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4章 平州一日遊

這個明快的聲音……

李承幹臉上掛起無奈的笑容,掀開車簾。

不出所料,在窗子外迎接他的,就是晉陽公主的笑臉。

李明達和九哥李治同乘一匹馬,在春日的陽光下笑靨如花,讓李承幹一瞬間恍惚了。

本來,他和李治已經與李明達等宮中女眷分別了的。

其他皇族啓程回平州,兩位VIP中P則留在李明身邊,防止被突然“養死”。

但是……

“九弟,你肩膀的傷勢怎麼樣了?”李承幹關心地問。

李治的臉上浮起一絲苦笑:

“拖陛下的洪福,臣只是傷了些皮肉,受了點驚嚇罷了,並未傷及骨肉……”

李承幹撫慰道:“唐軍戰士恪盡職守,只是誰知道,明軍艦船裡乘坐著大唐的皇族……”

刀劍不長眼啊。

李明小老弟北伐晉陽的計劃,似乎並不是非常順利,連帶著李承乾和李治都吃了些苦頭——

在一次躲避縱火船的機動中,他倆所在的帆船一個急轉彎,直接把兩人給帶倒了。

李治的肩膀磕著茶幾,腫了一大塊。

雖然事兒不大,但是給李明敲響了警鐘——

把兩位燙手山芋留在身邊,似乎也並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啊。

得虧這次受傷的是李治。

萬一李承幹捱了這下子,那就真得有個萬一了。

所以李明耍了個小心眼,給兩位老哥安排了替身。

替身在大庭廣衆之下,繼續留在明軍陣中。

而兩位真身,則秘密送回到皇族的隊伍中,和李明達等女眷一起前往平州。

“看啊阿兄,那是什麼!”

李承幹下意識地順著妹妹的手指望去。

在車隊的前方,矗立著幾排規模巨大而形狀古怪的……房子。

那幾排房子長得都是一模一樣,沒有傳統的飛檐翹翅,一座座方方正正,像一塊塊發酵的胡餅似的,只在頂上突出一根菸囪,冒著黑煙。

每一座房子都佔地十分廣大,整整齊齊地排列著,就像一列列哨兵,規模之大令人咋舌,向天空噴塗著滾滾黑煙。

“那是什麼?地方那麼大,難道是李明住的宮殿嗎?他怎麼住在這麼素的地方,這麼濃的煙,難道是在生火造飯?”

李明達活像一個好奇寶寶,撲閃著水靈靈的大眼睛,嘴巴一刻也沒有停。

不知道爲什麼,自從進入大明的國境以來,原本鬱悶的晉陽公主一天天開朗起來,重新變成了過去那個活潑樂天的阿兕子。

進入平州地界以後,她臉上的笑容更是一刻都沒有消失。

看見沒心沒肺的妹妹這麼開心,李承幹就不開心了,不禁皺了皺眉:

“李明達,你要牢記自己的身份,你是大唐的晉陽公主,不是大明的盧龍公主。”

國家都快滅亡了,你也從堂堂公主變成了一個階下囚,居然還這麼興高采烈,這合適嗎?

李明達眼睛裡的光彩黯淡了下去,粉嫩的臉頰刷地紅了,小嘴巴嘟了起來,活像一頭被踩了尾巴、隨時準備反擊的小貓。

一直充當騎馬工具人的李治插進來打圓場道:

“今日天氣不錯啊,讓大家的心情都不禁暢快起來了呢,啊哈哈哈~”

說著,他暗暗地一勒馬繮繩,故意讓馬匹落後陛下的金根車,拉開劍拔弩張的雙方。

唉……李承幹暗暗吐了一口氣,向落在後面的妹妹道:

“那不是宮殿,那是鐵匠鋪。”

過了一會,遠遠傳來李明達的大聲感嘆:

“哇!那麼大的鐵匠鋪,能打多少鐵啊!”

好傢伙,原來這裡煉出的每一塊鐵,都會變成射向大唐天兵的箭矢啊!

李承幹嘴角一抽,用力合上簾子。

一切重回安靜,偌大的車廂裡,只坐著大唐皇帝一個孤家寡人。

李承幹疲勞地將臉埋在雙手手掌裡,心緒複雜極了。

他的小妹自從當上大明的俘虜以後,越變越精神,這其實並不讓李承幹感到多麼的意外。

因爲李承幹自己,也有類似的感覺,只是他絕不願意向他人承認。

這聽上去十分滑稽。

他身爲一個皇帝,國家都要毀滅了,他自己也是身陷囹圄,心情卻比在長安當朝時要輕鬆得多。

是因爲從蒲州到平州的這一路上,大明方面並沒有爲難他們,依舊以帝王之禮盡心盡責地侍奉著他們嗎?

