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

第141章 表叔我教你一些旁門左道 雙眼被金光燦燦亮晶晶照亮的那一剎那,李明不禁揚了揚眉頭。

豁,這土特產可真夠……特別的。

你們幽州爺可真是爺啊。

但他的眉頭又旋即擰緊:

“可這金銀,不能打仗啊。”

衆所周知,錢只是一般等價物,而打仗打的是生產力和生育力。

而就平州這被嚴密封鎖、生產力透支的境況,有錢也啥都買不到。

這些財寶如果流到市場上,除了誘發嚴重的通貨膨脹、讓一石米漲到五十萬錢、連推車都裝不下之外,屁用沒有。

別的不說,這些錢能讓鳥多長幾根毛嗎?

爲了搓箭矢,小房小尉遲率領民衆,都快把林子裡的鳥薅禿了,就爲了做箭羽。

崔民幹看著這位便宜小表侄,露出微妙的笑容:

“您何必將錢財的用途,拘泥於買賣實物呢?”

李明聽出了老崔的弦外之音:

“你的意思是……收買人心?

“收買誰的人心,朝廷嗎,讓他們儘快出兵?”

崔民乾笑著搖搖頭。

這位小表侄雖然聰慧又能,但還是太年輕了。

“錢財如水,來去自由,誰能將其侷限於大唐之內?”

李明聽出了重點:

“用金銀珠寶賄賂高句麗人麼……”

這倒是他未曾設想的道路。

他整天琢磨的一直都是比拚內力,用硬實力硬抗住高句麗的進攻,以拖待變。

使用盤外招化解敵人,這還真是他的思維盲區。

自己還是不夠老奸巨猾啊,要是老房同志也在,何至於此……

“可是,該主攻誰呢?”

賄賂人,錢從來不是問題,怎麼把錢花出去纔是學問。

總不能直接在前線大撒幣吧,那可真就是大撒幣了。

“高句麗西部大人、大對盧淵蓋蘇文,您可曾聽說過?”崔民幹對答道。

“什麼西部大鱸魚賽文?”李明覺得老崔說的漢語非常小衆。

“什麼?”崔民幹也覺得李明這個領導很小衆。

都死磕那麼久了,李明居然連敵人內部大致是個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哦對了,上個月小表侄連自己和高句麗磕上了都不知道。

按說這種一問三不知的山裡土包子,早就被敵人按在地上摩擦了。

而李明偏偏還反過來,以半個平州之力,居然把敵人打得滿地找牙,惱羞成怒得全面動員。

這夯貨真是又頭鐵又莽啊……

“高句麗建國初,國內有五個主導部落,按方位分東南西北中,中央部落桂婁部,就是如今的皇族高氏,其餘四部首領按方位分封四部大人。”

崔民幹耐心地科普道:

“現任西部大人便是淵蓋蘇文,而‘大對盧’是高句麗的官職,對應的是宰相。”

哦~李明一下子就懂了。

就類似於崔氏崔仁師,既是華夏原始股東姬姓的後裔,同時又在朝廷擔任宰相。

差不多相當於河北士族在大唐的地位,既爲高句麗王所用,又保持著相當的獨立性。

“近年來,高句麗榮留王一直尋求加強王權,限制四部大人的勢力,而飛揚跋扈的淵蓋蘇文首當其衝。”

崔民幹提點道:

“而以我的推斷,賢侄打得高句麗動員十五萬之衆,已遠超其國力、財力所能支撐,高句麗國內必定民怨沸騰……”

對著皇子都喊起賢侄來了,崔民幹給自己來了個超級加輩。

但現在的李明完全不計較,也同樣親切地喊了起來:

“表叔的意思是,只要能打通高句麗的內部關節,聯繫上淵蓋蘇文,讓他和高句麗王發生內訌,甚至……”

他的心跳陡然加快。

甚至可以向高句麗傳授一下玄武門之變的先進經驗,直接從源頭上消滅問題!

這一仗,能贏!

