部和大理寺好好蒐集證據。

“你們……還算給我面子,肯親自來這兒陪我踢球。

“門下省那幾個無名氏,連臉都不肯露一次!”

看著座下一臉無辜的羣賢,李明都氣笑了:

“攪吧攪吧你們就攪吧!攪得咱這兒爛一大片,攪得大唐各地揭竿而起,把我們都吊在老歪脖子樹上!”

李明是真的沒想到,這句話沒有用在幹活背鍋上,而是用在了抓人上。

而且使用對象不是長孫無忌、岑文本這些,有可能扯後腿搞黨爭的敵對派系。

而是對自己友好和中立的派系!

“……”面對領導怒斥,大家羞愧得擡不起頭。

但也沒人肯站出來拍胸脯:老大,我這就把那李幹佑捉拿歸案!

房玄齡一直旁觀,等李明差不多泄完火了,才道:

“殿下,此事確如老臣所說,費時費力。

“不如先這麼湊合用著,等錢荒結束,再秋後算賬不遲。”

等錢荒結束,我的統(tǒng)領中書門下之權就過期作廢了,現在都奈何不得那貪官,到時候更奈何不得!

李明是又生氣又納悶:

“那個縣令到底是何方神聖,你們爲何避之不及?”

讓這些貨去對抗長孫無忌、打太子的時候,也沒見這麼累啊!

而且看態(tài)度,他們對那叫做李幹祐的縣令,並不是抱著包庇、同盟、惹不起或景仰那樣的善意態(tài)度。

而更像是一種“何必踩這坨臭狗屎”的心態(tài)。

三法司三巨頭面面相覷,沒敢吭聲。

房玄齡輕捋山羊鬍:

“李幹祐不是一般的縣令,他是長安令,是京城的父母官。

“他出自隴西李氏,以門蔭入仕,位階未必有多高,但頗爲要害。”

隴西李氏,就是李淵他老人家厚著臉皮、硬湊上去攀龍附鳳的名門望族。

而這支古老的李氏既沒承認也沒否認,藉著這若即若離的“統(tǒng)戰(zhàn)價值”,撈取了不少政治利益。

“長安令能有多要害?”李明不明白了。

首都的縣令,按理說不應該是最窩囊的嗎?

出門買包鹽,都能碰上十個官位比他大的人,更別說讓他們乖乖服從自己的治理了。

“要害的不是長安令這個職位,而是李幹祐這個人。”房玄齡道:

“他與京中所有高官、富商都有交集,也就是說,你可以通過他,找到京中幾乎任何一個人。

“所以,他雖然地位不高、權勢不大。

“但如果真有人想要動他,他總是能找到合適的‘關係’,每次都能化險爲夷。”

聽這敘述,感覺像是一臺社交的“搜索引擎”啊。

本身沒什麼內容,唯一的作用,就是通過他,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條“關係”。

也就是俗稱的“交際花”。

“難道他還能捅咕到皇帝陛下那兒不成?”李明冷笑一聲。

房玄齡的臉上完全沒有笑意:

“他也可以通天。”

李明彈著桌子。

他總覺得老狐貍還是沒有說實話,但他沒有證據。

這時,侯君集不請自來。

他急吼吼地闖入書房,越過彷彿犯錯小孩兒一樣低頭站著的三巨頭,張口就來:

“殿下,向您舉薦一位功臣。”

李明的視線慢慢擡起:

“是誰?”

“長安令!”

侯君集唾沫橫飛,將李幹祐誇得天花亂墜,全然沒有發(fā)現四周古怪的眼神。

李明似笑非笑地聽完座下頭號貪污犯的描述,直接問:

“你收他錢了?”

“嗯吶。”

當著頂頭上司和三法司的面,侯君集居然痛痛快快地認了。

李明對此感到震驚:

“受賄你還理直氣壯?”

“實質上算受賄,但形式上不算,並不觸犯《貞觀律》。”侯君集雖然貪,但也算貪得光明磊落了:

“在座的所有人,誰沒有收過李幹祐的好處?”

