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

李世績深吸一口氣,踩踏在島國的土地上,心中感懷萬千。

他便是此戰的主帥。

神皇陛下任命他這員大唐降將爲金城道行軍大總管,將弔民伐罪的重任、以及從國庫裡摳出來的寶貴家底交給他。

不是因爲他比李靖能力強、更忠誠,更不是因爲他比李靖帥。

單純是因爲他比李靖年輕,不怕在異國他鄉嘎嘣嗝屁。

今年四十出頭,正是大明的“青年幹部”,最適合上島歷練一番。

“呼……”

他微微呼出一口濁氣,抖擻精神,不怒不喜地詢問副手:

“陛下囑咐我等,跨海補給不易,需要雷霆一擊、速戰速決。

“也就是說,要打敵人一個出其不意。”

金城道行軍副總管薛仁貴對他的意思心領神會,道:

“我軍反覆搜查,確保沒有倭人能將我軍登陸的信息傳遞出去。”

軍事行動要不被當地人發現,一般有兩種辦法。

一種是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

大明天兵選擇的是第二種。

只要沒有活人發現天兵天降,四捨五入就等於“沒有人”發現了嘛。

畢竟屍體不算人。

“很好。”

李世績讚許地點頭道:

“我軍將沿海岸線向東,繼續這麼推進,穩紮穩打,先在海港附近建立牢固的後方大本營。

“若被敵人察覺,則立即該換戰術,向敵國都全力奔襲,優先將倭酋斬首!”

跨洋作戰,派一支尖兵執行特種作戰,給倭人來一次“布拉格之春”式的快速政權更迭,是節約成本和時間的最優解。

就像老虎捕獵,先悄無聲息地接近難波城,然後猛然躍起,對獵物的脖頸發起致命一擊。

“這其中,契苾何力所率領的機動騎兵乃是重中之重。你的步兵隊伍要和他銜接配合好,不要拖了騎兵的後腿。”

李世績再三叮囑道。

和普遍印象中暴躁的大將軍不同,老李其實是一位十分細緻的官僚型人才。

薛仁貴重重地點頭:

“屬下知道了。爲確保萬無一失,再派人巡一遍山!”

便領命退下。

“薛仁貴……是個好青年。”

李世績讚許地點點頭,緊繃著的神經總算能稍稍放輕鬆了一些。

本次出戰,以契苾何力和薛仁貴爲左右副總管,作爲李世績的左膀右臂。

不爲別的,就因爲這兩人脾氣最儒雅隨和,能聽從李世績的命令。

要是換上李道宗、侯君集、薛萬徹那樣的老資格。

李世績這個半路出家的降將,是絕對指揮不動的。

而出征倭國,因爲實力絕對碾壓,所以謀略是其次。

紀律纔是最緊要的。

所以李明親自插手人事,做了此番安排。

除了將領人選,連軍隊人數也是下了相當一番苦功。

兵力不能太多,否則補給和指揮難度直線上升。

可是兵力也不能太少,倭國畢竟不是百濟新羅這樣的小國,人數不足是沒法一波莽穿的。

獅子搏兔,亦盡全力。

爲了確保徵倭之戰萬無一失,大明官庭上下著實做了相當一番苦功。

全國的目光都集中在這裡,全國的財政盈餘也都集中在這裡。

不容有失。

“我也不容有失。”李世績心中躊躇。

作爲敗軍降將、李衛公的代餐,李世績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

如果這戰沒打好,他就一輩子也別想翻身了。

被倭人禍害過的國人不會放過他。

所以,他的每一步都力求穩、準、狠。

大規模登陸作戰,是很難做到神不知鬼不覺的。

李世績硬是做到了。

方法就是把附近的村民都變成鬼。

起手就是騎兵迂迴包抄,輔以步兵正面推進。

連正規軍都遭不住這麼一手,殺百姓那就是降維打擊。

倭人村民不論男女老幼,被盡皆屠戮,一個不留。

這是最高級別的保密措施,保證明軍登陸的消息不會走漏出去。

至於說,用軍隊屠殺無法反抗的倭人是種什麼感受。

泡在黃河水裡的廣大中原百姓點了個贊。

“接下來,是繼續沿海岸線向東,進攻‘石見國’……”

李世績收攏思緒,從兜中掏出一本地圖,仔細地研究了起來。

大明對倭國的情報工作,不能說知根知底吧,只能說是盡在掌握了。

因爲半島和列島之間“繁榮”的民間交流,韓人已經將倭國滲透成篩子了。

寶貴的政治、地理、乃至軍事情報,被源源不斷地輸送過來。

而不像倭國對大明,整天聽一個只會鍵政的和尚瞎咧咧,整一個就是單向透明的狀態。

“倭國雖然多山,但是從長門國到大和國一帶,地形還算平坦,騎兵一日可行五百里……不,保守起見,還是得按日行三百五十里計算。

“這樣的話,最好在率軍抵達‘因幡’國之前,部隊需要全程保持低調,不被發現。

“過了因幡,向難波發起衝刺,就能打倭酋一個措手不及。

“只是強行軍能夠攜帶的軍糧有限,這個後勤……”

面對著研究了無數個日夜的地圖,李世績進行著複雜的計算,又雙叒叕在腦海裡將戰役計劃推演了一遍。

冷不丁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誰?!”

