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5章 人生如戲

“快拆快拆!別擋了陛下的路,誤了和談的時辰!”

汾河兩岸的懸崖峭壁上,明軍和唐軍正在“通力協作”,共同拔除鐵索樁子。

這些鐵索把並不寬敞的汾河河面攔得死死的,又很粗大,很難從中間鑿斷。

時間緊迫,用工作船一條條鏈子地鑿,得鑿到猴年馬月?

拔樁子就快多了,能讓老李家那對冤家父子早日重逢,儘快敲定和平方案,讓天下重歸安寧,大家安心種田。

“可是……尼瑪的,在陸上施工也一點都不容易啊!”

總包工頭薛萬徹發出一聲怒吼。

每根鐵索不但粗壯,而且還牢牢地楔入堅硬的石壁之中,下樁的位置又無不位於斷崖的正中,加大了拆除的難度。

奶奶的,拆違並不比新建簡單啊!

大唐的土木同行比大明工匠也不遑多讓,工程質量過硬啊!

而且能把這麼粗的鐵索鋪滿河面,大唐的鍊鐵也不差嘛!

“這東西設計出來就沒有考慮過拆。如果隨隨便便就能被你們拆除,那我們豈不是成了吃乾飯的?”

唐軍包工頭自豪地拍著胸脯。

顯然,他對自己的施工質量也非常滿意。

“你特麼還驕傲上了!半個時辰之內拆不完,和解達不成,我們兩軍就繼續開練!”

薛萬徹十分暴躁。

“哼,開練就開練,誰怕誰啊。”唐軍的同行忿忿不平地回嘴道。

不過嘴硬歸嘴硬,手裡的活兒可不敢停下。

只有親身經歷過風暴,才知道風暴的可怕。

別打了別打了,我們認慫還不行麼……

當初固定鐵索有多麼帶勁兒,今天拆鐵索就有多麼想哭。

幾個月前的迴旋鏢,還是正中了自己的眉心。

白天還同生共死的唐軍同袍們,到了今晚就開始互相埋怨了。

甲:“尼瑪的,哪個王八犢子把楔子釘在這鬼地方啊!”

乙:“你罵誰?當初不是你讓我在這兒施工的嗎!”

甲:“那你也不必把樁子打得這麼深啊!”

乙:“打不深,被那幫河北佬輕輕鬆鬆拔掉了怎麼辦?”

丙:“咳咳,生在河北真是對不起了,你們哥倆吵架能不能別把我扯進來?”

叫罵聲不絕於耳,就這樣,明、唐兩軍團結友愛地完成了第一次團建活動。

…………

踩在半個時辰的最後時限上,最後一根鐵索被拆除,阻塞汾河達數月之久的封鎖終於被徹底解除。

在護衛艦的簇擁下,一條龍船由南向北,緩緩駛入晉陽港。

通過“旱地行舟”先行抵達晉陽附近水域的戰艦,整整齊齊地分列兩邊,等候李明陛下的檢閱。

“龍船到!”

呼號聲此起彼伏,晉陽港口火把通明,一片肅穆。

明軍戰士排成十分滿足強迫癥的整齊隊列,激動而忐忑地迎接陛下的到來。

在城牆附近,晉陽城的老百姓也擠作一團,遠遠地向這邊張望,迫不及待地想親眼目睹傳說中“那位陛下”的英武身姿。

在萬衆的矚目之下,李明陛下緩緩走下舷梯。

在燈火的映照下,小陛下臉上的笑容光彩照人,十分的……嗯,慈祥。

雖然用這個詞形容一位不滿十歲的乳臭兒(劃掉)天降神童,有些奇怪。

但是在廣大晉陽百姓眼裡,除了用“慈祥”以外,他們也實在想不出其他更恰當的詞語來形容這位少年郎的表情。

而慈祥的李明陛下也很快注意到了百姓們好奇的目光,慈祥地向他們揮手致意。

晉陽市民不禁睜大了眼睛。

陛下在向我揮手嗎?傳說中將化外遼東改造成地上神國的“大明至賢至聖”皇帝,難道在向我這個屁民揮手嗎?

