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

原本像雕塑一樣木訥的乞丐,看著那位蝴蝶一樣的少女,看著她身上昂貴的綢緞和珠寶,立刻活了過來。

男女老少呼啦啦地涌了上來,那渴望的眼神,就像在沙漠遇難之人找到了唯一的綠洲。

“小娘子行行好吧,我已經三天沒有吃飯了。”

“我小女兒餓死了,大兒子也快了,求求您了。”

“我全家都餓死了……”

乞丐還未走到那少女的近前,不知從何處,突然呼啦啦地衝出一羣全副武裝的精兵,組成一道人牆,蠻橫地將男女老少推開。

確保再也沒有髒東西可以驚動尊駕以後,領頭的將領回頭便向那位少女單膝跪地,道:

“屬下護駕來遲,望公主殿下恕罪!”

那位少女——李明的另一個姐姐,晉陽公主李明達——抿了抿嘴脣,到底是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只是輕輕地吩咐一句:

“給他們吃的。”

乞丐們登時感激涕零:

“要到飯了家人們!菩薩保佑您!”

李明達厭惡至極地扭過頭,向著朱雀門加快了腳步。

…………

“明達妹妹!菩薩保佑,幸好你平安無事……”

李明達前腳還沒踏進立政殿,她的皇帝哥哥已經先迎出來了。

“你怎麼又擅自出宮了?而且這次還變本加厲,甩開了左右武衛。你不知道吾有多擔心你嗎?”

李承幹充滿了擔憂和責備。

“不敢讓陛下費心,臣罪該萬死。”

李明達低著頭道歉,不敢直視她的親哥哥。

自從這場戰爭爆發以來,原本就身材纖細的永慶皇帝,這身子骨是一天比一天瘦弱下去。

北方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唉,你這是什麼話……”

看著妹妹這麼消沉的樣子,李承幹也不敢再責備。

“吾沒有怪罪你的意思,只是擔心你的安危。

“你知道的,最近城裡不太平,魚龍混雜……”

李明達低著頭聽著,忽然道:

“陛下有親自出宮巡查長安街頭的情況嗎?”

李承幹輕嘆口氣:

“未曾,國事、戰事每天都堆積如山,哪有這個時間出宮。吾心繫天下,怎麼能只著眼於一城呢?”

李明達回道:

“正是如此。太上皇多次教育臣等,要體恤民情。

“陛下日理萬機,所以臣願成爲陛下的眼睛,替您看看外面真實的樣子。”

李承幹愣了愣,仔細端詳眼前的這位妹妹。

老實說,自從即位以來,他還真沒有單獨和李明達好好聊聊。

在他印象裡,阿兕子還是一位天真爛漫的小姑娘,大家的掌上明珠。

沒想到,彷彿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就突然長成了成熟的晉陽公主了……

“如今的長安城並不魚龍混雜。恰恰相反,天下首善之城快變成一座空城了!”

李明達將親眼所見的蕭條景象,一五一十地都和皇帝哥哥彙報了。

李承幹聽著聽著,眉頭漸漸擰起。

他單知道局勢不容樂觀。

但不知道,局勢竟然已經糜爛到了如此地步。

手下的大臣也沒人告訴他啊。

唉,就當是文臣擔心他的身體,所以善意地選擇隱瞞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吧……李承幹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現在的他已經被外患逼到了極限,沒有這個精力再處理文官集團了。

整個大唐都負擔不起這個代價。

“吾知道了。”李承幹姑且應和著:

“但是,外面終究是危險的,而且一個公主怎麼能像野人一樣隨便出人現眼呢?不合禮數。

“從今天起,你不可擅自離宮。”

李明達可不答應,軟軟地頂了回去:

“臣是陛下的雙眼,雙眼閉上了,陛下如何能得知民間的真實疾苦呢!”