甚至不用依賴朝廷的援兵,不用仰仗那幫衣冠禽獸的施捨!

“可是……”李明苦笑著攤了攤手:

“如表叔所見,我一直受限於山中,對敵國並不瞭解。如何能聯繫上他們的宰相呢?”

他注視著崔民幹,相信這位便宜表叔既然能提這茬,那他一定也想好了辦法。

果然,崔民幹有點小驕傲地輕咳一聲:

“高句麗貴族曾盛情邀請我崔氏族胞,爲他們講解四書五經,因此我們崔氏在那兒也略有幾分薄面。

“那幾位講課的族胞,我也一併帶來了,可以與你的人同往高句麗。”

李明重重地鬆了一口氣。

自從高句麗的攻勢突然變得瘋狂起來以後,他其實一直都頂著巨大的壓力。

只是身爲領導,他必須在部下面前表現出胸有成竹的樣子,以免影響大家的士氣,只能在無人的夜晚默默地失眠。

而現在,看見了能憑自己的力量終結這場消耗戰的曙光,他心口壓著的石頭終於能鬆一鬆了。

李令老姐,還有沒來得及見一面的姐夫崔挹,感謝你們,你們幹得好啊!

“事不宜遲,我們立刻行動!”李明當機立斷。

把細作滲透進高句麗,要說簡單,其實一點也不難。

因爲他手裡握著一大票高句麗俘虜,大都是苦大仇深的壯丁,稍加改造,就能積極主動地替鄉親們幹農活了。

事實證明,高句麗是真的類人羣猩閃耀,綜合了集權制和部落制二者的糟粕。

相比之下慕容燕都算是清正廉潔的了。

只要將這羣二五仔放回,並將自己人混入其中。

接觸到淵蓋蘇文並不困難。

而要論遼東的滲透地下工作……

“吳大娘。”李明開始點將:

“你掩護這幾位先生,帶著這些金銀珠寶,跟這幾個戰俘一起僞裝成高句麗軍,潛入高句麗。”

吳大娘露出爽朗的微笑:

“沒問題!”

崔民幹順便掃了一眼戰俘營。

裡頭的俘虜頂著各式各樣的髮型,有漢化的束髮、有扶余的小辮子,也有髡髮、斷髮等各族髮型。

但他們統一都穿著唐甲。

而看守他們的赤巾軍,也統一穿著唐甲,頭上頂著一塊紅巾。

敢情唐甲是默認皮膚,頭盔頭飾是個性化定製是吧……

“嗯……光吳大娘一人負責,還未必保險。”

李明思考了一下,朝身後喊了一聲:

“尉遲循毓,這段時間你忙嗎?想帶幾個人去平壤城轉轉嗎?”

小黑炭頭幾乎第一時間從房遺則的書房飛了出來:

“不忙!”

作爲最初起家的武將卡,隨著一票SSR武將的加盟,他終於光榮退居二線,整天爲房遺則打下手,帶著盤庫人員上山下鄉,盤點還有幾隻鳥的羽毛沒被薅光。 現在,他終於找到能發揮餘熱的崗位了。

“潛入敵營十分危險,你確定要去嗎?”李明再三確認。

尉遲循毓拍拍自己的黑腦瓜:“門神的子嗣,怎麼可能怕死!”

“很好,扭轉戰局的任務就交給你了。”李明鄭重地派派小黑炭的肩膀。

讓尉遲循毓插手情報事務,其實是李明的一番政治操弄。

因爲吳大娘是原“赤巾賊”系的,屬於半路出家。

他不是不信任吳大娘,但將對外情報的重任全權委託給她,那心眼子也太大了,一不小心就容易心胸開闊。

所以,他要往裡面摻進自己人,小小地玩一手製衡。

“好啊好啊!小黑弟老孃罩你!”吳大娘爽朗地大笑著,絲毫沒意識到自己的隊伍被摻沙子了。

崔民幹不動聲色地看著小表侄的這套操作,拱了拱手:

