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

“交州又亂了?朕就知道那些蠻酋沒安好心,這才消停了幾天啊!”

李承幹直接罵開了。

傳令的表情微妙了起來,沒有多說什麼,將急信上呈給陛下,麻溜地就退下了。

李承幹還在那兒罵罵咧咧的,一邊展開交州都督的急信。

“南蠻實在太野蠻了,反覆無常的小人!酋首好像是姓阮的……

“呸!他們也配姓阮?他們也配取漢姓?真是癩蛤蟆想吃……

“咦?呃……”

罵著罵著,李承乾的聲音小了下去。

李治一直低眉順眼地候在一旁。

就算心裡的好奇心快爆炸了,只要陛下不發話,不該看的密信他絕對不看,不該問的問題也絕對不問。

“咳咳。”

李承幹尬咳了一聲,繼續生氣地嘀咕著,但是氣焰小了一截:

“南蠻著實可惡,竟敢犯我大唐疆土。”

聽上去和上一句的意思差不多,但是用詞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犯我疆土”,就說明敵人不在內,而在外。

李治的腦子快速運轉起來,試探著問出最安全的問題:

“又是李明在搞鬼?”

把鍋推到那小子身上絕對不會錯。

一聽“李明”二字,李承乾的胸膛就劇烈起伏起來,黑著臉將密信遞給了李治。

“你看看。”

李治立刻畢恭畢敬地雙手接過。

得了皇兄的首肯,他這敢一窺那條讓他好奇得心裡癢癢的情報。

信件是來自嶺南道朝集使的,報告交州的最新近況。

朝集使是嶺南道在“道”一級的最高官員,由宗室大臣擔任,所以還是可信的。

至於交州的情況,爲什麼要由上一級的嶺南道主官來親自彙報,這就孩子沒娘說來話長了。

因爲交州雖然被稱爲“都督府”,但是都督一職已經空缺很久了。

嶺南道本來就是最南端的道,而交州又是嶺南道的最南端。

不但炎熱潮溼,還有奪人命瘴氣,因此實在沒人想去那裡當官。

即使漲工資提級別都不行。

具體來說,官員們有多不想去交州呢?

舉個栗子,比如貞觀二年,李世民陛下讓范陽盧氏的盧祖尚去交州當都督。

盧祖尚覺得自己一去就回不來了,寧死抗旨。

結果真的被當時還很年輕氣盛的李世民給當朝砍了。

又比如貞觀九年,李世民陛下把交州這個燙手山芋扔給了宗室大臣李道興,覺得咱老李家自己人總能體恤朕吧?

然後呢,李道興覺得自己多半挺不過那裡的瘴氣,日日憂懼,又因爲盧老哥“金玉在前”,不敢推辭。

結果把自己給活活嚇死了。

從這就不難看出,爲什麼即使在貞觀巔峰,華夏對南方的掌控力也不大行。

即使當地土人都是溫馴的綿羊,大唐甚至都挑不出幾個能在那裡放羊的人才。

貞觀朝確實有很多本事夠硬的大臣,但是八字夠硬的就不多了。

失去了北方先進生產力和組織力的灌溉,所以那地方長期落後不是沒有原因的。

“什麼?交州遭到了具裝步騎兵的進攻?而且侵略者來自更南方?!”

有了這一層前提,就不難理解李治在得到這個消息時有多麼震驚了。

交州已經夠落後了,比交州還要靠南的地方……

那種地方連是否適宜人類生存都得打個問號,更別說發展出發達的採礦、冶金、鍛造工業了。

“交州的南方……是林邑國吧?那地方甚至連個能鍊鋼的爐子都不見得有,他們哪來的具裝歩騎?!”

李治有一種猴子手搓核彈的詭異感。

事實上,嶺南道朝集使的驚訝絲毫不亞於他。

這在信裡的字裡行間中就有所體現。

當時,朝集使正好在交州都督府治所,替空缺的交州都督巡查安撫當地的華夏人,收拾阮氏作亂的殘局——

官府再不出面鎮撫,在當地所剩不多的華夏人就全要潤回北方了,到那時候交州就真的要失守了。

嶺南道朝集使近水樓臺先得月,又對瘴氣有了基礎免疫力,去交州出差的這份苦差事就理所當然地落到了他頭上。

結果朝集使前腳剛到,交州土人後腳就來衝擊治所了。

阮氏又特麼造反了嗎……朝集使最初的反應和李承幹一模一樣,親自登臨城牆,瞭望敵情。

結果發現,實際情況和自己想象的好像有些出入。

那些蠻夷拖家帶口,不成隊列。

不像是來進攻,反倒像是來尋求避難的。

朝集使大人瞇細了眼睛,仔細眺望。

然後,他就看見了終身難忘的一幕——

在驚慌逃竄的土人身後,深不可測的叢林之中。

衝出來一羣武裝到牙齒的武士。

具甲武士他見過,熱帶叢林他也見過。

可是這兩者結合在一起,就剛好打在朝集使大人的思維盲區了。

我去,該不會僞明的那幫叛匪突然腦筋搭錯,選擇從交州登陸,妄想從南方推到北方吧?

