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1章 陛下,你下面呢?

“狄仁傑?你行嗎?”

尉遲循毓抱起了胳膊,望向小夥伴的眼神裡寫滿了質疑。

狄仁傑還是老樣子,謙卑地躬著身子,臉上掛著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也不反駁也不解釋,給人一幅心裡沒底的模樣。

這就讓尉遲循毓更懷疑了,擡高了音量:

“這起案子雖然沒有造成嚴重後果,但是性質惡劣。

“對方瞄準的是明哥和整個大明朝廷,一旦成功後果不堪設想,必須嚴肅應對、儘快破案!”

狄仁傑被黑炭頭噴了一臉唾沫星子,氣場更加弱勢了,只是弱弱地點點頭,有些結巴地說:

“是的……你說的對。”

“哎呀,你到底行不行啊!”這溫溫吞吞的態度,讓尉遲循毓愈發不滿意。

“我,我……”可憐的狄仁傑在氣場上被完全壓制,說都不會話了。

李明插進去打圓場道:

“黑炭頭你別太咄咄逼人了,小狄還是很可以的。

“狄仁傑你也是,自信一點。你忘了嗎?當年你不是和我一起,破獲了河間郡王李孝恭被毒殺一案嗎?”

狄仁傑嘴脣翕動,終於吭出了相對完整的半句話,卻是:

“可……那是明哥陛下您英明神武,智破奇案,都是您的功勞,我只是……”

“只是打了個醬油。”尉遲循毓替他補完了下半句。

“是的,正確的,客觀的。”狄仁傑表示贊同。

李明怪難爲情地摸摸頭:

“哎呀~哪裡,軍功章也有你的一半……

“不對,我不是來聽你們馬屁的!

“黑炭頭,狄仁傑成功在敵人的大本營經營著情報網,爲戰爭勝利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已經證明了他的能力,你要相信他。”

尉遲循毓還是不服:

“在後方運籌帷幄,和在前方探查案情,那是不一樣的。”

面對同仁的直球質疑,狄仁傑只是低著頭,也不反駁,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

李明也只能暗暗嘆一口氣。

尉遲循毓和狄仁傑兩人的性格可以說截然相反,一個急躁剛強,另一個心思縝密。

而偏偏又幹的是同一份工作——都是搞情報戰線的,一個在南、一個在北,一個對外、一個主內。

很難不互相別苗頭。

都說同行是冤家,李明的這種分配,簡直是唯恐這兩人不掐起來。

別看尉遲循毓是主攻方,狄仁傑的心裡也肯定是不服的,只是以他的性格沒有輕易表現出來而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僅憑同學關係也並不能保證鐵板一塊,沒有矛盾。

對他倆的上司來說,這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既要維持兩方的良性競爭,又要避免兩方撕破臉互相拆臺、退變爲惡性競爭。

這個度十分難拿捏,就像在兩個雞蛋上跳舞。

不過嘛,李明可是跳雞蛋舞的高手了。

他當著兩人的面,笑瞇瞇地反問:

“大明人才濟濟,你們說我爲什麼要找狄仁傑來辦理此案啊?”

兩人俱是一愣,疑惑地面面相覷。

聽明哥的這意思,人選還有學問?

“因爲狄仁傑長期在長安行走,與唐州這邊的糾葛不深。

“事情發生在唐州,本地的勢力並不能抹除嫌疑,譬如落魄的貴族、高句麗餘孽,或者仕途不順的哪個大臣……

“循毓,我不是懷疑你和他們有勾結。只是瓜田李下,我怕你招惹他人懷疑。

“相比之下,狄仁傑與唐州幾無關聯,顯然更合適。這也是爲了保護你啊尉遲循毓。”

李明踮起腳尖,語重心長地拍拍黑炭頭的肩,又對狄仁傑說道:

“你和大明諸臣不熟,也正好趁這個機會大家互相認識一下。

“不要怕得罪人。作爲肅反委員會的總管,你的職責是對內,就是要讓他們怕你、忌憚你。”

一套眼花繚亂的操作,把兩位小夥伴聽得直髮愣。

皇帝不愧是皇帝,只是一個查案的人選,居然也能塞滿精心的算計。

政治真是一門複雜的藝術啊,還是查案簡單……

狄仁傑低著頭,好像微微嘆了口氣:

“好的,陛下……”

尉遲循毓則是揚眉吐氣,露出自信的笑容:

“所以明哥是爲了保護我對吧?不是因爲我的辦案能力不及狄仁傑對吧?”