老李虎軀一震,下意識地按住腰際的劍柄。

定睛一看,只見一位頭戴鴞翎冠、眼大如銅鈴的漢子,有些吃驚地看著他,顯然被他一驚一乍的反應嚇到了。

“哦,是薛萬徹尚書啊。”

李世績很絲滑地把握住劍柄的手向上提,自然而然地拱了拱手。

“不知有何吩咐?”

是的,儘管朝廷並沒有讓薛萬徹作爲李世績的部下出徵。

但是薛萬徹還是上了前線。

只是他的任務不是來打仗的。

而是來打灰的——

他以工部尚書的身份,來親自監督倭國的“再造工程”。

所以他和李世績不是上下級關係,李世績管不到他。

甚至於從某種程度上,薛萬徹反倒是他的上級。

因爲李世績此戰的一大任務,就是配合薛萬徹和他手下的“施工團隊”。

而對於不能直接披掛上陣、手刃仇敵,打灰佬薛萬徹雖然多少感到有些遺憾。但是對李明陛下分配過來的任務,他仍然充滿了工作熱情。

“長門這個地方真不錯啊,離海岸這麼近,海水還這麼深,可以輕易地停泊我們的鉅艦。

“韓人的情報真沒錯,是一處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嗐,可惜!”

說到這裡,薛萬徹就氣得直拍大腿。

“這麼好的風水寶地,倭人居然只弄了個破漁港出來,真是暴‘珍’天物!”

“是暴‘殄’天物。”李世績沒忍住,糾正了文盲的讀音錯誤。

“薛蠻子”感到自己的智商受到了冒犯,兩手一攤,喉嚨梆梆響:

“你聰明!長門港你來擴建,後勤補給你自己來解決咯!”

李世績立刻就跪了,委曲求全地哄著對方:

“不好意思,是我弄錯了,你的讀法纔是對的。”

老薛的臉色立刻就靚麗了起來,甚至向李世績禮貌地拱了拱手,道:

“我是來通知李總管,臨時海港馬上造好,你就等著軍糧裝備源源不斷地運上岸吧。”

“哦,謝謝。”李世績禮貌地表達感謝。

但薛萬徹明顯被吹捧得心情不錯,繼續唾沫橫飛地誇下海口:

“李總管,你就管放心大膽地向前進!

“你的部隊走到哪兒,我手下的兄弟們就鋪路鋪到哪兒,保證你的後勤就和靠著海港一樣,每天都能吃到大陸運來的新鮮葵菜!”

“哦是嗎,那可太有勞工部尚書了。沒有薛尚書的運籌帷幄,我軍只怕要和半島上的倭人一樣,就地籌糧了。”李世績禮貌地誇讚幾句。

薛萬徹被捧得飄飄然起來,感覺自己好像找到了知己,開始喋喋不休地和“知己”抱怨起來:

“嗐!如果在大陸,哪裡用得著邊打仗邊鋪路?

“還不是倭島這地方,基礎建設太爛了,根本沒有可堪一用的港口。

“只能在長門這離他們國都還有好幾百裡的地方登陸,只能讓我們從離王都幾百裡的長門出發,一路帶兵推過去。”

如果能直接登陸難波,哪還用這麼麻煩?

黑船來襲,遊戲就結束了。

只是沒法這麼玩。

登陸作戰是很困難的,就算倭人再菜,強行在人國都玩搶灘登陸,也肯定會損失慘重。

而至於其他港口,又因爲倭人稀爛的基建,根本沒法停泊大船。

所以只能選擇長門。

平白增加了陸上補給的距離。

這讓薛萬徹很是上頭,有事沒事就蛐蛐倭人的建設水平。

李世績的耳朵都聽出繭子了,謙虛客氣地打斷了對方的吟唱:

“所以,我軍能取得此戰的勝利,全仰賴薛尚書了。”

“哈哈哈!有眼光!別人都不親近你李世績,我還以爲你脾氣古怪呢。這不挺機靈嘛!”薛萬徹被捧得心裡很舒坦,照例開始了口胡。

“總之,有本尚書和本尚書的兄弟替你負責後勤,你和你的軍隊就安心等著吧!”