他覺得好怪,再看一眼。

然後發現了更弔詭的現象。

那些甲士手持唐刀,盔甲也很精美,都是華夏式樣。

然而隊形卻很散亂,典型的無組織無紀律。

甚至還有很多人嫌熱,把頭盔盔甲什麼的脫了隨地亂扔的,暴殄天物。

也就是這麼一脫,讓朝集使看清了那些士兵的面相。

他們比交州土人還要黝黑瘦小,像猴子似的,身上套著的鎧甲大了好幾碼,生動詮釋了什麼叫做“沐猴而冠”。

顯然不是華夏人。

“對方是林邑的蠻夷,不知從哪裡撿到了大批武裝,北上入侵交州。”

李承乾麪無表情地說著,已經出離了憤怒。

李治張了張嘴,看著老哥的這副臭臉,還是把涌到嘴邊的問題給嚥了下去。

這還需要問嗎,在背後給林邑塞大寶貝的,除了李明還能有誰?

叢林裡不會真的長出全套唐甲唐刀吧?

“他可真是一位養狗好手啊!先攛掇交州,交州不行再攛掇林邑,總能找到一條甘願爲他賣命的好狗……”

李承幹咬牙切齒,臉頰上浮現出不健康的潮紅。

老十四的一番騷操作,屬實要把他氣出病來了。

他現在無比後悔,自己怎麼能先開第一槍,先和大唐的好狗新羅發生勾結。

結果大明的後方沒有擾亂,反而打開了李明小老弟的思路,也依樣畫葫蘆,在大唐的後花園瘋狂養狗。

這場養狗大賽對大唐十分不利。

因爲和對邊疆掌控力弱的大唐不同,大明用甜棗、大棒和迷魂藥(魔改宗教)三板斧,基本擺平了四方夷狄。

境外的蠻夷在宗教的蠱惑下躺平等死,而境內的蠻夷則緊密團結在李明陛下的周圍,共同建設大明特色的封建主義。

這導致李承幹無法在大明的後方找到戰略支點,進行對等反制,只能被動挨打。

“陛下息怒,我們何必與那頑童一般見識?況且交州土人有反亂之心,就放著他們自生自滅又如何?”

李治擔憂地看著皇帝越來越陰沉的臉色,趕緊勸道:

“退一步想,交州再怎麼亂,畢竟距離中原遙遠,不會產生多大的實際影響。

“我們越搭理他,他就越來勁。可我們如果置之不理,他又能奈我何?”

李承乾的視線移到李治身上,把對方嚇得立刻住了嘴。

“你的意思是,放棄交州,任由滿意入侵?”

李治不敢吱聲。

“唉……你不在其位,不知其憂。”李承幹一語道破。

李治兩腿一軟,當即跪了下去:

“臣不敢!絕不敢有非分之想!”

當皇帝說出類似“你要不在朕的位子上坐坐”這樣的話時,你最好低調點,別傻呵呵地回答“好啊好啊”。

不過李承乾的本意倒也不是在試探老九,他是真的在講治國的難處。

“我大唐是天朝上國,泱泱大國豈可失了威嚴?

“如果打碎牙齒往肚裡吞,讓蠻夷失去了對天朝的敬畏,會發生什麼?”

“被四方蠻夷羣起而攻之……”李治跪在地上,低著頭喃喃。

畢竟五胡亂華也殷鑑不遠。

“西邊的吐蕃正虎視眈眈。如果我們暴露出了軟弱,他們勢必會把手伸過來。”李承幹繼續說道:

“交州離華夏核心區遙遠,那吐蕃呢?他們離關中只隔了一個大非川。”

李治聽得嘴角微微抽搐。

父皇和大哥從大非川出發,一路下坡踩油門飆到長安,把他趕下攝政寶座,這教訓就發生在幾個月之前。

“起來吧。”李承幹語重心長地教導道:

“治理國家不能只算小賬,要算大賬。”

李治肅然。

“陛下所言甚是,是臣考慮欠妥了。”

就這樣定下了出兵的總方針。

“只是……”

只是出兵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極難。

連官員都被嚇得寧死不去交州當都督,士兵們的待遇可遠遠比不上官員呢。

曾有四百名士兵赴交州換防,結果第一年就因爲瘴氣死了一半。

如果真的要調兵平定,需要付出多大的成本可想而知。

更別提當地土人已經鳥槍換炮,裝備上了大明的鐵器,質量甚至比大唐自己用的還要更勝一籌。

敵人套上了buff。

而大唐則滿身debuff,和大明在黃河一線正面對峙,已經快把國力拉爆了。

不但軍費爆炸,前線還正好在中原糧食主產區一線,動盪的局勢導致老百姓無法安心生產,嚴重拖累國內經濟。

更別提民生問題還沒有解決呢,又要減稅,又要維持軍費開支,還要出兵前往瘴氣密佈的南方……

光是想想就頭皮發麻。

李明埋的一個個暗雷就像一連串爆竹,在李承乾的腦子裡一個接一個炸了開來。

“咳咳!”

