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6章 真正的老對手:士族

第116章 真正的老對手:士族

長孫延不知道他的阿翁,或者尉遲大伯睡不睡得著。 反正他是睡不著。

“你昨天不是說……需要府衙的引路函嗎?

“現在引路函已經有了,爲什麼還不讓我們登記開市?”

盧龍縣監市衙門的辦事大堂之中,長孫延儘量讓自己的語調平靜。

本著微服私訪就要貫徹到底的原則,李明一行全都風騷地換上了商人的衣服,按部就班地進行經商開店前的登記。

一切步驟都嚴格遵守大唐律令,以免落人口實,在彈劾劉歆一黨時被反咬一口。

反正閒著也是閒著,盧龍縣城的治安也還算良好,在各個衙門之間跑腿“辦證”的小事,李明就丟給了長孫延和他的兩位小夥伴。

然後,長孫延就受到了一點小小的官僚主義震撼。

“你這是平州州府的路條啊~我要的是盧龍縣的路條,這我辦不了~”

辦事的老吏員拖著腔,慢條斯理地說道。

“你們州府和縣衙不是在一塊兒的嗎?而且你昨天也沒說啊!”長孫延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話。

老吏斜了他一眼,慢吞吞地呷了口茶:

“這還需要說?咱這集市開在盧龍縣,要的肯定是盧龍縣的條子啊~”

“咿咿咿!”長孫延抓狂地扯著自己的頭髮,聲嘶力竭地大吼:

“爲了這點小事我都跑上跑下幾天了!

“不是缺這個簽字就是缺那個條子,需要什麼材料你就不能一次性全告訴我嗎!”

老吏放下茶杯,慢悠悠地說:

“你再咆哮公堂就讓捕快把你抓走。”

“你……?!”長孫延怒目圓睜。

在事態擴大以前,房遺則和尉遲循毓趕緊攔住他:

“老哥,算了算了,再跑趟縣衙吧。”

三小隻風風火火地回到了盧龍縣衙兼平州府衙。

辦事吏員越過高高的櫃檯,瞥了他們一眼:

“縣衙在前院。”

三人跑到前院。

吏員:“辦什麼事?”

長孫延:“開店的引路函。”

吏員:“商人走側廊第二間房。”

又去了側廊。

吏員:“做什麼生意?”

長孫延:“皮毛……”

吏員:“皮毛去二樓農桑司。”

又上二樓。

吏員:“你幹什麼?”

長孫延:“做皮毛生意……”

吏員:“辦引路函去前院。”

尉遲循毓和房遺則:“咿咿咿!!!”

他們倆也終於崩潰了。

把小小的縣衙治理成了鬼打牆,不愧是年年考覈都勇奪丁等的刺史。

劉歆使君,竟恐怖如斯!

…………

在三小隻與公文辦證鬥智鬥勇的時候,李明與他的兩位謀臣也在物色著人蔘鹿茸等山貨的進貨渠道。

一是做戲做全套,二是貼近民間,才能更全面地瞭解自己基本盤的概況。

所謂腳底有泥,心裡有底,坐辦公室都是問題,下基層都是辦法。

而這幾天的摸底,李明也確實看出了些門道。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他對平州的印象,那就是:

窮。

路人面有菜色,瘦骨嶙峋。

而且無所事事的流民特別多,上山下海撈偏門的人也特別多。

手臂那麼粗的海蔘,只用幾升米就能買到。

顯然,人窮不是因爲自然條件的制約。

能養活這麼多人,平州本身的自然稟賦並不差。

既然不能甩鍋給天災,那問題出在哪裡,就很明顯了。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劉歆尸位素餐,以至於民生凋敝啊。”

韋待價不禁感嘆。

作爲內定的兩州刺史,他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都特麼怪那個油膩、無能還虛僞的中年官僚,給他留了這麼個爛攤子。

“將劉歆這廝評定爲丁等中,看來都是高了。”

侯君集也被劉歆的騷操作薰得眉頭直皺。

一個刺史貪污與否,他不在乎。

但是無能,就讓他感到不可饒恕了。

“不過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侯君集話鋒一轉。

“劉歆的治理越無能、吏治越腐敗,動他們的理由就越充分。”

韋待價苦笑:

“這也是因禍得福了,只是苦了百姓。”

李明靜靜聽著兩位心腹你一言我一語,埋頭思考著什麼。

韋待價心裡沒了底,小聲問:

“殿下,難道不對嗎?”

跟李明跟久了,他也逐漸掌握了小主子的特點。

當呱噪的小主子突然不說話,一般就意味著,事情不簡單。

“嘶~你們有沒有覺得,那天劉歆接待我們的態度與問題?”李明冷不丁問。

韋待價與侯君集面面相覷:

“有什麼問題?”

