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

山西的這場仗,都逼得李承幹、李治二人動起了歪腦筋,向豪族強行“化緣”了。

而豪族大家居然也願意傾囊相助,主動掏錢來補軍費的窟窿。

這說明,國家財政已經惡化到了相當的程度,利用常規的財稅手段已經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軍費,必須使出盤外招了。

光是讓前線的士兵不餓死,大唐上下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戰爭對國家的負擔,可見一斑。

李世民自己既打過仗,也治過國。

他當然知道,目前在山西之戰的花費,已經足以讓大唐全國上下都繃緊了弦。

大郎和九郎能想辦法補齊軍費,實在是辛苦他們了。

可是,李世民也沒辦法呀。

這錢必須花,因爲這仗必須打,必須得打贏。

因爲山西如果丟了,大唐失去的就不僅僅是一塊富饒的糧食產地、農牧產區。

更會失去一道重要的戰略屏障。

只要山西落在大明的手裡,唐朝的核心——關中地區,就得時刻俯仰大明鼻息。

整場戰爭就不用打了。

大明只要哪天高興,隨時都能入關。

李明在太行山打個噴嚏,李承幹就得抖三抖。。

“孃的,李明那廝到底打算在這山裡窩多久啊?還是說,那小子打算……”

李世民忍不住罵娘起來。

實話實說,山西之戰的規模和持續時間,不但讓將士們始料未及,也出乎了李世民本人的意料。

幷州之戰打得太漂亮了,讓唐軍產生了自己所向披靡、明軍不過如此的錯覺,能快刀斬亂麻地收復山西。

而李世民則以爲,李靖會像上次的中原之戰那樣,消極避戰退守河北,雙方繼續燃燒國力對峙來著……

“看來,那小子打算在這裡,在山西,把‘這事兒’給徹底解決了啊。”

李世民冷靜了下來,摸著下巴自言自語。

必須承認,李明把決戰的戰場設在山西,眼光非常精準,用心也足夠歹毒。

山西的山地地形錯綜複雜,不但十分有利於明軍發揮山地戰的優勢。

而且還能最大程度地消耗唐軍的後勤——

在山裡運輸輜重需要人背騾馱,損耗花費可比在中原大平原推個小推車要巨大多了。

雖然高昂的後勤成本對明軍也是同樣如此。

但是大明血厚,耗得起啊!

明軍都不需要在戰場上取得什麼決定性的優勢。

只要戰線能繼續僵持在山西一帶,兩邊比拼燒血,就能把大唐的財政給活活拖垮。

超級耐耗王李明能輕鬆把他爹給耗死。

可是山西這塊地,唐軍不守還不行。

對大唐來說,丟了山西這個命門就等於輸了一大半。

“李明那小子,大戰略一直都是可以的。”

李世民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

人家明擺著用強大的國力碾壓,陽謀無解!

嗎?

“還是有辦法的。”

李世民放下李承乾的手信,緊了緊身上的皮襖,抖擻起精神。

那個辦法就是,速戰速決。

一波打穿李靖的軍隊,逼李明簽訂城下之盟,達成暫時休戰。

是的,在經歷了幾個月的戰事發展以後,李世民已經不奢望能全殲明軍主力,徹底扭轉戰局、反敗爲勝了——

在寬闊的中原都包不了明軍的餃子,在複雜的山林地帶更不可能。

能靠短期戰術擊退明軍的戰略進攻,爲大唐贏得片刻的喘息時機,便已經殊爲不易。

“戰場瞬息萬變,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我方不是沒有勝機。”

李世民扶著扶手,利索地撐起自己的身子。

“那兩個孩子已經做到了他們能做到的一切,接下來該看我了。可不能讓他們的努力付諸東流啊。”

他躊躇滿志地走出書房,望著遠方白雪皚皚的羣山。

“戰略決戰,當此時,當此地也!”

…………

“全線撤退?!退守晉陽?!”

在稍後的軍事會議上,阿史那社爾驚訝得脫口而出,幾乎原地蹦了起來。

就在剛纔,太上皇李世民把大傢伙都召集過來,說什麼“戰略決戰賭國運”,什麼“皇國興廢在此一舉”,把大家挑逗得熱血沸騰。

結果下一句就是,全軍向後前進,虎踞晉陽城!

郭孝恪、程知節……等等一大票唐軍一線將領也甚是不解。

“我軍並沒有在戰事中吃虧啊,憑什麼撤退?”

“是啊,我和侯君集打得有來有回。”

“何止有來有回,待末將和侯賊再戰三百回合,末將必斬下他的狗頭,獻於陛下帳下!”

