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19.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

第210章 魏王的野望

“張使君請起。”

李治親自將張亮攙扶起來。

曾經的張亮,表面上是工部尚書,實際上是陛下的密探頭子。

這是宮中的機密,只是少數幾個皇子和重臣知道。

李治是通過長孫無忌才獲悉的。

至於張亮被貶到河北道的原因,長孫無忌沒敢說。

但李治猜也能猜到幾分——

是因爲李明。

李明在遼東造反的假消息曾一度甚囂塵上。

後來,前腳謠言被破除,後腳張亮這位工部尚書就去河北道另謀高就了。

所以,李治推測,張亮與李明應是有嫌隙的。

可以拉攏。

而張亮與李世績、程知節,同爲瓦崗寨出身。

而且還曾是李世績的手下。

因此,他便通過程知節向張亮遞出橄欖枝。

張亮接受了。

並且在河北道的衙門請了個假,秘密回到了長安。

若陛下沒有出征,他是斷然不敢的。

“因爲我的一些事,勞煩張使君從河北遠道而來,慚愧至極。”

李治很禮貌地說道。

張亮苦笑道:

“臣在河北道,被李明殿下的姐夫崔挹、連同其他博陵崔氏給架空了,履職大半年一事無成。

“若能再爲大唐效力,臣萬死不辭。”

對李明的滿滿怨念,都快溢出了。

“使君慎言。”李治有些誇張地壓低了聲音:

“李明殿下現在是監國,且將來可能……”

他向上指了指。

張亮沉重地嘆了口氣。

李明當大唐話事人,張亮毫無疑問是要倒黴的。

污衊造反,這是不死不休的大仇。

更何況,他被陛下支去河北盯著崔氏和遼東,反過來說,他自己又何嘗不是被置於崔氏和遼東的目光之下?

李明想把他張亮忘記都困難。

所以,一旦李明繼位……

“使君一生爲大唐鞠躬盡瘁,若因政治因素而命途多舛,著實讓人唏噓。”

李治擦了擦眼睛,語氣十分真誠。

對剛見一面的路人甲如此動情,一眼就看出來是假的。

但李治的言外之意,老江湖張亮又如何不知?

他也立刻裝出恍然無所措的樣子,焦急地跪地:

“請殿下明示!”

李治這次沒有扶起他,居高臨下地說:

“輔佐我。”

張亮毫不猶豫地回答:

“遵命。”

老實說,他也沒有別的選擇。

李明當皇帝,對他來說無異於閻王敲門,不死不休。

而他原本效力的“那位”,在他失去了陛下的垂青、失去了手下的密探以後,也對他棄如敝帚。

他要想活命,只能另選一位“參賽選手”,竭力輔佐之,直到成功將李明拉下馬,讓新主上位。

很難,但不是沒有可能。

參加過玄武門的人,大都有這種置之於死地而後生的冒險主義精神。

“甚好。”

能收下一位瓦崗寨死士,李治殊爲滿意。

除了瓦崗寨舊將,李治對所謂的“晉王黨”並不抱有太多信任。

他們大多是被李明憎恨的政治投機客,投奔李治是因爲他最“老實”,容易控制。

而張亮不一樣。

張亮投靠不爲名利。

是爲了活命。

溺水之人,對唯一一根救命稻草是最忠誠的。

所以理智分析,李治對他可以完全信任。

即便兩人今天才第一次見面。

“我有一件事十分好奇,還望使君指點一二。”

李治這纔將張亮攙扶起來,請他在自己對面落座。

“當初李明在遼東時,是誰讓你造謠他造反的?”

