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

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 “我等皆未叛唐!平州仍在抵抗!高句麗陳兵十五萬,情勢危急……”

少年嘶啞的吶喊被守衛打斷了,他被抓住褲腳拽下馬背,七手八腳地摁在地上。

就在他將被拖出去的時候,宦官邁著小步,急匆匆地對滿頭大汗的看門將軍耳語一句:

“陛下有旨,讓他進殿說話。”

當平州來的報信少年踏上太極殿的時候,兩旁的大臣們都投來好奇的目光。

只見少年皮膚黝黑,面容疲憊,雙眼卻炯炯有神。

他很年輕,卻並不怯生,在莊嚴肅穆的太極殿上昂首挺胸。

他身上穿著一件不合身的貂裘,好像是路上哪位刺史都督看不下去,贈給他禦寒的一樣。

平州蠻子真勇啊,敢騎著馬在宮裡亂闖……大臣們心裡嘀咕著,並沒有將這位和他們唱反調的信使放在眼裡。

他什麼身份,他們什麼身份?

只需一位給事中略施小計,包管那遼東鄉巴佬啞口無言……

咦?!

大臣們越看這“蠻子”,卻越發感到古怪。

嘶~唉?怎麼感覺這位信使的面相,有點眼熟啊……

在衆臣古怪的目光中,長孫延被一路帶到殿前。

長孫無忌坐在羣臣的最前列,一直很有姿態地昂著頭,不摻和這種熱鬧。

當那位少年越過他,來到陛下座前時,他才瞥了一眼。

眼珠子差點瞪出眼眶,下意識地驚呼出聲:

“延兒?!”

這位少年,不就是被李明拐到平州、讓他心心念念小半年的嫡孫,長孫延嗎?!

因爲在殿外喊的聲音太嘶啞了,以至於他沒有第一時間認出來!

長孫無忌曾幻想過無數次和好大孫重逢的場景。

相擁而泣?怒斥不孝?

然而當好大孫突然天降在眼前時,長孫無忌忽地有些不敢相認。

因爲長孫延的變化太大了!

離開長安前,他還是一位養尊處優的翩翩貴公子。

而如今的長孫延,卻帶著一股能員幹吏的氣質,成熟、鎮定、精幹,皮膚曬成親民的小麥色。

彷彿在田間地頭一坐,村裡養了幾隻雞、下了幾個蛋這種絕密情報都能套出來。

而變化最大的,莫過於他的雙眼。

相比之前的閒散鬆弛,現在的長孫延眼神明亮,透著無與倫比的堅毅和自信。

這是和死黨共同創業、做大做強後,一步步培養起來的獨特氣質。

長孫延自然也看見了阿翁,迎著親人擔憂和不解的眼神,壓下此起彼伏的心緒,只是淡然點點頭。

接著,又稍稍轉向另一邊,向同樣眼巴巴盯著他的房玄齡也微微點了點頭。

這個細微的舉動,卻讓房玄齡長出一口氣,繃緊了幾個月的神經鬆懈了下來:

房遺則無恙……

“草民奉遼東節度使之命,從平州而來,有急事奏報陛下,奈何被看門官刁難,不得已而擅闖。

“事關江山社稷,爭分奪秒,請陛下恕罪!”

長孫延不卑不亢地拱手道。

李世民威嚴地高踞龍榻之上。

只是右手緊緊握著扶手,說明他此刻的心情並不平靜。

人是李明派的,說明李明還活著,還活著!

終於,那小子終於派來了一位像樣的信使,能當面和朕說清楚了!

那小子可還好?他衣服帶夠了嗎,想家了嗎……

李世民心中積壓著太多的問題。

但他仍然保持著相當的冷靜,優先觀察信使的神色。

然後,發現了華點。

“長孫延?你是長孫延?!”

李世民同樣感到震驚。

溫潤如玉的外戚貴公子,怎麼突然變成鄉間胥吏的模樣了?

難道,那個白白胖胖的小肉球也……

李世民搖搖頭,打消了奇怪的幻想,強忍下焦急不安的心緒,平靜地問:

“遼東節度使久未上書,朝中皆擔心他的近況。他可還好?”

深處帝國的中樞,長孫延的心緒遠沒有外表那般平靜。

但臨走前,李明特意囑咐他:朝廷不是輸出情緒的地方。

在殿外可以大吼大叫,而上了殿,就必須要冷靜地審時度勢了。

他默默掃了一眼朝堂。

除了某幾位利益相關的大司空和左僕射,許多大臣們在滿足最初的好奇之後,便又半閉上了眼,一副充耳不聞的死豬模樣。

得讓這些裝睡之徒醒醒了。

在這種情況下,李明會如何對答呢……

長孫延略加思索,故意帶上悲慼的腔調,唉聲嘆氣:

“回陛下,唉……節度使近況,非常不佳!”

