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46.第237章 八王之亂

第237章 八王之亂

打破僵局的第一聲炮響,來自長安。

李治攜朝廷正朔之勢,用一紙政令率先打破平衡。

政令內容一如既往的四平八穩,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同時又直打李泰的七寸,殺傷力極強——

以朝廷攝政之名,調集全國諸都督、藩王的軍隊,北上勤王,救援李世民。

這是他第一天大朝會就定下的既定政策,既佔據絕對的道德制高點,又對李泰最仰賴的軍事後盾來了個釜底抽薪。

只要能從李泰陣營勾來一兩個都督倒戈,那都是賺的。

就算那些庶皇子死心塌地,就要跟李泰,那他們也失去了大義和民心,同時背上了弒君和內戰兩口巨鍋。

師出無名,只要拖到持久戰,李泰必敗。

…………

“啊?我們兵勢明明比李治強,老四你慫什麼,爲什麼不直接打進長安,奪了鳥位?

“哎一路行軍過來熱煞我也,扇快些!”

洛陽魏王府上,齊王李祐一身戎裝,大馬金刀地坐在席位上,大秋天的還在那喝著涼茶,催促侍女替他扇風。

李泰感受著漏過來的絲絲寒風,肥厚的額頭跳了跳,耐心地聽著來客大放厥詞。

和這個腦子裡都長滿肌肉的二愣子說什麼“師出有名”,什麼“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去天上”之類的道理,都是在浪費時間和口水。

要不是李祐這麼愣,也不至於第一個響應李泰,帶著軍隊大老遠從齊州一路飛奔到洛陽。

老四李泰和老五李祐這對前後腳的兄弟, py交易的歷史由來已久。

具體交易內容是,李泰出嘴,李祐出力——

李泰只需動動嘴皮子,吹捧李祐幾句。

比如五子乃是千年一遇的英雄豪傑、若生在隋末亂世,當如項羽劉備、夫差苻堅一般,建立一番大功業云云。

李祐就稀裡糊塗地替他幹髒活,火中取栗了不知多少次。

這也導致,從李孝恭案、雄黃弒君案、九成宮案……一直到與張亮勾結的遼東謠言案。

每次李泰陰謀都有他。

而這次,一聽能造老子反,李祐立刻欣然響應。

建功立業、奪得天下還是其次。

李祐的主要動機,就是單純的“造老子反”。

因爲去年秋狩之時,他被一腳踢給了死鬼李元吉當繼子,導致他對親爹李世民很有意見。

只要能讓老李遭殃,讓李祐幹什麼都行。

“其他人怎麼還沒來?紀王李慎的封地離這兒也不遠啊,不是比我齊州近多了?他人呢?”