好怪哦,再看一眼……

但是李明剛下船,呼啦啦就一大羣人擁了上去,將這尊寶貝疙瘩圍得嚴嚴實實。

人羣之中,除了貼身文秘、專業保鏢護衛等職能人員以外,還有一大批報社記者、史官起居郎等負責記述此事的文宣人員。

終結舊王朝、開啓新時代,這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自然是要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

而這一“筆”,便是由這些筆桿子們一筆一劃寫就的。

事關陛下將來在小學課本上的光輝形象,一定要認真對待。

“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

李明全程擺著和藹可親的笑臉,親切地和在旁邊站崗的大頭兵握手。

“陛陛陛……”大頭兵激動得快昏古七了。

在山呼海嘯的“萬歲”聲中,李明陛下最後慈祥地向人羣揮揮手,便登上了馬車。

“陛下我們敬愛您呀!”

衆人追著馬車一路跑,激烈地鼓掌相送,流下了激動的淚水\(ㄒoㄒ)/~~。

…………

“唉……哈欠~累死了。麻麻的,怎麼弄到這麼晚……”

回到馬車裡,李明小老弟放鬆了繃了一路的假笑,疲勞地打了一個哈欠。

現在已經是半夜了,他的同齡人都已經起夜撒完尿,躺回去睡第二覺了。

可他卻還得在外地熬夜加班。

人生的參差……

“咳咳。”

與陛下同乘一車的小秘——或者說“巨秘”——契苾何力輕咳一聲,向旁邊使了個眼色。

起居郎褚遂良正一手紙一手筆,兩眼放光地盯著李明。

李明話鋒一轉,很順滑地接著說道:

“麻麻的,朕身爲天下之君父,那麼全天下的將士、不論明軍還是唐軍,皆是朕之子。

“朕之子連夜辛勤工作,朕豈能心安?涼國公,參與今晚河道疏浚之人,不論陣營,每人賞絹兩匹。”

契苾何力立即附和:

“臣領旨。”

切,無聊……褚遂良眼裡的光暗淡了下去,在對後世註定十分重磅的史書文獻上寥寥記下“聖兼愛”三字,便停下筆,閉目養神了。

你這八卦體質不適合當起居郎,應該去裴行儉手下的平州報社,負責一整個娛樂版面啊……

有這麼一個人形攝像頭杵在旁邊,李明和契苾何力自然是沒法進行正常業務交流了,只能有一搭沒一搭地發表著“要儘快安定天下,恢復民生啊”這類絕對不會錯的廢話,給自己在史書上凹造型。

就這樣,兩人從晉陽港一路演到了晉陽府。

城樓外,一衆武將早早地在外相迎。

見陛下的龍輦緩緩駛來,由李靖領銜,衆人立即單膝跪地,抱拳齊聲道:

“恭迎陛下聖駕!”

李明陛下又繃著和藹慈祥的表情下車了,雙手攙扶起有著“羊尿泡”雅號的李靖同志,心疼地說:

“老將軍辛苦了!爲了守護天下的安寧,將軍殫精竭慮,竟消瘦至此!

“朕恨不能割下自己的肉,貼補到老將軍身上!”

“陛下謬讚嗚嗚嗚……”李靖被陛下的“真情告白”感動得涕淚縱橫,泣不成聲。

“瘦在你身,痛在朕心啊!”李明也一秒飆淚,新老二位影帝相擁而泣。

其他幾位配角也在旁邊暗自垂淚,稱職地扮演著背景的角色。

褚遂良深吸一口氣,眼皮子都快翻到天上了,惜墨如金地在起居注上記下了“君臣情篤”四個字。

而報社記者就賣力多了,畫肖像畫的、寫小作文的,忙得不亦樂乎。等到初稿出來,經過主編、總編、秘書室、肅反委員會的多重校驗以後,一篇感人至深的通稿就將同時登上全大明每一份報紙的頭版頭條。

