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9章 海的那一邊,還有一個島國

李明長出一口氣。

雖然還不能算鐵證如山,但是狄仁傑如今掌握的證據,也足夠把那個百濟來的幫廚給提溜過來“協助調查”了。

“問題是,你怎麼證明百濟國與此事件有關?”

李明沒有忘記這個前提。

說實話,兇手是誰是此案最無關緊要的部分。

因爲在這種級別的政治暗殺中,那傢伙幾乎肯定是幕後黑手推出來的棄子。

抓住棄子的唯一價值,就是順藤摸瓜,找到隱藏在後面的大壞蛋。

不過,對方既然是大壞蛋,那一定會把壞貫徹到底。

說不定那位放火的幫廚已經……

“是不是已經身中八刀,被迫自殺了?”李明半是調侃地問。

狄仁傑搖搖頭:“哦,那倒沒有。”

沒有就好……“那人抓住了嗎?”李明問。

狄仁傑還是搖頭:

“沒有。我們剛查出兇手的身份,正要請他協助調查。

“結果發現那幫廚已經幾天沒有來上工了。

“到他家才發現,他已經上吊自盡了。”

李明一愣:“這和我說的有什麼區別,這不還是被滅口了嗎?”

狄仁傑不解地搖搖頭:“不一樣啊,他是上吊的,不是背後中八刀啊。”

“你要抓住重點……唉算了。”李明不和他繼續槓了,把話題再拉扯回來。

“現在人已經被滅口了,證據鏈到他那裡也已經斷了。

“該怎麼證明你的論斷?怎麼證明那個幫廚背後的黑手,就是百濟國?”

縱火犯的國籍出身並不能說明什麼。

大明的民族可太豐富了,大家混居在一起,可沒有規定百濟人必須給百濟打工,突厥人必須給突厥賣命啊。

境內外第三方敵對勢力——比如中樞的大臣、地方的士族,或者突厥餘孽、真臘等敵國蠻酋——也不是不可能買兇殺人。

只是恰好買到一個祖籍百濟的小角色而已。

“有的陛下,有的。”

狄仁傑又拎出了第三份材料。

“這是上個月,百濟國使者前來朝覲進貢時的記錄。

“根據記錄,使者曾在路上偶遇了這名幫廚,當時幫廚正外出採購菜蔬。

“兩人擦肩而過,交談了幾句。但是因爲距離遠,跟蹤人員沒能聽清楚,可惜。”

狄仁傑嘆了口氣,繼續道:

“國務衙門所食用的菜蔬,都是由南城外的特定菜園供應,但當時兩人卻是在西門外偶遇的。

“這說明,這很有可能是一次事先約定的接頭。

“我大膽猜測,就是在那次接頭之中,可能雙方就定下了縱火的陰謀。”

李明沉思了一會兒,點頭表示同意:

“確實,雖然不知道兩人說了些什麼,但那次邂逅本身確實值得懷疑。”

外國使者單獨密會本國百姓,這多少有點不把自己當外人了。

“那名幫廚,是什麼來歷?”李明最後問道。

這次狄仁傑沒有再查閱資料了,不加遲疑地回答道:

“生在百濟和原高句麗的邊疆地區,當年百濟與新羅兩國戰事綿綿,他隨家人定居在了高句麗,直到我們佔領了平壤城。”

能進入國務衙門的,做好背景調查工作是基本的基本。

“但是現在看來,那人的逃難並不單純,可能一開始就是百濟打入高句麗的細作。”

狄仁傑推測道。

李明聳聳肩:

“反正現在人都已經死了,糾結於他的身份並沒有多大意義。

“還是去問問百濟,那羣東夷到底是幾個意思。”

他的語氣十分平和,聽不出明顯的喜怒哀樂。

卻聽得狄仁傑不由得打了一個冷顫。

這是殺意啊……

不過這種寒徹骨髓的寒意並沒有持續太久。

很快,李明又恢復了原本的氣場,拍拍手下愛將的肩膀。

“不管怎麼說。你這麼快就將案件查出了眉目,是大功一件啊!”

