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

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 “哦?以自身爲餌,讓劉歆主動暴露破綻嗎?

“這……確實不失爲好辦法!”

侯君集若有所思地摩挲著絡腮鬍。

“釣魚執法”對大唐來說,有點超前了。

不過老成如他,立馬意識到了這招的高明之處。

李明殿下試圖將遼東的官場大換血,不但陛下不樂意,官員之間其實也有意見。

大家拚母胎、拚功名,好不容易當個官。

突然天降一個皇子,硬生生把大傢伙連根拔起,是不是有些霸道了?

袞袞諸公雖然平時看不上那些被髮配邊遠的地方官。

但在面對討人厭的“那位”殿下時,還是難免會物傷其類的。

可如果殿下引蛇出洞,讓劉歆一夥自己露出馬腳。

那麼諸公也無話可說,如此一來,清洗遼東官場的阻力就會少很多。

能想出這種缺德帶冒煙、然而又很有效的計謀,只能說不愧是李明殿下。

吏部尚書侯君集表示學到了,必將活用於今年的官員考覈。

韋待價有些心裡沒底:

“就算平州是個下等州,劉歆考覈再怎麼差,可刺史終究也是刺史。

“如今我們以商人的身份求見,他會見我們嗎?”

士農工商,商是最低等的。

再豪氣的商人也是販夫走卒,與芝麻官之間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

別拿刺史不當幹部呀。

“這有何難?”

侯君集就比韋待價機靈多了,掏出隨身的紙筆,草草寫了一張條子,寫上侯君集的落款,扯給了韋待價:

“以字條爲證,就說我們是吏部尚書的朋友,是來遼東做大生意的,請劉使君行個方便?!?

爲了面見刺史,侯君集託了自己在吏部的關係。

嗯,這很合理。

李明斜了自己的大司馬一眼。

爲什麼你這麼熟練啊,你給別人批條子大開方便之門多少次了啊……

兩根老油條就這麼帶著菜鳥刺史,叩響了平州州府的大門。

說是“州府”,同時也客串著盧龍縣衙的職能,看起來頗爲寒酸。

只是在百廢待興的盧龍縣,這棟小院高牆,多少顯得有些雞立雀羣了。

州府門口的皁隸,遠遠看見三個外地人一頭撞過來,便毫不客氣地吆喝道:

“呔!爾等何……人?所爲……請問各位有什麼事?”

他越說底氣越不足。

老少幼三人,光鮮的衣著還是其次。

主要是他們仨一身說不清道不明的氣質,把他給震懾住了。

“官爺?!?

韋待價叉手行禮道:

“我等是長安的買賣人,京城侯尚書的朋友。有些事情想與劉使君商量商量,還請行個方便。”

說著,小手手就不是很老實地往袖子裡伸。

袖口隱約露出了黃澄澄的一角,是大串大串的銅錢。

皁隸幾乎是立刻答道:

“小的我這就去通傳!”

說完,逃也似的溜進了州府。

把韋待價晾在了外面,保持著往兜裡掏錢的姿勢。

“咦?”

事情的發展,好像與韋待價估計的不大一樣。

說好的小鬼難纏呢?

不是應該要個紅包潤潤喉嚨嗎?

怎麼通報得這麼痛快?

“別急,在見到人之前,一切皆有可能?!崩蠲靼参康嘏呐捻f待價。

這三個貨不走尋常路,一臉“求刁難,求索賄”的賤模樣。

然而並沒能如願。

通傳的皁隸很快就回來了:

“劉使君正好有空閒,請三位隨我來?!?

三人互視了一眼,只得跟上。

說是州府,其實也不大,不過是一間三進的院落而已。

幾人沿著走廊前進,韋待價一路搭話:

“官爺,我們初到貴地,有些規矩可能不大懂?!?

皁隸抓抓腦袋:

“彆強買強賣,欺行霸市就行?!?

“我們在平州人生地不熟,也沒個照應?!?

“可以僱土人護衛。”

“我們帶了很多錢?!?

“哦,那可要小心,平州匪患很厲害的?!?

