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2章 南下!

第132章 南下! “切,無能的廢物,被一幫山賊打到哭爹喊娘。”

高建武粗略掃了一眼,便輕蔑地將慕容燕的求救信扔到一邊,將視線拉回到桌上攤開的書冊上。

這是一本平州和營州的詳細地形圖,書頁陳舊,被翻得起毛了。

此圖是高句麗細作趁隋末大亂時,偷偷摸入兩州所繪製的。

自高建武繼位以來,他的目光一直就沒有離開過遼東二州——兩根華夏王朝打在燕山以北、高句麗腳下的楔子。

高建武一直仰慕中原的先進文化,是不折不扣的精漢。

除了照搬大唐的三省六部制和道州縣三級制,他還照抄了5A級景區長城和18X級景區京觀——

將隋煬帝時徵高句麗陣亡的將士屍骸築成京觀,爲防止雄主李世民過來強拆,又沿國境線建起了千里的長城。

除了長城,他還依託山脈與森林,修築了大批堡壘工事。

在把自己打造成了刺蝟以後,他就整天琢磨著如何打防守反擊,將一直仰慕的大唐兩州吞進肚裡,從此融爲一體再也不分開。

“李世民如此雄主,居然也會放任慕容那樣的廢物爲害一方,看來即使強如唐朝,燕山一線也真的很難跨越啊?!备呓ㄎ溆悬c想笑出聲。

他一直看不起慕容燕這個合作伙伴,又蠢又野蠻,還是個慕容鮮卑。

要不是想借那個土包子的力染指遼東,他根本不屑睜眼瞧他一眼。

現如今,機會來了。

平州大亂,城門洞開。

要跟嗎?

毫無疑問,如果高句麗敢南下吃掉營、平兩州,一定會招致唐軍的暴打。

中央王朝或許沒有長期實控遼東的能力。

但短期內湊個遠征軍,把高句麗打至跪地被迫做藩屬國,那是沒什麼難度的。

“問題是,如果本王乖乖地待在原地不動,李世民會放過本王的國嗎?”

答案是不會。

因爲李世民已經不止一次找高句麗茬了。

一會兒嫌棄朝貢的人蔘太上火,一會兒派遣使者當著陪同高句麗官員的面繪製地圖、接見客居當地的漢人。

這兩個月又在要求派駐“工人”進入高句麗,將京觀毀掉,將隋軍將士的屍骨帶回去埋葬。

誰知道那些工人是不是還隨身戴頂頭盔呢。

而且根據慕容燕透露的消息,李世民似乎設立了臨時的軍事機構“遼東行軍道”,有向遼東方向調動兵馬的跡象。

高建武久久凝視著地圖。

遣使,找茬,調兵。

華夏王朝的這一劍三連,對周邊蠻夷來說絕對是恐怖片。

這說明華夏已經在蓄力,準備一拳打爆某個倒黴民族的狗頭了。

本來在經歷魏晉南北朝的動亂之後,四方蠻夷的這個心疾已經好了一大半了。

然而,李世民橫空出世,幫助蠻子們重新回憶起了華夏文明的恐怖,以及被驅逐到大漠大山裡的屈辱。

而現如今,李世民正在對著高句麗的腦袋摩拳擦掌。

作爲華夏文明的忠實擁躉,高建武學到了“寧爲玉碎”的道理,不想坐以待斃。

他要主動出擊。

趁唐軍沒有完成調動,打他個措手不及!

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燕山一線。

在唐朝時期,遼西走廊一大半還泡在水裡,水面上的那一小部分灘塗也難以行軍,所以山海關(唐時的臨渝關)的地理位置並沒有後世那麼重要。

華夏王朝如果要自南向北進攻高句麗,燕山是必經之道,因爲燕山往東是大海,往西是大漠,都繞不過去。

而平州剛好扼守著燕山的出入口。

平州在大唐手裡,就能向遼東持續囤積兵馬糧草,以此爲跳板北伐高句麗。

而高句麗若能拿下平州,就能將防線一下子推到燕山一線,佔據地利,據唐於國門之外。

平州就像一把鑰匙,決定了燕山這扇大門的開關。

“要保護家裡的安全,與其在家中與賊搏鬥,不如……”

他用筆在平州重重畫了一個叉。

“把門關上!”

他決定,接受慕容燕的請求。

帥軍南下!

“可這是個麻煩……”

他的目光向東移,定格在了營州都督府。

拜慕容燕所賜,他的軍隊可以風騷地穿上穿上唐軍的衣服,瞞天過海一時。

但時間一長,必然會被發現端倪。

營州的唐軍不可能坐視不管。

“營州軍有兩種選擇,一是進入平州,正面驅逐我軍;二是圍魏救趙,直接攻入我國,逼迫我軍撤退?!?