這個嘛……李明沒有直接回答,只是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出門在外,男孩子要保護好自己。”

尉遲循毓的笑容凝固了,而狄仁傑的腰桿子又硬了起來。

一人各給一顆甜棗,算是維持了微妙的平衡。

對於明哥的最終安排,尉遲循毓心中雖然不服氣,但是也只能坦然接受。

“現在回到案件本身。”李明清了清嗓子,轉入正題。

“目前現場已經控制住了,除了打道回府的大臣以外,其他所有人都被下令禁止離開國務衙門,先做一輪初步的排查。

“誰是縱火犯,幕後真兇是何方勢力,不知二位有沒有頭緒?”

狄仁傑剛想開口。

話茬卻又被李明給搶了回去:

“我倒是有一些猜測,還請兩位幫我斧正斧正。”

李明客氣了一下,便開始了推演:

“雖然衙門裡下人衆多,人多手雜,但是有機會接近尚食局的人員,可以大致分爲以下幾類:

“一是御廚,二是傳菜的宮女,三是看守的衛士。”

雖然這麼分類有些粗暴,但確實將現場情況還原得邏輯通順,不至於過於混亂而干擾了思考。

狄仁傑微微點頭表示贊同,便準備開口。

“首先排除御廚。”話頭又被李明搶走了。

“先不說御廚的人選經過嚴格的檢查,也不說尚食局的門禁有多麼嚴格,廚師一旦進入,就無法輕易離開,遑論靠近柴房。

“單說作案手法,如果某位御廚真的懷有險惡用心,大可以利用下毒等更高效的方式,何必在不痛不癢的柴房之地,放一把不痛不癢的火呢?”

狄仁傑聽得連連點頭,便要出聲附和。

“說得對啊!”

卻又被尉遲循毓給打斷了。

黑炭頭拍著黑漆漆的額頭,恍然大悟道:

“確實是這個道理!虧我差點冤枉了那些廚子呢。還得是明哥,腦子就是好使!”

李明順滑地接過了尉遲循毓遞過來的話茬,又雙沒有給狄仁傑發言的機會。

“同理,宮女的嫌疑也可以排除。

“宮女傳菜是有嚴格路線規定,全程在守衛的監視下進行的,同樣沒有靠近柴房的機會。

“同樣的,宮女如果要作亂,也有的是更好的辦法。就算往菜裡吐口唾沫,也比在柴房放一把火要靠譜。”

“嗯嗯,對的對的。”尉遲循毓重重地點頭。

三個選項去掉兩個,接下去該怎麼回答可真是一道難題呢。

他積極開動小腦瓜,熟練運用排除法,臉色漸漸嚴肅起來:

“廚子和宮人的嫌疑可以排除,那也就是說,有問題的是……是衛兵?!”

毫無疑問,陛下的親衛是經過最嚴格選拔的精銳,必須絕對可靠。

如果親衛軍都出了問題……

那見微知著,大明的治理豈不是出現了塌方?

“不是。”

然而,李明又是搖頭否定。

“衛兵是這三個羣體中最不可能有問題的。“你們知道,這次火災爲什麼那麼快就被撲滅了嗎?”

“因爲颳風下雨?”尉遲循毓沒過腦子來了一句。

李明冷冷地斜了他一眼:

“雖然大明篳路藍縷,宮廷官府不講排場、力求簡樸。

“但也不至於柴房漏風漏水吧?”