還是因爲卸下帝冠以後,他同時也卸下了肩上的重擔,從此不必再爲天下社稷而操勞過度,不必爲了戰勝一個不可戰勝的敵人而費盡心機嗎?

不,不是這樣的。

“戰爭……身在大明,可一點也感受不到戰爭的陰雲啊。”

李承幹喃喃著,嘴角帶著一抹苦笑。

在戰爭的重壓下,大唐成了一副什麼模樣,不必贅言。

即使身處深宮之中,皇族也並不是與世隔絕。

民間的哀怨嘆息,總是會通過各種或直接、或間接的渠道,影響到宮裡的衆人。

就是從那時起,李氏皇族的身上就沾染了一層消沉的氣息,一日比一日濃烈。

而在進入大明以後,這裡國泰民安、積極向上的氛圍,逐漸感染了,將他們從大唐帶來的一身怨氣滌盪一空。

李明達如此,李承幹又何嘗不是如此?

所以,不論理性如何提醒他,自己身爲亡國之君,應當肅穆悲切、不卑不亢,別和那位“樂不思蜀”的劉後主似的。

可是在感性上,大唐皇帝的心靈,還是在大明的土地上得到了片刻的安寧和舒暢。

“國泰民安……呵,好一個國泰民安啊——”

李承幹背靠著車椅,雙腿粗魯地箕坐,長長嘆息。

他輸了,輸得徹徹底底,輸得心服口服。

大唐被這場戰爭搞得亂七八糟,千瘡百孔。

而大明呢?不但絲毫未受影響,反而還越打越精神,越打越繁榮。

論自然稟賦,大唐不可能比大明差。

不論是天府之國的關中,還是自古膏腴的中原,抑或是正在蓬勃發展的江南湖廣……

哪個不比苦寒之地的東北強?

戰爭的伊始,大唐仍然佔據著絕對的優勢。

可是爲什麼,戰局會發展成如今這個樣子?

這裡唯一的變量,就是人。

統治者不一樣。

李承幹坐鎮長安,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而李明執掌大明,盤活了整局死棋。

這就是李明的治國之道麼?

這就是李明的真正實力麼?

和他李承乾的差別宛如雲泥。

“難怪朕的天兵戰場上怎麼打也打不贏,難怪突然之間他能席捲中原……

“這不是突然,這是必然。“大明國力纔是‘他’一切軍事行動的底氣。

“而這強盛的國力,又是‘他’在蠻夷土司之地,所一手締造的。

“而那個‘他’,從在立德殿呱呱墜地之日起,就一直沒用停止掙扎、求存、追索……”

在拋除了國事的紛擾後,平生第一次,李承幹站在了他那十四弟的視角,回頭看這過去的數年。

當太子爺理所當然地享受著周圍人的尊崇時,李明在自污自保。

當太子爺在三心二意地聽著天下大儒的教導時,李明在混跡於長安的阡陌之間。

當太子爺在埋怨父皇對自己太嚴格時,李明甚至還沒進入同一個父親的法眼。

溫室裡的花朵在奄奄一息,隨意撒下的種子則在野蠻生長。

當兩者在絕對殘酷、但也絕對公平的戰場上,同場競技時。

孰勝孰負,還有懸念嗎?

“朕……我也太不自量力了,居然妄想挑戰他,篡他的位……”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他也是當過皇帝的人,知道這份工不好打。

或許只有父皇那樣的天命之人,或者李明那樣逆天而爲之人,才能坐穩那個位子吧。

自己這樣的庸碌之輩,如何能碰瓷他們……

“媚娘,我不是一個稱職的皇帝。你或許能行,但我是不行了……

“這皇位,本來就不是屬於我的東西。他要拿走,便拿吧。”

放下一切負擔以後,李承幹想通了。

人生頭一回,他感到無比的輕鬆暢快,彷彿做了一場漫長的噩夢。

大唐社稷的存廢什麼的,這個敘事太宏大了,超出了他的能力範圍。

說一千道一萬,他連最近的父親都未必愛得多深,更何況素未謀面的老李家列祖列宗呢?