“你……”小妹妹都學會文官那套扯虎皮的敘事手法了,把李承幹都氣樂了。

“不必你多此一舉,朕還沒有那麼閉目塞聽,不至於需要動用一位公主去做一個探子的活兒。”

李明達下意識地嘟起了嘴,不經意地露出了自己“阿兕子”的那一面。

“一切的原因都是這場戰爭。我們爲什麼要自相殘殺……”

聽到這裡,李承乾的臉色冷了下去,生硬地說:

“是‘那廝’挑起的戰爭,讓天下生靈塗炭的罪魁禍首是他,吾只是被動應對而已。

“還是說,你希望他當皇帝,把吾的頭砍了?”

話說得重到這份上,李明達也懵了,不知該如何回答。

“將公主置於險境,此乃守衛的嚴重失職。

“臣以爲,若晉陽公主再次離宮,就將監門衛斬首示衆。”

另一個聲音,平平淡淡地插入了李承乾和李明達之間的對話。

是李治。

“阿兄你……”

晉陽公主氣得滿臉通紅,冷冰冰的樣子再也繃不住了。

雉奴阿兄最壞了,根本猜不透他。阿兄不可能真把無辜的守衛砍了,但阿兄把無辜的守衛砍了是有可能的。

“不過你爲祖宗江山的一片苦心,相信陛下已經心領了。”

李治的表情柔和下來,溫柔地撫摸妹妹的腦袋。

“辛苦你了。你發現的問題,我會輔助陛下處理好的。”

李明達下意識地鼓起了臉頰,躲開山雞哥的手,一板一眼地說:

“男女授受不親,望皇兄注意宮中禮儀。”

鼓著臉頰,哼哼氣氣地走了。

兩位皇兄看著她一扭一扭離去地背影,不約而同地苦笑起來。

“公主本意是好的,只是不懂做事的辦法。是臣沒有當好弟妹的表率,請陛下不要怪她,要責罰就責罰我吧。”

李治說話一如既往的好聽。

李承幹嘆息一聲,微微搖頭,眼睛裡充滿了溫柔和不忍:

“阿兕子天真爛漫,是皇子皇女中最重感情的。

“可是如今……你也知道,父子相攻、兄弟鬩牆。

“也是讓她受煎熬了……”

最敬愛的阿爺和最寵愛的阿弟相攻相殺,而主戰場還是在晉陽,她這個公主的封地!

對一位剛剛踏入花季的少女來說,這未免也太殘酷了。

兄弟二人短暫地沉浸在感慨之中。

“咳咳。”

李治乾咳一聲,向永慶皇帝深深長揖,恢復了君臣之禮:

“臣有要事上奏。”

該說正事了。

皇帝的神情也威嚴起來,低沉地問道:

“皇弟所爲何事?”

“啓稟陛下。”李治頓了頓,鄭重其事地稟告道:

“太上皇陛下多率的我軍健兒,與叛將李靖多率的叛軍主力,在朔州城下爆發了激戰。”

李承乾的呼吸陡然急促起來:

“戰況如何了!”

“還很膠著。”李治微微搖頭:

“太上皇陛下本打算在朔州城下伏擊敵軍,卻被詭計多端的李靖識破,提前退卻。

“我軍奮勇追擊,雙方短兵相接,勝負還難分。”

李承幹滿臉焦急,喃喃自語:

“好不容易抓住,不能放跑了他們啊!”

國家現在這幅鳥樣子,他自己也知道是茍不久了。

要想翻身,還是得靠老爹在戰場上一波梭哈,幹掉大明的八萬主力。

贏了還能接著茍,說不定還能混到翻盤,輸了直接完蛋!

“我軍還有多少部隊可供動用?全部向山西支援!”李承乾的焦急之色溢於言表,急吼吼地發佈敕旨。

既然要賭國運,那就賭個大的,把籌碼全部押上去!

李治卻是搖頭:

“回陛下,在關中、中原的部隊,能調動的野戰軍已經都支援上去了。”

李承幹對弟弟的回答表示質疑:

“可當地還有好些衛戍部隊呢,後方收攏起來,應該還能有個十幾二十萬吧?

