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7章 傻孩子,快跑啊!

“竟能將朕當成罈子裡的王八……呵呵,有點意思,那小子真的有點意思!”

李世民坐在顛簸的馬車裡,望著車窗外高低起伏的山巒,一邊呵呵笑著,一邊惡狠狠地從牙齒縫裡擠出幾個字。

這讓周圍的侍從不敢靠近,不知太上皇陛下是在高興還是在生氣。

在太上皇的指揮下,唐軍這一路東奔西跑,跑得連自己都摸不著頭腦。

在他們軍糧見底、以爲就此寄己的時候。

突然陛下發起絕地反擊,率領他們一波捅穿了明軍陣營。

就在他們以爲柳暗花明,摩拳擦掌地打算教育教育河北佬、就此翻盤的時候。

陛下卻只準許他們在朔州補給幾天,便又立刻輕裝啓程,卻不是向東進攻河北,而是向南回撤晉州。

這一來一回是圖啥,越野拉練嗎?

不但是底層的小兵。

連唐軍指揮官也對陛下的指令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是,天策上將還是天策上將,寶刀未老,仍然能帶領弟兄們打贏幾場關鍵戰役。

但是,在得了風疾以後,天策上將又不再是之前的那個他了。

在小事上騷操作不斷,親手把大家剛建立起來的信任又給歸零了。

“停下,就地休整,生火造飯!”

經過一天一夜的強行軍後,唐軍短暫地停下了。

趁這個機會,李世績、阿史那社爾和郭孝恪三位主將一起碰頭,開個短會。

“太上皇陛下突然放棄追擊殘敵,掉頭南下。你們怎麼看?”

大總管李世績開門見山,徵求意見。

李靖部隊已經被擊潰了,正是乘勝追擊、擴大戰果的最佳時機。

戰損比就是在這樣的追擊中刷出來的。

結果陛下輕輕一張口命令全軍南下,到手的鴨子就這麼飛了。

這是陛下出的昏招嗎?

阿史那社爾當即表態道:

“凡是天可汗的戰略,我等都應堅決執行,凡是天可汗的決策,我等都當始終不渝地遵循!”

天無二日,在大唐忠臣阿史那的心中,只有李世民一位可汗。

郭孝恪則表達了不同的意見:

“我也不是說太上皇陛下老糊塗了,但是就在昨天夜裡,陛下突然大喊著什麼‘林中的樹在說話,明軍伏兵來了’,便強令士兵向汾河中央行軍,差點釀成大禍。

“結果一覺醒來,太上皇又什麼都不記得了。

“我不只是他老糊塗,我只是向二位分享一下最近的經歷。”

作爲大好年紀被踢到西北當個“安西都護”、去年才總算鹹魚翻身瓦崗寨老哥,他在心裡對唐廷難免有些意見。

“簡直大逆不道,顛倒黑白!”大忠臣阿史那社爾聽見有人污衊天可汗,不禁勃然大怒。

“要不是可汗的戰略得當,你和你的部隊早就不知餓死在哪個深山老林裡了!”

被同僚當面點草,郭孝恪的脾氣也上來了,立馬駁斥道:

“那昨晚你怎麼不跳進汾河啊?別說你沒聽見嗷!”

“你……不忠不孝之徒!”

兩人吵成一團。

李世績感到腦殼疼。

手下有這樣的分歧也是情有可原,因爲李世民這段時間的狀態就在“神”和“神經”之間搖擺。

雖然在戰略上打了個漂亮仗,但是出錯的地方更多,只是爲尊者諱,沒有一件件詳細記錄罷了。

天知道陛下這次南撤的命令是“神仙操作”還是“神經操作”。

如果陛下是一直犯糊塗,那還則罷了,還可以作爲一個反向指標。

最怕的就是這種不知對錯的指令,和開盲盒似的。

而在如今大唐風雨飄搖之際,這盲盒要是開錯了,大家都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界。

“總之,我先去探探陛下的意思。”

李世績打斷了兩人的爭吵。

“如果陛下言之有理,那自當遵令。

“如果陛下智者千慮有一失……那某也當直言進諫,畢竟事關我軍和大唐的前途命運。”

這做法很穩妥,沒有理由反對。

“那就請大總管替我等問出個準數了。”

阿史那社爾和郭孝恪一邊互掐,一邊回頭對李世績道。

“……”李世績不想繼續搭理這兩個夯貨,起身向陛下的龍輦走去。

龍輦之前,李世民在侍從的攙扶下歪歪扭扭地站著,正在活動筋骨。

“得好好勸諫勸諫。”李世績在心裡自言自語。

脫逃的李靖部隊,讓他如鯁在喉。

根據一般經驗,在攻堅戰階段,那支八萬人的主力部隊應該並沒有遭受多麼巨大的損失。

損失的大頭一般都是在“追亡逐北”的階段造成的。

結果我纔剛要發力,彪炳史冊的重大軍功就在眼前,結果卻被陛下扯住繮繩拉了回去。

換誰誰遭得住啊?