事實上,尚食局的柴房是一個堅固的倉庫,始終保持著乾燥。

外面就算下刀子,裡面照樣安如磐石,何論一點風雨。

“火情之所以很快就被撲滅,一來得益於守衛快速反應。

“二來,則是縱火者不熟悉我大明國情導致的。”

李明緩緩道。

這話說得尉遲循毓直犯迷糊——

放把火而已,暗殺成不成功,還能和熟不熟悉國情扯上關係了?

“明哥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尉遲循毓小聲問狄仁傑。

狄仁傑弱弱地搖搖頭:

“陛下的聖意豈能妄自揣測……”

“嗐!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你拐彎抹角說一大堆,不還是和我一樣不會辦案?”尉遲循毓急躁地埋怨道。

狄仁傑張了張嘴,居然無法反駁。

“縱火者不知道的是,柴房只是名字帶個‘柴’字。裡面放置的燃料,可和木柴沒有一文錢的關係。”

李明解釋道:

“裡面放的是煤。”

“煤?”狄仁傑有些吃驚地重複了一遍。

作爲從長安來的“外地人”,他雖然和李明的聯絡一直不斷,但是對於生活之中的細節,還真不太清楚。

比如,大明的主要燃料不是木柴或者木炭,而是煤。

煤炭是李明首倡的燃料,用來取代木炭,那宮中自然得以身作則。

總不能讓老百姓用著廉價的燃煤,而自己卻偷偷享用特供的木炭吧。

“煤炭有一個特點,就是燃點高……呃,簡單地說,就是比木柴和木炭都更難以點燃。

“那個縱火者想必是並不知道這一點,導致引火材料的火力不夠旺,柴房沒有燒起來。”

李明看著二人,道:

“我的衛士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

“甚至可以推而廣之,任何一位在大明疆域內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不會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以至於功虧一簣。”

他的語氣多少帶著些許欣慰。

還好還好,大內要害部門還沒有被敵人滲透變質,還是靠得住的。

不幸中的萬幸。

暗殺者甚至都可能不是來自大明的。

連煤炭的常識都不知道,確實國民性存疑。

如果果真如此,那麼李明更有理由感到欣慰。

因爲這說明,幕後黑手沒法在大明內部,找到哪怕一個願意對至賢至聖皇帝陛下下殺手的國民。

這就進一步證明,本陛下在國內還是很得人心,統治十分牢固的嘛!

“如此一來,嫌疑人的範圍就能夠進一步縮小了。”

李明最後總結道。

嗯嗯嗯……狄仁傑和尉遲循毓聽得直點頭,一臉期待地看著明哥。

明哥陛下看著他倆。

“你們幹嘛?”

“下面呢?”

“下面沒有了……呸呸呸!”

皇帝陛下勃然大怒:

“什麼事情都要我查,那還要你們幹什麼?

“案子狄仁傑去辦,我的事情多,我要把精力放在內政上面。”

狄仁傑整個人一激靈,唯唯諾諾道:

“謹遵諭旨!”

“……”李明也懶得糾正他了,又吩咐尉遲循毓道:

“綜合現有的證據,不能排除幕後真兇來自國外的可能性。

“對外的情報工作屬於你的職權範圍,相關事宜由狄仁傑與你協調。”

щшш⊕ t t k a n⊕ C〇

一聽自己也能摻一腳,尉遲循毓頓時來勁兒了:

“遵令!”

事情吩咐完畢,李明向兩位小夥伴揮揮手:

“時候不早了,你們先退下休息去吧。”

“遵令。”

尉遲循毓和狄仁傑一齊告退。

李明輕出一口濁氣。

開國皇帝如何處理功臣,一直是一個難題,而其中又以李明爲最。

以前都是同學、是哥們兒,現在成了君臣。

這關係該怎麼處理?