“他們不上,難道就坐在老家乾瞪眼?”

對於皇兄的離譜要求,李治也無奈了:

“陛下您也是知道的,衛戍部隊訓練不足,沒有野戰能力。

“上了戰場不但沒有用處,友軍還得照看著他們,萬一接敵崩潰了還會帶崩整條戰線,拖累整個戰爭進程……”

“他們至少可以鞏固後方戰線!前線多一個算一個!”李承乾的聲調越來越高:

“還有江淮、湖廣、巴蜀、嶺南的野戰部隊,他們也別坐在大後方幹看著了。全部往戰場調過來啊……咳咳咳!”

李承幹說到激動處,忍不住劇烈咳嗽起來。

對於皇兄近乎歇斯底里的要求,李治其實也能理解。

毫不誇張地說,大唐一朝、祖宗江山、乃至他們自己的項上人頭,都繫於這場千里之外的大戰。

能多一點人,就能多一點勝利的概率,這是很樸素的想法。

但是,戰爭不是簡單的加減法遊戲。

“這就是臣要向陛下稟告的第二件事。”李治沉穩地說道:

“前方的補給已經接近告罄。”

“補給”兩個字像針一樣,扎得李承幹一陣頭疼,讓他冷靜了不少。

“我朝豪門士族心繫國家危亡,不是慷慨解囊了嗎?怎麼還是不夠錢?”

他低沉地問道。

李治頓了頓,長出一口濁氣。

“戰爭是個無底洞,何況現在我軍大規模機動,離開了位於晉陽的大本營,在敵軍控制的朔州進行激烈的戰鬥,消耗相比原地駐紮更是成倍增加。

“募捐的這些錢如杯水車薪,還不夠前線幾天的消耗。”

李承乾眼神一厲:

“他們不願共赴國難,不願捐錢,那就向他們強行徵收!”

別管什麼統治基礎動不動搖,只要能打贏這場仗,他也可以談,他也可以堅定反封建。

李治只是搖頭:

“關中大批農民、佃農逃難,只怕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

嘖,榨不出油水了嘛……李承乾擦擦牙花。

“那就向南方攤派。他們的百姓,他們的士族,怎麼能置身事外呢!”

李治趕緊阻止陛下大膽的想法:

“李靖在南方有著深厚的根基,陛下,別官逼民反呀!”

皇太弟可是深刻領教過南方蠻子的“非暴力不合作”的,所以對待當地問題相當謹慎。

經漢末三國、魏晉南北朝幾百年,淮水的南岸和北方分離太久了,捏合在一起才十幾年。

人家還留著大唐的招牌、正常給長安納稅,已經給你面子了,別蹬鼻子上臉。

如果南方士族真宣佈光榮中立,對北方兩虎爭霸持觀望態度,甚至直接跳船、宣佈造反,長安的朝廷又能如之奈何?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來就是和朕說這些的?”

李承幹被殘酷的現實連扇耳光,整個人又消沉了下去。

李治低下了頭:

“非也,是太上皇陛下來信,催促軍糧補給。”

消沉的李承幹也是冷靜的李承幹,他注意到了對方的潛臺詞。

“父皇只要軍糧,不要增援?”

李治頓了頓,答:

“未曾提及。”

李承幹嘴角一抖:

“那看來是朕多慮了……速速按需撥付吧。”

全程欣賞老哥破防失態的某位腹黑小李,決定再給我見猶憐的老哥補一刀:

“這又回到剛纔的問題了。關中缺糧,南方不願爲國分憂。”

李承幹快把嘴脣咬破了:

“有多少送多少!關中乃天府之國,中原更是自古富庶之地,難道連一粒米也騰不出來了?”

這是不可能的,這場缺糧就透著詭異。

說個地獄點的,這個年紀的大唐人都是見多識廣了,誰還沒有經歷過饑荒時代?