沒錯,朝廷那邊確實傳來了壞消息,李明在中原和南方有動作。

可是那些地方本就空虛,被明軍佔格子撿了漏,不代表李明憑空刷出了兩隊火星兵。

更不代表唐軍必須將主要精力,轉移到抵禦那支“軍隊”上去。

相比未知真假的大軍,李靖纔是看得見的威脅。

等到李靖重新整訓,那八萬人又是八萬條好漢,屆時從北方捅咕下來該怎麼辦?

壓倒當時第一名將李靖的機會就在眼前,結果又被那老小子給覓得了一條活路,這讓李世績如何能不耿耿於懷?

他深呼吸一口,略躊躇片刻,便在李世民剛要回車小憩時從樹後走了出來,雙拳一抱:

“陛下,關於南下之事……”

“哦,世績啊,朕正好有事要找你。”

李世民沒有給他開口的機會,便立刻吩咐道:

“朕想過了,一股腦涌到南方不是一個好主意。”

李世績重重地鬆了一口氣——

陛下您終於開竅啦!

“那我軍何時東進太行山,攻略河北,橫掃賊寇?”他問。

李世民的眉毛疑惑地挑了起來:

“東進?東什麼進?朕說的是,之前的考慮欠妥當了,不該一股腦全部涌到山西之南的蒲州。

“抵達晉州以後,朕坐鎮晉陽即可。你領一支部隊繼續南下,你去守蒲州。”

什麼什麼?

不知是不是李世民說話含糊不清,還是語速太快,李世績發現自己完全沒能跟上太上皇的思路。

“啊?我去嗎?”

“沒錯,你有單獨帶兵的能力,你去最合適。”李世民拍拍屬下的肩膀,勉勵道:

“此戰時間緊任務重。蒲州乃是汾河匯入黃河的地方,你要同時加強鞏固當地城防與河防。

“必要時,用鐵索之類的一切手段,封鎖河域,不可給對方可乘之機!

“此去一路艱險,你要時刻小心樹林中的伏兵,必要時可以逃入汾河躲避。

“還有……”

對於這番不知是正經話還是胡話的發言,李世績只能耐心聽著。

沒想到老李說得上頭,已將就是一刻多鐘,臨了打了個哈欠道:

“就這麼辦吧,朕困了。”

便伸著懶腰要回駕歇息。

李世績正聽得迷迷糊糊,一個激靈趕忙攔住對方。

“陛下!末將有一事實在不明,請陛下爲末將解惑。”

李世民疑惑地看著手下愛將:

“怎麼了?說吧。”

“殲滅李靖的大好機會就在眼前,爲何我軍不攻略河北,而要掉頭向南呢?”李世績直白地問出了心中的問題。

而李世民的回答也很直白:

“朕不是說了嗎?李明的部隊馬上就要從中原方向過來了。

“從中原往山西,他必然取道大河,那麼蒲州便是必經之路。你得要好好防守啊。”

一句話讓李世績槽點滿滿:

“中原只是防守空虛,被對方趁虛而入而已,並不代表他們真的憑空又變出來一支足以和我軍匹敵的軍隊吧?

“只派一支偏師去守著蒲州城,恐怕也行吧?

“況且,假設對方真有這麼一支大軍,那他們完全可以去攻打洛陽和長安啊,可是那個方向並沒有傳來急報。

“陛下爲何堅持認爲,他們會跳過東西兩京,而先攻打山西呢?”

這很不合邏輯啊!

但是李世民卻固執己見:

“你不瞭解李明。臨時佔領幾座城池,有什麼意義?這種徒勞無功的事情他不會做的。

“他一定事先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決不可掉以輕心。”

再怎麼做好準備,難道李明是魔法師,能撒豆成兵,憑空刷出士兵來麼……李世績摁住心裡的槽點。

“那長安豈不是更……”

“長安算什麼,怎麼入得了他的眼?李明的目標從始至終就只有朕!”

李世民不耐煩地打斷道。

陛下您疑似有點自我意識過剩了……李靖心裡正吐著槽,傳令來報。

“陛下,長安的密信。”

“密信?”

兩人愣了愣。

李世民伸手接過,讀了一段便立刻紅溫,氣得將信一丟。

“蠢貨!”

“陛下,這是發生了什麼……”

“大唐皇帝和皇儲離開長安,來山西‘北狩’了!”