李祐繼續大大咧咧地扯著嗓門說道。

考慮到李治坐擁“朝廷”這個最硬的資源,李泰自知打持久戰不是這個九弟的對手。

所以,他打算要利用好自己目前最大的優勢——

也就是,他(通過其他七位藩王)所間接控制的軍隊比李治多——

在洛陽集結所有部隊,給李治來個一波流帶走。

不給對方利用朝廷的文官系統,動員全國力量、發育起來的機會。

這番軍事冒險的可行性不但有,而且還很大。

因爲洛陽離長安並不遙遠,趁凜冬未至,還能依賴大河(也就是黃河)向西運輸。

只要集結八王之力,咬咬牙努把力,(李泰自認爲)還是能趁李治立足威武,快速突破函谷關和潼關兩道東關屏障,叩響京師大門的。

只是,奈何又“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了。

除了二愣子李祐之外,其他六位庶出的兄弟都在放他鴿子,連一個廚子都還沒到洛陽。

有說在路上被耽擱的,有說後勤不利還窩在都督府的,還有說部隊都沒徵召齊全、大部分兵員還散落在各個折衝府的。

不管是真是假,反正都有理由的。

更有甚者,如吳王李恪,直接給李泰的急信來了個“已讀不回”。

李祐對於六位兄弟放鴿子的行爲,倒是沒有多想。

天真無邪的老五覺得,其他人行軍遲緩反而愈發凸顯自己英勇無匹,簡直是天生的帥才。

當然,五子不行,但四子的政治嗅覺還是很可以的。

李泰並沒有那麼天真,他意識到,李治發起的政治攻勢,確實極大地動搖了自己一方本就不怎麼穩固的團結。

畢竟其他六兄弟又沒有參與李泰的陰謀。

他們被李泰搖來,一是因爲四哥給他們開的價碼確實不錯。

愛財的給錢,愛文的給古玩,愛當官的給要職,愛土地的轉封膏腴之地。

投其所好,各取所需。

二來,他們六人一開始也相信了李泰的說辭。

準備團結在四哥周圍清君側,拳打亂臣李明、腳踢賊子李治。

既能贏得政治利益,又能留下“忠君愛國、撥亂反正”的美名。

名利雙收,豈不美哉。

然而,李治提出的船新版本傳言,讓其他六位兄弟對李泰的動機產生了懷疑。

他們怕自己被倒轉乾坤,從雙贏變成雙輸,所以決定先觀望一陣。

更有甚者,如“已讀不回”的吳王李恪之流,說不定已經在暗中和李治一方接洽、隨時準備棄明投暗了。

“他們不來就你來,這不顯得齊王你治軍有方麼?”李泰半笑不笑地說。

李祐自然是沒有聽出其中的嘲諷,還很得意洋洋地請戰:

“不必等他們,李治那小崽子懂什麼行軍打仗?

“只需我動動手指,齊州軍便能殺穿潼關,攻入長安。

“老九太囂張了,看我把他從皇位上拽下來,把他皇冠拽掉,必須打他臉。”

在他印象裡,李治還是那個畏畏縮縮、娘們兒唧唧、懦弱無能的小朋友。

哦喲喲,伱好牛逼……李泰意味深長地看看李祐肩膀上頂著的空空腦袋,三心二意地附和一句:

“還得是五郎。”

“所以,老四。”李祐從位子上起身,走到李泰身邊,毫不顧忌地拍拍他肩膀:

“我既然能立下大功,這天下,也理應分我一半吧?”

這貨雖然不聰明,但他也很壞啊。

李泰眉頭一揚,旋即嘴角一勾:

“可以,沒問題。

“五弟,以你接下來的作用,別說天下,天上也可以交給你來管啊。”

李祐沒聽懂裡面的意思,眼前一亮:

“真的?”

“真的。”李泰也拍拍他的肩膀。

…………

深夜。

潼關,火把通明。

這道關隘北靠黃河渡口,南依羣山,扼守著長安與洛陽之間的驛道要衝,乃是關中的東大門。

也就是說,如果李泰等八位反王要進攻長安,潼關是必經之地。

夜深人靜,但值夜的守軍一點也不敢偷懶,全神貫注地緊盯著東邊的方向。

騙上級可以,別把自己給騙了,等敵人的箭頭飛到腦袋上都不知道。

秋風拂過,空氣中彷彿帶著馬蹄聲和車轍聲。

守軍一個激靈,豎起耳朵靜聽。

不是半夢半醒的幻覺,確實有馬蹄聲從東邊傳來!

守軍頓時警惕起來,正要報告,卻發現了蹊蹺。

馬蹄聲稀稀拉拉的,並不像是大部隊來夜襲。

更像是匆匆趕路的行人。

可是大半夜的,有哪個不長眼的行人,敢擅闖軍事重地呢?

衛兵睜大了雙眼,努力地窺探著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

一個輪廓慢慢步入了火把的光線範圍之內。

是一輛華貴的馬車,有且僅有一輛。

“是誰!”守衛居高臨下地大喝。

沒想到,那車伕還挺硬氣:

“大膽!對親王殿下也敢無禮!”

這副蠻橫的態度,加上這一眼就很不一般的馬車,讓守衛心裡也泛起了嘀咕。

“請下車,接受檢查。”

他的態度明顯軟了下來。

車伕懶得和他計較,掏出一封金光燦燦的通關文牒。

大頭兵顯然不認識長親王樣子,這封文牒纔是辨別身份的本體。

他的態度立刻恭敬起來,也不敢讓裡面的貴人下車驗明正身什麼的了,麻溜地打開大門,恭送這輛華麗的馬車進關,向西奔往長安的方向。

…………

數日後。

繼中書侍郎岑文本像條狗一樣被自殺以後,洛陽方面傳來了第二則大新聞:

齊王李祐,反了!