什麼?!……程知節陡然擡頭,瞪大了銅鈴似的眼睛,差點叫了出來。

作爲不問政事的武將,他覺得自己少看了好幾集。

張亮眼神一暗,低下了頭,並不吭聲。

作爲老油條,他有一萬種方法裝成完全不之情的樣子,瞞過李治。

但他故意選擇了這種破綻百出的演技。

李治自然知道他的顧慮,道:

“你的舊主背叛你在先,雙方恩斷義絕,你便不算是背叛他了。”

確定不會被新主子嫌棄“不夠忠誠”以後,張亮這才放心,回答道:

“直接向臣下令,要抹黑李明殿下的,是齊王殿下。”

啥?……李治愣了愣,差點“啊”了一聲。

“莫要說笑,怎麼可能是李佑?”

那位愚蠢的老五如果能有這一半的心機,也不至於被父皇嫌惡,過繼給一個死人當兒子。

張亮看著李治,又看了看旁邊滿臉空白、懷疑人生的程知節。

程知節很自覺地起身:

“末將還是迴避……”

“不必。”

李治誠懇地說道:

“義貞公乃是我的老師,我怎麼能懷疑我的老師呢?

“請老師務必在此做個見證。”

受此禮遇,程知節很是感慨,心情忐忑地坐下了。

張亮這才簡短地說道:

“是魏王。”

“什麼?!”

李治幾乎從坐席上跳了起來。

魏王李泰,與父皇的密探頭領暗中勾結、造謠污衊李明、以至於遼東幾乎遭遇滅頂之災的……

居然是四哥,李泰?!

這份震撼,甚至比“罪魁禍首是李佑”帶給他的更大。

“是魏王挑唆了齊王與李明的關係,並指示我主動向齊王靠攏。”

張亮進一步解釋道:

“因爲過繼一事,齊王本就對李明嫉恨入骨。

“加上齊王頭腦簡單,很容易就被誘導,向我下達了傳播假消息、抹黑李明的指令。

“這其實是魏王借齊王之口,向我下達的命令。”

李治覺得腦子一團亂麻:

“可……這是爲什麼?”

“爲了給自己增加一層保護,同時把嫌疑往太子身上引。”

張亮講解道:

“現在想來,我造謠李明一事,不論最終導致遼東的結局如何,遲早會被拆穿的。陛下一定會下令徹查幕後黑手。

“而魏王,早就料到了這一層。”

張亮語氣乾澀,充滿了兔死狗烹的憤懣和無奈。

“所以,他特意轉了齊王這一手,利用齊王的嘴,來下達‘造謠’的這個指令。

“齊王與太子殿下交好,調查人員一旦查到齊王,自然會把這件案子與太子聯繫起來。”

李治恍然大悟:

“難怪!遼東事件之後,父皇與太子的關係急轉直下,以至於幾個月不說話……

“原來太子被父皇誤以爲污衊李明、爲禍遼東,而實際上是魏王李泰所爲?!”

張亮重重地點頭:

“正是,太子殿下無端遭受懷疑,百口莫辯。

“據臣所知,陛下在查到太子這一層後,便沒有繼續查下去。

6◇9◇書◇吧

“但似乎也沒有和太子當面質問。”

因爲父皇害怕和太子當面撕破臉,導致沒有當面澄清,就這樣成爲心結,一直堵在父皇的心中……李治心中無限感慨。

這樣一來,父皇今年的騷操作纔算說得通。

李明從遼東回來以後,好像突然之間,父皇徹底失去了對太子的信心,讓幾個兒子公開爭儲。

原來此事的直接導火索,是一場栽贓導致的誤會,誤會導致的心結,心結導致的父皇對太子的徹底失望……

李明能超過他們三個嫡子,一舉奪魁,根源居然在這裡!

在於李泰對他和太子抹黑的陰謀之中!

“李泰爲什麼要幫李明?”李治腦子發熱地問。

張亮古怪地看著他:

“怎麼會是幫呢?

“如果李明殿下沒有絕處逢生,竟以平州一州之力硬抗整個高句麗,並派遣可信的使者前來長安說明情況。

“最後的結果會如何?