和扳倒劉歆一黨、洗刷平州官場相比,他們覺得,態度不過是小問題而已。

“他的態度太恭敬了。”李明沉聲道:

“我們的身份乃是商人,就算有中央大員的條子,就算很有錢,也還是末流的買賣人。

“而他乃是刺史。結果,我們不但很順利地面見了刺史,甚至還與他平起平坐。

“這態度,有些太好說話了吧?”

韋待價嘗試著回答道:

“會不會因爲他貪圖我們的‘山海捐’?”

侯君集從職業貪官的角度,給出反對意見:

“當官的向商人求財,直接勒索便可。何必低聲下氣?”

確實如此。

“那是爲什麼呢?”韋待價也不由得開始思考。

“說明在平州,外地商人是個稀罕的玩意兒,所以劉歆纔會鄭重其事。”李明緩緩道。

這就引出一個更大的問題——

爲什麼行商稀少?

“是因爲交通不便?”韋待價問。

李明搖搖頭。

平州去往中原,主要有兩條路:

一條走渤海邊的傍海古道,過臨渝關(山海關),也就是現代的遼西走廊南段。

唐朝時期,因爲海平面高,這條道每當漲潮或者下雨,就泡在水裡了,不能過大車。

另一條走燕山,沿著青龍河谷的無終古道,出劉家口到薊州。

大規模行軍確實不便。

但過個小規模商隊綽綽有餘。

“你們也都看到了,平州的商品都是重量輕、價值高的奢侈品,如海蔘幹鮑、人蔘鹿茸之類。

“運輸難度不大,而利潤又極爲可觀。

“怎麼會沒有行商呢?”

經李明這一提點,兩人也覺得此事蹊蹺。 “去市場打聽打聽。”

盧龍的集市位於縣城中心,並沒有什麼特點,不大不小,就是個大唐各州都有的普通市場。

而商販也以本地人爲主,所交易的大多是米麪油鹽之類的本地日常必需品。

平州特有的高價值商品,幾乎無人交易販售。

這在胡商遍地、商貿繁盛的大唐,這非常罕見。

彷彿平州是一個封閉之地,與大唐的其他地界完全阻隔了一般。

“上好的大米,買些吧。”一個老攤販有氣無力地叫賣著。

李明看著這老頭,覺得這是個挺好的套話目標,故意問:

“賣大米賺得到幾個錢,爲什麼不賣蔘茸?”

老頭切了一聲:

“蔘茸又不能當飯吃,除了病人誰買?”

李明故意擡槓:

“你可以往中原賣啊,誰讓你只做本地生意了?”

老攤販看著李明一行,毫不掩飾眼中的嘲諷之意:

“外地來的,剛來平州?”

“嗯吶。”李明點頭。

老頭笑了:

“別說中原了。你能把蔘茸皮草、鮑魚海蔘這些山珍海味,原封不動地運出盧龍縣嗎?”

侯君集眉頭一皺:

“怎麼,這裡的官兒,還不準你們往外賣東西了?”

“和官兒有什麼關係?”老頭擺擺手:

“是‘山海捐’。山海所產只要離開縣城地界,‘慕容’家先扒你們一層皮。能有什麼賺頭?”

山海捐,原來是它!

直接導致了商業委頓,劉歆爲了搞錢整出的苛捐雜稅害人不淺啊……

等等。

老頭剛纔說,和官兒沒關係?

爲什麼這麼說,難道收“山海捐”這門雜稅,不是官員收取的嗎?

“慕容”家又是個什麼東東?

“老頭……”

李明還想問,吃了個閉門羹。

“去去去!不買就別擋我財路!”

老頭突然緊張地東張西望,不由分說地把三人轟了出去。

三個人一頭霧水。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穿著虎皮衣、頭戴狐尾帽、一身原住民特色的漢子靠了過來。

那傢伙先是賊眉鼠眼地東張西望了一番,接著壓低聲音,用很流利的漢語說道:

“我有貨!”

不知道的還以爲在賣什麼不得了的東西。

李明微微點頭:

“帶路。”

…………

四個人七拐八拐,來到一處角落。

韋待價用現學的契丹語問了一句。

“呃?”那胡人眨著懵懂的眼睛。

“……貨呢?”阿韋用漢語又問了一遍。

“哦。”

這回對方聽懂了,撥開地上的樹葉,底下是一個陷坑,裡面是成堆的動物毛皮。

“看!上好的皮草,買些吧!”

