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

就在李世績率數萬將士,銜枚裹蹄、星夜兼程,千方百計地掩蓋行蹤,迅疾而氣勢洶洶地殺奔倭國國都時。

此時的難波城。

無事發生。

如果硬要說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大事。

那就是國都一直沉浸在贏麻了的氛圍這件事了。

因爲信息延誤的問題,現在傳到倭國本島的還是“日之本武士英勇善戰,在半島節節勝利”的“新聞”。

而隨著一封封戰地家書一併到來的,是士兵們往家裡寄的一件件戰利品。

這實打實掠奪來的金銀財寶,可做不得假啊!

倭軍的這場史無前例的大勝,已經成爲了這兩天難波王都最大的話題。一向馴良的倭國百姓直言道,倭軍這樣贏贏贏,真的是太有面子啦。

難波都城立刻陷入狂歡之中,而並逐漸演變成對孝德天皇近乎狂熱的個人崇拜。

在蘇我氏將大政奉還天皇陛下之前,倭人還是各自爲戰的部落集合體。

而孝德天皇即位才半年,大化改新纔剛剛開了個頭。

大和武士就在前線所向披靡了。

等來日方長,那還不得贏麻了啊!

那個蘇我氏治的什麼國,他能打仗嗎?打不了,沒這個能力知道吧?

而現在孝德天皇陛下治國,剛登基就贏了新羅,新羅贏完贏百濟,再贏大明,接下來沒人贏了。

除了天皇陛下,試問還有誰,誰能帶領這個島國民族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這場勝利的狂歡自上而下,席捲了難波城的每一個階層。

食肉者分到了肉,而底層的食草者也如願吃到了草——

你就說大頭兵寄回家的、可能已經發了黴的穀子是不是草吧。

至於這些沾著血的穀子是怎麼來的。

和他們同一階層的半島農民,在向倭人士兵“獻出”自己的口糧之前究竟經歷了怎樣的阿鼻地獄。

倭人百姓暫且矇在鼓裡,假裝不知道。

他們的眼睛裡,只能看見眼前的利益。

在戰利品的刺激下,整座都城、乃至整個列島,都進入了一種癲狂的狀態。

他們覺得,自己找到了財富密碼。

那就是對外擴張。

不用日出而作,不用土裡刨食。

只要在天皇陛下的領導下,島上各國的勇士組織起來,渡海去搶。

就有源源不斷地財富和食物涌進來。

那大家還種什麼地?

這股對外侵略的熱忱,又混雜著對天皇的崇拜和對大化改新的憧憬,逐漸演變成一場集體性癲狂。

而這場癲狂,終於在冬至日那天達到了頂峰。

在這(從大唐“借鑑”過來的)傳統節日,新羅百濟王都相繼陷落的消息傳來,又適逢天皇陛下召開慶祝勝利的大祭典。

三倍的快樂,讓整座難波城化爲了歡樂的海洋,連冬天寒冷的空氣中都飄蕩著熱烈的味道。

王宮內外掛滿了“祝泗沘、金城陷落”的標語,市民臉上都掛著得意洋洋的神氣。

即使最落魄的賤民私奴,只要一想到大和武士在大陸上的連戰連勝,也會不由自主地擡起胸膛。

一大清早,大批市民便自發地聚集在難波宮外。

冬至日的勝利大慶典即將開始,天皇陛下即將出宮進行例行的“冬至參拜”。

和某大國不同,這裡的天皇雖然長期沒有實權,但沾有原始部落祭司遺留下來的神性,老百姓輕易是見不到的。

一年之中,大概也就只有這個機會,可以讓倭人平民有機會肉眼觀測一下他們的新陛下了——

那位帶來他們大贏特贏的年輕陛下,一定是天照大神派下來,帶他們一起昇天的現人神啊!

若是能一睹陛下的風采,那便是死也值回票價了呀!