高建武面對著地圖,進行著第不知多少次的推演。

“如果營州軍選擇進攻我國,那正中下懷。

“打野戰,我軍不是唐軍的對手。但本王在營州邊境修築的成片堡壘,足以遲滯他們的行動,拖延到我軍剿滅匪患、徹底掌控平州。

“平州一淪陷,營州與唐王朝的陸地通路就斷了,營州都督府再強也不過是甕中之鱉?!?

至於營州軍選擇向西馳援平州……

高建武在營州軍西進方向的北方側翼,畫上幾個箭頭。

南邊是大海,北方是高句麗軍,營州軍被兩面包夾。

“那也正中下懷,這其實是我的調虎離山之計。

“因爲南下平州剿匪的只是一支偏師,我軍主力真正的進攻目標,一直是營州啊!

“營州全是平原,背靠大海無險可守。我軍主力一舉壓上,打你老巢、攻你側翼、斷你糧道,看你常山之蛇如何首尾兼顧!”

高句麗厲兵秣馬多年,兵力和糧草都遠超遼東的唐軍,又在本土拍了n多地堡,可攻可守,還有慕容燕這個大內鬼。

高建武覺得自己優勢很大,營州軍只要敢動一下就輸定了。

有本事張儉都督不動。

那更好,更省力。

平州一旦被高句麗拿下,那營州與大唐內地的唯一聯繫就將被切斷,徹底陷入孤立無援之境。

那時候高句麗回頭再幹營州,簡直是輕鬆加愉快。

也就是說,不論動還是不動,營州軍都是必輸的局面。

已經被徹底將死了。

這不是高建武的謀略有多高明。

單純是因爲力量對比極度不平衡。

以高句麗舉國之力,加上內鬼慕容燕的支持、以及先取平州帶來的戰略優勢。

天時地利人和的種種因素疊加,讓他有了碰一碰營州軍的資本。

歸根結底,還是因爲燕山一線阻隔了大唐的力量投射,導致遼東力量不足,只能實際控制濱海一角。

至於那支把慕容燕打至得求饒的山賊“赤巾軍”。

高建武更沒有放在眼裡。

開玩笑,高句麗境內的山溝溝比燕山更原生態,野人比山賊更野,他都能收拾服帖。

在地頭蛇慕容燕的帶路下,取平州不過是探囊取物。

而拿得了外邊的平州,裡面的營州自然也是囊中之物了。

高建武真正擔心的,是大唐從別處調集的援軍。

“軍隊調動需要時間,我軍應當速戰速決。如果有必要,需要與薛延陀聯動,幫助牽制一下唐軍……

“不,謹慎起見,大不了分真珠可汗一點好處,現在就求援!”

即使戰略優勢很大,他也完全沒有作死單挑李世民的想法,毫不猶豫地執筆寫信。 …………

“主君,高句麗容留王回信!”

慕容燕迫不及待地從傳令兵手中搶過書信,如飢似渴地讀起來。

高建武只給他寫了一行字:

“可,讓我軍劫掠三日。”

一個字也不屑於多寫,傲慢溢於言表。

慕容燕微微晃了晃,沉悶地低語一聲:

“出去。”

侍從立刻低著頭退了出去,不忘把門帶上。

哼……呵呵,哈哈哈!

шωш◆TтkΛ n◆¢ ○

慕容燕扔掉這張紙,仰天長笑,像是癲狂了一般。

大燕復國的夙願,終究是夢幻泡影。

區別不過是從給大唐當狗,變成了給高句麗當狗。

檔次更低了。

“赤巾賊……刁民……我與你們勢不兩立!”

他從胸腔深處發出怒吼。

本來都要復國成功了!

都是因爲赤巾賊,都是因爲這幫刁民!

“你們和我作對,我也不會讓你們好過!

“就算不能復國,我也要讓高句麗來收拾你們!”

他眼中閃過狠戾的光。

劫掠三日也還、劫掠七日也罷,甚至把盧龍臨榆燒成白地,他都不在乎。

只要高句麗人能保住慕容家族,能剿滅赤巾賊、殺光深山裡的刁民,他們要什麼就給什麼!

“來不及了,來不及了。來人,來人啊!”慕容燕焦急地大聲呼喊。

高句麗人只要南下剿匪就行了,可慕容燕要考慮的事情就多了。

得趕緊做好準備,大開城門,奉上軍餉糧草輜重戰馬,恭迎高句麗大人進城!