作爲李泰反帝反封建集團的馬前卒,他突然連夜逃離李泰控制下的洛陽,向京師長安的方向出奔——

不過因爲李祐反的是李泰,向李治、以及位於京師的朝廷歸降。

所以也不能簡單地說他“反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應該算是“正了”。

李祐是最早響應李泰起兵的藩王,沒有之一。

所以他和李泰反目成仇的消息,無疑給當今搖搖欲墜的國內局勢又踹上了一腳。

很快,齊王這次反亂的具體細節就沿著馳道,傳遍了中原地區各主要州縣——

李祐到了洛陽後,聽見了李治深入揭批李泰反帝反封建陰謀的傳言。

他頓時大爲震動,幡然醒悟,連軍隊也管不上了,立刻連夜驅車,從洛陽又直奔長安。

人還沒到長安,消息已經傳遍大江南北了。

以至於當李祐的車駕,終於姍姍來遲,抵達長安城門下時。

城門衛如臨大敵,齊整滿員地候著,監門衛大將軍親臨第一線。

6◇9◇書◇吧

李祐叛逃抵京的消息,差不多是和他本人一起到的長安。

然而,李治得知此事以後,卻對此事態度冷淡。

一位舉足輕重的親王來投,深諳孝悌之道的李治卻並沒有抓住這上好的機會,演一出“赤腳迎許”的戲碼,再掀起一波輿論戰的新高潮。

而是覺得,此事有蹊蹺。

“真的是齊王?以五哥好遊獵的莽撞脾性,可以從齊州騎馬一刻不停地跑到長安,但絕不會坐馬車過來。”

在尚武的大唐,不論男女都以騎馬爲榮,只有老態龍鍾的老骨頭和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魏王纔不得不坐車。

李祐經過潼關時坐著車,這事就經不起推敲。

所以,不但他自己不演兄友弟恭那一套老掉牙的把戲,還禁止朝內的其他人去迎接,全程冷處理。

長安城門下。

“殿下,煩請您下車,驗明正身。”大將軍禮貌而冷淡地命令。

車伕立刻咋咋呼呼起來:

“哎哎哎!殿下威儀,豈容爾等褻觀?”

將軍沒慣著他,直接從懷中扯出一份敕令:

“這是朝廷的命令,攝政殿下親口交代的。”

本地的朝廷太沒有禮貌了……車伕嘟噥著讓開了。

監門衛的一把手低頭行至車前,單膝跪地:

“齊王殿下,請。”

沒有動靜。

大將軍看看車伕。

車伕也是完全在狀況外,納悶地搖搖頭:

“我親眼看見齊王殿下上車的,全程都沒下車。”

大將軍眉頭一皺,便站起了身,走到車窗邊,輕輕一敲:

“殿下,失禮了。”

接著,便掀開車門。

齊王正歪斜地坐在車椅上,腦袋耷拉在一邊,眼睛圓睜,嘴邊鮮血淋漓,已經沒有了生息。

…………

幾乎就在齊王被發現死在長安城門外的同一天,齊王的死訊就傳遍了大江南北。

傳言的版本也是越來越邪乎,故事發生地點從長安門外變成了太極宮內。

然後一個很合乎邏輯的謠言就應運而生了——

李祐,是被李治所毒殺的!

李治號召諸王進京共商大事是假,藉機剷除諸王是真;調兵遣將援救陛下是假,篡奪皇位是真!

衆所周知,在沒有大唐電信的大唐,通信是有很高的延遲的。

然而,關於李祐之死的傳言,卻硬是在短時間內傳出長安,傳遍中原各州縣。

尤其是其他六位藩王都督所在的州縣。

只消隱去李祐的真實死亡日期,這則謠言就立刻變得有鼻子有眼,讓人不得不信了。

然後,又過了幾天。

六王的軍隊,就齊齊整整地出現在了洛陽市郊,接受魏王李泰的檢閱了。

至於李祐的齊州軍,則更是名正言順地直接歸入李泰統轄。

李泰坐在戰車上,視察著他忠臣的士兵,六位與他同父異母的庶出兄弟騎著馬,亦步亦趨地緊隨其後。

“你們能來,我很高興。”

李泰樂呵樂呵地說。

原本與李治暗通款曲的吳王李恪,此時跟車跟得最緊,聽見李泰在和他說話,立刻羞愧地低了頭,咬牙切齒道:

“沒想到,九弟竟如此狠辣,能下這毒手害死他的哥哥……”

他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要不是李祐這個行動力超強的倒黴蛋替他蹚了雷,不明不白死在太極宮裡的,可能就是他了……

六位藩王,原本還在李泰與李治之間觀望投機。

在李祐以身入局之後,就不再騎牆了。

踏馬的,先甭管跟著李泰幹靠不靠譜,跟著李治那是妥妥的要命啊!