“哦哦……”

李世績心說做得好哇,老李家原來還是有正常人的。

“那兩個蠢貨怎麼這時候來山西添亂了?他們難道不知道這裡即將成爲朕和李明的主戰場嗎!”李世民恨鐵不成鋼道。

李明知道這裡會成爲主戰場嗎……李世績默默地在心裡回懟。

李世民自然不知道手下在心裡是怎麼編排他的,焦急地下令:

“你勿再耽擱了,速速南下前往蒲州,鞏固城防,順便把那兩個蠢貨勸回去!”

“可是陛下……”

“按朕說的做!就算國滅了也是朕的責任!”

話都說到了這份上,李世績還能說什麼?

他只能熨平抽搐的眼皮,恭順地說一句:

“遵令。”

…………

雖然心中有一萬個槽點,但是李世績對陛下的命令可不敢怠慢。

他率隊星夜兼程,比預定提前兩日抵達了蒲州城。

當大軍開到時,蒲州刺史嚇了一跳。

“大總管怎麼來了?難道,北方的賊寇……”

“無事,北方的戰事一切順利,敵軍被驅逐進了太行山。”李世績答道。

“天佑大唐……”刺史鬆了一口氣,接著又疑惑地問:

“那總管爲何南下……”

不是應該乘勝追擊嗎?

ωwш⊕тtκan⊕¢ o

唉……李世績無聲吐了口濁氣,公事公辦地回答:

“根據情報,敵軍增援將從大河進入汾河,朔流而上,與李靖部夾擊我軍。

“所以,陛下遣在下前來鞏固城防與河防。”

啊?李明要打蒲州?

刺史也是滿腦子問號。

但上頭這麼做一定有其道理。

一文一武兩位頂級打工人不敢怠慢,雖然不理解聖意,但還是忠實地執行了李世民陛下的命令。

勤勤懇懇地鞏固蒲州及周邊的防禦,修補防線上的各個漏洞。

但是陛下的一條政令,讓兩位老哥犯了難。

“鐵索橫江,封鎖汾河……大總管,您看這……”

刺史十分爲難。

“有什麼問題嗎?”李世績問。

刺史嘆氣道:

“您也知道,蒲州是汾河匯入大河的地方,乃是交通樞紐,往來客商極多。

“鐵索這麼一橫,是否能擋住賊寇不好說,但我們自己的商船是肯定會被阻擋的。

“更何況……”

“更何況汾河河運,也是我軍後勤的重要通道之一。”李世績替他把下半句也給補上。

後勤已經很困難了,還要把自家的後勤線路也給切斷。

這恐怕就是陛下在神志不清的時候,所出的昏招吧。

“那,我們……怎麼辦呀?”刺史試探著問道。

他可能得抗旨,但是讓他抗旨不大可能。

李世績自然知道這老油條的心思,道:

“陛下其實也沒有說得很明確,只是舉例時,隨口提到了鐵索……”

“大總管沒記錯嗎?確定陛下是這麼說的?”刺史雙眼直勾勾地盯著李世績。

李世績眉頭一挑,搖頭:

“或許是我記錯了吧。”

兩個打工仔一拍即合,愉快地忽略了這個命令,放任河道上船來船往,穿梭如常。

…………

在做完一切準備後,蒲州的衆人便像程咬金老哥那樣,開始瞭望穿秋水的等待。

只是相比起高度不確定的李明,更有可能造訪蒲州的,是從長安“北狩”出逃而來的李承幹、李治二位。

對於面見潤出長安的那兩位上司,李世績不是很期待。

“勸皇帝和皇儲回長安……他們能聽我的話麼?萬一出了什麼事,這責任我如何擔當得起?

“可是這是太上皇親口交代的大事,不可能打個馬虎眼糊弄過去……”

李世績感覺自己就像一塊夾心餅乾,一根筋變成兩頭堵了。

在左右爲難之際,很快宦官來報:

“皇帝陛下聖駕將要經過蒲州,請做好候駕接駕的準備。”

陛下這麼快就來了?

李世績立刻登上城樓,望向河面。

在黃河與汾河交匯的地方,確實有一支船隊,正在向這裡緩緩駛來。

船隊所到之處,其他船隻紛紛避讓,不敢造次。

那應該就是陛下所乘的龍船了。

“嘶……龍船後面跟著的是啥?”