三個人互視一眼。

皮草並不是管制違禁品,爲什麼這麼偷偷摸摸?

問問題之前,李明先套近乎:

“兄弟這身行頭少見啊,契丹人?還是黑水靺鞨?”

現在這時代,就算是少數民族,也很少有這麼粗獷的打扮了。

那“胡人”咧了咧嘴:

“我纔不是蠻子,我是漢人!”

啊?

“嗐!”那傢伙自嘲地看了看自己的這身打扮,嘆了口氣:

“以前我也是種地的,但遭了水災,家裡人都快餓死了,不得已嚮慕容家借了高利貸。

“然後,我就還不起本息,土地就被他們收走了,我也只能上山討生活了。”

李明聽出了一個重點:

“慕容家族,是誰?在本地很有勢力嗎?”

剛纔那老攤販聊起所謂山海捐時,也提了慕容家一嘴!

“慕容家族是咱這兒最大的家族,在平州盤踞了上百年,沒人惹得起他們。呸!”

那漢子恨恨地吐了口痰。

“慕容家的家主,慕容燕,是平州的土皇帝。那傢伙幾乎佔盡了所有的土地,鄉里鄉親都成了他的佃農。

“我不想替那奪我祖產的傢伙賣命,所以就逃進山裡當野人了。”

李明仔細地聽著,不由得嘆了一口氣。

小農戶抗風險能力弱,一遇天災,就容易被地主豪強利用高利貸剝削,掠奪走土地。

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裡,這都是屢見不鮮的現象。

這便是“土地兼併”這種宏大敘事在微觀上的具體表現。

事實上,門閥士族就是利用天災和高利貸這套combo,合法合理地讓唐朝的均田制走向崩潰。

嗯,自己身邊的韋待價和侯君集,他們家族肯定也沒少幹這事兒。

看來,這個“慕容家族”就是平州本地的豪強大族啊。

名聲不顯,本質上和五姓七望那樣的“門閥士族”是一樣的……

就在李明思路發散的時候,那漢子解釋道:

“你們外地人第一次來,所以不明白平州的規矩。

“慕容燕霸佔土地,連山和海都讓他佔了。

“萬一讓他的狗腿子看見你我買賣皮草,就要向我們收山海捐,交易的七成都得給他!”

那個神秘的所謂“山海捐”,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

地方豪強巧立名目,敲骨吸髓雁過拔毛的藉口而已。

“七成?!”李明吃了一驚。

這一刀見骨的“稅率”,連竭澤而漁都算可持續發展的了。

侯君集頓時眉頭緊鎖:

“刺史怎麼能如此縱容慕容燕?”

貪個污、放個高利貸、兼併個土地什麼的,那還是常規操作。

不僅在邊遠的平州,就算在京畿之地也是屢見不鮮。

可收稅就是另一碼事了!

這簡直是用皇權的麻筋跳皮筋兒玩!

劉歆是怎麼搞的,如此縱容當地土豪,不怕弄出亂子嗎?!

“縱容?呵呵,別太擡舉那些庸官了。”

那漢子嗤之以鼻:

“平州天高皇帝遠,朝廷命官有什麼用?

“慕容家養著許多私兵,一個光桿的刺史能頂什麼用?”

李明聽得心裡咯噔。

“封建王朝的統治邊界”,這幾個歷史書上冷冰冰的字,此刻變得無比具象化。

如果說,在遠離中原腹地、交通通信極爲不便的邊遠地區。

有什麼比地方官員與地方豪強同流合污更嚴重。

那就是地方豪強直接甩開官員,單幹了!

這是另立朝廷,分裂割據的節奏啊!

而且分裂的還是他李明的地盤!

這個叫慕容燕的,怎麼把他的劇本給搶了呢!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土豪劣紳了!

必須要出重拳!

李明此刻終於意識到,自己在遼東的真正對手是誰。

還是老對手,只是褪下了溫良恭儉讓的畫皮,露出野蠻貪婪的真面目——

門閥士族!