宮門大開,漫長的皇室儀仗隊緩步而出。

一看見旗幟上代表天皇皇室的菊花紋飾,他們便山呼海嘯地嚎叫起來:

“天皇陛下板載!天皇陛下板載!”

對帶領日之本大贏特贏的天皇陛下,這些國民難掩心中的崇拜之情,跪在地上,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而回答他們熱情的,是宮廷守衛無情的鞭打。

倭國可沒有華夏儒家“民貴君輕”的政治正確傳統,王宮的爺就是爺,誰跟你們這幫低賤的草民同樂了?

都城的羣衆代表熱臉貼了冷屁股,被敬愛的天皇守衛打得狼哇叫喚,哎呦哎呦哀求著:

“天皇!我等是如此忠誠,您爲何……”

守衛一邊肆意地鞭打著他們,一邊嘻嘻哈哈地嘲笑著:

“你們以爲自己是誰?敢用低賤的目光玷污高貴的現人神?已經不是普通的百姓了,必須要出重拳!”

爲了在上司面前表現,守衛重拳出擊,打得格外賣力,把長鞭都揮出了殘影。

把亂臣賊子都打得抱頭鼠竄,口吐鮮血。

而就在士兵和百姓打成一片的時候。

長長的儀仗隊緩緩駛出難波宮門,完全無視了亂哄哄的首都街頭。

在儀仗隊列的正中,在身著漆油竹板甲的“精銳”武士的簇擁下。

宮人小心翼翼地肩扛著一頂轎子,緩步前進著。

轎子的材質工藝略顯寒酸,但是正面卻貼著一塊尺寸巨大、純金打造的菊花紋飾。

和侷促的轎廂極不成比例。

這便是孝德天皇的“御駕”了。

轎廂的窗戶從裡面移開了。

孝德天皇從中探出腦袋,無趣地掃過被打得頭破血流、躺在地上喘息的百姓,冷漠的眼神就像看路邊野狗。

旋即,他的眼神卻又立刻充滿了熱切,頗爲親熱地向一旁呼喚:

“鑑政高僧?”

高僧走到窗邊,居高臨下地俯瞰著天皇的腦瓜殼,謙遜地略一低頭:

“陛下,貧僧隨時聽候差遣。”

有能力又謙遜,說話又好聽,東土大明高僧的這份情緒價值確實給到位了。

孝德天皇愈加飄飄然起來,故作矜持地問道:

“無甚要事,只是心中有一個疑問,想請高僧替朕解惑。”

“陛下請講。”

“聽聞大明現在的那個少皇帝,也是一位少年英雄,剛在政壇嶄露頭角便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朕與彼相比,則何如呀?”

鑑政肅然起敬。

雖然作爲一名大明的專業密探,他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知道自己就像保育員的嬤嬤,任務是哄目標開心,自己輕易不會發笑。

但是在他腦海裡,他還是本能地將對方和自家皇上比較了一下。

明皇即位也差不多剛滿半年吧,也沒有什麼別的,只做了三件小事:

統一大陸、削除門閥、全國基建。

而這位呢,可就厲害了。

欺負韓人,從半島搶了些大明賞賜過去的財物,並把其中最大一坨金子做成了一朵菊花,放在自己轎子的最前頭。

鑑政下意識地掃了一眼那朵和寒酸轎子極不相稱的菊紋,又看看一旁被打至跪地的平民倭人,在心裡感嘆一下人類物種的多樣性,又向佛祖告解了自己的譫妄之罪,這才很有專業性地回答道:

“君強甚,李明何能及君也?”

孝德天皇聞言,果然大喜,仰頭汪汪大笑起來:

“誠然,朕還是有一點比不過他的,那就是作踐自己國家的能力。

“只不過夏季的一場水災,就把他打得顧頭不顧腚,對自己的藩屬國見死不救,真是可恥啊!哈哈哈!”

“呵呵,是啊。”連一向能言會道的鑑政和尚,都被對方的神奇腦回路給弄到無語了,只能敷衍地應和幾聲。

不能多說,說多了他就很難繃得住了。

嗯?

