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

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

“當朝廷面臨內憂外患,天下危在旦夕,江山社稷有累卵之急、黎民百姓有倒懸之苦時。

“門閥士族卻在地方上逍遙自在,發育得很是肥碩哪!

“均田制,乃是我朝國策。可是地方大族豪強卻趁官府應對外敵、自顧不暇之機,大肆兼併農民的土地!

“均田制,更是我朝府兵的基礎。

“而那些貪婪成性、肆意妄爲的門閥,甚至將手伸到了軍府的土地上,以至府兵逃散!

“簡直視江山社稷、大唐法度、民間疾苦、乃至自己的項上人頭於無物!”

寬敞的太極殿上,迴盪著李承幹憤怒的訓斥聲。

而皇帝陛下的最後一句話,更是飽含著濃厚的威脅意味。

羣臣意識到,皇帝陛下——不,還包括太上皇陛下和儲君殿下的整個大唐統治核心——這次是動真格了。

在貞觀一朝,李世民陛下便已經著手在處理從東漢遺留至今的士族門閥問題了。

他命令韋挺、高士廉編纂《氏族志》,故意把世人公認的大族排在三等以後,便是出於這個目的。

除了在政治上貶低其地位,李世民還在行政上採取諸多措施,抑制兼併、收攏地方治權、加強皇權。

只不過因爲當時出於王朝初期,兼併問題並不嚴重,加之在李世民的手腕之下,豪強大致還算老實。

所以對策並不強硬,主要還是以政治解決爲主。

然而,時至今日。

當大唐和大明的鬥爭已經白熱化,大唐有些力不從心的時候。

這些不懂事的士族不但不爲國分憂,甚至還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瘋狂挖大唐封建主義牆角,導致國力大弱、民怨沸騰!

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已經不是普通的門閥士族了,必須要出重拳!

“諸位愛卿有什麼……

“咳咳咳!……”

李承幹說到激動處,被一陣劇烈的咳嗽打斷。

“陛下!”

“吾兒!”

“叫太醫!”

朝堂上的諸位登時都慌了神。

李承乾咳嗽著擺了擺手:

“咳咳,不必……朕,還行……

“諸位愛卿,有什麼建言,但說無妨……咳咳咳。”

瘦弱陛下這幅病殃殃的模樣,讓羣臣心裡浮現了或許不是很恰當的四個字——

我見猶憐。

人都氣到了這地步,大臣們還能再說什麼?

“陛下英明,應立即懲治那些吞併田畝、放貸收租的地主。”

張亮率先表態。

阿史那社爾緊跟著甕聲道:

“就該將那些唯利是圖之徒剝皮實草!”

說著,他還緊了緊拳頭,彷彿在演練剝皮實草的動作要領。

李承乾的咳嗽舒緩了一些,微微點頭道:

“勳國公、畢國公所言字字珠璣,深得朕心。賞錢百貫,綢百匹。”

好一個“字字珠璣”。

那兩條皇權的走狗只是表了個態,什麼具體方針意見都沒有說,就得到了如此深厚的褒獎。

在座的千年老狐貍們一眼就看穿了,張亮和阿史那社爾就是陛下在朝堂上安排的“托兒”。

一個是出身貧寒的瓦崗寨,一個是毫無根基的突厥族,兩人都和什麼“士族門閥”扯不上一文錢關係,簡直是當託的最優質人選。

但是大臣們就算看穿了皇權的小動作,又能如何了?

陛下都快被糜爛的現狀氣死了。

你猜猜在陛下把自己氣死以前,會不會先送幾個人上路陪一程?

在皇室忠犬之外品秩和實權最高的大臣、黃門侍郎劉洎略一遲疑,同樣啓奏道:

“陛下英明,二位國公說得對。

“耕者有其田乃是聖朝的祖訓,土地兼併是該抑制了。”

雖然他起的調比前面兩個託低了些,不涉及對封建大地主們的物理批判。

但是身爲中立派,他也算是及時表忠心了。

這同樣也和他的出身有關,老劉當年在南方軍閥蕭銑手下當差,出身同樣高不到哪裡去,充其量只是一個“中產”的寒族而已。

不過他的表態仍然起到了示範作用。

緊接著,真正的豪族、國舅的舅舅、出身渤海高氏的高士廉也立即附和道:

“劉侍郎所言極是。”

而他的態度又帶動了同族的高季輔,共同表態應該抑制豪強,從我做起。

就這樣,從托兒到路人、從寒族到士族、從皇親國戚到一般大臣,朝廷逐漸形成了統一的意見——

抑制兼併。

誠然,這些大臣不乏本身就出身高第,族人、甚至自己在那裡搞兼併的也不少。

但是在唐朝初年,社會風氣還是積極向上的。

開國皇帝還在,仍然鎮得住場子。而百官也還懷揣著理想,並不是只顧小家、全然不顧大家的自私自利之徒。

他們還是願意刀口向內,做出改變的。

更何況,北方還有一個強大的鄰居——大明,在那兒瞪著。

不但這個氣勢洶洶的強鄰給他們施加了巨大的外部壓力,逼迫他們變革。

同時也在客觀上給他們打了個樣。

要想強國,照著做就行了。

否則,就等著國破家亡吧!