李世民臉色一僵:“他……怎麼了?”

底下的文武百官也不由自主地豎起了耳朵。

哦豁,那小災星出了什麼三長兩短了?

見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長孫延就開始輸出了:

“節度使治理地方殫精竭慮,率領百姓勵精圖治,在他治下,今年冬幾乎無人凍餓死。

“然,卻被地方土豪和無知官員污衊爲匪,此一不佳也!”

長孫延聲帶嘶啞,在寬敞的大殿內卻擲地有聲,讓底下有些官員不自在地挪了挪屁股。

你這手一驚一乍拉關注的手法,是和誰學的……李世民一下子就聽出來了,李明那貨過得好好的,派長孫延過來就是告狀的。

呵,挺好,夠機靈。李明也不可能派個不機靈的傻子來辦這件重要的任務。

“節度使以皇子之貴,被懷疑爲反;而平州土豪劣紳慕容燕,乃是前朝餘孽,魚肉鄉里、擁兵自重、殺死刺史,卻被以爲是忠。”

長孫延繼續告著御狀:

“黑白顛倒,此二不佳也!”

李世民聽著長孫延的控訴,手指一下一下地點著扶手。

這第二句話提醒了他,讓他意識到了這段時間朝堂爭論的盲點——

慕容燕,在大臣們的嘴裡消失了。

是有人在故意把爭論的節奏往李明頭上帶,卻淡化了慕容燕的作用。

明明這個關鍵角色的疑點更多、與高句麗勾結的動機也更足……

“第三不佳,莫過於此時此刻……”

長孫延長嘆一口氣,眼前浮現出了殘疾的戰士、不得不代替年輕人辛勤勞作的老人婦孺、以及讓人窒息的高句麗大軍,緩慢而堅定地說:

“節度使率領平州軍民,衆志成城,以貧瘠之力,抵抗著高句麗的舉國入侵,爲大唐拖延遲滯敵十五萬大軍數月之久。

“然而,朝廷非但不施以援手、坐視遼東淪陷,甚至認爲平州軍民投降蠻國,茍且偷生。

“更有甚者,還有心術不正之徒,甚至污衊節度使裡通高句麗,將反賊慕容燕的罪責歸到大唐頭號大忠臣的頭上,簡直荒謬!

“此等奇談怪論,無異於與敵國沆瀣一氣,望陛下明鑑!”

呼……李世民暢快地吐出一口氣,一掃心頭的陰霾,瞥了一眼座下的羣臣。

踏馬的,要不是這羣蟲豸的干擾,朕怎麼會懷疑自己的兒子造反?

朕素來教子有方,皇子們互相之間或許有一點小嫌隙,但絕對都是愛朕的,不可能造朕的反的!

但旋即,一陣巨大的擔憂和疑惑又涌上了他的心頭——

他的好大兒、大唐頭號大忠臣李明,正陷入了敵國十五萬人的重重包圍!

“他爲什麼獨獨派你回長安,他爲什麼不帶著你們一起突圍回來?”李世民不解地問。

長孫延對這個問題感到古怪:

“敵軍壓境,主帥豈能擅離?”

既頭鐵又莽撞,確實是那混不吝的行事風格……李世民深吸一口氣,對羣臣道:

“平州的現狀如此,諸位愛卿,如何應對?”

被平州傳來的最新情報打臉,大臣們面不改色心不跳。

岑文本淡定上奏:

“回陛下,此等荒誕之言,不值一駁。若隨意聽信,影響了大軍的進程,那纔是禍事了。”

長孫延輕哼一聲。

李世民不怒不喜:

“岑侍郎但批駁無妨。”

岑文本慢條斯理道:

“首先,平州戶籍人口,不過三千一百餘戶、二萬五千餘口。扣除老人婦孺,能參軍的才幾個人?

“這點微薄的力量,怎麼可能擋得住十五萬敵人?”