根據經驗,在官府糧食耗盡以前,民間早就大片大片地開始餓死人了。

然而這次是個例外,並沒有傳來哪個地方“歲大飢人相食”,關中還算平穩地度過了貞觀的最後一個冬天。

問題來了,民間並沒有“那麼”缺糧,那糧食去哪裡了,怎麼官府一點也搜刮不上來?

“糧食都被大明的奸商買去了。”

李治沮喪地回答

“他們自己國內不使銅錢,所以有充足的良錢,高價採購糧食布匹等基礎物資。百姓短視逐利,在金錢的誘惑下,配合外敵掏空國家。”

大明奸商……這個答案讓李承幹絕望了。

唐、明爭霸是場全方位的戰爭,經濟戰當然也是play的一環。

只不過面對李明左凱恩斯、右哈耶克的攻勢,整個大唐——包括李世民本人——只有被動招架的份。

長安朝廷當然宣佈中斷對大明的一切商貿活動。

但是宣佈歸宣佈,糧食是老百姓種出來的,朝廷管得住他們把糧食賣給誰嗎?

朝廷連眼皮子底下的花花草草被盜挖走了,都管不住啊!

大明破局的辦法很古老也很簡單,就是走私。

海量的糧食通過形同虛設的關卡,運出了關中,直接導致大唐後方空虛,前線吃緊。

軍隊開銷雖大,但和哈耶克無形的大手比起來,那還是相形見絀的。

“也就是說,你來是告訴朕,父皇正在前線爲了國家存亡而戰,而我們在後面既不能出人也不能出糧,除了在感業寺日夜祈禱,別無他法?”

李承幹咬牙切齒,眼睛有血絲。

爲什麼是感業寺……李治壓下心中無關緊要的疑問,壓低聲音道:

“臣還有一計,可以在短期內籌措到一筆軍費。”

就知道你小子愛賣關子……李承幹神情稍鬆。

“賢弟有何妙招?不要藏私,快快告知罷!”

李治深深看了一眼皇兄,卻吞吞吐吐了起來。

“只是,此計策充滿爭議,在朝堂上貿然提出,必然掀起軒然大波,需要皇兄首肯。”

李承幹愈發猴急了:

“只要能解決前線缺糧的燃眉之急,其他都好說!”

李治頓了頓,這才一字一句地說出了那四個字。

“賣官鬻爵。”