不管韋待價怎麼搔首弄姿,小皁隸硬是不接招,直接把他們帶到了正堂後的書房前。

“劉歆使君就在裡面。”

帶完路,皁隸一溜煙就沒影兒了,留下尷尬的三人。

半晌,侯君集不解地抓抓腦殼:

“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外地,富商,沒根基,有錢。

各種要素都拉滿了,對官吏們來說,簡直是任君採擷的散財童子。

他們仨也做好了一路大撒幣的準備。

可是,怎麼皁隸就是不上鉤啊?

“三位找劉使君?”

一個老師爺從書房裡探出腦袋。

“是的?!表f待價滿口稱是,手又順滑地伸進了衣袖。

“稍等?!?

老頭只是點點頭,便進屋通傳了。

過了一會兒,書房裡傳來一個疲憊的聲音:

“進來吧?!?

三人又互視一眼。

能這麼順利地見到刺史,這出乎了他們的意料。

李明朝裡撇撇腦袋:

“百聞不如一見,姑且先會會劉歆?!?

…………

“所以,你們是侯尚書的……朋友?想在平州經營皮毛藥材產業?”

平州刺史劉歆高坐主位,看著韋待價呈上的、吏部尚書侯君集剛剛批的條子。

他是一個長相平平無奇的中年人,兩眼無神,頭髮稀疏,充滿了中年男人的油膩和無力。

一看就很“官僚”。

今天有輛很“炫酷”的馬車入城,這事城門官已經向他稟報了。

他早已有登門拜訪的意圖。

所以,當馬車的主人來找他時,他很爽快地答應了。

平州像是被大唐遺忘了一樣,鮮有貴客。

難得來了幾個一看就很有來頭的富商,自然是要撥冗見一見的。

作爲考取功名的讀書人,他當然知道農業纔是國家根本,商業是末流。 然而,平州的廣大百姓,無本可作。

因爲平州的耕地,都被“那一家”給佔據了。

如果能多來幾個商人,帶著一窮二白的百姓們撈點偏門,讓日子過得下去。

他這位刺史也就安心了。

捨本逐末就捨本逐末吧,被同僚笑話就笑話吧,官員考覈差就差吧。

作爲父母官,他總不能眼睜睜坐視大家餓死。

或者落草爲寇,加入“那夥賊人”吧?。

“如使君所說?!表f待價點頭,打斷了劉歆的思索。

“我們初來乍到,有些不明白的地方,還請使君指教?!?

“不明白的地方?”

劉歆擡起視線,頗有官威地打量著來者。

就算有求於對方,但他也是堂堂刺史,不可能對商販之流卑躬屈膝……

可看著看著,他的“官威”就弱了下去。

因爲兩位商人,態度不能說不恭敬。

但不知爲什麼,透著一股很……難以明說的氣質。

好像是久居人上的上位者一般。

劉歆的氣勢一下子就弱了幾分,把目光放到了一起帶來的親戚小孩身上。

可這一瞅,更是讓他萬分不自在。

因爲那孩子也正直勾勾地盯著自己。

亮晶晶的眼睛裡,閃爍的不是孩童的好奇,而是充滿了考校和挑剔。

好像是上司在品評考察下屬一般。

不知爲什麼,這三人之中,反倒是這位孩子的“官味兒”最濃。

不是他的姿態有多優雅,或舉止有多高貴。

而是一種官員本能的戒懼……

劉歆忽然覺得自己的座位有些燙屁股,讓他坐立難安。

“幾位請坐!”他急忙禮貌地伸了伸手,回頭向僕役吆喝:

“來人!你們怎麼不爲三位貴客看座奉茶?”

堂堂刺史,對“不務正業”的商人這麼尊重,這令三人有些意外。

侯君集和韋待價下意識地望向李明。

李明微微點頭,三人這才坐下。

這一系列小動作都被劉歆收入眼底,讓他更爲困惑。

那孩子到底是什麼來頭?

他一直打著肚皮官司,直到親眼見到三人都落座喝茶,這才下意識地鬆了口氣,得以大大方方地坐在位子上。

奶奶的,明明我是主他們是客,怎麼搞的好像是我在求人辦事似的……

劉歆心裡嘀咕,臉上依然維持著官威:

“幾位是侯尚書的朋友?本官在侯尚書那裡,也有幾分薄面。

“當年本官考取功名,遠赴平州之官以前,侯尚書便親自握著本官的手,叮囑本官要好生治理此地?!?