此話在理,即使是原本對李明沒有意見的中立派,此時也紛紛附議。

“節度使麾下不願親自回朝,怕是自知理虧,無顏面對此般質疑吧。”有人大聲地交頭接耳,引來衆人鬨笑。

面對衣冠禽獸們的揶揄,長孫延立刻氣得紅溫了。

朝廷上不是輸出情緒的地方,冷靜……他回憶著李明的告誡,強行平靜下來,聲音有些顫抖地說:

“看來,袞袞諸公對遼東的實際情況是一點也不瞭解啊。

“如此無知,也難怪所作的決策會荒腔走板。”

被小小少年噴了一臉,岑文本毫不懊惱,只是報以輕蔑的微笑。 長孫延看著他,也逐漸勾勒嘴角,回以一個微笑,道:

“草民隨身行囊帶了幾本冊子,還望陛下準許我當堂展示,讓諸位閣老一觀。”

李世民大手一揮:“呈上!”

很快,宦官將一摞冊子堆疊在龍榻之前。

一看標題,李世民的眉頭頓時擰緊:

“平州戶籍?這麼多?!”

朝堂頓時一片驚疑之聲,諸公竊竊私語。

三千餘戶的下等州,戶籍怎麼會有這麼多冊?

李世民隨手抄起一本,眉頭擰得更緊了。

戶籍冊子裡,全是蠅頭小楷。

所記錄的戶籍信息從姓名、住址,到所分配田地的地點和麪積等等,鉅細靡遺。

這樣的信息密密麻麻,足足寫滿了幾十冊。

如此繁瑣而細緻的工作,難以想象平州的基層官吏爲此做了多少努力。

“這一共是……”

“一萬五千三百餘戶,十一萬四千餘人。”長孫延一字一句道:

“全是逐一記錄、有據可查的百姓。”

這麼詳細的記錄,幾乎不可能是假的。

“可,可……”連李世民也一時有些語塞。

平州居然藏了這麼多人口?!

那營州也……

“遼東節度使重新丈量平州土地、編纂戶籍,發現土地高度集中,逃戶現象極其嚴重。”

長孫延十分嚴肅:

“毫不誇張地說,均田制和租庸調在平州已經名存實亡。

“這也是爲什麼節度使另起爐竈,採取了另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

“這並非反叛,而是因地制宜的改良之策,這一切皆是爲了大唐的長治久安。”

這下說通了,李明的種種行爲全部說通了。

李世民心裡壓著的石頭,一下子全部無影無蹤,他頓時感到呼吸前所未有的順暢。

“遼東節度使深入當地,沒有人比他更懂遼東。

“只是可惜,朝廷似乎對平州的實際情況一無所知。”

長孫延大膽地面對羣臣。

衣冠禽獸們終於不再像剛纔那樣鎮定自若了,一個個臉色驟變,坐立不安。

岑文本仍要發難:

“可文本依舊可能是僞造的……”

“所以岑侍郎務必前往遼東,親自勘察情況。”房玄齡面不改色地接了一句。

“這……”老岑立刻不吱聲了。

讓青天大老爺離開長安的舒適圈,那決計是不敢的。

“不僅是岑侍郎。耳聽爲虛眼見爲實,誰有疑問,都可以來平州走一走,看一看。”

房玄齡持續輸出,對有疑義的同僚,絕不吝惜最“耐心”的教導。

誰敢強嘴,厚厚一摞戶籍就拍在臉上,啪啪啪打臉:

你懂平州?你懂個屁!有本事自個兒去看看?

這些大臣之前在朝中瘋咬李明,現在誰還敢去啊!

天知道進了李明的小手心兒,最大的生命威脅是高句麗還是誰啊!

“還有一事。”長孫延從懷中取出一封信:

“草民途經幽州時,刺史託草民爲陛下捎一封手書。”

宦官呈上,打開完好的蠟印,證明這封信沒有被長孫延半路打開。

李世民接過仔細閱讀,眉頭徹底放鬆。

“這是幽州刺史親訪平州後的回報,與長孫延的情報能夠相合。”

好了,已經有一位同僚去實地考察過了,還有什麼不能信的?

當然,嘴強的人可以質疑幽州刺史崔民乾的立場,說河北崔氏與朝廷有嫌隙、與李明又有若有若無的親家關係,不可全信云云。

只要不怕被厚重的戶籍冊拍臉的話。

但大臣們還是要臉的,所以不再提出質疑。

就這樣,自李明離開長安那一刻起、朝中就一直沒有停歇的對他的質疑聲,終於暫告一段落。

岑文本悻悻退下,還不忘偷偷擡頭,故意瞄一眼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背後沒長眼睛,並不知道自己收到了“眼神暗示”。