沒想到李治那貨平時看著人模狗樣,居然一直在憋個大的啊!

“唉……萬萬沒想到,九弟竟猶如杜鵑附體,殘暴無情比秦二世胡亥不遑多讓,真是……唉。”

李泰痛心疾首,嘴角的笑意幾乎掩藏不住。

“兄弟鬩牆,固然讓人躊躇。

“但晉王篡奪公器,殘殺父兄,人神共憤。若他執掌朝政,則大唐將如暴秦暴隋,天下危矣!”

李泰如雁行在前,環顧身邊的六位庶兄弟,揮動著手裡的扇子向西:

“萬幸,吾得諸位兄弟,有如劉玄德得臥龍鳳雛,光復長安有望,克復關中有望,平定天下有望!

“西征!”

…………

貞觀十五年,入冬。

雙方之間脆弱的和平,被徹底撕毀。

李治所統領的朝廷軍,與李泰爲首的七藩王聯軍,在舊函谷關爆發了第一次正面衝突。

從那時起,一場席捲大唐腹地的內戰,正式拉開帷幕。

史稱,第二次八王之亂。

…………

此時此刻,大唐的東北角。

幽州與平州的交界處。

一支風塵僕僕的騎兵隊伍從南方奔馳而來,揚起一路沙塵。

這支隊伍的規模相當龐大,人員構成也相當複雜。

有人高馬大的禁軍、全盔全甲的屯衛,也有隻穿半身甲、略顯吊兒郎當的武侯,以及盔甲五花八門的私兵。

雖然制服標識各異,但這些軍人的隊形非常嚴整,宛如一體。

因爲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主帥。

這個主帥不需要任何頭銜,光他的姓名就足夠聲震華夏,止胡人小兒夜啼——

李靖。

替他打下手的副將,大名同樣將在未來光芒四射——

蘇定方。

這些軍人,將李明一家、以及博陵崔氏崔民乾的家眷,安安全全地包在隊伍正中。

“累死了……”

李明坐在長孫延前面,揉著屁股,面有倦色。

從長安到遼東,這一路三、四千裡,把李明顛得大屁股都快裂了。

他本想在幽州半個老家修整修整,換輛舒服點的馬車。

沒想到,幽州老鄉也搞事,害得他倉皇出逃,又坐在馬背上顛了好幾天。

“別急明哥,馬上就到了。看,前面就是平州地界!”長孫延寬慰道,指著前方。

李明生無可戀地點點頭,無精打采地“哦”了一聲,沒力氣發出別的聲音。

就像馬拉松一樣,這最後一百米是最難熬的。

但是,當他終於擡起了沉重的腦袋,順著長孫延手指的方向,往前方那麼一眺望時。

他頓時疑惑地皺起了眉毛。

他看向楊氏、李令,以及其他幾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同款疑問。

“這尼瑪,你們給我幹哪兒來了?這兒還是遼東嗎?

“這兒還是大唐嗎?!”