土地兼併,任何時候都要抑制,不抑制不行。

你們想想,你帶著士兵出了城,正在和從東北南下的蠻子死磕。

突然!後方的老百姓造反了,甚至把你老巢都給掏了,把你吊到老歪脖子樹上,讓東北老鐵順利入關吞併天下。

這樣的劇本,可一點也不好笑啊!

所以,大家還是願意讓渡自己的一些利益,以保護國家的穩定存續的。

不似某些王朝,即使天下已經搖搖欲墜了,下面的人還在瘋狂撈錢,直至被新統治者一網打盡。

你說對吧,帶明。

…………

很快,平抑土地兼併的政策很快在朝堂上公佈了。

內容包括重新統計全國人口和耕地、將佃戶的人頭稅轉嫁到地主頭上、對每戶超過均田制配額的土地徵收地稅、贖買土地分給農民、開墾荒地等。

算是以經濟手段、間接提高地主兼併土地成本的折中方案。

和北邊鄰居那連根拔起的做法相比,那可太不極端了。

這也是老李一家三口能做到的極限。

畢竟唐朝仍然是古典王朝,很多士族本身就是大唐建立的原始股東。

他們是看在李二的面子上忍痛讓利,如果切得太狠,引起他們的反彈作起妖來,那大傢伙都沒得好過。

“如此這般,此事就這麼定了。”

李承幹長舒一口氣,臉色也終於紅潤了一些。

“勞煩卿等照此辦理。劉侍郎。”

劉洎起身:

“臣在。”

李承幹吩咐道:

“楊師道叛逃後,中書令空缺。由你暫代其職,主持此事。左僕射阿史那社爾爲你的輔助。

“此此減地徵稅的大計,事關社稷延續。朕,可以放心交給你嗎?”

統領尚書省和中書省,那豈不是在三人之下,萬人之上……劉洎的心臟撲撲直跳。

雖然減低徵稅動了一大批人的蛋糕,毫無疑問會得罪很多人。

但是,爲了這一生中最光宗耀祖的時刻……

得罪人就得罪人了!

他深吸一口氣,平復著激動又忐忑的心情,拱手再拜:

“臣,領旨。”

 

…………

大唐傳來噩耗。

“什麼?他們也玩土地改革了?”

三聖臨朝的那次大朝會後不久,李明差不多第一時間就拿到了消息。

這事兒太大了,來俊臣差不多把庫存的飛行信使全放了出去,搞了一次飽和式情報傳遞,務求平州那邊兒儘早收到消息。

幾天以後,李明的桌案上就收到了雪片般的密報,以及一坨坨鳥屎。

“轉嫁人頭稅,收土地稅,贖買……嘖,還挺有模有樣的。”

李明仔仔細細地把條款從頭到尾讀了一遍,對承幹老哥給出的方案給予肯定。

從李世民的氏族志,到李明的均田地,再到李承幹。

看來,打壓士族是老李家一脈相承的戰略了。

雖然李承乾的革命不夠徹底,但是其對策也不乏有效,而且還不失平穩。

就溫和改良派來說,大唐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

畢竟不是誰都能像李明這樣,把一切推倒重來,玩掘地三尺的大革命的。

“甚至還動用了“稅收”這種典型的宏觀調控手段,用凱恩斯的大手把土地塞到農民手裡……

“大唐的官員們,學習能力還是很強的嘛。”

李明喃喃道。

他分明在對面的這一套組合拳裡,看見了熟悉的影子。

“對黎民百姓,此舉倒不失爲一件好事。劉洎也是有能之人,阿史那社爾則至剛至忠。二人合作,應能擔此重任。”

房玄齡捋著山羊鬍子。

長孫無忌忍不住懟道:

“敵人越強,對我們就越不利。不知房相爲何要說風涼話。”

房玄齡呷一口茶,哼道:

“小氣。”

你丫說什麼……長孫無忌嘴角一抽,不與這老小子計較。

李明出來打圓場道:

“國舅的擔憂是有道理的。我們的戰略是給大唐施加極限壓力,讓其內部崩潰。

“可惜,大唐經過這輪自我革新,恐怕還能再多撐一段時間。不過——”