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260.第251章 真正的天兵第106章 撲朔迷離的功績與過繼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241.第232章 陛下可能要救,但要救陛下不太可能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第142章 我們被李明保護得太好了第346章 我纔剛爆兵,你怎麼就不行了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88章 長孫無忌:對!就應該這麼賞他!第344章 臥龍大戰鳳雛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178.第175章 我有一個點子,殺武則天的點子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395章 人生如戲第255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第398章 這是你自找的第282章 巨唐再臨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50章 目標:李世民!第282章 巨唐再臨第435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第104章 太子的陽謀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361章 勝利轉進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240.第231章 先入長安者爲皇第440章 那廝,明哥,神皇陛下第368章 內訌第409章 我的學生,個個身懷絕技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78章 殿下真神仙手段!第22章 我不同意這樁婚事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87章 臣請輔佐皇子明,若陛下不許,請殺臣!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第31章 死於安樂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203.第195章 大唐的蟲豸不在外邊,就在這立政殿!第360章 一明抵五唐!第454章 跑啊,你怎麼不跑了?第64章 此子交由朕親自撫養第36章 疑點第96章 你們都是我的翅膀第342章 某種意義的雙向奔赴第432章 失聯的南方第46章 你的工坊不錯,下一秒是我的了第33章 名偵探狄仁傑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211.第203章 我去,版本陷阱!第373章 歷代先哲上我身第421章 半島人民思路廣,島國人民樂趣多請假一天走親戚第319章 大明寶船下南洋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第69章 李泰的寓言第353章 恁大個中原沒人要嗎?俺拾走咧第110章 讓他裝,讓他裝!第286章 《“明”教》第131章 你知道一石米多少錢嗎?五百文!第344章 臥龍大戰鳳雛第385章 啊臥槽李明怎麼這麼壞啊217.第208章 原來你纔是內鬼?!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195.今天請假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第129章 臣請討伐李明第103章 讓朕送兒子?好好好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第33章 名偵探狄仁傑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第264章 罪魁禍首的隕落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第20章 太子駕到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20章 太子駕到第306章 草木皆兵(字面意義)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
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260.第251章 真正的天兵第106章 撲朔迷離的功績與過繼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241.第232章 陛下可能要救,但要救陛下不太可能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第142章 我們被李明保護得太好了第346章 我纔剛爆兵,你怎麼就不行了第307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88章 長孫無忌:對!就應該這麼賞他!第344章 臥龍大戰鳳雛第300章 什麼都變了,又好像什麼都沒變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178.第175章 我有一個點子,殺武則天的點子第158章 你們會不會治國啊,不會起開,我來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395章 人生如戲第255章 道不同,相爲謀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第398章 這是你自找的第282章 巨唐再臨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50章 目標:李世民!第282章 巨唐再臨第435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第104章 太子的陽謀第352章 震撼的中原大地第361章 勝利轉進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240.第231章 先入長安者爲皇第440章 那廝,明哥,神皇陛下第368章 內訌第409章 我的學生,個個身懷絕技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78章 殿下真神仙手段!第22章 我不同意這樁婚事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87章 臣請輔佐皇子明,若陛下不許,請殺臣!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第31章 死於安樂第375章 茶壺裡的風暴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203.第195章 大唐的蟲豸不在外邊,就在這立政殿!第360章 一明抵五唐!第454章 跑啊,你怎麼不跑了?第64章 此子交由朕親自撫養第36章 疑點第96章 你們都是我的翅膀第342章 某種意義的雙向奔赴第432章 失聯的南方第46章 你的工坊不錯,下一秒是我的了第33章 名偵探狄仁傑第407章 本朝依靠bug運行200.第193章 你去把長安的貪官除掉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211.第203章 我去,版本陷阱!第373章 歷代先哲上我身第421章 半島人民思路廣,島國人民樂趣多請假一天走親戚第319章 大明寶船下南洋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第69章 李泰的寓言第353章 恁大個中原沒人要嗎?俺拾走咧第110章 讓他裝,讓他裝!第286章 《“明”教》第131章 你知道一石米多少錢嗎?五百文!第344章 臥龍大戰鳳雛第385章 啊臥槽李明怎麼這麼壞啊217.第208章 原來你纔是內鬼?!第425章 總不能海禁吧?195.今天請假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34章 我的前途無亮啊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182.第179章 李治,你未來的媳婦兒沒了第129章 臣請討伐李明第103章 讓朕送兒子?好好好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第33章 名偵探狄仁傑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第264章 罪魁禍首的隕落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第20章 太子駕到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20章 太子駕到第306章 草木皆兵(字面意義)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城市| 乌拉特后旗| 荔浦县| 肇州县| 渑池县| 福泉市| 苏尼特左旗| 聊城市| 简阳市| 天水市| 大安市| 桂东县| 东乡族自治县| 武夷山市| 灌阳县| 潮州市| 龙江县| 海伦市| 盐城市| 丹东市| 且末县| 克拉玛依市| 桦川县| 洛浦县| 米泉市| 临夏县| 大方县| 惠水县| 开封市| 仪征市| 和顺县| 岳阳县| 长丰县| 阳高县| 台前县| 拉孜县| 万年县| 如皋市| 陇川县| 马鞍山市| 通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