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3章 優勢在我!

太上皇掛帥親征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長安。

出征的那一天,皇帝陛下以降,全體親王、宗室,以及在京的所有大小官員,全部出城相送,隊伍一直綿延到城外數裡。

戰鼓隆隆,軍容齊整。

唐軍一掃被北方強鄰壓制的陰霾,士氣高漲。

這支軍隊有著當世最強的將領之一,行軍大總管李世績以降,阿史那社爾、程知節、安西都護郭孝恪、左衛大將軍李大亮……

可是就算把這些將領統統打包加一塊,都不如一個李世民能讓士兵們安心。

太上皇也好,皇帝也罷,或者天可汗,都不過是一個頭銜、一個尊稱而已。

在大唐的廣大將士們心中,天策上將才是最貼近李世民陛下的稱號。

這幾個月以來,北邊的大明高歌猛進,而唐軍卻陷入了泥淖,空有一身力氣,卻無處使勁,一直在內耗。

現在,天策上將出山了。

只要天策上將領軍,就沒有打不倒的敵人,就沒有打不下的江山。

李世民是這支軍隊的頂樑柱,是大唐的精神圖騰。

行軍隊列裡,不乏有士兵在底下互相小聲埋怨。

“前幾天你是怎麼告訴我們的?太上皇陛下患了風疾?”

“是啊,這種誅九族的謠言你也敢亂傳,真是不要命了。”

“我家大翁就患了風疾,連話都說不利索。陛下如果真的不幸罹疾,怎麼可能御駕親征?”

“就是就是,你是不是對面的奸細來散播謠言啊?”

大家怒斥菲克紐斯,真是爲了博眼球不要命了,連太上皇陛下的假新聞都敢亂傳。

“嘶……咦?可是我明明……”

這一通懟,把這則流言的傳播者都給懟不會了。

他們有的是契苾何力的部衆,有的是新突厥的歸化突厥人,還有的是安西都護郭孝恪手下的府兵。

他們都是親眼見證過老李半癱瘓的模樣的,所以對現狀都很蒙圈。

如今太上皇的身體情況處於薛定諤的狀態,可能癱了,可癱了不大可能。

畢竟朝廷對此沒有發表過聲明,也不可能發表什麼聲明,對一切傳言一概無視。

這就讓有些人懷疑起了自己的眼睛和記憶。

會不會自己記錯了或看錯了,天策上將其實沒事?

有的人壯起膽子,偷偷擡起頭,望向行軍隊伍的最前列。

那裡是裡三層外三層的守衛,把內裡擋得嚴嚴實實,什麼也看不見。

在層層守衛的正中,設壇祭祀,爲太上皇和大唐的軍人們壯行。

皇子們不論嫡庶,全部跪在太上皇的車駕之前,一個個痛哭流涕,面容悲愴。

李世民端坐在金根車上,淡然的臉上,也染上了一些波動。

他嘆了一口氣,輕輕說道:

“戰場無常,刀劍無眼。今日既別,我們父子或許再也不會相見了。”

皇子們哭得更甚,並不全是逢場作戲。

一位老人,一位中風半殘疾的老人,上戰場,對陣的還是大唐迄今遇到的最強對手。

說一句生死未卜,並不爲過。

“承幹。”

李世民小聲呼喚著自己的嫡長子。

跪在最前面的永慶皇帝起身,擦了擦並不存在的眼淚,恭敬而妥帖地說:

“兒臣恭聽父皇教誨。”

李世民看著他,並沒有嘮“你要當個好皇帝”那套嗑,只是簡短地說了兩個字:

“謝謝。”

這沒頭沒腦的感謝,讓在場的其他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李承幹卻是身體微微顫抖,呆愣半晌,纔回答道:

“兒臣……大約不是一個好皇帝。”

心不夠狠,以“玄武門繼承法”的標準來看。

對自己打心底討厭的父皇,最終還是沒有痛下殺手,還放他領著大軍出去了。

如果放在十七年前,這般“婦人心腸”怎麼死都不知道,別說繼承大統了。

李世民微微搖頭:

“但你是個好兒子。”

李承幹猛地擡起頭,他的父親正慈愛地看著自己。

“父親……”他嘴脣微微翕動。

李世民轉向另一位嫡子,皇太弟李治。

“雉奴。”

“父皇……”李治哭哭啼啼的。

李世民悠悠道:

“你的皇兄說,他不是一個好皇帝,你多多輔佐他。”

李治抽噎著給出標準答案:

“陛下自謙,英明神武……臣雖愚鈍,必衷心輔佐,萬死不辭……嗚嗚嗚,孩兒捨不得父皇啊!”