然而,李世民一直高坐殿上,對朝堂的一舉一動洞若觀火,這個小動作自然逃不過他的眼睛。

這一切的背後,果然是長孫無忌——李承幹一線麼,李明的冤屈、魏徵的死……

李世民的眼神驟然幽深,剛輕鬆起來的心情,又漸漸沉了下去。

“平州仍在,朕心倍感安慰。然形勢危急,應立即救援。”

李世民當即敲定了主意:

“令李世績輕裝出發,拋棄輜重,星夜兼程馳援平州。

“令江、淮、嶺、硤四地增兵四萬,統歸李世績率領,從萊州登船,由海路支援平州。

“令幽、雲兩州,組織民夫人力,向平州輸送物資輜重。”

當平州完全失守時,這樣的安排無異於羊入虎口,從長計議纔是正確之策。

但所幸,李明還在堅持,平州還在堅持,就能有個落腳點接應援兵,就地將高句麗人清除出去。

萬幸,李明還在堅持……

“臣遵旨,立刻起草。”長孫無忌領命。

李世民卻頗爲古怪地看著他,毫不掩飾嘴角的揶揄:

“朕問你了嗎?”

“咦?”長孫無忌一臉茫然。

此等大事不是向來由我……

“玄齡公。”李世民轉向一旁老神在在的老面癱:

“麻煩你來起草。”

“臣,領旨。”

房玄齡不喜不悲,只是眉頭微皺,不知在思考著什麼。

…………

幽州。

大雪連天,寒風刺骨。

又是大軍困在營中摸魚的一天。

李世績仰望著白茫茫的天色,嘴裡嘀咕:

“十五萬敵兵,平州怕是被剷平了罷……”

等他的軍隊趕到戰場,只怕是要給李明殿下收屍了。

不知該怎麼向李治殿下和他的妹妹交代……

“報,幽州府信使到訪。”傳令兵來報。

“又是催我快快進軍的吧?”李世績嘖了一聲,覺得和信使應酬是浪費時間。

但他足夠靈光,即使不想,也還是要和地方上維持和諧的關係。

其實,以李世績的性格,他又何嘗不想帶著輕騎,先行殺入平州?

能不能收復失地另說,先把李明和其他幾位寶貝疙瘩搭救出來纔是正事。

堂堂李世績,竟被區區高句麗和風雪嚇得卻步,會被世人恥笑爲怯戰的。

然而,最近朝廷的一紙詔令,硬是把他釘在了原地,讓他穩紮穩打,不得隨便拋棄裝備輜重。

他也只能硬把“怯戰”這頂黑鍋背穩了,坐視平州一步步糜爛下去。

什麼“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是獨屬於皇帝親信將領的特權。

作爲瓦崗寨的降將,李世績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並沒有任性的特權。

陛下的鈞命要遵守,地方上的應酬也要給面子。

他走出樸素的營帳,頂著風雪,走進了專門招待地方使者的豪華大帳。

“嗯?”他不禁好奇地皺了皺眉。

今天來催促行軍的使者與往日不同,是一位皮膚黝黑的少年,卻又暗含貴氣,讓他不敢輕視。

而且,他總覺得這位少年有些眼熟。

“這位小郎君,若是催促行軍的話,怕是難以照辦。”李世績彬彬有禮道:

“麻煩小郎君回報崔使君,陛下詔令,令我等穩紮穩打。”

長孫延微微一笑,從包裹裡取出一卷明黃色的綢緞:

“恐怕詔令有變。”