“遼東在被高句麗入侵的關鍵時刻,失去朝廷的支持,遼東徹底淪陷,李明或身殞、或身陷囹圄,太子因涉嫌害死弟弟而失去聖寵。

“到最後,勝利者會是誰?”

李治感到毛骨悚然:

“同時除掉了太子和李明,那麼能繼承父皇大業的,就只剩下李泰了……”

要不是李明強到犯規的能力。

李泰差點就通過這個陰謀,把皇位拿到手了!

“他居然有如此心機,如此……心狠手辣。”李治喃喃。

他今天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四哥。

他本以爲,李泰只是一個附庸風雅的僞君子,喜好空談的清流。

在四子爭儲中,最早被淘汰的那個路人——

因爲在四子爭儲之前,給太子加壓力的那個工具人,就是李泰。

如果李泰表現出了足夠的治國之才,父皇根本用不著擺出這個擂臺,把李治和李明都拉進來。

直接用備胎替換李承幹即可。

因此可以說,“擺出擂臺”本身,就意味著父皇對李泰的否定。

只是,這樣一個早早被淘汰、看似只會說些空話大話的無能皇兄。

居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暗地裡搞出了這樣的大事!

和密探頭子勾連,設計了精妙的陷阱,一環扣一環。

幾乎將他送上了皇位!

他的無能、他的附庸風雅,原來都是裝的嗎?!

“我……容我再想想……”

李治擦了擦汗。

李泰老哥的治國能力暫且不談。

但玩弄陰謀的能力真是讓他歎爲觀止。

這就是真正的奪嫡麼……

要奪嫡,就是要這般鐵石心腸、不擇手段麼……

李治深深吸了一口氣,發散的目光重新收束。

這才發現,張亮一直在暗中觀察著他的一舉一動。

李治立刻振作起來,說道:

“也就是說,不論李泰哥哥的陰謀是成功還是不成,張使君都是被犧牲的棋子咯?

“只要父皇發現遼東的情報是假,張使君必定是第一責任人。”

張亮的表情出現了微不可查的波瀾:

“確實如此,幸得陛下寬宏懷柔。

“不但赦免臣死罪,還讓臣繼續擔任官職,皇恩浩蕩,無以爲報。”

那也是因爲李明沒死、遼東沒丟,萬一真因爲你而導致了後果,你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李治在心裡嘀咕,繼續挑撥道:

“李泰將使君視爲用過即棄的工具,而使君還對李泰忠心耿耿,不在陛下面前出賣他,真是義薄雲天啊。”

張亮的胸脯劇烈地起伏了幾次,又重歸於平靜。

“但我不會,有義貞公見證,治必以國士之禮待使君。”

李治起身,規規矩矩地向張亮長揖。

張亮有些手忙腳亂地起身:

“殿下,殿下何至於此!快快請起,折煞我也!”

十來歲的貴公子,天生就帶有一股青春的衝勁,讓旁人感覺到赤忱。

如此以禮相待,即使老江湖如張亮,也不會無動於衷。

“不起,除非使君教我。”李治還是長揖不起。

“殿下請問,臣定知無不言。”

“李泰現在的陰謀是什麼,你能知道嗎?”

李治下意識覺得,李泰還在陰謀搞個大的。

因爲他在東京洛陽已經待了好幾個月了。

除了幾封不痛不癢的信件,沒有傳出一點動靜。

難道他就此認命,接受李明勝出的事實,安心當個閒散王爺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一個心機深沉至此、不擇手段至此、坑害李明和國家至此的皇子。

不可能就此束手就擒。

他一定暗中另有圖謀。

李泰拋棄了張亮,是因爲張亮沒有用了,對他下一步的計劃沒有助益了。

問題來了,他的下一步計劃是什麼?