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129章 臣請討伐李明第368章 內訌第60章 李世民之死?第125章 李明瘋了,他要搞新大唐第438章 “難辦?難辦就別辦了!”第408章 君臣就是要齊齊整整第26章 薪火相傳第419章 海的那一邊,還有一個島國第357章 傻孩子,快跑啊!230.第221章 臭魚爛蝦們的逆襲第9章 新目標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449章 賣國無門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第74章 破局的關鍵,是一起舊案第80章 磨刀霍霍向唐皇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252.第243章 開門揖盜第261章 平壤之冬第403章 風雲既變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第132章 南下!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109章 龍椅,你坐得我也坐得第96章 你們都是我的翅膀253.第244章 闖關東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457章 榮譽大明人第358章 誰在呼叫艦隊第83章 致敬玄武門傳奇英雄李元吉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184.關於武則天吐便當的若乾爭議與意見202.第194章 我哥是李靖第408章 君臣就是要齊齊整整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39章 活在背景板裡的那個男人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第84章 侯君集危在旦夕?第373章 歷代先哲上我身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第421章 半島人民思路廣,島國人民樂趣多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218.第209章 李治:我很理智207.第199章 李二:皇帝是這麼當的,朕教你第45章 侯君集: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197.第190章 大撒幣的藝術258.第249章 李治的小煩惱和大問題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83章 致敬玄武門傳奇英雄李元吉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132章 南下!第372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97章 讓朕考考你的禦下之術第255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216.本故事是大團圓結局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國,誰贊成誰反對?209.第201章 監國就是看家,只是這個家有點特殊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第426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384章 就喜歡你們看不慣 卻還不得不共建大252.第243章 開門揖盜221.第212章 李乾祐,每次掃黑都有你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434章 大明官僚體系的完全形態第426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第113章 釣魚執法第316章 “臥槽,大明好強!”“我去,大唐好猛!”第336章 戰時經濟第145章 高句麗?已經結束嘞!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455章 永久性無害化218.第209章 李治:我很理智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445章 天降正義!198.第191章 長孫無忌:李明可能得幫,但幫李明不大可能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389章 旱地行舟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59.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第108章 齊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90章 請選擇您的出生點171.第170章 哦,就你叫武則天啊?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268章 我的貨幣政策實在太穩健了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313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
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129章 臣請討伐李明第368章 內訌第60章 李世民之死?第125章 李明瘋了,他要搞新大唐第438章 “難辦?難辦就別辦了!”第408章 君臣就是要齊齊整整第26章 薪火相傳第419章 海的那一邊,還有一個島國第357章 傻孩子,快跑啊!230.第221章 臭魚爛蝦們的逆襲第9章 新目標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449章 賣國無門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第74章 破局的關鍵,是一起舊案第80章 磨刀霍霍向唐皇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252.第243章 開門揖盜第261章 平壤之冬第403章 風雲既變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第132章 南下!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109章 龍椅,你坐得我也坐得第96章 你們都是我的翅膀253.第244章 闖關東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457章 榮譽大明人第358章 誰在呼叫艦隊第83章 致敬玄武門傳奇英雄李元吉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184.關於武則天吐便當的若乾爭議與意見202.第194章 我哥是李靖第408章 君臣就是要齊齊整整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39章 活在背景板裡的那個男人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第84章 侯君集危在旦夕?第373章 歷代先哲上我身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第421章 半島人民思路廣,島國人民樂趣多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218.第209章 李治:我很理智207.第199章 李二:皇帝是這麼當的,朕教你第45章 侯君集: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197.第190章 大撒幣的藝術258.第249章 李治的小煩惱和大問題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83章 致敬玄武門傳奇英雄李元吉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132章 南下!第372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97章 讓朕考考你的禦下之術第255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216.本故事是大團圓結局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國,誰贊成誰反對?209.第201章 監國就是看家,只是這個家有點特殊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第426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384章 就喜歡你們看不慣 卻還不得不共建大252.第243章 開門揖盜221.第212章 李乾祐,每次掃黑都有你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434章 大明官僚體系的完全形態第426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第113章 釣魚執法第316章 “臥槽,大明好強!”“我去,大唐好猛!”第336章 戰時經濟第145章 高句麗?已經結束嘞!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455章 永久性無害化218.第209章 李治:我很理智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445章 天降正義!198.第191章 長孫無忌:李明可能得幫,但幫李明不大可能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389章 旱地行舟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59.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第108章 齊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90章 請選擇您的出生點171.第170章 哦,就你叫武則天啊?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268章 我的貨幣政策實在太穩健了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313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年县| 同江市| 周口市| 永泰县| 新津县| 汉沽区| 龙南县| 伊川县| 乐至县| 广南县| 三都| 台南县| 虹口区| 浦城县| 尤溪县| 寿宁县| 汉沽区| 安宁市| 田阳县| 钦州市| 慈利县| 淮滨县| 龙岩市| 南投县| 济阳县| 平安县| 平塘县| 登封市| 崇礼县| 安岳县| 油尖旺区| 拉萨市| 张家界市| 枞阳县| 麦盖提县| 枝江市| 泽库县| 高平市| 株洲县| 沙雅县|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