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

長安,太極殿——入口附近的中書省——諸位大唐肱骨之臣鹹集於此。

因爲宮城的幾任主人——太上皇李世民、監國李明、永慶帝李承幹、皇太弟李治——都恰好不在家。

諸位大唐忠臣又不可能越俎代庖,自說自話地進入宮城,一屁股坐在太極殿上開朝會。

但是國事繁忙,大家又不可能不碰頭開會。

所以,羣臣一致約定,五品及以上的官員每三天在中書省碰頭,作爲朝會的代餐。

反正中書省在宮城之外、皇城之內,廣義上也屬於“太極宮”的範圍內了。

“中原方向的明軍,可有什麼動向?”

首席官僚劉洎開門見山就是一問,這已經成爲這段時間的例行公事了。

“並沒有特別的消息。”衆人搖頭道。

民部尚書唐儉想了想,呈上了一個信封道:

“不過,身在洛陽的李義府倒是寄來了一封信。”

笑貓李義府?

劉洎下意識地撇了撇嘴。

老實說,老劉也好,其他諸位重臣也好,都不是很想搭理李義府。

那廝太壞了,每次來信不是舉報上司就是舉報下屬。

以至於每一位經辦人都得在心裡嘀咕,自己是不是在背後也被那貨舉報過。

因此,就是在這樣的“小朝會”上,諸臣一致決定,把那傢伙踢到洛陽前線,每天對著明軍呲牙。

“李義府這次是告發裴別駕結黨營私,還是裡通敵國?抑或是對陛下大不敬?”高士廉冷笑道。

唐儉搖頭道:

“唐某也是剛收到此信,不敢私自卒讀,特與諸公共欣賞。”

同事在背後說人壞話這種事,大家最好攤開來講,否則容易掰扯不清,給自己惹來一身騷。

老唐是很剛正的,不願意自己的清名被李義府甩上泥點子。

唉……劉洎無奈地輕輕嘆氣,最後還是說了一句公道話:

“不論如何,李將軍也是洛州都督府將軍,前線的消息不可忽視。萬一真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彙報呢?”

忍著無比的厭惡,劉洎捻著兩根手指,揭開了信上的蠟封。

“怎麼,笑貓這次又要告誰?”高士廉呵呵一聲。

“稍等,我看看。”

劉洎有些老眼昏花,瞇細了眼睛。

只看了第一行,他頓時瞳孔地震。

本來還挺鬆弛的衆人,頓時緊繃起來:

“發生了什麼?”

劉洎臉色煞白,嘴脣微微抖動,喉嚨深處發出乾澀的聲音:

“大明……艦隊……不可數……”

同日,長安城門大開。

不知爲什麼,大唐五品以上的諸公都選擇在同一日出城狩獵。

…………

就在長安羣龍無首、亂成一團的時候。

與此同時,汾河岸邊,明軍臨時搭建的港口。

熙熙攘攘,人頭攢動,比最有人氣的鬧市區還要熱鬧。

李明從大明全國搖來的幫手,在順便嚇了大唐袞袞諸公一跳以後,便在這裡匯聚。

當然,這些幫手當然不是正兒八經的士兵——就算大明再怎麼國富民強,也不可能一夜之間攢出百萬大軍。

他們都是普通民夫,服從李明陛下的召喚,前來參與晉陽附近的“大項目”的。

而這個規模浩大的大項目,與攻佔晉陽息息相關。

臨時河港的邊上,明軍軍帳之中。

李明站在山頭,俯瞰著港口。

腳伕們正在忙著裝卸貨物,剛下船的民夫則排成隊列,有序地離開港口,給忙碌的港口留出操作空間。

一切都忙而不亂,井然有序。

多虧他帶在身邊、陪他一起北伐的將軍不是別人,而是薛萬徹。

初唐時期,能打仗的將領有很多。

但是能打灰的就僅老薛一家,別無分號了。

“人,已經到了多少了?”