他話鋒一轉:

“房相所言也有道理,士族門閥是個尾大不掉的問題。

“我的皇兄能主動刺破這個泡泡,對我將來統一全國以後的治理,也是大有裨益的。”

給兩邊都摸摸頭,聽著就很舒服。

把兩個不對付的人放在一起當宰相,讓他們不得串通一氣,發生矛盾只能尋求皇帝的調停,這本身是李明加強自己皇權的安排。

而這段時間的磨合下來以後,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驚訝地發現,李明陛下端平的工夫是越來越熟練了。

不過,李明的這番話倒也不全是在端水。

長安的改革方案既能解決問題又不會引起大的反彈,短期之內肯定是有助於大唐鞏固政權、而不利於大明南下鯨吞的。

但是長遠來看,如果李承幹此舉能削弱門閥士族的力量,那麼李明在統一全國以後,推行更激進的土地政策所遇到的阻力就會明顯減弱了。

畢竟現在纔是唐初,不是唐末,人口還在恢復之中,四海有閒田。

離門閥士族把自己玩死,還得再等個幾百年。

換句話說,天下百姓對於來一次徹底的大清洗並沒有形成共識,覺得李明的政策有些太極端的大有人在。

而有了李承乾的鋪墊,待李明取得天下以後,他再有所動作就能順利很多。

嗯,前提是他能取得天下。

“嘶……可是這事兒是放在大朝會裡討論的嗎……”

作爲長期居於文官之首的長孫無忌,覺得大唐出臺政策的方式透著奇怪。

經他這麼一提醒,房玄齡也察覺了不對勁。

“是啊。可是根據來俊臣提供的情報,此事的主管劉洎,似乎對自己擔任這一職責也是十分的驚訝。

“這就很不尋常。”

李明眉頭一挑,抱起胳膊打起了肚皮官司。

經常當皇帝的人都知道,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

大朝會這種場合,參加的人數衆多,只能用來發佈政令,一般不是討論政事的場合。

因爲人多嘴雜,討論不出個什麼花頭,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至於該發佈什麼樣的命令,皇帝一般在朝前就已經和心腹大臣們商議定了。

可是,從劉洎和其他大臣的反應來看,君臣之間似乎並沒有事先在私底下進行過討論,便當場發佈了一系列複雜的、甚至可能動搖國本的政令。

就決策流程來說,這是十分不同尋常的。

“或許,他們是對過口徑的,只是劉洎的層次還不夠高,參與不到其中的討論,乖乖聽令就行了。”

李明幽幽道。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互視一眼。

“此話怎講?請陛下解惑。”

李明伸出三根手指。

“皇帝李承幹,太上皇李世民,皇儲李治。

“這三個人商議一致的決策,還需要聽取其他大臣的意見嗎?”

兩人不約而同地搖頭:

“沒有。”

因爲李承幹身體的特殊狀況,給了另二位聖人干涉……不,“輔助”朝政的機會。

而又因爲李承乾的性格,又導致這三人組的關係還挺和諧,還真能發揮各自的所長——

日常政務由能力相對平庸的李承幹處理,外事不決問李世民,內事不決問李治;壓服臣下找李世民,陰謀詭計找李治。

歪日,簡直是大唐的完全體啊!