李世民笑了:

“你纔是自謙。你心比你皇兄黑多了,他拿不定的主意,你來替他拿。”

這話不知是褒是貶,說得李治愣了愣,立刻哭得更起勁了,用聲音把尷尬的氣氛蓋過去。

李世民掃視了一圈,臉上輕鬆的笑容收了一些回去。

“阿兕子呢?”

李承幹立答:

“人多眼雜,女眷不便出面……”

“呵。”李世民氣鼓鼓地哼了哼:

“我的姐妹平陽公主當年都能獨自領兵打仗了,現在的女娃卻連出個門都不行了?

“真是蜜罐裡泡久了啊。”

慪氣的態度好像一個小孩子,讓哀愁的離別氣氛淡了一些。

李承幹假意道:

“確實不像話,兒臣這就將她們帶出來。”

“算了算了。”李世民擺了擺手:

“唉,我和她的‘小明弟弟’爲敵,她大概還在生我的氣吧。

“時候不早了,你我,就此別過。”

沒有過多寒暄,李世民率領大部隊開拔,開赴北方前線。

…………

太極宮,立政殿。

晉陽公主的閨房外。

“殿下,公主殿下。”宮女在緊閉的房門外喊:

“您開開門,吃口飯吧。這樣會弄壞身子的。”

房間裡傳來晉陽公主的聲音:

“煩死了!”

宮女們面面相覷,無奈地搖了搖頭。

房間裡,阿兕子李明達撲在牀上,以淚洗面。

這幾個月的奪嫡大戰,讓她第一次直面政治的殘酷,讓原本天真無邪的女孩變得鬱鬱寡歡。

李明與兄弟們反目、李治與李泰互相攻伐、李明殺李泰、李承干與李明對峙……

每隔幾天,就有壞消息傳來,就像一把把鈍刀子,在切割著她的心頭熱。

父皇和承幹大哥回來以後,她抑鬱的心境一度好轉。

然而,又被更大的壞消息給打到了谷底——

太上皇決定御駕親征。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終於從兄弟鬩牆,發展到了父子相殘!

而且將全天下的人民——不論大明還是大唐——統統都拉下了水,一起相殘!

這可比玄武門之變要惡劣得多得多!

“悲劇啊,悲劇啊!那羣傻男人!”

李明達攥緊了手裡的牀單,眼眶通紅。

…………

“對她,是不是有些太殘酷了呢……”

李世民坐在車裡,一手托腮,望著窗外後退的景色。

掌上明珠和他漸行漸遠,這在他剛回京時就能明顯感覺到的。

多了幾分恭敬,少了幾分親暱。

“她也長大了啊,知道了世事的殘酷,每個人都身不由己……”

李世民惆悵地嘆口氣,自嘲地搖搖頭:

“大敵當前,我還想著這些兒女情長之事,成何體統。我確實老糊塗了啊……”

他嘴上這麼說,可不知是不是錯覺,自從離開長安的重重宮闕、重返軍旅以後。

他的大腦重新活絡了起來。

不再像之前那樣,成天昏昏欲睡,動不動就失去意識。

連殘疾的右半身,也能勉強動一動了。

更重要的是,雖然同時思考許多問題時,他還是會忍不住犯困、頭腦遲緩,無法執行治國這樣的綜合性任務。

但是,當他將思維集中在戰爭上時。

他的意識和直覺還在,思路也沒有出現太嚴重的退化。

身處軍中的氛圍,讓他感覺自己的頭腦彷彿在甦醒,宛如煥發了第二春。

“陛下。”

一聲呼喚,讓李世民從沉思中醒來。

是李世績,他扶著金根車,一路在車窗外步行。

“茂公啊,此戰的方略你可都知曉了?”李世民問。

李世績不敢怠慢,立答:

“陛下妙計,末將謹記於心。”

“那就好,那就好。”李世民點點頭,嘴角一勾:

“可惜,老夥計們難得在戰場團聚,尉遲敬德那個黑炭頭居然學壞了,推脫自己不會游泳,不肯隨朕同去。他就不怕晚節不保,被史家打上‘背主’的烙印嗎?”

“回陛下,鄂國公或許是怕自己年老體衰,拖累行軍……”

李世績爲尉遲敬德開脫幾句,被李世民擺手打斷。

“哪有這麼多理由,不就是他的好大孫尉遲循毓在對面,他不想參與此戰麼?

“不是誰都能像朕一樣的。”

一句自嘲,直接把李世績的冷汗都幹出來了,不敢接話。

“不去管他,他愛來不來。反正大唐也不缺良將。朕不是秦昭襄王,他也不是白起。”

李世民輕飄飄地把老夥計抗旨一事揭過,反問李世績:

“你知道,朕爲何要任命你爲此戰的大總管嗎?”