而要做到這一步,他就必須徹底掌控州府。

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吏,以及那兩顆京城來的橡皮圖章,是他最大的阻礙。

他養了這麼久,該幹掉了。

侍從來報:“主君?”

“今天是州府當值的日子,是吧?”慕容燕平靜地問,手裡撚著念珠。

他看起來好像恢復了平日的模樣,卻讓家丁不寒而慄,哆哆嗦嗦地回答:

“是是是的,除了休沐日,州府都當值的。”

“平州州府和盧龍縣衙,都是在一處辦公的是吧?”

“呃……是的?!?

“那便好。”慕容燕淡淡道:

“正好一網打盡。放把火,一個不留,全殺了。”

“咦?”家丁愣住了。

慕容燕冷冷瞥了他一眼:

“沒聽見?”

“是……是!”

…………

侯君集和韋待價照例在州府一坐,茶一泡,嗑一嘮,又開始了枯燥乏味的一天。

“墨水顏色更深,紙張也比前一批更順滑,看來殿下將燕山治理得頗有成效啊。”

侯君集摸著從街上拿到的傳單,判斷著李明殿下“大業”進行到何等地步了。

現在的平州可謂風聲鶴唳,人心浮動,關於赤巾軍的真假消息滿天飛。

但大家就最關鍵的一點達成了共識——

在赤巾軍的治下,老百姓過得比在慕容燕治下好得多得多。

宣傳和實踐的雙管齊下,大批縣民、農民和佃農逃進山裡,加入了赤巾軍。

慕容燕所佔的田產,佃農竟逃了十之七八,大片良田拋荒。

甚至連他的家丁、家僕,都拋棄了暴戾的主子,紛紛往山上跑。

更有甚者,慕容燕名下的幾處農莊,從佃農到守衛,一夜之間全紮上紅頭巾,集體變節。

慕容燕的勢力已經開始崩潰,一套全新的治理體系正在快速替代老朽的士族宗族治理。

或許不到明年開春,平州就能回到它原本主人的手裡。

真正意義上、從底層到頂層的迴歸。

“殿下一切順利就好??伞表f待價有些不安:

“薛萬徹將軍的安危,您不擔心嗎?”

自從薛萬徹自告奮勇、領著幾個“臨時工”上山找李明皇子後,他就渺無音訊,好像消失在了燕山深處。

嗯,肯定遭遇了赤巾軍的攻擊。

“放心,那傢伙命硬得很,當年帶一百個人衝竇建德幾十萬人都沒死?!焙罹膽B很平穩。

韋待價還是不放心。

“可刀劍不長眼,萬一他被殿下的手下誤傷……”

“那活該他倒黴?!?

“……”

韋待價有些無語,兩人沉默地做了一會兒後,他問出了一直盤旋在自己腦海的問題:

“侯尚書,那我們何時上山,加入李明殿下呢?”

侯君集放下了傳單:

“我們不能離開州府?!?

韋待價一愣:“爲什麼?”

“你沒發覺,朝廷已經在懷疑李明殿下叛變了麼?”

“?!”

“催促我倆還朝,不就是擔心我倆和殿下合流麼?我們假裝沒收到朝廷的詔令,每天通過官道向長安報送情況,爲殿下開脫幾句,還能維持最基本的信任。”

侯君集呷了一口茶。

“如果我們也上了山,斷了這最後的紐帶,恐怕朝廷那邊就要坐不住了。

“就算陛下想壓,也壓不住了。”

關於長安那邊的情況,他通過房玄齡的書信,也瞭解了一個大概。

只能說,形勢相當嚴峻。

以魏徵爲首的一批言官,已經在朝堂上公開談論“李明造反”了。

這也不怪他們,就李明殿下這套另起爐竈的打法,董卓都比他更像忠誠。

“那該怎麼辦?此事該如何收場?”韋待價不禁擔憂了起來。

“我們守在州府、喜迎赤巾軍,就是辦法?!焙罹蛄藗€哈欠:

“等赤巾軍一路打到盧龍縣,我們就能假裝從賊匪手中‘救出’殿下。

“然後污衊慕容燕纔是赤巾軍的頭領,把遼東這些亂遭事兒都推給他,把他一刀砍了,就地解散赤巾軍,此事就還能有一個收場。”