“呵呵,那可真是巧了。”侯君集皮笑肉不笑,嘴角微微抽搐。

“那是自然,本官在京中也有幾分薄面。”劉歆的感覺起來了,開始滔滔不絕地吹起比來:

“京兆韋氏,三位知道不?韋氏與我劉家是世交。正是通過韋御史的這條線,我才結識吏部的侯尚書?!?

“哦,是嗎?”韋待價好奇地揚起眉毛,靜靜地看著他裝逼。

李明掩嘴笑道:

“劉使君是不是在太極宮也有幾分薄面?”

“這個自……不,這個真沒有……”

劉歆在送命題前打住了。

不知爲何,他不敢責怪這毛頭小孩隨意插話。

只當是童言無忌,乾咳了幾聲,轉向了三人中最好說話的貂毛商人阿韋。

韋待價繼續剛纔的話題:

“如劉使君所見,我們是外地來的,借寶地做生意求財,規矩不是很熟。”

“規矩?”劉歆眉頭微皺:

“平州也是大唐,平州的規矩,與長安無異啊。

“如果幾位要在平州設攤收購藥材皮毛,那在監市辦理相應手續,按貞觀律納稅經營便可。

“接下去便是誠信經營,各憑本事。

“其他做生意的規矩,就算幾位向本官請教,本官也回答不出來啊。”

這一番滴水不漏的回答,把韋待價給整不會了。

侯君集懶得糾纏,直接圖窮匕見,從懷裡掏出一錠金子。

劉歆的眼前閃過一絲精光,硬是壓了下去,悶聲道:

“幾位是什麼意思?”

侯君集也不扭捏,直言道:

“意思意思。以後我們將常在平州做生意,少不得父母官多關照關照?!?

唉……劉歆嘆了口氣,苦笑著搖頭:

“君子愛財取之以道,本官雖家境不富裕,但託陛下洪福,俸祿足以餬口。

“收了你們的錢財,本官又不能多吃一頓飯,多娶一房姨太,睡覺也不能多佔一張牀。

“可卻要從此擔驚受怕,怕自己被人彈劾,怕你們沒賺到錢向侯尚書告狀。

“貪腐的錢財不過是過眼雲煙,實際的好處沒有享受,壞處卻一大堆,這種蠢事本官不做的?!?

劉歆有氣無力地說著,帶著楊偉中年人特有的無慾無求。

他也許無能,但正因爲無能,反而活通透了。

啊?這……

一番話,反倒把老貪污犯侯君集說得面紅耳赤,行賄的手又尷尬地縮了回去。

韋待價也是難堪萬分。

本想釣魚執法,好傢伙,居然釣了個清官出來?

正尷尬的時候,李明小嘴一撅:

“我和同窗交朋友以前,都要送禮噠。

“劉使君不肯收舅舅的禮物,這是不把我們當朋友?”

商人和官員做朋友,在古代屬於不自量力的高攀了。

但李明很好地利用了“童言無忌”的優勢,順利地替兩位沒用的手下解了圍。

劉歆一怔,不禁撫須大笑:

“不,只要付出真心,誰都能是朋友。”

接著,他對韋待價和侯君集正色道:

“平州物產豐饒,且都是中原沒有的好東西。

“諸位採購物資時,若能爲當地百姓讓點利,那就是我劉歆的朋友?!?

韋待價和侯君集面面相覷。

李明眨巴著好奇的大眼睛:

“劉使君劉使君,平州有什麼物產呀?”

“那可多了,遼東的物產都得經過平州?!眲㈧鐢导艺洌?

“除了人蔘鹿茸皮毛,還有木材、雪蛤、蜂蜜等等,而且也產米?!?

李明順著這個話題問:

“那爲什麼平州人丁稀少,只有三千一百一十三戶、二萬五千零八十六呢?”

劉歆臉色微變。

哪個孩子聊天,隨口一扯就是人口戶籍的?