是因爲李明分走了大明一半的名將,無人可用……高情商的李世績當然不會這麼回答,而是說:

“是陛下給罪將一個立功贖罪的機會。”

作爲晉王李治的王府司馬,李世績在去年亂局之中的表現可以說相當的不光彩——

把皇帝和太子弄丟了,完了還沒能將功補過把他倆找回來,兩位貴人是自己摸回來的。

這行爲可以說是相當抽象,抽象到了讓人懷疑他是不是與李治串通、合謀把皇帝和太子害死的地步了。

“不是,朕知道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你能揹負的錯誤。”李世民搖頭道。

李世績聽言,鬆了一口氣。

李世民又緊接著補充了一句:

“如果這滔天的罪責真算在你身上,你也不可能還站在這裡。”

李世績的身體頓時又緊繃了起來,大氣都不敢出。

老李看了看這位已經被敲打得外酥裡嫩的手下,嘴角的笑意愈濃:

“對面的主帥,可是李靖。”

衛國公……李世績嘴裡喃喃,似乎意識到了什麼。

李世民語重心長地說:

“朕想看看誰是天下第一將,所以選你爲主帥。”

這話猶如一針雞血,李世績登時神色一肅,抱拳道:

“末將必不負陛下厚望!”

李世民微微點頭:

“去吧,按章行事。”

李世績最後再行一禮,便跨上快馬,向東疾馳而去。

李世民望著心腹大將的背影,直到消失在地平線,才緩緩收回目光。

天下第一將的名號,大約很快就能決出個結果了……

…………

大明的軍隊傾巢而出,在行軍大總管李靖的指揮下,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

以兗州爲突破口,赤巾軍像赤潮一樣,洶涌而出,席捲中原大地,進軍十分順利。

說實話,進軍有些太順利了。

不但大大超出李明的預期,連前線官兵也有些意想不到。

因爲打到現在,對面的唐軍沒有進行一次稍微像樣點的抵抗。

中原人口稠密,城池林立。

守軍哪怕不露頭,就龜縮在城裡不開門,都不至於讓明軍吃地吃得那麼爽快。

基本上是赤巾軍還沒到城下,當地的唐軍就聞風而逃,將城池拱手相讓。

“哈哈哈!害我們一直提心吊膽,敵人也不過如此嘛!”

明軍的主營帳,各將領齊聚一堂,討論接下去的戰局走向。

薛萬徹率先發言,表示優勢在我。

李道宗則給老薛當頭澆了盆冷水:

“不可掉以輕心。我們佔地雖多,但並沒有殲滅多少敵軍部隊。”

侯君集則從另一個角度,給老夥計澆冷水:

“況且戰利品也沒有拿到多少。破城居然不許劫掠,真是的……”

衆人:……

連自家城池都想劫掠,大貪污犯的癮頭又上來了是吧……

“大唐的軍隊居然如此不堪一擊,著實……讓人始料未及啊。”蘇定方發出了中年男人的感慨。

他這一輩子都混跡在軍營之中,看見老東家變成了如今這副貪生怕死的模樣,不勝唏噓。

踏馬的,戰無不勝的唐軍怎麼變成了這幅鳥樣。

“一定是敵軍受我大明皇帝的感召,主動放棄抵抗的。”年紀最輕、但同時也是赤巾軍中資歷最老的小前輩薛仁貴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再加上他們的主力被分配在了揚州一線,我軍勢如破竹也不難理解了。”

“只是戰線一長,補給就容易出問題,應該徐徐推進。”李道宗提出穩重的建議。

蘇定方、侯君集表示同意。

薛仁貴則提出反對意見:

“東都洛陽就在眼前!打過東都,就能直面長安了!

“如果貽誤戰機,等唐軍從揚州調過來,戰略機遇就失去了,對後勤的考驗更爲艱鉅。”

薛萬徹同意本家小薛的觀點:

“而且我們可以就地徵糧嘛。

“佔領的城市沒有遭受什麼破壞,拿得出這些物資的。我們可以花錢買嘛。”

