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

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

幽州,太子廟。 東方既白。

河北道存撫使崔挹的妻子,挺著大肚子站在崔府門前,睜著新奇的大眼睛,欣賞著四周的風景。

大唐風氣開放,女子並沒有被理學束縛得那麼死。

所以,作爲脫離了森森宮牆的半個“民婦”,她人生中第一次可以自由自在地出門。

她享受的不是風景,而是“出門”這種感覺。

“令卿,小心受寒。”

今日休沐,崔挹溫存地從背後爲愛妻披上皮裘。

“良人,彷彿家門口的風景,怎麼看都不膩呀~”

李令小鳥依人,依偎在郎君懷裡。

這時,街上風塵僕僕地駛來一輛馬車,停在崔府門口。

在一雙璧人好奇的目光下,車上蹦下來一大兩小、三張黑臉。

其中一個小黑炭頭是天生臉黑,另外一大一小則是面色發黑。

“你們是……明兒?侯尚書?尉遲……家的小郎君?”

李令低聲驚呼,兩人驚訝得連造型都忘了換,保持著膩歪的姿勢。

“嗯,早安,姐姐,姐夫?!?

李明悶聲道。

並沒有想象中感人的姐弟相逢,開門就被閃光彈閃瞎了眼。

我覺得自己應該在車底,而不是在車裡。

…………

“這段時日真是急煞我等。

“先是朝野以爲你們不聲不響地上山爲賊、裡通敵國,後又見你們獨自力抗高句麗十五萬大軍……

“只恨我不是男兒身,不能爲你分憂,只能在後方爲你奔走……

“很慚愧,就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到了幽州半年,我也沒有幹別的,大概三件事……

“第一個,爲平州、營州健兒們籌措了一些微薄的軍餉,九牛一毛不成敬意……”

李令挺著大肚子跪坐在主位,滔滔不絕地講著。

來了幽州半年,她入鄉隨俗,講話越來越地道了,一開口就是一篇大文章。

中氣十足,一口氣不帶喘的,只是偶爾會被良人打斷一下。

“令卿,來,啊~”崔郎陪侍左右,親手爲李令扣開一顆燕山板栗,喂到嘴邊。

“阿~姆。”李令從嘴邊甜到了心裡。

李明:……

侯君集:……

尉遲循毓:“明哥,你姐姐和姐夫在幹啥呀,你爲什麼矇住我的眼睛呀~”

“小孩子不要看?!焙罹吐暤?。

好肉麻的倆公婆,竟是我上司的親戚,我真是樣衰了……

“咳咳?!惫芳Z吃到飽的李明輕咳一聲,把話題拉回來:

“不論如何,這次遼東能驚險脫困,離不開姐姐和崔家的鼎力支持。

“所以特地登門感謝。”

這話沒有誇大。

若非幽州刺史崔民幹攜金銀珠寶和錦囊妙計前來。

雖然遼東未必不能擋住高句麗,拖到李世績的援兵到來。

但必定會付出更爲慘痛的代價。

而且也會就此欠下朝廷一個“人情”,以後在朝野說話,肯定沒有現在這麼響亮。

不過,人情是守恆的。

只是從朝廷轉移到了崔氏和河北士族。

作爲活了兩輩子的資深社會人,小李自然是懂這個道理的。

因此從遼東回長安時,他特意繞了一小段路,登門拜訪親自致謝。

至於第二個任務,來看望許久不見的李令……

他覺得他想多了。

本以爲嫁入豪門深似海,姐姐會遇到花心丈夫、刻薄婆婆、惡毒姨太什麼的。

然後由他節度使大人從天而降,一頓裝逼,讓惡毒男女配們驚駭跪地,流下悔恨的淚水。

然而……

“對不起,也許我來的不是時候。”李明黑著臉說:

“撞上了休沐日,幽州州府空空如也,無法面謝崔使君。”

“不,你來的正是時候?!贝揶谏眢w前傾,十分殷勤地挽留:

“家父正好去請崔伯來家中一敘,他們應該馬上就要到了?!?

好小子,哪有這麼趕巧的事,通風報信夠快啊……

不一會,兩位文質彬彬的中年書生攜手而至。

兩人都是珠圓玉潤,眉眼有幾分相像。

一位是李明的熟人了,幽州刺史崔民幹。

另一位,應該便是崔挹的父親了。

“你們男人說話,我這婦人若還死皮賴臉地佔著,反倒是不知趣了?!?