這次將案件全權委託狄仁傑辦理,也是對他能力的一次考校。

可以說,小老弟的表現完全沒有讓他失望。

不但案情查出了重要線索,而且還順便整肅了一下京中的官場紀律。

更爲重要的是,小老弟在辦案過程中,已經初步展現出了一位優秀宰相所應該具有的能力——

思路清晰,思維縝密,而且不惟上、不惟書,只惟實。

在“我心中只有陛下一個太陽”的狂熱大明,這種特質可以說是難能可貴了。

這種能跟自己一輩子的良臣,是要好好栽培一下的。

就像對房遺則、長孫延那樣的“栽培”。

“你能力出衆,此案若能破獲,你是首功。

“只是有一點不足——你應該對自己再更自信一些,便更好了。”

說著,李明勉勵地給了狄仁傑的肩膀一記小拳拳。

可憐的狄仁傑被嚇得虎軀一震。

在結束工作彙報以後,他就又回到了之前的那種狀態,整個人都快縮成了一團,唯唯諾諾地嘀咕著:

“不不不……全是陛下的功勞,我只是做了些微不足道的文書工作……”

“哎呀你怎麼那麼客氣,哈哈哈~”李明大笑著,拍拍小老弟。

小老弟嚇得不敢隨便吭氣了。

他真的不是在客氣。

看似這案子是狄仁傑在查的。

但是他做的工作,雖然繁瑣,但其實並沒有多大難度——

就是多問人、多查資料,然後把問出來的結果彙總而已。

可以說是一種另類的“查監控”。

狄仁傑所需要的一切信息,都被陛下的官僚系統給在暗中記錄了下來。

一個個體在什麼時候、在哪裡、做了什麼,只要願意,總是能查出來的。

一切留痕,這是何等嚴密的監視!

而更可怕的是,這種密不透風的監視並不依賴於具體某一人的作用。

一切的運作都是成體系化,一切都有法可依。

如此嚴整的特務統治體系,甚至讓他這個特務頭子都感到不寒而慄!

難以想象,難以想象。

陛下對這個國家的掌控力,真是達到了難以想象的恐怖程度!

這是真的將大明這個國家,給打造成了一架巨大的機械啊!

之前,狄仁傑一門心思撲在查案上,所以覺得這套監視體系還挺方便的。

而現在,後勁兒上來了。

他慢慢體會到了這套統治制度的威力,越想越怕,越想越怕……

“你怎麼了?”

李明輕輕拍了拍狄仁傑。

小狄如夢初醒,渾身一激靈。

這才發現,汗水已經打溼了衣衫。

“陛陛陛……”和大獨裁者發生了肢體接觸,狄仁傑說都不會話了。

自己做過什麼、說過什麼,甚至想過什麼……其實李明陛下完全查得到!

他在陛下面前,完全是透明人一般,毫無秘密可言!

想到這裡,狄仁傑真正感到了恐懼。

通過這起案件,他恍然意識到了李明陛下的真正可怕之處——

深不可測。

表面上一副笑呵呵的模樣,實際上,他什麼都知道,這個國家的風吹草動都瞞不過他……

“你……你身體不舒服嗎?”

眼看小夥伴忽然像打擺子一樣發起抖來,李明都慌了起來。

靠,別啊,不要我想重用誰,誰就變成病秧子藥罐子呀!

“不是,我……臣……”狄仁傑大汗淋漓。

越想鎮定下來,就越慌神。

“你工作太累了,要不還是先回去休息幾天吧。”李明擔憂地說。狄仁傑如蒙大赦,渾渾噩噩地打個喏,一溜煙跑了。

“嘶……哎?”

看著動若脫兔的小老弟,李明納悶地撓了撓頭皮。

看樣子,狄仁傑的身體好像還挺不錯的?