薛萬徹咧嘴一笑,便回港口招呼他的兄弟去了,一路扯著大嗓門罵罵咧咧地嚷嚷著:

“喂!搬磚哪有你們這麼懶懶散散的,是沒吃飯麼?給老子加把勁兒!”

是得等著你啊……李世績望著港口方向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心裡嘀咕著。

徵倭一戰,他是軍事行動的主帥。

可並不是整次“行動”的主帥。

薛萬徹和他的民夫纔是主角。

這便是李明陛下的所謂“再造工程”。

或者說,“無害化工程”——

讓倭島從此以後永遠也無法對華夏造成威脅。

一時的無害化,依靠的是軍隊。

而永久的無害化,就需要施工隊了。

具體方略是:

先以軍隊發動閃擊戰,對倭國國都難波及其酋首實行斬首。

根據情報,倭國正在進行所謂“大化改新”,正是中央從地方部族收攏權力、但又沒有完全收攏的階段。

在這之前斬首,倭國各部就像九頭蛇一樣,斷一個最大的腦袋也沒什麼影響,地方該抵抗還是抵抗。

在這之後斬首,對方擁有了有組織的國力,再打就不容易了。

現在青黃不接的時候,正是徵倭的最佳時機。

只要把那難波宮的小朝廷端了,這國家就羣龍無首了,地方也一定陷入混亂。

這是第一步。

如果就此打住,那隻會春風吹又生。

倒了一個孝德天皇,又會出來個什麼什麼天皇。只要倭島的自然風土不變,過個幾年又會像蟑螂窩一樣,重新爆一波倭寇出來,爲禍中原。

要一勞永逸地解決倭人問題,這就需要用到薛萬徹和他的施工隊伍了。

給倭人來一個公元七世紀版本的“去農業化”,把這片蟲巢拆回原始社會。

經過重建,這片土地就能徹底無害化了。

倭島這地方,雖說有點人口和資源,但是對華夏文明來說,隔著一片大海,根本無法控制。

而因爲在大洋的邊緣,這鬼地方甚至連作爲航運中轉港口的價值都沒有。

全是壞處,沒有好處,還是直接讓這鬼島寸草不生得了。

軍隊治標,工程治本。標本兼治,製成標本。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薛萬徹纔是李世績的上司。

而李世績只是這支“拆遷辦”的貼身保鏢。

以刺頭的薛萬徹爲李世績的“兄弟單位”,讓薛萬徹的另一半邊大腦契苾何力、大明的原始股東薛仁貴爲李世績的副手。

讓李世績當主帥了,但好像又沒完全當。

“皇帝陛下的情報抓得好,時機抓得好,連這一番人事安排,也是講究的很啊。”

李世績深切感到了新任領導那老辣的政治手腕。

心裡只有敬畏。

“大總管。”

契苾何力和薛仁貴再度巡山回來了,一齊向李世績回報道:

“經過斥候多番偵查,確定沒有任何倭人村民能將我軍的動向傳播出去。”

短短一行字,就意味著這一帶的倭人基本被滅絕了。

“甚善。”

李世績選擇相信這兩位最兢兢業業的得力干將。

“全軍紮營,生火造飯。白晝休息,夜間行軍,向東!”