李令微笑著起身。

家父臉色微變,瞪了兒子一眼。

崔挹立刻蹦了起來,攙扶著寶貝媳婦兒。

這是捧在手心都怕摔了啊……看著崔家對老姐如此呵護,李明就安心了,仔仔細細地叮囑道:

“做產婦雖休息爲主,但也不能總是久坐,容易下肢血栓。要多走動走動,鍛鍊胯部肌肉,這樣生產能順利些。”

“嗯,我會噠?!?

李令感動之中又有點奇怪。

小老弟對新生命的孕育並不像別的孩子那樣感到好奇,反而像個小老媽子似的,婆婆媽媽。

一對撒狗糧的璧人走後,五顆電燈泡齊聚首。

崔挹的父親崔仁師,是第一次面見李明,不禁怎舌。

看外貌,只是一個圓潤的萌娃。

可殿下舉手投足間,讓人莫名有一種甘願臣服於他的氣質。

崔仁師不自覺地挺直了脊背,腦袋微微低垂,一副“靜待君恩”的模樣。

彷彿這樣才讓他感到踏實。

而崔民幹第二次面見李明,也有些驚訝。

經過這幾個月的磨鍊,李明殿下的外貌倒沒有什麼改變。

可氣質比之前更爲沉穩。

這是久居人上者自然而然散發的、一切盡在掌握的氣息。

趕在李明道謝以前,崔民幹搶先頓首:

“殿下願採納臣的拙計,使崔某亦能略盡綿薄之力,榮幸之至。

“遼東乃幽雲門戶,殿下能拒敵於燕山之外,保境安民,使河北免遭戰火洗劫,亦免除兵役之苦。

“崔某代河北百姓,感謝殿下的仁義大德。”

說話很好聽,姿態放得很低,說的道理也非常實在。

遼東既是中原向東北發展的跳板,同時也是東北向河北侵攻的門戶。

如果遼東失守,高句麗未必有這個能力南下。

但大唐朝廷會勢必以此爲契機,與高句麗在燕山一帶——準確地說,河北幽燕一帶——與敵人對峙。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一想到虎狼唐軍並不以“秋毫無犯”見長,尤其是府軍的主力還是關中田舍郎,最爲歧視河北人,很難說比高句麗人好到哪裡去……

崔民幹、整個崔氏、河北其他士族、以及燕趙之地慷慨悲歌的老百姓們,就感到渾身有螞蟻在爬。

只要遼東失守,不論結局是唐贏還是高句麗贏,反正河北肯定是雙輸。

所以,李明守住了遼東,就相當於守住了河北。

這也是崔氏願意賣血援助的原因之一。

幫遼東就是幫自己。

不論誰在當時李明的位子上,他崔民幹都一定要去幫幫場子。

更何況,這位李明小殿下,還是咱崔家的親家,半個自己人!

“崔使君過謙了,崔家爲了遼東戰事破費了,我才應該代遼東百姓感謝你?!?

李明笑呵呵地客氣一句,並不拘謹。

“用這微小的代價就守住了河北門戶,簡直是天佑賜福!”崔民幹恭恭敬敬地說。

在愉快的氛圍中,話題越聊越開。

崔仁師狀似隨口地嘮起了趣聞:

“殿下可知,此地爲何叫太子廟嗎?”

“因爲供奉了一位太子?”李明猜測道:

“以太子而非皇帝之名供奉,說明此子在登基前便薨逝了……

“是漢戾太子劉據?”

崔仁師直視李明的雙眼:

“是隱太子,李諱建成?!?

李明肅然起敬。

河北有反骨,可真不是鬧的啊。

在幽州城的黃金地段建個廟,堂而皇之地紀念當今聖人的政敵。

也就你們河北人幹得出來。

我們遼東還知道套一層皮,假裝一下忠臣呢!

就知道,門閥士族的饋贈都明晃晃地標好了價格。

人家低姿態,只是給你個臺階客套一下。

你要當真了那纔是傻。

在士族儒家“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場合,侯君集也只能算薛萬徹這個級別的莽夫,全程插不上話,偷偷看一眼李明,眼神彷彿在說:

他們在鼓動咱造反,跟不跟?

李明笑容依舊,彷彿仍舊在與親家聊著逸事,連眼神都還是很柔和。

只是用詞一點也不柔和:

“姻翁不妨把話說得更明白一些。

“提前說一下,我姓李,是父皇的兒子?!?

你們如果讓我起兵反了李世民,那我只能東拚西湊,把你們送的珠寶先寄存在你們這裡了。

以後再想辦法拿回來。

“咦?”

崔仁師一怔,和崔民乾麪面相覷,四眼懵逼。

怎麼感覺,殿下的思路好像比我們還要狂野?

產生了不得了的誤會?

我們沒想武力造反??!