可是讓他別太緊張,怎麼他好像反而越來越慌了……

“不過不管了。

“如果真能做實這事兒是境外勢力,那倒還好辦了……”

李明緊繃的臉色鬆弛了下來。

使者在外,代表的就是國家意志。

如果搞事的是外敵。

如果想射日的不是大明內部的勢力。

那問題就好辦了。

如今的大明,已經是天下無敵了。

能讓這個偉大帝國完蛋的力量,只有內因。

官僚集團的腐化、地主階級的反撲、地獄矛盾的爆發……

都有可能給這個雜糅大帝國的心臟來上一刀。

李明當上天下共主,滿打滿算都還沒幾天。

就算從他大明稱帝算起,也就一年吧?

如果這一年的德政,換來的是內部敵對勢力的刺殺。

那就說明,矛盾已經大到一定地步,必須開啓“大清洗”了。

萬幸,現在還沒有出現這樣的跡象。

“這起案子的查辦最好不會出現什麼反覆,最好不是內鬼,否則狄仁傑和肅反委員會就有的忙了。”

大明臣民慈祥的君父,李明同志,在心裡嘀咕著。

根據現有證據,姑且先以百濟爲出發點,將案情繼續梳理下去。

“第一個明顯的問題,作案都有動機。

“百濟國暗殺我的動機是什麼?”

想到這裡,李明剛輕鬆起來的臉色又暗了下去。

有沒有一種可能,百濟其實也只是買兇殺人的中間環節,只是套的一層保護殼呢?

真正的壞蛋仍然另有其人,甚至仍然龜藏在國內呢?

這樣的話,前面的一切猜測都要推翻重來。

仍然有刁民要害朕……

“這樣推理下去就沒完沒了了。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就先以百濟國單獨策劃爲出發點……”

李明陷入了沉思。

百濟如果想要動自己,在大明製造混亂,其目的不可能是爲了給地主階級張目。

理由無非有三個——

一是擺脫藩屬國的地位,自己稱帝。

二是爲高句麗復國。

三是侵吞大明的東北領土,擴張本國的利益。

其中,一、二兩條動機又可以統一歸到第三點上。

問題來了,作爲孱弱的東夷之邦,真有這個能力和膽識,敢來撓一撓華夏大一統帝國的癢癢肉嗎?

答案是,有的。

大唐即使在鼎盛時期,四方蠻夷也常常不老實,有事沒事過來蹭一下。

比如高句麗、吐谷渾、吐蕃、臨邑等等,突厥就更不用說了。

華夏文化圈,突出一個白眼狼文化——

東南西北,不管哪邊的猴子,都覺得自己是小華夏,都想要爭一爭正統。

所以,百濟也可以把大明當做另一個“大唐”——

對核心漢地暫時不敢妄動。

但對延遲爆表的邊邊角角,他們還是敢過來蹭便宜的。

“不過,他這是打錯主意了啊。

“該好好問問百濟人,他們到底想怎麼樣了。”

怎麼問,也是有講究的。

用嘴問,會顯得軟弱,得到的答案也幾乎肯定只有一句:我不道啊!

但直接用拳頭問,又顯得太窮兵黷武了。

而且現在財政緊張,西南那邊也得動兵。

如果再在東北方向開闢第二戰場,對角線跨越亞洲大陸同時打贏兩場戰爭。

估計房遺則都得發出尖銳爆鳴了。

“直接問是問不出來的,直接打也站(沒)不(有)住(經)腳(費)。

“還得繼續往深處查,查他個證據確鑿,查他個水落石出。

“等調查結束,這場暴雨季節也差不多拖過去了。國內堤壩建設不再緊迫,預算生出來就能開戰了。

“趁夏秋天熱,先打百濟,冬天再打真臘。

“跨度這麼大,軍費一定得爆表吧?不知道房遺則會怎麼想……”