他們本就是李明親自帶出來的“自己人”,和史家這個“獨立第三方”並不相同。

“臣身爲武將,不能克敵制勝,還需陛下御駕親征,慚愧之至。

“陛下能出奇策,一舉蕩平晉陽敵寇,令我等黯然失色。”

李靖並不是在說客套話拍馬屁。

衆所周知,作爲白手起家的“富一代”,李明陛下是少見的以文治而非武功崛起的梟雄。

沒想到,陛下這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軍事天賦簡直強到了邪門的程度。

旱地行舟什麼的,真是把他們的腦子挖空,也沒法挖出這麼大的腦洞。

“沒有沒有,哪裡哪裡,全靠諸位在北邊牽制。卿等皆是朕的股肱之臣啊。”

李明謙虛地說著,一個個扶起跪地的將軍們。

“辛苦諸位了,君集,江夏王,定方,仁貴,長倩,世績咬金……

“嗯???”

怎麼感覺裡面好像混進去了兩個奇怪的東西?

難道睡眠不足,出現幻覺了?

爲什麼對面的主帥會和李靖他們在同一桌?

“依陛下的命令,善待唐軍降將。”江夏王李道宗解釋道。

你們也太善待了一點吧……李明看了眼刷刷記錄的記者和史官,立刻大換臉,熱情地和李世績、程知節握手言歡。

“朕仰慕二位將軍的武勇已久,今日得見,名不虛傳!

“不知二位能否爲天下人再執兵戈,守衛我大明的安全耶?”

“嗚嗚嗚程某願誓死效勞嗚嗚嗚……”一個時辰前還要爲大唐殉國的第一忠將程知節,被幾句話感動得稀里嘩啦的。

全場大概只有他一個人當真了。

李世績在旁邊尷尬地乾咳一聲:

“陛……下,我們還有一位干將,阿史那社爾,還在牢獄之中。那個……”

阿史那,怎麼又是個阿史那?咱大明也不缺干將啊,部隊編制都快滿了……李明心裡吐槽。

但是在面上,他依然保持著滿面春風的仁慈模樣,故作驚訝道:

“還有這事?快快將他請出來,朕當面向他賠罪!”

李明知道李世績是在借題發揮,借史官的壓力把自己的好兄弟撈出來。

李世績也知道李明知道自己的小九九。

但看透不說透,兩人都默契地裝作不知道。

戰爭已經結束了,現在的第一要務是彌合兩邊的裂痕。

一些必要的秀,是必須要做的。

畢竟打了這麼大的仗,雖然持續時間不長、只有一年不到,但是烈度可一點不小。

夫妻吵架況且還要冷戰倆禮拜呢,明、唐兩軍爭霸,造成的兩軍、兩地矛盾可不小。

李明既然作爲全天下的皇,那就得以身作則,最大程度地展現自己的懷柔。

哪怕這樣顯得有些刻意造作……

“我的父皇呢?”

李明一臉無辜地問。

李世民目前是什麼個狀態,李明當然瞭如指掌。

李靖一臉擔憂地回答:

“止戈罷兵以後,陛下便把自己關在晉陽府頂樓,不準任何人靠近……”

“噫!父皇!”

李明登時扔下所有人,向城樓衝刺。

像極了奔向搶救室的病人家屬。

李靖等人一路小跑跟在後面,確定褚遂良在這個距離啥都聽不清以後,附在李明耳邊小聲道:

“在見到您以前,太上皇陛下不願意出來。”

李明回頭小聲問道:

“我爹有沒有開什麼談判條件?”

李靖微微搖頭:

“太上皇不肯透露,堅持要和陛下您面談。”

李明皺了皺眉,又問:

“他吃了嗎?”

“貼身宦官進去,送了些果子吃食。”李靖一五一十地回答。

李明的眉毛又舒展開了。

李靖觀察著小領導的微表情,道:

“這代表太上皇不是不能溝通?”