兩個崔立刻跪在地上,哆哆嗦嗦地說:

“不……不敢!卑職乃朝廷命官,殿下誤會矣!”

“正因爲殿下乃帝室貴胄,我我我等纔有求於您!”

茲事體大,他倆被嚇得有些語無倫次了。

有李世民這位天子/天可汗/天策上將三位一體的軍事天才鎮著,河北人雖然比別的地方更勇一些,敢祭祀“太子廟”、“夏王廟”明著噁心朝廷。

但也就止步於此了。

如果讓他們提刀直接上,竇建德、劉黑闥等一衆河北豪傑已經用天靈蓋告訴了天下,爲什麼這個江山最後會在李二鳳手裡。

“那姻翁、使君與河北諸位,是何打算?”李明依舊笑呵呵的,表情沒有一絲變化。 崔仁師深吸一口氣,再頓首:

“願助殿下高升!”

這下輪到李明發怔了。

“高升?我能怎麼……”

然後,他看見了侯君集亮晶晶的眼睛。

這個資深反骨仔的貪婪表情,讓他聽懂了。

崔氏的意思是,助他從“殿下”,升格爲……

“陛下”?!

河北老哥雖然覺得,現在造反時機不成熟,怎麼著也得蟄伏個幾年,先熬死李世民再說。

但,就李世民這身體狀況,他們大概也不需要蟄伏太久。

就如同玄武門之變前夜一樣,天下大家又到了另一次提前下注的機會。

河北士族這次不想再下錯注了。

只是,爲什麼選我?……李明不禁想問。

河北與整個李唐皇族倒並不一定是仇家。

比如李建成,就與河北關係不錯。

河北士族最反對的,其實是李世民。

只是我也並非李建成的遺脈……

難道只要不是李世民的嫡系,隨便哪個李都可以?

還是說,因爲我與李元吉的那點微妙的關係,而李元吉又與李建成有著未免的關係?

“當今的朝廷殘酷壓榨我河北,賦稅全國最高,而陛下又以河北人‘民皆壯勇’的理由,不願徵募河北子弟入伍,折衝府也在裁撤中。

“而陛下又做《氏族志》,違背天下民意,肆意打壓河北大族。

“陛下對河北,不公!”

崔民幹幾乎是聲淚俱下。

你們可以想一想,氏族志的一個大比兜,對幾十歲的老貴族會有多大的心理傷害。

崔仁師接著道:

“反觀遼東,在殿下的治下蒸蒸日上,輕徭薄賦,民皆虎狼,羨煞我等。

“若河北、若整個天下,最後都能歸於殿下之手,則河北幸甚,萬民幸甚!”

李明掏了掏耳朵:

“我沒聽清,能再重複一遍嗎?”

好聽,愛聽。

侯君集輕咳一聲。

李明注意到了他的暗示,坦白地問:

“可你們知道,我在遼東的具體政策是什麼嗎?”

“是什麼?”

“你們願意分地嗎?”

“肯定不願意。”

“那如果我以官營鹽鐵礦山的部分分紅權益、以及部分管制商品的特許經營權和對外貿易權,贖買你們的土地呢?”

“那可以的。”

對李明來說,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是政治的第一大宗旨。

在允許範圍內變通一下,不失爲正確的鬥爭策略。

哪個時代沒有幾個“紅頂商人”呢!

而對崔氏來說,土地只是表象。

他們要掌控的其實是經濟之權。

經濟有了,權力和地位自然就有了。

現如今,當土地成爲燙手山芋、權力的阻礙,而新君主願意給他們換一份新的經濟與權力的來源時。

有什麼理由拒絕呢?

雙方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河北道即將迎來一位新的巡察使,叫張亮,與殿下素不相合?!?

都是自己人,侯君集也沒必要藏著掖著了:

“他是來看住遼東和你們河北的?!?

崔仁師對答道:

“犬子崔挹是河北道存撫使,可以在道一級約束張亮?!?

“此外,崔使君與河北道諸位刺史,也能一起爲張亮尋一些事情做?!?

崔民幹在一旁補充道。

李明順暢地出了一口氣。

有地頭蛇罩著,真好??!

接著,崔民幹話鋒一轉:

“遼東與河北諸事,自不必殿下操心。

“只是在長安,殿下的羽翼恐怕仍顯薄弱……”

這倒是實話。

別看李明在北方如火如荼,呼風喚雨。

回到長安,還是小屁孩一個。

韋待價和薛萬徹留在遼東,他手下可用之人“也就”房玄齡、侯君集、李道宗三人,孫伏伽算半個。

三個半“十四黨人”,對普通權臣來說,已經算陣容豪華了。

但若要奪嫡,終究是單薄了些。

沒辦法,一方面受限於非嫡非長的身份,另一方面時間也不夠,在朝堂上的積累終究還是太淺了。

否則也不會在背地裡被一羣宵小空口污衊。

不過,崔氏作爲河北地頭蛇,故意提長安這一茬,顯然是有後續的。

“崔使君、姻翁,你們有破局之法?”