…………

就這樣,在倭國的腹地。

一支上萬人的軍隊,就這麼在沒有任何當地(活)人目擊的情況下,安頓了下來。

如同死神的鐮刀一樣,兵鋒指到哪裡,哪裡的村莊就突然被夷爲平地,人口突然滅絕。

他們的行動很有方向性,靈活地穿插於倭人稀疏的城塞之間,只在郊外活動,保證自己不被發現。

根本不像是遠道而來的侵略者,對當地地形熟悉得像是本地人一樣。

而在這萬人大軍的背後。

幾乎十倍規模的民夫緊隨其後,如同一條大血管,將長門港卸載的後勤物資源源不斷地“泵”到軍中,爲他們提供著充沛的能量。

與此同時。

倭國的國都。

倭酋孝德天皇對迫近的陰影懵然不知。

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第254章 長孫無忌:沒有,我絕沒有跑路遼東的想法第333章 李世民應該打,但打李世民不大應該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268章 我的貨幣政策實在太穩健了第361章 勝利轉進216.本故事是大團圓結局第351章 老登!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315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278章 長孫無忌謀反案第92章 李世民怒簽不平等條約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第396章 天下的君父第447章 華夏知名物質文化遺產第9章 新目標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229.第220章 糟了,李世民陛下丟了198.第191章 長孫無忌:李明可能得幫,但幫李明不大可能第14章 臣懇請輔佐李明殿下第25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387章 就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第421章 半島人民思路廣,島國人民樂趣多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41章 學新聞學的257.第248章 靜坐戰第393章 兄弟們,又要到飯了!菩薩保佑你!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263章 皇弟殺皇兄,江山打得通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第343章 這支軍隊疑似過於謹慎了181.第178章 這只是意外,皇兄們千萬不要多想180.第177章 肅反委員會在行動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224.第215章 關門,放來俊臣260.第251章 真正的天兵第388章 李明的千層套路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260.第251章 真正的天兵178.第175章 我有一個點子,殺武則天的點子第357章 傻孩子,快跑啊!第353章 恁大個中原沒人要嗎?俺拾走咧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第24章 封王,封個屁!第265章 李世民炸了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205.第197章 我也想節制天下兵馬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276章 天可汗之所以姓“天”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442章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第163章 李二:皇位你想要,就自己過來拿224.第215章 關門,放來俊臣第85章 我打長孫無忌?真的假的?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第365章 我的軍營還蠻大的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143章 世界名畫《高句麗皇在西天極樂》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第399章 第一天當皇帝?239.第230章 李靖:我來助你!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第130章 老房:這個家沒我得散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78章 殿下真神仙手段!第87章 臣請輔佐皇子明,若陛下不許,請殺臣!第333章 李世民應該打,但打李世民不大應該第255章 道不同,相爲謀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330章 太行山大規模徒步指南第20章 太子駕到258.第249章 李治的小煩惱和大問題第405章 什麼叫“家天下”啊第282章 巨唐再臨第393章 兄弟們,又要到飯了!菩薩保佑你!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第17章 線索第370章 父子局的前奏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199.第192章 李明賢甥,你教得好啊!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第127章 父子間的隔空鬥法第363章 叛賊守國門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245.第236章 士族門閥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174.今天還是一更,第二趟跑醫院
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第254章 長孫無忌:沒有,我絕沒有跑路遼東的想法第333章 李世民應該打,但打李世民不大應該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268章 我的貨幣政策實在太穩健了第361章 勝利轉進216.本故事是大團圓結局第351章 老登!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315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278章 長孫無忌謀反案第92章 李世民怒簽不平等條約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第396章 天下的君父第447章 華夏知名物質文化遺產第9章 新目標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229.第220章 糟了,李世民陛下丟了198.第191章 長孫無忌:李明可能得幫,但幫李明不大可能第14章 臣懇請輔佐李明殿下第256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387章 就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第421章 半島人民思路廣,島國人民樂趣多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41章 學新聞學的257.第248章 靜坐戰第393章 兄弟們,又要到飯了!菩薩保佑你!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263章 皇弟殺皇兄,江山打得通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第343章 這支軍隊疑似過於謹慎了181.第178章 這只是意外,皇兄們千萬不要多想180.第177章 肅反委員會在行動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224.第215章 關門,放來俊臣260.第251章 真正的天兵第388章 李明的千層套路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260.第251章 真正的天兵178.第175章 我有一個點子,殺武則天的點子第357章 傻孩子,快跑啊!第353章 恁大個中原沒人要嗎?俺拾走咧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第24章 封王,封個屁!第265章 李世民炸了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205.第197章 我也想節制天下兵馬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276章 天可汗之所以姓“天”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442章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第163章 李二:皇位你想要,就自己過來拿224.第215章 關門,放來俊臣第85章 我打長孫無忌?真的假的?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第365章 我的軍營還蠻大的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143章 世界名畫《高句麗皇在西天極樂》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第399章 第一天當皇帝?239.第230章 李靖:我來助你!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第130章 老房:這個家沒我得散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78章 殿下真神仙手段!第87章 臣請輔佐皇子明,若陛下不許,請殺臣!第333章 李世民應該打,但打李世民不大應該第255章 道不同,相爲謀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330章 太行山大規模徒步指南第20章 太子駕到258.第249章 李治的小煩惱和大問題第405章 什麼叫“家天下”啊第282章 巨唐再臨第393章 兄弟們,又要到飯了!菩薩保佑你!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第17章 線索第370章 父子局的前奏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199.第192章 李明賢甥,你教得好啊!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第127章 父子間的隔空鬥法第363章 叛賊守國門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245.第236章 士族門閥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174.今天還是一更,第二趟跑醫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楼县| 阳高县| 宁安市| 若尔盖县| 靖江市| 西安市| 手游| 沈阳市| 虎林市| 获嘉县| 鹤岗市| 盐山县| 大悟县| 合江县| 重庆市| 吉安市| 大港区| 府谷县| 灵山县| 淮安市| 葵青区| 沂水县| 古交市| 淮阳县| 彩票| 新建县| 洛南县| 铁力市| 东源县| 密云县| 张家港市| 德阳市| 班戈县| 寻甸| 苗栗县| 隆化县| 庆元县| 广州市| 克拉玛依市| 广安市| 电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