李明在心中簡略地做著規劃,下意識地擡頭看了看。

“這雨,該下到什麼時候啊……”

…………

“今日天晴氣朗,是舉辦夏日祭典的好日子啊。

“祭奠我們逝去的國之重臣,蘇我氏一族。”

新羅百濟高句麗所在的朝鮮半島,還要再往東。

東瀛列島,倭國。

新即位的孝德天皇一腳踩在焦黑的廢墟上,仰望著碧藍澄澈的天空,臉上滿是純粹的笑容。

在他的腳下,被燒成焦炭的斷壁殘垣之間,躺著一具乾癟如同枯枝的焦屍。

幾乎沒有人認得出來,這具焦屍曾是倭國第一權臣,蘇我蝦夷。

就在幾日前,他的兒子蘇我入鹿被孝德天皇——當時還是皇子輕——在一場“鴻門宴”式的宮廷政變中誅殺了。

這便是“乙巳之變”。

皇權的絆腳石已經在這次政變中被剷除了,橡皮圖章天皇再次擁有了實權。

由是,島國諸氏族暫時結束了分裂,名義上統歸大阪難波宮的天皇領導。

這便是島國中央集權的發端。

“報告天皇陛下,根據彙報,百濟、新羅二韓進貢的使者已經抵達奈良藤原京(即飛鳥),等候陛下召見。”

孝德天皇的近臣,此次乙巳政變的操盤手中臣鐮足向陛下上報,語氣十分恭敬。

剛纔還和風細雨的天皇,臉色驟然變化,如同夏季的暴雨一般,毫無徵兆地大發雷霆:

“奈良!奈良!怎麼還是奈良!

“他們難道不知道,朕已經將天下之都,從藤原京遷到難波宮了嗎!難波宮,纔是天下的中心!”

近臣懼怖,低頭不敢多言。

疾風暴雨之後,又是風平浪靜。

須臾,天皇的表情又變得溫文爾雅了起來。

“還請愛卿安排人馬,爲進貢的二韓使者接風洗塵,接引他們來京。

“好嗎?”

淡淡的一抹微笑。

“是……是!”中臣鐮足感到自己的汗毛都豎起來了,心驚膽戰地退下。

小插曲過後,孝德天皇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嘴裡不停地嘀咕著。

“二韓……原本是三韓。百濟,新羅,還有一個高句麗。

“高句麗,去哪裡了呢……”

他的視線投向了西方。

海的那一邊。

“明……

“李明……”