就在衆將七嘴八舌之時,李世績冷哼一聲:

“爾等凡夫俗子,豈能揣測陛下聖意?

“與人殊死搏鬥之前,當收攏五指,方能使出全力一擊。

“戰爭亦如此。像你們這樣四處開花,哪裡纔是主攻的方向?”

大總管一言,讓衆人安靜了下來。

李世民朝他滿意地點點頭:

“知吾者,英國公也。”

被領導當衆表揚,李世績卻一點也沒有喜色,表情嚴肅。

山西戰役以來,他一直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因爲在被老李家父子輪流拷打以後,李世績便深刻吸取了教訓,開始從國家戰略的角度看待當下的戰局了。

只能說,無知是福。站得高雖然看得遠,但是煩惱也越來越多了。

他開始意識到,現在的大唐國力已經快支撐不住這場戰爭了。

唐軍哪還有餘力往前莽啊,能把戰線穩定在晉陽一線就已經竭盡全力了。

所以,當陛下今天提出要戰略決戰的時候,李世績便意識到,國力已經蹦到了極限,戰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陛下甚至還用到了“賭”。這個“賭”字啊很不好聽,說明後方的真實情況可能比自己預想的還要糟糕得多。

“後撤的只是大部隊,不是讓你們一個個都閒著,更不是讓對面也都閒著。”

李世民嘴角一勾,遙指著太行山、呂梁山和汾河流域的各個關鍵節點,壓低聲音道:

“你們各帶一支幾百人規模的精銳,去這些後勤關節多轉轉,給我們的老朋友李靖找點活兒乾乾,別讓他無事可做。”

衆將立刻湊到桌子邊,恨不得把眼睛貼在地圖上。

什麼也沒有發現,茂密山林中平平無奇的幾個點位而已。

“不是這張。李世績。”李世民揮了揮手。

李世績便親自客串起了秘書,將一張又一張各地區的詳細地形圖取出,在地上鋪開,展開了一副極其巨大、極其詳盡的北山西地形圖。

大家這纔看見,李世民陛下所遙指的那些點位,都處於明軍一側的後方,而且個個位置刁鑽。

基本都位於兩山之間的夾縫處,一條相對平坦的山谷從中穿過,在這個夾縫處急劇收窄,就像口袋的袋口一樣。

衆將互視一眼,露出了壞壞的笑容。

這場仗對明軍的消耗同樣巨大,而這些山間谷地,幾乎必定是明軍輸送後勤物資的要道。

而陛下所指的地點,簡直是天然的伏擊場——

易於隱蔽,居高臨下。

不但能俯瞰整個袋口,而且能最大程度地對集中的敵人造成破壞,伏擊方得手以後還可以從容撤退。

這些後世留名的名將們發現,自己就算提著燈也很難發現的完美蹲坑點,陛下半躺在龍榻上不看圖,就能一個個全部隔空精準地指出來。

這是何等變態的作戰指揮能力啊。

天策上將還是那位天策上將啊,寶刀未老。

“蠢貨,光看地圖能看出個蛋?得要先動腦筋,然後偵查,偵查,再偵查!

“難道像你們一樣,在山裡面一鑽就是幾個月,結果兩眼一抹黑,整天只知道悶頭和對面互毆嗎?”

李世民笑罵道:

“這幾個月的偵查結果,已經發給你們了。朕能預祝各位成功嗎?”

“必不辱命!”諸將齊聲回答。

有天策上將這個主心骨,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又有何懼?

…………

幷州之北,崞縣。

這座山西代州下轄的小縣城,是與唐軍對峙的最前線,雲集著大明的絕對主力部隊。

包括李靖在內的大明一衆驍將,以及李明在平定遼東時親手帶出來的赤巾軍,都在此安營紮寨。

儼然成爲了明軍的前敵指揮中心。

“陽曲縣的唐軍全部撤出了?”

主帥營帳中,李靖讀著斥候送來的最新情報,眉毛擰成了川字。

陽曲縣在晉陽之北,是幷州最靠北的下轄縣,也是唐軍陣營的最前沿。

“在這個關鍵當口,他們主動把前沿陣地讓了出來……

“君集,道宗,定方仁貴,你們怎麼看?”