李明平靜地問。

兩崔互視一眼。

沒有下錯注,這孩子的洞察力是一流的。

崔仁師恭敬地叩首:

“臣乞求與殿下同行,陪護殿下返京?!?

李明眉頭一挑:

“姻翁在京中任職?”

吏部尚書道:

“正是,崔公在朝中擔任給事中?!?

李明有些驚訝。

崔仁師是專程請假從長安趕過來的,就爲了提前見自己一面?

“侯尚書離京日久,一些消息可能有所滯後了?!?

崔仁師笑盈盈地說:

“臣特此稟告諸位。

“承蒙陛下賞識,臣遷升中書侍郎。”

吼?……李明不禁輕嘆一聲。

中書侍郎,和在背後噴自己的“奸臣”岑文本同級。

位同宰相。

老李……還真的在全面加強我?

他難道真的打算……

李明陷入了沉思,場面不免冷了下來。

暖場小天才侯君集順口問了一句:

“對了,我等途經幽州邊境時,見大隊民夫向西北運送銅鐵等物資。

“你們可有什麼頭緒?”

兩個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齊搖頭。

幽州同樣靠著燕山,私自開礦盜採猖獗,屢禁不止,他們並沒有當回事。

…………

長安,盧國公程知節府上。

這位原名程咬金、“三板斧”的原型、在民間廣爲知名的初唐名將,正在令下人準備出發的行囊。

府上來了兩位貴客。

“懋功?”程知節稱呼著李世績的字。

兩人都曾在瓦崗寨討過生活,彼此比較熟悉。

“這位小郎君是……”他認出了李世績身邊的小小少年,立刻單膝下跪抱拳道:

“參見晉王殿下?!?

晉王李治溫和地說:

“英國公是我的老師,那英國公的朋友也是我的老師,請老師受學生一拜?!?

說著,恭恭敬敬地向程知節行禮。

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錯。

李世績問道:

“義貞公,有事外出?”

程知節點頭道:

“馬上寒食節了,魏王李泰在東京開封設宴款待文人雅士,我本想附庸風雅,去湊個熱鬧?!?

李世績:“那現在呢?”

程知節:“現在不想去了,文人們自娛自樂,與我等山賊武夫有什麼關係?”

便令下人停下手中的活,不必準備行囊。

老程他不去開封了。

他就在長安。

…………

開封,魏王府。

此地本是魏王李泰的封地,只是李泰獲陛下恩準,滯留宮中,所以不常來。

今日,卻賓客盈門。

李泰挺著大腹便便,笑容滿面地招待登門的貴人們。

雖有幾位因故缺席,但無傷大雅,主客盡歡。

寒食節雖然不生火,但冷餐食品也琳瑯滿目。

面燕、棗餅、點心酒水,如水一般流入奢華的魏王府。

在來往的人羣中,一隊“挑夫”挑著一個個密封的箱子,也順勢混入了王府之中。

因爲今天賓客盈門,出入的挑夫更多,所以這幾個人並沒有引起誰的注意。

李泰親自指揮他們,將箱子置於地庫之前,又一個一個地端詳著這些肌肉發達、皮膚黝黑的腳伕,用突厥語對打頭的人說:

“他,他,還有他,長得不太像中原人,換一下。其他人可以留下?!?

…………

感業寺。

太子殿下再度蒞臨佛門清淨地,聽講、吃齋飯,在密閉的小黑屋面壁、頓悟。

“哎您壓我頭髮了。”

“抱歉?!?

“您知道嗎?楊氏突然升爲德妃,讓後宮諸妃愈發對‘那位’殿下不滿。韋貴妃和陰德妃尤甚。”

“韋貴妃?可韋氏家族的韋待價,不是‘那位’皇弟的跟班嗎?”

“關中韋氏是一個大家族,韋珪與韋待價的親緣尤其疏遠,他韋待價的主君,與韋珪又有何干?”