李明揹著手問道。

粗獷的胡人“書童”契苾何力躬身回答道:

“啓稟陛下,第一批民夫大約十萬人,已經全須全尾地安然抵達。”

既然這位大唐孤忠不願意和唐軍刀槍相向,那還不如廢物利用,讓他徹底轉職文秘工作。

雖然這糙漢子比首席秘書長孫延還差了一點意思,遣詞造句還常常詞不達意。

但還是那句老話——又不是不能用。

李明點點頭,吩咐道:

“不錯,沒有誤了時辰。

“讓民夫在山坡下稍事休息,便前往榆次縣。”

榆次縣與晉陽縣南北相鄰,是明軍南路軍所實際控制的領土之中,最接近晉陽城的縣城。

榆次能夠建縣,說明那裡地勢平坦、有水有糧,適合人類生存。

前期,在包工頭薛萬徹的主持下,唐軍先行在榆次縣建造了能夠容納十萬人的臨時居所——

或者說,臨時工棚。

根據計劃,第一批新到的十萬民夫,將先在榆次縣先休整幾日,熟悉山西的風土環境,緩解長途跋涉的疲勞。

然後,他們將前往其他鄰近的縣城,在那裡建造新的工棚,爲後續的九十萬同事提供住處。

畢竟一百萬民夫,不是遊戲裡的一個數字。

他們也是要吃喝拉撒,需要地方安置的。

若是把他們全部堆迭在榆次縣一地,一個縣城突然多出百萬人口,那分分鐘爆炸,光是屎山(字面意義)就能把李明給淹沒了。

所以,在幹活之前,李明得先在自己實際控制、鄰近晉陽的多個州縣,逐步興建大量臨時居所,以容納這些新來的勞動力。

想讓馬兒跑得快,就必須給馬兒先餵飽了,這就是李明的治國方略。

順便一提,爲了徹底免除民夫在打仗的地方打灰的後顧之憂,李明還特地派了一支偏師,佔領了蒲州全境。

就此吞併了蛙跳戰術跳過的“孤島,徹底將李明大軍所在的幷州南,和大明的實際控制區域連成了一片——

這並沒有花多少工夫,在李世績率領剩餘唐軍支援晉陽以後,這座空城很爽快的就向大明天兵開城投降了。

“榆次縣雖然是上等縣,但是無法長時間容納過多的人口。

“其他住所的選址都已經選定了嗎?”

李明關切地問道。

一百萬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也可以算作一個抽象的數字。

因爲這個數量實在太大了。

一個高中每週開晨會,操場上烏泱烏泱的人頭,頂天也才一千人。

一百萬人,是此等規模的一千倍,已經超出人的直觀認識了。

如果讓李明親自來安排這一百萬流動人口,那他別的事情可以不用幹了。“已經全部選定,在地圖上標註出來了?”

契苾何力將一副地圖徐徐展開,上面畫著密密麻麻的點線圈。

李明裝模作樣地點點頭:

“甚善。”

看不懂。

還好,李明還有一票可以仰賴的兄弟。

不就是蓋工棚、幹工程嘛,包工頭薛萬徹最有經驗了,交給他就行了。

契苾何力補充道:

“陛下,至於您所要求的油脂,籌備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李明擺手道:

“這倒不必太著急,人先到位,做好先期的‘工程’,至於物資可以稍後準備。

“拉長採購時間,也不至於讓物價在短時間內一下子飛騰起來。”

哦,原來如此,分批採購原來還可以壓降採購成本,陛下真是會精打細算呢……皇權舔狗契苾何力心中暗暗歎服。

但他再細細一琢磨。

唉,不對啊!

“陛下,爲了這場晉陽之戰,我們是不是耗費過巨了?”契苾何力提醒道。

李明天真地眨眨眼睛:

“愛卿何出此言?李世績北上雖然給我們讓出了蒲州空城,但是也讓本就鞏固的晉陽防線更加難以攻打。

“將近十萬唐軍精銳龜縮一城,那就是一顆砸不爛的銅豌豆啊。

“不做好萬全的準備,貿然進攻,只會讓我軍傷亡甚巨。”

面對小李陛下逃避問題的行爲,契苾何力據理力爭:

“陛下,可是再‘萬全’的準備,也不能毫無止境,總得有個頭啊!

“晉陽不過一城。我們坐擁天下,拔除此城,有必要雲集百萬之衆、收盡天下民脂民膏(字面意思)嗎?

“請珍惜國力、珍惜民力啊陛下!”

契苾何力與其是在詢問,不如說是在吐槽。

既然李明陛下還知道採買油脂的時候必須節省成本,那從一開始就不要實行這耗費巨大的計劃呀!

這不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嘛!

眼見得逃不過這個問題,李明神秘兮兮地笑了:

“我想做一個社會試驗,在農業社會動員百萬大軍,是否真的可行。”

“啥?”契苾何力聽得一愣。

拋去李明陛下習慣性拋出的奇怪詞彙不談,也拋開李明陛下拿國運當兒戲的孩子氣行爲不談。

單從“是否能夠動員百萬大軍”這個純學術問題出發,這有什麼試驗的必要嗎?