李承幹頓時氣血上涌,劇烈咳嗽起來。

“陛下!”

李治做出攙扶的樣子。

沒想到,皇帝陛下真的軟綿綿倒在了他懷裡。

“誒?!”這發展是誰都沒有想到的,李治大驚失色。

他這才發現,當上皇帝的大哥極其消瘦,在他這半大小子手裡輕得和個娘們兒似的,身上一摸全是骨頭。

李承幹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就在那兒咳嗽,嘴角滲出血跡。

“太醫!陛下,陛下他……快來人護駕!”李治口不擇言,驚叫起來。

…………

今年的秋狩,因爲皇帝陛下突然咯血而中斷。

“太醫,情況怎麼樣?”

立政殿的病房外,李世民焦急地詢問嫡長子的情況。

拋開繁重的國事、夜夜笙歌以後,這位太上皇倒是肉眼可見地滋潤了起來,和日漸消瘦的皇帝兒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李二終於體驗到了他老爹李淵的快樂。

太醫微微點頭:

“回太上皇陛下,皇帝陛下龍體尚可,只是過於操勞國事,心力交瘁,以致小恙……”

“都咳出血了還是小恙?!”李世民一點也不慣著他,開口就噴。

老太醫哆嗦著跪下,結結巴巴地辯解:

“臣不敢欺君!皇帝陛下脈象不亂,只是微弱,說明並未染疾,應是心力不支導致……”

李世民不耐煩地揮揮手:

“行了行了,朕知道了。”

老太醫這才如蒙大赦地起身,匆匆回屋繼續醫治了。

李世民的眼眶微紅,氣呼呼地回過身。

皇太弟李治領銜,在場的所有宗室親王齊刷刷跪下。

老李伸出能動的左手,一把就把李治給提溜了起來。

“你說說,當時到底是怎麼回事?”

“啓稟父皇,陛下大約是……”李治微微擡起眼睛,偷偷觀察父親的神色。

“被李明給氣出病的。”

便將剛纔李承幹倒下的經過說了一遍。

李世民聽著聽著,表情從剛纔的擔憂變成了鄙夷,到最後都氣笑了。

“被小弟弟打得如此狼狽……你們啊,沒用!

“要不是爲了定下立嫡立長不立賢的規矩,保我朝的長治久安,這位子輪得到你們?”

太上皇當著一衆皇子的面就把皇帝和皇太弟一頓噴,絲毫不留情面,把李治噴得面紅耳臊。

在中風以後,李二絕不精神內耗。

“不過咱大明的開國皇帝也確實是賢啊,以正合以奇勝,戰略抓得又穩又狠,一點毛病沒有。”

噴完以後,李二陛下果然神清氣爽多了,認真分析起戰略來:

“先以正面大軍壓境之勢,讓我朝時刻維持緊繃,空耗國力。

“又在側面搞小動作,增加防務壓力,進一步消解我國的力量。

“時間一長,都不用打仗,我朝自己就垮了,大明不戰而勝。”

說到這裡,他嘴角甚至咧起一個冷笑。

“看吧,這纔剛起手,先把皇帝給拖垮了。”

李治低著頭,試圖爲皇兄和自己挽尊。

“皇帝陛下,想必也是看穿了對方的圖謀……”

“看穿了又能如何?只能說明你倆眼睛還不瞎。”

李世民不耐煩地打斷。

“這個陽謀,你們能解嗎?”