“遼東事件之後,臣的耳目喉舌被移交給了李君羨,而從此之後,魏王對臣這個瘟神避之不及。”

張亮有些自嘲,又有些苦澀。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

“但是,李君羨只接管了一部分密探。

“還有幾位我真正的義子,仍然聽命與我。

“所以,我並不是閉目塞聽、一無所知。”

李治呼吸頓時急促起來:

“請使君不吝賜教!”

張亮組織了一下語言:

“據臣所知,魏王正在積極聯絡在外的藩王。”

“齊王李祐?”李治問。

張亮點頭又搖頭:

“包括但不限於齊王——

“事實上,魏王似乎與除了李明和三位嫡子以外的所有藩王,都有勾連。”

“他們?爲什麼?”李治覺得很奇怪。

李世民陛下一共有十四個皇子,其中三個早夭。

剩下十一人中,除了李明和三嫡子,那就是一共七個藩王。

那七個庶出的皇子,別說和李明比了。

和他們三個嫡子相比,也只能用“臭魚爛蝦”來形容。

政事政事不會,陰謀陰謀不會。

和那些失敗者抱團取暖,能起到什麼作用?

難道那七個庶皇子的反對,還能干擾陛下、干擾天下的決心不成?

張亮看著他,提醒道:

“那七位藩王,同時身兼著都督府都督一職。”