“賢侄保重,那表叔我就不打擾你們了。”

平州雖好,但一想到外頭有十五萬大漢虎視眈眈,他就忽然想起家裡的煤爐好像沒關,恨不得馬上飛回幽州。

“不留下吃個飯嗎?”李明禮節性地客套一句。

崔民干連連搖頭:

“朝廷還在催我給他們回報呢。現在黃河以北突降大雪,行路極其艱難,我得快些寄信,快些解開朝廷對賢侄的誤會。”

表侄羽翼尚且稚嫩,現在慫恿他和朝廷翻臉,不智,所以老崔不得不捏著鼻子向老李求求情。

而一想到自己腦袋上扣著的成噸黑鍋,李明也不留他了:

“還望表叔仗義執言。張儉都督的辯解朝廷不信,崔使君的證言,他們總該信了吧!”

崔民幹鄭重地拱手,便在赤巾軍的護送下離開了。

望著便宜表叔遠去的背影,輕快的臉色陰了下去,忍不住揉揉發脹的腦殼。

他現在是真的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一邊死扛著高句麗,一邊還得死扛朝廷裡的那幫蟲豸。

再這麼放任下去、不爲自己做出有力的辯解,別說朝廷支援了。

那些蟲豸遲早要拖他對抗高句麗的後腿。

到時候真就山賊殉國門、叛臣死社稷了。

光一個幽州刺史的分量,還嫌不夠……

“殿下!”

侯君集垂頭喪氣地回來了。

工作的時候要稱職務……看著侯君集的臉色,李明也沒有心情和他打趣。

“怎麼了?”

“可惡,那羣鼠輩!”侯君集恨恨地翻身下馬:

“我們追逐撤退的敵軍,一路追至高句麗境內,撞上了層層疊疊的地堡。

“我們攻不進去,只能放那夥敗軍撤走了!”

到手的首級和俘虜就這麼溜走了,他心痛得難以呼吸。

李明也不由得咂了咂嘴,覺得這事情非常棘手。

有地堡託底,不用擔心我們反攻包抄,那高句麗人豈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當我的平州是公共廁所嗎?!

戰術上雖然佔盡優勢,但戰略上的被動態勢仍然沒有改變。

崔民乾的到來給他提了個醒。

不另闢蹊徑結束戰爭,這場仗就沒完沒了了……

“明哥!”

長孫延騎著馬,風塵僕僕地從營州回來,搖頭對李明報告道:

“不行,營州都督府被高句麗圍得死死的,無法再向平州增調援軍了。”

李明對這結果並不感到意外:

“十五萬人泰山壓頂,張儉能保住營州無恙、守住平州的東部、避免我們兩面受敵,便是大功一件了。”

他一邊安慰著灰心喪氣的長孫延,一邊攙扶他下馬。

赫然發現,長孫老弟的背上插了一根箭頭!

“我去!你……”

“哦?還落下一根?”

長孫延無所謂地拔下箭頭。

幸好,他穿著厚實的毛皮大衣和甲冑,並沒有受傷。

“營州的情況,已經這麼嚴峻了?”李明憂心忡忡。

長孫延點頭道:

“高句麗將營州圍得如鐵桶一般,遠甚於平州。

“信使出去一個死一個,營州的通信已經被徹底切斷,有一段時日沒有和朝廷通信了。

“我也是命好,幸得薛萬徹將軍的接應,才能豎著回來見大家,否則就得躺著回來咯,哈哈哈!”

平靜地說出了驚險的事實。

李明心裡咯噔。

不但是因爲自己的首席秘書差點遭遇不測。

更是因爲,郵驛被封鎖,意味著朝廷得不到任何官方的、他們可以信任的戰報。

意味著,在幽州刺史的信箋到達前,長安那邊甚至還不知道他李明正在和高句麗打得如火如荼!