百萬“正規軍”作戰或許有吹牛的成分,但是百萬“炮灰”參戰的戰例並不是沒有。

比如淝水之戰的苻堅老哥。

況且李明這次動用的也只是百萬民夫。

百萬披甲士兵難找,但是動用百萬後勤勞力的大混戰,在歷史上不是比比皆是嗎?

“陛下,爲了此般理由賭上國運,讓國內民生舉步維艱,這是否有些兒戲了?這是否在重走秦皇漢武的老路了?”

在唐朝時,對秦皇漢武的評價其實一般般,遠沒有現代這麼高的地位。儒家更推崇漢文帝這樣的模範打工人。

契苾何力充分發揮了貞觀朝初期的風格,直言不諱地進諫。

他問出了大明從上到下,幾乎所有人的問題。

雖然不論心中有多大的疑問,凡是李明陛下的指示,他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但是,這並不會讓心中的疑問消失。

www?ttκǎ n?c ○

李明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背轉身去,重新面對繁忙的汾河港。

契苾何力神色一暗,以爲陛下這次也沒有正面回答的意思,無趣地和他望向了同一個方向。

山腳下、汾河邊,龐大的艦隊,數以十萬計的勞動力大軍,都如同精巧的機械一般,流暢地運轉著。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一場面,那莫過於“氣勢恢宏”。

“這樣的場面,是不是非常震撼?”

李明突然發聲道。

契苾何力彆扭地回答:

“是,如果不考慮背後的物價騰飛、妻離子散的話。”

李明無視老夥計的誇張用詞,繼續道:

“我的下一步計劃,將會更爲震撼,更爲氣勢恢宏、歎爲觀止。

“這一幕,將深深地烙印在人們的骨髓之中。”

“陛下無需費這麼大的力氣,您的豐功偉績也會被大明子民永世銘記,永遠對您心存敬畏的。”契苾何力有些陰陽怪氣地說道。

“不是我的大明子民。”李明搖搖頭:

“我這是做給我的敵人看的。

“讓他們直觀地看到,和我作對會招致什麼樣的打擊。

“將恐懼牢牢地烙印在他們的骨髓之中。”

契苾何力從心底裡打了一個寒顫。

怎麼感覺李明陛下已經超越了秦皇漢武的級別,開始接近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廣神了呢?

弒父啊,揮霍民力啊,三徵高句麗啊什麼的……

“你在想什麼呢?”李明打斷了契苾何力的遐想。

“我的敵人,不是大唐。”

咦?

不是大唐?

那我們現在在和誰作戰?

契苾何力還想問。

但是李明沒有給他進一步發問的機會,快速地發佈下一步的命令:

“那些民夫並沒有任何戰鬥力,如果被唐軍偷襲會造成極大的傷亡。

“爲了防止他們偷襲我們,那我們就先偷襲他們。

“別讓李世績太悠閒,給他找點事情做。”

契苾何力嚥下嘴裡的半句話,麻利地回答:

“好的,我這就將陛下的命令傳達下去。”

雖然不直接帶兵,但是傳個軍令什麼的,還是沒有問題的。

大明並不缺帶兵之將,不至於離了薛萬徹和契苾何力兩人,就連仗都打不了了。

“還有一件事。”

李明叫住了即將離開的大號“書童”,壓低聲音問道:

“‘人’,都已經派出去了嗎?”

契苾何力狡黠地朝他眨眨眼睛。

…………

“堡壘戰術?”

晉陽城下,唐軍主營帳中。

俯視著跪在他面前瑟瑟發抖的行商,李世績眉頭緊鎖。

“是是……是的,將軍。”行商打著哆嗦:

“我聽說,這就是大明的戰法。”