一向敏感的孝德天皇,覺得對方好像在嘲笑自己。

不過好在這場史詩級的大勝,讓他心情頗爲不錯,就暫不追究對方的疑似不敬行爲了。

在心情不錯的時候,他也是很寬容的嘛。

“天皇陛下!”

中臣鐮足不失時機地湊了上來,有意無意地把和他搶皇恩的賊禿驢從窗邊擠開。

“今年也是按往年流程嗎?”

他指的是歷年天皇皇室的冬至日參拜儀式。

儀式地點在難波城外的琵琶湖。

湖邊上有座御用神社,裡面的工作人員只有一個任務——

那就是在冬至日這一天,拿鎬子敲擊結冰的湖面,並根據裂紋做出占卜,向天皇說幾句晦澀難懂的吉祥話。

簡單來說,就是天皇去郊外玩玩,欣賞冰封湖面的美景。

只是這麼一項休閒活動,被很擅長屎上雕花的倭人加入了原始薩滿元素,給硬生生做成了耗資甚巨、又極其冗長的儀式。

“今年應該和往年不一樣,要顯出大化改新的新氣象。”孝德天皇淡淡地提醒道。

老心腹中臣鐮足立刻就明白了。

陛下想讓今年的儀式更奢侈、更鋪張,同時更繁複一些。

“微臣,知道了。”

於是,冗長的儀式一直持續到了當天夜裡。

直到太陽下山,四周漆黑一片。

服侍天皇飲宴換歌的神官才抽出空來,得以進行今天的重頭戲。

在衆目睽睽之下,在火把的正中。

他取出一柄據說是“須佐之男斬八岐大蛇所用”的鐵鎬,朝結冰的湖面用力一敲。

…………

咔嚓。

火堆裡,一片白色圓弧形、弧頂有古怪縫合線的“碗”被燒得噼啪作響,炸出了一道裂痕。

幾名全副武裝的明軍戰士湊了上去,裝模作樣地研究了一會兒那道裂紋,又看看其中一位戰友。

“聽說你老家宋州有一種占卜方法,可以根據‘人腦殼’燒出來的裂紋,占卜吉兇?”

同伴們將火堆裡的那個白色“碗”——其實是人類頭蓋骨用樹枝撥了出來,熟練地推到那位戰友的面前。

“你算算看唄,這是吉還是兇?”

宋州老哥有點無語:

“我說過多少次,咱那兒一般用的是龜殼,而不是人腦殼。”

他的戰友們笑了起來:

“得了吧,戰場上誰給你找烏龜?

“反正倭人的腦殼有的是,你湊合著算吧。”

宋人老哥嘆了口氣:

“我覺得你們純粹是想燒小倭人的腦殼玩兒——

“不過我也喜歡。”

他拿起了這片倭人碎片,還真煞有介事地研究起了腦殼頂的裂痕。

宋人,相傳是商朝人的後裔。

咱老商人,就好神神鬼鬼這一出。用人骨來占卜吉兇,可以說是非常地道了。

而宋州之地,就在汴河沿岸。

不消說,也是深受黃河改道的荼毒了。

和倭人有著不共戴天的仇怨。

“嗯?”

那位宋州戰士咂了咂嘴,嘴裡切了一聲,將這片頭蓋骨扔到了一旁的垃圾堆。

在那裡,倭人的頭蓋骨已經堆成了山。

一看就很敬重鬼神,沒有少做人牲。

大夥兒有些泄氣。

“占卜結果還是兇?”

那位商人後裔老哥啐了一口,沒有直接回答,而是抱怨著:

“我就說,還是得用龜殼來。倭人腦袋不如烏龜好使。”

氣氛冷淡了下來。

雖然大明科技比大商朝還是有點進步的。

但是大夥兒儘管嘴上不說,心裡還是難免有些膈應。

不知哪個大聰明發言道:

“我們是用倭人腦殼占卜的,那結果也是對倭人來說的。

“對倭人大兇,那對我們不就是大吉了嗎?”