177.第174章 房玄齡:這就是躺贏的感覺麼?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第37章 初見端倪第435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第264章 罪魁禍首的隕落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第110章 讓他裝,讓他裝!第405章 什麼叫“家天下”啊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178.第175章 我有一個點子,殺武則天的點子第387章 就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第84章 侯君集危在旦夕?第427章 羣衆裡面有壞人哪!第31章 死於安樂第299章 旗鼓相當的對手第459章 戰爭的最後一點掃尾工作221.第212章 李乾祐,每次掃黑都有你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391章 父皇,我能打服你嗎?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第360章 一明抵五唐!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392章 已經結束咧!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317章 來自未來的歷史教訓185.下一章免費,修複人被殺沒有死的bug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187.第181章 你們鬥你們的,別打擾我治國209.第201章 監國就是看家,只是這個家有點特殊228.第219章 監國監國,監甚鳥國第19章 站隊與羅織第267章 李明:唉,領土太大兵太多,好煩第2章 這就是我的逃跑路線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還不完!南下!177.第174章 房玄齡:這就是躺贏的感覺麼?234.第225章 朱雀門之變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第286章 《“明”教》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沒死)第31章 死於安樂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381章 船破偏遇打頭風第69章 李泰的寓言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291章 大唐全明星258.第249章 李治的小煩惱和大問題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第84章 侯君集危在旦夕?第357章 傻孩子,快跑啊!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106章 撲朔迷離的功績與過繼第136章 平州,一輪強勁的音樂響起第372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22章 跟著我,把慕容的頭蓋骨當夜壺使第450章 官場PUA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第45章 侯君集: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257.第248章 靜坐戰第384章 就喜歡你們看不慣 卻還不得不共建大228.第219章 監國監國,監甚鳥國第396章 天下的君父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374章 平州一日遊第60章 李世民之死?第12章 玄齡之怒第14章 臣懇請輔佐李明殿下第411章 陛下,你下面呢?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306章 草木皆兵(字面意義)第13章 京兆韋氏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第285章 房玄齡:這樣處置蠻族會不會太極端第351章 老登!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441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哪!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180.第177章 肅反委員會在行動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97章 讓朕考考你的禦下之術201.今日一更,無心作文,只想爲祖國母親慶生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247.第238章 給臭外地的一點小小的遼東震撼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第105章 “都是假的,李明根本不受寵”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第102章 直把東北作緬北233.第224章 蘇定方:我太難了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還不完!南下!第21章 兄弟,兄弟3.第3章 把陛下都弄哭了第40章 殿下回到了忠誠的長安第22章 我不同意這樁婚事第44章 拉攏的藝術
177.第174章 房玄齡:這就是躺贏的感覺麼?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第37章 初見端倪第435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第264章 罪魁禍首的隕落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第110章 讓他裝,讓他裝!第405章 什麼叫“家天下”啊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178.第175章 我有一個點子,殺武則天的點子第387章 就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第84章 侯君集危在旦夕?第427章 羣衆裡面有壞人哪!第31章 死於安樂第299章 旗鼓相當的對手第459章 戰爭的最後一點掃尾工作221.第212章 李乾祐,每次掃黑都有你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391章 父皇,我能打服你嗎?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第360章 一明抵五唐!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392章 已經結束咧!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317章 來自未來的歷史教訓185.下一章免費,修複人被殺沒有死的bug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187.第181章 你們鬥你們的,別打擾我治國209.第201章 監國就是看家,只是這個家有點特殊228.第219章 監國監國,監甚鳥國第19章 站隊與羅織第267章 李明:唉,領土太大兵太多,好煩第2章 這就是我的逃跑路線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還不完!南下!177.第174章 房玄齡:這就是躺贏的感覺麼?234.第225章 朱雀門之變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第286章 《“明”教》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沒死)第31章 死於安樂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381章 船破偏遇打頭風第69章 李泰的寓言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291章 大唐全明星258.第249章 李治的小煩惱和大問題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第84章 侯君集危在旦夕?第357章 傻孩子,快跑啊!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106章 撲朔迷離的功績與過繼第136章 平州,一輪強勁的音樂響起第372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22章 跟著我,把慕容的頭蓋骨當夜壺使第450章 官場PUA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第45章 侯君集: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257.第248章 靜坐戰第384章 就喜歡你們看不慣 卻還不得不共建大228.第219章 監國監國,監甚鳥國第396章 天下的君父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374章 平州一日遊第60章 李世民之死?第12章 玄齡之怒第14章 臣懇請輔佐李明殿下第411章 陛下,你下面呢?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306章 草木皆兵(字面意義)第13章 京兆韋氏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第285章 房玄齡:這樣處置蠻族會不會太極端第351章 老登!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441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哪!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180.第177章 肅反委員會在行動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97章 讓朕考考你的禦下之術201.今日一更,無心作文,只想爲祖國母親慶生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247.第238章 給臭外地的一點小小的遼東震撼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第105章 “都是假的,李明根本不受寵”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第102章 直把東北作緬北233.第224章 蘇定方:我太難了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還不完!南下!第21章 兄弟,兄弟3.第3章 把陛下都弄哭了第40章 殿下回到了忠誠的長安第22章 我不同意這樁婚事第44章 拉攏的藝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宁| 精河县| 嘉定区| 方城县| 额济纳旗| 罗定市| 长兴县| 武冈市| 通渭县| 海安县| 厦门市| 东城区| 西林县| 米林县| 门源| 宁陕县| 陆河县| 垦利县| 孟村| 凤庆县| 江阴市| 若尔盖县| 东宁县| 进贤县| 根河市| 伊川县| 安义县| 襄汾县| 陆川县| 丹凤县| 甘谷县| 遂川县| 长宁县| 玉门市| 青龙| 延川县| 东阳市| 嘉祥县| 北宁市| 隆林| 龙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