“信息,信息,遼東離關中也太特麼遠了……”李明也終於體會到了邊遠地區難以統治的痛苦。

以他對李世民的瞭解,不用他寫信求援,那位暴脾氣的天可汗肯定也已經派兵過來了。

問題就在於,這支部隊是隻打高句麗,還是連同赤巾軍一起收拾。

如果是後者,那就大水衝了龍王廟了。

甚至存在一種荒誕的可能——在他費勁千辛萬苦擺平高句麗、拱衛了大唐以後,反而遭受朝廷一記遲來的重拳!

必須雙管齊下,一邊做淵蓋蘇文的工作,一邊做李世民的工作,儘快將事情的原委辯解清楚!

而這份艱鉅的任務,單憑幽州刺史的書信,是無論如何也難以完成。

因爲朝廷對崔民乾的信任還不及外戚張儉。

連張儉對李明的辯護都能被那些衣冠禽獸們懷疑。

身爲決策圈邊緣的河北士族、又剛被陛下襬了一道的崔民幹,他的面子能有多大呢?

李明意識到,自己亟需一個信使。

一個面子夠大、能讓各方都信服的信使,當著皇帝、當著朝廷文武百官面,將平州之事的肇因、經過和現狀,詳詳細細地解釋清楚。

而這個至關重要的角色,在李明的身邊,還恰好有一個。

有且僅有一個。

wWW?TTKдN?¢o

政敵的親孫子,李明的好哥們,從頭至尾參與平州之事、對來龍去脈瞭如指掌的人。

“長孫延。”李明平靜地說。

長孫延不由得深吸一口氣,下意識地挺直了身體:

“明哥有什麼吩咐?”

李明緩緩道:

“可能得麻煩你,跑一趟長安。”