激進派和保守派各執一詞,激烈地爭論著。

篤,篤……

一直沉默著的主帥李靖,輕輕點了點桌案。

衆人安靜了下來。

第80章 磨刀霍霍向唐皇224.第215章 關門,放來俊臣第361章 勝利轉進第43章 滿城風雨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第311章 逃出生天嗎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231.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第2章 這就是我的逃跑路線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第365章 我的軍營還蠻大的第326章 天爲幕布 地爲戲臺的行爲藝術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388章 李明的千層套路184.關於武則天吐便當的若乾爭議與意見204.第196章 房玄齡:我家少主不可能這麼腦洞大開第353章 恁大個中原沒人要嗎?俺拾走咧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451章 黑船渡來第445章 天降正義!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第265章 李世民炸了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248.第239章 恩!情!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第90章 請選擇您的出生點第343章 這支軍隊疑似過於謹慎了第305章 戰局的思維盲點198.第191章 長孫無忌:李明可能得幫,但幫李明不大可能第51章 父與子共同的對手第86章 拯救大帥侯君集第13章 京兆韋氏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第80章 磨刀霍霍向唐皇第312章 提桶跑路最重要的是時間第358章 誰在呼叫艦隊第90章 請選擇您的出生點第36章 疑點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第457章 榮譽大明人第116章 真正的老對手:士族第4章 沒想到狄仁傑你濃眉大眼第402章 大明啊,請等一等你的人民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3.第3章 把陛下都弄哭了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179.第176章 李二: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後宮和諧,朕心甚慰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221.第212章 李乾祐,每次掃黑都有你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268章 我的貨幣政策實在太穩健了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61章 消失的李明第4章 沒想到狄仁傑你濃眉大眼第334章 父類子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150章 鬧得歡?拉清單。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190.第184章 老房:挑撥李家父子,還是我在行190.第184章 老房:挑撥李家父子,還是我在行第267章 李明:唉,領土太大兵太多,好煩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第283章 大“明”王朝請假一天走親戚第50章 目標:李世民!第9章 新目標240.第231章 先入長安者爲皇第370章 父子局的前奏第127章 父子間的隔空鬥法第26章 薪火相傳第13章 京兆韋氏第275章 治理草原可能輕鬆,但輕鬆治理草原不太可能第392章 已經結束咧!第13章 京兆韋氏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第18章 玄齡的野望232.第223章 李明:埋個大雷給哥哥們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173.第171章 李二:我的好大兒哇!
第80章 磨刀霍霍向唐皇224.第215章 關門,放來俊臣第361章 勝利轉進第43章 滿城風雨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第311章 逃出生天嗎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第25章 那小子居然是對的231.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第2章 這就是我的逃跑路線第446章 打掃乾淨屋子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第365章 我的軍營還蠻大的第326章 天爲幕布 地爲戲臺的行爲藝術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388章 李明的千層套路184.關於武則天吐便當的若乾爭議與意見204.第196章 房玄齡:我家少主不可能這麼腦洞大開第353章 恁大個中原沒人要嗎?俺拾走咧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451章 黑船渡來第445章 天降正義!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第265章 李世民炸了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248.第239章 恩!情!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第90章 請選擇您的出生點第343章 這支軍隊疑似過於謹慎了第305章 戰局的思維盲點198.第191章 長孫無忌:李明可能得幫,但幫李明不大可能第51章 父與子共同的對手第86章 拯救大帥侯君集第13章 京兆韋氏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第80章 磨刀霍霍向唐皇第312章 提桶跑路最重要的是時間第358章 誰在呼叫艦隊第90章 請選擇您的出生點第36章 疑點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第457章 榮譽大明人第116章 真正的老對手:士族第4章 沒想到狄仁傑你濃眉大眼第402章 大明啊,請等一等你的人民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3.第3章 把陛下都弄哭了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179.第176章 李二: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後宮和諧,朕心甚慰第166章 薛萬徹:殿下的大腿,好粗好壯!221.第212章 李乾祐,每次掃黑都有你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268章 我的貨幣政策實在太穩健了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61章 消失的李明第4章 沒想到狄仁傑你濃眉大眼第334章 父類子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150章 鬧得歡?拉清單。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第164章 李二:你收人心都收到朕頭上了190.第184章 老房:挑撥李家父子,還是我在行190.第184章 老房:挑撥李家父子,還是我在行第267章 李明:唉,領土太大兵太多,好煩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第283章 大“明”王朝請假一天走親戚第50章 目標:李世民!第9章 新目標240.第231章 先入長安者爲皇第370章 父子局的前奏第127章 父子間的隔空鬥法第26章 薪火相傳第13章 京兆韋氏第275章 治理草原可能輕鬆,但輕鬆治理草原不太可能第392章 已經結束咧!第13章 京兆韋氏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第18章 玄齡的野望232.第223章 李明:埋個大雷給哥哥們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173.第171章 李二:我的好大兒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高县| 东辽县| 扶绥县| 太仓市| 年辖:市辖区| 桑植县| 德格县| 星座| 休宁县| 大城县| 莱西市| 呼图壁县| 和静县| 蚌埠市| 镇巴县| 永康市| 叙永县| 德格县| 永善县| 鹿邑县| 铜梁县| 司法| 瑞安市| 金溪县| 安化县| 万安县| 客服| 丰顺县| 招远市| 庆元县| 全南县| 柳林县| 桓台县| 区。| 湖州市| 本溪| 琼海市| 北辰区| 峨山| 孟州市|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