第95章 你好李令,再見李令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138章 李明:有我這個家得散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第101章 遼東人才喜加一第450章 官場PUA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199.第192章 李明賢甥,你教得好啊!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國,誰贊成誰反對?第101章 遼東人才喜加一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385章 啊臥槽李明怎麼這麼壞啊第460章 父皇,我不辭職了第127章 父子間的隔空鬥法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95章 你好李令,再見李令第81章 九成宮之變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28章 上馬!你老子帶你裝逼!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194.第188章 李明:諸位愛卿平身第388章 李明的千層套路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第435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第390章 船帆升起,船帆落下第427章 羣衆裡面有壞人哪!第368章 內訌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180.第177章 肅反委員會在行動第103章 讓朕送兒子?好好好第384章 就喜歡你們看不慣 卻還不得不共建大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26章 薪火相傳第16章 一開口就是老和珅了第410章 名偵探上線第434章 大明官僚體系的完全形態175.第172章 這位陛下,您也不希望孩兒我橫屍街頭吧第296章 這把父子局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218.第209章 李治:我很理智第306章 草木皆兵(字面意義)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第92章 李世民怒簽不平等條約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第424章 東瀛碩鼠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363章 叛賊守國門206.第198章 李二陛下,能不能麻煩您躺平一下第317章 來自未來的歷史教訓231.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254.第245章 沒把皇后當深宮婦人,也沒把她當人203.第195章 大唐的蟲豸不在外邊,就在這立政殿!請假一天走親戚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152章 李二:我生了一個開國皇帝?!第1章 逆子!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第376章 我們沒幹什麼,只是準備剷平晉陽而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131章 你知道一石米多少錢嗎?五百文!第391章 父皇,我能打服你嗎?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請假一天走親戚222.第213章 李泰,是你麼?170.小孩發高燒,今天可能晚點更新,還是兩更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3.第3章 把陛下都弄哭了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319章 大明寶船下南洋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459章 戰爭的最後一點掃尾工作第252章 真正的天兵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299章 旗鼓相當的對手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390章 船帆升起,船帆落下246.第237章 八王之亂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386章 山上一把火,陛下愛上我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399章 第一天當皇帝?
第95章 你好李令,再見李令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138章 李明:有我這個家得散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第101章 遼東人才喜加一第450章 官場PUA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199.第192章 李明賢甥,你教得好啊!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國,誰贊成誰反對?第101章 遼東人才喜加一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385章 啊臥槽李明怎麼這麼壞啊第460章 父皇,我不辭職了第127章 父子間的隔空鬥法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95章 你好李令,再見李令第81章 九成宮之變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28章 上馬!你老子帶你裝逼!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194.第188章 李明:諸位愛卿平身第388章 李明的千層套路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第435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第390章 船帆升起,船帆落下第427章 羣衆裡面有壞人哪!第368章 內訌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180.第177章 肅反委員會在行動第103章 讓朕送兒子?好好好第384章 就喜歡你們看不慣 卻還不得不共建大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26章 薪火相傳第16章 一開口就是老和珅了第410章 名偵探上線第434章 大明官僚體系的完全形態175.第172章 這位陛下,您也不希望孩兒我橫屍街頭吧第296章 這把父子局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218.第209章 李治:我很理智第306章 草木皆兵(字面意義)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第92章 李世民怒簽不平等條約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第424章 東瀛碩鼠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363章 叛賊守國門206.第198章 李二陛下,能不能麻煩您躺平一下第317章 來自未來的歷史教訓231.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254.第245章 沒把皇后當深宮婦人,也沒把她當人203.第195章 大唐的蟲豸不在外邊,就在這立政殿!請假一天走親戚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152章 李二:我生了一個開國皇帝?!第1章 逆子!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第376章 我們沒幹什麼,只是準備剷平晉陽而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131章 你知道一石米多少錢嗎?五百文!第391章 父皇,我能打服你嗎?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請假一天走親戚222.第213章 李泰,是你麼?170.小孩發高燒,今天可能晚點更新,還是兩更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3.第3章 把陛下都弄哭了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319章 大明寶船下南洋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459章 戰爭的最後一點掃尾工作第252章 真正的天兵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299章 旗鼓相當的對手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390章 船帆升起,船帆落下246.第237章 八王之亂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386章 山上一把火,陛下愛上我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399章 第一天當皇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砚山县| 镇原县| 西丰县| 兰坪| 什邡市| 甘德县| 邳州市| 新野县| 祁阳县| 尼玛县| 广平县| 红河县| 扶绥县| 渝中区| 昌都县| 修武县| 磐安县| 濉溪县| 九龙城区| 大化| 保山市| 汉寿县| 江西省| 和静县| 龙里县| 周宁县| 静宁县| 宁都县| 娄底市| 台安县| 涟源市| 赤峰市| 永靖县| 抚顺县| 勐海县| 阿拉善右旗| 辽阳县| 万年县| 曲水县| 敖汉旗|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