一切按規章來吧,會被認爲沒有人情味,翻臉不認人,“明哥你變了”。

縱容他們吧,以後遲早惹出禍事來,爲害天下。

“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他們互相競爭,我居間調停。

“這樣既能保持和諧友愛的君臣關係,又能讓他們時刻保持緊繃,不至於鬆弛下來。”

李明在心中暗暗定下了規劃。

玩平衡,他可太會了。

通過這起“蛇頭蛇尾”的國務衙門縱火案,正好可以起到平衡狄仁傑與尉遲循毓、對內和對外情報機構的作用。

至於縱火案本身,李明倒不是十分在意。

乍看之下,這是一起妄圖把皇帝大臣一勺燴的政治暗殺,稱得上是“帝都不祥事件”。

敵在國務衙門!

但是隻要研究細節,不難發現,自己身周的銅牆鐵壁還是很牢固的。

敵人即使藏在黑暗之中,射出的暗箭也沒法傷到自己。

大明雖大,但是可供敵人利用的空隙並不多。

證明自己對基層的組織和掌控力還是合格的。

可是話說回來,到底是誰、是哪方勢力吃了熊心豹子膽,竟敢來唐州挑釁至賢至聖的權威?

甚至還妄想團滅整個大明、整個天下的統治集團?

雖然行爲愚不可及,但是其用意之險惡,其心可誅!

戰爭的硝煙還未散去,是嫌我提不動刀了還是不敢殺人了?

簡直是……

“唉……就看狄仁傑的了。”

李明摁住自己擼胳膊往上衝的衝動,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他是皇帝了,不可拘泥於細節。

他要治國。

“財政、防災、賑濟、發展……都是煩心事。”

李明默唸著滿滿當當的日程,忽然靈光乍現。

“對了!我怎麼忘了呢,還有一塊血包沒有動用!

“正好可以把阿兕子一起叫上!”