大明的老中青三代軍事精英看了看主帥的臉,心中同時升起一股吐槽的慾望。

如今的李靖已經今非昔比了(物理)。

經過幾個月的戰鬥,高強度的腦力勞動讓他一瘦再瘦,從最開始圓滾滾胖乎乎的萌老頭,變成了面部線條分明的硬朗老帥哥。

簡直是刻板印象裡的老將形象。

如果現在走在平州大街上,李明陛下絕對認不出自己的武裝力量總帥……

“咳咳。”

李道宗最先回過神來,乾咳一聲進言道:

“這應該是敵方誘敵深入的把戲,不必理會。”

這是教科書級別的標準答案,其他人紛紛點頭附和。

侯君集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恐怕是對面後勤不濟,國力不足,不得不收縮戰線。

“別忘了,拖垮對面而不是直接在戰場上打垮他們,是李明陛下定下的總戰略。

“我們應該趁勢佔領陽曲,晉陽便唾手可得。”

這說的也沒有毛病,其他人也紛紛點頭附和。

問題這不就來了。

是唐軍誘敵深入主動回退,還是後勤不足被迫後撤,到底哪個纔是真相?

大家的目光同時轉向了李靖。

這就是該主帥拿主意的時候了。

李靖轉向侯君集,道:

“君集所言有理。根據唐軍後勤運力和每日消耗測算,他們的糧草裝備應該已經到了接近枯竭的地步。”

打仗不要我覺得,不是純憑感覺,事事都要經過數據計算的。

而李靖就深諳此道。

這也是他腦力消耗特別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侯君集嘴角一提,又立刻熨平,裝作不出所料的樣子。

“所以,按江夏王的意見,全軍按兵不動。”

李靖又望向了李道宗。

“嗯……嗯?!”

侯君集被領導的九十度急轉彎給扭折了腰。

不僅是他,其他人——包括李道宗自己——也對李靖的最終決策感到不解。

根據侯君集的前提得出李道宗的結論,博採衆長了屬於是。

既然唐軍後勤困難,爲什麼不乘勝追擊?

“陽曲縣是通往晉陽的戰略要地,得之,晉陽在望,山西在望,關中也在望。”

侯君集立即起身作揖道,語氣很是強硬:

“望主帥三思!”

李靖沒有和他討論陽泉一城一地之得失的問題,而是反問:

“在窮途末路之前,是安安靜靜地自我敗亡呢,還是狗急跳牆,做最後一搏?”

衆人的面色皆是一沉。

“李衛公,您的意思是……”

李靖沉著地下令:

“各部堅壁清野,嚴防死守不得擅自出城,以防敵軍垂死反撲……”

話音未落,營房的大門被猛地推開。

來者的身份讓所有人心中一緊。

是傳令兵。

一個小兵敢能不顧場合地闖將進來,就說明……

“急報!後勤遇襲!”

傳令帶來了最糟糕的消息。

外行看戰術內行看後勤。

在冰天雪地的山地打持久戰,後方後勤甚至比前方戰事更能決定戰爭的勝敗。

“說清楚點,哪條後勤線路遭襲?”侯君集暴喝道。

傳令對答:

“幾乎所有!”

衆將聞言色變。

薛仁貴更是被迫回想起了第一次中原戰役時令他不堪回首的往事,身體忍不住顫抖起來。

“大戰之前先斷糧草,果然是他的慣用手段啊……”

李道宗的震驚不亞於他:

“爲了防止唐軍包抄糧道,我們特意在山間安排了這麼多後勤線路,都遭到了襲擊?”

“該說,不愧是天策上將麼?”

諸將竊竊私語,都感到頭皮發麻。

李世民就像一座大山,光是在對面鎮著,就能形成無形的威懾,讓敵手感到莫名巨大的壓力。

說話聲漸漸小了下去,衆將的目光又重新投回到了自家主帥的身上。

大家的眼神彷彿在說:

接下來該怎麼辦?

“怎麼辦?一切照舊,堅壁清野,嚴防死守。”

李靖的眉頭連動都不帶動的,平靜如水。

“看誰耗得過誰。”

說著,他揹著手望向了窗外。

院子裡滿滿當當的,一麻袋一麻袋的糧食堆積如山,連路都很難走,士兵們正在加急搭建雨棚。

至於崞縣的府庫倉儲、空閒的院落民居、乃至於有個頂的簡陋小屋,更是早已被事先囤積的糧食給爆滿了。

誰和天策上將打仗不先備足糧草啊?