“能。”李治怯懦、但是果斷地接上了話。

李世民的表情頓時玩味了起來。

第60章 李世民之死?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第362章 學會哥的運營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還不完!南下!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282章 巨唐再臨第122章 跟著我,把慕容的頭蓋骨當夜壺使第390章 船帆升起,船帆落下第152章 李二:我生了一個開國皇帝?!第340章 虎狼之民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311章 逃出生天嗎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290章 戰爭機器第50章 目標:李世民!第10章 信息差是讓你裝逼的嗎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227.第218章 內戰前夜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297章 李世民:叫阿爺第161章 你阿孃還是你阿孃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126章 朕的好大兒反了?!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81章 九成宮之變第449章 賣國無門第434章 大明官僚體系的完全形態190.第184章 老房:挑撥李家父子,還是我在行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272章 只有父皇才擋得住他181.第178章 這只是意外,皇兄們千萬不要多想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173.第171章 李二:我的好大兒哇!193.第187章 唉起開,還是我來吧第443章 殺!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447章 華夏知名物質文化遺產第43章 滿城風雨第373章 歷代先哲上我身第87章 臣請輔佐皇子明,若陛下不許,請殺臣!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159章 我單挑長孫皇后?真的假的?第295章 運營也不如,操作也不如,怎麼打?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51章 父與子共同的對手188.第182章 我只是治理了兩個國家,皇兄們可是在積極空談呢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第431章 罪己詔第362章 學會哥的運營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第290章 戰爭機器第127章 父子間的隔空鬥法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3.第3章 把陛下都弄哭了第257章 血腥的恆山之戰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第272章 只有父皇才擋得住他第24章 封王,封個屁!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第383章 山西園區183.第180章 李二:你辦事,我放心第410章 名偵探上線第296章 這把父子局221.第212章 李乾祐,每次掃黑都有你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239.第230章 李靖:我來助你!第252章 真正的天兵第384章 就喜歡你們看不慣 卻還不得不共建大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132章 南下!第443章 殺!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第376章 我們沒幹什麼,只是準備剷平晉陽而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第13章 京兆韋氏179.第176章 李二: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後宮和諧,朕心甚慰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第22章 我不同意這樁婚事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230.第221章 臭魚爛蝦們的逆襲第35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240.第231章 先入長安者爲皇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87章 臣請輔佐皇子明,若陛下不許,請殺臣!第270章 三棍打散禮教魂,明爺我是大忠臣第133章 魏徵的死諫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
第60章 李世民之死?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第362章 學會哥的運營第259章 殿下的恩情還不完!南下!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282章 巨唐再臨第122章 跟著我,把慕容的頭蓋骨當夜壺使第390章 船帆升起,船帆落下第152章 李二:我生了一個開國皇帝?!第340章 虎狼之民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311章 逃出生天嗎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290章 戰爭機器第50章 目標:李世民!第10章 信息差是讓你裝逼的嗎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227.第218章 內戰前夜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297章 李世民:叫阿爺第161章 你阿孃還是你阿孃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126章 朕的好大兒反了?!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81章 九成宮之變第449章 賣國無門第434章 大明官僚體系的完全形態190.第184章 老房:挑撥李家父子,還是我在行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272章 只有父皇才擋得住他181.第178章 這只是意外,皇兄們千萬不要多想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173.第171章 李二:我的好大兒哇!193.第187章 唉起開,還是我來吧第443章 殺!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447章 華夏知名物質文化遺產第43章 滿城風雨第373章 歷代先哲上我身第87章 臣請輔佐皇子明,若陛下不許,請殺臣!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159章 我單挑長孫皇后?真的假的?第295章 運營也不如,操作也不如,怎麼打?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51章 父與子共同的對手188.第182章 我只是治理了兩個國家,皇兄們可是在積極空談呢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第431章 罪己詔第362章 學會哥的運營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第290章 戰爭機器第127章 父子間的隔空鬥法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3.第3章 把陛下都弄哭了第257章 血腥的恆山之戰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第272章 只有父皇才擋得住他第24章 封王,封個屁!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第383章 山西園區183.第180章 李二:你辦事,我放心第410章 名偵探上線第296章 這把父子局221.第212章 李乾祐,每次掃黑都有你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239.第230章 李靖:我來助你!第252章 真正的天兵第384章 就喜歡你們看不慣 卻還不得不共建大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132章 南下!第443章 殺!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第376章 我們沒幹什麼,只是準備剷平晉陽而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第13章 京兆韋氏179.第176章 李二: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後宮和諧,朕心甚慰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第22章 我不同意這樁婚事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230.第221章 臭魚爛蝦們的逆襲第35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240.第231章 先入長安者爲皇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87章 臣請輔佐皇子明,若陛下不許,請殺臣!第270章 三棍打散禮教魂,明爺我是大忠臣第133章 魏徵的死諫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延津县| 贺兰县| 都安| 花垣县| 盐山县| 巴林右旗| 赫章县| 正镶白旗| 开平市| 临泽县| 通州区| 乌拉特前旗| 延川县| 昔阳县| 池州市| 德安县| 鲁山县| 黄石市| 平远县| 封开县| 乌苏市| 嘉峪关市| 唐海县| 西藏| 横山县| 施秉县| 玉山县| 南丰县| 浏阳市| 梨树县| 西乡县| 安龙县| 宿州市| 伽师县| 安平县| 石楼县| 宜良县| 大理市| 吴桥县| 德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