第252章 真正的天兵169.第169章 全唐肅反委員會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310章 李二:是個人才,便宜那小子了第20章 太子駕到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第154章 該回到我忠實的長安了187.第181章 你們鬥你們的,別打擾我治國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第157章 除了咱老李家,沒人配與他政鬥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214.第206章 父皇,李明好可怕嗚嗚嗚第376章 我們沒幹什麼,只是準備剷平晉陽而第270章 三棍打散禮教魂,明爺我是大忠臣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第159章 我單挑長孫皇后?真的假的?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130章 老房:這個家沒我得散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260章 李世民最擔心的情況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389章 旱地行舟212.第204章 楊氏:我也不是謙虛,封后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104章 太子的陽謀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351章 老登!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206.第198章 李二陛下,能不能麻煩您躺平一下246.第237章 八王之亂第316章 “臥槽,大明好強!”“我去,大唐好猛!”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101章 遼東人才喜加一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454章 跑啊,你怎麼不跑了?175.第172章 這位陛下,您也不希望孩兒我橫屍街頭吧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454章 跑啊,你怎麼不跑了?第131章 你知道一石米多少錢嗎?五百文!第138章 李明:有我這個家得散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18章 玄齡的野望247.第238章 給臭外地的一點小小的遼東震撼第327章 李明,你老子我來了!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31章 死於安樂第403章 風雲既變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180.第177章 肅反委員會在行動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16章 一開口就是老和珅了第139章 他們不管大唐,我管228.第219章 監國監國,監甚鳥國第117章 遼東只能有一個話事人第409章 我的學生,個個身懷絕技172.今天還是一更吧,寫不了一點,抱歉諸位第95章 你好李令,再見李令第435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第345章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第40章 殿下回到了忠誠的長安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203.第195章 大唐的蟲豸不在外邊,就在這立政殿!第349章 天策上將的戰法第406章 又舊又新的治國之法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415章 退而不休的某人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第369章 鐵索橫江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145章 高句麗?已經結束嘞!256.第247章 我也是有靠山的第383章 山西園區第137章 我趕時間,你倆一起上吧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451章 黑船渡來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
第252章 真正的天兵169.第169章 全唐肅反委員會第321章 夭壽了,皇帝差點被氣死了!第453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6章 這都是父皇造的孽啊第5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河北士族第310章 李二:是個人才,便宜那小子了第20章 太子駕到第56章 一紙私貨驚世民第154章 該回到我忠實的長安了187.第181章 你們鬥你們的,別打擾我治國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第157章 除了咱老李家,沒人配與他政鬥第123章 我是皇子,送我去營州,給你封將第266章 精突太子:此處不留爺,爺去投突厥!第417章 都是百濟的陰謀!214.第206章 父皇,李明好可怕嗚嗚嗚第376章 我們沒幹什麼,只是準備剷平晉陽而第270章 三棍打散禮教魂,明爺我是大忠臣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第159章 我單挑長孫皇后?真的假的?259.第250章 北伐!迎回二聖!第329章 校場領餉,不帶甲兵第277章 貨幣戰爭第130章 老房:這個家沒我得散第41章 學新聞學的第430章 又蠢又壞,又蠢又壞!第260章 李世民最擔心的情況第66章 陛下打算立長還是立賢?第389章 旱地行舟212.第204章 楊氏:我也不是謙虛,封后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104章 太子的陽謀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176.第173章 不想當名偵探的皇子不是好節度使第351章 老登!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206.第198章 李二陛下,能不能麻煩您躺平一下246.第237章 八王之亂第316章 “臥槽,大明好強!”“我去,大唐好猛!”第39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19章 劉刺史之死第379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101章 遼東人才喜加一第120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逼上燕山第454章 跑啊,你怎麼不跑了?175.第172章 這位陛下,您也不希望孩兒我橫屍街頭吧第75章 越來越濃的疑雲第32章 不安的種子第454章 跑啊,你怎麼不跑了?第131章 你知道一石米多少錢嗎?五百文!第138章 李明:有我這個家得散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249.第240章 《綠 色 新 能 源》第400章 兩個老男人的修羅場第18章 玄齡的野望247.第238章 給臭外地的一點小小的遼東震撼第327章 李明,你老子我來了!第67章 侯君集的命運第377章 我早就是大明的忠臣啦!第258章 李靖:恆山大舞臺,有夢你就來第31章 死於安樂第403章 風雲既變226.第217章 李靖我要定了,父皇也帶不走他我說的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180.第177章 肅反委員會在行動第111章 遼東,我素未謀面的故鄉第323章 三聖臨朝第16章 一開口就是老和珅了第139章 他們不管大唐,我管228.第219章 監國監國,監甚鳥國第117章 遼東只能有一個話事人第409章 我的學生,個個身懷絕技172.今天還是一更吧,寫不了一點,抱歉諸位第95章 你好李令,再見李令第435章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第345章 前方吃緊,後方緊吃第40章 殿下回到了忠誠的長安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325章 我的事多,我要把精力放在軍事上面第29章 五姨娘,你又來吃我家大米了?第72章 我那刀法精準的太子哥哥(求追讀,衝三江!)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第288章 吾兒,朕能辭職嗎203.第195章 大唐的蟲豸不在外邊,就在這立政殿!第349章 天策上將的戰法第406章 又舊又新的治國之法第118章 幾位施主有禮,在下慕容燕第148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415章 退而不休的某人220.第211章 萬一陛下有個萬一第369章 鐵索橫江第304章 戰爭迷霧第145章 高句麗?已經結束嘞!256.第247章 我也是有靠山的第383章 山西園區第137章 我趕時間,你倆一起上吧第281章 李世民:入關!第451章 黑船渡來第144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遼東第341章 大唐點子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峨山| 靖宇县| 唐河县| 革吉县| 巨鹿县| 酉阳| 佛学| 富锦市| 灌南县| 沛县| 共和县| 游戏| 喀喇沁旗| 夏邑县| 恩施市| 西贡区| 巴林右旗| 宿迁市| 奇台县| 嘉黎县| 梅州市| 绥中县| 新昌县| 大余县| 博爱县| 兴安县| 济源市| 台北县| 滁州市| 丹巴县| 彩票| 耿马| 新郑市| 申扎县| 杭锦后旗| 治多县| 渝北区| 滦南县| 汉中市| 孝感市|