只要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能過得好,那其他的就無所謂了。

大唐還是大明,對老百姓來說,無非是一個無關痛癢的名號而已,改朝換代並不意味著世界末日。

“呼……口口聲聲江山社稷,江山其實並不會因爲李唐的宗廟斷絕而真的崩塌。

“更何況,李唐宗廟也沒有斷絕,精神著呢。

“我早該灑脫一點……”

李承幹徹底想通了。

卸下了自身以外的重擔以後,李承幹開始認真思考自身的處境了。

到目前爲止,他和其他被俘皇族的境遇堪稱理想。

接待人員彬彬有禮,車船用度一概按照帝王的標準,沒有從簡。

當然,李承幹不至於這麼天真,覺得這下就萬事大吉,躲過一劫了。

他好歹也是當過一把手的政治家,已經會從成本收益的角度來看待一切政治活動了。

好生供養李唐留下的皇族,提供優裕的物質條件,對大明這樣的大國來說,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留下前朝皇帝的活口,隱性成本無疑是巨大的。

最大的風險莫過於,民間的野心家會不會打著“光復大唐”的旗號搞事情?

所以在兩晉以後,對付被俘的前朝國君,一般都是一刀下去,一了百了。

更何況李承幹這身體狀況,隨便折騰一下就“自然死亡”了。

李明真會親手殺死他的大哥嗎?

呵,大哥算什麼?

皇帝的兒女太多了,在偌大的皇宮裡,兄弟兩人幾乎沒打過什麼照面,生活沒有交集,完全就是陌路人。

何況在南北朝時,父殺子、子弒父的例子還少了?

“李明再三保證不殺我,可是帝王的話,有多少能作數呢……”

李承幹開始了胡思亂想,腹中忽地涌上一股氣,讓他劇烈咳嗽起來。

行進中的隊伍猛地停下。

“發生了什麼!陛下哪裡不舒服!”

沒等隨行的宦官噓寒問暖,大明的太醫們先一步衝進了馬車,緊張地給李承乾號脈診斷,當場來了一場專家會診,以最快速度開出一副藥劑。

這該不會是毒藥吧……李承幹心思紛亂,任由太醫將甘苦的藥湯灌進自己嘴裡。

事實證明,是他想多了。

大明醫生的醫術和醫德都是在線的,這劑藥端的是對癥下藥,很快緩解了李承乾的咳嗽。

“陛下的病不是絕癥,請放鬆心情,以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

醫生們細細地囑咐幾句,便適時地退下了。

“皇兄你怎麼樣了!”

李治和李明達焦急地問。

李承幹緩緩搖了搖手:

“無事,無事。”

而馬車隊這一停,就把寬敞的主幹道給堵住了。

平州的爺那可真的是爺,就算車隊的排場再大,他們也照噴不誤。

“怎麼不走了?上工遲到扣工錢你賠我?”

“好像是車隊裡的哪個婦人病了,大夫在看診。”

“這哪來的貴婦人啊?排場挺大的咧。”

被平民百姓一頓指摘,對隊伍中的所有人來說,還是第一次。

只能說,體驗很新奇,下次不要再體驗了。

“我已無事,快走吧快走吧!”

李承幹臊紅了臉,吩咐隨從趕緊啓程。

馬車剛一移動,就有行人急匆匆地擠過縫隙,風風火火地向前趕路。

李承乾透過車窗,好奇地欣賞著這市井的一幕。

大明的百姓可真是心急啊,好像耽誤他們一刻鐘,就會導致他們失去一大筆生意似的。

“活力四射,繁榮昌盛啊……”

李承幹嘴角勾起,這次是欣慰的笑容。

車隊繼續向前進發,一刻不停,速度並不慢。

可大明的都城是真的大,規模比長安不遑多讓。

一直到了中午時分,隊伍才緩緩停下。

停在了幾棟平平無奇的宅子前。

“陛下,諸位殿下,地方到了。請諸位先在車裡稍事歇息。”

領隊之人向一衆皇族微微一欠身,便打開宅院大門,輕快地進去報告了。

那個領路人怎麼好生眼熟,長得有些像御史大夫韋挺……李承幹心裡正犯著嘀咕,便聽得耳邊一箇中年婦人的聲音。

“呵,遼東就是遼東,蠻夷之地。”