第365章 我的軍營還蠻大的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335章 程咬金風評差點被害第13章 京兆韋氏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354章 這位刺史閣下,您也不希望揚州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吧第110章 讓他裝,讓他裝!今天請假,小孩發燒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2章 玄齡之怒第350章 兵敗就如山倒205.第197章 我也想節制天下兵馬第85章 我打長孫無忌?真的假的?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28章 上馬!你老子帶你裝逼!第5章 治國之才第343章 這支軍隊疑似過於謹慎了第445章 天降正義!167.第167章 父皇,您後背涼不涼?230.第221章 臭魚爛蝦們的逆襲167.第167章 父皇,您後背涼不涼?第305章 戰局的思維盲點216.本故事是大團圓結局第322章 兄弟和你心連心,你和兄弟動腦筋第460章 父皇,我不辭職了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203.第195章 大唐的蟲豸不在外邊,就在這立政殿!第458章 倭島的毀滅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第91章 大唐度使212.第204章 楊氏:我也不是謙虛,封后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第326章 天爲幕布 地爲戲臺的行爲藝術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第61章 消失的李明第449章 賣國無門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第109章 龍椅,你坐得我也坐得244.第235章 李二:謝謝你還記得我哦第408章 君臣就是要齊齊整整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247.第238章 給臭外地的一點小小的遼東震撼第4章 沒想到狄仁傑你濃眉大眼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第121章 這位姐,你也不想救錯人被發現吧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376章 我們沒幹什麼,只是準備剷平晉陽而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345章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53章 士族可能得對付,但對付士族不大可能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242.第233章 李治:誰誰誰把龍榻放這兒的?一分鐘也沒敢坐第278章 長孫無忌謀反案第297章 李世民:叫阿爺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65章 小“兜”子第26章 薪火相傳181.第178章 這只是意外,皇兄們千萬不要多想183.第180章 李二:你辦事,我放心238.第229章 李明的陽謀,無解第132章 南下!第273章 稱心第433章 終極侮辱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357章 傻孩子,快跑啊!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第68章 另一個活在背景板裡的男人第460章 父皇,我不辭職了227.第218章 內戰前夜第442章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12章 玄齡之怒第392章 已經結束咧!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195.今天請假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沒死)197.第190章 大撒幣的藝術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443章 殺!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450章 官場PUA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第30章 好肉麻的倆公婆175.第172章 這位陛下,您也不希望孩兒我橫屍街頭吧第161章 你阿孃還是你阿孃第47章 世襲的賤人256.第247章 我也是有靠山的175.第172章 這位陛下,您也不希望孩兒我橫屍街頭吧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260.第251章 真正的天兵
第365章 我的軍營還蠻大的168.第168章 李明:滅國為什麼要打仗?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335章 程咬金風評差點被害第13章 京兆韋氏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354章 這位刺史閣下,您也不希望揚州發生什麼不好的事吧第110章 讓他裝,讓他裝!今天請假,小孩發燒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2章 玄齡之怒第350章 兵敗就如山倒205.第197章 我也想節制天下兵馬第85章 我打長孫無忌?真的假的?135.第135章 有這軍隊,老侯敢打東京第28章 上馬!你老子帶你裝逼!第5章 治國之才第343章 這支軍隊疑似過於謹慎了第445章 天降正義!167.第167章 父皇,您後背涼不涼?230.第221章 臭魚爛蝦們的逆襲167.第167章 父皇,您後背涼不涼?第305章 戰局的思維盲點216.本故事是大團圓結局第322章 兄弟和你心連心,你和兄弟動腦筋第460章 父皇,我不辭職了第134章 怎麼會是他?齊王?!203.第195章 大唐的蟲豸不在外邊,就在這立政殿!第458章 倭島的毀滅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第91章 大唐度使212.第204章 楊氏:我也不是謙虛,封后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第326章 天爲幕布 地爲戲臺的行爲藝術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308章 大的要來了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第61章 消失的李明第449章 賣國無門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第109章 龍椅,你坐得我也坐得244.第235章 李二:謝謝你還記得我哦第408章 君臣就是要齊齊整整第359章 我大明船堅炮利啊!247.第238章 給臭外地的一點小小的遼東震撼第4章 沒想到狄仁傑你濃眉大眼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第121章 這位姐,你也不想救錯人被發現吧第253章 李治:整我是吧,李泰和李明聯手整我是吧?第376章 我們沒幹什麼,只是準備剷平晉陽而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345章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53章 士族可能得對付,但對付士族不大可能第301章 李世民:中套路了吧242.第233章 李治:誰誰誰把龍榻放這兒的?一分鐘也沒敢坐第278章 長孫無忌謀反案第297章 李世民:叫阿爺第124章 我要節製兵馬,自己的兵馬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65章 小“兜”子第26章 薪火相傳181.第178章 這只是意外,皇兄們千萬不要多想183.第180章 李二:你辦事,我放心238.第229章 李明的陽謀,無解第132章 南下!第273章 稱心第433章 終極侮辱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357章 傻孩子,快跑啊!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第68章 另一個活在背景板裡的男人第460章 父皇,我不辭職了227.第218章 內戰前夜第442章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12章 玄齡之怒第392章 已經結束咧!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195.今天請假第162章 阿兕子你別死!(沒死)197.第190章 大撒幣的藝術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443章 殺!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450章 官場PUA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第30章 好肉麻的倆公婆175.第172章 這位陛下,您也不希望孩兒我橫屍街頭吧第161章 你阿孃還是你阿孃第47章 世襲的賤人256.第247章 我也是有靠山的175.第172章 這位陛下,您也不希望孩兒我橫屍街頭吧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260.第251章 真正的天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安县| 壶关县| 黔江区| 安宁市| 黄梅县| 多伦县| 荔波县| 洞头县| 余庆县| 铅山县| 葵青区| 莆田市| 八宿县| 巴彦淖尔市| 太白县| 临汾市| 邹城市| 神池县| 宜宾市| 青海省| 朝阳市| 滕州市| 淅川县| 隆安县| 张家界市| 绥江县| 西昌市| 子长县| 贵定县| 河源市| 宁远县| 泗洪县| 永善县| 晋江市| 高密市| 玛沁县| 红安县| 永丰县| 和林格尔县| 姜堰市| 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