第1章 逆子!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413章 殺人以刃與政第65章 小“兜”子第43章 滿城風雨第159章 我單挑長孫皇后?真的假的?191.第185章 不是李二,大唐這回真的藥丸了第154章 該回到我忠實的長安了第457章 榮譽大明人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260章 李世民最擔心的情況第275章 治理草原可能輕鬆,但輕鬆治理草原不太可能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224.第215章 關門,放來俊臣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第374章 平州一日遊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第326章 天爲幕布 地爲戲臺的行爲藝術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334章 父類子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第387章 就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第108章 齊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131章 你知道一石米多少錢嗎?五百文!第4章 沒想到狄仁傑你濃眉大眼第424章 東瀛碩鼠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第316章 “臥槽,大明好強!”“我去,大唐好猛!”第345章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第412章 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第267章 李明:唉,領土太大兵太多,好煩217.第208章 原來你纔是內鬼?!256.第247章 我也是有靠山的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第358章 誰在呼叫艦隊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147章 我向李二妥協了,我裝的第408章 君臣就是要齊齊整整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371章 父愛如山崩第91章 大唐度使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172.今天還是一更吧,寫不了一點,抱歉諸位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246.第237章 八王之亂231.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254.第245章 沒把皇后當深宮婦人,也沒把她當人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362章 學會哥的運營第89章 分封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第130章 老房:這個家沒我得散第137章 我趕時間,你倆一起上吧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181.第178章 這只是意外,皇兄們千萬不要多想第442章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第82章 李世民,老子來啦!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第138章 李明:有我這個家得散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385章 啊臥槽李明怎麼這麼壞啊第113章 釣魚執法172.今天還是一更吧,寫不了一點,抱歉諸位第154章 該回到我忠實的長安了第318章 感謝大自然的饋贈第292章 哪個弟弟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335章 程咬金風評差點被害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197.第190章 大撒幣的藝術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305章 戰局的思維盲點第126章 朕的好大兒反了?!第254章 長孫無忌:沒有,我絕沒有跑路遼東的想法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第367章 浩浩天下大勢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11章 大人的世界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第41章 學新聞學的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國,誰贊成誰反對?第433章 終極侮辱第105章 “都是假的,李明根本不受寵”第97章 讓朕考考你的禦下之術第129章 臣請討伐李明第16章 一開口就是老和珅了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
第1章 逆子!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413章 殺人以刃與政第65章 小“兜”子第43章 滿城風雨第159章 我單挑長孫皇后?真的假的?191.第185章 不是李二,大唐這回真的藥丸了第154章 該回到我忠實的長安了第457章 榮譽大明人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260章 李世民最擔心的情況第275章 治理草原可能輕鬆,但輕鬆治理草原不太可能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224.第215章 關門,放來俊臣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第374章 平州一日遊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第326章 天爲幕布 地爲戲臺的行爲藝術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334章 父類子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第387章 就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第108章 齊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131章 你知道一石米多少錢嗎?五百文!第4章 沒想到狄仁傑你濃眉大眼第424章 東瀛碩鼠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第316章 “臥槽,大明好強!”“我去,大唐好猛!”第345章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第412章 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第267章 李明:唉,領土太大兵太多,好煩217.第208章 原來你纔是內鬼?!256.第247章 我也是有靠山的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第358章 誰在呼叫艦隊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147章 我向李二妥協了,我裝的第408章 君臣就是要齊齊整整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371章 父愛如山崩第91章 大唐度使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172.今天還是一更吧,寫不了一點,抱歉諸位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246.第237章 八王之亂231.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254.第245章 沒把皇后當深宮婦人,也沒把她當人第48章 最有效的雞血是加工資第362章 學會哥的運營第89章 分封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第130章 老房:這個家沒我得散第137章 我趕時間,你倆一起上吧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181.第178章 這只是意外,皇兄們千萬不要多想第442章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第82章 李世民,老子來啦!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第138章 李明:有我這個家得散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385章 啊臥槽李明怎麼這麼壞啊第113章 釣魚執法172.今天還是一更吧,寫不了一點,抱歉諸位第154章 該回到我忠實的長安了第318章 感謝大自然的饋贈第292章 哪個弟弟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335章 程咬金風評差點被害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197.第190章 大撒幣的藝術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305章 戰局的思維盲點第126章 朕的好大兒反了?!第254章 長孫無忌:沒有,我絕沒有跑路遼東的想法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第367章 浩浩天下大勢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11章 大人的世界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第41章 學新聞學的208.第200章 朕讓李明監國,誰贊成誰反對?第433章 終極侮辱第105章 “都是假的,李明根本不受寵”第97章 讓朕考考你的禦下之術第129章 臣請討伐李明第16章 一開口就是老和珅了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丘县| 武平县| 霍城县| 昆山市| 宁安市| 邯郸市| 钦州市| 舟山市| 大英县| 天台县| 连江县| 阿克陶县| 攀枝花市| 二连浩特市| 华容县| 金沙县| 涿鹿县| 调兵山市| 白朗县| 隆回县| 罗江县| 阿坝县| 元朗区| 吉木萨尔县| 普定县| 华宁县| 昭苏县| 工布江达县| 泾川县| 阿拉尔市| 定边县| 台南市| 四川省| 惠州市| 都江堰市| 庆元县| 砀山县| 集安市| 汝阳县| 濉溪县|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