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第426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40章 明弟,姐給你寄了點土特產第344章 臥龍大戰鳳雛第319章 大明寶船下南洋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第108章 齊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92章 李世民怒簽不平等條約205.第197章 我也想節制天下兵馬第410章 名偵探上線178.第175章 我有一個點子,殺武則天的點子236.第227章 我要你的人,更要你的心第362章 學會哥的運營第53章 士族可能得對付,但對付士族不大可能第113章 釣魚執法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429章 君臣的雙向奔赴第454章 跑啊,你怎麼不跑了?170.小孩發高燒,今天可能晚點更新,還是兩更第387章 就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179.第176章 李二: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後宮和諧,朕心甚慰第277章 貨幣戰爭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52章 闖禍了闖禍了!第45章 侯君集: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第421章 半島人民思路廣,島國人民樂趣多第368章 內訌第84章 侯君集危在旦夕?第415章 退而不休的某人第450章 官場PUA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187.第181章 你們鬥你們的,別打擾我治國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436章 老李家有債必償242.第233章 李治:誰誰誰把龍榻放這兒的?一分鐘也沒敢坐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178.第175章 我有一個點子,殺武則天的點子第340章 虎狼之民第27章 撈人(物理)第81章 九成宮之變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第127章 父子間的隔空鬥法第376章 我們沒幹什麼,只是準備剷平晉陽而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110章 讓他裝,讓他裝!第77章 神斷來俊臣第295章 運營也不如,操作也不如,怎麼打?第147章 我向李二妥協了,我裝的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276章 天可汗之所以姓“天”第346章 我纔剛爆兵,你怎麼就不行了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第9章 新目標第315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451章 黑船渡來第113章 釣魚執法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第57章 “此子英果類我啊!”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第411章 陛下,你下面呢?第78章 殿下真神仙手段!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202.第194章 我哥是李靖248.第239章 恩!情!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第327章 李明,你老子我來了!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353章 恁大個中原沒人要嗎?俺拾走咧第60章 李世民之死?第112章 高句麗!我到平州了,你人呢!第27章 撈人(物理)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313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11章 逃出生天嗎第261章 平壤之冬第273章 稱心第121章 這位姐,你也不想救錯人被發現吧第101章 遼東人才喜加一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39章 活在背景板裡的那個男人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447章 華夏知名物質文化遺產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386章 山上一把火,陛下愛上我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184.關於武則天吐便當的若乾爭議與意見第108章 齊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366章 李二,你的鵝幾在我手上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第21章 兄弟,兄弟第304章 戰爭迷霧
第294章 契苾何力的不歸路第426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第140章 明弟,姐給你寄了點土特產第344章 臥龍大戰鳳雛第319章 大明寶船下南洋235.第226章 我這該死的魅力第108章 齊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92章 李世民怒簽不平等條約205.第197章 我也想節制天下兵馬第410章 名偵探上線178.第175章 我有一個點子,殺武則天的點子236.第227章 我要你的人,更要你的心第362章 學會哥的運營第53章 士族可能得對付,但對付士族不大可能第113章 釣魚執法第49章 活字印刷術第429章 君臣的雙向奔赴第454章 跑啊,你怎麼不跑了?170.小孩發高燒,今天可能晚點更新,還是兩更第387章 就爲了這碟醋才包的餃子179.第176章 李二: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後宮和諧,朕心甚慰第277章 貨幣戰爭189.第183章 父皇,和這羣蟲豸怎麼能搞好政治呢?溜了溜了第52章 闖禍了闖禍了!第45章 侯君集:分不清,我真的分不清啊第421章 半島人民思路廣,島國人民樂趣多第368章 內訌第84章 侯君集危在旦夕?第415章 退而不休的某人第450章 官場PUA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187.第181章 你們鬥你們的,別打擾我治國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436章 老李家有債必償242.第233章 李治:誰誰誰把龍榻放這兒的?一分鐘也沒敢坐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178.第175章 我有一個點子,殺武則天的點子第340章 虎狼之民第27章 撈人(物理)第81章 九成宮之變第98章 吃吃陛下的人血饅頭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第127章 父子間的隔空鬥法第376章 我們沒幹什麼,只是準備剷平晉陽而第452章 對倭最終解決方案第110章 讓他裝,讓他裝!第77章 神斷來俊臣第295章 運營也不如,操作也不如,怎麼打?第147章 我向李二妥協了,我裝的第279章 長安不留爺,爺去投李明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276章 天可汗之所以姓“天”第346章 我纔剛爆兵,你怎麼就不行了255.第246章 爲什麼先要有錢才能花錢?第9章 新目標第315章 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第451章 黑船渡來第113章 釣魚執法第324章 完全體大唐第57章 “此子英果類我啊!”151.第151章 開門!均田製!第411章 陛下,你下面呢?第78章 殿下真神仙手段!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202.第194章 我哥是李靖248.第239章 恩!情!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第327章 李明,你老子我來了!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293章 李明:和我打貨幣戰爭?210.第202章 一個幽靈,一個玄武門的幽靈,在太極宮遊蕩第353章 恁大個中原沒人要嗎?俺拾走咧第60章 李世民之死?第112章 高句麗!我到平州了,你人呢!第27章 撈人(物理)第15章 封王,一定要封!第313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287章 安內先攘外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311章 逃出生天嗎第261章 平壤之冬第273章 稱心第121章 這位姐,你也不想救錯人被發現吧第101章 遼東人才喜加一251.第242章 玄學的盡頭是科學第39章 活在背景板裡的那個男人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447章 華夏知名物質文化遺產第378章 打仗與打灰的辯證關係第386章 山上一把火,陛下愛上我第302章 穿越就是爲了暴打(劃掉)報答李世民啊!184.關於武則天吐便當的若乾爭議與意見第108章 齊王,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303章 優勢在我!第366章 李二,你的鵝幾在我手上第271章 李明破除封建迷信第21章 兄弟,兄弟第304章 戰爭迷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兴县| 宣威市| 成都市| 梨树县| 海兴县| 临湘市| 榆社县| 莆田市| 姜堰市| 柞水县| 井陉县| 济源市| 保德县| 高雄市| 上杭县| 郁南县| 施甸县| 瓮安县| 集贤县| 洪洞县| 平定县| 贞丰县| 玛曲县| 瑞昌市| 哈密市| 南康市| 射洪县| 珠海市| 霍林郭勒市| 霸州市| 嘉禾县| 沁阳市| 株洲市| 洪湖市| 东阿县| 盱眙县| 石家庄市| 乌拉特前旗| 柳江县| 宁波市|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