第450章 官場PUA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252章 真正的天兵第353章 恁大個中原沒人要嗎?俺拾走咧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413章 殺人以刃與政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244.第235章 李二:謝謝你還記得我哦第39章 活在背景板裡的那個男人第406章 又舊又新的治國之法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第429章 君臣的雙向奔赴第154章 該回到我忠實的長安了227.第218章 內戰前夜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310章 李二:是個人才,便宜那小子了第336章 戰時經濟223.第214章 有問題要抓,沒有問題創造問題也要抓第96章 你們都是我的翅膀第30章 好肉麻的倆公婆247.第238章 給臭外地的一點小小的遼東震撼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第132章 南下!第424章 東瀛碩鼠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第83章 致敬玄武門傳奇英雄李元吉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290章 戰爭機器第17章 線索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59.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第343章 這支軍隊疑似過於謹慎了第86章 拯救大帥侯君集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第360章 一明抵五唐!第398章 這是你自找的第438章 “難辦?難辦就別辦了!”第349章 天策上將的戰法第346章 我纔剛爆兵,你怎麼就不行了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91章 大唐度使第115章 香忌兩短一長第387章 就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第361章 勝利轉進第369章 鐵索橫江第21章 兄弟,兄弟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10章 信息差是讓你裝逼的嗎第332章 還得是薛萬徹第419章 海的那一邊,還有一個島國第435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第392章 已經結束咧!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第8章 逆子出息了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58章 別想和朕搶女婿第163章 李二:皇位你想要,就自己過來拿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305章 戰局的思維盲點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340章 虎狼之民第125章 李明瘋了,他要搞新大唐第299章 旗鼓相當的對手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256.第247章 我也是有靠山的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第138章 李明:有我這個家得散170.小孩發高燒,今天可能晚點更新,還是兩更179.第176章 李二: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後宮和諧,朕心甚慰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221.第212章 李乾祐,每次掃黑都有你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第27章 撈人(物理)第5章 治國之才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241.第232章 陛下可能要救,但要救陛下不太可能第357章 傻孩子,快跑啊!第420章 能當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241.第232章 陛下可能要救,但要救陛下不太可能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171.第170章 哦,就你叫武則天啊?232.第223章 李明:埋個大雷給哥哥們第431章 罪己詔第305章 戰局的思維盲點250.第241章 朕的那些逆子們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397章 戰略性模糊
第450章 官場PUA第156章 玄武門第二季,火熱籌備中第252章 真正的天兵第353章 恁大個中原沒人要嗎?俺拾走咧第328章 父子的感動再會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413章 殺人以刃與政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244.第235章 李二:謝謝你還記得我哦第39章 活在背景板裡的那個男人第406章 又舊又新的治國之法237.第228章 兄弟相殺,手足相殘第100章 爸爸的兄弟叫爸爸?第429章 君臣的雙向奔赴第154章 該回到我忠實的長安了227.第218章 內戰前夜第269章 我到河北省來第310章 李二:是個人才,便宜那小子了第336章 戰時經濟223.第214章 有問題要抓,沒有問題創造問題也要抓第96章 你們都是我的翅膀第30章 好肉麻的倆公婆247.第238章 給臭外地的一點小小的遼東震撼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298章 代理人戰爭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第132章 南下!第424章 東瀛碩鼠第401章 陛下,老臣能辭職嗎第83章 致敬玄武門傳奇英雄李元吉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380章 傻人有傻福第290章 戰爭機器第17章 線索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第280章 李治:我也投了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215.第207章 第一次監國,怎麼裝作經常監國的樣子59.第59章 長孫無忌:那小子居然在下大棋?!第343章 這支軍隊疑似過於謹慎了第86章 拯救大帥侯君集第437章 奢侈品是國家的恩人啊!第360章 一明抵五唐!第398章 這是你自找的第438章 “難辦?難辦就別辦了!”第349章 天策上將的戰法第346章 我纔剛爆兵,你怎麼就不行了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91章 大唐度使第115章 香忌兩短一長第387章 就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第361章 勝利轉進第369章 鐵索橫江第21章 兄弟,兄弟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10章 信息差是讓你裝逼的嗎第332章 還得是薛萬徹第419章 海的那一邊,還有一個島國第435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第392章 已經結束咧!第38章 五族共和李孝恭第8章 逆子出息了第422章 朝貢是結盟的高級形式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58章 別想和朕搶女婿第163章 李二:皇位你想要,就自己過來拿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305章 戰局的思維盲點第338章 傾盡全力的大唐第340章 虎狼之民第125章 李明瘋了,他要搞新大唐第299章 旗鼓相當的對手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256.第247章 我也是有靠山的第79章 清君側(字面意思)!第138章 李明:有我這個家得散170.小孩發高燒,今天可能晚點更新,還是兩更179.第176章 李二: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後宮和諧,朕心甚慰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221.第212章 李乾祐,每次掃黑都有你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第27章 撈人(物理)第5章 治國之才第153章 李二:誒,好像也不是不行?241.第232章 陛下可能要救,但要救陛下不太可能第357章 傻孩子,快跑啊!第420章 能當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241.第232章 陛下可能要救,但要救陛下不太可能213.第205章 李靖:不是,陛下???171.第170章 哦,就你叫武則天啊?232.第223章 李明:埋個大雷給哥哥們第431章 罪己詔第305章 戰局的思維盲點250.第241章 朕的那些逆子們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397章 戰略性模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都县| 什邡市| 怀仁县| 崇文区| 宁阳县| 东城区| 桦甸市| 凤凰县| 抚宁县| 麟游县| 衡水市| 双峰县| 湟源县| 丹阳市| 东莞市| 奉节县| 宝坻区| 新沂市| 海兴县| 杂多县| 灌阳县| 安宁市| 大方县| 稷山县| 辽阳市| 忻州市| 贵德县| 枣阳市| 荥阳市| 平利县| 共和县| 凤阳县| 五台县| 溧水县| 西乌| 绥宁县| 建阳市| 河北省| 宾阳县| 遵化市|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