第142章 我們被李明保護得太好了第137章 我趕時間,你倆一起上吧第10章 信息差是讓你裝逼的嗎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353章 恁大個中原沒人要嗎?俺拾走咧169.第169章 全唐肅反委員會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21章 兄弟,兄弟第26章 薪火相傳第295章 運營也不如,操作也不如,怎麼打?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115章 香忌兩短一長第110章 讓他裝,讓他裝!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198.第191章 長孫無忌:李明可能得幫,但幫李明不大可能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97章 讓朕考考你的禦下之術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第122章 跟著我,把慕容的頭蓋骨當夜壺使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第93章 誰還沒個密探啊第85章 我打長孫無忌?真的假的?第108章 齊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354章 這位刺史閣下,您也不希望揚州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吧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230.第221章 臭魚爛蝦們的逆襲第374章 平州一日遊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22章 我不同意這樁婚事第130章 老房:這個家沒我得散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第252章 真正的天兵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357章 傻孩子,快跑啊!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150章 鬧得歡?拉清單。第402章 大明啊,請等一等你的人民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432章 失聯的南方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361章 勝利轉進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381章 船破偏遇打頭風第31章 死於安樂193.第187章 唉起開,還是我來吧第136章 平州,一輪強勁的音樂響起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89章 分封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第33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316章 “臥槽,大明好強!”“我去,大唐好猛!”228.第219章 監國監國,監甚鳥國第145章 高句麗?已經結束嘞!第404章 小鳥依人楊太后第427章 羣衆裡面有壞人哪!第292章 哪個弟弟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3.第3章 把陛下都弄哭了第432章 失聯的南方第362章 學會哥的運營第161章 你阿孃還是你阿孃第434章 大明官僚體系的完全形態198.第191章 長孫無忌:李明可能得幫,但幫李明不大可能第369章 鐵索橫江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203.第195章 大唐的蟲豸不在外邊,就在這立政殿!第299章 旗鼓相當的對手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第101章 遼東人才喜加一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第31章 死於安樂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第316章 “臥槽,大明好強!”“我去,大唐好猛!”第455章 永久性無害化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376章 我們沒幹什麼,只是準備剷平晉陽而第58章 別想和朕搶女婿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216.本故事是大團圓結局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115章 香忌兩短一長239.第230章 李靖:我來助你!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第33章 名偵探狄仁傑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53章 士族可能得對付,但對付士族不大可能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43章 滿城風雨第140章 明弟,姐給你寄了點土特產第366章 李二,你的鵝幾在我手上
第142章 我們被李明保護得太好了第137章 我趕時間,你倆一起上吧第10章 信息差是讓你裝逼的嗎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353章 恁大個中原沒人要嗎?俺拾走咧169.第169章 全唐肅反委員會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21章 兄弟,兄弟第26章 薪火相傳第295章 運營也不如,操作也不如,怎麼打?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115章 香忌兩短一長第110章 讓他裝,讓他裝!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198.第191章 長孫無忌:李明可能得幫,但幫李明不大可能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97章 讓朕考考你的禦下之術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第122章 跟著我,把慕容的頭蓋骨當夜壺使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第93章 誰還沒個密探啊第85章 我打長孫無忌?真的假的?第108章 齊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354章 這位刺史閣下,您也不希望揚州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吧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230.第221章 臭魚爛蝦們的逆襲第374章 平州一日遊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22章 我不同意這樁婚事第130章 老房:這個家沒我得散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第252章 真正的天兵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357章 傻孩子,快跑啊!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150章 鬧得歡?拉清單。第402章 大明啊,請等一等你的人民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432章 失聯的南方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361章 勝利轉進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381章 船破偏遇打頭風第31章 死於安樂193.第187章 唉起開,還是我來吧第136章 平州,一輪強勁的音樂響起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89章 分封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第33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316章 “臥槽,大明好強!”“我去,大唐好猛!”228.第219章 監國監國,監甚鳥國第145章 高句麗?已經結束嘞!第404章 小鳥依人楊太后第427章 羣衆裡面有壞人哪!第292章 哪個弟弟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3.第3章 把陛下都弄哭了第432章 失聯的南方第362章 學會哥的運營第161章 你阿孃還是你阿孃第434章 大明官僚體系的完全形態198.第191章 長孫無忌:李明可能得幫,但幫李明不大可能第369章 鐵索橫江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203.第195章 大唐的蟲豸不在外邊,就在這立政殿!第299章 旗鼓相當的對手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第101章 遼東人才喜加一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第31章 死於安樂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第316章 “臥槽,大明好強!”“我去,大唐好猛!”第455章 永久性無害化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376章 我們沒幹什麼,只是準備剷平晉陽而第58章 別想和朕搶女婿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216.本故事是大團圓結局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115章 香忌兩短一長239.第230章 李靖:我來助你!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第33章 名偵探狄仁傑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53章 士族可能得對付,但對付士族不大可能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43章 滿城風雨第140章 明弟,姐給你寄了點土特產第366章 李二,你的鵝幾在我手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黄县| 水富县| 渭源县| 兴山县| 南阳市| 固始县| 湖南省| 清新县| 宜章县| 喀什市| 孟津县| 马关县| 岳阳县| 黑龙江省| 遂溪县| 获嘉县| 日喀则市| 洛浦县| 咸宁市| 始兴县| 洞头县| 日土县| 平阳县| 枣阳市| 南宁市| 波密县| 大石桥市| 开阳县| 科技| 新建县| 东兴市| 关岭| 康保县| 清徐县| 武川县| 勃利县| 鲁山县| 吴江市| 法库县| 荣成市|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