“不,這代表他沒有餓著肚子。”

李明微微一笑,拾級而上,來到了城樓的最高層,站在一扇緊緊關閉的房門前。

這扇門背後,原本是幷州刺史的書房。

被李世民陛下徵用以後,這裡便是唐軍的決策核心。

而今,原本在這個房間討論軍機的將軍們,一個個都成了對面大明的“座上賓”。

房門後只剩下了一位孤家寡人——

大唐太上皇,唐王朝最後的圖騰,李世民。

呼,一切都結束了——與冤家老爹只隔了一層薄薄的門板,李明有些躊躇地深吸一口氣,緩緩擡起手,輕輕叩響大門。

“父皇,兒臣求見。”

裡面沒有傳來任何聲音。

李明回看自己身後。

除了李靖等武將外,起居郎、史官、記者……一衆人等正屏息凝神地圍觀這歷史性的一幕,手裡的筆懸著,彷彿即將出鞘的利刃。

李明深沉地呼吸著,再次叩響大門:

“父皇,您在裡面嗎?”

還是沒有動靜,好像裡面什麼也沒有。

李明的呼吸急促起來,敲門聲也越來越大。

“父皇,開門啊!是我,您的十四子李明!

“再不開門,我就闖進來了!”

還是沒反應。

這下大家都開始感到不安了。

“那就失禮了!”

李明向守衛揮了揮手。

大門被撞開了。

房間裡只點著一盞燈,十分昏暗。

藉著微弱的火光,李明能勉強分辨出李世民時常倚靠的那張龍榻。

榻上空無一人。

李世民人呢?

待眼睛逐漸適應房間裡幽暗的環境,李明恍然發現,房間外的露臺上站著一個威嚴蒼老的身影。

正是李世民!

“父皇!你要幹什麼?”

李明十分緊張。

李世民一臉輕鬆,對幺子微微一笑,偏癱的身體笨拙地向外探。

此處是城樓之巔,露臺外漆黑一片,乃是萬丈深淵!