三法司三巨頭立馬就慌了陣腳:

“你你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

“什麼清白!孫廷尉、劉尚書。”

侯君集毫不客氣地開始點名了:

“李幹祐借殿下遇刺案的東風,以‘加強各府守備、保護京官安全’爲名,替你們墊付了衙役皁隸的錢。

“這不是好處?”

唐朝慣例,衙門吏員的錢是朝廷先發(fā)給官員,再由官員自行僱傭的。

也就是說,如果李幹祐替孫、劉負擔了這部分開支。

朝廷提前列支給他倆的這筆預算,就“合法”地落入了口袋。

“韋御史,你不也是?”侯君集繼續(xù)揭短:

“爲了你每年出城避暑方便,李幹祐專門將必經之路拓寬修繕,美其名曰‘市政’。”

三巨頭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

“行方便不能算貪!……《貞觀律》沒說不行,能算貪麼!”

接著便是什麼“法無禁止皆可爲”之類,書房內外充滿了尷尬的空氣。

本著自己沾屎、就要把屎抹得到處都是的原則,侯君集殺得活像拖把沾屎的呂布,雨露均沾地瞄準了房玄齡:

“還有房相,你的二兒子房遺愛之所以能進文學館……”

“不必多說,你的意思已經表達地很明白了。”房玄齡不太從容地打斷了侯君集的輸出,有些臉紅地轉向了李明:

“所以,長安令是不太好‘動’他的。”

李明嘴角抽搐。

這下他是完全理解了,爲什麼這幫貨對捉拿李幹祐這麼推三阻四。

好傢伙,原來京城裡的大小官員,都受過他的恩惠,都和他有超出同僚關係的py交易,都有小辮子握在他手裡!

而且,這一切還都是他巧立名目、洗白了的贓款!

這種既“貼心”又“懂事”的同僚,誰不喜歡呢!

所以,那傢伙確實能有恃無恐的呀。

各個衙門都有“朋友”,這麼多人保他,他慌什麼?

甚至於,這次貪腐他所貪污的紙幣,估計有一大半都被他拿了出來,散給各級官員當“朋友費”了。

“唉……我知道該怎麼辦了。”李明嘆氣道。

房玄齡鬆了口氣:。

“徐而圖之,纔是正道。”

李明不語。

房玄齡嘴角抽搐:

“您是想徐而圖之,對吧?”