韋待價嘴角一抽。

這辦法可謂很有侯君集特色了。

好卑鄙,我喜歡。

雖然大家都知道赤巾軍的幕後黑手是李明,侯君集也知道大家都知道。

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可以假裝不知道。

只要侯君集和韋待價繼續守在州府,別把雙方最後一層臉面也撕破……

第52章 闖禍了闖禍了!第443章 殺!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361章 勝利轉進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381章 船破偏遇打頭風第420章 能當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238.第229章 李明的陽謀,無解第334章 父類子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113章 釣魚執法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412章 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197.第190章 大撒幣的藝術第349章 天策上將的戰法第363章 叛賊守國門214.第206章 父皇,李明好可怕嗚嗚嗚第9章 新目標第139章 他們不管大唐,我管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第314章 李二:還是你李明更勝一籌??!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454章 跑啊,你怎麼不跑了?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第108章 齊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94章 遼東情報局的雛形第373章 歷代先哲上我身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361章 勝利轉進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390章 船帆升起,船帆落下第398章 這是你自找的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第70章 辭職一時爽,吃土火葬場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242.第233章 李治:誰誰誰把龍榻放這兒的?一分鐘也沒敢坐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第115章 香忌兩短一長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8章 逆子出息了第113章 釣魚執法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第60章 李世民之死?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第286章 《“明”教》第305章 戰局的思維盲點234.第225章 朱雀門之變第438章 “難辦?難辦就別辦了!”第150章 鬧得歡?拉清單。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a>第443章 殺!第86章 拯救大帥侯君集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445章 天降正義!第460章 父皇,我不辭職了第451章 黑船渡來第373章 歷代先哲上我身第456章 還是太當人了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36章 疑點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246.第237章 八王之亂第160章 長孫皇后的大胸襟第274章 承乾,你其實不懂突厥第30章 好肉麻的倆公婆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65章 小“兜”子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335章 程咬金風評差點被害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411章 陛下,你下面呢?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175.第172章 這位陛下,您也不希望孩兒我橫屍街頭吧第43章 滿城風雨191.第185章 不是李二,大唐這回真的藥丸了第21章 兄弟,兄弟246.第237章 八王之亂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第441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哪!第109章 龍椅,你坐得我也坐得第70章 辭職一時爽,吃土火葬場第64章 此子交由朕親自撫養第68章 另一個活在背景板裡的男人
第52章 闖禍了闖禍了!第443章 殺!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361章 勝利轉進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381章 船破偏遇打頭風第420章 能當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238.第229章 李明的陽謀,無解第334章 父類子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113章 釣魚執法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412章 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197.第190章 大撒幣的藝術第349章 天策上將的戰法第363章 叛賊守國門214.第206章 父皇,李明好可怕嗚嗚嗚第9章 新目標第139章 他們不管大唐,我管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第314章 李二:還是你李明更勝一籌??!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454章 跑啊,你怎麼不跑了?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第108章 齊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94章 遼東情報局的雛形第373章 歷代先哲上我身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361章 勝利轉進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390章 船帆升起,船帆落下第398章 這是你自找的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第70章 辭職一時爽,吃土火葬場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242.第233章 李治:誰誰誰把龍榻放這兒的?一分鐘也沒敢坐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第115章 香忌兩短一長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8章 逆子出息了第113章 釣魚執法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第60章 李世民之死?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第286章 《“明”教》第305章 戰局的思維盲點234.第225章 朱雀門之變第438章 “難辦?難辦就別辦了!”第150章 鬧得歡?拉清單。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a>第443章 殺!第86章 拯救大帥侯君集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445章 天降正義!第460章 父皇,我不辭職了第451章 黑船渡來第373章 歷代先哲上我身第456章 還是太當人了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36章 疑點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246.第237章 八王之亂第160章 長孫皇后的大胸襟第274章 承乾,你其實不懂突厥第30章 好肉麻的倆公婆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65章 小“兜”子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335章 程咬金風評差點被害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411章 陛下,你下面呢?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175.第172章 這位陛下,您也不希望孩兒我橫屍街頭吧第43章 滿城風雨191.第185章 不是李二,大唐這回真的藥丸了第21章 兄弟,兄弟246.第237章 八王之亂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第441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哪!第109章 龍椅,你坐得我也坐得第70章 辭職一時爽,吃土火葬場第64章 此子交由朕親自撫養第68章 另一個活在背景板裡的男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蓝田县| 武穴市| 稻城县| 佛坪县| 鄄城县| 离岛区| 襄樊市| 扶风县| 连南| 马尔康县| 辉南县| 若尔盖县| 镇安县| 永清县| 桓台县| 宁都县| 宜春市| 城口县| 斗六市| 榆社县| 天台县| 汉寿县| 岳阳市| 湘乡市| 广宗县| 新和县| 叶城县| 兴义市| 涪陵区| 博白县| 攀枝花市| 平乐县| 七台河市| 通化市| 拉萨市| 大理市| 怀化市| 喀喇沁旗| 浪卡子县| 新竹县| 临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