第105章 “都是假的,李明根本不受寵”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沒死)第310章 李二:是個人才,便宜那小子了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428章 領導不甩鍋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80章 磨刀霍霍向唐皇第116章 真正的老對手:士族第89章 分封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第274章 承乾,你其實不懂突厥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367章 浩浩天下大勢第18章 玄齡的野望第434章 大明官僚體系的完全形態第22章 我不同意這樁婚事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418章 外鬆內緊,外鬆內緊第330章 太行山大規模徒步指南第37章 初見端倪211.第203章 我去,版本陷阱!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432章 失聯的南方第421章 半島人民思路廣,島國人民樂趣多第409章 我的學生,個個身懷絕技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18章 玄齡的野望第46章 你的工坊不錯,下一秒是我的了第343章 這支軍隊疑似過於謹慎了第292章 哪個弟弟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第414章 政治真有趣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第420章 能當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76章 內鬼守國門169.第169章 全唐肅反委員會195.今天請假第57章 “此子英果類我啊!”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284章 向唐僧取取經192.第186章 你的大唐?不,是你的大唐第60章 李世民之死?230.第221章 臭魚爛蝦們的逆襲第396章 天下的君父第349章 天策上將的戰法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242.第233章 李治:誰誰誰把龍榻放這兒的?一分鐘也沒敢坐第14章 臣懇請輔佐李明殿下第107章 不寵?都快寵上天了!第382章 李世民頗有李明之姿啊第133章 魏徵的死諫第76章 內鬼守國門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第23章 冷暖鋒的碰撞第92章 李世民怒簽不平等條約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42章 輿論戰,啟動!第7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97章 讓朕考考你的禦下之術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389章 旱地行舟209.第201章 監國就是看家,只是這個家有點特殊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371章 父愛如山崩第46章 你的工坊不錯,下一秒是我的了第387章 就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201.今日一更,無心作文,只想爲祖國母親慶生257.第248章 靜坐戰199.第192章 李明賢甥,你教得好啊!第87章 臣請輔佐皇子明,若陛下不許,請殺臣!第282章 巨唐再臨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第43章 滿城風雨228.第219章 監國監國,監甚鳥國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第444章 真正的軍隊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第157章 除了咱老李家,沒人配與他政鬥第47章 世襲的賤人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206.第198章 李二陛下,能不能麻煩您躺平一下
第105章 “都是假的,李明根本不受寵”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沒死)第310章 李二:是個人才,便宜那小子了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428章 領導不甩鍋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80章 磨刀霍霍向唐皇第116章 真正的老對手:士族第89章 分封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第274章 承乾,你其實不懂突厥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367章 浩浩天下大勢第18章 玄齡的野望第434章 大明官僚體系的完全形態第22章 我不同意這樁婚事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418章 外鬆內緊,外鬆內緊第330章 太行山大規模徒步指南第37章 初見端倪211.第203章 我去,版本陷阱!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432章 失聯的南方第421章 半島人民思路廣,島國人民樂趣多第409章 我的學生,個個身懷絕技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18章 玄齡的野望第46章 你的工坊不錯,下一秒是我的了第343章 這支軍隊疑似過於謹慎了第292章 哪個弟弟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第414章 政治真有趣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73章 玄武門的預感(求追讀!衝三江!)第420章 能當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76章 內鬼守國門169.第169章 全唐肅反委員會195.今天請假第57章 “此子英果類我啊!”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284章 向唐僧取取經192.第186章 你的大唐?不,是你的大唐第60章 李世民之死?230.第221章 臭魚爛蝦們的逆襲第396章 天下的君父第349章 天策上將的戰法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242.第233章 李治:誰誰誰把龍榻放這兒的?一分鐘也沒敢坐第14章 臣懇請輔佐李明殿下第107章 不寵?都快寵上天了!第382章 李世民頗有李明之姿啊第133章 魏徵的死諫第76章 內鬼守國門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第23章 冷暖鋒的碰撞第92章 李世民怒簽不平等條約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42章 輿論戰,啟動!第7章 相親相愛一家人第97章 讓朕考考你的禦下之術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389章 旱地行舟209.第201章 監國就是看家,只是這個家有點特殊第262章 李靖魅力時刻第371章 父愛如山崩第46章 你的工坊不錯,下一秒是我的了第387章 就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201.今日一更,無心作文,只想爲祖國母親慶生257.第248章 靜坐戰199.第192章 李明賢甥,你教得好啊!第87章 臣請輔佐皇子明,若陛下不許,請殺臣!第282章 巨唐再臨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第43章 滿城風雨228.第219章 監國監國,監甚鳥國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第444章 真正的軍隊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第157章 除了咱老李家,沒人配與他政鬥第47章 世襲的賤人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206.第198章 李二陛下,能不能麻煩您躺平一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岛县| 积石山| 梧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灵武市| 玉田县| 凌云县| 宜宾县| 游戏| 浦江县| 道真| 南丰县| 都江堰市| 德清县| 察哈| 湖州市| 如皋市| 南阳市| 马龙县| 长海县| 龙江县| 正阳县| 通州市| 抚州市| 庄河市| 双辽市| 普陀区| 景谷| 板桥市| 武邑县| 山阴县| 弥渡县| 肥城市| 吉水县| 七台河市| 高阳县| 丹巴县| 宜良县| 滁州市| 塔城市| 马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