217.第208章 原來你纔是內鬼?!188.第182章 我只是治理了兩個國家,皇兄們可是在積極空談呢第90章 請選擇您的出生點第265章 李世民炸了第290章 戰(zhàn)爭機器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jiān)國,誰贊成誰反對?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jiān)國,誰贊成誰反對?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260章 李世民最擔心的情況請假一天走親戚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zhàn)線第80章 磨刀霍霍向唐皇第444章 真正的軍隊204.第196章 房玄齡:我家少主不可能這麼腦洞大開244.第235章 李二:謝謝你還記得我哦第163章 李二:皇位你想要,就自己過來拿193.第187章 唉起開,還是我來吧221.第212章 李乾祐,每次掃黑都有你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xiāng)第459章 戰(zhàn)爭的最後一點掃尾工作第2章 這就是我的逃跑路線第360章 一明抵五唐!第318章 感謝大自然的饋贈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97章 讓朕考考你的禦下之術第117章 遼東只能有一個話事人第132章 南下!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31章 死於安樂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第365章 我的軍營還蠻大的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第277章 貨幣戰(zhàn)爭第42章 輿論戰(zhàn),啟動!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第149章 滿城盡是二五仔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299章 旗鼓相當的對手第37章 初見端倪第149章 滿城盡是二五仔第84章 侯君集危在旦夕?第292章 哪個弟弟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411章 陛下,你下面呢?第57章 “此子英果類我啊!”第431章 罪己詔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第382章 李世民頗有李明之姿啊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jiān)國,怎麼裝作經常監(jiān)國的樣子第147章 我向李二妥協(xié)了,我裝的205.第197章 我也想節(jié)制天下兵馬第371章 父愛如山崩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第393章 兄弟們,又要到飯了!菩薩保佑你!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83章 致敬玄武門傳奇英雄李元吉第33章 名偵探狄仁傑第435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第382章 李世民頗有李明之姿啊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第25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35章 我太想你進步了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143章 世界名畫《高句麗皇在西天極樂》第107章 不寵?都快寵上天了!第371章 父愛如山崩第139章 他們不管大唐,我管第12章 玄齡之怒第311章 逃出生天嗎第403章 風雲既變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jiān)國,誰贊成誰反對?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第112章 高句麗!我到平州了,你人呢!181.第178章 這只是意外,皇兄們千萬不要多想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37章 初見端倪185.下一章免費,修複人被殺沒有死的bug181.第178章 這只是意外,皇兄們千萬不要多想第263章 皇弟殺皇兄,江山打得通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343章 這支軍隊疑似過於謹慎了第438章 “難辦?難辦就別辦了!”第367章 浩浩天下大勢201.今日一更,無心作文,只想爲祖國母親慶生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
217.第208章 原來你纔是內鬼?!188.第182章 我只是治理了兩個國家,皇兄們可是在積極空談呢第90章 請選擇您的出生點第265章 李世民炸了第290章 戰(zhàn)爭機器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jiān)國,誰贊成誰反對?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jiān)國,誰贊成誰反對?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260章 李世民最擔心的情況請假一天走親戚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zhàn)線第80章 磨刀霍霍向唐皇第444章 真正的軍隊204.第196章 房玄齡:我家少主不可能這麼腦洞大開244.第235章 李二:謝謝你還記得我哦第163章 李二:皇位你想要,就自己過來拿193.第187章 唉起開,還是我來吧221.第212章 李乾祐,每次掃黑都有你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xiāng)第459章 戰(zhàn)爭的最後一點掃尾工作第2章 這就是我的逃跑路線第360章 一明抵五唐!第318章 感謝大自然的饋贈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97章 讓朕考考你的禦下之術第117章 遼東只能有一個話事人第132章 南下!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31章 死於安樂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第365章 我的軍營還蠻大的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第277章 貨幣戰(zhàn)爭第42章 輿論戰(zhàn),啟動!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第149章 滿城盡是二五仔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299章 旗鼓相當的對手第37章 初見端倪第149章 滿城盡是二五仔第84章 侯君集危在旦夕?第292章 哪個弟弟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411章 陛下,你下面呢?第57章 “此子英果類我啊!”第431章 罪己詔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第382章 李世民頗有李明之姿啊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jiān)國,怎麼裝作經常監(jiān)國的樣子第147章 我向李二妥協(xié)了,我裝的205.第197章 我也想節(jié)制天下兵馬第371章 父愛如山崩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第393章 兄弟們,又要到飯了!菩薩保佑你!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83章 致敬玄武門傳奇英雄李元吉第33章 名偵探狄仁傑第435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第382章 李世民頗有李明之姿啊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第25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35章 我太想你進步了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143章 世界名畫《高句麗皇在西天極樂》第107章 不寵?都快寵上天了!第371章 父愛如山崩第139章 他們不管大唐,我管第12章 玄齡之怒第311章 逃出生天嗎第403章 風雲既變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jiān)國,誰贊成誰反對?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第112章 高句麗!我到平州了,你人呢!181.第178章 這只是意外,皇兄們千萬不要多想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37章 初見端倪185.下一章免費,修複人被殺沒有死的bug181.第178章 這只是意外,皇兄們千萬不要多想第263章 皇弟殺皇兄,江山打得通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343章 這支軍隊疑似過於謹慎了第438章 “難辦?難辦就別辦了!”第367章 浩浩天下大勢201.今日一更,無心作文,只想爲祖國母親慶生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台县| 曲沃县| 林芝县| 图们市| 盈江县| 武冈市| 平和县| 库尔勒市| 兴海县| 中江县| 秀山| 甘孜县| 基隆市| 江永县| 阜宁县| 西畴县| 栾城县| 定襄县| 诸城市| 武安市| 蒲江县| 介休市| 洪湖市| 独山县| 裕民县| 鸡泽县| 衡水市| 吉林省| 磐安县| 大丰市| 松阳县| 吕梁市| 长阳| 固阳县| 蓬溪县| 鹤山市| 江都市| 大同县| 昌宁县| 长葛市| 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