“嗯……”

“若以‘那位’殿下爲契機,媚娘爲您與韋珪牽個線,讓她在陛下耳邊替您吹吹風……”

“……嗯,若後宮之首能站在孤這一邊……”

第91章 大唐度使第5章 治國之才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389章 旱地行舟204.第196章 房玄齡:我家少主不可能這麼腦洞大開171.第170章 哦,就你叫武則天?。?/a>第345章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第366章 李二,你的鵝幾在我手上第13章 京兆韋氏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366章 李二,你的鵝幾在我手上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198.第191章 長孫無忌:李明可能得幫,但幫李明不大可能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211.第203章 我去,版本陷阱!第122章 跟著我,把慕容的頭蓋骨當夜壺使第5章 治國之才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292章 哪個弟弟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第286章 《“明”教》第50章 目標:李世民!今天請假,小孩發燒第326章 天爲幕布 地爲戲臺的行爲藝術第159章 我單挑長孫皇后?真的假的?第449章 賣國無門第60章 李世民之死?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16章 一開口就是老和珅了第43章 滿城風雨第270章 三棍打散禮教魂,明爺我是大忠臣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222.第213章 李泰,是你麼?第57章 “此子英果類我啊!”257.第248章 靜坐戰第35章 我太想你進步了第278章 長孫無忌謀反案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第88章 長孫無忌:對!就應該這麼賞他!254.第245章 沒把皇后當深宮婦人,也沒把她當人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336章 戰時經濟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245.第236章 士族門閥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第405章 什麼叫“家天下”啊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第396章 天下的君父第372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265章 李世民炸了第335章 程咬金風評差點被害第346章 我纔剛爆兵,你怎麼就不行了第305章 戰局的思維盲點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167.第167章 父皇,您後背涼不涼?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a>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412章 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第265章 李世民炸了59.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第389章 旱地行舟第131章 你知道一石米多少錢嗎?五百文!第343章 這支軍隊疑似過於謹慎了第51章 父與子共同的對手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35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12章 高句麗!我到平州了,你人呢!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死)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267章 李明:唉,領土太大兵太多,好煩第17章 線索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死)第402章 大明啊,請等一等你的人民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150章 鬧得歡?拉清單。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231.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202.第194章 我哥是李靖
第91章 大唐度使第5章 治國之才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389章 旱地行舟204.第196章 房玄齡:我家少主不可能這麼腦洞大開171.第170章 哦,就你叫武則天?。?/a>第345章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第366章 李二,你的鵝幾在我手上第13章 京兆韋氏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366章 李二,你的鵝幾在我手上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198.第191章 長孫無忌:李明可能得幫,但幫李明不大可能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211.第203章 我去,版本陷阱!第122章 跟著我,把慕容的頭蓋骨當夜壺使第5章 治國之才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292章 哪個弟弟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第286章 《“明”教》第50章 目標:李世民!今天請假,小孩發燒第326章 天爲幕布 地爲戲臺的行爲藝術第159章 我單挑長孫皇后?真的假的?第449章 賣國無門第60章 李世民之死?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16章 一開口就是老和珅了第43章 滿城風雨第270章 三棍打散禮教魂,明爺我是大忠臣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222.第213章 李泰,是你麼?第57章 “此子英果類我?。 ?/a>257.第248章 靜坐戰第35章 我太想你進步了第278章 長孫無忌謀反案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第88章 長孫無忌:對!就應該這麼賞他!254.第245章 沒把皇后當深宮婦人,也沒把她當人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336章 戰時經濟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245.第236章 士族門閥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a>第405章 什麼叫“家天下”啊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第396章 天下的君父第372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265章 李世民炸了第335章 程咬金風評差點被害第346章 我纔剛爆兵,你怎麼就不行了第305章 戰局的思維盲點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167.第167章 父皇,您後背涼不涼?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a>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412章 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第265章 李世民炸了59.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第389章 旱地行舟第131章 你知道一石米多少錢嗎?五百文!第343章 這支軍隊疑似過於謹慎了第51章 父與子共同的對手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35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12章 高句麗!我到平州了,你人呢!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死)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267章 李明:唉,領土太大兵太多,好煩第17章 線索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死)第402章 大明啊,請等一等你的人民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150章 鬧得歡?拉清單。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231.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202.第194章 我哥是李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夏市| 淮安市| 泽普县| 鞍山市| 密山市| 晋江市| 巩留县| 子洲县| 威信县| 崇仁县| 庆安县| 邯郸市| 霍城县| 淅川县| 南平市| 门头沟区| 古蔺县| 星子县| 津南区| 常德市| 香河县| 大埔区| 滕州市| 遵义县| 五寨县| 乐至县| 泾源县| 靖西县| 武山县| 上栗县| 武陟县| 自治县| 南投县| 鄂托克旗| 永城市| 夏邑县| 察哈| 晋中市| 苏州市| 扬州市| 沾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