哦?嘶……

大夥兒一思索,一拍腦門:

“對哦!”

氣氛再次熱烈了起來。

“來來來,幹!”

將士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雖然這裡離最初的起點長門港已經走出了好幾百裡的距離。

但是拜薛尚書所賜,後勤源源不斷地補上,物資一直不缺。

前線即使最基層的大頭兵,也照樣有酒有肉吃。

大家圍著火堆喝酒吃肉,消解著長途行軍的疲勞,好不快意。

山坡上,李世績望著下方軍營的點點火光,目光嚴肅。

這一路隱蔽行軍,可以說十分順利了。

戰士給力,補給給力。

最要緊的,敵人也“給力”——

他的部隊從長門海岸一路奔襲到了這裡,除了殲滅了當地領主的家丁、順便屠了幾座村莊以外,還沒有遇到成規模有組織的抵抗。

也就是說,倭人的大本營時至今日仍然沒有察覺,有一支萬人尖兵已經切入了他們的國土,刀尖都已經抵到喉嚨了。

此時,明軍已經按計劃殺到了難波近郊,距離其王宮只有一步之遙。

已經不需要隱蔽了。

即使這支大軍現在被倭人發現,對方也完全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

這也是爲什麼李世績允許部隊生火,吃頓好的提振士氣。

接下去的一戰,纔是真正的復仇。

他閉眼定了定神,便利索地翻身上馬,剪短地下令:

“出征!”