第117章 遼東只能有一個話事人第142章 我們被李明保護得太好了188.第182章 我只是治理了兩個國家,皇兄們可是在積極空談呢167.第167章 父皇,您後背涼不涼?第426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369章 鐵索橫江第360章 一明抵五唐!第33章 名偵探狄仁傑227.第218章 內戰前夜第52章 闖禍了闖禍了!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354章 這位刺史閣下,您也不希望揚州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吧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199.第192章 李明賢甥,你教得好啊!第388章 李明的千層套路第89章 分封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第412章 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59.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第373章 歷代先哲上我身184.關於武則天吐便當的若乾爭議與意見247.第238章 給臭外地的一點小小的遼東震撼請假一天走親戚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第277章 貨幣戰爭234.第225章 朱雀門之變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180.第177章 肅反委員會在行動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246.第237章 八王之亂第276章 天可汗之所以姓“天”191.第185章 不是李二,大唐這回真的藥丸了第431章 罪己詔231.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第35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3章 京兆韋氏第152章 李二:我生了一個開國皇帝?!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第282章 巨唐再臨第429章 君臣的雙向奔赴167.第167章 父皇,您後背涼不涼?258.第249章 李治的小煩惱和大問題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306章 草木皆兵(字面意義)第384章 就喜歡你們看不慣 卻還不得不共建大第101章 遼東人才喜加一第121章 這位姐,你也不想救錯人被發現吧224.第215章 關門,放來俊臣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173.第171章 李二:我的好大兒哇!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250.第241章 朕的那些逆子們第315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74章 破局的關鍵,是一起舊案第154章 該回到我忠實的長安了第105章 “都是假的,李明根本不受寵”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第1章 逆子!第346章 我纔剛爆兵,你怎麼就不行了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46章 你的工坊不錯,下一秒是我的了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365章 我的軍營還蠻大的223.第214章 有問題要抓,沒有問題創造問題也要抓第105章 “都是假的,李明根本不受寵”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431章 罪己詔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第160章 長孫皇后的大胸襟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283章 大“明”王朝第257章 血腥的恆山之戰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第414章 政治真有趣260.第251章 真正的天兵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沒死)186.第181章 (補救,免費)則天大聖,李節度向你問好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第265章 李世民炸了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第370章 父子局的前奏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40章 殿下回到了忠誠的長安第35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章 沒想到狄仁傑你濃眉大眼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第346章 我纔剛爆兵,你怎麼就不行了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第360章 一明抵五唐!第403章 風雲既變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第351章 老登!驚不驚喜意不意外!169.第169章 全唐肅反委員會
第117章 遼東只能有一個話事人第142章 我們被李明保護得太好了188.第182章 我只是治理了兩個國家,皇兄們可是在積極空談呢167.第167章 父皇,您後背涼不涼?第426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289章 “失敗纔是作亂,成功就是革命!”第369章 鐵索橫江第360章 一明抵五唐!第33章 名偵探狄仁傑227.第218章 內戰前夜第52章 闖禍了闖禍了!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354章 這位刺史閣下,您也不希望揚州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吧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199.第192章 李明賢甥,你教得好啊!第388章 李明的千層套路第89章 分封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第412章 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59.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第373章 歷代先哲上我身184.關於武則天吐便當的若乾爭議與意見247.第238章 給臭外地的一點小小的遼東震撼請假一天走親戚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第277章 貨幣戰爭234.第225章 朱雀門之變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180.第177章 肅反委員會在行動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246.第237章 八王之亂第276章 天可汗之所以姓“天”191.第185章 不是李二,大唐這回真的藥丸了第431章 罪己詔231.第222章 玄武門的意思是後門第35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13章 京兆韋氏第152章 李二:我生了一個開國皇帝?!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第282章 巨唐再臨第429章 君臣的雙向奔赴167.第167章 父皇,您後背涼不涼?258.第249章 李治的小煩惱和大問題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306章 草木皆兵(字面意義)第384章 就喜歡你們看不慣 卻還不得不共建大第101章 遼東人才喜加一第121章 這位姐,你也不想救錯人被發現吧224.第215章 關門,放來俊臣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173.第171章 李二:我的好大兒哇!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250.第241章 朕的那些逆子們第315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74章 破局的關鍵,是一起舊案第154章 該回到我忠實的長安了第105章 “都是假的,李明根本不受寵”196.第189章 第一次主政,怎麼裝作經常主政的樣子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第1章 逆子!第346章 我纔剛爆兵,你怎麼就不行了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46章 你的工坊不錯,下一秒是我的了第309章 深藏功與名的李二陛下第365章 我的軍營還蠻大的223.第214章 有問題要抓,沒有問題創造問題也要抓第105章 “都是假的,李明根本不受寵”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355章 出長安記第431章 罪己詔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第160章 長孫皇后的大胸襟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283章 大“明”王朝第257章 血腥的恆山之戰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第414章 政治真有趣260.第251章 真正的天兵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沒死)186.第181章 (補救,免費)則天大聖,李節度向你問好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第265章 李世民炸了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第370章 父子局的前奏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第348章 好一個兄友弟恭第40章 殿下回到了忠誠的長安第35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4章 沒想到狄仁傑你濃眉大眼第146章 高句麗疑似有點太城市化了第346章 我纔剛爆兵,你怎麼就不行了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第360章 一明抵五唐!第403章 風雲既變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第351章 老登!驚不驚喜意不意外!169.第169章 全唐肅反委員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黄骅市| 合肥市| 宜良县| 北碚区| 商水县| 延吉市| 洮南市| 迁安市| 班戈县| 文登市| 航空| 平乐县| 丹东市| 吴川市| 江城| 雷波县| 呈贡县| 和林格尔县| 改则县| 文登市| 若尔盖县| 宁晋县| 盐城市| 衡阳市| 绥江县| 榆林市| 新绛县| 调兵山市| 广昌县| 罗源县| 信宜市| 安达市| 淮安市| 太湖县| 宝清县| 龙井市| 伊宁县| 晋宁县| 民县| 正蓝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