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184.關於武則天吐便當的若乾爭議與意見第392章 已經結束咧!第64章 此子交由朕親自撫養第104章 太子的陽謀190.第184章 老房:挑撥李家父子,還是我在行第292章 哪個弟弟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第310章 李二:是個人才,便宜那小子了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185.下一章免費,修複人被殺沒有死的bug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250.第241章 朕的那些逆子們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第434章 大明官僚體系的完全形態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255章 道不同,相爲謀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第145章 高句麗?已經結束嘞!第37章 初見端倪256.第247章 我也是有靠山的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204.第196章 房玄齡:我家少主不可能這麼腦洞大開第138章 李明:有我這個家得散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130章 老房:這個家沒我得散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130章 老房:這個家沒我得散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448章 白嫖是結盟的最高級形式第113章 釣魚執法第260章 李世民最擔心的情況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第74章 破局的關鍵,是一起舊案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第53章 士族可能得對付,但對付士族不大可能第431章 罪己詔第47章 世襲的賤人第389章 旱地行舟第322章 兄弟和你心連心,你和兄弟動腦筋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69章 李泰的寓言第420章 能當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122章 跟著我,把慕容的頭蓋骨當夜壺使第44章 拉攏的藝術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7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257.第248章 靜坐戰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391章 父皇,我能打服你嗎?第369章 鐵索橫江第112章 高句麗!我到平州了,你人呢!第88章 長孫無忌:對!就應該這麼賞他!59.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第1章 逆子!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第310章 李二:是個人才,便宜那小子了請假一天走親戚第397章 戰略性模糊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今天請假,小孩發燒第366章 李二,你的鵝幾在我手上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261章 平壤之冬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240.第231章 先入長安者爲皇第369章 鐵索橫江第278章 長孫無忌謀反案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第11章 大人的世界第408章 君臣就是要齊齊整整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第90章 請選擇您的出生點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171.第170章 哦,就你叫武則天啊?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第314章 李二:還是你李明更勝一籌啊!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50章 目標:李世民!第152章 李二:我生了一個開國皇帝?!第383章 山西園區第163章 李二:皇位你想要,就自己過來拿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47章 世襲的賤人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243.第234章 明弟,借你人頭一用第257章 血腥的恆山之戰第398章 這是你自找的
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184.關於武則天吐便當的若乾爭議與意見第392章 已經結束咧!第64章 此子交由朕親自撫養第104章 太子的陽謀190.第184章 老房:挑撥李家父子,還是我在行第292章 哪個弟弟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第310章 李二:是個人才,便宜那小子了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185.下一章免費,修複人被殺沒有死的bug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250.第241章 朕的那些逆子們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第434章 大明官僚體系的完全形態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255章 道不同,相爲謀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第145章 高句麗?已經結束嘞!第37章 初見端倪256.第247章 我也是有靠山的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204.第196章 房玄齡:我家少主不可能這麼腦洞大開第138章 李明:有我這個家得散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130章 老房:這個家沒我得散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130章 老房:這個家沒我得散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448章 白嫖是結盟的最高級形式第113章 釣魚執法第260章 李世民最擔心的情況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第74章 破局的關鍵,是一起舊案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第53章 士族可能得對付,但對付士族不大可能第431章 罪己詔第47章 世襲的賤人第389章 旱地行舟第322章 兄弟和你心連心,你和兄弟動腦筋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69章 李泰的寓言第420章 能當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122章 跟著我,把慕容的頭蓋骨當夜壺使第44章 拉攏的藝術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7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257.第248章 靜坐戰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391章 父皇,我能打服你嗎?第369章 鐵索橫江第112章 高句麗!我到平州了,你人呢!第88章 長孫無忌:對!就應該這麼賞他!59.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第1章 逆子!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第310章 李二:是個人才,便宜那小子了請假一天走親戚第397章 戰略性模糊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今天請假,小孩發燒第366章 李二,你的鵝幾在我手上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261章 平壤之冬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240.第231章 先入長安者爲皇第369章 鐵索橫江第278章 長孫無忌謀反案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第11章 大人的世界第408章 君臣就是要齊齊整整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第90章 請選擇您的出生點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171.第170章 哦,就你叫武則天啊?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第314章 李二:還是你李明更勝一籌啊!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50章 目標:李世民!第152章 李二:我生了一個開國皇帝?!第383章 山西園區第163章 李二:皇位你想要,就自己過來拿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47章 世襲的賤人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243.第234章 明弟,借你人頭一用第257章 血腥的恆山之戰第398章 這是你自找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商城县| 新沂市| 山西省| 广汉市| 湖口县| 花莲市| 福建省| 巴塘县| 乐亭县| 虎林市| 喜德县| 天气| 横峰县| 江达县| 尼玛县| 延寿县| 宿州市| 金坛市| 新巴尔虎右旗| 华亭县| 苏尼特左旗| 济阳县| 明溪县| 桦甸市| 黄梅县| 章丘市| 玉田县| 西和县| 三原县| 芦山县| 商水县| 久治县| 东乌珠穆沁旗| 财经| 南溪县| 黔江区| 闸北区| 兴安盟| 万州区| 望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