第78章 殿下真神仙手段!第133章 魏徵的死諫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第149章 滿城盡是二五仔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47章 世襲的賤人236.第227章 我要你的人,更要你的心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243.第234章 明弟,借你人頭一用第157章 除了咱老李家,沒人配與他政鬥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285章 房玄齡:這樣處置蠻族會不會太極端第138章 李明:有我這個家得散第1章 逆子!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217.第208章 原來你纔是內鬼?!第460章 父皇,我不辭職了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231.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第414章 政治真有趣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第358章 誰在呼叫艦隊第84章 侯君集危在旦夕?234.第225章 朱雀門之變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第427章 羣衆裡面有壞人哪!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第20章 太子駕到194.第188章 李明:諸位愛卿平身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292章 哪個弟弟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33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57章 血腥的恆山之戰第70章 辭職一時爽,吃土火葬場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381章 船破偏遇打頭風252.第243章 開門揖盜233.第224章 蘇定方:我太難了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第273章 稱心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第404章 小鳥依人楊太后第149章 滿城盡是二五仔236.第227章 我要你的人,更要你的心第44章 拉攏的藝術第434章 大明官僚體系的完全形態第456章 還是太當人了第345章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177.第174章 房玄齡:這就是躺贏的感覺麼?第440章 那廝,明哥,神皇陛下第312章 提桶跑路最重要的是時間第19章 站隊與羅織第432章 失聯的南方第23章 冷暖鋒的碰撞211.第203章 我去,版本陷阱!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死)第2章 這就是我的逃跑路線第391章 父皇,我能打服你嗎?第19章 站隊與羅織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277章 貨幣戰爭192.第186章 你的大唐?不,是你的大唐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第436章 老李家有債必償第88章 長孫無忌:對!就應該這麼賞他!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126章 朕的好大兒反了?!第296章 這把父子局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20章 太子駕到第330章 太行山大規模徒步指南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a>第91章 大唐度使第58章 別想和朕搶女婿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315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420章 能當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
第78章 殿下真神仙手段!第133章 魏徵的死諫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第149章 滿城盡是二五仔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339章 打仗就是比誰耐耗第47章 世襲的賤人236.第227章 我要你的人,更要你的心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243.第234章 明弟,借你人頭一用第157章 除了咱老李家,沒人配與他政鬥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285章 房玄齡:這樣處置蠻族會不會太極端第138章 李明:有我這個家得散第1章 逆子!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217.第208章 原來你纔是內鬼?!第460章 父皇,我不辭職了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231.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第414章 政治真有趣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第358章 誰在呼叫艦隊第84章 侯君集危在旦夕?234.第225章 朱雀門之變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第427章 羣衆裡面有壞人哪!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第20章 太子駕到194.第188章 李明:諸位愛卿平身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第292章 哪個弟弟經得起這樣的考驗啊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33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57章 血腥的恆山之戰第70章 辭職一時爽,吃土火葬場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381章 船破偏遇打頭風252.第243章 開門揖盜233.第224章 蘇定方:我太難了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第273章 稱心第155章 我那詭計多端的父皇第404章 小鳥依人楊太后第149章 滿城盡是二五仔236.第227章 我要你的人,更要你的心第44章 拉攏的藝術第434章 大明官僚體系的完全形態第456章 還是太當人了第345章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177.第174章 房玄齡:這就是躺贏的感覺麼?第440章 那廝,明哥,神皇陛下第312章 提桶跑路最重要的是時間第19章 站隊與羅織第432章 失聯的南方第23章 冷暖鋒的碰撞211.第203章 我去,版本陷阱!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死)第2章 這就是我的逃跑路線第391章 父皇,我能打服你嗎?第19章 站隊與羅織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277章 貨幣戰爭192.第186章 你的大唐?不,是你的大唐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439章 智商稅也是稅第337章 人比人得扔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第436章 老李家有債必償第88章 長孫無忌:對!就應該這麼賞他!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126章 朕的好大兒反了?!第296章 這把父子局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20章 太子駕到第330章 太行山大規模徒步指南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第91章 大唐度使第58章 別想和朕搶女婿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第423章 海船一定要浮在海上!第165章 李泰:可以和解嗎?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315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420章 能當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东县| 都安| 大英县| 莒南县| 甘德县| 阿拉善右旗| 蓝田县| 阳原县| 新宁县| 张掖市| 泸溪县| 盈江县| 彭水| 天全县| 静海县| 金湖县| 若羌县| 行唐县| 都兰县| 革吉县| 西和县| 连平县| 洞口县| 平和县| 涿鹿县| 绥阳县| 余干县| 基隆市| 南靖县| 山阳县| 修水县| 阿克陶县| 南部县| 绥棱县| 石柱| 宝丰县| 松桃| 临高县| 蚌埠市| 乌鲁木齐县| 横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