第14章 臣懇請輔佐李明殿下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245.第236章 士族門閥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286章 《“明”教》第295章 運營也不如,操作也不如,怎麼打?179.第176章 李二: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後宮和諧,朕心甚慰第351章 老登!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96章 你們都是我的翅膀第274章 承乾,你其實不懂突厥第12章 玄齡之怒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第354章 這位刺史閣下,您也不希望揚州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吧第440章 那廝,明哥,神皇陛下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169.第169章 全唐肅反委員會第28章 上馬!你老子帶你裝逼!第28章 上馬!你老子帶你裝逼!第429章 君臣的雙向奔赴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233.第224章 蘇定方:我太難了第121章 這位姐,你也不想救錯人被發現吧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179.第176章 李二: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後宮和諧,朕心甚慰第33章 名偵探狄仁傑257.第248章 靜坐戰第447章 華夏知名物質文化遺產第283章 大“明”王朝第2章 這就是我的逃跑路線第372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459章 戰爭的最後一點掃尾工作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89章 分封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第350章 兵敗就如山倒第296章 這把父子局第117章 遼東只能有一個話事人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370章 父子局的前奏第427章 羣衆裡面有壞人哪!第36章 疑點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24章 封王,封個屁!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445章 天降正義!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第455章 永久性無害化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第420章 能當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7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1章 逆子!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406章 又舊又新的治國之法第132章 南下!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沒死)218.第209章 李治:我很理智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267章 李明:唉,領土太大兵太多,好煩第433章 終極侮辱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316章 “臥槽,大明好強!”“我去,大唐好猛!”第457章 榮譽大明人第445章 天降正義!第5章 治國之才第344章 臥龍大戰鳳雛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第4章 沒想到狄仁傑你濃眉大眼第418章 外鬆內緊,外鬆內緊第403章 風雲既變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332章 還得是薛萬徹第419章 海的那一邊,還有一個島國第274章 承乾,你其實不懂突厥第22章 我不同意這樁婚事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217.第208章 原來你纔是內鬼?!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257.第248章 靜坐戰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50章 目標:李世民!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
第14章 臣懇請輔佐李明殿下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245.第236章 士族門閥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286章 《“明”教》第295章 運營也不如,操作也不如,怎麼打?179.第176章 李二: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後宮和諧,朕心甚慰第351章 老登!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96章 你們都是我的翅膀第274章 承乾,你其實不懂突厥第12章 玄齡之怒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第354章 這位刺史閣下,您也不希望揚州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吧第440章 那廝,明哥,神皇陛下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169.第169章 全唐肅反委員會第28章 上馬!你老子帶你裝逼!第28章 上馬!你老子帶你裝逼!第429章 君臣的雙向奔赴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233.第224章 蘇定方:我太難了第121章 這位姐,你也不想救錯人被發現吧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179.第176章 李二: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後宮和諧,朕心甚慰第33章 名偵探狄仁傑257.第248章 靜坐戰第447章 華夏知名物質文化遺產第283章 大“明”王朝第2章 這就是我的逃跑路線第372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459章 戰爭的最後一點掃尾工作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89章 分封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第350章 兵敗就如山倒第296章 這把父子局第117章 遼東只能有一個話事人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370章 父子局的前奏第427章 羣衆裡面有壞人哪!第36章 疑點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24章 封王,封個屁!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445章 天降正義!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第455章 永久性無害化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第420章 能當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7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1章 逆子!第364章 好巧啊,老大,老九第406章 又舊又新的治國之法第132章 南下!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沒死)218.第209章 李治:我很理智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267章 李明:唉,領土太大兵太多,好煩第433章 終極侮辱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316章 “臥槽,大明好強!”“我去,大唐好猛!”第457章 榮譽大明人第445章 天降正義!第5章 治國之才第344章 臥龍大戰鳳雛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第4章 沒想到狄仁傑你濃眉大眼第418章 外鬆內緊,外鬆內緊第403章 風雲既變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332章 還得是薛萬徹第419章 海的那一邊,還有一個島國第274章 承乾,你其實不懂突厥第22章 我不同意這樁婚事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225.第216章 壞了,李二陛下好像有危險217.第208章 原來你纔是內鬼?!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257.第248章 靜坐戰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50章 目標:李世民!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义市| 昌吉市| 沾益县| 洪雅县| 青龙| 新竹县| 称多县| 蒲城县| 广水市| 怀远县| 扎鲁特旗| 司法| 米脂县| 邹城市| 梨树县| 眉山市| 化隆| 肥城市| 泸溪县| 长岭县| 炎陵县| 宕昌县| 武城县| 渝北区| 科尔| 乌兰浩特市| 甘泉县| 唐山市| 石楼县| 呼玛县| 九寨沟县| 谢通门县| 香河县| 勃利县| 台中市| 昌平区| 盖州市| 通化市| 双鸭山市| 东港市| 乌兰察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