隨著軍令的逐級傳達,剛纔還有說有笑向軍營,立刻緘默了。

火堆也逐次熄滅。

營地又恢復了剛纔黑暗寂靜的狀態,好像從沒有人來過。

在異國他鄉的長途行軍,並沒有影響這支軍隊的紀律。

這臺精密高效的殺戮機器,無聲地

殺向仍然沉浸在美夢中的倭人。

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142章 我們被李明保護得太好了第421章 半島人民思路廣,島國人民樂趣多第458章 倭島的毀滅第458章 倭島的毀滅第270章 三棍打散禮教魂,明爺我是大忠臣第88章 長孫無忌:對!就應該這麼賞他!第83章 致敬玄武門傳奇英雄李元吉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第344章 臥龍大戰鳳雛第97章 讓朕考考你的禦下之術第371章 父愛如山崩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201.今日一更,無心作文,只想爲祖國母親慶生第354章 這位刺史閣下,您也不希望揚州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吧第335章 程咬金風評差點被害第365章 我的軍營還蠻大的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223.第214章 有問題要抓,沒有問題創造問題也要抓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227.第218章 內戰前夜第87章 臣請輔佐皇子明,若陛下不許,請殺臣!第136章 平州,一輪強勁的音樂響起183.第180章 李二:你辦事,我放心第336章 戰時經濟第334章 父類子250.第241章 朕的那些逆子們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69章 李泰的寓言第317章 來自未來的歷史教訓第276章 天可汗之所以姓“天”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142章 我們被李明保護得太好了第260章 李世民最擔心的情況第18章 玄齡的野望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第9章 新目標187.第181章 你們鬥你們的,別打擾我治國第129章 臣請討伐李明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第316章 “臥槽,大明好強!”“我去,大唐好猛!”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183.第180章 李二:你辦事,我放心第5章 治國之才第405章 什麼叫“家天下”啊第13章 京兆韋氏第264章 罪魁禍首的隕落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209.第201章 監國就是看家,只是這個家有點特殊第21章 兄弟,兄弟第35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54章 跑啊,你怎麼不跑了?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234.第225章 朱雀門之變第5章 治國之才第414章 政治真有趣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第442章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第11章 大人的世界第385章 啊臥槽李明怎麼這麼壞啊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418章 外鬆內緊,外鬆內緊第117章 遼東只能有一個話事人第117章 遼東只能有一個話事人第278章 長孫無忌謀反案第450章 官場PUA第255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132章 南下!第39章 活在背景板裡的那個男人第85章 我打長孫無忌?真的假的?第70章 辭職一時爽,吃土火葬場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261章 平壤之冬第444章 真正的軍隊今天請假,小孩發燒257.第248章 靜坐戰204.第196章 房玄齡:我家少主不可能這麼腦洞大開204.第196章 房玄齡:我家少主不可能這麼腦洞大開第403章 風雲既變第24章 封王,封個屁!229.第220章 糟了,李世民陛下丟了第283章 大“明”王朝第264章 罪魁禍首的隕落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
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142章 我們被李明保護得太好了第421章 半島人民思路廣,島國人民樂趣多第458章 倭島的毀滅第458章 倭島的毀滅第270章 三棍打散禮教魂,明爺我是大忠臣第88章 長孫無忌:對!就應該這麼賞他!第83章 致敬玄武門傳奇英雄李元吉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第344章 臥龍大戰鳳雛第97章 讓朕考考你的禦下之術第371章 父愛如山崩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201.今日一更,無心作文,只想爲祖國母親慶生第354章 這位刺史閣下,您也不希望揚州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吧第335章 程咬金風評差點被害第365章 我的軍營還蠻大的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223.第214章 有問題要抓,沒有問題創造問題也要抓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227.第218章 內戰前夜第87章 臣請輔佐皇子明,若陛下不許,請殺臣!第136章 平州,一輪強勁的音樂響起183.第180章 李二:你辦事,我放心第336章 戰時經濟第334章 父類子250.第241章 朕的那些逆子們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69章 李泰的寓言第317章 來自未來的歷史教訓第276章 天可汗之所以姓“天”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142章 我們被李明保護得太好了第260章 李世民最擔心的情況第18章 玄齡的野望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第9章 新目標187.第181章 你們鬥你們的,別打擾我治國第129章 臣請討伐李明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第316章 “臥槽,大明好強!”“我去,大唐好猛!”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183.第180章 李二:你辦事,我放心第5章 治國之才第405章 什麼叫“家天下”啊第13章 京兆韋氏第264章 罪魁禍首的隕落第128章 我可是大唐頭號忠臣啊!209.第201章 監國就是看家,只是這個家有點特殊第21章 兄弟,兄弟第35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54章 跑啊,你怎麼不跑了?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99章 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234.第225章 朱雀門之變第5章 治國之才第414章 政治真有趣第114章 這孩子什麼來頭?!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第442章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第11章 大人的世界第385章 啊臥槽李明怎麼這麼壞啊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418章 外鬆內緊,外鬆內緊第117章 遼東只能有一個話事人第117章 遼東只能有一個話事人第278章 長孫無忌謀反案第450章 官場PUA第255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132章 南下!第39章 活在背景板裡的那個男人第85章 我打長孫無忌?真的假的?第70章 辭職一時爽,吃土火葬場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第347章 李治的財務小妙招第261章 平壤之冬第444章 真正的軍隊今天請假,小孩發燒257.第248章 靜坐戰204.第196章 房玄齡:我家少主不可能這麼腦洞大開204.第196章 房玄齡:我家少主不可能這麼腦洞大開第403章 風雲既變第24章 封王,封個屁!229.第220章 糟了,李世民陛下丟了第283章 大“明”王朝第264章 罪魁禍首的隕落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川市| 临颍县| 柏乡县| 木里| 呼图壁县| 苍溪县| 德州市| 灌南县| 墨竹工卡县| 内丘县| 梁山县| 丰县| 玛多县| 察隅县| 望江县| 文昌市| 大同县| 抚顺县| 普安县| 甘孜县| 赣州市| 瓦房店市| 内江市| 吉安县| 宁化县| 大渡口区| 双城市| 铜陵市| 沛县| 开封市| 开平市| 开化县| 白城市| 墨脱县| 江口县| 怀仁县| 兰西县| 临泽县| 沁源县| 宜君县|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